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坐在那兒,一臉求知若渴地問:“哎,岐伯兄,你說說這陽明之政是咋回事兒啊?”


    岐伯呢,就像是那滿腹經綸的老學究,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開了腔:“這事兒啊,得從卯酉這個時間軸說起,跟咱們的十二生肖裏的兔子和雞有那麽點關係,但咱們今天不談生肖,談天文、氣候與健康的大道理。”


    “陽明呢,它就像是大自然裏的陽光小夥,熱情洋溢,但在中醫五行裏頭,它對應的是金,金性收斂,卻又帶著一股子銳氣。這一年啊,如果陽明之氣稍微弱了點,就像是小號的角(在古代音樂理論中,角代表木,象征生機初發),那少陰(對應水,代表寒冷、收藏)就會趁機跳出來,跟它玩一場‘清熱’的拉鋸戰。不過呢,這勝負嘛,它們倆往往是打了個平手,然後又一起回歸到正商(金的正音,代表穩定與和諧)的狀態,仿佛是大自然在告訴我們:平衡才是王道!”


    “說到丁卯年,那可是個特別的年份,歲會之年,意味著天地之氣特別和諧,就像咱們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團圓,其樂融融。丁酉年也是如此,風輕輕吹,熱也適中,不燥不熱,剛剛好。這運氣的變化啊,就像是一首優美的曲子,從輕柔的小調(少角)開始,慢慢過渡到激昂的高亢(太徵),再緩緩落入溫柔的低吟(少宮),最後以穩健的商音(太商)和深沉的結束(少羽)收尾,完美!”


    咱們得明白這“陽明、少徵、少陰”是啥。這可不是說咱們身上的穴位哦,雖然中醫裏穴位也很重要,但這裏它們指的是自然界的五行之氣在不同年份的表現。簡單說,就像是每年的天氣性格,有的年份熱情如火(陽明),有的年份溫柔似水(少陰),還有的年份呢,帶著點羞澀的文藝範(少徵)。


    再來看“寒雨勝複同,同正商”,這句話像是在說,如果這一年裏,寒氣和雨水交替出現,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但最終呢,它們都會趨向於一個共同的“正商”狀態。這“正商”啊,就像是音樂裏的主旋律,不管前麵怎麽變奏,最後都得回到這個調子上來。在中醫裏,它代表了金氣(肺與大腸)的平衡與和諧。


    接下來,“癸卯、癸酉”這兩個年份,被特別提到了,說是“同歲會”。歲會,就像是每年的大聚會,各種氣運都會在這個時間點匯聚一堂,共同影響這一年的氣候和人體健康。癸卯和癸酉這兩年,就是金氣特別旺盛的時候,金能生水,所以雨水可能也會比較充沛,咱們得注意防寒防濕哦!


    再來說說“其運熱寒雨”,這簡直就是對這一年氣候變化的生動描述嘛!年初可能還暖洋洋的,像是少徵之年的溫柔;轉眼間,寒風凜冽,帶著少陰的清冷;到了雨季,更是連綿不絕,寒雨交加,這就是大自然的喜怒無常,咱們得學會適應不是?


    至於“少徵、太宮、少商、太羽(終)、太角(初)”這一串,是五運的排序,就像是咱們一年四季的更迭。少徵對應著初夏的溫熱,太宮則是盛夏的豐盛,少商帶著秋風的涼爽,太羽則預示著冬天的寒冷與深邃,而太角,則是新春的萌芽,萬物複蘇。這一圈轉下來,又是一年好光景!


    想象一下,如果古代有個天氣預報員,他會怎麽播報這一年的天氣呢?“各位鄉親們,聽好了啊!今年可是個‘陽明’開局的年份,就像是早上那第一縷陽光,溫暖又不失活力。但別高興太早,轉眼‘少徵’一來,就像初戀的小臉,紅彤彤的,熱得你直冒汗。別急,後麵還有‘少陰’呢,就像是突然來了個高冷女神,凍得你直打哆嗦。這還沒完,‘寒雨勝複同’,就像是一對歡喜冤家,雨水跟寒氣你追我趕,好不熱鬧。最後啊,都得乖乖地回到‘正商’的懷抱,金氣滿滿,咱們就坐等豐收吧!”


    “陽明,少宮,少陰,風涼勝複同。己卯,己酉。其運雨風涼。”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在己卯年和己酉年這兩年裏,氣候上有個特點,那就是風啊、涼啊這些元素特別活躍,它們跟陽明(代表炎熱幹燥的氣候)和少陰(代表涼爽濕潤的氣候)交替出現,玩起了“你追我趕”的遊戲。這一年啊,雨水不少,風也挺涼快的,感覺就像是自然界的空調時不時開開關關,讓人捉摸不透但又挺享受的。


    說到五行運化,那年啊,就像是開了一場音樂會,從少宮(土)開始,慢慢過渡到太商(金)、少羽(水)、少角(木),最後以太徵(火)結束。這就像是地球母親在唱一首四季輪回的歌,每個音符都對應著不同的氣候特點和自然界的變化。


    接下來,咱們看看第二個年份:“陽明,少商,少陰,熱寒勝複同,同正商。乙卯天符,乙酉歲會、太一天符,其運涼熱寒。”


    哎呀,這乙卯年和乙酉年就更熱鬧了!陽明和少陰再次登場,但這次少商(金)也來湊熱鬧了,意味著這一年熱和寒的交替會更加明顯,就像是在玩“冰火兩重天”的遊戲。而且哦,這兩年還特別厲害,被稱為“天符”、“歲會”、“太一天符”,簡直就是自然界的超級vip年份,氣候變化更加複雜多變。


    五行運化上,這一年從少商(金)開始,接著是太羽(水)、太角(木)、少徵(火),最後以太宮(土)收尾。這就像是大自然在給我們上演一場精彩的舞台劇,每個場景都充滿了驚喜和變化。


    如果古人有天氣預報app,那這兩年肯定會被標記為“氣候多變,請隨時準備換裝”的級別。早晨穿著短袖出門,中午可能就得換上長袖,晚上說不定還得加個外套。不過,這樣的天氣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嗎?就像我們每天的生活,充滿了未知和變化,才更加精彩紛呈。


    至於脈象嘛,在這樣的氣候下,人的脈象可能也會有所反映。比如,風涼多的時候,脈象可能會偏於弦細,像是風中搖曳的柳枝;而熱寒交替時,脈象則可能時快時慢,像是在跳一場節奏多變的舞蹈。當然,這隻是個有趣的想象,真正的中醫診脈要複雜得多呢!


    咱們得明白,這“陽明”、“少羽”、“少陰”啊,可不是武俠小說裏的武功秘籍,它們是中醫五行學說與天文氣象結合的產物,用來描述自然界中陰陽五行變化的周期性規律。想象一下,大自然就像一位高超的指揮家,而“陽明”就像是夏日的陽光,熱烈而充滿活力;“少羽”則像是深秋初冬的微風,帶著幾分涼意與蕭瑟;“少陰”呢,就像是春天裏細雨綿綿,溫柔又滋養。這三者,加上“雨風”這一自然現象的交替出現,共同編織了一幅幅生動的季節畫卷。


    說到“辛卯、辛酉”,這就像是給時間加了個特定的標簽,是古代幹支紀年法中的兩位成員。在中醫理論中,這些年份與特定的氣候特征、人體健康趨勢緊密相連。比如“辛卯”年,被提及與“少宮”(土運)有相似之處,預示著這一年的氣候可能偏向於穩定而厚重,仿佛大地母親用她寬廣的胸懷,包容著萬物的生長與變化。而“辛酉”年,雖然具體描述未詳,但我們可以想象,它與“辛卯”類似,也在訴說著一種特定的天地和諧之道。


    “其運寒雨風”,這句話簡直是自然界情緒的小小預告片。它告訴我們,在這樣的年份裏,寒冷、雨水、風力可能會成為主角,輪流上演著自然界的變奏曲。想象一下,冬天裏的一場冷雨,春天裏夾雜著寒意的春風,都在提醒我們,要注意保暖,順應時節調整生活作息,保持身心健康。


    接下來這段“少羽(終)、少角(初)、太徵、少宮、太商”,簡直就是五行學說在時間軸上的華麗舞步。它告訴我們,隨著年月的更迭,自然界的五行之氣也在悄然變化,從“少羽”(水氣減弱,象征冬季的尾聲)到“少角”(木氣初生,代表春天的開始),再到“太徵”(火氣旺盛,如同夏日的熱情),“少宮”(土氣穩定,秋收的寧靜),最後到“太商”(金氣肅殺,冬日的凜冽)。這一過程,就像是大自然的一場大型換裝秀,每個季節都有它獨特的韻味和色彩。


    話說這陽明之氣,就像是天空派來的熱情大使,掌管著一年中的某個時段,它的到來,讓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後天”的活力與變數。天氣變得急促而熱烈,就像我們現代人趕時間一樣,匆匆忙忙;而大地呢,則是一片光明,萬物在這陽光下顯得格外清晰,仿佛連空氣都透著股子明亮勁兒。


    這時候啊,陽氣那是獨領風騷,炎炎夏日,熱浪滾滾,連空氣都仿佛能擰出水來。萬物在這高溫下,變得幹燥而堅硬,就像咱們剛出爐的餅幹,嘎嘣脆!但別急,大自然總有它的平衡之道,一股淳厚的風,就像老朋友的擁抱,悄悄撫平了這股燥熱,帶來一絲絲涼爽。不過,這風也不是省油的燈,它時而溫柔,時而狂野,帶著點幹燥和叛逆,在天地之間穿梭,攪動著氣流的交匯,讓這世界多了幾分不確定的韻味。


    多陽少陰,就像是舞台上聚光燈下的主角與配角,陽光成了絕對的主角,而陰涼之地則成了稀缺資源。雲朵們似乎也感受到了這份熱情,紛紛向雨水的倉庫集結,準備隨時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降雨,給大地帶來一絲滋潤,讓那幹燥至極的土地也能感受到澤被之恩。


    說到吃的,這時候的穀物啊,白色的稻米、紅色的高粱,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它們不僅顏色鮮亮,更是營養豐富,滋養著人們的身體。而那些“間穀”,也就是偶爾出現的特殊穀物,被賦予了“太”這樣尊貴的名字,它們雖然不常見,但每一顆都蘊含著天地間的精華,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這特殊時期準備的禮物。


    不過,這陽明之氣太過強盛,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你看那白色的甲殼類生物,還有那些輕盈的羽毛類生物,它們似乎在這股熱氣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生命力似乎都被削弱了幾分。而金與火,這兩個看似對立的元素,在這時候卻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就像夜空中最亮的太白星與熒惑星交相輝映,給人間帶來了不一樣的景象。


    說到這“政切,令暴”,就像是突然宣布的緊急政策,讓人措手不及。連那些本該冬眠的小蟲子都被驚醒了,四處亂竄;河水也不再結冰,流淌得比往常更加歡快。但這樣的變化,也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煩惱。咳嗽、喉嚨堵塞、忽冷忽熱、突然發病、身體顫抖、小便不暢……這些症狀就像是一連串的“驚喜”,讓人防不勝防。


    不過,大自然總是充滿智慧的。在這股燥熱之氣達到頂峰之前,一股清新的力量會先行而至,就像是一陣及時雨,給那些柔軟的、毛茸茸的小動物們帶來了滅頂之災,因為它們無法適應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而隨後而來的,則是更加猛烈的熱浪,那些有著堅硬外殼的生物,比如烏龜、螃蟹,也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災難。這就像是大自然的一場考驗,隻有適應者才能生存。


    但別擔心,這世間的萬物都有它的平衡之道。當這股燥熱之氣達到極致時,一股清涼之氣也會悄然升起,它就像是一位公正的裁判,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這清熱之氣在氣交之間徘徊,既不過於寒冷也不過於炎熱,恰到好處地調節著這個世界的溫度與濕度。


    說到這裏啊,咱們不妨把這陽明司天之政想象成一場自然界的舞台劇。陽光、風雨、雷電、萬物生靈都是這舞台上的演員而觀眾呢就是我們這些有幸生活在這個美麗星球上的人類。我們不僅要學會欣賞這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更要學會從中領悟自然的智慧學會與這個世界和諧共處。畢竟啊隻有當我們真正理解了自然的規律才能更好地保護這個給予我們生命與希望的家園!


    話說啊,這年初的第一口氣兒,就像是大地媽媽悄悄換了件衣裳,從暖和的春裝換上了秋日的薄衫。陰氣開始悄悄凝結,空氣裏多了那麽幾分肅殺之氣,連河水都凍得直哆嗦,變成了亮晶晶的冰鏡子。這時候,要是有人不注意保暖,嘿,熱脹冷縮的原理在人體上也應驗了,不是說天冷了人就該冷縮嘛,但這裏說的“熱脹”,其實是體內陽氣被外寒一激,亂了陣腳,表現出來就是身體莫名發熱,臉上、手腳還容易浮腫,跟吹氣球似的。晚上睡覺呢,比小豬還能睡,一覺到天亮,但醒來鼻子不通氣(鼽),時不時還流鼻血(衂),打噴嚏、打哈欠接連不斷,胃裏也不舒服,想吐,連小便都黃得跟濃茶似的,嚴重的還跟開了水龍頭沒關緊似的,滴滴答答(淋)。


    到了第二氣,太陽公公終於不再偷懶,慷慨地灑下陽光,人們的心情也跟著明媚起來,萬物複蘇,一片生機勃勃。但這時候也得防著“厲大至”,就是那些突如其來的疾病,像是不速之客,冷不丁就讓人措手不及,有時候甚至讓人措手不及地“暴斃”,雖然誇張了點,但提醒我們要注意衛生,增強體質哦!


    轉眼到了第三氣,天老爺開始發威,涼風習習,但偶爾也會跟熱浪來個親密接觸,燥熱和幹燥交織在一起,就像烤串上撒了把辣椒粉,燥得讓人受不了。這時候啊,人體也容易跟著遭殃,一會兒冷一會兒熱,跟坐過山車似的。


    到了第四氣,寒雨綿綿,像是天空在哭鼻子。這時候可得小心了,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病神”附體,突然倒地不起(暴仆),渾身顫抖(振栗),胡言亂語(譫妄),氣都喘不勻(少氣)。喉嚨幹得能冒煙,恨不得把整條河的水都喝光(嗌幹引飲)。心痛、長包包(癰腫)、長瘡、得瘧疾,還有骨頭軟得像(骨痿),甚至便血,這些都是身體在抗議呢!


    到了第五氣,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本該是冬天才有的寒冷,這時候卻像春天提前報到,小草都提前穿上了綠衣裳。人們的心情也跟著好起來,一團和氣。


    終於到了年底的最後一口氣,陽氣滿滿,連本該冬眠的小蟲蟲都忍不住跑出來看熱鬧,河水也不再結冰,暖洋洋的。大家夥兒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一派祥和景象。不過呢,也得提防“溫病”這個小妖精,它就喜歡在暖和的時候出來搗亂,讓人頭疼腦熱。


    說到治療,咱們中醫講究的是“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比如前麵說的熱脹、浮腫,可以試試喝點“冬瓜薏仁茶”,冬瓜切片,薏仁一把,加水煮個半小時,清熱利濕,簡單又實惠。至於流鼻血、打噴嚏這些,可能是肺氣不宣,可以揉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就像給鼻子做個按摩spa,舒服又有效。


    再聊聊那些複雜的病症,比如心痛、癰腫,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得找專業大夫開方子。不過,咱們可以學學中醫的養生之道,比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飲食起居,多吃時令蔬果,少吃生冷油膩,早睡早起,適量運動,增強體質,自然就能少生病啦!


    咱們得明白一個詞——“歲穀”和“間穀”。歲穀啊,就像是每年必吃的“網紅美食”,是根據當年的氣候特點,大自然推薦給你的最佳營養餐。比如說,今年雨水多,那可能就是各種祛濕健脾的穀物大受歡迎,像薏米、小米這些,吃了它們,身體裏的那股子“潮濕勁兒”就能被溫柔地化解掉,讓你感覺整個人都清爽了起來。而間穀呢,就像是偶爾來串門的“健康小零食”,專門對付那些不時之需,比如換季時的小感冒、小咳嗽,吃點對應的間穀,就像給身體來了個快速的小修複。


    接下來,咱們說說這“歲宜以鹹、以苦、以辛”的講究。這可不是說讓你天天吃鹹菜、喝苦水、嚼辣椒啊!這裏的鹹、苦、辛,是指食物或藥材的味道屬性,它們各自有著調節身體平衡的小秘密。鹹能入腎,補腎強骨;苦能清心除煩,像是苦瓜就是夏天的解暑神器;辛則能發散風寒,吃點蔥薑蒜,感冒初期就能給你擋回去。這三種味道,就像是身體的小衛士,根據不同的季節和身體狀況,靈活調整,讓你遠離邪氣侵擾。


    那麽,怎麽運用這些“小衛士”呢?古人說了,“汗之清之、散之”,意思是要根據病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如果你感冒了,身體有點發熱,那就得讓身體出出汗,排排毒,這就是“汗之”;如果體內有熱毒,那就得用清涼的方法來清除,比如喝點綠豆湯,這就是“清之”;如果是風寒入侵,那就得用辛溫的藥材,比如薑湯,把寒氣給散出去,這就是“散之”。


    再來說說“安其運氣,無使受邪”。這句話聽起來挺玄乎,其實就是說咱們得順應自然規律,保持身體的和諧穩定,別讓外界的邪氣有機可乘。怎麽做到呢?除了上麵提到的吃對食物,還得注意作息規律,適當運動,心情保持愉悅,這樣身體自然就能抵禦外界的侵擾了。


    還有啊,“折其鬱氣,資其化源”。這就像是給身體做按摩,把那些鬱積在體內的負麵情緒和毒素給疏通掉,同時補充身體的正能量,讓身體的自我修複能力得到加強。怎麽做呢?除了上麵提到的那些方法,還可以試試冥想、瑜伽、按摩等放鬆身心的活動。


    至於“用涼遠涼,用熱遠熱,用寒遠寒,用溫遠溫”,這簡直就是生活小百科啊!簡單來說,就是夏天別吃太涼的東西,冬天別吃太熱的東西,避免身體受到過度的刺激。比如,夏天雖然熱,但你別整天抱著冰淇淋不放,不然容易傷脾胃;冬天雖然冷,但火鍋也不能天天吃,不然容易上火。


    “食宜同法”,就是說吃東西得有個度,別暴飲暴食,也別偏食挑食。均衡飲食才是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雲八百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雲八百裏並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