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茅莊村的曆史


    大茅莊村位於中國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許孟鎮,具有豐富的曆史背景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以下是關於大茅莊村曆史的詳細介紹:


    1.地理位置與曆史背景:


    ·大茅莊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東臨程戈莊,西至涓河,南靠許孟,北與諸城市接壤。


    ·村莊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當時李姓從雲南烏撒衛遷至此地,因村西北有一小土埠形似貓,以諧音取名大茅莊。


    1.曆史重要性:


    ·1947年秋至1949年春,中共中央華東局機關駐此,張鼎丞同誌曾率中共中央華東局機關、華東局黨校駐此。


    ·1947年5月至1949年2月,中共中央華東局機關和黨校多次移駐大茅莊,華東野戰軍的一些醫院、彈藥庫和大批軍需後勤物資也分散於附近大小山村,五蓮山區成為華東野戰軍的後勤基地和華東局的戰略後方基地之一。


    1.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1948年2月,華東局和濱北地委確定五蓮縣為整黨和結束“土改”實驗縣,大茅莊村的郭公奎辦起全縣第一個變工互助組,後又吸收其他變工組的經驗和做法,辦起由5戶農民組成的中級變工組。


    ·1956年,郭公奎又辦起一家高級農業合作社,由5個村17處初級社組成,郭公奎擔任社長,同年又擔任大茅莊村黨支部書記。


    大茅莊村不僅是一個具有豐富曆史背景的村莊,還是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地方。大茅莊村位於許孟鎮駐地北2千米處,在馬蹄河與涓河交匯處正南偏東,縣道呂街線沿村西經過。隸屬於五蓮縣許孟鎮。


    流經村西的涓河,其南源舊稱白練河,是涓河的主源,出自大馬鞍山、範世山一帶,北流匯入馬耳山南麓和寨子山北麓之水,至婁古莊東南與北源匯合。北源出自馬耳山北麓,於婁古莊東南匯入南源之水而稱涓河,流至大茅莊村北,納東南來的馬蹄河之水,北流入諸城市境。因處於馬蹄河與涓河交匯處,大茅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為許孟小平原一部分。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委員饒漱石、曾山、張鼎丞率中共中央華東局機關以及山東省政府機關,進駐濱北地區五蓮縣的仁裏、大茅莊一帶。7月,因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五蓮山區,華東局機關轉移到安丘柘山區王莊村。1947年6月,隨著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山東解放區成為戰略後方和支前基地。同年11月,華東局機關和黨校再次移駐五蓮縣仁裏、大茅莊一帶,華東野戰軍的一些醫院、彈藥庫和大批軍需後勤物資,也分散於附近大小山村,五蓮山區成為華東野戰軍的後勤基地和華東局的戰略後方基地之一。同月,華東局在該村召開土地會議,各區黨委、地委、縣委書記,各救國會會長參加。


    1948年2月,華東局和濱北地委確定五蓮縣為整黨和結束“土改”實驗縣,這在當時華東地區是唯一的。實驗縣的工作由中共中央委員、華東局組織委員會主任張鼎丞直接領導,用解剖麻雀術及時總結經驗,指導其他地區工作。他們首先對五蓮縣委進行充實調整,由邢子陶擔任整黨和結束“土改”工作團團長,並兼任五蓮實驗縣委書記,具體負責五蓮實驗縣的工作。經過大量細致的工作,至1949年2月,徹底糾正了“土改”中一些“左”的做法,使得五蓮山區成為支援解放戰爭的堅強後方。


    1947 年,華東局進駐大茅莊村時,該村郭公奎辦起全縣第一個變工互助組,後又吸收其他變工組的經驗和做法,辦起由5戶農民組成的中級變工組。他領導編工組的先進經驗,被華東局寫入《山東省五蓮縣大茅莊一九四八年工作介紹》中,得以全麵推廣。1956年,郭公奎又辦起一家高級農業合作社,由5個村17處初級社組成,郭公奎擔任社長,同年又擔任大茅莊村黨支部書記。1962 年 2 月,郭公奎出席華東農業先進集體代表大會,被授予“華東地區社會主義建設農民勞動模範”稱號。


    《大茅莊村:五蓮縣牆夼水庫上遊馬耳山腳下的田園夢想》


    在山東省五蓮縣,有一片藏匿於馬耳山幽穀深處,倚靠牆夼水庫的秀美之地——大茅莊村。這裏是自然與文化的完美融合,是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亦是追尋田園夢的絕佳所在。


    四季輪轉,山水畫卷


    大茅莊村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天,萬物複蘇,山花爛漫,空氣中彌漫著生命的氣息;夏季,綠樹成蔭,清泉叮咚,是避暑納涼的天堂;秋日,層林盡染,果實累累,收獲的喜悅溢於言表;冬天,銀裝素裹,靜謐而聖潔,宛如童話世界。馬耳山的巍峨與牆夼水庫的柔美在此交匯,形成一幅動靜皆宜的山水畫卷,讓人沉醉其中。


    古韻今風,文化長廊


    大茅莊村不僅擁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更蘊含著深厚的曆史文化。村中有許多保留完好的古民居,青磚黛瓦,透露出時光的味道。每逢傳統節日,村民們身著民族服飾,歡聚一堂,跳起歡快的舞蹈,奏響悠揚的旋律,展現出淳樸的熱情與歡樂。村裏的手工藝人以巧奪天工的技藝,製作出精美的竹編、陶瓷和布藝,不僅承載著當地的藝術傳統,也成為了大茅莊村一張張生動的文化名片。


    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的實踐


    近年來,大茅莊村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致力於打造“生態+”發展模式。村民們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發展綠色農業,推廣有機種植和生態養殖,既保證了食物的安全健康,也為村莊帶來了穩定的經濟收益。同時,依托馬耳山與牆夼水庫的獨特資源,大茅莊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設了集觀光、休閑、體驗於一體的生態園區,吸引了一批批遊客前來探尋鄉村的魅力,享受返璞歸真的快樂。


    和諧社區,共築幸福家園


    大茅莊村重視村民的福祉,努力建設和諧社區。村兩委積極推動公共設施建設,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圖書館、體育場所、醫療服務站等一係列配套設施相繼建成,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餘生活。此外,大茅莊村還特別關注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需求,成立關愛小組,定期開展各類活動,讓每個年齡段的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結語


    《大茅莊村:五蓮縣牆夼水庫上遊馬耳山腳下的田園夢想》不僅是一次對美麗自然風光的讚美,更是一份對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肯定。大茅莊村的故事,是新時代鄉村發展的一個縮影,它告訴我們:隻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讓每一個鄉村都成為宜居、宜遊、宜業的夢想家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鄉美0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東人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東人秦並收藏家鄉美0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