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百姓紛紛自立稱皇。
前朝的大好河山到了如今已徹底分崩離析,不複存在。
可這九州之內,四海八荒,若找一個真正的統領三軍安頓百姓的領袖,也是不能。
若當時將軍的友人肯扶持前朝皇帝宗族內有血緣的孩子上位,雖然不見得是明主,可好歹也能穩住民心。
而如今,同殿稱臣的同僚,僅僅為那一方將軍隨手托付的玉璽而稱帝。
就顯得太名不正言不順了,這就是明目張膽的竊國。
導致的結果就是。
你稱帝,我也稱帝,隨便找什麽東西刻個印章,都代表皇家大印,山河之主。
江山被各地稱皇的諸侯不斷拉扯,戰火紛飛。
皇帝朝令夕改,百姓早晨是趙家的子,到了晚上就變成了李家的民。
敲著銅鑼的兵士幾乎每天都要喊幾次新朝已建,甚至混亂的喊著喊著自己都忘記了新朝的名字叫什麽。
而且在大肆搶地盤的火拚中,百姓根本無以為生計,商人貨物被搶,鋪子被燒,男丁被抓去充軍,女子就會充軍服役,有姿色的還要進宮選秀。
種田的就更不用說了,春種時是李家的天下,秋收時就變成了張家主政。
遇上好的君主加重賦稅,好歹能留下點口糧。
遇上不好的君主,大軍壓境,收完的糧食直接就被帶走。
這一場山河動亂的第四年,雲家戰場上回來的那個小兒子,那個拖著殘軀,終日纏綿病榻的孩子,還是去了。
這四年來,他終日靠著藥物續命,要對抗北蠻人的騷亂,隨時有可能出現的大軍壓境,還要尋找自己的父親。
可他到死也沒能等到父親歸來,也沒能將雲家軍安心地交於父親手中。
他還要每日打發皇帝要求他平息內亂的聖旨,最後臨咽氣前,他寫了一份奏折,呈給那個曾經是叔叔。如今的大梁國皇帝。
“中原烽煙四起,諸侯並立,本屬同室操戈,卻在內憂之際最易招致外患。”
“北蠻經曆之前大戰已休養生息四年。糧草戰馬已然豐足,若待他日男丁成年之日,即大軍壓境之時。”
“觀我雲家軍,兵力減半,老弱傷殘,糧草供給短缺,已無力應戰。”
“臣懇請陛下早日平定內亂,臣托殘軀枉度四年,以至油盡燈枯之時。”
“臣走前會命副將勤加操練,以備來日大戰,望聖上莫要染指軍中內務,莫讓雲家軍沾染自己百姓之血。”
“雲家軍自行休養生息,抗擊北境蠻族,做聖上最堅固城牆,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份奏折對皇帝沒有半分尊敬。
簡直說就是,你既然做了這天下之主,你就要做好這天下之主該做的事,如今你平不了內亂,還招來外敵虎視眈眈,我能做的也隻是替你替百姓守住國門。
雲家軍你就別肖想了,抵抗外敵都吃力,你還不給軍糧?
皇帝接了這份奏報,憤怒自不必說。
可他還真是沒有別的辦法,他知道內憂外患本就是事實。
若雲家軍回國平息內亂,他日蠻軍壓境,軍中無人禦敵。
那時北蠻人茹毛飲血,生靈塗炭,自是江山傾倒,國將不國。
好在,這份奏折對他也並非沒有半點好處,臣子臨危請命增兵增糧草,至少還是承認了他是天下之主。
那他也就不遺餘力地在這件事上做文章了。
當日就將這份奏折去真存偽的修飾了一番,張貼在各地府衙州縣。
與之一同張貼的還有聖上旨意,為雲家軍擴充軍隊,補發軍糧的告示。
各地百姓本就夾縫中生存,生活難以維係。
危難之際,知道雲家軍是支持梁皇的,紛紛投奔。
各地被群雄夾擊的郡守也紛紛歸順。
就這樣,中原百姓兵不血刃,全部歸順了大梁。
這也許是梁皇上位以來做的最英明神武,最大快人心的一件事了。
但他也沒忘了另一件事,就是尋找雲將軍,若主將回歸,平定四海指日可待。
可是多方打聽都無結果,雲將軍帶走的幾名親隨都死在了不同的逃亡路線上,這中間的距離跨度也沒什麽可以探究之處。
這一找又找了四年,四年間,他的統治已經漸露雛形,工人恢複了生產,農民恢複了農耕,隻是邊境還是戰火不斷。
西部的西齊君家皇帝也在緩慢恢複,西南部的上官家皇帝,東南部的趙家小皇帝也勢頭不減。
四年間的戰爭雖沒有之前聲勢浩大,但這場山河動蕩卻一直沒有平息。
眼見北境邊防戰火不斷,大軍壓境就在眼前。
皇帝尋找護國大將軍更加迫在眉睫。
這一日,皇帝親自去了當年的雲巔獅子崖下。
八年已過,江山舊貌換新顏。
當年的封侯割據,戰鼓聲聲。
經曆這一場滄海桑田的歲月變遷,皆已遠去。
雲霧繚繞的獅子崖在蒼鬆翠柏中高高聳立,直插雲霄。
梁皇舉頭望向那高聳入雲的懸崖。
忍不住心情激蕩,這斷崖如同一頭雄獅探出半個身體,懸於半空,向天長吼。
這崖上遠去的何止是當年千裏追蹤的喊殺聲,更是好友護國大將軍的命。
站在崖底的梁皇舉目相望,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見了簡直膽顫心驚。
若這雄獅從天而降,中間沒有任何著力點,會引起多大的地動。
而當年的好友,竟是從這崖頂直接跳下。
難怪這八年間,任憑山河破碎,江山易主,雲將軍都再沒有出現。
這些年他隻以為好友是氣自己竊國,不肯出山輔佐。
原來他是真的回不來了。
他們是被寶藏的秘密逼入絕境的,雙雙墜崖。
其實雲將軍、將軍印、亡國公主、寶藏圖。
事情早在八年前就已經了結,隻是活著的人不肯放手而已。
皇帝班師回朝的隊伍是沉悶的,本來尋找雲將軍,由皇帝親自出馬誌在必得。
想著抗擊北蠻,開疆擴土,收複三國,指日可待。
可眼前的一切將他設想的美好全部變成了幻夢。
隊伍一路下山行出了幾十裏,正要休整時,深沉而悠遠的鍾聲從遠處傳來。
鍾聲驚起了林中的飛鳥,也敲走了皇帝心中的煩悶。
他向身邊侍衛道:“這鍾聲是哪裏敲響?前方可有廟宇不成?”
侍衛也不知所以。無法做答。
前朝的大好河山到了如今已徹底分崩離析,不複存在。
可這九州之內,四海八荒,若找一個真正的統領三軍安頓百姓的領袖,也是不能。
若當時將軍的友人肯扶持前朝皇帝宗族內有血緣的孩子上位,雖然不見得是明主,可好歹也能穩住民心。
而如今,同殿稱臣的同僚,僅僅為那一方將軍隨手托付的玉璽而稱帝。
就顯得太名不正言不順了,這就是明目張膽的竊國。
導致的結果就是。
你稱帝,我也稱帝,隨便找什麽東西刻個印章,都代表皇家大印,山河之主。
江山被各地稱皇的諸侯不斷拉扯,戰火紛飛。
皇帝朝令夕改,百姓早晨是趙家的子,到了晚上就變成了李家的民。
敲著銅鑼的兵士幾乎每天都要喊幾次新朝已建,甚至混亂的喊著喊著自己都忘記了新朝的名字叫什麽。
而且在大肆搶地盤的火拚中,百姓根本無以為生計,商人貨物被搶,鋪子被燒,男丁被抓去充軍,女子就會充軍服役,有姿色的還要進宮選秀。
種田的就更不用說了,春種時是李家的天下,秋收時就變成了張家主政。
遇上好的君主加重賦稅,好歹能留下點口糧。
遇上不好的君主,大軍壓境,收完的糧食直接就被帶走。
這一場山河動亂的第四年,雲家戰場上回來的那個小兒子,那個拖著殘軀,終日纏綿病榻的孩子,還是去了。
這四年來,他終日靠著藥物續命,要對抗北蠻人的騷亂,隨時有可能出現的大軍壓境,還要尋找自己的父親。
可他到死也沒能等到父親歸來,也沒能將雲家軍安心地交於父親手中。
他還要每日打發皇帝要求他平息內亂的聖旨,最後臨咽氣前,他寫了一份奏折,呈給那個曾經是叔叔。如今的大梁國皇帝。
“中原烽煙四起,諸侯並立,本屬同室操戈,卻在內憂之際最易招致外患。”
“北蠻經曆之前大戰已休養生息四年。糧草戰馬已然豐足,若待他日男丁成年之日,即大軍壓境之時。”
“觀我雲家軍,兵力減半,老弱傷殘,糧草供給短缺,已無力應戰。”
“臣懇請陛下早日平定內亂,臣托殘軀枉度四年,以至油盡燈枯之時。”
“臣走前會命副將勤加操練,以備來日大戰,望聖上莫要染指軍中內務,莫讓雲家軍沾染自己百姓之血。”
“雲家軍自行休養生息,抗擊北境蠻族,做聖上最堅固城牆,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份奏折對皇帝沒有半分尊敬。
簡直說就是,你既然做了這天下之主,你就要做好這天下之主該做的事,如今你平不了內亂,還招來外敵虎視眈眈,我能做的也隻是替你替百姓守住國門。
雲家軍你就別肖想了,抵抗外敵都吃力,你還不給軍糧?
皇帝接了這份奏報,憤怒自不必說。
可他還真是沒有別的辦法,他知道內憂外患本就是事實。
若雲家軍回國平息內亂,他日蠻軍壓境,軍中無人禦敵。
那時北蠻人茹毛飲血,生靈塗炭,自是江山傾倒,國將不國。
好在,這份奏折對他也並非沒有半點好處,臣子臨危請命增兵增糧草,至少還是承認了他是天下之主。
那他也就不遺餘力地在這件事上做文章了。
當日就將這份奏折去真存偽的修飾了一番,張貼在各地府衙州縣。
與之一同張貼的還有聖上旨意,為雲家軍擴充軍隊,補發軍糧的告示。
各地百姓本就夾縫中生存,生活難以維係。
危難之際,知道雲家軍是支持梁皇的,紛紛投奔。
各地被群雄夾擊的郡守也紛紛歸順。
就這樣,中原百姓兵不血刃,全部歸順了大梁。
這也許是梁皇上位以來做的最英明神武,最大快人心的一件事了。
但他也沒忘了另一件事,就是尋找雲將軍,若主將回歸,平定四海指日可待。
可是多方打聽都無結果,雲將軍帶走的幾名親隨都死在了不同的逃亡路線上,這中間的距離跨度也沒什麽可以探究之處。
這一找又找了四年,四年間,他的統治已經漸露雛形,工人恢複了生產,農民恢複了農耕,隻是邊境還是戰火不斷。
西部的西齊君家皇帝也在緩慢恢複,西南部的上官家皇帝,東南部的趙家小皇帝也勢頭不減。
四年間的戰爭雖沒有之前聲勢浩大,但這場山河動蕩卻一直沒有平息。
眼見北境邊防戰火不斷,大軍壓境就在眼前。
皇帝尋找護國大將軍更加迫在眉睫。
這一日,皇帝親自去了當年的雲巔獅子崖下。
八年已過,江山舊貌換新顏。
當年的封侯割據,戰鼓聲聲。
經曆這一場滄海桑田的歲月變遷,皆已遠去。
雲霧繚繞的獅子崖在蒼鬆翠柏中高高聳立,直插雲霄。
梁皇舉頭望向那高聳入雲的懸崖。
忍不住心情激蕩,這斷崖如同一頭雄獅探出半個身體,懸於半空,向天長吼。
這崖上遠去的何止是當年千裏追蹤的喊殺聲,更是好友護國大將軍的命。
站在崖底的梁皇舉目相望,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見了簡直膽顫心驚。
若這雄獅從天而降,中間沒有任何著力點,會引起多大的地動。
而當年的好友,竟是從這崖頂直接跳下。
難怪這八年間,任憑山河破碎,江山易主,雲將軍都再沒有出現。
這些年他隻以為好友是氣自己竊國,不肯出山輔佐。
原來他是真的回不來了。
他們是被寶藏的秘密逼入絕境的,雙雙墜崖。
其實雲將軍、將軍印、亡國公主、寶藏圖。
事情早在八年前就已經了結,隻是活著的人不肯放手而已。
皇帝班師回朝的隊伍是沉悶的,本來尋找雲將軍,由皇帝親自出馬誌在必得。
想著抗擊北蠻,開疆擴土,收複三國,指日可待。
可眼前的一切將他設想的美好全部變成了幻夢。
隊伍一路下山行出了幾十裏,正要休整時,深沉而悠遠的鍾聲從遠處傳來。
鍾聲驚起了林中的飛鳥,也敲走了皇帝心中的煩悶。
他向身邊侍衛道:“這鍾聲是哪裏敲響?前方可有廟宇不成?”
侍衛也不知所以。無法做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