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彩戲民巷
看見血條的我,選擇打爆世界 作者:紅豆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康年間的戲台早就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民居。
作為緊鄰大魏京師的輔縣,騎馬一日之內便能往返豐京。
不少在京城任職的官吏與商戶,並不會在豐京購買高價府邸,反而會選擇價格適中的輔縣宅院。
如此一來,既能保住顏麵,又能有足夠的空間供家人與侍從居住,還能壓低不少生活成本。
所以自大魏建國以來,寧安縣一直處於擴建狀態。
隻不過由於城牆限製,使得擴建方式有些特殊。
權貴富戶收購民宅大修府邸,本地居民則盡量壓縮民居大小,建立起一個個房屋密集的民坊。
因此大康年間的戲台與觀戲場地,早已被建起了一座座民居。
當周元一行人抵達曾經的戲台區域時,看到的是密集排列的狹窄民房。
“校尉大人,此處便是本縣的彩戲巷,住的多是本地百姓與匠人貨郎。
這裏若是哪位官吏與富商的大宅,不用校尉大人吩咐,我便會派遣衙役暫且征調。
但彩戲巷卻是不行的,此地麵積雖小,居住的百姓卻不少。”
“最大的問題還是他們家中無財,縣中若是征調,無法妥善安置這多戶人家。
現雖已到三月,可夜間涼風自來,仍能將人凍出個好歹,再加上這些百姓家中多有孩童。
若縣中強行征調,一旦出現幼童凍斃、多人風寒而亡的情況,下官這顆腦袋估計就保不住了。”
寧安縣令擔心周元年少不懂其中利害,還專門普及了一下京師首善之地的規則。
末了還加了一句,縣中有幾位在禦史府任職的官吏居住。
他這個縣令一旦有惡行,那些監察百官德行的禦史一定不會放過他。
聽他這麽一說,周元才發現,在大魏京師三輔之地做縣令,還真的清廉愛民,否則就會成為各級禦史的升遷功績。
“可將附近百姓安置到各個客棧,一應費用由羽林營承擔。”
“校尉大人有所不知,寧安縣位於豐京以東,是不少商隊與遊商的落腳之地。
縣中客棧常年足客,即便現在有些空房,也安置不下如此多的百姓。”
寧安縣令沒有說,為何不征調權貴富商的府邸供百姓暫居,他在等周元開口。
隻要周元這位朝廷新貴開口,別說富商大戶了,一些京城官吏的宅邸他也敢征用。
“原來張縣令有如此多的顧慮,此事倒也好辦。
杜翊你持我將令入寧安大營,請寧安縣尉抽調本地士卒與在本地擁有宅院的將官。
讓他們進城接引彩戲巷百姓入家暫居,此乃安民之功,我會向陛下上書請賞。”
寧安縣令原本還打算等周元征調宅院時,獻出自己的府邸,卻沒想到周元如此豪橫。
這樣一來,城外軍堡內的寧安縣尉算是撿到大實惠了,當真是喜從天降。
“張縣令去登記彩戲巷的人數吧,我不要戶口,隻看現在由誰居住。
無論老幼青壯,每人每天20枚銅錢做安置費,若征調後,有家具民宅損壞,折錢再補。”
“校尉大人仁善有德,還望讓寧安縣也出一份力,安置費用、家宅補修之事交給我等便好。
如此,也好長久維護,無需事事勞煩將軍。”
寧安縣令看周元不按常理出牌,忙換個了方向展現縣署價值。
周元雖然不喜他的做事風格,卻還是將征派瑣事交給了他,確保他們離開後,有人繼續負責彩戲巷的修繕問題。
畢竟作為曾經的麻繩通天之處,周元等人少不了上房查驗,很可能會損壞磚瓦屋頂。
當彩戲巷的百姓得知羽林軍要臨時征調自家民居,並給補助與安排住房後,皆非常開心。
無他,羽林軍大氣,無論老幼都給發錢,連吃奶的娃娃都算,甚至顯懷孕婦還能領雙份。
麵對如此豪氣,他們恨不得羽林軍住上個一年半載,好讓家中多得些錢財。
比彩戲巷百姓更開心的是寧安軍堡的兵丁,杜翊的軍令送到後,所有本地士兵與將官都樂壞了。
得到寧安縣尉的允許後,他們自發組成數隊,由各級軍官帶領快速入城安民去了。
在彩戲巷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後,周元才率領武者護衛與羽林輔騎進入巷中民居逐個翻查。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寧安縣已經湧入不少商賈,別說客棧了、就連紅樓青館都被填滿了。
更有甚者直接租住在城坊民居之中,時刻準備收購城中宅院,好從中獲取利益。
不過更多的豪商隻買不售,打算損些本錢,賭一把寧安縣內真有秘境隱藏。
幸好周元身份特殊、又是朝廷新貴,否則寧安城內的賭坊都要給他開盤了。
“此地居民眾多,若是有異,也該有些風聲傳出,怎會如此正常。”
“尹兄此言差矣,竹鄉夢園常年有文人雅客舉辦宴會,不也風平浪靜嗎。”
除了魏百將與魏武卒之外,其他武者護衛與羽林輔騎被周元分成數隊巡查。
他自己則登上房頂,以廣目術查看附近的天空。
但此處天空十分正常,並沒有旋轉的傳送門與信息介紹。
就當他以為彩戲巷應該沒有秘境時,卻在夜晚發現了異常。
白天巡查無果的他,在深夜時分以禦風術進入漂浮狀態。
又以控器術操控圓盾借力,登上半空,俯視夜色下的彩戲巷。
一個時隱時現的白點引起了他的注意,那白點位於彩戲巷北側的一處民居小院內。
小院雖然十分狹窄,卻還是被騰出一塊區域做菜園,其上有不少枯黃樹葉與嫩芽菜苗。
那白點猶如螢火蟲般不時閃爍,雖不起眼,卻也引人矚目。
周元記下位置後,第二天一早便帶隊挨家挨戶探查。
當進入那戶有菜園的人家時,他一如既往的仔細探查,並發現那個閃爍的白點依然在。
這一刻,他突然想到了墊土建房之事。
橋西村民新建房屋時有墊土的習慣,即把地基墊的高一些,防止雨大積水流入房屋之中。
若寧安縣百姓也有這種習慣的話,兩三百年下來,確實會改變此處的地勢情況。
“如此便能說的通了,秘境若是在天上,別說普通人了,一般的武者都接觸不到。
當是在地麵,卻有進入條件。”
作為緊鄰大魏京師的輔縣,騎馬一日之內便能往返豐京。
不少在京城任職的官吏與商戶,並不會在豐京購買高價府邸,反而會選擇價格適中的輔縣宅院。
如此一來,既能保住顏麵,又能有足夠的空間供家人與侍從居住,還能壓低不少生活成本。
所以自大魏建國以來,寧安縣一直處於擴建狀態。
隻不過由於城牆限製,使得擴建方式有些特殊。
權貴富戶收購民宅大修府邸,本地居民則盡量壓縮民居大小,建立起一個個房屋密集的民坊。
因此大康年間的戲台與觀戲場地,早已被建起了一座座民居。
當周元一行人抵達曾經的戲台區域時,看到的是密集排列的狹窄民房。
“校尉大人,此處便是本縣的彩戲巷,住的多是本地百姓與匠人貨郎。
這裏若是哪位官吏與富商的大宅,不用校尉大人吩咐,我便會派遣衙役暫且征調。
但彩戲巷卻是不行的,此地麵積雖小,居住的百姓卻不少。”
“最大的問題還是他們家中無財,縣中若是征調,無法妥善安置這多戶人家。
現雖已到三月,可夜間涼風自來,仍能將人凍出個好歹,再加上這些百姓家中多有孩童。
若縣中強行征調,一旦出現幼童凍斃、多人風寒而亡的情況,下官這顆腦袋估計就保不住了。”
寧安縣令擔心周元年少不懂其中利害,還專門普及了一下京師首善之地的規則。
末了還加了一句,縣中有幾位在禦史府任職的官吏居住。
他這個縣令一旦有惡行,那些監察百官德行的禦史一定不會放過他。
聽他這麽一說,周元才發現,在大魏京師三輔之地做縣令,還真的清廉愛民,否則就會成為各級禦史的升遷功績。
“可將附近百姓安置到各個客棧,一應費用由羽林營承擔。”
“校尉大人有所不知,寧安縣位於豐京以東,是不少商隊與遊商的落腳之地。
縣中客棧常年足客,即便現在有些空房,也安置不下如此多的百姓。”
寧安縣令沒有說,為何不征調權貴富商的府邸供百姓暫居,他在等周元開口。
隻要周元這位朝廷新貴開口,別說富商大戶了,一些京城官吏的宅邸他也敢征用。
“原來張縣令有如此多的顧慮,此事倒也好辦。
杜翊你持我將令入寧安大營,請寧安縣尉抽調本地士卒與在本地擁有宅院的將官。
讓他們進城接引彩戲巷百姓入家暫居,此乃安民之功,我會向陛下上書請賞。”
寧安縣令原本還打算等周元征調宅院時,獻出自己的府邸,卻沒想到周元如此豪橫。
這樣一來,城外軍堡內的寧安縣尉算是撿到大實惠了,當真是喜從天降。
“張縣令去登記彩戲巷的人數吧,我不要戶口,隻看現在由誰居住。
無論老幼青壯,每人每天20枚銅錢做安置費,若征調後,有家具民宅損壞,折錢再補。”
“校尉大人仁善有德,還望讓寧安縣也出一份力,安置費用、家宅補修之事交給我等便好。
如此,也好長久維護,無需事事勞煩將軍。”
寧安縣令看周元不按常理出牌,忙換個了方向展現縣署價值。
周元雖然不喜他的做事風格,卻還是將征派瑣事交給了他,確保他們離開後,有人繼續負責彩戲巷的修繕問題。
畢竟作為曾經的麻繩通天之處,周元等人少不了上房查驗,很可能會損壞磚瓦屋頂。
當彩戲巷的百姓得知羽林軍要臨時征調自家民居,並給補助與安排住房後,皆非常開心。
無他,羽林軍大氣,無論老幼都給發錢,連吃奶的娃娃都算,甚至顯懷孕婦還能領雙份。
麵對如此豪氣,他們恨不得羽林軍住上個一年半載,好讓家中多得些錢財。
比彩戲巷百姓更開心的是寧安軍堡的兵丁,杜翊的軍令送到後,所有本地士兵與將官都樂壞了。
得到寧安縣尉的允許後,他們自發組成數隊,由各級軍官帶領快速入城安民去了。
在彩戲巷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後,周元才率領武者護衛與羽林輔騎進入巷中民居逐個翻查。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寧安縣已經湧入不少商賈,別說客棧了、就連紅樓青館都被填滿了。
更有甚者直接租住在城坊民居之中,時刻準備收購城中宅院,好從中獲取利益。
不過更多的豪商隻買不售,打算損些本錢,賭一把寧安縣內真有秘境隱藏。
幸好周元身份特殊、又是朝廷新貴,否則寧安城內的賭坊都要給他開盤了。
“此地居民眾多,若是有異,也該有些風聲傳出,怎會如此正常。”
“尹兄此言差矣,竹鄉夢園常年有文人雅客舉辦宴會,不也風平浪靜嗎。”
除了魏百將與魏武卒之外,其他武者護衛與羽林輔騎被周元分成數隊巡查。
他自己則登上房頂,以廣目術查看附近的天空。
但此處天空十分正常,並沒有旋轉的傳送門與信息介紹。
就當他以為彩戲巷應該沒有秘境時,卻在夜晚發現了異常。
白天巡查無果的他,在深夜時分以禦風術進入漂浮狀態。
又以控器術操控圓盾借力,登上半空,俯視夜色下的彩戲巷。
一個時隱時現的白點引起了他的注意,那白點位於彩戲巷北側的一處民居小院內。
小院雖然十分狹窄,卻還是被騰出一塊區域做菜園,其上有不少枯黃樹葉與嫩芽菜苗。
那白點猶如螢火蟲般不時閃爍,雖不起眼,卻也引人矚目。
周元記下位置後,第二天一早便帶隊挨家挨戶探查。
當進入那戶有菜園的人家時,他一如既往的仔細探查,並發現那個閃爍的白點依然在。
這一刻,他突然想到了墊土建房之事。
橋西村民新建房屋時有墊土的習慣,即把地基墊的高一些,防止雨大積水流入房屋之中。
若寧安縣百姓也有這種習慣的話,兩三百年下來,確實會改變此處的地勢情況。
“如此便能說的通了,秘境若是在天上,別說普通人了,一般的武者都接觸不到。
當是在地麵,卻有進入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