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概況
牆夼(kuǎng )水庫位於山東省諸城市枳溝鎮西南10公裏濰河上遊,東經119°08′,北緯35°54′,距河口距離181公裏;東、西庫流域長度分別為29.6公裏和30.1公裏,東、西庫幹流長度分別為33.6公裏和43公裏,東、西庫幹流平均坡度分別為2.62米\/公裏和2.18米\/公裏;牆夼水庫控製流域麵積為656平方公裏;水庫水文站於1960年4月設立。 流域內有學莊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10座,小(二)型水庫66座,控製流域總麵積為211.4平方公裏;水庫距諸城市區約30公裏,距濰徐公路2公裏。
牆夼水庫地質岩層多為白堊係及第四係沉積物,白堊係有安山斑岩、安山凝灰岩、砂頁岩等;第四係有砂礫石、砂土,砂卵石層厚3~8米。庫區地處暖溫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光照期長。水庫大壩東壩坐落在諸城市枳溝鎮牆夼村西南,水庫西壩坐落在五蓮縣汪湖鎮東南嶺村東南麵,位於濰河幹流峽穀出口處。東壩壩型為黏土心牆壩,壩長890米,最大壩高27.7米;西壩壩型為均質壩,壩長525米,最大壩高24.2米。兩壩上遊流域呈扇形,大部分是山區丘陵地帶。東壩西端設溢洪道,溢洪道為開敞式寬頂堰,無溢洪閘,堰頂淨寬110.00米,最大泄量3690立方米每秒,下遊河道最大安全泄量2000立方米每秒。庫區遷移人口3700人。牆夼水庫東壩攔截濰河兩條主要支流——洪凝河、仲固河,控製流域麵積346平方千米,形成東庫;西壩攔截濰河主河道,控製流域麵積310平方千米,形成西庫。
水庫效益
牆夼水庫建成後,對已發生的洪水最大削減洪峰79%,有效保護了五蓮縣汪湖鎮、諸城市城區、枳溝、呂標等鎮20.3萬人口、20萬畝耕地及膠新鐵路、206國道、青萊高速公路、省道央贛路的安全。灌區於1966年建成開灌,工程有一條總幹渠,長51千米,分幹渠及支渠29條,長l79.5千米。灌區設計灌溉麵積2.533萬公頃,有效灌溉麵積2.07萬公頃;控製灌溉五蓮縣汪湖鎮和諸城市枳溝、呂標等9個鎮266個自然村的土地。牆夼灌區自開灌至今累計灌溉麵積43.6萬公頃,增產糧食6億多千克。牆夼水電站建成於1975年12月,於2004年4月改造,裝機4台容量1280千瓦。
水庫曆史
牆夼水庫位於濰河上遊,庫區多在五蓮縣,大壩歸諸城,灌區在諸城境內. 1959年10月26日開工,1960年8月15日竣工。
牆夼水庫上遊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59毫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968億立方米。1974年8月13日發生特大洪水,全流域降水量259毫米,平均徑流深166毫米,洪水總量1.12億立方米,調節水量2.924億立方米。水庫保安全工程有溢洪道改造工程、東西庫連通溝工程等。水庫東西兩庫間設有連通溝,連通溝新建交通橋3孔,淨寬75米,橋底高程94.0米。因施工原因,連通溝橋建成後,橋孔隻挖開一孔,淨寬25米。
水庫治理
牆夼水庫位於諸城市枳溝鎮牆夼村西南,濰河流域濰河幹流上遊,流域麵積656km2,總庫容3.28億m3,工程等別ii等,主要水工建築物級別2級。
該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養殖、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庫,擔負下遊五蓮縣汪湖鎮、諸城市城區及枳溝、呂標、九台、昌城、舜王、相州、郭家屯、石橋子、賈悅9個鄉鎮(街辦)40萬人口,20萬畝耕地的防汛安全重任。下遊有206國道、諸城戰鬥機場、省道央贛公路、省道薛館公路、膠新鐵路、濟青高速公路南線,同時該水庫是峽山水庫的上遊水庫,大壩的安全與否對下遊沿河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牆夼水庫對當地的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春秋兩季幹旱時節,就開始開閘放水,沿著各鄉鎮早已挖好的渠道,流經各村,澆灌了千萬畝良田沃土。
牆夼(kuǎng )水庫位於山東省諸城市枳溝鎮西南10公裏濰河上遊,東經119°08′,北緯35°54′,距河口距離181公裏;東、西庫流域長度分別為29.6公裏和30.1公裏,東、西庫幹流長度分別為33.6公裏和43公裏,東、西庫幹流平均坡度分別為2.62米\/公裏和2.18米\/公裏;牆夼水庫控製流域麵積為656平方公裏;水庫水文站於1960年4月設立。 流域內有學莊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10座,小(二)型水庫66座,控製流域總麵積為211.4平方公裏;水庫距諸城市區約30公裏,距濰徐公路2公裏。
牆夼水庫地質岩層多為白堊係及第四係沉積物,白堊係有安山斑岩、安山凝灰岩、砂頁岩等;第四係有砂礫石、砂土,砂卵石層厚3~8米。庫區地處暖溫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光照期長。水庫大壩東壩坐落在諸城市枳溝鎮牆夼村西南,水庫西壩坐落在五蓮縣汪湖鎮東南嶺村東南麵,位於濰河幹流峽穀出口處。東壩壩型為黏土心牆壩,壩長890米,最大壩高27.7米;西壩壩型為均質壩,壩長525米,最大壩高24.2米。兩壩上遊流域呈扇形,大部分是山區丘陵地帶。東壩西端設溢洪道,溢洪道為開敞式寬頂堰,無溢洪閘,堰頂淨寬110.00米,最大泄量3690立方米每秒,下遊河道最大安全泄量2000立方米每秒。庫區遷移人口3700人。牆夼水庫東壩攔截濰河兩條主要支流——洪凝河、仲固河,控製流域麵積346平方千米,形成東庫;西壩攔截濰河主河道,控製流域麵積310平方千米,形成西庫。
水庫效益
牆夼水庫建成後,對已發生的洪水最大削減洪峰79%,有效保護了五蓮縣汪湖鎮、諸城市城區、枳溝、呂標等鎮20.3萬人口、20萬畝耕地及膠新鐵路、206國道、青萊高速公路、省道央贛路的安全。灌區於1966年建成開灌,工程有一條總幹渠,長51千米,分幹渠及支渠29條,長l79.5千米。灌區設計灌溉麵積2.533萬公頃,有效灌溉麵積2.07萬公頃;控製灌溉五蓮縣汪湖鎮和諸城市枳溝、呂標等9個鎮266個自然村的土地。牆夼灌區自開灌至今累計灌溉麵積43.6萬公頃,增產糧食6億多千克。牆夼水電站建成於1975年12月,於2004年4月改造,裝機4台容量1280千瓦。
水庫曆史
牆夼水庫位於濰河上遊,庫區多在五蓮縣,大壩歸諸城,灌區在諸城境內. 1959年10月26日開工,1960年8月15日竣工。
牆夼水庫上遊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59毫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968億立方米。1974年8月13日發生特大洪水,全流域降水量259毫米,平均徑流深166毫米,洪水總量1.12億立方米,調節水量2.924億立方米。水庫保安全工程有溢洪道改造工程、東西庫連通溝工程等。水庫東西兩庫間設有連通溝,連通溝新建交通橋3孔,淨寬75米,橋底高程94.0米。因施工原因,連通溝橋建成後,橋孔隻挖開一孔,淨寬25米。
水庫治理
牆夼水庫位於諸城市枳溝鎮牆夼村西南,濰河流域濰河幹流上遊,流域麵積656km2,總庫容3.28億m3,工程等別ii等,主要水工建築物級別2級。
該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養殖、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庫,擔負下遊五蓮縣汪湖鎮、諸城市城區及枳溝、呂標、九台、昌城、舜王、相州、郭家屯、石橋子、賈悅9個鄉鎮(街辦)40萬人口,20萬畝耕地的防汛安全重任。下遊有206國道、諸城戰鬥機場、省道央贛公路、省道薛館公路、膠新鐵路、濟青高速公路南線,同時該水庫是峽山水庫的上遊水庫,大壩的安全與否對下遊沿河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牆夼水庫對當地的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春秋兩季幹旱時節,就開始開閘放水,沿著各鄉鎮早已挖好的渠道,流經各村,澆灌了千萬畝良田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