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禦書房內一片寂靜,突然,從不遠處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逐漸清晰。殿王與徐風清兩人聞聲,立刻警覺地站了起來,他們低垂著頭,目光恭敬地望向門口,靜待皇上的到來。


    須臾,一位少年天子匆匆步入禦書房,他年僅十八歲,卻已是一國之君,麵容俊朗,氣宇軒昂。這便是雍德帝,史上最早登基的皇帝,他深謀遠慮,膽識過人,是一位明君,深受百姓愛戴。


    殿王與徐風清見到皇上的身影,立即抱拳高喊:“臣等參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他們齊聲跪拜,行了一個大禮,以示對皇上的敬意和忠誠。


    雍德帝見狀,急忙走上前來,揮手示意道:“兩位愛卿,平身,平身!此處非朝堂之上,不必多禮,快些起來吧!”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親切和關懷,讓兩位大臣感受到了皇上的平易近人。


    “是!”殿王與徐風清齊聲應道,隨後站起身來,各自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雍德帝坐上龍椅後,微笑著看著他們,說道:“今日朕召兩位愛卿前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與你們商量。”


    徐風清聞言,立刻抱拳問道:“不知聖上有何要事相商?臣等願為聖上分憂。”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恭敬和期待,等待著皇上的指示。


    “朕近日得知,西北的揾淚城竟有天瑤寶庫現世的消息,此消息在江湖上沸沸揚揚。朕思量再三,欲派一隊精銳前往探尋。倘若有幸尋得,得一二神兵利器,對於國家軍備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雍德帝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天瑤寶庫的重視與期許。


    殿王聞言,臉上露出欣喜之色,他笑著抱拳說道:“皇上英明,天瑤寶庫的出現,無疑是上天的恩賜。此等寶物,自當歸屬朝廷,充入國庫,方能彰顯我朝威儀。豈能讓那些江湖草莽占為己有?”


    雍德帝聽後,微微頷首,表示讚同,但隨即又補充道:“殿王之言雖有理,但天瑤寶庫既為寶庫,其出現自有天意。若是有緣,即便是江湖中人,也有機會得此寶物。我們不必過於強求,隻需盡力而為。”


    殿王聽罷,立刻跪了下來,雙手合十,恭敬地說道:“皇上聖明,微臣明白了。微臣願為皇上分憂,親自領兵前往揾淚城,誓將天瑤寶庫中的寶物恭迎回朝,為朝廷增添光彩!”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決心和忠誠。


    坐在殿王對麵的徐風清立刻站起身,麵色凝重地抱拳向雍德帝進諫:“皇上,老臣懇請皇上三思!當前國家安危重於泰山,西南胡蠻雖已歸降,但隱患未除,仍需重兵把守以防不測。而關於天瑤寶庫的江湖流言,老臣認為不過是虛妄之談,不足以勞師動眾。若將兵力浪費在此等虛無之事上,萬一西南胡蠻再次起兵,我朝將如何應對?老臣懇請皇上以大局為重,慎重考慮,切勿讓寶貴的兵力分散在無關緊要的江湖傳言之上!”


    徐風清言辭懇切地表達了他的反對意見,然而這長篇大論的陳述卻無意中讓雍德帝感到了些許不悅。雍德帝的臉色雖未明顯顯露,但已微微拉長。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不能輕易表露情緒,於是努力維持著和煦的笑容,聲音卻稍顯生硬地說道:“徐相之言,朕已深思。你所說確有道理,西南胡蠻之事確實不可輕視。朕會重新考量此事,再做定奪。”


    殿王見狀,立即起身,雙手抱拳,激昂地說道:“皇上,大魏江山今朝統一四海,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此皆皇上英明領導之功!今聞天降寶庫,此乃上天對我大魏的眷顧,贈予我等的瑰寶。若得此寶庫中的武器,我大魏軍力將如虎添翼,天下何人能與我皇爭鋒?屆時,胡蠻氏族的騷亂自可輕鬆平定,即便是鐵馬南征北戰,踏平四方,亦不過是探囊取物,易如反掌!”殿王的話語充滿了對皇上的恭維與對未來的信心,使得整個禦書房都充滿了激昂與期待的氣氛。


    雍德帝聽到殿王的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欣喜之情,他深知殿王所言正是自己心中的想法。於是,他微微頷首,眼中閃爍著讚賞的光芒,聲音也變得更加堅定有力:“殿王所言,深得朕心。天降寶庫,確是我大魏之幸,朕亦有此意。”


    雍德帝沉思片刻,突然起身,步下龍椅,走到殿王麵前,鄭重地說道:“殿王,朕有一事相托。”


    殿王見狀,立刻站起身來,低頭抱拳,恭敬地回應:“微臣恭聽聖諭!”


    “朕命你一月內調兵遣將,出發前往揾淚城,恭請寶庫中的武器,為我大魏增添利器,以保江山穩固,百姓安寧。”雍德帝的聲音中充滿了期待與信任。


    殿王聽後,心中激動不已,他深知這是一個重任,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於是他高聲應道:“微臣領旨!必不辜負皇上厚望,誓將武器安全帶回,為大魏江山再添輝煌!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徐風清見雍德帝與殿王討論得如此熱切,心中雖然有所顧慮,卻仍上前一步,雙手抱拳,急切地勸諫:“皇上,此事尚需三思!雖然天下歸一,但人心難測,以武力相逼恐非長久之計。若引發民怨,恐怕對大魏江山更為不利。”


    雍德帝聞言,眉頭微蹙,但隨後他擺擺手,堅定地說道:“徐相啊,朕知道你的擔憂。然而,天下雖大,卻總有不服者。長期僵持,隻會讓朕的統治根基動搖。武力並非萬能,但有時候,它卻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必要手段。朕希望借此武器,能夠號令天下,使萬民歸心。”


    徐風清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見雍德帝目光堅定,顯然已經下定了決心。他隻得將未出口的話咽了回去,與殿王一同低頭回應:“臣等遵旨!”


    雍德帝滿意地點點頭,揮了揮手道:“好了,此事就這樣定了。再過一個時辰便是早朝,你們回去準備吧。記住,此事要保密,不得走漏風聲。”


    “臣等明白,告退!”徐風清與殿王齊聲應道,隨後緩緩退出了禦書房。


    待二人走出禦書房的殿門,踏上那蜿蜒曲折的長階,徐風清見殿王滿臉得意,心中不禁怒火中燒。他停下腳步,冷聲怒斥道:“哼!殿王,你此舉若是引發天下大亂,豈不是禍國殃民之輩!”說罷,他一甩長袖,轉身疾步離去,背影中透露出幾分決絕和憤慨。


    殿王看著徐風清怒氣衝衝的背影遠去,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須,輕笑道:“徐風清啊徐風清,你太過保守了。此番行動,乃是天賜良機,我豈能錯過?事不宜遲,接下來本王要忙的可不少!”說罷,他昂首闊步,信心滿滿地朝著自己的府邸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海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渣一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渣一郎並收藏劍海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