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波蕩漾的清澈河水中,一隻鯉魚悠然自得,其身形穿梭間,於水麵繪出一幅幅流動的畫卷,恰似一位身著霓裳的舞者,輕盈旋轉於無垠的水上舞台。


    它時而悠然加速,激起一圈圈細膩的漣漪,宛如水麵綻放的璀璨花朵;時而猛然下潛,身形如電,瞬間穿透光影,隱沒於幽深的河底,留下一段段令人遐想的軌跡。


    突然,兩道璀璨的金光猶如天際裂開的縫隙,驟然灑落河麵,瞬間吸引了河底正在上遊的鯉魚。


    鯉魚被這突如其來的光芒吸引,尾巴猛地一擺,猶如一支離弦的箭,疾馳向那光芒的源頭。


    躍出水麵的一瞬,鯉魚以一雙清澈如泉的眼眸,好奇地審視著眼前這一幕奇景。


    隻見一朵巨大的蓮花傲然綻放於河麵之上,其上,兩位身影端坐,仿佛與世隔絕,沉浸在一片靜默的交流之中。


    其中一位,白衣勝雪,閉目凝神,雙手輕輕交疊於膝上,周身環繞著清新脫俗的氣息,仿佛剛從晨曦中走來,帶著露水的清新與純淨。


    他的體內,金色光芒緩緩流淌,將整個空間染上了一層溫暖而神秘的光輝。


    而另一旁,夏啟的身影挺拔而堅毅,身著閃耀著銀輝的白色鎧甲,目光如炬,緊鎖在眼前緊閉雙眼的白衣人身上,試圖穿透那層靜謐的表象,窺視他內心的世界。


    他的鎧甲在自身所散發出金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與白衣人身上的金光交相輝映,形成一幅壯觀的畫麵。


    鯉魚靜浮於河麵之上,周身一圈圈波紋消失在河的邊緣。


    然而,夏啟身上的金光卻在逐漸黯淡下去,仿佛被某種力量所吞噬,鎧甲也漸漸失去了初時的璀璨。


    在這片被無形力量緊鎖的靜謐洞穴內,空氣仿佛凝固成實質,唯有心跳的鼓點,在空曠中回響,編織出一曲複雜的情緒交響樂。


    這份寧靜之下暗流湧動,緊張與期待交織,營造出一種令人窒息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


    終於,夏啟的耐心如薄冰般碎裂,他猛然起身,動作之大,幾乎要震碎這凝固的空間。


    “夠了!我沒有時間與你在這虛無中消磨,我被牽引至此,滿心疑惑,此刻,我隻求三問,以解我心頭之惑。”夏啟聲音裏夾雜著疑惑與焦躁,急需一場知識的甘霖來平息內心的波瀾。


    “心若靜,則自明。”白衣人話語平靜而深邃,如同山間清泉,潺潺流淌,帶著一種洗滌心靈的魔力,試圖撫平夏啟心中的焦躁,“但說無妨。”


    夏啟聞言,身形微滯,隨後目光更加堅定地投向白衣人,眼中交織著疑惑、好奇與不屈的火焰。


    沉默片刻,仿佛在進行一場內心的較量,最終深吸一口氣,將所有的困惑與憤懣凝聚成一股力量,緩緩吐出。


    “麵對這幾日的情景,我心中反複思量,”夏啟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種壓抑已久的情感,“戰爭,這個沉重的詞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說著,夏啟開始在原地踱步,每一步都踏著沉重與決絕,如同行走在荊棘遍布的道路上,卻又不肯回頭。


    聲音中帶著一絲痛苦與不解:“為何人類,卻總是無法跨越仇恨與偏見的鴻溝,反而選擇用鮮血與淚水來書寫曆史?”


    問題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打破了周圍的寧靜。


    而那條鯉魚,依然靜靜地懸浮於水麵之上,用它那雙清澈無邪的眼睛,默默見證著這一切。


    它似乎對兩人的對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當看到兩人身上的金光漸隱時,察覺到這微妙變化,便輕輕搖曳著尾鰭,悄無聲息地潛入碧波之下,留下一圈圈漣漪,在寧靜中緩緩擴散。


    白衣人目光深邃,宛如兩汪幽靜的湖泊,智慧與慈悲在其中交織。


    嘴角勾勒出一抹春風般的微笑,那笑容溫暖而平和,足以撫平世間一切浮躁。“夏啟,你的問題真是值得深思啊。”


    白衣人輕聲細語,緩緩道出,“和平,不過是戰爭硝煙散去後的暫時寧靜,它雖為人所向往,但卻人為所界定的,往往難以長久維係,因為欲望的種子已在心底生根發芽。”


    隨即又輕輕搖頭,眼中閃過一抹深思,“然而,戰爭亦有其雙麵性,它在帶來無盡痛苦與毀滅的同時,也意外地推動了科技的飛躍。


    這看似矛盾,實則揭示了人性中複雜而矛盾的一麵——在絕望中尋求生存,在毀滅中孕育新生。”


    夏啟聞言,凝視著白衣人,仿佛要穿透那雙深邃的眼眸,探尋更多智慧的火花。


    緩緩坐下,眉頭微蹙,帶著一絲不解的疑惑:“那麽,為何我們不能攜手共進,以和平的方式推動科技的繁榮,而非依賴戰爭的殘酷洗禮?”


    白衣人聞言,微微一笑,動作輕盈地從池中拾起一枚石子,又細心地從蓮花旁摘下一片嫩綠的葉子,靜放在雙手中。


    輕聲問道:“這兩者,在你看來有何不同?”


    夏啟不假思索地回答:“石子沉重,沉入水底;葉子輕盈,浮於水麵。


    白衣人點了點頭,將它們並排放置在夏啟麵前,“你看,這石子與葉子,雖同為自然之子,卻命運迥異。”


    進一步解釋道:“正如我們所處的世界,萬物皆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我們需要跳出固有的框架,以更廣闊的視角去審視、去理解。


    這片葉子與這枚石子,它們各自承載著不同的使命與故事,正如人類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動著世界的進步與發展。”


    說著,白衣人將葉子與石子並排放置,目光深邃而充滿智慧:


    “透過現象看本質,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分析,你會發現,每一個選擇、每一次行動,都在無形中編織著共同的命運之網。”


    白衣人的微笑中帶著一抹深意,輕輕拾起石子,在兩人目光聚焦下將蓮花瓣撕成兩個,以指尖勾勒出一個圓潤的輪廓。


    隨後將石子置於圓心,而那片斷葉則溫柔地躺在石子兩側,兩者對比鮮明,引人深思。


    “你瞧這圓,”白衣人手指輕劃過那無形的邊界,“它象征著界限,將石與葉圈入同一領域。


    在此有限空間內,石之堅硬,或會迫使葉退出其地,以求自保。”話語中透出一絲憂慮,仿佛預見了某種必然。


    話鋒一轉,白衣人的目光穿越時空的迷霧,變得深邃而遙遠:“設若這石與葉,即為兩國之喻。


    強者以力壓人,弱者豈能不戰而屈?然則,此等對抗,無異於圈內之爭。


    結局無外乎二:弱者碎於強者之手,如葉之凋零;或兩者纏鬥不休,耗損各自元氣,終成無解之局。”


    白衣人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世間疾苦盡納胸中,再緩緩吐出:


    “戰爭之殤,非一時一地之傷,乃世代傳承之痛。


    勝者所得,或為一時之利,而創傷則如跗骨之蛆,綿延不絕,更可能激發新的紛爭與掠奪。


    如此往複,世間何處覓安寧?”


    言畢,白衣人以指尖輕點蓮花,一抹溫柔的綠意自其指尖溢出,如同春風化雨,瞬間撫平了石子留下的痕跡。


    蓮花重現生機,綠意盎然,在金色光芒的照耀下更顯生機勃勃,仿佛是對和平與重生的美好願景。


    接著,白衣人輕輕拾起那片斷葉,包裹住石子,動作中透露出一種包容與和解的力量。


    “真正的智慧,”白衣人話語中蘊含著歲月的沉澱與哲思,“不在於力量的較量,而在於尋找共生的智慧。


    我們應當學會在尊重與理解中攜手前行,而非以戰爭和掠奪為手段。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實現和平與繁榮的願景。”


    夏啟聞言,心中豁然開朗,仿佛撥開了長久以來的迷霧。


    他深刻體會到,無論是國家間的交往,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需要以包容、理解和尊重為基石,共同探索和諧共存之道。


    夏啟的眼中滿溢著感激之情,起身,深深地向白衣人鞠了一躬,聲音誠摯而堅定:


    “大師,願您不吝賜教,引領我們走出紛爭的迷霧。”


    白衣人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被溫暖的笑意取代,輕輕擺手,謙遜道:


    “大師之名,實不敢當。我隻是一介隱士,居於洞穴,以史為伴,你若願稱我為洞居先生,那便是我之榮幸。”


    正當夏啟欲再言,洞居先生以手勢示意稍安勿躁,其聲音平和而有力:


    “你的問題,關乎天下蒼生,非一朝一夕所能盡述。讓我們循序漸進,共同探討這世間的自然之道。”


    言罷,兩人相視而笑,那份默契與理解仿佛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


    洞居先生隨即拿起石子,輕輕一握,石子應聲而碎,發出清脆的聲響,神色自若地解釋道:


    “這石子,恰似那些外表堅不可摧,內裏卻可能腐朽不堪的國家。它們的強硬,往往是脆弱與危機的偽裝。”


    夏啟的目光隨著洞居先生的動作而移動,臉上的笑意逐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凝重與專注。


    緊盯著那堆碎石末被輕輕置於斷裂的葉子上,仿佛能從中感受到曆史的重量與未來的希望。


    洞居先生望著夏啟,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緩緩道:


    “戰爭,往往是內部矛盾的外化,是人性陰暗麵的極端展現。它帶來的,唯有毀滅與痛苦。


    而真正的團結與發展,需要我們超越表麵的差異,深入內心,尋求共同的價值與願景。”


    夏啟聽得入神,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多,那份急切之情溢於言表:


    “洞居先生,請您直言不諱,將您的智慧毫無保留地傳授於我。


    我渴望將這些寶貴的思想轉化為行動的力量,為這個世界帶來和平與繁榮。”


    洞居先生微笑著點了點頭,深知夏啟的決心與勇氣,於是繼續說道:


    “思想,是行動的燈塔。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唯有通過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我們才能找到共識與合作的基石。


    我們需要培養一種全球視野,超越國家與民族的界限,以人類命運的視角來審視問題。”


    隨著洞居先生的深入闡述,夏啟的腦海中逐漸勾勒出一幅幅理想社會的藍圖。


    他深知,要實現這一願景,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與奉獻。暗自發誓,要將洞居先生的智慧傳播開來,讓和平與發展的種子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


    也明白有值得道理,戰爭其實本沒有利益,而人卻賦予了它本身的價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魂靈誌之古臻終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閻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閻子並收藏戰魂靈誌之古臻終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