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三年,陝西行省察罕腦兒宣慰司的天空總是陰沉沉的,仿佛一塊沉甸甸的鉛板壓在人們心頭。在這片土地上,一場離奇至極的案件正在悄然上演,宛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千層浪,攪得人心惶惶。


    遊醫王弼,本是這市井中平凡的一員,靠著些許醫術勉強糊口。然而,最近他卻被一種莫名的恐懼所籠罩。他逢人便說,自己被一個名叫王萬裏的算卦人害慘了。據王弼所言,那是一個如同噩夢般的夜晚,黑暗如墨,似乎要將世間一切都吞噬。王弼獨自在家,突然一陣陰風吹過,屋內的燭火劇烈搖曳,仿佛有什麽東西要破窗而入。就在這時,他隱約看到一個模糊的身影,那身影漸漸清晰,竟是一個麵容蒼白的女鬼。


    女鬼自稱周月惜,她幽幽地訴說著自己的悲慘遭遇。那是九月十七日的晚上,月色本應是柔和的,可對於周月惜來說,卻是死亡的前奏。王萬裏,那個邪惡的算卦之人,施展了詭異的法術,將她的魂魄拘禁。從此,她便成了王萬裏驅使的鬼仆,被迫在黑暗中執行他的邪惡指令。而這次,她被派來禍害王弼。周月惜的眼神中充滿了哀怨和無奈,她的身影在昏暗的屋內若隱若現,每一個動作都帶著一種陰森的氣息。


    此後,又有一些奇怪的現象接連發生。有自稱“頑童”的耿大家的二兒子和“延奴”的李帖家的兒子等鬼魂出現。他們的模樣模糊不清,像是籠罩在一層迷霧之中,但聲音卻清晰地傳入王弼的耳中。他們也紛紛指證王萬裏,訴說著自己同樣被拘禁魂魄的遭遇,言語中滿是對王萬裏的憤恨。這些鬼魂的出現,讓王弼更加堅信自己是被王萬裏所害,而整個察罕腦兒宣慰司也因這些離奇的說法而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消息很快傳開,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大街小巷。人們在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恐懼和好奇。有的老人搖頭歎息,說這是不祥之兆,恐怕有更大的災難要降臨;有的婦女則緊緊抱著孩子,叮囑他們不要在夜晚出門,生怕被那看不見的鬼魂纏上。整個城鎮籠罩在一種詭異而壓抑的氛圍之中。


    官府得知此事後,起初並未太當回事,認為這隻是民間的無稽之談。然而,隨著傳言愈演愈烈,官府也不得不重視起來。他們派人去調查王弼,隻見王弼麵色蒼白如紙,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驚恐。他顫抖著向官府的人講述自己的經曆,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寒意。官府的人雖然半信半疑,但還是決定去抓捕王萬裏。


    當官府的人來到王萬裏的住所時,一種異樣的氛圍撲麵而來。那是一間破舊的屋子,周圍雜草叢生,仿佛許久沒有人打理。屋子的門窗緊閉,透著一種神秘的氣息。官府的人破門而入,屋內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灰塵在陽光的照射下飛舞。在屋內的一角,他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物件,有木印、黑羅繩、鐵針、魘鎮女身的小紙人、小葫蘆、符籙等。這些物件的出現,讓原本就緊張的氣氛更加凝重。


    王萬裏被帶到官府後,一開始還百般狡辯,聲稱自己是被冤枉的。他的眼神閃爍不定,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然而,在官府的嚴厲審訊下,他似乎漸漸放棄了抵抗,最終“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他講述了自己如何學習那邪惡的法術,如何在黑暗中尋找目標,拘禁他們的魂魄,驅使鬼魂為自己辦事。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每一個字都帶著一種罪惡的力量。


    隨著王萬裏的供述,整個案件似乎已經水落石出。但仔細推敲起來,卻又有許多疑點。比如,王萬裏為何要選擇王弼作為目標?那些鬼魂的出現是否真的是被拘禁所致,還是有人故意為之?而且,王萬裏在審訊過程中的表現,也有些許奇怪之處,他的“承認”似乎有些過於輕易,像是背後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推動著這一切。


    在當時元朝末期,官府腐敗現象嚴重。官員們大多隻想著敷衍了事,盡快結案,以顯示自己的功績。對於這些疑點,他們並未深入探究。於是,王萬裏被判處了淩遲處死這一殘酷的刑罰,他的侄子因被認定未參與此事,被發配流放。


    行刑那天,刑場上圍滿了人。人們既害怕又好奇地看著王萬裏被綁在刑架上。劊子手手持利刃,一步步走向他。王萬裏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恐懼,他的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卻又被周圍嘈雜的聲音所淹沒。隨著劊子手的刀落下,鮮血飛濺,王萬裏發出淒厲的慘叫。而圍觀的人群中,有人露出了快意的表情,有人則麵露不忍,轉身離開。


    然而,在這看似塵埃落定的背後,那隱藏在黑暗中的真相,卻如同一隻無形的幽靈,依然在察罕腦兒宣慰司的上空徘徊。也許,真正的幕後黑手還在暗自得意,也許,這隻是元朝末年那混亂黑暗社會中無數冤案的一個縮影。那被恐懼和猜疑填滿的城鎮,依然在風雨中飄搖,等待著下一個未知的命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起中書鬼案並沒有被人們遺忘,反而在口口相傳中變得越發神秘。一些文人墨客聽聞此事後,將其記錄下來,添油加醋地描繪著其中的恐怖細節。在酒館裏,說書人把這個故事講得繪聲繪色,聽眾們時而屏住呼吸,時而發出驚歎,沉浸在這個充滿靈異色彩的故事中。


    而在那些偏僻的小巷和破舊的房屋裏,孩子們在夜晚總是緊緊依偎在父母身邊,不敢入睡。每當有風吹過窗戶,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他們都會驚恐地看向窗外,害怕看到那傳說中的鬼魂。大人們也變得更加迷信,在門口掛上辟邪的物件,祈求平安。


    在官府內部,也有一些有良知的小吏對這起案件心存疑慮。他們在私下裏討論,覺得這其中可能隱藏著更大的陰謀。其中一位名叫李正的小吏,決定偷偷重新調查此案。他開始走訪與王萬裏和王弼相關的人,從他們的鄰居、朋友那裏尋找線索。


    李正首先找到了王弼的鄰居趙老頭。趙老頭回憶起那段時間,說王弼在聲稱被鬼魂纏身之前,行為就有些異常。他經常在深夜出門,而且神色慌張,似乎在躲避什麽。李正聽後,心中泛起了一絲疑惑,他不明白王弼深夜出門到底是去做什麽。接著,他又去詢問王萬裏的一些熟人。有人說王萬裏雖然是個算卦的,但平時為人還算和善,並不像是會做出如此邪惡之事的人。


    這些線索讓李正更加堅信這起案件不簡單。他又回到了王萬裏的住所,仔細地搜查每一個角落。在屋子的地下,他發現了一塊鬆動的地磚。當他撬開地磚時,發現了一個隱藏的小空間,裏麵有一些破舊的紙張。這些紙張上記載著一些奇怪的符號和文字,李正雖然看不懂,但他覺得這些可能是解開案件真相的關鍵。


    就在李正準備深入研究這些紙張時,他卻遭遇了一係列奇怪的事情。他在夜晚回家的路上,總感覺有人在跟蹤他。當他回頭看時,卻隻有空蕩蕩的街道。回到家後,他又聽到屋外有奇怪的聲響,像是有人在低聲哭泣。這些詭異的現象讓他有些害怕,但他並沒有放棄調查的決心。


    與此同時,在城鎮的另一邊,一個神秘的黑衣人在暗中觀察著李正的一舉一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冷酷和狡黠,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原來,這一切的背後真的有一個幕後黑手,他精心策劃了這起中書鬼案,目的就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而李正的調查,已經觸碰到了他的利益,他決定要阻止李正繼續查下去。


    一天晚上,李正正在家中研究那些從王萬裏住所找到的紙張。突然,一陣陰風吹滅了屋內的蠟燭,屋內陷入一片黑暗。李正心中一驚,他剛想摸索著找火折子,卻聽到一陣陰森的笑聲。那笑聲仿佛來自地獄,讓他的脊梁骨發涼。緊接著,他看到一個黑影在屋內晃動,黑影的速度極快,向他撲了過來。李正奮力反抗,但黑影力量極大,他漸漸不敵。就在黑影的手快要掐住他的脖子時,李正突然摸到了身邊的一個花瓶,他拿起花瓶向黑影砸去。黑影似乎被擊中,停頓了一下,李正趁機逃出了屋子。


    李正驚魂未定,他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巨大的危險之中。但他沒有退縮,他決定去找自己在官府中的好友張大人幫忙。張大人是一個正直的官員,聽聞李正的遭遇後,決定和他一起重新調查這起中書鬼案。他們帶著那些從王萬裏住所找到的紙張,找到了一位精通古籍的學者。學者仔細研究後,發現這些紙張上的符號和文字是一種古老的巫術記載,但其中有部分內容被刻意塗抹掉了,似乎是有人不想讓別人知道其中的秘密。


    根據學者的解讀和他們重新調查的線索,李正和張大人發現,王弼很可能是被人利用了。有人故意安排那些所謂的鬼魂出現,讓王弼相信自己被王萬裏所害,然後利用王弼向官府報案,從而將王萬裏陷害。而王萬裏住所發現的那些物件,也可能是被人提前放置好的。


    那麽,幕後黑手是誰呢?他們開始調查與王萬裏有利益衝突的人。經過一番排查,他們發現了一個可疑的人物——當地的富商劉財。劉財一直與王萬裏有經濟上的糾紛,而且他為人貪婪狡詐,有足夠的動機策劃這起陰謀。


    李正和張大人決定對劉財進行暗中調查。他們發現劉財最近行為十分可疑,經常與一些神秘人在深夜會麵。在一次跟蹤中,他們看到劉財與一個身穿黑袍的人在城外的破廟中交談。黑袍人交給劉財一個包裹,劉財打開後,裏麵露出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李正和張大人猜測,這個黑袍人可能就是那個幫助劉財策劃中書鬼案的人,而那些金銀財寶就是劉財支付的報酬。


    就在他們準備進一步行動時,劉財似乎察覺到了有人在調查他。他開始銷毀證據,並且派人對李正和張大人進行威脅。李正和張大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他們依然沒有放棄。他們知道,隻有揭開這起中書鬼案的真相,才能還王萬裏一個清白,也才能讓這個城鎮恢複安寧。


    在一次與劉財派來的殺手的激烈搏鬥中,李正受了重傷。張大人帶著他躲到了一個偏僻的山村中。在養傷期間,他們重新梳理了案件的線索,發現了一個之前被忽略的細節。原來,王萬裏曾經拒絕為劉財算一卦,這讓劉財懷恨在心。而劉財身邊有一個懂得巫術的謀士,很可能就是他幫助劉財策劃了這起利用鬼魂來陷害王萬裏的陰謀。


    傷好之後,李正和張大人決定對劉財進行最後的決戰。他們帶領著一群官府的人,突襲了劉財的府邸。劉財驚慌失措,他試圖逃跑,但被早已埋伏好的官兵抓住。在劉財的府邸中,他們找到了更多的證據,證明了劉財就是這起中書鬼案的幕後主謀。原來,劉財為了除掉王萬裏,不惜利用巫術和民間的迷信,製造了這起聳人聽聞的鬼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篇鬼故事集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生不相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生不相聚並收藏短篇鬼故事集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