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之上,有一處美麗而寧靜的地方——山東省五蓮縣南部的一個小村莊,它隸屬於街頭鎮。從五蓮縣人民政府駐地出發,沿著蜿蜒的道路前行 15 千米左右,便能抵達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村落。
村莊背倚著雄偉的馱兒山,其西麓之下便是村民們世代生活的家園。一條寬闊的 222 省道穿村而過,將村子一分為二。整個村莊地勢獨特,東西兩邊高聳,中間則略顯低窪,宛如一隻巨大的長形簸箕。遠遠望去,房屋錯落有致地分布其中,形成了一片獨具特色的長方形聚落。
村莊東邊緊鄰著於家林溝,那裏綠樹成蔭,溪水潺潺;西邊延伸至西徐溝,溝邊芳草萋萋,野花綻放;南邊依靠著北西峪,山巒起伏,景色迷人;北邊連接著坊子北山,山勢巍峨,給村莊增添了幾分莊嚴肅穆之感。這片土地總麵積達 7.42 平方千米,承載著 1975 位勤勞善良的村民在此繁衍生息。
據曆史記載,早在明朝洪武二年(公元 1369 年),丁氏一族便從日照縣濤雒遷徙至此,並在這裏開設店鋪營生。由於當時店內設有一扇寬敞大氣的方門,人們便稱之為“坊店”。久而久之,這個村莊也因其店名而得名為“坊子”。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孔、許、厲等姓氏的人家也相繼遷居於此,但村莊的名字卻一直保留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山東濰坊還有一個叫做坊子的地方,所以這裏又被稱為“南坊子”,以示區別。
此外,這片富饒的土地下還蘊藏著豐富的花崗岩礦產資源,這無疑為村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機遇。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的村民們,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勤勞雙手,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創造出了屬於他們的美好生活。厲應九,生於 1846 年,卒於 1907 年,別號“大莊客”,乃坊子村人士。時間回溯到 1898 年 11 月在那個寒風凜冽的時節,厲應九挺身而出,振臂一呼,成功地動員了多達兩千餘名滿懷義憤的農民兄弟,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洋教鬥爭浪潮。他們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勢不可擋地衝進了後街頭教堂,一舉擒獲了那作惡多端的德國傳教士薛田資。
此後,厲應九率領著這支英勇無畏的隊伍,毅然決然地登上了馱兒山,並在此豎起大旗,安營紮寨,誓與前來圍剿的清兵展開殊死搏鬥。他身先士卒,指揮若定,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和頑強不屈的鬥誌,一次次擊退了清兵的進攻。然而,敵我力量懸殊,經過漫長而艱苦卓絕的戰鬥,1903 年 5 月,山寨終被清兵攻破。但幸運的是,厲應九在廣大農民群眾的舍命營救下,得以化險為夷,成功脫險。
再來說說這坊子村,它坐落在街頭鎮駐地西北方向約 3.6 公裏之處,依偎在駝兒山西麓的懷抱之中,緊鄰著 222 省道的兩側。整個村莊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座落在東西地勢較高、中間相對低窪的地帶,呈現出一個規則的長方形聚落形態。
據相關考證得知,早在明朝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 1369 年的時候,丁氏家族從日照縣的濤雒遷徙至此,落地生根。起初,他們以開設店鋪為生,由於店中設有一扇寬闊大氣的方門,因此這家店鋪被稱為“坊店”。後來,村子也因這店的名字而得名“坊子”。又因為在如今的濰坊市也有一個名為坊子的地方,所以這裏有時也會被稱作“南坊子”以示區別。隨著時光的推移,孔、徐、厲等姓氏的人們也陸續遷居而來,但坊子村這個名稱卻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改變。
駝兒山起義
在曆史悠久的華夏大地之上,有一個名為坊子村的地方,這裏深藏著一段令人熱血沸騰的光輝歲月。早在撚軍起義風起雲湧之時,那股洶湧澎湃的浪潮便如春風般吹拂進了坊子村,點燃了農民們心中反抗清王朝統治的熊熊烈火。
坊子村裏,有兩位英勇無畏的農民領袖——孔廣漢和徐永煥。他們挺身而出,高舉“殺官清霸、為民除害”的大旗,振臂一呼,迅速集結起 30 餘名誌同道合的鄉親們。這群義士懷揣著正義與勇氣,毅然決然地衝向那些欺壓百姓、魚肉鄉裏的不法地主開設的當鋪。他們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其洗劫一空,把奪來的財物分發給窮苦大眾,讓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與希望。不僅如此,孔廣漢和徐永煥還頗具遠見卓識,暗中與撚軍取得聯係,彼此呼應,共同對抗腐朽黑暗的清政府。
時間來到清朝穆宗同治元年(公元 1862 年),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與籌備,孔廣漢和徐永煥再次召集了 100 多位心懷壯誌的農民兄弟,相聚於上官家溝北麵的一座山上。這座山高聳入雲,雲霧繚繞間仿佛隱藏著無盡的神秘力量。山上矗立著一座宏偉壯觀的大廟,為眾人提供了暫時的棲息之所,也使得大家在吃住方麵稍感輕鬆。
然而,天不遂人願,或許是命運的捉弄,亦或是敵人太過狡猾。就在他們緊鑼密鼓地策劃暴動之際,因一時疏忽,行動計劃不幸泄露出去。這一意外變故猶如晴天霹靂,令整個局麵瞬間陷入危機之中。官府聞訊後,立即展開大規模搜捕行動,對孔廣漢、徐永煥等首要分子下達通緝令。麵對來勢洶洶的官兵圍剿,孔廣漢和徐永煥等人無奈之下隻得被迫逃離家園,遠走關東,以期能躲避這場災難。至此,原本轟轟烈烈的農民暴動最終還是難逃夭折的厄運。
話說回來,其實當時選擇的那座山地理位置極佳,周圍山巒起伏,峰嶺相連。山上植被繁茂,綠樹成蔭,為義軍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和掩護。而且,山間道路崎嶇複雜,有利於義軍與清兵周旋作戰。隻可惜,這支義軍成員大多來自街頭一帶,鄉土情結深厚,對於遠離家鄉一事始終心存顧慮,難以割舍那份對故土的眷戀之情。最終,走投無路的厲應九不得不帶領著兩千多名滿懷義憤的義軍登上了高聳入雲的駝兒山頂,並在此處安下營帳、紮起寨子。他們馬不停蹄地開始修築堅固的防禦工事,辛勤地囤積糧草,日夜不停地加強軍事操練,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就此拉開序幕。這支義軍被命名為“駝兒山義軍”,而其秉持的宗旨則是“堅決消滅那些作惡多端的洋鬼子,讓同胞們不再遭受洋人的欺淩與壓迫!”
在那個時候,飽受洋教徒欺壓之苦的百姓們早已心懷不滿,如今看到有人帶頭起義,大家更是萬眾一心,眾誌成城。而厲應九因其崇高的威望以及果斷勇敢的行事作風,成為眾人心中當之無愧的領袖。他一聲令下,眾人便毫不猶豫地響應執行。平日裏,義軍成員各自在家中耕種田地以維持生計,但每隔五日都會聚集起來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需要集合,隻需敲響位於駝兒山前那座宏偉廟宇中的一口大鍾即可。這口大鍾聲音洪亮,能夠傳播至方圓十幾裏之外,因此召集人員變得極為便捷高效。
與此同時,駝兒山義軍還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由於資金有限,無法統一購置精良的武器裝備,於是每個人都自行準備趁手的兵器;每次集合的時候,也都是各自攜帶幹糧飯菜。此外,周邊一些思想開明的鄉紳們,或是公開表示支持,或是暗中提供錢財和糧食等物資援助。而厲應九在商界和武術界所結識的眾多好友,有的毅然決然地前來投靠加入義軍隊伍,有的慷慨解囊出資相助,在這些力量的匯聚之下,駝兒山義軍得以迅速發展壯大。
話說那“駝兒山義軍”占據山頭安營紮寨,消息傳到山東巡撫周馥耳中,他不禁大驚失色。這還了得!竟有人敢公然造反?周馥心急如焚,當即便火速下令讓沂州知府胡建樞率領三千精兵強將,兵分兩路氣勢洶洶地前去攻打。
胡建樞領命之後不敢有絲毫怠慢,很快就指揮著大軍將駝兒山圍了個水泄不通,猶如鐵桶一般。緊接著,他們又派出當地德高望重的士紳和年高德劭的老人上山去勸說義軍投降。這些人帶著周馥的勸諭書以及“釋械歸農、一概免究”的告示,滿懷希望地上山而去。
然而,麵對官兵們的威逼利誘,義軍首領厲應九卻絲毫不為所動。隻見他一臉堅毅之色,義正言辭地斷然拒絕道:“我們既然舉旗起義,就絕不會輕易向你們這群貪官汙吏低頭!想要我們投降,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其態度之堅決,令人為之動容。
見勸降無望,官兵們終於按捺不住性子,決定強行攻山。時間來到清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初六這天,隨著一聲令下,官兵們如潮水般湧向駝兒山。而此時的起義軍雖然人數遠遠少於官兵,但他們並未因此膽怯退縮。相反,憑借對山中地形的熟悉,義軍巧妙地利用山上的雷木滾石等天然防禦工事,一次又一次成功地擊退了官兵的猛烈進攻。
這場激烈的戰鬥場景,在山東巡撫周馥呈遞給朝廷的奏折中有詳細的描述。據奏折所述,當時厲應九親自坐鎮山寨,指揮義軍奮勇抵抗。他們不僅槍炮齊發,火力凶猛,而且還不斷朝山下亂扔石塊,打得官兵們狼狽不堪。短短片刻之間,已有十餘名官兵受傷倒地,損失慘重。
經過了一段漫長而激烈的戰鬥之後,義軍的指揮所——那座位於山前的宏偉廟宇最終還是被如狼似虎的官兵們給攻破了。起義軍不得不且戰且退,一直撤到了山上。他們占據著從南天門到北大光崖這一帶的險要地勢,居高臨下地與官兵展開了殊死搏鬥。然而,由於雙方兵力懸殊過大,而且起義軍的武器裝備也遠遠不如官兵精良,盡管他們英勇無畏地抵抗,但終究還是無法扭轉戰局。終於,在八日清晨的時候,起義軍的防線被官兵徹底擊潰。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些起義軍對當地的地形非常熟悉。於是,他們巧妙地利用了官兵難以行走的山頂路徑,一路狂奔到了山北頭,並成功地從北鞍口逃脫了敵人的追捕。
當厲應九撤退到北頭大光崖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絕路,前方再也沒有可以前進的道路。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他身手敏捷地騎在了手中緊緊握著的花槍臘杆子上,然後雙腳用力地緊踏著陡峭的光崖,就這樣順著光滑的崖壁飛速地滑落了下去。令人驚奇的是,他恰好落在了一個堆滿了鬆軟沙子的衝水坑裏,竟然毫發無損。隨後,他迅速地藏身於周圍叢生的茂密荊棘之中,躲過了一劫。
待官兵如潮水般撤離之後,厲應九趁著如墨的夜色,像幽靈一般悄悄地離開了這個危機四伏之地,消失在了茫茫黑夜的深處。
這場慘絕人寰的戰爭結束後,戰場上呈現出一幅如修羅地獄般淒慘悲涼的景象。到處都是被俘獲的義軍戰士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滿了整個山野,仿佛是被收割的麥穗,鮮血匯聚成猩紅的河流一般流淌不息。那些不幸被俘的義軍更是遭受了官兵慘無人道的酷刑折磨,其痛苦之狀猶如被千萬隻毒蟲啃噬,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厲應九一家如喪家之犬般討飯到了諸城,隱姓埋名才勉強保住性命,爾後如浮萍般流亡到煙台、吉林等地,事件平息三年後才如驚弓之鳥般潛回家鄉,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 1907 年)在貧病交加中病逝。
村莊背倚著雄偉的馱兒山,其西麓之下便是村民們世代生活的家園。一條寬闊的 222 省道穿村而過,將村子一分為二。整個村莊地勢獨特,東西兩邊高聳,中間則略顯低窪,宛如一隻巨大的長形簸箕。遠遠望去,房屋錯落有致地分布其中,形成了一片獨具特色的長方形聚落。
村莊東邊緊鄰著於家林溝,那裏綠樹成蔭,溪水潺潺;西邊延伸至西徐溝,溝邊芳草萋萋,野花綻放;南邊依靠著北西峪,山巒起伏,景色迷人;北邊連接著坊子北山,山勢巍峨,給村莊增添了幾分莊嚴肅穆之感。這片土地總麵積達 7.42 平方千米,承載著 1975 位勤勞善良的村民在此繁衍生息。
據曆史記載,早在明朝洪武二年(公元 1369 年),丁氏一族便從日照縣濤雒遷徙至此,並在這裏開設店鋪營生。由於當時店內設有一扇寬敞大氣的方門,人們便稱之為“坊店”。久而久之,這個村莊也因其店名而得名為“坊子”。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孔、許、厲等姓氏的人家也相繼遷居於此,但村莊的名字卻一直保留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山東濰坊還有一個叫做坊子的地方,所以這裏又被稱為“南坊子”,以示區別。
此外,這片富饒的土地下還蘊藏著豐富的花崗岩礦產資源,這無疑為村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機遇。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的村民們,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勤勞雙手,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創造出了屬於他們的美好生活。厲應九,生於 1846 年,卒於 1907 年,別號“大莊客”,乃坊子村人士。時間回溯到 1898 年 11 月在那個寒風凜冽的時節,厲應九挺身而出,振臂一呼,成功地動員了多達兩千餘名滿懷義憤的農民兄弟,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洋教鬥爭浪潮。他們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勢不可擋地衝進了後街頭教堂,一舉擒獲了那作惡多端的德國傳教士薛田資。
此後,厲應九率領著這支英勇無畏的隊伍,毅然決然地登上了馱兒山,並在此豎起大旗,安營紮寨,誓與前來圍剿的清兵展開殊死搏鬥。他身先士卒,指揮若定,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和頑強不屈的鬥誌,一次次擊退了清兵的進攻。然而,敵我力量懸殊,經過漫長而艱苦卓絕的戰鬥,1903 年 5 月,山寨終被清兵攻破。但幸運的是,厲應九在廣大農民群眾的舍命營救下,得以化險為夷,成功脫險。
再來說說這坊子村,它坐落在街頭鎮駐地西北方向約 3.6 公裏之處,依偎在駝兒山西麓的懷抱之中,緊鄰著 222 省道的兩側。整個村莊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座落在東西地勢較高、中間相對低窪的地帶,呈現出一個規則的長方形聚落形態。
據相關考證得知,早在明朝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 1369 年的時候,丁氏家族從日照縣的濤雒遷徙至此,落地生根。起初,他們以開設店鋪為生,由於店中設有一扇寬闊大氣的方門,因此這家店鋪被稱為“坊店”。後來,村子也因這店的名字而得名“坊子”。又因為在如今的濰坊市也有一個名為坊子的地方,所以這裏有時也會被稱作“南坊子”以示區別。隨著時光的推移,孔、徐、厲等姓氏的人們也陸續遷居而來,但坊子村這個名稱卻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改變。
駝兒山起義
在曆史悠久的華夏大地之上,有一個名為坊子村的地方,這裏深藏著一段令人熱血沸騰的光輝歲月。早在撚軍起義風起雲湧之時,那股洶湧澎湃的浪潮便如春風般吹拂進了坊子村,點燃了農民們心中反抗清王朝統治的熊熊烈火。
坊子村裏,有兩位英勇無畏的農民領袖——孔廣漢和徐永煥。他們挺身而出,高舉“殺官清霸、為民除害”的大旗,振臂一呼,迅速集結起 30 餘名誌同道合的鄉親們。這群義士懷揣著正義與勇氣,毅然決然地衝向那些欺壓百姓、魚肉鄉裏的不法地主開設的當鋪。他們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其洗劫一空,把奪來的財物分發給窮苦大眾,讓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與希望。不僅如此,孔廣漢和徐永煥還頗具遠見卓識,暗中與撚軍取得聯係,彼此呼應,共同對抗腐朽黑暗的清政府。
時間來到清朝穆宗同治元年(公元 1862 年),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與籌備,孔廣漢和徐永煥再次召集了 100 多位心懷壯誌的農民兄弟,相聚於上官家溝北麵的一座山上。這座山高聳入雲,雲霧繚繞間仿佛隱藏著無盡的神秘力量。山上矗立著一座宏偉壯觀的大廟,為眾人提供了暫時的棲息之所,也使得大家在吃住方麵稍感輕鬆。
然而,天不遂人願,或許是命運的捉弄,亦或是敵人太過狡猾。就在他們緊鑼密鼓地策劃暴動之際,因一時疏忽,行動計劃不幸泄露出去。這一意外變故猶如晴天霹靂,令整個局麵瞬間陷入危機之中。官府聞訊後,立即展開大規模搜捕行動,對孔廣漢、徐永煥等首要分子下達通緝令。麵對來勢洶洶的官兵圍剿,孔廣漢和徐永煥等人無奈之下隻得被迫逃離家園,遠走關東,以期能躲避這場災難。至此,原本轟轟烈烈的農民暴動最終還是難逃夭折的厄運。
話說回來,其實當時選擇的那座山地理位置極佳,周圍山巒起伏,峰嶺相連。山上植被繁茂,綠樹成蔭,為義軍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和掩護。而且,山間道路崎嶇複雜,有利於義軍與清兵周旋作戰。隻可惜,這支義軍成員大多來自街頭一帶,鄉土情結深厚,對於遠離家鄉一事始終心存顧慮,難以割舍那份對故土的眷戀之情。最終,走投無路的厲應九不得不帶領著兩千多名滿懷義憤的義軍登上了高聳入雲的駝兒山頂,並在此處安下營帳、紮起寨子。他們馬不停蹄地開始修築堅固的防禦工事,辛勤地囤積糧草,日夜不停地加強軍事操練,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就此拉開序幕。這支義軍被命名為“駝兒山義軍”,而其秉持的宗旨則是“堅決消滅那些作惡多端的洋鬼子,讓同胞們不再遭受洋人的欺淩與壓迫!”
在那個時候,飽受洋教徒欺壓之苦的百姓們早已心懷不滿,如今看到有人帶頭起義,大家更是萬眾一心,眾誌成城。而厲應九因其崇高的威望以及果斷勇敢的行事作風,成為眾人心中當之無愧的領袖。他一聲令下,眾人便毫不猶豫地響應執行。平日裏,義軍成員各自在家中耕種田地以維持生計,但每隔五日都會聚集起來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需要集合,隻需敲響位於駝兒山前那座宏偉廟宇中的一口大鍾即可。這口大鍾聲音洪亮,能夠傳播至方圓十幾裏之外,因此召集人員變得極為便捷高效。
與此同時,駝兒山義軍還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由於資金有限,無法統一購置精良的武器裝備,於是每個人都自行準備趁手的兵器;每次集合的時候,也都是各自攜帶幹糧飯菜。此外,周邊一些思想開明的鄉紳們,或是公開表示支持,或是暗中提供錢財和糧食等物資援助。而厲應九在商界和武術界所結識的眾多好友,有的毅然決然地前來投靠加入義軍隊伍,有的慷慨解囊出資相助,在這些力量的匯聚之下,駝兒山義軍得以迅速發展壯大。
話說那“駝兒山義軍”占據山頭安營紮寨,消息傳到山東巡撫周馥耳中,他不禁大驚失色。這還了得!竟有人敢公然造反?周馥心急如焚,當即便火速下令讓沂州知府胡建樞率領三千精兵強將,兵分兩路氣勢洶洶地前去攻打。
胡建樞領命之後不敢有絲毫怠慢,很快就指揮著大軍將駝兒山圍了個水泄不通,猶如鐵桶一般。緊接著,他們又派出當地德高望重的士紳和年高德劭的老人上山去勸說義軍投降。這些人帶著周馥的勸諭書以及“釋械歸農、一概免究”的告示,滿懷希望地上山而去。
然而,麵對官兵們的威逼利誘,義軍首領厲應九卻絲毫不為所動。隻見他一臉堅毅之色,義正言辭地斷然拒絕道:“我們既然舉旗起義,就絕不會輕易向你們這群貪官汙吏低頭!想要我們投降,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其態度之堅決,令人為之動容。
見勸降無望,官兵們終於按捺不住性子,決定強行攻山。時間來到清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初六這天,隨著一聲令下,官兵們如潮水般湧向駝兒山。而此時的起義軍雖然人數遠遠少於官兵,但他們並未因此膽怯退縮。相反,憑借對山中地形的熟悉,義軍巧妙地利用山上的雷木滾石等天然防禦工事,一次又一次成功地擊退了官兵的猛烈進攻。
這場激烈的戰鬥場景,在山東巡撫周馥呈遞給朝廷的奏折中有詳細的描述。據奏折所述,當時厲應九親自坐鎮山寨,指揮義軍奮勇抵抗。他們不僅槍炮齊發,火力凶猛,而且還不斷朝山下亂扔石塊,打得官兵們狼狽不堪。短短片刻之間,已有十餘名官兵受傷倒地,損失慘重。
經過了一段漫長而激烈的戰鬥之後,義軍的指揮所——那座位於山前的宏偉廟宇最終還是被如狼似虎的官兵們給攻破了。起義軍不得不且戰且退,一直撤到了山上。他們占據著從南天門到北大光崖這一帶的險要地勢,居高臨下地與官兵展開了殊死搏鬥。然而,由於雙方兵力懸殊過大,而且起義軍的武器裝備也遠遠不如官兵精良,盡管他們英勇無畏地抵抗,但終究還是無法扭轉戰局。終於,在八日清晨的時候,起義軍的防線被官兵徹底擊潰。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些起義軍對當地的地形非常熟悉。於是,他們巧妙地利用了官兵難以行走的山頂路徑,一路狂奔到了山北頭,並成功地從北鞍口逃脫了敵人的追捕。
當厲應九撤退到北頭大光崖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絕路,前方再也沒有可以前進的道路。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他身手敏捷地騎在了手中緊緊握著的花槍臘杆子上,然後雙腳用力地緊踏著陡峭的光崖,就這樣順著光滑的崖壁飛速地滑落了下去。令人驚奇的是,他恰好落在了一個堆滿了鬆軟沙子的衝水坑裏,竟然毫發無損。隨後,他迅速地藏身於周圍叢生的茂密荊棘之中,躲過了一劫。
待官兵如潮水般撤離之後,厲應九趁著如墨的夜色,像幽靈一般悄悄地離開了這個危機四伏之地,消失在了茫茫黑夜的深處。
這場慘絕人寰的戰爭結束後,戰場上呈現出一幅如修羅地獄般淒慘悲涼的景象。到處都是被俘獲的義軍戰士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滿了整個山野,仿佛是被收割的麥穗,鮮血匯聚成猩紅的河流一般流淌不息。那些不幸被俘的義軍更是遭受了官兵慘無人道的酷刑折磨,其痛苦之狀猶如被千萬隻毒蟲啃噬,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厲應九一家如喪家之犬般討飯到了諸城,隱姓埋名才勉強保住性命,爾後如浮萍般流亡到煙台、吉林等地,事件平息三年後才如驚弓之鳥般潛回家鄉,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 1907 年)在貧病交加中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