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晴從圖書館中借了不少書,多數為講述曆史,偶有涉及政論。
在人類這邊圖書館的曆史書中,並未明確記載神族分裂出去的原因,而在神族的曆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他們的祖輩忽然覺悟出他們與人族並非同一種族,並且是上天給了他們指示,讓人族成為神族的奴隸。
這種說法,並不是所有神族都會相信,但為什麽到現在都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呢?是所有反對者都已經被消滅了嗎?
神族曆史書裏沒有記錄,而本該對這樣的事大書特書的人族曆史書上,同樣沒有類似的記錄。
於是午後訓練罷休息時分,梓晴向科蒂詢問:
“科蒂,你記得有神族中人大批來投靠人族嗎?”
科蒂思索片刻,搖頭說:
“我不記得有。怎麽了,老師?”
“我覺得很奇怪。神族不是個小種族,是裹挾了百千萬人的大族,這般大族中總會有人產生異樣心思,甚至會反對神族的做法。他們或許不會被神族記載,但人族的曆史書中也不存在,是非常奇怪的。”
梓晴這樣說,科蒂是能夠明白的。
人族背叛投靠神族時有發生,而她確實不曾聽說有神族背叛投靠人族。
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因為神族的綱領是“神族生來即是神族”,而人族才是“認同自己是人族者皆是人族”,加上兩方的實力其實沒有多少差距,按理來說,還是神族逃往人族者要多些才對。
想到此處,科蒂看向梓晴:
“雨老師,您是怎麽看的呢?”
“說實話,我現在也沒有什麽好的想法。可能接下來要重點關注下兩邊的宣傳了。”
梓晴回答著科蒂的問題,思緒開始飄向遠方。
“我可以幫你暫時不去接觸戰場,但你終究還是要被安排去戰鬥的,我怕你到時候下不了狠心。”
對戰爭沒什麽概念的人,並不曉得戰爭的殘酷,自然在戰場上會出差錯。
梓晴不希望科蒂死在戰場上——話很難聽,但以科蒂如今的本事,上戰場便是死路一條。
“為什麽?”
科蒂看著梓晴。
“為什麽會要我們上戰場呢?我們也不過是學生,就算...就算要讓我們上戰場,也應該等我們更成熟些才對吧?”
“你以為,神人二族還能派怎樣的人上戰場呢?”
他們的課本中並未詳述上次大規模戰場之事,梓晴便給她補上這部分。
“神人之間的戰爭持續了數百年,在這數百年間,單單人族一族戰死者就有成百上千萬。距離現在最近的那場戰爭,雙方死傷都在百萬左右,導致目前兩邊其實都是沒人可用的情況。但神族不會停下侵略人族的步伐,他們甚至培養了十二三歲的孩子作為戰爭的兵器。”
事實上,在國仇家恨麵前,對於神族的嚴肅客觀審視是不太有市場的,因此很少有人去了解神族如今是怎樣的社會麵貌,沒怎麽了解,也就沒辦法針對神族的侵略做出有效應對,更無法從根本上阻止這場戰爭。
所以,她對科蒂說:
“如果我們僅僅隻關注自己,而不去關注神族,那麽即便我們擊敗了神族,神族還是會卷土重來。”
科蒂認同她的說法,並了解為何人族會讓她們上戰場。
盡管了解,或者說正因為了解,科蒂才有了個想法:
“我要研究神族。不能一直這麽無謂的耗下去,人族是絕對耗不起的。”
“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但是,這是件很危險的事,你隨時有可能會被其他人認為人族的叛徒,背上莫須有的罵名。你還是要這麽做嗎?”
科蒂並未猶豫,給出肯定回答。
既然如此,梓晴也要有所表示:
“我會申請將所有有關神族的報道和記載全部給到你,你需要在幾個月時間內寫出一篇得到我認可的論文。之後,如果有需要,我會帶你到神族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科蒂徹底告別了課堂,在接受梓晴傳授知識和訓練的同時,也在了解著神族。
兩個月後,科蒂交出了自己的第一篇論文,其中有關神族的論述已經很有見地。
梓晴與學院溝通解釋良久,才總算讓學院同意在學院報上刊載這篇論文,當然,參考科蒂的意見,論文作者的名字是【雨科】。
將這個好消息帶給科蒂時,科蒂並未太過興奮,隻是說:
“老師,我越來越覺得,就算我們能夠擊敗神族,讓他們向人族投降,他們也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或許如此。但你從曆史的過去中是無法找到未來的必然性的,你不能說過去是怎樣,未來就一定會怎樣。我們調查研究神族,就是為了找到一種未來的可能性,不是嗎?”
說到這裏,她忽然有些不大好意思。
“這本應該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東西,卻將壓力施加在你身上。”
“沒有‘本應該’,老師,找尋未來的可能性是我們選擇去做的。您也說了,未來的必然性並不一定與曆史的過去相關聯,既然如此,您以曆史的過去得到的‘本應該’其實就是錯誤的。”
許是這兩個月研究的影響,科蒂已能夠跟上梓晴的節奏,甚至開始反駁她的說法。
對此,梓晴很是欣慰:
“你能反駁我的說法,我很高興,也認同你的話。所以,就由你自己來決定接下來怎麽做吧。”
“老師,我想到戰場上看看,見識下真正的神族。就算暫時不讓我上戰場,也讓我見見神族俘虜。耳聞不如眼見,終究還是想聽聽神族自己真正的想法。”
科蒂說出自己的想法。
梓晴自然無條件支持:
“好。我先申請讓你見見俘虜,在與他們交談後,你可以先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我。”
她如此通情達理,科蒂更是喜歡她,甚至在她身上感覺到了家人的溫暖。
“老師,如果你是我的家人就好了。”
梓晴笑起來:
“其實,在人族裏,也就隻有我們兩個能夠相依為命了,也算是一種家人。”
在人類這邊圖書館的曆史書中,並未明確記載神族分裂出去的原因,而在神族的曆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他們的祖輩忽然覺悟出他們與人族並非同一種族,並且是上天給了他們指示,讓人族成為神族的奴隸。
這種說法,並不是所有神族都會相信,但為什麽到現在都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呢?是所有反對者都已經被消滅了嗎?
神族曆史書裏沒有記錄,而本該對這樣的事大書特書的人族曆史書上,同樣沒有類似的記錄。
於是午後訓練罷休息時分,梓晴向科蒂詢問:
“科蒂,你記得有神族中人大批來投靠人族嗎?”
科蒂思索片刻,搖頭說:
“我不記得有。怎麽了,老師?”
“我覺得很奇怪。神族不是個小種族,是裹挾了百千萬人的大族,這般大族中總會有人產生異樣心思,甚至會反對神族的做法。他們或許不會被神族記載,但人族的曆史書中也不存在,是非常奇怪的。”
梓晴這樣說,科蒂是能夠明白的。
人族背叛投靠神族時有發生,而她確實不曾聽說有神族背叛投靠人族。
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因為神族的綱領是“神族生來即是神族”,而人族才是“認同自己是人族者皆是人族”,加上兩方的實力其實沒有多少差距,按理來說,還是神族逃往人族者要多些才對。
想到此處,科蒂看向梓晴:
“雨老師,您是怎麽看的呢?”
“說實話,我現在也沒有什麽好的想法。可能接下來要重點關注下兩邊的宣傳了。”
梓晴回答著科蒂的問題,思緒開始飄向遠方。
“我可以幫你暫時不去接觸戰場,但你終究還是要被安排去戰鬥的,我怕你到時候下不了狠心。”
對戰爭沒什麽概念的人,並不曉得戰爭的殘酷,自然在戰場上會出差錯。
梓晴不希望科蒂死在戰場上——話很難聽,但以科蒂如今的本事,上戰場便是死路一條。
“為什麽?”
科蒂看著梓晴。
“為什麽會要我們上戰場呢?我們也不過是學生,就算...就算要讓我們上戰場,也應該等我們更成熟些才對吧?”
“你以為,神人二族還能派怎樣的人上戰場呢?”
他們的課本中並未詳述上次大規模戰場之事,梓晴便給她補上這部分。
“神人之間的戰爭持續了數百年,在這數百年間,單單人族一族戰死者就有成百上千萬。距離現在最近的那場戰爭,雙方死傷都在百萬左右,導致目前兩邊其實都是沒人可用的情況。但神族不會停下侵略人族的步伐,他們甚至培養了十二三歲的孩子作為戰爭的兵器。”
事實上,在國仇家恨麵前,對於神族的嚴肅客觀審視是不太有市場的,因此很少有人去了解神族如今是怎樣的社會麵貌,沒怎麽了解,也就沒辦法針對神族的侵略做出有效應對,更無法從根本上阻止這場戰爭。
所以,她對科蒂說:
“如果我們僅僅隻關注自己,而不去關注神族,那麽即便我們擊敗了神族,神族還是會卷土重來。”
科蒂認同她的說法,並了解為何人族會讓她們上戰場。
盡管了解,或者說正因為了解,科蒂才有了個想法:
“我要研究神族。不能一直這麽無謂的耗下去,人族是絕對耗不起的。”
“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但是,這是件很危險的事,你隨時有可能會被其他人認為人族的叛徒,背上莫須有的罵名。你還是要這麽做嗎?”
科蒂並未猶豫,給出肯定回答。
既然如此,梓晴也要有所表示:
“我會申請將所有有關神族的報道和記載全部給到你,你需要在幾個月時間內寫出一篇得到我認可的論文。之後,如果有需要,我會帶你到神族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科蒂徹底告別了課堂,在接受梓晴傳授知識和訓練的同時,也在了解著神族。
兩個月後,科蒂交出了自己的第一篇論文,其中有關神族的論述已經很有見地。
梓晴與學院溝通解釋良久,才總算讓學院同意在學院報上刊載這篇論文,當然,參考科蒂的意見,論文作者的名字是【雨科】。
將這個好消息帶給科蒂時,科蒂並未太過興奮,隻是說:
“老師,我越來越覺得,就算我們能夠擊敗神族,讓他們向人族投降,他們也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或許如此。但你從曆史的過去中是無法找到未來的必然性的,你不能說過去是怎樣,未來就一定會怎樣。我們調查研究神族,就是為了找到一種未來的可能性,不是嗎?”
說到這裏,她忽然有些不大好意思。
“這本應該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東西,卻將壓力施加在你身上。”
“沒有‘本應該’,老師,找尋未來的可能性是我們選擇去做的。您也說了,未來的必然性並不一定與曆史的過去相關聯,既然如此,您以曆史的過去得到的‘本應該’其實就是錯誤的。”
許是這兩個月研究的影響,科蒂已能夠跟上梓晴的節奏,甚至開始反駁她的說法。
對此,梓晴很是欣慰:
“你能反駁我的說法,我很高興,也認同你的話。所以,就由你自己來決定接下來怎麽做吧。”
“老師,我想到戰場上看看,見識下真正的神族。就算暫時不讓我上戰場,也讓我見見神族俘虜。耳聞不如眼見,終究還是想聽聽神族自己真正的想法。”
科蒂說出自己的想法。
梓晴自然無條件支持:
“好。我先申請讓你見見俘虜,在與他們交談後,你可以先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我。”
她如此通情達理,科蒂更是喜歡她,甚至在她身上感覺到了家人的溫暖。
“老師,如果你是我的家人就好了。”
梓晴笑起來:
“其實,在人族裏,也就隻有我們兩個能夠相依為命了,也算是一種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