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靈帶著蔣明春走進編輯部,正好撞上出來送文件的宋書寧。
“咦?小田你不是去接人了嗎?怎麽這麽快就...”
話說到一半,宋書寧一眼就看到了跟在小田後麵的年輕人。
“嘶~”
宋書寧倒吸了一口氣,有些不確定的問道:“這位同誌是...”
田雪靈笑嘻嘻的咧著嘴,就是不說。
蔣明春看的難受主動上前一步伸出手:“您好,我是蔣明春。”
“蔣明春...呀!你就春明作家?”
宋書寧的聲音引得編輯部其他幾個編輯也抬起了頭。
上次對方的稿子可是主編親自要去的,編輯們當然對此有印象。
“呦,能寫出《地下交通站》的作家這麽年輕啊!”
宋書寧有些埋怨的看著幸災樂禍的田雪靈,這個小丫頭就是故意的。
“來來來,蔣明春同誌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編輯部的老鄭,鄭秋華。”
“您好您好!”
“這位是小詹,詹浮萍。還有老邱,邱雲。”
宋書寧熱情的一一介紹,蔣明春也熱情和眾人握手打招呼。
這些人裏麵有幾個,未來都是進入編委的重量級人物。
“明春同誌,我有個問題很好奇。你的家裏人是有參加過抗戰嗎?”
“我爺爺是抗日老兵。”
這個倒是沒瞎說,蔣明春的爺爺蔣平就是老戰士,隻不過打小日子的時候落下病根,不等解放前就退伍回家了。在蔣明春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要是一直在部隊裏,可能自己和父親就是軍二代,軍三代了。
“哦,怪不得!”
眾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老邱也來了興致:“明春同誌,在寫《地下交通站》之前還有沒有寫過其它的作品。”
“沒有,《地下交通站》是我第一個作品。”
雖然有些不相信,可事實就擺在這裏。
宋書寧和幾個編輯都有些暗暗咋舌,不得不說天賦這東西真是存在差異的。
人家第一次寫就能寫的這麽好,最重要的是人家還這麽年輕。
不過也不是沒有一輩子就寫出一部成名作品的人。而且這樣的情況大有人在。
好多作家都是在寫出一部著作之後,就再也沒法超越之前,然後寫的一部不如一部,最後直到被遺忘。
像蔣明春這樣一鳴驚人的人,反而讓人擔心他以後得作品是否仍然能保持現在的水準,或是超過現在。
“明春同誌,你最近有沒有寫新的作品啊?”
宋書寧也就是隨便一問,主要是看到對方手裏一直拿著一個文件袋,裏麵說不定就裝著點什麽呢。
可沒想到,這一問還真給他問著了。
“寫了。正準備找地方投稿呢。”
蔣明春的話有很大的浮動,沒有明確表示投給哪個地方。這樣一來在後續稿費的問題上就有一個商量的空間。
上次千字給六塊,最高不還有個七塊的嗎?
宋書寧和田雪靈頓時眼睛一亮:
“方便給我欣賞欣賞嗎?”
蔣明春沒有遮掩,直接打開手裏袋子,把稿子取了出來。
田雪靈想要接手,卻被宋書寧搶先一步,氣的小丫頭直咬嘴唇。
宋書寧拿了稿子,把自己要幹的事情都給忘了。回到自己辦公桌前戴上眼鏡,坐在椅子上:
“《老兵》 又是關於抗戰的嗎?”
蔣明春沒有回答。對方明顯不是在提問,也並沒有等著回答。
隨著目光躍然於紙上,宋書寧幾乎很快就被帶入到了故事當中。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做‘何衛國’的抗日老兵。戰爭負傷之後從部隊退伍回到了家。
家裏的親人在他參軍期間被日軍殺害,他無兒無女隻有孤零零的一個人。因為他之前參加過國民黨的軍隊,在十年動亂中他並沒有獲得當地百姓的尊重,一些小孩還給他起了個反動老頭的外號。
老人為了糊口,隻能每天拖著傷病去給隊裏放羊。偶爾給過去的老戰友寫信是他唯一的樂趣。
可每隔一段時間總能收到戰友們去世的消息。老人的內心煎熬著,就這樣直到有一天村口的喇叭裏播放著慶祝抗日戰爭勝利30周年紀念的致詞,肯定了在抗日戰爭中做出貢獻和犧牲的所有人士。
這一刻,老人淚流滿麵,對著喇叭顫抖著身軀,直到被村裏的小孩笑話,他才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小便失禁了。
回到家何衛國又收到了一個戰友離去的信件,忽然間何衛國決定要為這些曾經保衛了祖國和人民的戰友們做些什麽。
他提了一桶水將自己清洗幹淨,身上一道道傷疤是老兵的英雄見證。
何衛國從櫃子裏取出自己多年沒有穿過的新衣服,戴上自己的軍功章。掏出他攢了多年的路費毅然踏上那片他和戰友曾經戰鬥過的土地。
老人不斷地朝山上爬著,盡管身體已經虛弱到不行,可他還是咬牙堅持著,因為他知道,他的戰友就在那座山頭上。
不知過了多久,老人終於爬上了山。他站在一座墓碑前低聲的訴說著這些年的委屈,和當年的事情。
忽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遮住了大地,正如過去的侵略軍撲向他們一樣。
老人用力挺直佝僂的脊梁,麵對著漸漸逼近的烏雲,這一刻老人的身後出現了無數英勇的戰士,他們穿著破爛的軍服,拿著大刀,發出震耳欲聾的呐喊,朝著日軍衝了上去。
“衝啊!”
“衝啊!”
老人用沙啞的聲音喊出那句口號,和他的戰友們朝著敵人發起了最後的衝鋒......
不知何時,宋書寧的眼眶已經被淚水填滿,他有些哽咽的看著那段結尾,竟然半天緩不過神兒來。
幾個編輯見狀紛紛投來疑惑的目光,田雪靈走過來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怎麽啦?”
宋書寧不好意思的擦了擦眼淚,張口發現自己的嗓子還有些啞:
“好...嗯嗯,好,太好了。這個稿子我隻能給這樣的評價。”
熟悉宋書寧的人都知道,這人對稿子的評價一慣是很挑剔的。
如果他隻說一個“好”,那就說明這個稿子在他心裏是非常高的水平。
“咦?小田你不是去接人了嗎?怎麽這麽快就...”
話說到一半,宋書寧一眼就看到了跟在小田後麵的年輕人。
“嘶~”
宋書寧倒吸了一口氣,有些不確定的問道:“這位同誌是...”
田雪靈笑嘻嘻的咧著嘴,就是不說。
蔣明春看的難受主動上前一步伸出手:“您好,我是蔣明春。”
“蔣明春...呀!你就春明作家?”
宋書寧的聲音引得編輯部其他幾個編輯也抬起了頭。
上次對方的稿子可是主編親自要去的,編輯們當然對此有印象。
“呦,能寫出《地下交通站》的作家這麽年輕啊!”
宋書寧有些埋怨的看著幸災樂禍的田雪靈,這個小丫頭就是故意的。
“來來來,蔣明春同誌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編輯部的老鄭,鄭秋華。”
“您好您好!”
“這位是小詹,詹浮萍。還有老邱,邱雲。”
宋書寧熱情的一一介紹,蔣明春也熱情和眾人握手打招呼。
這些人裏麵有幾個,未來都是進入編委的重量級人物。
“明春同誌,我有個問題很好奇。你的家裏人是有參加過抗戰嗎?”
“我爺爺是抗日老兵。”
這個倒是沒瞎說,蔣明春的爺爺蔣平就是老戰士,隻不過打小日子的時候落下病根,不等解放前就退伍回家了。在蔣明春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要是一直在部隊裏,可能自己和父親就是軍二代,軍三代了。
“哦,怪不得!”
眾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老邱也來了興致:“明春同誌,在寫《地下交通站》之前還有沒有寫過其它的作品。”
“沒有,《地下交通站》是我第一個作品。”
雖然有些不相信,可事實就擺在這裏。
宋書寧和幾個編輯都有些暗暗咋舌,不得不說天賦這東西真是存在差異的。
人家第一次寫就能寫的這麽好,最重要的是人家還這麽年輕。
不過也不是沒有一輩子就寫出一部成名作品的人。而且這樣的情況大有人在。
好多作家都是在寫出一部著作之後,就再也沒法超越之前,然後寫的一部不如一部,最後直到被遺忘。
像蔣明春這樣一鳴驚人的人,反而讓人擔心他以後得作品是否仍然能保持現在的水準,或是超過現在。
“明春同誌,你最近有沒有寫新的作品啊?”
宋書寧也就是隨便一問,主要是看到對方手裏一直拿著一個文件袋,裏麵說不定就裝著點什麽呢。
可沒想到,這一問還真給他問著了。
“寫了。正準備找地方投稿呢。”
蔣明春的話有很大的浮動,沒有明確表示投給哪個地方。這樣一來在後續稿費的問題上就有一個商量的空間。
上次千字給六塊,最高不還有個七塊的嗎?
宋書寧和田雪靈頓時眼睛一亮:
“方便給我欣賞欣賞嗎?”
蔣明春沒有遮掩,直接打開手裏袋子,把稿子取了出來。
田雪靈想要接手,卻被宋書寧搶先一步,氣的小丫頭直咬嘴唇。
宋書寧拿了稿子,把自己要幹的事情都給忘了。回到自己辦公桌前戴上眼鏡,坐在椅子上:
“《老兵》 又是關於抗戰的嗎?”
蔣明春沒有回答。對方明顯不是在提問,也並沒有等著回答。
隨著目光躍然於紙上,宋書寧幾乎很快就被帶入到了故事當中。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做‘何衛國’的抗日老兵。戰爭負傷之後從部隊退伍回到了家。
家裏的親人在他參軍期間被日軍殺害,他無兒無女隻有孤零零的一個人。因為他之前參加過國民黨的軍隊,在十年動亂中他並沒有獲得當地百姓的尊重,一些小孩還給他起了個反動老頭的外號。
老人為了糊口,隻能每天拖著傷病去給隊裏放羊。偶爾給過去的老戰友寫信是他唯一的樂趣。
可每隔一段時間總能收到戰友們去世的消息。老人的內心煎熬著,就這樣直到有一天村口的喇叭裏播放著慶祝抗日戰爭勝利30周年紀念的致詞,肯定了在抗日戰爭中做出貢獻和犧牲的所有人士。
這一刻,老人淚流滿麵,對著喇叭顫抖著身軀,直到被村裏的小孩笑話,他才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小便失禁了。
回到家何衛國又收到了一個戰友離去的信件,忽然間何衛國決定要為這些曾經保衛了祖國和人民的戰友們做些什麽。
他提了一桶水將自己清洗幹淨,身上一道道傷疤是老兵的英雄見證。
何衛國從櫃子裏取出自己多年沒有穿過的新衣服,戴上自己的軍功章。掏出他攢了多年的路費毅然踏上那片他和戰友曾經戰鬥過的土地。
老人不斷地朝山上爬著,盡管身體已經虛弱到不行,可他還是咬牙堅持著,因為他知道,他的戰友就在那座山頭上。
不知過了多久,老人終於爬上了山。他站在一座墓碑前低聲的訴說著這些年的委屈,和當年的事情。
忽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遮住了大地,正如過去的侵略軍撲向他們一樣。
老人用力挺直佝僂的脊梁,麵對著漸漸逼近的烏雲,這一刻老人的身後出現了無數英勇的戰士,他們穿著破爛的軍服,拿著大刀,發出震耳欲聾的呐喊,朝著日軍衝了上去。
“衝啊!”
“衝啊!”
老人用沙啞的聲音喊出那句口號,和他的戰友們朝著敵人發起了最後的衝鋒......
不知何時,宋書寧的眼眶已經被淚水填滿,他有些哽咽的看著那段結尾,竟然半天緩不過神兒來。
幾個編輯見狀紛紛投來疑惑的目光,田雪靈走過來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怎麽啦?”
宋書寧不好意思的擦了擦眼淚,張口發現自己的嗓子還有些啞:
“好...嗯嗯,好,太好了。這個稿子我隻能給這樣的評價。”
熟悉宋書寧的人都知道,這人對稿子的評價一慣是很挑剔的。
如果他隻說一個“好”,那就說明這個稿子在他心裏是非常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