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突然心血來潮,對著他的禦醫岐伯問了一個超級有深度的問題:“嘿,岐伯啊,你說這水要是發威了,為啥就會下冰雹下雪呢?土要是一激動,咋就狂風大作了呢?木要是一鬧騰,樹木花草咋就折了呢?金要是發作,天空咋就變得那麽明亮呢?火要是一燒起來,為啥就霧蒙蒙,啥都看不清了呢?這背後都是啥神秘力量在搗鬼啊?”
岐伯一聽,嘿,這問題有意思,於是他摸了摸下巴上的小胡子,一臉高深莫測地說:“陛下啊,這事兒啊,得從咱們身體的‘氣’說起。你知道嗎,萬物都有個‘氣’,這個‘氣’啊,它有多有少,發作起來也有輕有重。輕的時候,它就按自己的套路來,重的時候,它連帶著下麵的‘氣’一起搗亂。就像咱們人體裏的穴位,每個穴位都有自己的小脾氣,你惹它一下,它就給你點顏色瞧瞧。”
“比如說啊,咱們有個穴位叫‘湧泉’,就在腳底板上,它要是‘發’了,那就是腎氣足了,人走路都帶風。但要是它‘發’得太過,那可就得小心了,說不定你得去找個按摩師,好好揉揉它,讓它消消氣。”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比喻,真是絕了!那咱繼續說說,這五行和咱們身體裏的氣,到底是怎麽互相影響的呢?”
岐伯點了點頭:“陛下,您看啊,水對應的是腎,腎要是‘發’了,就像冬天來了,河水結冰,天上就下雪下冰雹。腎要是太弱了,人就顯得沒精神,跟冰雕似的。所以啊,咱們得吃點補腎的方子,比如說‘六味地黃丸’。這方子啊,得用熟地黃八錢(換算成克就是24克),山萸肉四錢(12克),山藥四錢(12克),澤瀉三錢(9克),茯苓三錢(9克),丹皮三錢(9克)。把這些藥材混在一起,用水煎服,連吃幾天,腎氣就足了,人也就精神了。”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嘿,這方子聽起來不錯啊!那土對應的是啥呢?”
岐伯說:“土對應的是脾,脾要是‘發’了,就像大地上的風暴,狂風大作。脾要是太弱了,人就沒胃口,吃啥都不香。所以啊,咱們得吃點健脾的方子,比如說‘四君子湯’。這方子啊,得用人參三錢(9克),白術三錢(9克),茯苓三錢(9克),炙甘草二錢(6克)。也是用水煎服,連吃幾天,脾胃就強健了,吃飯也就香了。”
黃帝一聽,更高興了:“岐伯啊,你這方子真是絕了!那木對應的是啥呢?”
岐伯說:“木對應的是肝,肝要是‘發’了,就像樹木被大風刮折了。肝要是太弱了,人就顯得膽小怕事,跟個小貓似的。所以啊,咱們得吃點養肝的方子,比如說‘逍遙散’。這方子啊,得用柴胡三錢(9克),當歸三錢(9克),白芍三錢(9克),白術三錢(9克),茯苓三錢(9克),炙甘草一錢半(4.5克)。也是用水煎服,連吃幾天,肝氣就順暢了,人也就不那麽膽小了。”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岐伯啊,你這方子,簡直就是人生導師啊!那金對應的是啥呢?”
岐伯說:“金對應的是肺,肺要是‘發’了,就像天空變得明亮起來。肺要是太弱了,人就顯得氣短乏力,跟個小老頭似的。所以啊,咱們得吃點潤肺的方子,比如說‘百合固金湯’。這方子啊,得用百合三錢(9克),生地黃二錢(6克),熟地黃二錢(6克),麥冬二錢(6克),當歸二錢(6克),白芍二錢(6克),貝母二錢(6克),桔梗二錢(6克),玄參二錢(6克),甘草一錢(3克)。也是用水煎服,連吃幾天,肺氣就足了,人也就顯得精神多了。”
黃帝一聽,樂開了花:“岐伯啊,你這方子,簡直就是人生大補丸啊!那火對應的是啥呢?”
岐伯說:“火對應的是心,心要是‘發’了,就像天上起了霧,啥都看不清了。心要是太弱了,人就顯得心神不寧,跟個小兔子似的。所以啊,咱們得吃點養心的方子,比如說‘天王補心丹’。這方子啊,得用人參三錢(9克),玄參三錢(9克),丹參二錢(6克),茯苓二錢(6克),五味子二錢(6克),遠誌二錢(6克),桔梗二錢(6克),當歸二錢(6克),天冬二錢(6克),麥冬二錢(6克),柏子仁二錢(6克),酸棗仁二錢(6克),生地黃四錢(12克),朱砂一錢(3克,研末衝服)。也是用水煎服,連吃幾天,心氣就足了,人也就不那麽心神不寧了。”
黃帝一聽,笑得合不攏嘴:“岐伯啊,你這方子,簡直就是人生百科全書啊!朕真是受益匪淺啊!”
岐伯一聽,也笑了:“陛下啊,這都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啊!咱們得好好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啊!”
黃帝又問:“岐伯啊,你說這五氣(咱們可以理解為自然界的五種氣候或能量)有時候不按套路出牌,該來的時候不來,不該來的時候偏來,這是咋回事兒呢?”
岐伯一聽,笑了笑,擺出一副“老中醫”的架勢:“這事兒啊,咱們得說是‘命其差’,就是它們有時候會出現點小偏差,跟咱們的天氣預報偶爾不準一個道理。”
黃帝一聽,眉頭一挑:“哦?這偏差還有規律可循嗎?不會每次都是隨機的吧?”
岐伯捋了捋胡子,故作神秘地說:“那當然啦,這偏差可是有‘數’的。一般來說,它們都會遲到或者早到大約三十‘度’多一點。這裏的‘度’,咱們可以理解為時間單位,就像咱們現在說的‘幾度幾分’一樣,不過是用來衡量氣運變化的。”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原來如此!那要是氣運來了,有的早到有的晚到,這又是為什麽呢?”
岐伯這下更來勁了,他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氣象預報”小課堂:“這事兒啊,得從氣運的‘太過’和‘不及’說起。你想啊,如果氣運太旺盛了,就像咱們過年時候的鞭炮聲,劈裏啪啦的,那五氣肯定就早早地跑來了,這就是‘運太過則其至先’。反過來,如果氣運不夠給力,就像咱們加班到深夜,累得連外賣都懶得點了,那五氣自然就懶洋洋的,遲到了,這就是‘運不及則其至後’。所以啊,這五氣來早來晚,就像是咱們生活中的小確幸和小遺憾,總是有那麽點規律可循的。”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解釋真是太接地氣了!看來咱們的身體和自然界的這些氣象變化,還真是息息相關呢!”
不過,黃帝這還沒完,他又突發奇想:“岐伯啊,你說要是咱們能把這五氣的規律掌握得跟天氣預報一樣準,那是不是就能提前預防疾病,做到‘未病先防’了?”
岐伯一聽,眼睛也亮了:“哎呀,黃帝啊,你這思路真是太超前了!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咱們不能完全像天氣預報那樣精確到幾點幾分,但通過觀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比如樹葉的搖曳、鳥兒的叫聲,甚至是咱們自己的感覺,確實可以提前感知到五氣的變化,從而調整咱們的飲食起居,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說到這裏,岐伯突然話鋒一轉:“不過啊,黃帝,這五氣的變化可不是鬧著玩的,要是真的調理不當,那可是要付出代價的。就像是咱們有時候不聽天氣預報,硬是要在下雨天穿個短褲出門,結果凍得直哆嗦,一個道理。”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對對對,還是得聽岐伯你的,畢竟你這可是千年的老經驗了!不過話說回來,咱們聊了這麽久,有沒有什麽簡單的方法,能讓咱們普通人也能輕鬆感知到這些五氣的變化呢?”
岐伯想了想,說:“其實啊,咱們的身體就是最好的‘氣象站’。比如,當你感覺到天氣變冷,身體不自覺地縮成一團,那就是寒氣來了;要是你覺得天氣悶熱,心情煩躁,那就是熱氣在作怪。還有啊,通過觀察自己的舌苔、尿液的顏色,也能大概判斷出體內濕氣、燥氣的狀況。所以,隻要咱們用心去感受,就能成為自己身體的‘氣象預報員’啦!”
黃帝又問:岐伯啊,你說那些個該來就來的節氣,它們怎麽這麽守時呢?是不是背後有啥秘密組織在指揮?
岐伯:哈哈,皇上您這想象力真是豐富!其實啊,節氣守時就是因為它既不過分早到,也不拖拉遲到,它就是個時間管理大師,一切都剛剛好。如果它不守時,那就得查查看,是不是有啥異常情況在搗亂啦!
黃帝:嗯,這個說法有意思!那要是有的氣候現象不按套路出牌,提前或者拖後出場,這又是為什麽呢?
岐伯:哈哈,這就得說到兩個極端分子——“太過”和“不及”了。那個“太過”啊,它就是精力旺盛,總是趕在前麵,恨不得每次都衝在第一個。而那個“不及”呢,它就比較懶散了,總愛拖拖拉拉,等人家“太過”幹完活了,它才慢悠悠地來收場。但您知道嗎?這“不及”還有個小聰明,它會找個靠山——就是自己能克製的那個元素,來給自己撐腰。
黃帝:哈哈,原來“太過”和“不及”還有這種小九九啊!那要是說四季的氣候,有時候來得早,有時候來得晚,還分高下左右,這該怎麽解釋呢?
岐伯:哈哈,皇上您這問題真是細致入微啊!氣候的變化就像我們的上下班高峰,有時候順暢,有時候擁堵。這個嘛,主要是因為氣候運行有它的順道和逆道,到來的時間也有快有慢。那個“太過”啊,它就像個急性子,總是提前完成任務,咱們可以說它是“化先天”,意思就是比預定的時間還要早。而那個“不及”呢,它就是個慢性子,總是拖拖拉拉,咱們就說它是“化後天”,意思是比預定的時間還要晚。
黃帝閑著沒事,又跟他的首席健康顧問岐伯聊起了天。黃帝說:“老岐啊,我聽說人體裏的那股子氣,會隨著季節變換跑來跑去,這是咋回事兒?你給我講講唄。”
岐伯一聽,嘿嘿一笑,說:“這事兒啊,得從咱們大自然的四季說起。你想啊,春天的時候,那股生機勃勃的氣啊,它就像是早上從西邊升起的太陽,雖然看起來是從東邊出來的,但那股溫暖勁兒,是從西邊那片廣闊天地慢慢醞釀過來的,咱們人體裏的春氣也是這麽回事,它從下往上走,就像小草從土裏探出頭來,所以咱們說‘春氣始於下’。到了秋天呢,那氣就像是傍晚從東邊落下的夕陽,雖然太陽往西沉,但餘暉灑滿天際,咱們人體的秋氣呢,就從上麵開始收斂,像樹葉一片片往下掉,‘秋氣始於上’。夏天嘛,就像中午的太陽,熱得你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這時候咱們身體裏的夏氣,是從中間,也就是脾胃這塊兒開始熱起來的,‘夏氣始於中’。冬天呢,就像晚上從北邊吹來的冷風,冷得你直打哆嗦,咱們人體的冬氣啊,就從後麵,也就是背脊這塊兒開始覺得冷,‘冬氣始於後’。還有啊,春天咱們的氣從左往右走,秋天從右往左走,冬天從後往前跑,夏天就正好相反,這就是四季在咱們身體裏的正常循環,簡稱‘四時正化’。”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說:“原來咱們的身體裏也有四季啊!那要是去爬山,山頂上是不是冬天特別多啊?”
岐伯笑著搖搖頭,說:“沒錯,至高之地,冬天的感覺確實會更明顯,比如你去爬珠穆朗瑪峰,那上麵常年積雪,跟個大冰箱似的。反過來,你要是去地下洞穴探險,比如那個著名的馬丘比丘地下城,那裏常年溫暖如春,春氣就常在。所以啊,咱們得時刻留意自己身體的變化,看看是哪種季節的氣在搗鬼。”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說:“老岐,你這比喻太逗了!那要是按照你這麽說,咱們人體是不是也有穴位版的‘四季旅行團’啊?”
岐伯一聽,眼睛也亮了,說:“對頭!咱們中醫裏有四大穴位,可以說是四季的代表。比如說,春天對應的穴位是‘太衝穴’,它就在咱們腳背上,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就像是春天的第一縷陽光,照進咱們的身體,能疏肝解鬱,讓你心情大好。夏天嘛,對應的是‘內庭穴’,在足背第二、三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就像是夏天的涼風,能清熱瀉火,讓你在炎炎夏日裏也能保持清涼。秋天對應的穴位是‘太白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就像是秋天的落葉,幫你收斂肺氣,潤燥生津。冬天呢,對應的是‘湧泉穴’,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就像是冬天的溫泉,能溫補腎陽,讓你腳丫子暖和和的。”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說:“老岐,你這穴位講解也太有畫麵感了!要是能把這些穴位編成一首四季養生歌,那肯定是火遍全網啊!”
岐伯一聽,也是樂開了花,說:“那咱就來試試?春天太衝疏肝氣,夏天內庭降心火,秋天太白潤肺燥,冬天湧泉暖全身。怎麽樣,夠押韻吧?”
岐伯一聽,嘿,這問題有意思,於是他摸了摸下巴上的小胡子,一臉高深莫測地說:“陛下啊,這事兒啊,得從咱們身體的‘氣’說起。你知道嗎,萬物都有個‘氣’,這個‘氣’啊,它有多有少,發作起來也有輕有重。輕的時候,它就按自己的套路來,重的時候,它連帶著下麵的‘氣’一起搗亂。就像咱們人體裏的穴位,每個穴位都有自己的小脾氣,你惹它一下,它就給你點顏色瞧瞧。”
“比如說啊,咱們有個穴位叫‘湧泉’,就在腳底板上,它要是‘發’了,那就是腎氣足了,人走路都帶風。但要是它‘發’得太過,那可就得小心了,說不定你得去找個按摩師,好好揉揉它,讓它消消氣。”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比喻,真是絕了!那咱繼續說說,這五行和咱們身體裏的氣,到底是怎麽互相影響的呢?”
岐伯點了點頭:“陛下,您看啊,水對應的是腎,腎要是‘發’了,就像冬天來了,河水結冰,天上就下雪下冰雹。腎要是太弱了,人就顯得沒精神,跟冰雕似的。所以啊,咱們得吃點補腎的方子,比如說‘六味地黃丸’。這方子啊,得用熟地黃八錢(換算成克就是24克),山萸肉四錢(12克),山藥四錢(12克),澤瀉三錢(9克),茯苓三錢(9克),丹皮三錢(9克)。把這些藥材混在一起,用水煎服,連吃幾天,腎氣就足了,人也就精神了。”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嘿,這方子聽起來不錯啊!那土對應的是啥呢?”
岐伯說:“土對應的是脾,脾要是‘發’了,就像大地上的風暴,狂風大作。脾要是太弱了,人就沒胃口,吃啥都不香。所以啊,咱們得吃點健脾的方子,比如說‘四君子湯’。這方子啊,得用人參三錢(9克),白術三錢(9克),茯苓三錢(9克),炙甘草二錢(6克)。也是用水煎服,連吃幾天,脾胃就強健了,吃飯也就香了。”
黃帝一聽,更高興了:“岐伯啊,你這方子真是絕了!那木對應的是啥呢?”
岐伯說:“木對應的是肝,肝要是‘發’了,就像樹木被大風刮折了。肝要是太弱了,人就顯得膽小怕事,跟個小貓似的。所以啊,咱們得吃點養肝的方子,比如說‘逍遙散’。這方子啊,得用柴胡三錢(9克),當歸三錢(9克),白芍三錢(9克),白術三錢(9克),茯苓三錢(9克),炙甘草一錢半(4.5克)。也是用水煎服,連吃幾天,肝氣就順暢了,人也就不那麽膽小了。”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岐伯啊,你這方子,簡直就是人生導師啊!那金對應的是啥呢?”
岐伯說:“金對應的是肺,肺要是‘發’了,就像天空變得明亮起來。肺要是太弱了,人就顯得氣短乏力,跟個小老頭似的。所以啊,咱們得吃點潤肺的方子,比如說‘百合固金湯’。這方子啊,得用百合三錢(9克),生地黃二錢(6克),熟地黃二錢(6克),麥冬二錢(6克),當歸二錢(6克),白芍二錢(6克),貝母二錢(6克),桔梗二錢(6克),玄參二錢(6克),甘草一錢(3克)。也是用水煎服,連吃幾天,肺氣就足了,人也就顯得精神多了。”
黃帝一聽,樂開了花:“岐伯啊,你這方子,簡直就是人生大補丸啊!那火對應的是啥呢?”
岐伯說:“火對應的是心,心要是‘發’了,就像天上起了霧,啥都看不清了。心要是太弱了,人就顯得心神不寧,跟個小兔子似的。所以啊,咱們得吃點養心的方子,比如說‘天王補心丹’。這方子啊,得用人參三錢(9克),玄參三錢(9克),丹參二錢(6克),茯苓二錢(6克),五味子二錢(6克),遠誌二錢(6克),桔梗二錢(6克),當歸二錢(6克),天冬二錢(6克),麥冬二錢(6克),柏子仁二錢(6克),酸棗仁二錢(6克),生地黃四錢(12克),朱砂一錢(3克,研末衝服)。也是用水煎服,連吃幾天,心氣就足了,人也就不那麽心神不寧了。”
黃帝一聽,笑得合不攏嘴:“岐伯啊,你這方子,簡直就是人生百科全書啊!朕真是受益匪淺啊!”
岐伯一聽,也笑了:“陛下啊,這都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啊!咱們得好好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啊!”
黃帝又問:“岐伯啊,你說這五氣(咱們可以理解為自然界的五種氣候或能量)有時候不按套路出牌,該來的時候不來,不該來的時候偏來,這是咋回事兒呢?”
岐伯一聽,笑了笑,擺出一副“老中醫”的架勢:“這事兒啊,咱們得說是‘命其差’,就是它們有時候會出現點小偏差,跟咱們的天氣預報偶爾不準一個道理。”
黃帝一聽,眉頭一挑:“哦?這偏差還有規律可循嗎?不會每次都是隨機的吧?”
岐伯捋了捋胡子,故作神秘地說:“那當然啦,這偏差可是有‘數’的。一般來說,它們都會遲到或者早到大約三十‘度’多一點。這裏的‘度’,咱們可以理解為時間單位,就像咱們現在說的‘幾度幾分’一樣,不過是用來衡量氣運變化的。”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原來如此!那要是氣運來了,有的早到有的晚到,這又是為什麽呢?”
岐伯這下更來勁了,他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氣象預報”小課堂:“這事兒啊,得從氣運的‘太過’和‘不及’說起。你想啊,如果氣運太旺盛了,就像咱們過年時候的鞭炮聲,劈裏啪啦的,那五氣肯定就早早地跑來了,這就是‘運太過則其至先’。反過來,如果氣運不夠給力,就像咱們加班到深夜,累得連外賣都懶得點了,那五氣自然就懶洋洋的,遲到了,這就是‘運不及則其至後’。所以啊,這五氣來早來晚,就像是咱們生活中的小確幸和小遺憾,總是有那麽點規律可循的。”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解釋真是太接地氣了!看來咱們的身體和自然界的這些氣象變化,還真是息息相關呢!”
不過,黃帝這還沒完,他又突發奇想:“岐伯啊,你說要是咱們能把這五氣的規律掌握得跟天氣預報一樣準,那是不是就能提前預防疾病,做到‘未病先防’了?”
岐伯一聽,眼睛也亮了:“哎呀,黃帝啊,你這思路真是太超前了!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咱們不能完全像天氣預報那樣精確到幾點幾分,但通過觀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比如樹葉的搖曳、鳥兒的叫聲,甚至是咱們自己的感覺,確實可以提前感知到五氣的變化,從而調整咱們的飲食起居,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說到這裏,岐伯突然話鋒一轉:“不過啊,黃帝,這五氣的變化可不是鬧著玩的,要是真的調理不當,那可是要付出代價的。就像是咱們有時候不聽天氣預報,硬是要在下雨天穿個短褲出門,結果凍得直哆嗦,一個道理。”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對對對,還是得聽岐伯你的,畢竟你這可是千年的老經驗了!不過話說回來,咱們聊了這麽久,有沒有什麽簡單的方法,能讓咱們普通人也能輕鬆感知到這些五氣的變化呢?”
岐伯想了想,說:“其實啊,咱們的身體就是最好的‘氣象站’。比如,當你感覺到天氣變冷,身體不自覺地縮成一團,那就是寒氣來了;要是你覺得天氣悶熱,心情煩躁,那就是熱氣在作怪。還有啊,通過觀察自己的舌苔、尿液的顏色,也能大概判斷出體內濕氣、燥氣的狀況。所以,隻要咱們用心去感受,就能成為自己身體的‘氣象預報員’啦!”
黃帝又問:岐伯啊,你說那些個該來就來的節氣,它們怎麽這麽守時呢?是不是背後有啥秘密組織在指揮?
岐伯:哈哈,皇上您這想象力真是豐富!其實啊,節氣守時就是因為它既不過分早到,也不拖拉遲到,它就是個時間管理大師,一切都剛剛好。如果它不守時,那就得查查看,是不是有啥異常情況在搗亂啦!
黃帝:嗯,這個說法有意思!那要是有的氣候現象不按套路出牌,提前或者拖後出場,這又是為什麽呢?
岐伯:哈哈,這就得說到兩個極端分子——“太過”和“不及”了。那個“太過”啊,它就是精力旺盛,總是趕在前麵,恨不得每次都衝在第一個。而那個“不及”呢,它就比較懶散了,總愛拖拖拉拉,等人家“太過”幹完活了,它才慢悠悠地來收場。但您知道嗎?這“不及”還有個小聰明,它會找個靠山——就是自己能克製的那個元素,來給自己撐腰。
黃帝:哈哈,原來“太過”和“不及”還有這種小九九啊!那要是說四季的氣候,有時候來得早,有時候來得晚,還分高下左右,這該怎麽解釋呢?
岐伯:哈哈,皇上您這問題真是細致入微啊!氣候的變化就像我們的上下班高峰,有時候順暢,有時候擁堵。這個嘛,主要是因為氣候運行有它的順道和逆道,到來的時間也有快有慢。那個“太過”啊,它就像個急性子,總是提前完成任務,咱們可以說它是“化先天”,意思就是比預定的時間還要早。而那個“不及”呢,它就是個慢性子,總是拖拖拉拉,咱們就說它是“化後天”,意思是比預定的時間還要晚。
黃帝閑著沒事,又跟他的首席健康顧問岐伯聊起了天。黃帝說:“老岐啊,我聽說人體裏的那股子氣,會隨著季節變換跑來跑去,這是咋回事兒?你給我講講唄。”
岐伯一聽,嘿嘿一笑,說:“這事兒啊,得從咱們大自然的四季說起。你想啊,春天的時候,那股生機勃勃的氣啊,它就像是早上從西邊升起的太陽,雖然看起來是從東邊出來的,但那股溫暖勁兒,是從西邊那片廣闊天地慢慢醞釀過來的,咱們人體裏的春氣也是這麽回事,它從下往上走,就像小草從土裏探出頭來,所以咱們說‘春氣始於下’。到了秋天呢,那氣就像是傍晚從東邊落下的夕陽,雖然太陽往西沉,但餘暉灑滿天際,咱們人體的秋氣呢,就從上麵開始收斂,像樹葉一片片往下掉,‘秋氣始於上’。夏天嘛,就像中午的太陽,熱得你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這時候咱們身體裏的夏氣,是從中間,也就是脾胃這塊兒開始熱起來的,‘夏氣始於中’。冬天呢,就像晚上從北邊吹來的冷風,冷得你直打哆嗦,咱們人體的冬氣啊,就從後麵,也就是背脊這塊兒開始覺得冷,‘冬氣始於後’。還有啊,春天咱們的氣從左往右走,秋天從右往左走,冬天從後往前跑,夏天就正好相反,這就是四季在咱們身體裏的正常循環,簡稱‘四時正化’。”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說:“原來咱們的身體裏也有四季啊!那要是去爬山,山頂上是不是冬天特別多啊?”
岐伯笑著搖搖頭,說:“沒錯,至高之地,冬天的感覺確實會更明顯,比如你去爬珠穆朗瑪峰,那上麵常年積雪,跟個大冰箱似的。反過來,你要是去地下洞穴探險,比如那個著名的馬丘比丘地下城,那裏常年溫暖如春,春氣就常在。所以啊,咱們得時刻留意自己身體的變化,看看是哪種季節的氣在搗鬼。”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說:“老岐,你這比喻太逗了!那要是按照你這麽說,咱們人體是不是也有穴位版的‘四季旅行團’啊?”
岐伯一聽,眼睛也亮了,說:“對頭!咱們中醫裏有四大穴位,可以說是四季的代表。比如說,春天對應的穴位是‘太衝穴’,它就在咱們腳背上,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就像是春天的第一縷陽光,照進咱們的身體,能疏肝解鬱,讓你心情大好。夏天嘛,對應的是‘內庭穴’,在足背第二、三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就像是夏天的涼風,能清熱瀉火,讓你在炎炎夏日裏也能保持清涼。秋天對應的穴位是‘太白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就像是秋天的落葉,幫你收斂肺氣,潤燥生津。冬天呢,對應的是‘湧泉穴’,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就像是冬天的溫泉,能溫補腎陽,讓你腳丫子暖和和的。”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說:“老岐,你這穴位講解也太有畫麵感了!要是能把這些穴位編成一首四季養生歌,那肯定是火遍全網啊!”
岐伯一聽,也是樂開了花,說:“那咱就來試試?春天太衝疏肝氣,夏天內庭降心火,秋天太白潤肺燥,冬天湧泉暖全身。怎麽樣,夠押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