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凝


    洪凝街道位於五蓮縣中部,係五蓮縣人民政府駐地,東臨鬆柏鎮,西接中至鎮,南至街頭鎮,北與許孟鎮、高澤鎮接壤,222省道、334省道和膠新鐵路貫穿境內。街道駐地為洪凝村。


    明初,曹、解兩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沿溝立村,後唐、鄭兩姓相繼遷入。因村子處洪凝河兩源水相匯處,汛期常鬧水災,以避洪災求安意,取名洪寧溝,簡稱洪寧。明嘉靖版《青州府誌》載“洪寧溝”條,為避清道光帝旻寧諱,遂更為今名。當地人根據該地土石暗紅,又稱之為“紅嶺子”。舊時,洪凝係日照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清代,洪凝為洪凝鄉;清末實行鄉、社、村製,洪凝鄉為日照縣北鄉,領十七社,一百五十八村;民國年間,日照縣劃為七個區,洪凝為三區。1940 年,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在該區建立,1943年成為日北縣駐地,劃歸日北縣管轄,設洪凝區。1943 年9月,濱北地委、行署、軍分區分別駐在洪凝區卻坡、中疃和小鳳堂村。1945年8月,撤銷日北縣,劃歸藏馬縣管轄。1947年5月五蓮縣成立,劃歸五蓮縣,仍稱洪凝區,1950年按序數稱為五蓮縣第四區。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稱為“紅星人民公社”。1959年春,改稱洪凝人民公社。1981年12月,設立洪凝鎮。2000年12月,山陽鄉、羅圈鄉並入洪凝鎮。2010年5月,撤鎮設洪凝街道。


    大青山攬月塔


    洪凝不但曆史悠久,曆史遺存豐富,而且地域文化濃鬱。境內的漢代昆山侯國古城遺址,就位於西郭村周邊;境內大青山有古園柏、祥雲寺、萬和寺、古城牆等遺跡,以及漢高祖劉邦走馬摔冠、屯兵西征的民間傳說。清代山西籍文人、禮部員外郎陳豫朋途經大青山時,曾賦詩曰:“詰曲洪崖石徑長,馬蹄登頓怯晨裝,野花蔓草都難識,隻有青山似故鄉。” 將大青山與故鄉五台山相媲美。洪凝黑陶製作曆史已有200餘年,具有薄、輕、亮、美觀、耐用等特點,大堯村村名即由此得來。20世紀60年代,該村製陶業達到鼎盛時期,全村有30多人從事該行業,每年燒製2萬餘件黑陶品,製陶業成為該村的重要經濟來源。另外,第一套人民幣10元幣的孕育地,就在洪凝鎮中疃村。


    洪凝鎮因處日照、莒縣、諸城交界,農曆逢三、八為大集,每年十月還有山會,是商號聚集之地。據調查核實,1949 年以前,洪凝街有名氣的商號是祥升、玉聚、鴻祥、錢豐、同順祥、仁術堂、鴻興堂、常春、常泰、寶和堂等。當時,當地流行一句順口溜,道出一批知名商號:“錢豐、玉聚、寶和堂;常春、常泰、同順堂。”一批以姓氏或行業代商號的攤位、作坊紛紛設立,比較著名的有劉家、郝家、王家大布行,係流動經營點;郝家大染坊、馮家紮彩、劉家繩坊、湯家白鐵、曲家中藥鋪,還有厲家店、馬家店、畢家店、郝家店、李家店、鄭家店等客店,也較有名氣。


    1949年以前,洪凝街周邊村也有不少知名商號,如大郭村張隆萼的取義堂、張隆芳的東愛堂、張隆華的西愛堂、張隆蔚的西義堂、張隆繡的 日西堂、張隆琪的三省堂、張隆坤的西坤堂、張隆山的張家商行;莫家莊 子趙雲巒的羲和堂,趙金圍的前賃鋪,趙雲德、趙自偉的後賃鋪,趙金鋼 的前粉坊,趙金升的後粉坊等。此外,還有外地人來洪凝開辦的商號,僅諸城前來開店的就有王恩全的鍾表店、李景坡的照相館、張自奎的自行車行等。


    洪凝鎮為革命老區,群眾革命熱情很高。1923年秋,大古家溝村民古憲恩、古憲幫、古蘭芬等人,率周邊村民眾組織大刀會防匪,後來又發展為民團,成為農民自衛團,因舉三角龍尾青旗,又名青旗會、青旗團。1924年6月,擊潰盤踞馬耳山的土匪鄭九站部,又陸續收拾鄭挺山、李侉子、三莽頭等多股匪徒,聲名遠播至東北三省。1932年春,應熱河省之邀,古憲幫帶領60多人前往,教授武術抗敵。當時,熱河省主席湯玉麟親筆書寫“青旗團”三字相贈。1939年,時任青旗團團長古敬安、副團長古方廷加入中國共產黨,青旗團骨幹大都參加八路軍,在抗戰中屢立戰功。


    牟誌真


    1938年,經陸家莊子人牟誌真介紹,厲保五成為洪凝村第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11 月,連同牟建華,三人成立洪凝最早的基層黨組織——中共洪凝鄉支部。經上級指定,由牟誌真擔任書記,在附近秘密發展黨員,宣傳共產黨的綱領和抗日主張。


    1939年5月8日黎明前,洪凝村北突然響起槍聲。日軍衝進洪凝村後,踢死鄭培竹70多歲的老父親,接著又殺害了劉保德夫婦,最後把33名村民押往村西劉家塋盤林地刺殺。除劉西福被僥幸救活以外,全村有35人被殺害,其中包括厲保五。這就是洪凝“五八”慘案。1940年2月24日夜,日軍製造了紅泥崖慘案,造成10人死亡,4人重傷,3 名婦女被奸汙,燒毀房屋 400 餘間、糧食上萬斤。1942年7月4日,日軍在河西村製造河西慘案,殺害村民14人。


    洪凝慘案劉家塋盤遺址


    日軍的殘暴激起洪凝百姓滿腔怒火。1940年3月16日,洪凝長蘭村群眾同國民黨日照縣縣長張希周展開鬥爭,清算他破壞抗日、妥協投降、苛捐勒索等罪行,並按照“三三製”原則,選舉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由劉鴻若任縣長。有此濃厚的抗日氛圍,洪凝走出許多抗日誌士,如洪凝早期黨組織負責人牟建華、日照縣三區區委第一任書記牟誌真、日北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古敬安、五蓮山區模範區長古芳廷、獨立自由獎章和解放勳章獲得者古成林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鄉美0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東人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東人秦並收藏家鄉美0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