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撓了撓頭,一臉好奇地問岐伯:“哎,老岐啊,你說這熱病,咋感覺跟傷寒那幫家夥脫不了幹係呢?有的人得了這病,嘿,沒幾天就活蹦亂跳了;可有的人呢,偏偏就在那麽六七天的時候,跟咱們說拜拜了。而那些康複的,又總愛在十天半個月後慢悠悠地好起來,你說這到底是為啥呢?我這心裏頭啊,跟貓抓似的,不解風情啊,你得給我說道說道。”


    岐伯一聽,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回答道:“哈哈,黃帝大人,您這求知欲,真是比夏日的陽光還熱烈啊!來,聽我慢慢給您掰扯掰扯。您知道嗎?咱們身體裏有個大佬,叫巨陽,它可是陽氣界的扛把子,手下小弟眾多,都歸它管。這巨陽的經脈啊,直通咱們的‘風府’——您想象成是腦袋上的通風口吧,專門負責給全身陽氣打氣的。所以,巨陽這家夥,在咱們體內那是相當有地位的,主導著一身陽氣的流轉。”


    “現在咱們說說這傷寒,其實就是寒氣這家夥趁咱們不注意,偷偷溜進身體裏搞破壞。一開始呢,它可能隻是小打小鬧,讓咱們身體發熱,跟發燒似的。但您別怕,隻要咱們正氣足,這點熱乎勁兒還不足以要咱們的命。就像冬天裏的一把火,雖然暖和,但不至於把房子燒了。”


    “可要是情況不妙,寒氣這家夥不僅自個兒來,還拉上了它的好哥們兒——風邪、濕邪什麽的,一起來湊熱鬧,這就叫‘兩感於寒’。這下子可熱鬧了,咱們身體裏的正氣就跟開了鍋似的,亂成一團。巨陽大佬再能耐,也架不住這麽群狼環伺啊。正氣一敗塗地,身體自然就扛不住了,也就難免要走上那條不歸路了。”


    黃帝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哦~原來如此,這傷寒還玩起了團夥作案啊!那咱們怎麽預防呢?”


    岐伯笑道:“預防嘛,關鍵還是得靠咱們自己。首先,得穿暖和點,別讓寒氣有機可乘;其次,多鍛煉,增強體質,讓正氣滿滿當當的;再者,飲食也得注意,別吃那些生冷寒涼的東西,傷了脾胃,正氣可就弱了。還有啊,心情也得舒暢,別整天愁眉苦臉的,負麵情緒也是寒氣的幫凶哦!”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對對對,老岐你說的太對了!咱們得把這些知識普及給大夥兒,讓大家都能遠離傷寒,健健康康的!”


    黃帝又說了:“老岐,還得麻煩你把這傷寒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一下!”


    岐伯:皇上您這可是問對人了,咱們這中醫的博大精深,聽我岐伯給您細細道來。話說啊,這傷寒病一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它得一步步地,跟咱們身體裏的“衛兵”們挨個打招呼,咱們就從頭開始聊起吧。


    第一天,嘿,傷寒這家夥直接衝向了咱們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巨陽經,也就是太陽經。您想啊,太陽經多重要,它管著頭和脖子這一片兒。所以,一受邪,頭啊項啊就開始疼,跟被孫悟空的金箍棒敲了似的。腰和背也跟著起哄,硬邦邦的,跟背了塊石頭似的。這時候啊,就得趕緊想辦法把這“外敵”給趕出去,不然,嘿,有的你受的。


    到了第二天,傷寒這家夥也不閑著,它又溜達到了陽明經的地盤。陽明經啊,那可是個管肉的,您身上的肉啊,都歸它管。而且,陽明經的經絡還特愛串門,穿過鼻子,繞過眼睛,所以,這一受邪,您就感覺全身發熱,眼睛疼得像進了沙子,鼻子幹得能噴火,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跟烙餅似的,就是睡不著。這時候啊,咱們得想辦法給身體降降溫,潤潤燥,不然,這日子可咋過?


    第三天,少陽經也遭殃了。少陽經啊,跟咱們的膽是鐵哥們兒,它倆的經絡啊,繞著胸脅走,還跟耳朵有聯係。這一受邪,胸脅就疼得跟針紮似的,耳朵也嗡嗡響,跟隔了層膜似的聽不清。不過啊,好在這時候,三陽經的病邪都還在外麵溜達,沒往咱們的五髒六腑裏鑽,所以,咱們還有機會通過發汗這種“排毒大法”把它們趕出去。


    接下來幾天,可就沒那麽輕鬆了。第四天,太陰經接過了“接力棒”。太陰經的經絡啊,跟胃關係緊密,還跟喉嚨有聯係。這一受邪,肚子就開始鼓脹,跟裝了個小皮球似的,喉嚨也幹得跟沙漠一樣。哎呀,這時候啊,吃飯都不香了,喝水都覺得費勁。


    第五天,少陰經也遭了秧。少陰經啊,它跟腎和肺關係好,還跟舌頭有牽連。這一受邪,嘴巴就幹得能養魚,舌頭幹得跟樹皮似的,渴得要命。這時候啊,得趕緊想辦法滋陰潤燥,不然,這身體可就要“幹涸”了。


    第六天,厥陰經也沒能幸免。厥陰經啊,它圍著咱們的“小秘密”轉,還跟肝有聯係。這一受邪啊,人就感覺煩躁不安,連那“小秘密”都跟著縮了起來,跟怕冷似的。這時候啊,得趕緊疏肝解鬱,讓身體重新找回平衡。


    您看啊,這傷寒病啊,它就是這麽一步步地侵蝕咱們的身體。不過啊,也不用太擔心,隻要咱們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還是有很大機會把它趕出去的。就像打遊戲一樣,雖然敵人一波接一波地來,但咱們隻要操作得當、策略對路,還是能夠贏得勝利的。


    再說說啊,如果這傷寒病沒有同時侵犯到咱們的兩經(也就是沒有兩感於寒),那它還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的。比如啊,到了第七天,太陽經的病邪就開始衰退了,頭疼也就減輕了一些;第八天陽明經的病邪也弱了;第九天少陽經也跟著好轉;到了第十天太陰經的病邪也消停了;第十一天少陰經也恢複了;到了第十二天厥陰經也總算鬆了口氣。這時候啊,您會發現身體裏的那些不舒服啊都慢慢消失了就像是大戰過後迎來了和平的曙光一樣。


    所以啊朋友們啊平時一定要多注意身體啊別等到傷寒病找上門來才後悔莫及啊。就像那句話說的:“預防勝於治療”嘛!咱們得從飲食、作息、運動等多方麵入手增強身體的抵抗力讓那傷寒病啊見了咱們都得繞道走!


    黃帝又問了:“老岐,你把治療傷寒的詳細步驟說一下吧!”“皇上您問得好,這治病啊,就像是咱們打掃屋子,得一間一間來,不能亂套。”岐伯老大夫說了:“治療這病啊,關鍵是要讓身體各部位的經脈暢通無阻,讓病氣一點點消散,日子久了,自然就輕鬆多了。”


    您聽聽,要是這病還沒超過三天呢,那就像是剛下的雨,還沒怎麽滲透土壤,咱們就用點‘汗法’,好比是打開窗戶透透氣,讓體內的濕熱之氣隨著汗水排出體外,簡簡單單就搞定了。可要是這病纏纏綿綿過了三天,那就得用點‘泄法’了,就像是地裏積水太多,得挖溝排水,把身體裏的多餘熱邪給清出去,讓身體回歸平衡。


    黃帝又問了,說熱病好了之後,怎麽有時候還會留下點‘小尾巴’呢?岐伯老爺子笑著解釋說:“嘿,這可不是咱們醫術不精啊,而是因為病人太貪嘴了!你想啊,熱病剛好的時候,身體正虛弱著呢,這時候要是吃了太多熱氣騰騰、難以消化的食物,那就是火上澆油啊!原本就快熄滅的熱火,被這麽一激,又悄悄藏了起來,跟吃進去的食物熱氣混在一起,倆熱一勾搭,不就又病怏怏了嘛。”


    黃帝一聽,直點頭:“妙哉!那遇到這種‘病後餘孽’怎麽辦?”岐伯不慌不忙地說:“咱們得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看看他是虛是實,是逆是順,然後對症下藥,調理個幾輪,保證讓那‘小尾巴’徹底消失無蹤!”


    接著,黃帝又好奇了:“那得了熱病,平時得注意些啥,有沒有什麽忌口?”岐伯笑眯眯地回答:“這可是個大學問!熱病稍微好點兒了,您可千萬得囑咐病人,別急著大魚大肉往嘴裏塞,不然病情立馬就反彈了。還有啊,就算是胃口好,也得悠著點吃,別一下子吃太多,不然消化不良,熱氣又聚集起來,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所以,簡單來說,就是‘清淡飲食,七分飽’,這是熱病初愈的頭等大事兒!”


    說到這裏,咱不妨再扯扯家常,讓這古老的醫理也接地氣些。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那剛戰勝熱病的小李,心裏正美滋滋的想著:“哎呀,可算好了,得吃點好的補補!”結果,老媽端上來一鍋熱騰騰的紅燒肉,你眼睛一亮,筷子剛要夾,耳邊就響起了岐伯老大夫那語重心長的話:“小夥子,悠著點,身體剛恢複,可不能貪這一時之快啊!”


    於是,你放下了筷子,改喝了碗清淡的雞湯,配上幾碟時令蔬菜,心裏那叫一個舒坦。幾天後,不僅身體徹底康複,連精神狀態都好了不少,鄰裏鄉親見了都誇你:“看小李這氣色,比得病前還精神呢!”


    所以說啊,治病養生,學問大著呢!咱們現代人雖然科技發達了,但老祖宗的這些智慧啊,還是得好好學學。別小看了那些看似簡單的飲食起居之道,它們可是咱們身體健康的基石呢!下次再有誰問你:“得了熱病咋整?”你就可以拍拍胸脯,笑眯眯地說:“嘿嘿,這事兒啊,得聽岐伯老大夫的,清淡飲食,適度鍛煉,保準藥到病除,不留後患!”


    黃帝又開始了他的“十萬個為什麽”模式,這次他好奇的是關於那些被雙重寒氣侵襲的倒黴蛋們,他們的脈象和病情會是怎麽一番景象呢?岐伯老先生,這位古代醫學界的“度娘”,自然是胸有成竹,緩緩道來。


    “陛下您問得好!那些不幸被雙重寒氣找上門的家夥們,第一天可就慘了。您想啊,太陽經(巨陽)和少陰經同時遭殃,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太陽經一病,頭就開始嗡嗡作響,跟被孫悟空的金箍棒敲了似的;少陰經一亂,嘴巴幹得像沙漠,心裏還煩得跟貓抓似的,滿肚子不舒服。這感覺,就像是同時被曬得頭暈眼花又渴得要命,還得忍受內心的煎熬,簡直是‘冰火兩重天’的升級版嘛!”


    “到了第二天,情況更是雪上加霜。陽明經和太陰經也加入了‘病友群’。陽明經一病,肚子就開始鼓脹,像裝了個大氣球,身體還熱得跟火爐似的;太陰經一亂,食欲全無,看著滿桌佳肴都提不起勁,嘴裏還開始胡言亂語,仿佛靈魂出竅,在跟外星人交流呢。這時候的病人,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既餓又熱,還時不時蹦出幾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第三天,更是不得了!少陽經和厥陰經也來湊熱鬧,這下可好,耳朵聽不見了,就像被按下了靜音鍵;陰囊還縮了回去,整個人跟被雷劈了一樣,直接暈菜了。水也喝不下,飯也吃不下,連人都不認識了,這簡直就是‘人生三大不幸’的集大成者啊!而且,按照這節奏,六天後,哎,恐怕就得跟咱們說再見了。”


    黃帝一聽,眉頭緊鎖:“那要是五髒六腑都受了傷,氣血運行不暢,按說應該很快就不行了吧?可岐伯你說還要三天才死,這是為啥呢?”


    岐伯微微一笑,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陽明經。陽明經啊,就像是十二經脈中的老大哥,血氣特別旺盛。所以,當它被病邪纏上,人就會陷入深度昏迷,看似已經不行了。但實際上,這陽明經還在拚命掙紮,努力維持著最後一絲生機。直到三天後,這股子力氣用完了,氣血徹底耗盡,人也就真的回天乏術了。這就像是一場激烈的馬拉鬆比賽,陽明經就是那個拚到最後的選手,雖然最終沒能奪冠,但也讓人敬佩不已。”


    說到這裏,岐伯話鋒一轉,又聊起了傷寒變溫病的話題:“還有啊,陛下,您知道嗎?那些得了傷寒後來變成溫病的人,也有講究。如果是在夏至之前得的,那就是溫病;夏至之後嘛,那就是暑病了。說到暑病,那可得讓它跟汗一起排出來,千萬別憋著。想象一下,夏天熱得跟蒸籠似的,你一身汗卻不讓它出,那不是自己找罪受嘛!所以,得了暑病,就得讓它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這樣才能好得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雲八百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雲八百裏並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