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一臉期待的看向朱雄英。


    在此之前,朱雄英提出的很多建議,老朱那都是相當滿意的。


    所以此刻,老朱十分想聽聽朱雄英的看法。


    “這個嘛···”


    朱雄英有些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因為他對古代科舉製度,並不是很熟悉。


    再加上,古代並沒有一個規範的製度,係統化的選拔人才。


    更多的,都是看考官和皇帝的個人好惡。


    不過這也是那個時代,不可避免的一些事情。


    在古代,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讀書的。


    讀書的資源,大多被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普通百姓,就算是機緣巧合之下成為讀書人。


    其底蘊,見識,也是遠遠趕不上世家大族。


    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的是製定一個完整的科舉製度。


    “大孫,你想說啥就直說。”


    老朱以為朱雄英為難,如此開口。


    “爺爺,說起來。


    想要讓科舉製度完全公平。


    需要改變的,可能是整個科舉的規則。


    甚至會因此得罪一些世家大族。”


    朱雄英認真的開口,看向老朱。


    “嘶····大孫看問題就是透徹。


    沒錯,你說得對。


    若是完全公平,肯定會有人坐不住。”


    老朱皺眉沉思。


    “爺爺,我覺得當務之急。


    是先恢複科舉。


    而科舉的項目,做出一些改變。”


    朱雄英認真的說道。


    “哦?


    大孫說得再明白一些。


    爺爺沒聽懂。”


    老朱毫不掩飾的開口,沒聽懂就是沒聽懂。


    “我覺得,科舉考試,不應該隻考文章寫的好不好。


    這樣太單一了,所挑選出來的人,也都是大同小異。


    我建議,先增加一些科舉的類目。


    比如說,算學,天文學,農學商學等一係列的類目。


    這樣一來,世家大族的優勢就會被瓦解。


    民間真正有能力的人,機會也就更多一些。”


    朱雄英認真的開口。


    想要像後世那般,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體係。


    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得到的。


    而且,也要考慮到大明朝的現實情況。


    所以朱雄英,提出了一個相對折中的方案。


    “嘶···大孫你繼續說。”


    老朱聽的入迷,朱雄英的理論,他之前還從未聽說過。


    翻遍古籍,那也是天上地下獨一份。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比如剛才爺爺提到過的水患。


    派一個隻會讀書的書呆子去治理水患,他能治的明白嗎?


    可若是通過增加科舉考試的類目。


    選出真正懂得治理水患的官員。


    那效果,豈不是會更好?


    這些人或許書讀的沒那麽好,字寫的沒那麽漂亮。


    但是他們有專業的知識啊。


    而長此以往,若是各個行業都能入仕,都能有所發展。


    民間百姓,自然也就會按照自己的興趣,學習一些技能。


    這對整個國家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


    朱雄英一邊思索,一邊如此說道。


    “有道理!


    有道理!


    百花齊放,這與一些古籍中的記載倒是不謀而合。”


    老朱顯然是聽進去了,不斷的點頭表示認可。


    “爺爺,這隻是短期的一個方案。


    想要選出真正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公平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長期目標應該是,讓大明的子民,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經過基礎的文化教育之後。


    可以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學科。


    繼續深造。


    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良性循環。


    而且,所有考試,全部都是有能力者上,能力差者下。


    這樣一來,世家大族就再也沒有辦法控製科舉了。”


    朱雄英說的很認真。


    “有道理!有道理!


    大孫,你可真是老天爺給咱朱元璋最好的禮物啊!


    有你在,大明朝未來的希望,無限大!”


    老朱越聽越激動。


    雖然朱雄英所說的話,大多都是一些比較籠統的理論。


    但是老朱所需要的,其實就是一個方向而已。


    有了大的方向,再去操作具體的事情,也就簡單了。


    “大孫,要不這事情,你去辦?”


    老朱看向朱雄英。


    “呃···爺爺。


    說個大致的發展方向我還行。


    實際操作,我可能不太合適。


    不過嘛···我倒是可以給爺爺推薦一個人。”


    朱雄英笑著開口。


    “哦?大孫,你要給咱推薦一個人?”


    老朱顯然是有些詫異。


    “此人在後世,都有很大的名聲。


    其名字,隻要提起大明,就必然會提到他。”


    朱雄英斟酌著措辭,如此開口。


    “嘶···還有這樣的人物?


    誰啊?


    誰這麽厲害?”


    老朱也是來了興趣。


    “方孝孺!”


    朱雄英緩緩吐出三個字。


    “呃···方孝孺?


    這個名字怎麽有點熟悉呢?”


    老朱皺眉,想了半天卻是沒想起來。


    “爺爺,別想了。


    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此人的才能很卓著。


    我們製定大致方向,具體的操作,孫兒覺得,此人可以勝任。”


    朱雄英笑著開口。


    根據史書記載,洪武十五年,有人向老朱舉薦了方孝孺。


    不過具體時間卻是不知。


    而因為自己的死而複生,發生了這麽多事。


    老朱的心思,顯然全都在自己的身上。


    “大孫,你說的這人咱應該聽說過。


    不過咱還是有些好奇。


    此人究竟有什麽大成就,能讓大孫你這麽看重?”


    老朱看著朱雄英,表情很是嚴肅。


    因為科舉一事,關係到國本。


    所以老朱還是想要問得更加詳細一些。


    “呃···這個···


    爺爺,有些事情吧,算是天機。


    若是說了,恐怕對咱們都不好。


    不過,爺爺可以先派人將其召進宮來。


    有沒有真本事,爺爺一看便知。”


    朱雄英猶豫片刻開口。


    終究是沒有說太多關於方孝孺的事情。


    怎麽說?


    和老朱說,這方孝孺之所以出名。


    是因為被四叔給砍了?


    不僅是砍了,還創造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誅十族的先例。


    “有道理。


    咱這就讓人去尋這個方孝孺。


    不過大孫,爺爺還是好奇。


    這人為啥在史書上那麽出名啊?


    還提到大明朝,就肯定得提到他。


    這樣大孫,咱不泄露天機。


    你就跟咱說說,大概的事情就行。


    是因為才學出眾?


    還是因為進行了什麽改革?


    哎呀大孫,你就告訴咱吧。


    你不告訴咱,咱這心裏頭,實在是有些不放心啊····”


    老朱急的差點跳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爺爺別哭,你大孫回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色季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色季節並收藏大明:爺爺別哭,你大孫回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