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一毛不拔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作者:簡單202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是這根毛…能對別的男人有很大幫助!你會去送給他嗎?”
“可是孟子信誓旦旦說他就會!程朱沒明說,但讓人理解是一定會!所有大儒都說他們會。”
孝女到底想說啥?
人家自己女人的毛!會為了幫助人,就拿去送給其他男人?
手中還拿著根彎彎曲曲的毛!一直在等孔蘭蒂繼續,可她似睡著了?抓一把那個不能一手掌握。
孔蘭蒂俏皮地眨眨眼:“門沒栓,還想進來嗎?”
王九急了:“你…”
“我沒事,受得起郞君的殺伐。”
“這毛…”
“那也沒事,想拔還可多拔幾根,妾的一切都屬於郞君。”
一向隻有王九氣死人不償命!卻碰上這麽個妖精……
王九狠狠捏了捏:“你要我拔根毛出來,就告訴我這個?”
“不都告訴你這個禽獸了嗎?”孔蘭蒂根本不吃王九這套!似挺享受,巴不得多捏捏那種。
是之前太溫柔了?
王九不再客氣!一番暴風驟雨,令人頻頻求饒後……
孔蘭蒂打起精神!一手摟著王九一手輕撫他的背膀,娓娓道來。
“剛才我說你是禽獸,並非是我罵你,是孟夫子在罵你……”
《孟子·滕文公》
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盡心》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孟子說:楊子奉行‘為我’,拔根毛就對天下有利,他也不幹。墨子提倡‘兼愛’,哪怕從頭到腳都受傷,隻要對天下有利,也願幹。
“一根毛怎能對天下有利?最多會對某個人有幫助,比如某個男人一輩子沒見過女人…”
“之前我問你,若我這根毛能給別的男人有大幫助!你願送給他嗎?你都火氣好大!”
“你說說,你個一毛不拔的家夥!你不是禽獸誰是禽獸?”
王九哭笑不得!
他算是見識了懷中這狐狸精!比他之前哪個女人都會調情,也比她們都要刁鑽!
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千年以後還能這麽解釋?要是一貫誇張著…誇誇其談的夫子聽到!會不會將棺材板掀開……
孟夫子拔了幾根毛?
聖人又拔了幾根毛?
大儒們拔了幾根毛?
文儒們拔過幾根毛?
不用問,都沒拔過!所以都是禽獸!還是無君無父的禽獸。
見王九被自己弄得一直憋著笑!孔蘭蒂先開心的笑了。
這才說到正題:“孔孟孔孟,中間呢?可曾有人想過?”
“年代久遠…”
“所以很多諸子百經不見了!對吧?你可知道,你運往皮島去的孤本裏,恰恰就有這些東西!而最關鍵的是裏麵有本《楊子》”
“《楊子》?不是公認失傳了嗎?”王九十分驚訝。
“批墨必批揚,願不願奉獻的人都是禽獸?隻有儒生才是人!是不是怪怪的?還沒想到原因?”
“必須失傳!那書記了楊朱的學儒心得,但學歪了。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才是其最大心得。”
“所以我必須死?”
“對!你不死,很難從皮島拿回這些孤本。你死了,即使拿不回孤本,皮島也沒人敢宣揚。”
“那也不至於吧?”
“至於!天下都學儒,要麽學成口是心非的壞種!要麽學成拔一毛以利天下…都不願幹的家夥?”
“還有,你都知道儒最無用無能!就沒想過?諸子百家經典要麽失傳,要麽也不咋地!為何?”
“篡改!毀掉!”王九其實早想過,但現在他隻關心那天的事。
“可是,之前…”
“那天你出孔府後,老東西收到確切信息!因為你的飛訊依賴錦衣衛,而田爾耕留給你十個便衣,有一個是駱思恭那種人。”
“幾頭混?”
“嚴格地說,他本就一直是孔府的人。但是,沒大事時他與孔府從不聯係!所以,無論駱思恭還是田爾耕,都發現不了。”
太恐怖了!孔府在錦衣衛裏有多少這種人?
孔蘭蒂知道王九心思:“很多!從不造反、富得無底、從皇帝到士紳都離不開的孔府。千年下來,很多事我也就知道點皮毛。”
心中一聲長歎!
以前,王九認為中華最大幸運!就是沒有宗教。雖也很黑暗,但至少出不了黑暗的中世紀!至少不會被挑唆著一直四分五裂。
現在看來,儒家即使不是儒教,也相差無幾。
難怪前世能稱為開天辟地!難怪自認平凡、堅持一切權力來自人民、堅持是人民創造曆史的他,被公認為千古偉人。
“想什麽呢?孔府也沒那麽可怕!隻要你不招惹它,不想著滅了它?其實,強大到曆朝曆代…都得巴結的孔府!裏麵也複雜得很。各宗各脈相互出陰招、下死手!簡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老子將來就是要推翻它啊……
隻算明著合法的收入,都超過皇室加宗室!憑什麽?國家能不被吃窮嗎!即使這樣仍不知足,仍在私下猛搞,甚至還參與養妖。
關鍵還一毛不拔……
“其實,孔府也還有貢獻。諸子百家被曆代儒生篡改、毀掉的精華!他都秘密收集保存下來,就在你那些孤本裏,那才是無價之寶。”
“那我豈不是招了大災?隻要有點可能!就非弄死我不可?”
“是的……”
日上三竿才起。
卻驚見床上掉了不少?王九可真沒拔!就像這次在孔府。
……
除確定諸子孤本被運去皮島外!其實宮中也有大事,隻是消息被嚴密封鎖,但他們剛好知道。
泰昌皇帝病危!
就是那個即位才十多天,壯年卻幼稚地一邊倒的皇帝。
南邊與孔府都認為是北黨搞鬼!否則,三十幾歲壯男,咋因多睡幾個女人一病不起?孔好朗七十多還老當益壯、無女不歡……
據說,泰昌皇帝看情形已沒幾天好活!那麽接位的就是長子朱由校。可依據南邊與孔府情報,朱由校同王九的關係竟然很好。
而泰昌隨時會崩,朱由校隨時會接位!所以得提前幹掉王九。若是泰昌死了再動手?會被新皇帝認為不給麵子!心中從此有結……
聽到孔蘭蒂這個雷人消息!王九算是終於才解開疑惑,而且他想想後就知道是真實信息。
一、北黨出手了!它有被迫出手的理由,望之不似人君啊!
首先,扶強鋤弱。
泰昌不管為報恩,還是有蠻傻逼?總之登基後都在倒行逆施。一邊向老百姓加遼餉,重點還加在北方!一邊取消礦稅、商稅。
其次,特別敗家。
他老爹不惜擔著罵名!拚命積攢好多年的內庫,被他大手一揮花五百萬!花錢沒問題,但你得有把握…確保至少有一半花到實處啊!他卻是給東林黨口袋裏送錢。
也不知萬曆會不會氣醒?難怪幾十年都不想讓傻逼繼承。
還有,不懂平衡。
他老爹寧願躲起來,不聽東林成天瞎逼逼!也要盡一切努力壓著勢大的東林。尤其內閣,東林很少能幹得長,更不可能當首輔!這傻逼倒好,揮手就七八個東林入閣。
最後,甘當傀儡。
除了朝堂,地方有兩人能與東林黨抗衡!這傻逼一道聖旨將熊廷弼免了,也將王九免了,好在北黨拚命爭取著,讓王九戴罪立功。
此乃亡國之兆啊!
二、曆史慣性。
王九前世雖是史盲,但明史也聽得相對多,畢竟是令人扼腕的王朝!卻從未聽過泰昌這一號。
說明肯定短命……
王九懶得關心這些齷齪事,第二天就帶隊啟程濟南。魯王府雖好,但有個總找他不自在的郡主!躲開才一了百了。
泰昌都快死了,他也懶得再假惺惺“養傷”!濟南的山東都司衙門,才是他名正言順的臨時官廳。
九月初一,王九晃悠悠剛到濟南住利索,泰昌皇帝終於掛了!據說還有個“紅丸案”,就是泰昌玩女人垮了身子!有人進獻了顆紅丸,頭顆吃了好一些,二顆給吃死了……
泰昌任命的大批山東官員,就更不敢來山東了。一個個都在通州遊山玩水,有些人聞訊後直接回京:去給皇上奔喪。
王九心情很好!各處仍在剿妖肅亂,他在夜夜笙歌。山東陸續有人上皮島,皮島也有人陸續前來山東,這才是良性交流……
但孔蘭蒂陸續得到宮中秘聞,令王九心情沉重。又一件驚天大案,竟在堂而皇之發生:移宮案。
萬曆去世,泰昌朱常洛即位,妃嬪李選侍及養子——朱常洛的皇長子朱由校,同居乾清宮。
九月初一,朱常洛死於“紅丸案”。
當日,給事中楊漣、閣老劉一燝等東林黨趕往乾清宮。要求哭臨朱常洛,麵見皇子朱由校,共商即位大事,李選侍及魏忠賢想阻攔。
東林黨於是喝罵:李選侍不能與朱由校同住!被駁斥。但東林黨立刻發動太監、侍衛恐嚇!朱由校無奈與東林大臣見麵。
楊漣、劉一燝等見到朱由校,突然叩首山呼萬歲,並拖著離開乾清宮,前往文華殿受群臣禮拜,商議舉行正式登基大典。
不久,李選侍派人請朱由校回宮,東林卻把他關到太子宮,並由東林太監王安看押,取得主動。
李選侍見東林黨不要臉,無奈提出章奏須交由她過目,再給年幼的朱由校,東林黨當她放屁。
得勢的東林黨,還要李選侍立即移出乾清宮!遷居噦鸞宮。李選侍拒絕!雙方矛盾激化。
朱由校雖已關在慈慶宮,李選侍卻還在乾清宮,而要登帝位就必須回乾清宮。
為讓李選侍盡快移宮,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等多次逼迫!朱由校卻一直頑抗,直到九月初五才下令李選侍遷宮。但李選侍仍不移宮!並放言還要繼續。
於是,東林諸賢跑到門外,喝罵李選侍滾蛋。
東林黨的司禮監大太監王安,率眾在宮內強拖!李選侍抱著八公主被推著離開,淒慘移居噦鸞宮。
九月初六,朱由校登基,改次年為天啟元年。
移宮幾日後,李選侍所居噦鸞宮失火。太監李進忠罵東林禽獸不如!禦史賈繼春等朝臣聞訊,罵東林黨違背先皇遺願,禍國殃民。
楊漣等人逼朱由校批駁謠傳,宣稱“朕令停選侍封號,以慰聖母在天之靈,以遵皇考之意。爾諸臣可以仰體朕心矣”。
於是,東林說李選侍妄圖奪權,這才強趕其移宮;非東林說不符禮法,侮辱先朝嬪妃,實乃禽獸行徑!雙方爭論不休。
因此,移宮與梃擊、紅丸案成為黨爭標誌!牽涉萬曆、泰昌、天啟三代。東林黨於此都居功至偉!但史筆卻由其一脈相承。
……
孔府都是那麽個東西!王九對這些齷齪不憤怒,卻很苦逼。
“可是孟子信誓旦旦說他就會!程朱沒明說,但讓人理解是一定會!所有大儒都說他們會。”
孝女到底想說啥?
人家自己女人的毛!會為了幫助人,就拿去送給其他男人?
手中還拿著根彎彎曲曲的毛!一直在等孔蘭蒂繼續,可她似睡著了?抓一把那個不能一手掌握。
孔蘭蒂俏皮地眨眨眼:“門沒栓,還想進來嗎?”
王九急了:“你…”
“我沒事,受得起郞君的殺伐。”
“這毛…”
“那也沒事,想拔還可多拔幾根,妾的一切都屬於郞君。”
一向隻有王九氣死人不償命!卻碰上這麽個妖精……
王九狠狠捏了捏:“你要我拔根毛出來,就告訴我這個?”
“不都告訴你這個禽獸了嗎?”孔蘭蒂根本不吃王九這套!似挺享受,巴不得多捏捏那種。
是之前太溫柔了?
王九不再客氣!一番暴風驟雨,令人頻頻求饒後……
孔蘭蒂打起精神!一手摟著王九一手輕撫他的背膀,娓娓道來。
“剛才我說你是禽獸,並非是我罵你,是孟夫子在罵你……”
《孟子·滕文公》
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盡心》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孟子說:楊子奉行‘為我’,拔根毛就對天下有利,他也不幹。墨子提倡‘兼愛’,哪怕從頭到腳都受傷,隻要對天下有利,也願幹。
“一根毛怎能對天下有利?最多會對某個人有幫助,比如某個男人一輩子沒見過女人…”
“之前我問你,若我這根毛能給別的男人有大幫助!你願送給他嗎?你都火氣好大!”
“你說說,你個一毛不拔的家夥!你不是禽獸誰是禽獸?”
王九哭笑不得!
他算是見識了懷中這狐狸精!比他之前哪個女人都會調情,也比她們都要刁鑽!
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千年以後還能這麽解釋?要是一貫誇張著…誇誇其談的夫子聽到!會不會將棺材板掀開……
孟夫子拔了幾根毛?
聖人又拔了幾根毛?
大儒們拔了幾根毛?
文儒們拔過幾根毛?
不用問,都沒拔過!所以都是禽獸!還是無君無父的禽獸。
見王九被自己弄得一直憋著笑!孔蘭蒂先開心的笑了。
這才說到正題:“孔孟孔孟,中間呢?可曾有人想過?”
“年代久遠…”
“所以很多諸子百經不見了!對吧?你可知道,你運往皮島去的孤本裏,恰恰就有這些東西!而最關鍵的是裏麵有本《楊子》”
“《楊子》?不是公認失傳了嗎?”王九十分驚訝。
“批墨必批揚,願不願奉獻的人都是禽獸?隻有儒生才是人!是不是怪怪的?還沒想到原因?”
“必須失傳!那書記了楊朱的學儒心得,但學歪了。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才是其最大心得。”
“所以我必須死?”
“對!你不死,很難從皮島拿回這些孤本。你死了,即使拿不回孤本,皮島也沒人敢宣揚。”
“那也不至於吧?”
“至於!天下都學儒,要麽學成口是心非的壞種!要麽學成拔一毛以利天下…都不願幹的家夥?”
“還有,你都知道儒最無用無能!就沒想過?諸子百家經典要麽失傳,要麽也不咋地!為何?”
“篡改!毀掉!”王九其實早想過,但現在他隻關心那天的事。
“可是,之前…”
“那天你出孔府後,老東西收到確切信息!因為你的飛訊依賴錦衣衛,而田爾耕留給你十個便衣,有一個是駱思恭那種人。”
“幾頭混?”
“嚴格地說,他本就一直是孔府的人。但是,沒大事時他與孔府從不聯係!所以,無論駱思恭還是田爾耕,都發現不了。”
太恐怖了!孔府在錦衣衛裏有多少這種人?
孔蘭蒂知道王九心思:“很多!從不造反、富得無底、從皇帝到士紳都離不開的孔府。千年下來,很多事我也就知道點皮毛。”
心中一聲長歎!
以前,王九認為中華最大幸運!就是沒有宗教。雖也很黑暗,但至少出不了黑暗的中世紀!至少不會被挑唆著一直四分五裂。
現在看來,儒家即使不是儒教,也相差無幾。
難怪前世能稱為開天辟地!難怪自認平凡、堅持一切權力來自人民、堅持是人民創造曆史的他,被公認為千古偉人。
“想什麽呢?孔府也沒那麽可怕!隻要你不招惹它,不想著滅了它?其實,強大到曆朝曆代…都得巴結的孔府!裏麵也複雜得很。各宗各脈相互出陰招、下死手!簡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老子將來就是要推翻它啊……
隻算明著合法的收入,都超過皇室加宗室!憑什麽?國家能不被吃窮嗎!即使這樣仍不知足,仍在私下猛搞,甚至還參與養妖。
關鍵還一毛不拔……
“其實,孔府也還有貢獻。諸子百家被曆代儒生篡改、毀掉的精華!他都秘密收集保存下來,就在你那些孤本裏,那才是無價之寶。”
“那我豈不是招了大災?隻要有點可能!就非弄死我不可?”
“是的……”
日上三竿才起。
卻驚見床上掉了不少?王九可真沒拔!就像這次在孔府。
……
除確定諸子孤本被運去皮島外!其實宮中也有大事,隻是消息被嚴密封鎖,但他們剛好知道。
泰昌皇帝病危!
就是那個即位才十多天,壯年卻幼稚地一邊倒的皇帝。
南邊與孔府都認為是北黨搞鬼!否則,三十幾歲壯男,咋因多睡幾個女人一病不起?孔好朗七十多還老當益壯、無女不歡……
據說,泰昌皇帝看情形已沒幾天好活!那麽接位的就是長子朱由校。可依據南邊與孔府情報,朱由校同王九的關係竟然很好。
而泰昌隨時會崩,朱由校隨時會接位!所以得提前幹掉王九。若是泰昌死了再動手?會被新皇帝認為不給麵子!心中從此有結……
聽到孔蘭蒂這個雷人消息!王九算是終於才解開疑惑,而且他想想後就知道是真實信息。
一、北黨出手了!它有被迫出手的理由,望之不似人君啊!
首先,扶強鋤弱。
泰昌不管為報恩,還是有蠻傻逼?總之登基後都在倒行逆施。一邊向老百姓加遼餉,重點還加在北方!一邊取消礦稅、商稅。
其次,特別敗家。
他老爹不惜擔著罵名!拚命積攢好多年的內庫,被他大手一揮花五百萬!花錢沒問題,但你得有把握…確保至少有一半花到實處啊!他卻是給東林黨口袋裏送錢。
也不知萬曆會不會氣醒?難怪幾十年都不想讓傻逼繼承。
還有,不懂平衡。
他老爹寧願躲起來,不聽東林成天瞎逼逼!也要盡一切努力壓著勢大的東林。尤其內閣,東林很少能幹得長,更不可能當首輔!這傻逼倒好,揮手就七八個東林入閣。
最後,甘當傀儡。
除了朝堂,地方有兩人能與東林黨抗衡!這傻逼一道聖旨將熊廷弼免了,也將王九免了,好在北黨拚命爭取著,讓王九戴罪立功。
此乃亡國之兆啊!
二、曆史慣性。
王九前世雖是史盲,但明史也聽得相對多,畢竟是令人扼腕的王朝!卻從未聽過泰昌這一號。
說明肯定短命……
王九懶得關心這些齷齪事,第二天就帶隊啟程濟南。魯王府雖好,但有個總找他不自在的郡主!躲開才一了百了。
泰昌都快死了,他也懶得再假惺惺“養傷”!濟南的山東都司衙門,才是他名正言順的臨時官廳。
九月初一,王九晃悠悠剛到濟南住利索,泰昌皇帝終於掛了!據說還有個“紅丸案”,就是泰昌玩女人垮了身子!有人進獻了顆紅丸,頭顆吃了好一些,二顆給吃死了……
泰昌任命的大批山東官員,就更不敢來山東了。一個個都在通州遊山玩水,有些人聞訊後直接回京:去給皇上奔喪。
王九心情很好!各處仍在剿妖肅亂,他在夜夜笙歌。山東陸續有人上皮島,皮島也有人陸續前來山東,這才是良性交流……
但孔蘭蒂陸續得到宮中秘聞,令王九心情沉重。又一件驚天大案,竟在堂而皇之發生:移宮案。
萬曆去世,泰昌朱常洛即位,妃嬪李選侍及養子——朱常洛的皇長子朱由校,同居乾清宮。
九月初一,朱常洛死於“紅丸案”。
當日,給事中楊漣、閣老劉一燝等東林黨趕往乾清宮。要求哭臨朱常洛,麵見皇子朱由校,共商即位大事,李選侍及魏忠賢想阻攔。
東林黨於是喝罵:李選侍不能與朱由校同住!被駁斥。但東林黨立刻發動太監、侍衛恐嚇!朱由校無奈與東林大臣見麵。
楊漣、劉一燝等見到朱由校,突然叩首山呼萬歲,並拖著離開乾清宮,前往文華殿受群臣禮拜,商議舉行正式登基大典。
不久,李選侍派人請朱由校回宮,東林卻把他關到太子宮,並由東林太監王安看押,取得主動。
李選侍見東林黨不要臉,無奈提出章奏須交由她過目,再給年幼的朱由校,東林黨當她放屁。
得勢的東林黨,還要李選侍立即移出乾清宮!遷居噦鸞宮。李選侍拒絕!雙方矛盾激化。
朱由校雖已關在慈慶宮,李選侍卻還在乾清宮,而要登帝位就必須回乾清宮。
為讓李選侍盡快移宮,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等多次逼迫!朱由校卻一直頑抗,直到九月初五才下令李選侍遷宮。但李選侍仍不移宮!並放言還要繼續。
於是,東林諸賢跑到門外,喝罵李選侍滾蛋。
東林黨的司禮監大太監王安,率眾在宮內強拖!李選侍抱著八公主被推著離開,淒慘移居噦鸞宮。
九月初六,朱由校登基,改次年為天啟元年。
移宮幾日後,李選侍所居噦鸞宮失火。太監李進忠罵東林禽獸不如!禦史賈繼春等朝臣聞訊,罵東林黨違背先皇遺願,禍國殃民。
楊漣等人逼朱由校批駁謠傳,宣稱“朕令停選侍封號,以慰聖母在天之靈,以遵皇考之意。爾諸臣可以仰體朕心矣”。
於是,東林說李選侍妄圖奪權,這才強趕其移宮;非東林說不符禮法,侮辱先朝嬪妃,實乃禽獸行徑!雙方爭論不休。
因此,移宮與梃擊、紅丸案成為黨爭標誌!牽涉萬曆、泰昌、天啟三代。東林黨於此都居功至偉!但史筆卻由其一脈相承。
……
孔府都是那麽個東西!王九對這些齷齪不憤怒,卻很苦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