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逐漸凋零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作者:簡單202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關鍵時刻來臨。
葉赫傾巢而出,一萬一千多勇士,僅剩三千五!何其慘烈?
王九部近一千九百英雄,除了幾十人跟黎相君進了城,如今僅剩五百多戰士!何其悲壯?
關鍵是這兩方的成建製精銳,皆已損失殆盡!已極其虛弱。
他們這兩部都已到生死存亡之際。
建奴損失更慘重!
前後兩次營嘯,八旗損失至少四千;王九部一路驅趕過程中,射殺、斬殺、自相殘殺、踩踏等,損失又得近兩千!這都已經六千。
之前與葉赫對抗,反攻,加上巡邏隊,至少損失兩千;之後圍攻葉赫,按二比一的戰損,葉赫犧牲的八千人,也得崩掉其四千牙口!這又是六千人了。
再加上王九部那一千精銳,頭次打了建奴個措手不及,造成二千四的傷亡,加上二次阻擊,再加衛所兵,另外還有蹶張弩的大量射殺!怎麽也得三千朝上。
建奴四旗兵力四計三萬,保守計算已損失一萬五千朝上。
若再加上萬多漢軍奴隸的自相殘殺、踩踏、填溝壕等,所損失的至少六七千人?當然,建奴不會將這當損失!老奴從沒將漢人當人。
但建奴再次傾力打造攻城器械,卻又再次燒毀得所剩無幾……
建奴的軍力、軍心、凝聚力!已遭遇前所未有的慘烈重創。
傷筋動骨不足形容……
老奴這還讓兩部逃掉?他在軍中權威將跌至穀底!加上王九之前破滅其神話,又重創建奴經濟。可說老奴統治基礎都已動搖!稍有不慎?就有屠家滅族之禍。
反觀葉赫。
雖極其慘烈!但葉赫隻要逃脫就算大勝。而葉赫就算全軍覆沒!也早已做到雖敗猶榮。
若僅就天下大勢論勝負?哪怕全軍覆沒,此戰葉赫也已慘勝!因為建奴現已前所未有的虛弱。
老奴也沒任何退路……
於是,老奴親率萬餘八旗,在開始向前進逼;葉赫與王九部也人人含悲!擺開陣勢最後一搏。
就在這時,戰局又有了新變化!
葉赫城門大開,一員女將明盔亮甲,率幾十人衝殺而出。令城門前遠遠堵射吊橋方向的一千建奴,頓時陣腳大亂。
同時,城牆上的回回炮終於砸下幾顆大石!就落在城外一千建奴陣腳中間。
雖然才砸到一個人的腳,但轟隆巨響、泥沙四濺!再配合那一聲突兀的尖聲慘叫,倒也十分駭人。
城頭的床弩,也終於射出第一批巨箭!方向歪了點,沒有射中建奴密集的陣形,但好歹也擦著建奴的前鋒而過。
約五台床弩射出十幾支巨箭,卻隻將建奴跑最前麵三個倒黴蛋!連人帶馬穿著橫移好幾丈。
傷害可以忽略不計,但威懾已令敵膽寒!大隊建奴紛紛立刻止步,驚駭的同時也不由慶幸:
還好自己沒像那幾個傻逼!還圖著在老奴父子眼前表現,也仗著武藝高強衝向最前麵。
床弩麵前!任何武藝都是放屁……
而城下,那員女將趁著建奴錯愕!人馬如龍、銀槍翻飛,火把下道道血箭噴湧,哪像英姿颯爽的美女?分明是煞氣逼人的羅刹。
措手不及的建奴紛紛潰向四處!恰此時,城內火槍兵跑步出城,迅速列成背靠城牆的長方陣。
他們是已駐守葉赫幾年的明軍。人手一把大明最好的火繩槍,且火藥特供、量大管飽;另有葉赫好吃好喝、甚至女人安家伺候著!他們至少算半個葉赫人。
所以,他們可能是大明唯一、能經常訓練火槍戰陣的隊伍。
人數不多,就一千!
但擺開陣勢後,威力相當驚人!
三段式嫻熟射擊,中間幾無空檔;邊射擊邊緩步前行,陣形、準確度絲毫不亂;他們藥包定裝,令其彈丸的力度與距離十分標準。
最關鍵是:他們竟真能射得非常準!常年訓練讓他們對六十步外的人形,幾乎彈無虛發!而標準火藥下的鉛子,四十五步內絕對破甲。
在幾乎不間斷的齊射下,這些人很默契地由近向遠清除。
之前城下那一千建奴,立刻便倒了血黴,尤其是二三十步內的建奴!被彈無虛發地一槍一個。
原來他們在城內就已裝好一輪藥!隻需分成三段不間歇輪射,根本不給人起身張弓搭箭的機會!唯剩本能地撒丫子跑……
火力逐漸延伸!
幾輪射擊後,便輪到相隔四十五步的建奴。此時對方已在張弓搭箭,可滿弓的特點在於破甲,在於立斃!並不訓練遠射。
四十五步,相隔五六十米遠,早過了滿弓最厲害的二三十米。
所謂滿弓重箭,箭頭很重,破甲很厲害,可也最易墜!非大力士使用的強弓,你都射不到五六十米外!更別說啥造成威脅……
但火繩槍在這個距離內,卻能穩穩地破甲!炙熱的鉛子破完甲,再鑽入皮肉內?入肉即化!
最是歹毒。
除非你來得及立刻脫掉衣甲,一刀給傷口挖個窟窿!否則,你就算當時不致命,等著中毒爛死吧。
炙熱的鉛子由於破甲時,既增加了熱能,又基本上已碎。與箭矢突然射中時並不痛不同,它能燙得你鬼哭狼嚎!極不人道。
到處都是淒厲慘嚎……
常年訓練的方陣火繩槍肯定比弓兵強!這是常識。
原來那女將的舍生忘死!就為這一千火槍兵能城外列陣。
馬媛做到了!
雖然帶出的幾十人變成幾個!雖然反應過來後瘋狂反撲的建奴,已令她負傷!槍陣成,嬌笑著功成身退!她才不管身後的鬼哭狼嚎。
馬媛還得飛奔城牆!
黎相君雖一肚子壞水,具體的指揮水平卻實在垃圾!建奴那麽密集的陣形,突然齊射,竟隻弄死三人?成本都不夠!
……
床弩在平地上能直射近四百米!城牆上對三百米內的大致目標,更是指哪打哪!可惜才八台。
非床弩少!是力量大、能推動轉盤、拉開弓弦的人太少!一台就需近三十力士,何況回回炮同樣費力!城裏已沒那麽多壯漢、壯婦。
盡管城牆上的床弩才八台,但人力不可抗拒的極限壓迫!也令建奴士兵在自覺散開、退後。
老奴父子狂怒!
莽古爾泰更在揮刀大喊:蠢貨!怕什麽!衝上去同明狗戰成一團,不就啥事沒有?
可除親衛外,誰都在默默地離他們父子遠點。
也是在離蠢貨遠點:沒見城頭的床弩,就盯著大軍前鋒在射嗎?有一批沒一批的梯次巨箭,誰知它會啥時候射來?要衝?
也得你們先衝!
眼見葉赫部與明狗不但在渡橋,而且有人在抓緊填平深壕!眼見城下的火槍兵方陣,徐徐靠近那道深壕!逃脫的人將越來越多……
老奴跳腳發狂!像真正顧不上生死的那種發狂!他揮刀連砍兩個阻止他的親衛,決絕地一馬當先!
代善、莽古爾泰也懂他們家如今處境!無論如何,都不能再讓賤民看扁!哪怕真的會死。
有樣學樣,也打退阻止的親衛,一往無前決絕衝鋒!使得三人各自的幾百親衛,隻能無奈衝鋒。
但是,衝出不足兩百步,加速還遠未完成!八九支巨箭如平地狂風疾射而至,所過之處一片人仰馬翻。
好在老奴父子全都安然無恙!
這次,親衛們不管不顧,蜂擁著將驚駭的老奴父子拉轉馬頭!狠狠給馬屁股抽上兩鞭……
老奴再次撤逃,幹看著正在加整撤離的葉赫與明狗,無語淚流。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
床弩並不可怕,有一輪沒一搭的巨箭,其實造不成多少傷亡。
可怕的是勇士們心散了!他們怕死、不甘!由於不甘而更怕死。
維係人心的兩條腿全廢!神話在開原已經破滅;比較公平公正的厚賞重罰?重罰還在,厚賞卻變成泡影不說,連家人都正在餓肚子!
誰還願意賣命啊?
老奴看得很準!
床弩確實沒多大威脅。之所以有一輪沒一搭地在射,除人力不足的原因外,是因為這些床弩…其實是緊急趕製的粗劣品。
馬媛跑上去看一眼就懂了……
尤其是那三道兒臂粗的弦,本應由羊腸筋搓成細線陰幹,再搓成粗大結實的弓弦!一時半會哪有?
竟由馬鬃編結代替!
一根弦都用不了四五回,當然得好鋼用在刀刃!關鍵時刻射射,建奴不動就不射!說穿就是嚇人為主、殺敵為輔。
即使如此,弓弦都在一根根的崩裂!因為馬媛趕上去之前,不識貨的黎相君已令人射過三四輪。
其實老奴要真不怕死,繼續親自衝鋒就好了。可老奴想的不怕死?那是讓大金勇士們不怕死。
天漸黎明,眼看葉赫與明狗就要很快都跑光進城!平素性情最溫和的代善目眥盡裂,狂怒而決絕地衝鋒!親衛們無奈跟從……
結果,城頭床弩竟然沒再響?
此時還有啥不明白!老奴與莽古爾泰差點氣得吐血。
正好,代善的幾百無奈跟隨的親衛,根本起不了啥作用。
老奴與莽古爾泰立刻猛拍馬屁、一騎絕塵!大隊建奴也知有機可乘,立刻洶湧而上!
這種忠心可以表……
但有些時機一旦錯過,就再也不會回來。
深壕對麵,有一千火槍兵組成兩個方陣!其火槍六十步外能射準,四十五步內保證破甲!且嫻熟的三段式射擊,可做到沒有空檔。
正在通過深壕的人,已在他們的保護範圍之內。
深壕中,有一大段早被兩邊之人,推倒填成上下兩個斜坡!雖不好走,但已有寬闊麵緩緩通過。
而那能射一百五十步的蹶張弩!依然在深壕邊阻擊。
對人心已散的建奴而言,便宜忠心可表!要命衝鋒可沒人幹……
城頭雖沒床弩射擊了!但回回炮依然能不時砸下,一百多米的距離,剛好沒點難度。
這玩意與之前床弩一樣,真砸不到幾人,卻真能嚇住很多人!
百十斤大石頭當空砸下!那真是既怕運氣差,更怕躲不及。
……
大勢已去!
可惱羞成怒的老奴父子,仍極不甘心!強令士卒們極限拋射。
所謂極限拋射,是對大致方位,箭矢朝天呈四十五度角,全力拉滿空射!講究高度與力度,不求準頭。等箭矢呈拋物線自然墜落時,其勢能可破棉甲。
少量的拋射無用,因為墜落不比直射,對方可輕易躲避開。但成千上萬極限拋射的殺傷力,其實很強!因那就像下雨一般射無可躲。
但這極耗力氣!
還講究協同齊發。
精疲力竭的八旗兵忍了!累就累點吧,死不了人……
本來僅四五十米有效射程的重箭,極限拋射下變成百米殺傷範圍!讓還未過壕的葉赫與明軍,處境頓時凶險起來。
好在王九部有蹶張弩,也好在此時的建奴已變得很怕死。
有蹶張弩隊員之處,建奴很有紀律地離他們百步之外!因為那是可破甲致命的距離……
就這樣,在蹶張弩、回回炮、火繩槍的共同掩護下,葉赫與王九的殘部,得以九死一生直奔城門。
主要還是建奴的士氣沒了。
其實蹶張弩的弩箭已基本用完!至少已有三分之一隊員,在頻頻端著沒有弩箭的弩,這邊一轉那邊一指在嚇人!他們自己比建奴更心虛……
建奴也早有懷疑!射了一路,沒空去撿一支利用,隨身你又能帶多少重弩!老奴父子也一個勁催人上前,問題是你不上誰上……
直等到斷後的蹶張弩隊員,表麵鎮定、其實心慌意亂直奔城門!大批建奴這才吼叫著來勁。飛奔向火槍兵六七十米外,英勇無畏地拉滿強弓!甚至連回回炮都不在乎。
——反正是朝天射箭,反正天已黎明。
榜樣的力量無窮,成萬建奴直追壕邊,天空下起持續的箭雨!是偷工減料的棉甲不可承受之重。
一千英雄!一千對戰局起到關鍵作用的英雄!在城頭的淚目中,變成了一地的刺蝟……
逐漸地凋零。
葉赫傾巢而出,一萬一千多勇士,僅剩三千五!何其慘烈?
王九部近一千九百英雄,除了幾十人跟黎相君進了城,如今僅剩五百多戰士!何其悲壯?
關鍵是這兩方的成建製精銳,皆已損失殆盡!已極其虛弱。
他們這兩部都已到生死存亡之際。
建奴損失更慘重!
前後兩次營嘯,八旗損失至少四千;王九部一路驅趕過程中,射殺、斬殺、自相殘殺、踩踏等,損失又得近兩千!這都已經六千。
之前與葉赫對抗,反攻,加上巡邏隊,至少損失兩千;之後圍攻葉赫,按二比一的戰損,葉赫犧牲的八千人,也得崩掉其四千牙口!這又是六千人了。
再加上王九部那一千精銳,頭次打了建奴個措手不及,造成二千四的傷亡,加上二次阻擊,再加衛所兵,另外還有蹶張弩的大量射殺!怎麽也得三千朝上。
建奴四旗兵力四計三萬,保守計算已損失一萬五千朝上。
若再加上萬多漢軍奴隸的自相殘殺、踩踏、填溝壕等,所損失的至少六七千人?當然,建奴不會將這當損失!老奴從沒將漢人當人。
但建奴再次傾力打造攻城器械,卻又再次燒毀得所剩無幾……
建奴的軍力、軍心、凝聚力!已遭遇前所未有的慘烈重創。
傷筋動骨不足形容……
老奴這還讓兩部逃掉?他在軍中權威將跌至穀底!加上王九之前破滅其神話,又重創建奴經濟。可說老奴統治基礎都已動搖!稍有不慎?就有屠家滅族之禍。
反觀葉赫。
雖極其慘烈!但葉赫隻要逃脫就算大勝。而葉赫就算全軍覆沒!也早已做到雖敗猶榮。
若僅就天下大勢論勝負?哪怕全軍覆沒,此戰葉赫也已慘勝!因為建奴現已前所未有的虛弱。
老奴也沒任何退路……
於是,老奴親率萬餘八旗,在開始向前進逼;葉赫與王九部也人人含悲!擺開陣勢最後一搏。
就在這時,戰局又有了新變化!
葉赫城門大開,一員女將明盔亮甲,率幾十人衝殺而出。令城門前遠遠堵射吊橋方向的一千建奴,頓時陣腳大亂。
同時,城牆上的回回炮終於砸下幾顆大石!就落在城外一千建奴陣腳中間。
雖然才砸到一個人的腳,但轟隆巨響、泥沙四濺!再配合那一聲突兀的尖聲慘叫,倒也十分駭人。
城頭的床弩,也終於射出第一批巨箭!方向歪了點,沒有射中建奴密集的陣形,但好歹也擦著建奴的前鋒而過。
約五台床弩射出十幾支巨箭,卻隻將建奴跑最前麵三個倒黴蛋!連人帶馬穿著橫移好幾丈。
傷害可以忽略不計,但威懾已令敵膽寒!大隊建奴紛紛立刻止步,驚駭的同時也不由慶幸:
還好自己沒像那幾個傻逼!還圖著在老奴父子眼前表現,也仗著武藝高強衝向最前麵。
床弩麵前!任何武藝都是放屁……
而城下,那員女將趁著建奴錯愕!人馬如龍、銀槍翻飛,火把下道道血箭噴湧,哪像英姿颯爽的美女?分明是煞氣逼人的羅刹。
措手不及的建奴紛紛潰向四處!恰此時,城內火槍兵跑步出城,迅速列成背靠城牆的長方陣。
他們是已駐守葉赫幾年的明軍。人手一把大明最好的火繩槍,且火藥特供、量大管飽;另有葉赫好吃好喝、甚至女人安家伺候著!他們至少算半個葉赫人。
所以,他們可能是大明唯一、能經常訓練火槍戰陣的隊伍。
人數不多,就一千!
但擺開陣勢後,威力相當驚人!
三段式嫻熟射擊,中間幾無空檔;邊射擊邊緩步前行,陣形、準確度絲毫不亂;他們藥包定裝,令其彈丸的力度與距離十分標準。
最關鍵是:他們竟真能射得非常準!常年訓練讓他們對六十步外的人形,幾乎彈無虛發!而標準火藥下的鉛子,四十五步內絕對破甲。
在幾乎不間斷的齊射下,這些人很默契地由近向遠清除。
之前城下那一千建奴,立刻便倒了血黴,尤其是二三十步內的建奴!被彈無虛發地一槍一個。
原來他們在城內就已裝好一輪藥!隻需分成三段不間歇輪射,根本不給人起身張弓搭箭的機會!唯剩本能地撒丫子跑……
火力逐漸延伸!
幾輪射擊後,便輪到相隔四十五步的建奴。此時對方已在張弓搭箭,可滿弓的特點在於破甲,在於立斃!並不訓練遠射。
四十五步,相隔五六十米遠,早過了滿弓最厲害的二三十米。
所謂滿弓重箭,箭頭很重,破甲很厲害,可也最易墜!非大力士使用的強弓,你都射不到五六十米外!更別說啥造成威脅……
但火繩槍在這個距離內,卻能穩穩地破甲!炙熱的鉛子破完甲,再鑽入皮肉內?入肉即化!
最是歹毒。
除非你來得及立刻脫掉衣甲,一刀給傷口挖個窟窿!否則,你就算當時不致命,等著中毒爛死吧。
炙熱的鉛子由於破甲時,既增加了熱能,又基本上已碎。與箭矢突然射中時並不痛不同,它能燙得你鬼哭狼嚎!極不人道。
到處都是淒厲慘嚎……
常年訓練的方陣火繩槍肯定比弓兵強!這是常識。
原來那女將的舍生忘死!就為這一千火槍兵能城外列陣。
馬媛做到了!
雖然帶出的幾十人變成幾個!雖然反應過來後瘋狂反撲的建奴,已令她負傷!槍陣成,嬌笑著功成身退!她才不管身後的鬼哭狼嚎。
馬媛還得飛奔城牆!
黎相君雖一肚子壞水,具體的指揮水平卻實在垃圾!建奴那麽密集的陣形,突然齊射,竟隻弄死三人?成本都不夠!
……
床弩在平地上能直射近四百米!城牆上對三百米內的大致目標,更是指哪打哪!可惜才八台。
非床弩少!是力量大、能推動轉盤、拉開弓弦的人太少!一台就需近三十力士,何況回回炮同樣費力!城裏已沒那麽多壯漢、壯婦。
盡管城牆上的床弩才八台,但人力不可抗拒的極限壓迫!也令建奴士兵在自覺散開、退後。
老奴父子狂怒!
莽古爾泰更在揮刀大喊:蠢貨!怕什麽!衝上去同明狗戰成一團,不就啥事沒有?
可除親衛外,誰都在默默地離他們父子遠點。
也是在離蠢貨遠點:沒見城頭的床弩,就盯著大軍前鋒在射嗎?有一批沒一批的梯次巨箭,誰知它會啥時候射來?要衝?
也得你們先衝!
眼見葉赫部與明狗不但在渡橋,而且有人在抓緊填平深壕!眼見城下的火槍兵方陣,徐徐靠近那道深壕!逃脫的人將越來越多……
老奴跳腳發狂!像真正顧不上生死的那種發狂!他揮刀連砍兩個阻止他的親衛,決絕地一馬當先!
代善、莽古爾泰也懂他們家如今處境!無論如何,都不能再讓賤民看扁!哪怕真的會死。
有樣學樣,也打退阻止的親衛,一往無前決絕衝鋒!使得三人各自的幾百親衛,隻能無奈衝鋒。
但是,衝出不足兩百步,加速還遠未完成!八九支巨箭如平地狂風疾射而至,所過之處一片人仰馬翻。
好在老奴父子全都安然無恙!
這次,親衛們不管不顧,蜂擁著將驚駭的老奴父子拉轉馬頭!狠狠給馬屁股抽上兩鞭……
老奴再次撤逃,幹看著正在加整撤離的葉赫與明狗,無語淚流。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
床弩並不可怕,有一輪沒一搭的巨箭,其實造不成多少傷亡。
可怕的是勇士們心散了!他們怕死、不甘!由於不甘而更怕死。
維係人心的兩條腿全廢!神話在開原已經破滅;比較公平公正的厚賞重罰?重罰還在,厚賞卻變成泡影不說,連家人都正在餓肚子!
誰還願意賣命啊?
老奴看得很準!
床弩確實沒多大威脅。之所以有一輪沒一搭地在射,除人力不足的原因外,是因為這些床弩…其實是緊急趕製的粗劣品。
馬媛跑上去看一眼就懂了……
尤其是那三道兒臂粗的弦,本應由羊腸筋搓成細線陰幹,再搓成粗大結實的弓弦!一時半會哪有?
竟由馬鬃編結代替!
一根弦都用不了四五回,當然得好鋼用在刀刃!關鍵時刻射射,建奴不動就不射!說穿就是嚇人為主、殺敵為輔。
即使如此,弓弦都在一根根的崩裂!因為馬媛趕上去之前,不識貨的黎相君已令人射過三四輪。
其實老奴要真不怕死,繼續親自衝鋒就好了。可老奴想的不怕死?那是讓大金勇士們不怕死。
天漸黎明,眼看葉赫與明狗就要很快都跑光進城!平素性情最溫和的代善目眥盡裂,狂怒而決絕地衝鋒!親衛們無奈跟從……
結果,城頭床弩竟然沒再響?
此時還有啥不明白!老奴與莽古爾泰差點氣得吐血。
正好,代善的幾百無奈跟隨的親衛,根本起不了啥作用。
老奴與莽古爾泰立刻猛拍馬屁、一騎絕塵!大隊建奴也知有機可乘,立刻洶湧而上!
這種忠心可以表……
但有些時機一旦錯過,就再也不會回來。
深壕對麵,有一千火槍兵組成兩個方陣!其火槍六十步外能射準,四十五步內保證破甲!且嫻熟的三段式射擊,可做到沒有空檔。
正在通過深壕的人,已在他們的保護範圍之內。
深壕中,有一大段早被兩邊之人,推倒填成上下兩個斜坡!雖不好走,但已有寬闊麵緩緩通過。
而那能射一百五十步的蹶張弩!依然在深壕邊阻擊。
對人心已散的建奴而言,便宜忠心可表!要命衝鋒可沒人幹……
城頭雖沒床弩射擊了!但回回炮依然能不時砸下,一百多米的距離,剛好沒點難度。
這玩意與之前床弩一樣,真砸不到幾人,卻真能嚇住很多人!
百十斤大石頭當空砸下!那真是既怕運氣差,更怕躲不及。
……
大勢已去!
可惱羞成怒的老奴父子,仍極不甘心!強令士卒們極限拋射。
所謂極限拋射,是對大致方位,箭矢朝天呈四十五度角,全力拉滿空射!講究高度與力度,不求準頭。等箭矢呈拋物線自然墜落時,其勢能可破棉甲。
少量的拋射無用,因為墜落不比直射,對方可輕易躲避開。但成千上萬極限拋射的殺傷力,其實很強!因那就像下雨一般射無可躲。
但這極耗力氣!
還講究協同齊發。
精疲力竭的八旗兵忍了!累就累點吧,死不了人……
本來僅四五十米有效射程的重箭,極限拋射下變成百米殺傷範圍!讓還未過壕的葉赫與明軍,處境頓時凶險起來。
好在王九部有蹶張弩,也好在此時的建奴已變得很怕死。
有蹶張弩隊員之處,建奴很有紀律地離他們百步之外!因為那是可破甲致命的距離……
就這樣,在蹶張弩、回回炮、火繩槍的共同掩護下,葉赫與王九的殘部,得以九死一生直奔城門。
主要還是建奴的士氣沒了。
其實蹶張弩的弩箭已基本用完!至少已有三分之一隊員,在頻頻端著沒有弩箭的弩,這邊一轉那邊一指在嚇人!他們自己比建奴更心虛……
建奴也早有懷疑!射了一路,沒空去撿一支利用,隨身你又能帶多少重弩!老奴父子也一個勁催人上前,問題是你不上誰上……
直等到斷後的蹶張弩隊員,表麵鎮定、其實心慌意亂直奔城門!大批建奴這才吼叫著來勁。飛奔向火槍兵六七十米外,英勇無畏地拉滿強弓!甚至連回回炮都不在乎。
——反正是朝天射箭,反正天已黎明。
榜樣的力量無窮,成萬建奴直追壕邊,天空下起持續的箭雨!是偷工減料的棉甲不可承受之重。
一千英雄!一千對戰局起到關鍵作用的英雄!在城頭的淚目中,變成了一地的刺蝟……
逐漸地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