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連山的曆史和傳說
五蓮縣七連山位於洪凝、鬆柏、街頭三鄉鎮交界處,因七個山峰相連而得名。七連山的曆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尋求自然美景和探險的地方。
1.神話傳說七連山在傳說中有著神秘的色彩。相傳,玉皇大帝的小女兒玉女因厭倦天宮的生活,偷偷溜下凡間,降落到了七連山。玉女在七連山牛頭峰上的蛋殼洞裏居住,白天下山挑選如意郎君,最終與山下的村民萬福相遇並相愛。然而,玉女的身份被發現後,她不得不返回天宮,留下了一段美麗的傳說。
2.曆史遺跡七連山不僅有美麗的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曆史遺跡。例如,呂祖洞位於大崮峰腰間,相傳是呂洞賓修煉的地方。此外,七連山還曾是古代人們避難的地方,曆史上曾有盜賊攻擊山中的寺廟,但神奇的是,寺廟中的僧人能夠通過石崖上的洞灑水滅火,成功擊退盜賊。
3.文化與旅遊七連山不僅是自然景觀,也是文化和曆史的載體。近年來,五蓮縣通過推廣七連山的傳說和曆史故事,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覽。山上的奇石、瀑布、山洞等都成為了遊客們探索的目標。此外,七連山還保留了許多傳統習俗和節日,如農曆特定日期的登山祈福活動,這些都體現了七連山在當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綜上所述,五蓮縣七連山不僅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還承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是一處集自然美景、曆史文化和民俗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目的地。
七連山的傳說玉女戀
七連山,坐落在五蓮縣洪凝、鬆柏、街頭三鄉鎮交界處,因為有七個山峰逶迤相連而得名,七個山峰形成了麵積15平方公裏的七連山群。古代山下有水與東洋大海相連,此山為島,常有古人登山觀瀾而得別名。《日照縣誌》載:“七連山有寺宇,宋元間,土人避亂,賊放火攻山,石崖突劈,洞中有人灑水滅火,賊驚遁去。其洞圓如卵殼,去地數丈,名曰玉女洞。洞內泉水一勺,不溢不涸。”七連山山勢峭立高聳,山路崎嶇,山中懸崖峭壁如劈如削,峰巒疊嶂連綿起伏,奇石如人怪石似獸,似琢如雕栩栩如生,山峰青翠與藍天白雲相接,蒼鬆翠柏迎風颯颯,山花馥鬱野卉飄香,素有北方小廬山之稱。七連山大瀑布終年懸流,當地人稱“大滴水”,宏偉壯觀,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更有玉女下凡,和當地山民相戀的傳說,為七連山文化增添了幾分婉約和淒美。
傳說,玉皇大帝的小女兒名叫玉女,厭倦了天宮孤寂的生活,一心思念凡間想到人間嫁給平凡人家過生男育女的生活,一天夜裏,玉女趁著南天門把門神將打盹的當兒,偷偷地溜出天宮來到人間,降落到了七連山,寄宿於牛頭峰上的蛋殼洞裏,白天就到山下的村莊裏挑選如意郎君。半年過去,仍沒找到稱心如意的後生,一天,她走到七連山後深澗邊,看見一間茅屋,就趁著主人外出打柴的機會,進屋為主人做飯,房屋的主人名叫萬福,忠厚老實,年近三十了還沒娶上媳婦。這天中午他打柴回家,看見飯鍋裏熱氣騰騰,飯菜具有,十分驚訝。第二天,他又假裝外出打柴,悄悄藏在屋後的樹叢中偷看,不一會兒,隻見屋頂的煙囪裏冒出炊煙,萬福悄悄繞到窗前往裏一看,隻見一個美麗的女子正在淘米生火,為自己做飯,萬福控製不住自己激動地心情,一個箭步跑進屋裏,一下子將女子抱住,請求女子嫁給自己。玉女看見眼前的後生濃眉大眼,憨厚壯實,也生愛慕之情,但她還是無奈地說:“我是天上的玉女,玉皇大帝的女兒,我下界來就是準備嫁給你的,但是我來人間已經半年,如今已經被父親發現,今天就來抓我。”玉女話音剛落,隻聽晴天一聲霹靂,玉女乘風飛出屋外,騰空而去,從此沒有蹤影。萬福思念玉女成疾,一年後故去。
第三年,玉女掛念萬福,衝破父母封鎖,又來到了七連山,但已經物是人非,隻見萬福的茅屋已經坍塌,知道人已故去,玉女隻好在蛋殼洞安家,終生不嫁,專為窮苦人消災解難。當地每逢大旱天氣,人們到這裏祈雨必下,年年豐收。來這裏進香燒紙的人,大多數是為了祈福,求財,求子,求仕,求安,凡來者必靈驗,所以,玉女很受人們的尊敬。久而久之,玉女在七連山周圍名聲大振,這玉女洞也就名播千裏,香火不斷,遊人如織。當地人稱玉女住的山洞為“玉女洞”,因為她施恩於百姓,亦稱她為老母。為了和九仙山“老母閣”有區別,這裏成為“小老母閣”。
七連山的各門曆史
因為她有七個山頭,酷像七朵蓮花。故,世人稱她為七連山。
七連山坐落在五蓮縣城以東10華裏處,位於洪凝、鬆柏、街頭三鄉鎮結合部。麵積達15平方公裏,境內群山連綿,穀深景幽,奇峰異石,秀水名瀑。
七連山有西門和東門,這是神人們進入大山的兩道山門。西門,在閻家南山的大滴水處。
大滴水,高有五、六十米,寬有二三十米,終年滴水,故,得名大滴水。一到汛期,瀑布連天,便成了一道銀河天上來,瀑布喧聲鳴山穀。寒冬一至,一落千丈的瀑布,瞬間化為玉膚冰肌,成為冰川的一角。不管是瀑布還是冰川,一眼望去,讓人感慨萬千,留戀往返。
西門,就在這大滴水的左側。不知已關閉了多少萬年了,至今仍然緊緊的關閉著。在石門的右側,有個石鼓。過去,如果人間的人遇到什麽難處,去求助神仙,就來大滴水,對著那個大石鼓,連敲三下,說,“石鼓三敲,神仙開門,有事求助,望賜神恩,事成以後,重香謝您。”善良的百姓要是女嫁男娶,都是到這裏借金盤借銀碗,用完後再送去,並供奉一些香火。據說,有戶人家,是個吝嗇鬼。借到神人的盤碗,見都是金盤銀碗,用完後不還了。這個吝嗇鬼,吝嗇得連紙香都舍不得供奉。神人見這人不守信用,就從此關緊了西門。
西門不開,東門開。
在七連山的東側,有個小潘家莊,從小潘家莊往西行,爬過不到二裏路的山坡路,在突兀的山峰下,有一個小山村,映掩在密林中。這個不被世人知曉的小山村,就叫提籃子。房屋就建在怪石林立的山坡上。從留存的屋框子看,也就有十二、三戶。
在過去革命戰爭年代裏,八路軍的一個師部,一個野戰醫院曾經住在這裏,鬆柏區區公所也曾經住在這裏領導這一帶人民鬧革命。村裏的人口雖然不多,竟然有兩個抗美援朝的誌願軍,一個渡江的老革命。然而,如今灶門生火,煙筒冒煙的就有兩戶,而且主人都是單身,已是耄耋之年。其中一個還轉戰過朝鮮戰場,身上還留存著美國鬼子的子彈和炮彈皮子的傷疤。然而,就這樣一個似乎要荒廢的地方,竟然充滿了無數個神奇的故事。這裏有小老母閣、四麵佛、團圓寺(相傳玄奘西天取經回來與其母在此相居,百姓稱團圓廟,現存廟址)。四麵佛在一座陡峭的山頭上,有人工雕鑿的佛坐。站在四麵佛的位置往北看,正麵的那座山就是一座天然的佛。細細的拜來,佛首、佛身、佛腿,尤其是佛身上披的袈裟,惟妙惟肖。這真是,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古人之所以在這裏建廟,興許就是有了這座自然的佛山,而選就在此建寺廟的緣故吧。
七連山東門的自然景觀數不勝數,可神話傳說也不亞於西門。
從提籃子小山村往上走,攀過一階階天然的石路,走不多會,迎麵一道石門出現在眼前。這道石門,就是七連山的東門。如今,這道東門也緊緊的關閉著。
東門的關閉,是因為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引起的。
在很古很古的時候,山下有一個村子,村裏有戶姓陳的人家,夫婦兩人,耕種了二畝山嶺薄地,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取名叫陳寶來。一家三口,小日子雖然沒有大戶人家那種富裕,可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也能度日。夫婦兩人期盼的就是孩子快快長大成人,取上媳婦,自己過日子,他老兩口子,抱上孫子,也好享享清福。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陳寶來12歲那年夏天,他的父母在七連山東門下的山坡上鋤地,天快晌的時候,突然,西北卷來一陣烏雲,立時雷聲滾滾,大雨滂沱,一陣山洪襲來,把他的父母卷進了洪水,隨著洪水滾動的山石,轉眼不見蹤影了。那山坡上的二畝山地,也被洪水衝刷得幹幹淨淨,在山崖上隻留下了一塊像石門的山體。
陳寶來知道自己的父母被山洪卷走,就來到他父母鋤地的山坡上,對著大山拚命地呼喊著,“爹——娘——……”
然而,回答他的隻有大山的回聲。是呼喊的勞累,還是過度的悲傷?他昏過去了,躺在山坡上不吃不喝。這個時候的陳寶來,沒有父母的關心,也沒有親人的疼愛,成了一個孤兒。但,他也很有誌氣,為了生存,就跑到一家姓齊的大戶人家去,當起了放牛娃。
從此,陳寶來白天給齊家放牛,晚上就宿在父母給他留下的那三間破屋裏。
轉眼四年過去了,陳寶來出落成一個大青年。個頭高挑,相貌端莊,眉清目秀。他為人誠實,除了白天放牛,晚上還幫東家做些零活。喂豬呀、羊呀、鴨呀、雞呀……凡是東家有的活他都搶著幹。就這樣,東家的男掌櫃的和女主人都喜歡他。拿他就像自家的人那樣待他。這時,齊家就讓陳寶來搬進了他家住著。從此,陳寶來離開了他那個搖搖欲墜的破家。然而,在齊家最喜歡陳寶來的人,算是他家的寶貝女兒齊蓮紫。
齊蓮紫,比陳寶來小一歲。在平日的相處中,她總是甜甜的對著陳寶來喊,“寶來哥、寶來哥。”外人不知底細的,倒誤為他和齊蓮紫是親姊妹兩個。陳寶來放牛一回家,這齊蓮紫就像燕子似的跟在陳寶來的腚上,轉來轉去,嘰嘰咯咯的行影不離。有時齊蓮紫還跟著陳寶來到山上去放牛。
這年春天的一天,齊蓮紫又跟陳寶來上山去放牛。陳寶來采些野花給她插在頭上。齊蓮紫就在山泉邊上看自己映進水中的影子。看著看著,自己抿嘴笑了。兩眼看著陳寶來,美恣恣地說,“寶來哥,你來看,我是不是個花媳婦?”站在一邊的陳寶來看了看泉水中的齊蓮紫,又看了看站在麵前的齊蓮紫,笑喜喜地說,“是花媳婦,比花媳婦還俊。”“俊嗎?”齊蓮紫抬起頭,眨著那對水汪汪的大眼睛,滿臉堆笑地問,“寶來哥,你說話嗎?”“俊、俊,”陳寶來嘿嘿地笑著說。“俊,那、你娶我不?”齊蓮紫一臉認真的問:“我、我娶?”“啊,你同意了,寶來哥?”陳寶來心裏一驚,像是自己的耳朵聽錯了似地又問,“我娶你?”“是啊!”齊蓮紫兩手扶著陳寶來,一邊晃著一邊說。
陳寶來,心裏自然想娶齊蓮紫為媳婦了。可他知道,自己身份不行啊,人家齊蓮紫是大家千金,我是個什麽?我是個窮苦人家的子弟,我是個沒娘沒爺的孩子,我是個放牛娃。然而,他從心裏喜歡這個齊蓮紫,做不了媳婦,能做個妹妹他心裏也高興啊!於是,他十分虔誠地說,“我給你做哥哥,等你出嫁時,八台大轎抬著你,我吹著嗩呐嘟嘟哇哇送送你。”“不、不,”齊蓮紫生氣了,用小拳頭在陳寶來的胸膛上捶著,小嘴咕嘟著,說,“我讓天做爹,地當娘,清泉做媒婆,我非你不嫁!”
“好妹妹,咱這是過家家。說著玩,我答應。”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變……”齊蓮紫一聽陳寶來答應了,高興得跳起來,用她那個纖細的小手指拉了一下陳寶來的手指。
就是在這次過家家不久的一天,有人上門給齊蓮紫提親了。
原來,在七連山東南,有座九仙山,在九仙山的南部有座無名山,這山雖不高,可山上盤踞著一幫草寇,有個姓牌的在占山為王,他學著皇帝老兒,一年一度,從周圍的村莊選一個美女做押寨夫人。這年,選押寨夫人的人,正好走到七連山上,看到這個如花似玉的齊蓮紫,就定為這年山大王的押寨夫人的後選人。這個山大王規定,凡是被選定的押寨夫人的,在三天之內一定要送到山上讓他親自過目,隻要那個山大王看中的,接著就留在山上,然後再從山上抬著回女方娘家,接著大張旗鼓的用八台大轎,吹手喇叭,再送到山上,拜堂成親。
凡是被定為押寨夫人的,山上就派人在女方的家門四周看守著,不準外人再接觸女方家中的任何人。
這消息一傳開,遠近村莊的黎民百姓,說什麽的都有。有的說,這個山大王是個妖魔變的,轉門吃女人的心,所以每一年要從民間選一個美女。有的說,這個山大王,是個長蟲精,轉門喝女人的經血,凡是與那山大王拜堂成親的不過三月就死了。事實上,凡是上了山的女人,就沒有一個再回來的,是死是活,沒人能說準。
民間的傳說,齊蓮紫的父母早已知曉。齊蓮紫的父母得知女兒被選中押寨夫人的這個信息時,一不敢把女兒藏起來,二不能給女兒找婆家,隻有老老實實的在家等著山上來人抬他的女兒。於是,整天嚇得吃不下,睡不著。每時每刻都在為女兒的生死煎熬著。
一天,兩天……第三天的上午。
山上的山大王,派人來抬齊蓮紫上山。齊蓮紫的爹娘苦苦對山上的來人哀求,說自己的女兒還小,等過幾年再嫁給山上的大王。可好話說了千千萬,無用。山上的人,進屋就拉齊蓮紫走。齊蓮紫看了看山上的人,沉思了一會說煛澳忝鍬緣繞刻,我梳洗打扮一下,然後跟你們上山。”
山上的來人,就答應了她。
齊蓮紫進了自己的繡房,梳洗了一翻,就去了陳寶來的房間。她看到正在哭泣的陳寶來,就笑了笑說,“哥哥,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不能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我,被那草寇拉到山上去殘害啊!”
“我,”事實上,陳寶來心裏也十分難受。可是,他一個放牛娃又有什麽辦法去救齊蓮紫啊?他沒有辦法!正在那裏為齊蓮紫傷心。
“寶來哥,等我走進深山的時候,你在半路上等我,我和你一起逃進大山裏去,他們到哪裏去找咱?”
“那,爹娘怎麽辦?他們不回來逼迫著老人要人嗎?”還是陳寶來大一點是一點的,考慮的周到。
“要知道,我去山上,爹娘也活不出好活來,你想想,女兒進了虎口,為娘的怎麽活啊!這樣,起碼我們兩個人還能活下去的。隻要我們能活得好,我兩個再想方設法去營救咱的父母。就是營救不出來,爹娘在那九泉之下,也會得到安慰的。就這樣定了。我高高興興的跟他們走,也好麻痹他們的警惕性。我走後,你隨後就跟著去,到七連山的東門處,我會給你暗號的,隻要你聽到我的暗號,就去密林中迎我,我想,那裏山高密林,我們一定會逃出虎口的。”
齊蓮紫的一席話,把個陳寶來說醒了,就點頭了點頭。
山上的草寇,見齊蓮紫打扮好了,就押著往外走。爹娘出來攔了一頭,被山上的草寇用隨身帶的陰陽棍打了回去。隻好在屋裏哭喊傷心。
草寇押著齊蓮紫走出村子,就往山上走,當走到七連山東門時,齊蓮紫一會兒要撒尿,一會兒要喝水,那些草寇又怕慢待了齊蓮紫,日後真的當了押寨夫人,怕她在大王麵前下讒言,隻好依著她的要求去辦。
齊蓮紫用手捧著山泉水,一口一口的喝著,在慢慢地挨著時間,等候著陳寶來上山。喝完了水,又走了幾步,她又提出要撒尿。自古以來,女人撒尿要背男人的。沒辦法,那四個草寇隻好站在遠處,讓齊蓮紫到草叢中撒尿去。就在這時,齊蓮紫往山下一望,突然看到山下自己的村莊濃煙滾滾,烈火衝天。齊蓮紫見是自己的房子被草寇放火燒了,知道自己父母和寶來哥也活不成了。就大喊了一聲,“寶來哥你等著,我這就去找你啊!”說完,一頭撞在了那個東門上。
就在齊蓮紫頭撞山門的時侯,這道關閉不知有多少萬年的山門,突然喀吱一聲開了,從門裏衝出了一道五彩繽紛的紅光。接著,走出一男一女兩個中年人,笑著說,孩子你進來吧,寶來隨後就到。
“這一男一女的中年人是誰啊?”齊蓮紫心裏正疑問道。山門突然喀哧一聲,又關得嚴嚴的了。齊蓮子被關進了大山。外麵那四個山寇,見被押解的大王夫人一頭鑽進了大山,都瞎眼了。知道是撞上山神了,站在那裏驚得一動也不敢動了。他們哪裏知道,就在那一瞬間,自己也被大山咬住了,腳步挪不動,身子轉不動,沒說迭話的空中,都變成了四個石橛子。
這時,陳寶來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把大火撲滅了。他從大火中抱出已經燒死的兩個老人。哭著,拍滅了身上的火,對兩個老人說,“爹、娘,你先等會,我去把齊蓮紫叫來給你安葬!”說完,就往山上跑去。當他跑到七連山東門時,正看到齊蓮紫鑽進大山的那一情景,他隻差一步。他在恍惚之間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爹娘在向他召喚。可一眨眼的工夫,大山的石門喀哧一聲又關上了。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到的就是自己的爹自己的娘,還有那個他心愛的齊蓮紫。於是,他就麵對著石門在拚命地喊著,“爹、娘、你讓我進去,你讓我進去啊!”他見那兩扇冰涼的大山石門一點回聲也沒有,又朝大山拚命地呼喊著,“齊——蓮——紫,你——等——我……”
這呼喊聲,在大山裏經久不息,使整個山野裏傳來了“齊——蓮——紫,你——等——我”的呼喚聲。
這呼喚聲傳到了那個山大王那裏,山大王一聽火了,便親自帶領三百名山寇前來捉拿陳寶來。來到後,見自己的山寇都變成了石柱子,知道自己的末日來臨了,正想往回撤兵,來了一陣狂風,把他的三百山寇一下卷得無影無蹤。他在空中旋轉了一陣,又落回了他的山寨。落地時,化成了一塊怪石。這個山寨,後人就叫牌孤山。
陳寶來把齊蓮紫的父母殯葬後,就來到七連山東門處,打了一間茅舍,住在那裏,在酷守著。他想,總有一天,東門會朝他開放的,他好進大山去找他的父母和齊蓮紫。他守啊守啊,有一天夜裏做了一個夢,好似有個白胡子老漢告訴他,要見父母可從東門旁邊的那個仙人洞進去,要進仙人洞,等山上的團圓廟建成後的七七四十九天……
於是,他就在那裏等著,等著……
誰也不知陳寶來等了多少年,誰也不知那個團圓廟是何年何月何日建成的。至於陳寶來進沒進那個仙人洞,見沒見他的父母,和齊蓮紫成親沒成親,隻有大山中的神仙知道。
人間,隻是留了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可是,那道石門和那個仙人洞是真的,不過凡人是進不去的,隻有站在山門外,在沉思……
然而,這裏卻留下了一個“提籃子”小山村。是不是這個陳寶來為懷念“齊蓮紫”起了這個小山村名字,因沒文字記載,沒法考證。
如今,東山那道神門不開,可進山旅遊的山門開了。開發者,為了讓人們來七連山旅遊休閑,修了進山的路,建了停車場。並在那個廢棄的小山村的原址上,又搭起了一座座茅舍。為那些來七連山旅遊休閑的人們,提供幽雅的住處。讓他們住在那裏,等到那個神門開門的吉日,也好進大山中,去體驗下仙家的生活。
七連山大崮峰,峰腰間有一山洞,喚作呂祖洞,要知洞名的來曆,聽我演繹一段純陽子擊石度白龍的傳說,您自然知曉。
傳說潮白河老龍君,生有獨子敖然,聰慧倒也有餘。但因自小嬌生慣養,長大後竟桀驁不馴,不思參悟正道,整日嬉戲胡鬧。老龍無奈,將其送至七連山大滴水瀑布下的深潭中,拜托潭邊七連山老母教化照管。
起初,敖然也還聽話,老母教的子曰、詩雲、四書、五經,也能聽進幾句;武藝、法術,著實練了幾招。無奈好景不長,這敖然頑性不改,又整日胡鬧起來。七連老母要其上課聽講,它就化作泥鰍大小一條小虯龍,鑽入潭底石嵌,任老母千呼萬喚,施法術攪動潭水,隻賴著不出。晚上,則變作無賴子弟,到就近鄉村的酒館賭場,與村中無賴糾結在一起,酗酒賭博。
老母不敢怠慢,至潮白河龍府,見過龍君,謝罪告白,稱自己有負所托,請龍君另覓高明。龍君對老母言道:老朽知道,此子逆頑,非仙姑之過也。然,吾偌大年紀,僅此一子,賴以頂替接班。今如此漫散無賴,不求長進,卻如何是好!
老母言道:現九仙山中,八仙齊聚,中有純陽子呂洞賓,品行、法術、文才、武功,放眼天下諸散仙中,可稱上乘。我與您到山中懇求他教化敖然,如何?
龍君一聽大喜。與老母來至九仙觀,見八仙正與山神研究渡海事宜。龍君向前,告了打攪,向八仙深施一禮,告以欲請呂洞賓教子之事,呂道人慨然應允。
洞賓向師傅漢鍾離告了假,三人駕祥雲來至大滴水潭邊,見石壁高矗,大瀑布自數十丈高處激瀉而下,潭中飛沫翻攪,濺起萬斛明珠,轟隆之聲,如萬馬奔騰;山上潭邊,瑤草奇花遍布,丹鶴錦雞起舞。潭邊濕風習習,涼爽之氣,沁人心脾。純陽先生歎曰:如此好去處,正可練性修道,敖然小兒辜負大好去處也!
老龍向潭中急切喚道:然兒,我給你請來呂先生作老師,這是你的造化,你要好好學習上進,接好老爹的班啊!說罷竟老淚拋灑,舐犢之情,著實令人感動。
然而,那小孽龍見老爹和呂洞賓到來,非但不出迎,反而又鑽入石嵌中,在那裏暗暗發笑,什麽練性修道,哪有我這樣玩得痛快。
洞賓對老龍言道:請龍君放心,假以時日,我一定讓敖然走上正道。
又對老母深深一揖:請仙姑為純陽覓一棲身之所,也好教導敖然修煉。
老母言道:潭西大崮峰腰,有一燕兒洞,倒也寬敞清爽,不知先生以為可否?
洞賓曰:甚好。
老龍千恩萬謝,告別洞賓和七連老母,回潮白河龍府而去。
老母向洞賓告了攪擾,自去忙著處理救苦、救難、送子等繁雜事務。
純陽子在潭邊轉看,見潭邊東北方,臨潭臥著一塊巨石,從腰間抽出鐵洞簫,敲敲那石,竟發出咚咚鼓聲;抬頭仰看瀑布,見激瀑如銀河決堤,奔瀉而下。這鼓聲和著瀑布激鳴,激起了他滿腔豪氣,遂拔出純陽寶劍,舞動起來。邊舞邊歌:
跌落懸崖兮萬丈長,飛沫噴珠兮瀉銀漿,滿腔浩氣兮衝牛鬥,誓教孺子兮做棟梁!
歌罷收劍,攀上大崮峰腰,果見有洞,進入洞口,竟也有木床石凳,已經收拾的幹幹淨淨。原來,在呂先生舞劍之時,七連老母已派仙童將洞收拾幹淨。
純陽子在洞中打坐,調停氣息,思謀如何教導敖然。
一宿無話,第二日絕早,洞賓來到瀑下潭邊,坐在鼓石之上,用傳音入密之法,將聲音逼入潭水之中,向敖然講述懸梁、刺股、立雪、囊螢、鑿壁、斷杼等古人勤奮學習的遺聞,講那些無知誤國、有為勤政的掌故。講一回,用鐵洞簫吹奏一曲慷慨激揚的樂曲,如此半日。
那敖然頑皮歸頑皮,骨子裏卻是極聰慧的,如何不識呂先生的用意?呂先生講的又好,那曲兒確也激發了傲然的豪情,他漸漸的浮出水麵,爬上鼓石,臥在呂先生身邊,癡癡聽了起來。純陽子見身邊臥條一尺多長的小虯龍,料定必是敖然,乃以左手持鐵簫,擊石三下,右手食指點小虯龍前額,喝道:此時不悟,更待何時!
那敖然猝然一驚,待定下神來,頓覺滿腔浩氣充盈,渾身是力,四爪按石,挫下身子,向空中急躍而起,隻聽砉然一聲,頓時化作一條白龍,鱗甲耀日,白雲生腳下,彩虹伴身邊,從頭至尾,足有三丈長短。純陽子喝一聲彩,用洞簫擊石做拍,激唱《大風》之歌。敖然在瀑前盤旋嘯鳴良久,落在潭邊,化作翩翩白衣少年,跪在洞賓麵前,五體投地,拜師求教。
老母見狀,大喜,攜眾仙姑、仙童過來,在潭邊設野宴,以表祝賀。
洞賓見敖然覺悟,不勝欣喜,宴畢,將敖然帶入燕兒洞中,教授知識。休息時,就下到潭邊教練劍術。
如此半月,敖然聰慧,兼有七連老母為其打下的好基礎,於文學、法術、致政之策等竟也麵麵皆通。
此時,洞賓接到通知,八仙渡海期限已近。遂別了敖然和七連老母,回九仙山而去。那敖然自然是依依不舍。
見兒子學成,老龍將敖然召回水府,觀察了一段,見確已成才,遂稱病告老,向玉帝遞交了辭呈,並推薦敖然接班。玉帝派員考察後,下旨,正式予以委任。
敖然執掌潮白河水府,將各項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多年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惠及一方。
八仙鬧了東海,東海龍王發動敖姓龍族聯名向玉帝告狀,隻有潮白河龍君沒有簽名,惹得本家上下,老大的不高興。這些都是後話。
大崮峰腰的燕兒洞,因為這一段掌故,就被人們稱作呂祖洞了
五蓮縣七連山位於洪凝、鬆柏、街頭三鄉鎮交界處,因七個山峰相連而得名。七連山的曆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尋求自然美景和探險的地方。
1.神話傳說七連山在傳說中有著神秘的色彩。相傳,玉皇大帝的小女兒玉女因厭倦天宮的生活,偷偷溜下凡間,降落到了七連山。玉女在七連山牛頭峰上的蛋殼洞裏居住,白天下山挑選如意郎君,最終與山下的村民萬福相遇並相愛。然而,玉女的身份被發現後,她不得不返回天宮,留下了一段美麗的傳說。
2.曆史遺跡七連山不僅有美麗的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曆史遺跡。例如,呂祖洞位於大崮峰腰間,相傳是呂洞賓修煉的地方。此外,七連山還曾是古代人們避難的地方,曆史上曾有盜賊攻擊山中的寺廟,但神奇的是,寺廟中的僧人能夠通過石崖上的洞灑水滅火,成功擊退盜賊。
3.文化與旅遊七連山不僅是自然景觀,也是文化和曆史的載體。近年來,五蓮縣通過推廣七連山的傳說和曆史故事,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覽。山上的奇石、瀑布、山洞等都成為了遊客們探索的目標。此外,七連山還保留了許多傳統習俗和節日,如農曆特定日期的登山祈福活動,這些都體現了七連山在當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綜上所述,五蓮縣七連山不僅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還承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是一處集自然美景、曆史文化和民俗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目的地。
七連山的傳說玉女戀
七連山,坐落在五蓮縣洪凝、鬆柏、街頭三鄉鎮交界處,因為有七個山峰逶迤相連而得名,七個山峰形成了麵積15平方公裏的七連山群。古代山下有水與東洋大海相連,此山為島,常有古人登山觀瀾而得別名。《日照縣誌》載:“七連山有寺宇,宋元間,土人避亂,賊放火攻山,石崖突劈,洞中有人灑水滅火,賊驚遁去。其洞圓如卵殼,去地數丈,名曰玉女洞。洞內泉水一勺,不溢不涸。”七連山山勢峭立高聳,山路崎嶇,山中懸崖峭壁如劈如削,峰巒疊嶂連綿起伏,奇石如人怪石似獸,似琢如雕栩栩如生,山峰青翠與藍天白雲相接,蒼鬆翠柏迎風颯颯,山花馥鬱野卉飄香,素有北方小廬山之稱。七連山大瀑布終年懸流,當地人稱“大滴水”,宏偉壯觀,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更有玉女下凡,和當地山民相戀的傳說,為七連山文化增添了幾分婉約和淒美。
傳說,玉皇大帝的小女兒名叫玉女,厭倦了天宮孤寂的生活,一心思念凡間想到人間嫁給平凡人家過生男育女的生活,一天夜裏,玉女趁著南天門把門神將打盹的當兒,偷偷地溜出天宮來到人間,降落到了七連山,寄宿於牛頭峰上的蛋殼洞裏,白天就到山下的村莊裏挑選如意郎君。半年過去,仍沒找到稱心如意的後生,一天,她走到七連山後深澗邊,看見一間茅屋,就趁著主人外出打柴的機會,進屋為主人做飯,房屋的主人名叫萬福,忠厚老實,年近三十了還沒娶上媳婦。這天中午他打柴回家,看見飯鍋裏熱氣騰騰,飯菜具有,十分驚訝。第二天,他又假裝外出打柴,悄悄藏在屋後的樹叢中偷看,不一會兒,隻見屋頂的煙囪裏冒出炊煙,萬福悄悄繞到窗前往裏一看,隻見一個美麗的女子正在淘米生火,為自己做飯,萬福控製不住自己激動地心情,一個箭步跑進屋裏,一下子將女子抱住,請求女子嫁給自己。玉女看見眼前的後生濃眉大眼,憨厚壯實,也生愛慕之情,但她還是無奈地說:“我是天上的玉女,玉皇大帝的女兒,我下界來就是準備嫁給你的,但是我來人間已經半年,如今已經被父親發現,今天就來抓我。”玉女話音剛落,隻聽晴天一聲霹靂,玉女乘風飛出屋外,騰空而去,從此沒有蹤影。萬福思念玉女成疾,一年後故去。
第三年,玉女掛念萬福,衝破父母封鎖,又來到了七連山,但已經物是人非,隻見萬福的茅屋已經坍塌,知道人已故去,玉女隻好在蛋殼洞安家,終生不嫁,專為窮苦人消災解難。當地每逢大旱天氣,人們到這裏祈雨必下,年年豐收。來這裏進香燒紙的人,大多數是為了祈福,求財,求子,求仕,求安,凡來者必靈驗,所以,玉女很受人們的尊敬。久而久之,玉女在七連山周圍名聲大振,這玉女洞也就名播千裏,香火不斷,遊人如織。當地人稱玉女住的山洞為“玉女洞”,因為她施恩於百姓,亦稱她為老母。為了和九仙山“老母閣”有區別,這裏成為“小老母閣”。
七連山的各門曆史
因為她有七個山頭,酷像七朵蓮花。故,世人稱她為七連山。
七連山坐落在五蓮縣城以東10華裏處,位於洪凝、鬆柏、街頭三鄉鎮結合部。麵積達15平方公裏,境內群山連綿,穀深景幽,奇峰異石,秀水名瀑。
七連山有西門和東門,這是神人們進入大山的兩道山門。西門,在閻家南山的大滴水處。
大滴水,高有五、六十米,寬有二三十米,終年滴水,故,得名大滴水。一到汛期,瀑布連天,便成了一道銀河天上來,瀑布喧聲鳴山穀。寒冬一至,一落千丈的瀑布,瞬間化為玉膚冰肌,成為冰川的一角。不管是瀑布還是冰川,一眼望去,讓人感慨萬千,留戀往返。
西門,就在這大滴水的左側。不知已關閉了多少萬年了,至今仍然緊緊的關閉著。在石門的右側,有個石鼓。過去,如果人間的人遇到什麽難處,去求助神仙,就來大滴水,對著那個大石鼓,連敲三下,說,“石鼓三敲,神仙開門,有事求助,望賜神恩,事成以後,重香謝您。”善良的百姓要是女嫁男娶,都是到這裏借金盤借銀碗,用完後再送去,並供奉一些香火。據說,有戶人家,是個吝嗇鬼。借到神人的盤碗,見都是金盤銀碗,用完後不還了。這個吝嗇鬼,吝嗇得連紙香都舍不得供奉。神人見這人不守信用,就從此關緊了西門。
西門不開,東門開。
在七連山的東側,有個小潘家莊,從小潘家莊往西行,爬過不到二裏路的山坡路,在突兀的山峰下,有一個小山村,映掩在密林中。這個不被世人知曉的小山村,就叫提籃子。房屋就建在怪石林立的山坡上。從留存的屋框子看,也就有十二、三戶。
在過去革命戰爭年代裏,八路軍的一個師部,一個野戰醫院曾經住在這裏,鬆柏區區公所也曾經住在這裏領導這一帶人民鬧革命。村裏的人口雖然不多,竟然有兩個抗美援朝的誌願軍,一個渡江的老革命。然而,如今灶門生火,煙筒冒煙的就有兩戶,而且主人都是單身,已是耄耋之年。其中一個還轉戰過朝鮮戰場,身上還留存著美國鬼子的子彈和炮彈皮子的傷疤。然而,就這樣一個似乎要荒廢的地方,竟然充滿了無數個神奇的故事。這裏有小老母閣、四麵佛、團圓寺(相傳玄奘西天取經回來與其母在此相居,百姓稱團圓廟,現存廟址)。四麵佛在一座陡峭的山頭上,有人工雕鑿的佛坐。站在四麵佛的位置往北看,正麵的那座山就是一座天然的佛。細細的拜來,佛首、佛身、佛腿,尤其是佛身上披的袈裟,惟妙惟肖。這真是,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古人之所以在這裏建廟,興許就是有了這座自然的佛山,而選就在此建寺廟的緣故吧。
七連山東門的自然景觀數不勝數,可神話傳說也不亞於西門。
從提籃子小山村往上走,攀過一階階天然的石路,走不多會,迎麵一道石門出現在眼前。這道石門,就是七連山的東門。如今,這道東門也緊緊的關閉著。
東門的關閉,是因為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引起的。
在很古很古的時候,山下有一個村子,村裏有戶姓陳的人家,夫婦兩人,耕種了二畝山嶺薄地,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取名叫陳寶來。一家三口,小日子雖然沒有大戶人家那種富裕,可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也能度日。夫婦兩人期盼的就是孩子快快長大成人,取上媳婦,自己過日子,他老兩口子,抱上孫子,也好享享清福。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陳寶來12歲那年夏天,他的父母在七連山東門下的山坡上鋤地,天快晌的時候,突然,西北卷來一陣烏雲,立時雷聲滾滾,大雨滂沱,一陣山洪襲來,把他的父母卷進了洪水,隨著洪水滾動的山石,轉眼不見蹤影了。那山坡上的二畝山地,也被洪水衝刷得幹幹淨淨,在山崖上隻留下了一塊像石門的山體。
陳寶來知道自己的父母被山洪卷走,就來到他父母鋤地的山坡上,對著大山拚命地呼喊著,“爹——娘——……”
然而,回答他的隻有大山的回聲。是呼喊的勞累,還是過度的悲傷?他昏過去了,躺在山坡上不吃不喝。這個時候的陳寶來,沒有父母的關心,也沒有親人的疼愛,成了一個孤兒。但,他也很有誌氣,為了生存,就跑到一家姓齊的大戶人家去,當起了放牛娃。
從此,陳寶來白天給齊家放牛,晚上就宿在父母給他留下的那三間破屋裏。
轉眼四年過去了,陳寶來出落成一個大青年。個頭高挑,相貌端莊,眉清目秀。他為人誠實,除了白天放牛,晚上還幫東家做些零活。喂豬呀、羊呀、鴨呀、雞呀……凡是東家有的活他都搶著幹。就這樣,東家的男掌櫃的和女主人都喜歡他。拿他就像自家的人那樣待他。這時,齊家就讓陳寶來搬進了他家住著。從此,陳寶來離開了他那個搖搖欲墜的破家。然而,在齊家最喜歡陳寶來的人,算是他家的寶貝女兒齊蓮紫。
齊蓮紫,比陳寶來小一歲。在平日的相處中,她總是甜甜的對著陳寶來喊,“寶來哥、寶來哥。”外人不知底細的,倒誤為他和齊蓮紫是親姊妹兩個。陳寶來放牛一回家,這齊蓮紫就像燕子似的跟在陳寶來的腚上,轉來轉去,嘰嘰咯咯的行影不離。有時齊蓮紫還跟著陳寶來到山上去放牛。
這年春天的一天,齊蓮紫又跟陳寶來上山去放牛。陳寶來采些野花給她插在頭上。齊蓮紫就在山泉邊上看自己映進水中的影子。看著看著,自己抿嘴笑了。兩眼看著陳寶來,美恣恣地說,“寶來哥,你來看,我是不是個花媳婦?”站在一邊的陳寶來看了看泉水中的齊蓮紫,又看了看站在麵前的齊蓮紫,笑喜喜地說,“是花媳婦,比花媳婦還俊。”“俊嗎?”齊蓮紫抬起頭,眨著那對水汪汪的大眼睛,滿臉堆笑地問,“寶來哥,你說話嗎?”“俊、俊,”陳寶來嘿嘿地笑著說。“俊,那、你娶我不?”齊蓮紫一臉認真的問:“我、我娶?”“啊,你同意了,寶來哥?”陳寶來心裏一驚,像是自己的耳朵聽錯了似地又問,“我娶你?”“是啊!”齊蓮紫兩手扶著陳寶來,一邊晃著一邊說。
陳寶來,心裏自然想娶齊蓮紫為媳婦了。可他知道,自己身份不行啊,人家齊蓮紫是大家千金,我是個什麽?我是個窮苦人家的子弟,我是個沒娘沒爺的孩子,我是個放牛娃。然而,他從心裏喜歡這個齊蓮紫,做不了媳婦,能做個妹妹他心裏也高興啊!於是,他十分虔誠地說,“我給你做哥哥,等你出嫁時,八台大轎抬著你,我吹著嗩呐嘟嘟哇哇送送你。”“不、不,”齊蓮紫生氣了,用小拳頭在陳寶來的胸膛上捶著,小嘴咕嘟著,說,“我讓天做爹,地當娘,清泉做媒婆,我非你不嫁!”
“好妹妹,咱這是過家家。說著玩,我答應。”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變……”齊蓮紫一聽陳寶來答應了,高興得跳起來,用她那個纖細的小手指拉了一下陳寶來的手指。
就是在這次過家家不久的一天,有人上門給齊蓮紫提親了。
原來,在七連山東南,有座九仙山,在九仙山的南部有座無名山,這山雖不高,可山上盤踞著一幫草寇,有個姓牌的在占山為王,他學著皇帝老兒,一年一度,從周圍的村莊選一個美女做押寨夫人。這年,選押寨夫人的人,正好走到七連山上,看到這個如花似玉的齊蓮紫,就定為這年山大王的押寨夫人的後選人。這個山大王規定,凡是被選定的押寨夫人的,在三天之內一定要送到山上讓他親自過目,隻要那個山大王看中的,接著就留在山上,然後再從山上抬著回女方娘家,接著大張旗鼓的用八台大轎,吹手喇叭,再送到山上,拜堂成親。
凡是被定為押寨夫人的,山上就派人在女方的家門四周看守著,不準外人再接觸女方家中的任何人。
這消息一傳開,遠近村莊的黎民百姓,說什麽的都有。有的說,這個山大王是個妖魔變的,轉門吃女人的心,所以每一年要從民間選一個美女。有的說,這個山大王,是個長蟲精,轉門喝女人的經血,凡是與那山大王拜堂成親的不過三月就死了。事實上,凡是上了山的女人,就沒有一個再回來的,是死是活,沒人能說準。
民間的傳說,齊蓮紫的父母早已知曉。齊蓮紫的父母得知女兒被選中押寨夫人的這個信息時,一不敢把女兒藏起來,二不能給女兒找婆家,隻有老老實實的在家等著山上來人抬他的女兒。於是,整天嚇得吃不下,睡不著。每時每刻都在為女兒的生死煎熬著。
一天,兩天……第三天的上午。
山上的山大王,派人來抬齊蓮紫上山。齊蓮紫的爹娘苦苦對山上的來人哀求,說自己的女兒還小,等過幾年再嫁給山上的大王。可好話說了千千萬,無用。山上的人,進屋就拉齊蓮紫走。齊蓮紫看了看山上的人,沉思了一會說煛澳忝鍬緣繞刻,我梳洗打扮一下,然後跟你們上山。”
山上的來人,就答應了她。
齊蓮紫進了自己的繡房,梳洗了一翻,就去了陳寶來的房間。她看到正在哭泣的陳寶來,就笑了笑說,“哥哥,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不能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我,被那草寇拉到山上去殘害啊!”
“我,”事實上,陳寶來心裏也十分難受。可是,他一個放牛娃又有什麽辦法去救齊蓮紫啊?他沒有辦法!正在那裏為齊蓮紫傷心。
“寶來哥,等我走進深山的時候,你在半路上等我,我和你一起逃進大山裏去,他們到哪裏去找咱?”
“那,爹娘怎麽辦?他們不回來逼迫著老人要人嗎?”還是陳寶來大一點是一點的,考慮的周到。
“要知道,我去山上,爹娘也活不出好活來,你想想,女兒進了虎口,為娘的怎麽活啊!這樣,起碼我們兩個人還能活下去的。隻要我們能活得好,我兩個再想方設法去營救咱的父母。就是營救不出來,爹娘在那九泉之下,也會得到安慰的。就這樣定了。我高高興興的跟他們走,也好麻痹他們的警惕性。我走後,你隨後就跟著去,到七連山的東門處,我會給你暗號的,隻要你聽到我的暗號,就去密林中迎我,我想,那裏山高密林,我們一定會逃出虎口的。”
齊蓮紫的一席話,把個陳寶來說醒了,就點頭了點頭。
山上的草寇,見齊蓮紫打扮好了,就押著往外走。爹娘出來攔了一頭,被山上的草寇用隨身帶的陰陽棍打了回去。隻好在屋裏哭喊傷心。
草寇押著齊蓮紫走出村子,就往山上走,當走到七連山東門時,齊蓮紫一會兒要撒尿,一會兒要喝水,那些草寇又怕慢待了齊蓮紫,日後真的當了押寨夫人,怕她在大王麵前下讒言,隻好依著她的要求去辦。
齊蓮紫用手捧著山泉水,一口一口的喝著,在慢慢地挨著時間,等候著陳寶來上山。喝完了水,又走了幾步,她又提出要撒尿。自古以來,女人撒尿要背男人的。沒辦法,那四個草寇隻好站在遠處,讓齊蓮紫到草叢中撒尿去。就在這時,齊蓮紫往山下一望,突然看到山下自己的村莊濃煙滾滾,烈火衝天。齊蓮紫見是自己的房子被草寇放火燒了,知道自己父母和寶來哥也活不成了。就大喊了一聲,“寶來哥你等著,我這就去找你啊!”說完,一頭撞在了那個東門上。
就在齊蓮紫頭撞山門的時侯,這道關閉不知有多少萬年的山門,突然喀吱一聲開了,從門裏衝出了一道五彩繽紛的紅光。接著,走出一男一女兩個中年人,笑著說,孩子你進來吧,寶來隨後就到。
“這一男一女的中年人是誰啊?”齊蓮紫心裏正疑問道。山門突然喀哧一聲,又關得嚴嚴的了。齊蓮子被關進了大山。外麵那四個山寇,見被押解的大王夫人一頭鑽進了大山,都瞎眼了。知道是撞上山神了,站在那裏驚得一動也不敢動了。他們哪裏知道,就在那一瞬間,自己也被大山咬住了,腳步挪不動,身子轉不動,沒說迭話的空中,都變成了四個石橛子。
這時,陳寶來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把大火撲滅了。他從大火中抱出已經燒死的兩個老人。哭著,拍滅了身上的火,對兩個老人說,“爹、娘,你先等會,我去把齊蓮紫叫來給你安葬!”說完,就往山上跑去。當他跑到七連山東門時,正看到齊蓮紫鑽進大山的那一情景,他隻差一步。他在恍惚之間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爹娘在向他召喚。可一眨眼的工夫,大山的石門喀哧一聲又關上了。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到的就是自己的爹自己的娘,還有那個他心愛的齊蓮紫。於是,他就麵對著石門在拚命地喊著,“爹、娘、你讓我進去,你讓我進去啊!”他見那兩扇冰涼的大山石門一點回聲也沒有,又朝大山拚命地呼喊著,“齊——蓮——紫,你——等——我……”
這呼喊聲,在大山裏經久不息,使整個山野裏傳來了“齊——蓮——紫,你——等——我”的呼喚聲。
這呼喚聲傳到了那個山大王那裏,山大王一聽火了,便親自帶領三百名山寇前來捉拿陳寶來。來到後,見自己的山寇都變成了石柱子,知道自己的末日來臨了,正想往回撤兵,來了一陣狂風,把他的三百山寇一下卷得無影無蹤。他在空中旋轉了一陣,又落回了他的山寨。落地時,化成了一塊怪石。這個山寨,後人就叫牌孤山。
陳寶來把齊蓮紫的父母殯葬後,就來到七連山東門處,打了一間茅舍,住在那裏,在酷守著。他想,總有一天,東門會朝他開放的,他好進大山去找他的父母和齊蓮紫。他守啊守啊,有一天夜裏做了一個夢,好似有個白胡子老漢告訴他,要見父母可從東門旁邊的那個仙人洞進去,要進仙人洞,等山上的團圓廟建成後的七七四十九天……
於是,他就在那裏等著,等著……
誰也不知陳寶來等了多少年,誰也不知那個團圓廟是何年何月何日建成的。至於陳寶來進沒進那個仙人洞,見沒見他的父母,和齊蓮紫成親沒成親,隻有大山中的神仙知道。
人間,隻是留了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可是,那道石門和那個仙人洞是真的,不過凡人是進不去的,隻有站在山門外,在沉思……
然而,這裏卻留下了一個“提籃子”小山村。是不是這個陳寶來為懷念“齊蓮紫”起了這個小山村名字,因沒文字記載,沒法考證。
如今,東山那道神門不開,可進山旅遊的山門開了。開發者,為了讓人們來七連山旅遊休閑,修了進山的路,建了停車場。並在那個廢棄的小山村的原址上,又搭起了一座座茅舍。為那些來七連山旅遊休閑的人們,提供幽雅的住處。讓他們住在那裏,等到那個神門開門的吉日,也好進大山中,去體驗下仙家的生活。
七連山大崮峰,峰腰間有一山洞,喚作呂祖洞,要知洞名的來曆,聽我演繹一段純陽子擊石度白龍的傳說,您自然知曉。
傳說潮白河老龍君,生有獨子敖然,聰慧倒也有餘。但因自小嬌生慣養,長大後竟桀驁不馴,不思參悟正道,整日嬉戲胡鬧。老龍無奈,將其送至七連山大滴水瀑布下的深潭中,拜托潭邊七連山老母教化照管。
起初,敖然也還聽話,老母教的子曰、詩雲、四書、五經,也能聽進幾句;武藝、法術,著實練了幾招。無奈好景不長,這敖然頑性不改,又整日胡鬧起來。七連老母要其上課聽講,它就化作泥鰍大小一條小虯龍,鑽入潭底石嵌,任老母千呼萬喚,施法術攪動潭水,隻賴著不出。晚上,則變作無賴子弟,到就近鄉村的酒館賭場,與村中無賴糾結在一起,酗酒賭博。
老母不敢怠慢,至潮白河龍府,見過龍君,謝罪告白,稱自己有負所托,請龍君另覓高明。龍君對老母言道:老朽知道,此子逆頑,非仙姑之過也。然,吾偌大年紀,僅此一子,賴以頂替接班。今如此漫散無賴,不求長進,卻如何是好!
老母言道:現九仙山中,八仙齊聚,中有純陽子呂洞賓,品行、法術、文才、武功,放眼天下諸散仙中,可稱上乘。我與您到山中懇求他教化敖然,如何?
龍君一聽大喜。與老母來至九仙觀,見八仙正與山神研究渡海事宜。龍君向前,告了打攪,向八仙深施一禮,告以欲請呂洞賓教子之事,呂道人慨然應允。
洞賓向師傅漢鍾離告了假,三人駕祥雲來至大滴水潭邊,見石壁高矗,大瀑布自數十丈高處激瀉而下,潭中飛沫翻攪,濺起萬斛明珠,轟隆之聲,如萬馬奔騰;山上潭邊,瑤草奇花遍布,丹鶴錦雞起舞。潭邊濕風習習,涼爽之氣,沁人心脾。純陽先生歎曰:如此好去處,正可練性修道,敖然小兒辜負大好去處也!
老龍向潭中急切喚道:然兒,我給你請來呂先生作老師,這是你的造化,你要好好學習上進,接好老爹的班啊!說罷竟老淚拋灑,舐犢之情,著實令人感動。
然而,那小孽龍見老爹和呂洞賓到來,非但不出迎,反而又鑽入石嵌中,在那裏暗暗發笑,什麽練性修道,哪有我這樣玩得痛快。
洞賓對老龍言道:請龍君放心,假以時日,我一定讓敖然走上正道。
又對老母深深一揖:請仙姑為純陽覓一棲身之所,也好教導敖然修煉。
老母言道:潭西大崮峰腰,有一燕兒洞,倒也寬敞清爽,不知先生以為可否?
洞賓曰:甚好。
老龍千恩萬謝,告別洞賓和七連老母,回潮白河龍府而去。
老母向洞賓告了攪擾,自去忙著處理救苦、救難、送子等繁雜事務。
純陽子在潭邊轉看,見潭邊東北方,臨潭臥著一塊巨石,從腰間抽出鐵洞簫,敲敲那石,竟發出咚咚鼓聲;抬頭仰看瀑布,見激瀑如銀河決堤,奔瀉而下。這鼓聲和著瀑布激鳴,激起了他滿腔豪氣,遂拔出純陽寶劍,舞動起來。邊舞邊歌:
跌落懸崖兮萬丈長,飛沫噴珠兮瀉銀漿,滿腔浩氣兮衝牛鬥,誓教孺子兮做棟梁!
歌罷收劍,攀上大崮峰腰,果見有洞,進入洞口,竟也有木床石凳,已經收拾的幹幹淨淨。原來,在呂先生舞劍之時,七連老母已派仙童將洞收拾幹淨。
純陽子在洞中打坐,調停氣息,思謀如何教導敖然。
一宿無話,第二日絕早,洞賓來到瀑下潭邊,坐在鼓石之上,用傳音入密之法,將聲音逼入潭水之中,向敖然講述懸梁、刺股、立雪、囊螢、鑿壁、斷杼等古人勤奮學習的遺聞,講那些無知誤國、有為勤政的掌故。講一回,用鐵洞簫吹奏一曲慷慨激揚的樂曲,如此半日。
那敖然頑皮歸頑皮,骨子裏卻是極聰慧的,如何不識呂先生的用意?呂先生講的又好,那曲兒確也激發了傲然的豪情,他漸漸的浮出水麵,爬上鼓石,臥在呂先生身邊,癡癡聽了起來。純陽子見身邊臥條一尺多長的小虯龍,料定必是敖然,乃以左手持鐵簫,擊石三下,右手食指點小虯龍前額,喝道:此時不悟,更待何時!
那敖然猝然一驚,待定下神來,頓覺滿腔浩氣充盈,渾身是力,四爪按石,挫下身子,向空中急躍而起,隻聽砉然一聲,頓時化作一條白龍,鱗甲耀日,白雲生腳下,彩虹伴身邊,從頭至尾,足有三丈長短。純陽子喝一聲彩,用洞簫擊石做拍,激唱《大風》之歌。敖然在瀑前盤旋嘯鳴良久,落在潭邊,化作翩翩白衣少年,跪在洞賓麵前,五體投地,拜師求教。
老母見狀,大喜,攜眾仙姑、仙童過來,在潭邊設野宴,以表祝賀。
洞賓見敖然覺悟,不勝欣喜,宴畢,將敖然帶入燕兒洞中,教授知識。休息時,就下到潭邊教練劍術。
如此半月,敖然聰慧,兼有七連老母為其打下的好基礎,於文學、法術、致政之策等竟也麵麵皆通。
此時,洞賓接到通知,八仙渡海期限已近。遂別了敖然和七連老母,回九仙山而去。那敖然自然是依依不舍。
見兒子學成,老龍將敖然召回水府,觀察了一段,見確已成才,遂稱病告老,向玉帝遞交了辭呈,並推薦敖然接班。玉帝派員考察後,下旨,正式予以委任。
敖然執掌潮白河水府,將各項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多年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惠及一方。
八仙鬧了東海,東海龍王發動敖姓龍族聯名向玉帝告狀,隻有潮白河龍君沒有簽名,惹得本家上下,老大的不高興。這些都是後話。
大崮峰腰的燕兒洞,因為這一段掌故,就被人們稱作呂祖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