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不過紙糊的軍隊而已——等等,紙會反光?
三國:無限物資,可樂辣翅換二喬 作者:老朱老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一宿,威望值又漲了起來,王策於是再次兌換了大量的螺紋鋼。
一時間郡守府院內仿佛成了建材市場,橫七豎八的鋼筋滿地都是。
等到了下午,這批螺紋鋼,已經分發到了每個鄉勇兵丁的手中,還在手握的地方裹上了皮子。
“好了,接著練!”
王策擺擺手,離開了校場,留下一頭霧水的新兵蛋子們,掄著手裏那二十公分刃口的螺紋鋼發呆。
行了,這事兒算是辦妥了!
有了這武器,就以匈奴騎兵那鋸木頭都嫌鈍的破刀爛矛,怎麽能衝垮他們的陣型了?
更不用說,張遼率領的八百鐵騎,這才是製勝的王牌啊!
當然,騎兵隻說是八百,也不對。
目前王策的麾下,還有千餘人的白馬義從、近五千的歸順匈奴騎手,在老單於的感召下,也是誠心效力。
平心而論,這些人都是不想和大漢朝廷作對的。
不然那南匈奴內部,哪裏還需要一場叛亂來重新洗牌呢?
當然,王策也不指望他們出多少力,隻需要和白馬義從配合,堵截對麵逃竄的流軍就是了,真正的戰鬥力,還是魚鱗甲士和鐵甲騎!
一番部署,很快,大軍繼續開拔,以比來時還要浩蕩的勢頭,直朝著五原郡殺去。
與此同時,臨時設置的單於大帳中。
“須卜骨都侯單於已經死了!”
“都怪屠各部的餿主意!若非如此,漢人怎會這麽快地殺過來?”
“別吵了,事已至此,隻能和那些漢軍拚了。”
帳中各部的頭人們吵成了一團。
須卜骨都侯單於在雁門關外,被當場擊殺,腦袋都不知道送到什麽地方去,這件事,已經成為了匈奴各部近來的大事。
而老單於羌渠,不但沒死,還站在了漢軍一方!
各部的頭人們心裏清楚,他們作為支持屠各部叛亂的一份子,想要獲得老單於的寬待,根本就是做夢。
屠各部接任的頭人,也是一腦門汗。
誰能想到,明明諸侯並起的中原,居然出了這麽一個叫王策的?
偏偏還這麽能打!
眼珠子“骨碌碌”地轉了轉,屠各部的頭人想出了一個新主意。
“各位,各位!”
“你們就這麽怕了漢人?”
“我們的祖先,可是把他們的祖先殺的丟盔棄甲、隻能屯兵山上,才派人來和親的呀!”
“匈奴的勇士們,你們的血呢?你們的刀槍呢?”
“難道都被優渥的生活熄滅、磨鈍了嗎?”
好歹是帳中勢力最大的一股,爭執不休的各部頭人們,終於停止了爭吵,將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
“你們隻說那漢軍的鐵甲如何堅固……”
“可你們不想想,那些漢人隻顧著自己的中原沃土,怎麽可能會把精銳的力量,放在大草原上?”
“我們的馬場,可是種不出糧食的!”
他說的也算有理有據,又帶了幾分詭辯,其餘各部的頭領對視一眼,默默點了點頭。
眼見口才起了作用,屠各部的頭人說的更起勁了。
“你們誰見過那鐵甲嗎?”
“又有誰親手劈砍過他們的盔甲嗎?”
“你們也是和漢軍力戰不知多少年的騎手了,來,你說,漢軍的甲胄什麽樣子?”
屠各部頭人隨手一指,被指到的頭人一愣,旋即說了起來。
“漢軍所屬,不過步卒眾多,強弓硬弩是有些,不過都是皮甲綴著些許甲片,算不得厲害。”
“至於騎兵……若不是那西涼的羌騎,這大漢的騎兵,哪裏是我們匈奴鐵騎的對手?”
屠各部頭人點點頭,用力拊掌。
“你們久在五原、朔方等地,我們可是從前線,和那些漢軍交戰後……成功撤退的!”
所謂語言的藝術,不過如此。
分明是被鐵騎衝垮,又被白馬義從趕小雞一樣地殺散逃竄,到了他嘴裏,就成了成功撤退!
“要我說,那漢軍的鐵甲,看著堅固無比,實際上就是紙糊的一般!”
“你們都被漢軍騙了!”
“至於他們的步卒……嗬嗬,那種輕飄飄的甲胄,擋得住我們的彎刀嗎?”
雖然可能是在胡攪蠻纏,但屠各部頭人的這番話,明顯激起了這些匈奴叛軍的士氣。
“對!”
“沒錯!”
“我就說漢軍孱弱可欺,定然是不知用了什麽手段,才謀害了須卜骨都侯單於!”
人總會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一旦有了開口,他們就會自行發散思維,對缺漏的地方補足。
屠各部頭人心中冷笑,臉上卻是越發悲憤起來。
“羌渠老東西已經投靠了漢軍,這是背棄我們的傳統!”
“我們都是自由的弟兄,馬上的健兒,怎能受那郝軍的脅迫?”
“你們也不想喝不到羊奶馬奶、吃不到肉幹,每天抱著粟餅充饑吧!”
帳中的匈奴頭人們,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
雖然他們平時也吃了不少粟餅蔬菜——在匈奴,這些東西金貴的很,一般部眾是根本吃不到的。
“那麽,你們還在等什麽?”
“拿起武器,打敗漢軍!殺進中原去大搶一番!”
“從此以後,這廣大的並州,任由我等馳騁!”
興許是蠱惑人的人,先得蠱惑了自己,起碼這番話,屠各部的頭人卻是自己相信了。
“殺!殺!殺!”
匈奴各部頭人的血性,也被激發了起來,他們一個個發出了狼嚎一般的聲音。
“既然如此,我們就和漢軍在大草原上,真刀真槍的廝殺一番!”
屠各部頭人也大笑起來。
不過很快,會戰的當天,他就笑不出來了。
九原縣城外十餘裏處,王策率領的漢軍,已經陣列整齊,一步步朝著五原郡的治所進軍。
迎風一麵“王”字招展,其下的小旗,分別“張”、“趙”、“典”迎風招展——“張”字旗卻是有兩麵。
迎著日光,漢軍身上的甲胄,反射著明晃晃的光,那些早已抓緊馬刀長矛,隻等衝殺的匈奴叛軍,不由得躊躇了起來。
這……
好像不是紙糊的吧!
紙糊的鎧甲,還能反光嗎?
而且,這幫漢軍,看上去都快比他們的馬壯實了!
這到底是哪兒來的漢軍?
西涼軍也不是這樣啊!
一時間郡守府院內仿佛成了建材市場,橫七豎八的鋼筋滿地都是。
等到了下午,這批螺紋鋼,已經分發到了每個鄉勇兵丁的手中,還在手握的地方裹上了皮子。
“好了,接著練!”
王策擺擺手,離開了校場,留下一頭霧水的新兵蛋子們,掄著手裏那二十公分刃口的螺紋鋼發呆。
行了,這事兒算是辦妥了!
有了這武器,就以匈奴騎兵那鋸木頭都嫌鈍的破刀爛矛,怎麽能衝垮他們的陣型了?
更不用說,張遼率領的八百鐵騎,這才是製勝的王牌啊!
當然,騎兵隻說是八百,也不對。
目前王策的麾下,還有千餘人的白馬義從、近五千的歸順匈奴騎手,在老單於的感召下,也是誠心效力。
平心而論,這些人都是不想和大漢朝廷作對的。
不然那南匈奴內部,哪裏還需要一場叛亂來重新洗牌呢?
當然,王策也不指望他們出多少力,隻需要和白馬義從配合,堵截對麵逃竄的流軍就是了,真正的戰鬥力,還是魚鱗甲士和鐵甲騎!
一番部署,很快,大軍繼續開拔,以比來時還要浩蕩的勢頭,直朝著五原郡殺去。
與此同時,臨時設置的單於大帳中。
“須卜骨都侯單於已經死了!”
“都怪屠各部的餿主意!若非如此,漢人怎會這麽快地殺過來?”
“別吵了,事已至此,隻能和那些漢軍拚了。”
帳中各部的頭人們吵成了一團。
須卜骨都侯單於在雁門關外,被當場擊殺,腦袋都不知道送到什麽地方去,這件事,已經成為了匈奴各部近來的大事。
而老單於羌渠,不但沒死,還站在了漢軍一方!
各部的頭人們心裏清楚,他們作為支持屠各部叛亂的一份子,想要獲得老單於的寬待,根本就是做夢。
屠各部接任的頭人,也是一腦門汗。
誰能想到,明明諸侯並起的中原,居然出了這麽一個叫王策的?
偏偏還這麽能打!
眼珠子“骨碌碌”地轉了轉,屠各部的頭人想出了一個新主意。
“各位,各位!”
“你們就這麽怕了漢人?”
“我們的祖先,可是把他們的祖先殺的丟盔棄甲、隻能屯兵山上,才派人來和親的呀!”
“匈奴的勇士們,你們的血呢?你們的刀槍呢?”
“難道都被優渥的生活熄滅、磨鈍了嗎?”
好歹是帳中勢力最大的一股,爭執不休的各部頭人們,終於停止了爭吵,將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
“你們隻說那漢軍的鐵甲如何堅固……”
“可你們不想想,那些漢人隻顧著自己的中原沃土,怎麽可能會把精銳的力量,放在大草原上?”
“我們的馬場,可是種不出糧食的!”
他說的也算有理有據,又帶了幾分詭辯,其餘各部的頭領對視一眼,默默點了點頭。
眼見口才起了作用,屠各部的頭人說的更起勁了。
“你們誰見過那鐵甲嗎?”
“又有誰親手劈砍過他們的盔甲嗎?”
“你們也是和漢軍力戰不知多少年的騎手了,來,你說,漢軍的甲胄什麽樣子?”
屠各部頭人隨手一指,被指到的頭人一愣,旋即說了起來。
“漢軍所屬,不過步卒眾多,強弓硬弩是有些,不過都是皮甲綴著些許甲片,算不得厲害。”
“至於騎兵……若不是那西涼的羌騎,這大漢的騎兵,哪裏是我們匈奴鐵騎的對手?”
屠各部頭人點點頭,用力拊掌。
“你們久在五原、朔方等地,我們可是從前線,和那些漢軍交戰後……成功撤退的!”
所謂語言的藝術,不過如此。
分明是被鐵騎衝垮,又被白馬義從趕小雞一樣地殺散逃竄,到了他嘴裏,就成了成功撤退!
“要我說,那漢軍的鐵甲,看著堅固無比,實際上就是紙糊的一般!”
“你們都被漢軍騙了!”
“至於他們的步卒……嗬嗬,那種輕飄飄的甲胄,擋得住我們的彎刀嗎?”
雖然可能是在胡攪蠻纏,但屠各部頭人的這番話,明顯激起了這些匈奴叛軍的士氣。
“對!”
“沒錯!”
“我就說漢軍孱弱可欺,定然是不知用了什麽手段,才謀害了須卜骨都侯單於!”
人總會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一旦有了開口,他們就會自行發散思維,對缺漏的地方補足。
屠各部頭人心中冷笑,臉上卻是越發悲憤起來。
“羌渠老東西已經投靠了漢軍,這是背棄我們的傳統!”
“我們都是自由的弟兄,馬上的健兒,怎能受那郝軍的脅迫?”
“你們也不想喝不到羊奶馬奶、吃不到肉幹,每天抱著粟餅充饑吧!”
帳中的匈奴頭人們,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
雖然他們平時也吃了不少粟餅蔬菜——在匈奴,這些東西金貴的很,一般部眾是根本吃不到的。
“那麽,你們還在等什麽?”
“拿起武器,打敗漢軍!殺進中原去大搶一番!”
“從此以後,這廣大的並州,任由我等馳騁!”
興許是蠱惑人的人,先得蠱惑了自己,起碼這番話,屠各部的頭人卻是自己相信了。
“殺!殺!殺!”
匈奴各部頭人的血性,也被激發了起來,他們一個個發出了狼嚎一般的聲音。
“既然如此,我們就和漢軍在大草原上,真刀真槍的廝殺一番!”
屠各部頭人也大笑起來。
不過很快,會戰的當天,他就笑不出來了。
九原縣城外十餘裏處,王策率領的漢軍,已經陣列整齊,一步步朝著五原郡的治所進軍。
迎風一麵“王”字招展,其下的小旗,分別“張”、“趙”、“典”迎風招展——“張”字旗卻是有兩麵。
迎著日光,漢軍身上的甲胄,反射著明晃晃的光,那些早已抓緊馬刀長矛,隻等衝殺的匈奴叛軍,不由得躊躇了起來。
這……
好像不是紙糊的吧!
紙糊的鎧甲,還能反光嗎?
而且,這幫漢軍,看上去都快比他們的馬壯實了!
這到底是哪兒來的漢軍?
西涼軍也不是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