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歲數來講,陳浩南和王大龍都比蔣明春大,兩人一口一個蔣哥喊的,蔣明春都覺得自己是混道上的了。


    “票不著急,還是吃飯要緊。”


    蔣明春攔住王大龍,好說歹說把飯吃完。


    下午蔣明春帶著梁玉萍和蔣小梅去了縣劇院。聽說縣劇院是今年才開始恢複演出的。


    今天演的節目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算的上是傳統經典戲劇。


    看戲的人不多,整個大廳坐了不到一半的人,看起來比較冷清。


    蔣小梅和梁玉萍看的認真。


    看到女扮男裝的祝英台出現,蔣小梅更來勁兒了。撅起屁股一個勁兒的瞧。


    “嫂子,我一眼就認出來了!你說梁山伯咋這麽笨呢?怎麽就看不出她是女的?”


    蔣明春反手一個彈指神功:


    “廢話,看出來是女的梁山伯也不會說。好好看戲。”


    梁玉萍笑著把蔣明春推開,護著蔣小梅給她揉腦袋。


    這兩口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打的一手好配合。


    從相識,相戀,到後麵的殉情,化蝶。


    前半段蔣小梅和梁玉萍還是在看戲,到了後半段就成了邊哭邊看。


    不得不說,縣劇團的演員,演的很不錯。連蔣明春這種不太懂戲劇的都覺得好。


    隻可惜前世劇院恢複演出之後,隻堅持了四年,就徹底關閉。連著劇團也都解散了。


    演出結束,蔣小梅還給梁玉萍擦著眼淚,蔣明春走在旁邊不時安慰幾句。


    出了劇院門,陳浩南和王大龍已經等在門口了。


    “蔣哥,票搞到手了!咱這就去買電視吧?”


    前一秒還抹眼淚的蔣小梅,一聽到要買電視,頓時蹦的比誰都高:


    “買!哥!咱們趕快買吧!”


    這年頭,即使是黑白電視機,也依舊是稀缺物品。


    國家電視機,從1958年研發直到76年,都隻用於高端用途,尋常家庭基本上沒有。


    直到77年隨著技術進步和生產擴大,城鎮家庭開始流行起來。


    至於農村,一直到了80年代後,才開始普及。差不多一個村有個兩三台的樣子。


    90年之後隨著彩電進入大眾視野,還有價格戰的爆發,黑白電視機也不再成為首選,價格上也下降了很多。


    但在79年的今天,能擁有一台黑白電視,那是妥妥的大戶人家。


    蔣明春最終還是選了和陳浩南的三蹦子,一樣的牌子。


    井岡山牌黑白電視機。


    12寸的電視看起來像個鞋盒子,換台還是需要手擰的那種。


    上一世蔣明春沒怎麽看過黑白電視,95年買了人生第一台電視機就是彩色的。看著眼前的鞋盒子總覺得有點別扭。


    倒是把蔣小梅歡喜的不行,一路上眼睛就像是長在電視機上了一樣,片刻也不肯挪開,生怕自家的電視機摔壞了。


    王大龍說什麽也要幫著送回去,順便上門拜訪,認認門。


    馱著電視機剛進村,就被人圍觀了。


    “小梅,你們家又買什麽好東西了?”


    “這四四方方的是啥呀?”


    蔣小梅神氣的昂起下巴:“當然是電視機了,花四百多呢!”


    “呀!這麽貴呢?”


    “嘖嘖嘖,老蔣家都有電視了!”


    “是啊是啊,人家自行車電視機都有了,咱連個縫紉機都沒有。”


    “你能跟人家比嗎?想買電視,你得先有個像明春那樣的好兒子。”


    聽著村民的議論,蔣小梅別提多得意了。買自行車自己不會騎,也沒法出去顯擺。現在有了電視機,可以天天看,以後還不得羨慕死他們。


    “爹,娘!快出來!我哥把電視機買回來了!”


    蔣存柱早就聽到了外麵的動靜,心裏雖然得意,可表麵上必須得裝的穩重些。


    幾個村民擠過來,羨慕道:


    “蔣隊長,你家都趕上大莊科的劉支書了。以後咱們村也有電視了!”


    曹貴平反駁道:


    “什麽叫趕上?劉三柱不就仗著有個當官的女婿嗎?你沒見他上次怎麽給存柱說好話嗎?明春人家可是大作家,周縣長都得上門拜訪。他也能跟咱存柱比!”


    蔣存柱感覺自己的嘴角比ak都難壓,買電視倒是沒多高興,半輩子都沒看過個電視,早就習慣了。


    可是買了電視之後,被人天天奉承著,這才是他快樂的源泉。


    一瞬間,老蔣在心裏一萬個支持購買電視,自己兒子做的這個決定真不錯!


    陳浩南和蔣小梅是先拉著電視機回來的,等到王大龍帶著蔣明春和梁玉萍回來,發現自家已經被村民給圍的水泄不通了。


    “乖乖!蔣哥啊,你們村裏還真熱鬧。這是傾巢出動啊!”


    王大龍也是被這種場景給驚到了。


    蔣明春和梁玉萍默默對視,頓時感覺有些頭大。


    可他們不知道,真正讓人腦袋大的事情還在後麵呢。


    陳浩南當仁不讓的幫忙調試天線,他家裏本來就有一個,也算是老手了。


    “有了沒?”


    “不行。”


    “這邊呢?”


    “有聲了有聲了,沒出圖像。”


    “好了好了!看到了!”


    蔣小梅喜悅的聲音從屋子裏傳出來。


    蔣明春和梁玉萍好不容易擠進門,頭一次有種回家需要過安檢的感覺。


    電視的聲音很大,就連院子裏也聽的清楚。


    村民們有的從窗戶上往裏麵看,有的就站門口,大有一副賴著不走的架勢。


    蔣明春買電視本來是為了,給梁玉萍緩解緩解壓力,平時看看電視,放鬆放鬆。


    可現在這個樣子,明顯是便宜別人了。


    不行,得想個法子!要是天天都這麽多人,以後還怎麽休息。


    為了滿足大家,當晚蔣明春幹脆把電視機擺在了院子裏。


    直到上個月京都電視台才正式試播。國內有些地方還沒有建立當地的電視台。


    至於電視節目就更是稀少。


    在四大名著開拍之前,國內電視流行的都是香江那邊的節目,還有就是從外國翻譯過來的。


    演電視劇都是一集接著一集,根本沒有廣告這種東西。直到今年年底,電視台才開辦了廣告業務。


    不過每天的廣告時間也隻限製在五分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好197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文弄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文弄墨並收藏你好197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