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木那出奇跡
賭石:從誤入緬北開始 作者:紫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垚很想知道這開木那切開之後的更多表現。
但這會兒牛波一的解說還差最後一個重要的環節。
莫灣基場口原石的大致市場價值標準。
所以還是打算耐著性子先聽牛波一說完。
“不過,我所掌握的市場行情都是國內的標準。可能對你們的參考意義不大。“牛波一如實說道:”國內市場屬於角灣市場的下遊,行情必然是比你們這邊要高出一截。”
但何垚還是表示自己想了解。
所以牛波一便針對手上這塊莫灣基原石的表現給何垚拆解價格構成的因素。
因為程哥兒聽的入神,一旁跟著旁聽的徐二中途沒忍住糾正了牛波一說的幾處不嚴謹的地方。
頓時招來了牛波一的興趣,兩人就市場行情現場展開了一波探討。
說到最後,兩人大約是惺惺相惜了吧。
反正看在何垚眼裏是這樣的。
今天這一堂現場示範課,雖然內容略顯枯燥,但對何垚來說獲益良多。
何垚早就有一定的基礎,具備賭石相玉的實戰能力。因此理解起來很快也很容易。
在吸收到知識的第一時間,就將它們轉換成為自己的理解認知。
隻有先讓自己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行內人,才能賺到這一行的錢。
照這個速度來看,那六大場區八大場口的原石皮殼,最多也就半個月的時間就差不多能全麵掌握。
剩下的就是多上手、多積累經驗。
而掌握角灣市場這邊市場行情,對何垚來說就更容易了。
隻要將吳當交給自己這些原石的價格進行有效的記憶,對各個場口的原石雨露均沾。
最多一個星期,就足夠了。
等他們寒暄的差不多,程哥兒才將話題切回主題,衝徐二道:“剛才你電話裏就說料子漲了,漲哪了?快拿來給我看看實物。”
徐二連忙將切成兩半木那原石給拿了過來。
指著中間像是蛋黃跟蛋清之間的分界線說道:“程哥兒你看,明顯內化了。木那賭的就是內化。”
牛波一從旁看了一眼,然後拿過自己的電筒,斜著朝原石切麵的玉肉上打了個燈,“不錯。冰種以上。關鍵還上了飄花……就看飄花形態怎麽樣了。要是花活不死飄逸靈動,價格還能再上一個檔次。”
徐二高興的問道:“牛老板,這塊木那改口料您現在能看到多少?”
牛波一沉吟了一下,“大六到小七之間。主要還是看飄花形態。”
徐二衝牛波一豎起了大拇指,“牛老板眼光絕。絕對的行家。”
何垚卻聽傻眼了。
之前他倒是知道那些見不得光的行業有“行話”這種說法,可賭石真的有必要這麽隱晦嗎?
什麽大六?
什麽小七?
何垚衝牛波一問出自己的疑問。
這道題又被程哥兒給搶答了,“你這人還真是……一點想象力都沒有。這麽跟你說吧,小六是指十萬到三十九萬九、中六是指四十萬到六十九萬九、大六自然就是七十萬到九十九萬九了……以此類推,明白小七什麽意思了嗎?還有小五中五大五……”
他略顯不耐煩的說道。
對比牛波一的詳細細致,程哥兒距離當一個好老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牛波一點點頭,“這也不能算賭石的行話吧。生意人,有些時候不確定買家能不能真的跟自己達成交易,不想被人太精準的探出自己手上貨的底價,不利於以後跟其他人交易。就會給出一個大致的價格範圍。”
“而且市場上有拿貨的同行,也有零售的散客。用這種話表達價格,對貨主更有利一些。”
何垚受教的點點頭。
同時開始對國內的翡翠市場產生了濃鬱的好奇。
聽起來,似乎很專業很有意思。
更要緊的是,剛才牛波一跟徐二討論的價格。
何垚記得清楚,不久之前,這塊木那自己是以折合成國幣三十九萬的價格賣給程哥兒跟徐二的。
但這會兒,就在剛剛,他們說這塊木那價值大六到小七?
何垚在心裏掰著指頭數了數。
七十萬到一百萬?
臥……槽……
這是真的嗎?
都不用說一百萬,就說三十九萬變七十萬。
也足夠讓人欣喜若狂了。
狂喜之餘,何垚忍不住對這價格的可信度產生了懷疑。
但牛波一很認真地說道:“這個價格是根據市場行情推斷出來的。行業裏管這叫‘打數’。賭石賭石光分辨好壞隻是最基本的。而還價的依據,就是通過打數跟市場行情的精準把握得出來的。”
何垚聽的一頭霧水。
隻弄懂了一件事。
那就是自己在這個行業中,還隻是個小學生。
程哥兒倒是難得做了一回人,開口道:“沒事。打數定價這種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反正跟市場分不開。隻要了解市場,這些都是毛毛雨的啦。”
對他最後怪腔怪調的語氣,奇怪的是何垚已經完全習慣了。
徐二敦厚的笑起來,“程哥兒,那這次等咱們回國。你可得好好泡在市場上。這樣下回你再來緬國的時候,就不用拽著我一起了。”
程哥兒冷哼了一聲,“得了吧。你留在家裏幹什麽?天天看那個老不死的那張三尺長的臉,糟不糟心啊你。我這是帶你脫離苦海,你可別得了便宜賣乖。”
何垚這才想起,剛才跟自己還價的人,的確是這個徐二。
看樣子,程哥兒沒有看上去那麽傻。
至少很明確自己欠缺什麽、需要什麽。
這時候,何垚聽到牛波一在喊自己。
他連忙收回神智,朝牛波一看去。
他手裏捏著一枚嶄新的強光手電,“送你的。既然算是學藝,那我這個當便宜師父的總得意思意思。”
何垚連忙擺手,表示自己不能要。
程哥兒翻了翻眼皮,“別那麽矯情了行不行,一百來塊錢的東西……整的還挺煽情。你們倆怎麽湊一塊的?還真是對便宜師徒。”
何垚雖然很需要這樣一個電筒,但自覺承受不起這種特意為自己而購買的善意。
牛波一像是看出了何垚的顧慮,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吧。這把新的電筒我自己留著用。我原來這把老電筒,好多年了。有些接觸不良,正打算換。你要是不介意,這把舊的送給你做個紀念,這樣總行了吧?”
但這會兒牛波一的解說還差最後一個重要的環節。
莫灣基場口原石的大致市場價值標準。
所以還是打算耐著性子先聽牛波一說完。
“不過,我所掌握的市場行情都是國內的標準。可能對你們的參考意義不大。“牛波一如實說道:”國內市場屬於角灣市場的下遊,行情必然是比你們這邊要高出一截。”
但何垚還是表示自己想了解。
所以牛波一便針對手上這塊莫灣基原石的表現給何垚拆解價格構成的因素。
因為程哥兒聽的入神,一旁跟著旁聽的徐二中途沒忍住糾正了牛波一說的幾處不嚴謹的地方。
頓時招來了牛波一的興趣,兩人就市場行情現場展開了一波探討。
說到最後,兩人大約是惺惺相惜了吧。
反正看在何垚眼裏是這樣的。
今天這一堂現場示範課,雖然內容略顯枯燥,但對何垚來說獲益良多。
何垚早就有一定的基礎,具備賭石相玉的實戰能力。因此理解起來很快也很容易。
在吸收到知識的第一時間,就將它們轉換成為自己的理解認知。
隻有先讓自己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行內人,才能賺到這一行的錢。
照這個速度來看,那六大場區八大場口的原石皮殼,最多也就半個月的時間就差不多能全麵掌握。
剩下的就是多上手、多積累經驗。
而掌握角灣市場這邊市場行情,對何垚來說就更容易了。
隻要將吳當交給自己這些原石的價格進行有效的記憶,對各個場口的原石雨露均沾。
最多一個星期,就足夠了。
等他們寒暄的差不多,程哥兒才將話題切回主題,衝徐二道:“剛才你電話裏就說料子漲了,漲哪了?快拿來給我看看實物。”
徐二連忙將切成兩半木那原石給拿了過來。
指著中間像是蛋黃跟蛋清之間的分界線說道:“程哥兒你看,明顯內化了。木那賭的就是內化。”
牛波一從旁看了一眼,然後拿過自己的電筒,斜著朝原石切麵的玉肉上打了個燈,“不錯。冰種以上。關鍵還上了飄花……就看飄花形態怎麽樣了。要是花活不死飄逸靈動,價格還能再上一個檔次。”
徐二高興的問道:“牛老板,這塊木那改口料您現在能看到多少?”
牛波一沉吟了一下,“大六到小七之間。主要還是看飄花形態。”
徐二衝牛波一豎起了大拇指,“牛老板眼光絕。絕對的行家。”
何垚卻聽傻眼了。
之前他倒是知道那些見不得光的行業有“行話”這種說法,可賭石真的有必要這麽隱晦嗎?
什麽大六?
什麽小七?
何垚衝牛波一問出自己的疑問。
這道題又被程哥兒給搶答了,“你這人還真是……一點想象力都沒有。這麽跟你說吧,小六是指十萬到三十九萬九、中六是指四十萬到六十九萬九、大六自然就是七十萬到九十九萬九了……以此類推,明白小七什麽意思了嗎?還有小五中五大五……”
他略顯不耐煩的說道。
對比牛波一的詳細細致,程哥兒距離當一個好老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牛波一點點頭,“這也不能算賭石的行話吧。生意人,有些時候不確定買家能不能真的跟自己達成交易,不想被人太精準的探出自己手上貨的底價,不利於以後跟其他人交易。就會給出一個大致的價格範圍。”
“而且市場上有拿貨的同行,也有零售的散客。用這種話表達價格,對貨主更有利一些。”
何垚受教的點點頭。
同時開始對國內的翡翠市場產生了濃鬱的好奇。
聽起來,似乎很專業很有意思。
更要緊的是,剛才牛波一跟徐二討論的價格。
何垚記得清楚,不久之前,這塊木那自己是以折合成國幣三十九萬的價格賣給程哥兒跟徐二的。
但這會兒,就在剛剛,他們說這塊木那價值大六到小七?
何垚在心裏掰著指頭數了數。
七十萬到一百萬?
臥……槽……
這是真的嗎?
都不用說一百萬,就說三十九萬變七十萬。
也足夠讓人欣喜若狂了。
狂喜之餘,何垚忍不住對這價格的可信度產生了懷疑。
但牛波一很認真地說道:“這個價格是根據市場行情推斷出來的。行業裏管這叫‘打數’。賭石賭石光分辨好壞隻是最基本的。而還價的依據,就是通過打數跟市場行情的精準把握得出來的。”
何垚聽的一頭霧水。
隻弄懂了一件事。
那就是自己在這個行業中,還隻是個小學生。
程哥兒倒是難得做了一回人,開口道:“沒事。打數定價這種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反正跟市場分不開。隻要了解市場,這些都是毛毛雨的啦。”
對他最後怪腔怪調的語氣,奇怪的是何垚已經完全習慣了。
徐二敦厚的笑起來,“程哥兒,那這次等咱們回國。你可得好好泡在市場上。這樣下回你再來緬國的時候,就不用拽著我一起了。”
程哥兒冷哼了一聲,“得了吧。你留在家裏幹什麽?天天看那個老不死的那張三尺長的臉,糟不糟心啊你。我這是帶你脫離苦海,你可別得了便宜賣乖。”
何垚這才想起,剛才跟自己還價的人,的確是這個徐二。
看樣子,程哥兒沒有看上去那麽傻。
至少很明確自己欠缺什麽、需要什麽。
這時候,何垚聽到牛波一在喊自己。
他連忙收回神智,朝牛波一看去。
他手裏捏著一枚嶄新的強光手電,“送你的。既然算是學藝,那我這個當便宜師父的總得意思意思。”
何垚連忙擺手,表示自己不能要。
程哥兒翻了翻眼皮,“別那麽矯情了行不行,一百來塊錢的東西……整的還挺煽情。你們倆怎麽湊一塊的?還真是對便宜師徒。”
何垚雖然很需要這樣一個電筒,但自覺承受不起這種特意為自己而購買的善意。
牛波一像是看出了何垚的顧慮,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吧。這把新的電筒我自己留著用。我原來這把老電筒,好多年了。有些接觸不良,正打算換。你要是不介意,這把舊的送給你做個紀念,這樣總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