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沉默了一會兒才解釋說:“是會有的,不過目前還不需要擔心,隻要在這個小世界裏不被發現就沒什麽太大問題。”
瑪祿也明白,康熙今天派人偷聽她,八成隻是個開始。現在大阿哥基本上是半廢的狀態,太子的地位還是穩固的。三阿哥隻是看著是個好苗子,可心性不好。後期太子落魄他第一個出來落井下石。這樣的行為自然會被康熙把他踢出隊伍。
五阿哥六阿哥都不參與奪嫡之爭,七阿哥現在是小四兒的親弟弟,自然也不會構成威脅。九阿哥和十阿哥出生之後會跟著八阿哥走錯路,隻要自己管製好後頭生出來那個不給小四兒添亂,就可以了!
這也意味著,胤禛這一世會更早被皇帝看中,更早嶄露頭角,也會更早被康熙猜忌。
這每一步,走得都必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夜深了,營帳中燭火搖曳。瑪祿心裏盤算著這些,也慢慢閉上了眼睛,逐漸進入了夢鄉。明天就是回宮之前的送別禮宴,那將是一場硬仗,她需要好好休息,養精蓄銳。
整個秋獮結束後,康熙帝將在行宮設宴,犒賞蒙古王公官員及兵丁,賜給他們食物、布匹、綢緞、白銀等,以此表達皇恩浩蕩,鞏固與蒙古的聯盟關係。
與宴的紮薩克蒙古諸部主要是喀喇沁、東土默特二部所在的卓索圖盟,以及翁牛特、敖漢、奈曼、巴林、克什克騰、阿魯科爾沁、喀爾喀左翼、紮魯特八部所在的昭烏達盟。
宴會也分兩種,一種是公宴,一種則是更為親近的家宴。無論公宴還是家宴,紮薩克蒙古諸部每一次都要向皇帝進獻大批牲畜等作為貢品,這不僅是對皇帝的敬意,也是大清王朝繁榮昌盛的象征。
家宴則親近些,諸位妃嬪、皇子,以及蒙古王公的妻子、女兒們也可以參加。第二天瑪祿起了個大早,按品大妝收拾好之後,便指揮人先收拾一部分東西準備回宮。
宴會開始前,武備院司事人員將蒙古王公進貢的蒙古包和帳房在禦營門外劄設好,馬駝牛羊等牲畜列於道路左側,等待皇帝檢閱。兩邊牛羊叫聲不絕於耳,有趣極了。
不一會兒,康熙從禦營裏闊步走出,大駕行至帳殿,氣勢非凡。理藩院官員引導著蒙古王公、台吉跪迎,場麵莊重而肅穆。待皇帝坐定後,眾人魚貫而入,按照既定的禮儀,坐於帳殿內各自固定的位置上。
其餘人則分列在帳殿外的蒙古包中,秩序井然。皇帝進茶,眾人起立,行一叩禮,以示對皇帝的尊敬。隨後皇帝賜茶,眾人再次行一叩禮,跪飲後入座。
接下來是進膳環節。魏珠手捧盛滿蒙古貢酒的酒爵,步履莊重地交給先期由皇帝指定的那位蒙古進爵人。本年的進爵人是喀喇沁郡王噶爾臧,他作為蒙古貴族的代表,手捧酒爵,行至禦座前,恭敬地將酒爵交到皇帝手上,然後退回原位,叩首,眾人也隨之叩首,整個動作流暢而莊重。
康熙接過酒爵,微微頷首,以示對進爵人的讚許和對蒙古諸部的欣賞。他舉爵向在場的所有人致意,然後輕呷一口,隨後將酒爵遞還給侍膳人員。宴會的氛圍在這一刻達到了高潮,音樂響起,舞者入場,蒙古的歌舞與大清的禮樂交織在一起,實在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
瑪祿真的很欣賞這場宴會,眼不錯珠地看著這些,旁邊的榮妃和惠妃則不然,心思都在別處。
榮妃的目光在蒙古王公貴族裏那群女孩兒身上逡巡,她的三阿哥文治不錯,才情出眾,但武功方麵卻欠奉,正需要一個蒙古的側妃人選來給他增加一些勢力。這宴會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她細致觀察著每一位女孩兒的舉止和氣質,心中默默評估著她們的身份背景與三阿哥的匹配度。
惠妃呢則是看著自己的大兒子,還有前頭的太子,麵上是慈愛的表情,桌子底下的帕子卻捏得死緊。自己的兒子明明是大清的長子,卻不得不屈居太子之下。若是以前,她心中也隻是略有一些微詞。
可現在,太醫院集體領了死命令,自然盡心盡力,太子臉上已經沒有什麽痕跡了。可大阿哥的手卻包得嚴嚴實實,影響騎射是肯定了。更讓惠妃揪心的是,聽太醫的說法,這傷深入肌理,甚至寫字都可能會手抖了!
皇上還一概偏幫太子這個小畜生,什麽都沒有懲罰,還剝奪了自己的宮權,這樣的情況,怎能不讓她心生怨恨!
她默默合上雙眼,現在還不是時候,她還要等,一切都等回宮之後,和明相聯絡上再說。
此時皇帝命人賜噶爾臧飲酒,後者跪在地上將酒飲完,叩首謝恩,坐回原處。康熙便開始賜蒙古、回部人眾飯食。在眾侍衛的輪番勸酒下,宴席氣氛達到高潮,席間漸次展示的四種極富觀賞的表演——什榜、相撲、詐馬、教駣,而被稱為“塞宴四事”。
先是卓爾其人開始演奏胡笳,什榜人則開始奏蒙古樂。笳、管、箏、琶、弦、阮、火不思等多種樂器,演奏出濃鬱蒙古風情的樂曲。與此同時,樂手們鼓喉而歌,悠揚的旋律回蕩在樸野的木蘭圍場上,與星光和夜風交織在一起,狂野而浪漫。
康熙被如此情景深深地感染,他稱這樣的聲音“有太古之遺焉”,繼而命納蘭容若等文臣借曲而賦,幾位宮廷畫師則忙著記錄下這一盛大的場景,將這熱鬧非凡的宴會永久定格。
納蘭容若揮筆寫就一首,一首讚美蒙古風情的頌聖詩便躍然紙上。便退到了一邊,悄悄看著康熙和康熙身後屏風影影綽綽的幾個婀娜身影。德妃娘娘不知坐在哪裏?他心思一動,走去宮廷畫師身邊借了筆墨。
康熙留意到他的動作,側身問納蘭:“怎麽不專心做詩?這是準備做什麽。”
納蘭容若恭敬地回答:“回皇上,微臣見此盛況,心生感慨,隻覺得言語難以形容,欲再作一幅畫,以補足詩歌之不足。”
康熙點了點頭表示讚許:“好!今日能以詩畫雙絕來記錄這宴會,實為美事。去吧,到時候讓朕也欣賞一下你的佳作。”
瑪祿也明白,康熙今天派人偷聽她,八成隻是個開始。現在大阿哥基本上是半廢的狀態,太子的地位還是穩固的。三阿哥隻是看著是個好苗子,可心性不好。後期太子落魄他第一個出來落井下石。這樣的行為自然會被康熙把他踢出隊伍。
五阿哥六阿哥都不參與奪嫡之爭,七阿哥現在是小四兒的親弟弟,自然也不會構成威脅。九阿哥和十阿哥出生之後會跟著八阿哥走錯路,隻要自己管製好後頭生出來那個不給小四兒添亂,就可以了!
這也意味著,胤禛這一世會更早被皇帝看中,更早嶄露頭角,也會更早被康熙猜忌。
這每一步,走得都必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夜深了,營帳中燭火搖曳。瑪祿心裏盤算著這些,也慢慢閉上了眼睛,逐漸進入了夢鄉。明天就是回宮之前的送別禮宴,那將是一場硬仗,她需要好好休息,養精蓄銳。
整個秋獮結束後,康熙帝將在行宮設宴,犒賞蒙古王公官員及兵丁,賜給他們食物、布匹、綢緞、白銀等,以此表達皇恩浩蕩,鞏固與蒙古的聯盟關係。
與宴的紮薩克蒙古諸部主要是喀喇沁、東土默特二部所在的卓索圖盟,以及翁牛特、敖漢、奈曼、巴林、克什克騰、阿魯科爾沁、喀爾喀左翼、紮魯特八部所在的昭烏達盟。
宴會也分兩種,一種是公宴,一種則是更為親近的家宴。無論公宴還是家宴,紮薩克蒙古諸部每一次都要向皇帝進獻大批牲畜等作為貢品,這不僅是對皇帝的敬意,也是大清王朝繁榮昌盛的象征。
家宴則親近些,諸位妃嬪、皇子,以及蒙古王公的妻子、女兒們也可以參加。第二天瑪祿起了個大早,按品大妝收拾好之後,便指揮人先收拾一部分東西準備回宮。
宴會開始前,武備院司事人員將蒙古王公進貢的蒙古包和帳房在禦營門外劄設好,馬駝牛羊等牲畜列於道路左側,等待皇帝檢閱。兩邊牛羊叫聲不絕於耳,有趣極了。
不一會兒,康熙從禦營裏闊步走出,大駕行至帳殿,氣勢非凡。理藩院官員引導著蒙古王公、台吉跪迎,場麵莊重而肅穆。待皇帝坐定後,眾人魚貫而入,按照既定的禮儀,坐於帳殿內各自固定的位置上。
其餘人則分列在帳殿外的蒙古包中,秩序井然。皇帝進茶,眾人起立,行一叩禮,以示對皇帝的尊敬。隨後皇帝賜茶,眾人再次行一叩禮,跪飲後入座。
接下來是進膳環節。魏珠手捧盛滿蒙古貢酒的酒爵,步履莊重地交給先期由皇帝指定的那位蒙古進爵人。本年的進爵人是喀喇沁郡王噶爾臧,他作為蒙古貴族的代表,手捧酒爵,行至禦座前,恭敬地將酒爵交到皇帝手上,然後退回原位,叩首,眾人也隨之叩首,整個動作流暢而莊重。
康熙接過酒爵,微微頷首,以示對進爵人的讚許和對蒙古諸部的欣賞。他舉爵向在場的所有人致意,然後輕呷一口,隨後將酒爵遞還給侍膳人員。宴會的氛圍在這一刻達到了高潮,音樂響起,舞者入場,蒙古的歌舞與大清的禮樂交織在一起,實在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
瑪祿真的很欣賞這場宴會,眼不錯珠地看著這些,旁邊的榮妃和惠妃則不然,心思都在別處。
榮妃的目光在蒙古王公貴族裏那群女孩兒身上逡巡,她的三阿哥文治不錯,才情出眾,但武功方麵卻欠奉,正需要一個蒙古的側妃人選來給他增加一些勢力。這宴會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她細致觀察著每一位女孩兒的舉止和氣質,心中默默評估著她們的身份背景與三阿哥的匹配度。
惠妃呢則是看著自己的大兒子,還有前頭的太子,麵上是慈愛的表情,桌子底下的帕子卻捏得死緊。自己的兒子明明是大清的長子,卻不得不屈居太子之下。若是以前,她心中也隻是略有一些微詞。
可現在,太醫院集體領了死命令,自然盡心盡力,太子臉上已經沒有什麽痕跡了。可大阿哥的手卻包得嚴嚴實實,影響騎射是肯定了。更讓惠妃揪心的是,聽太醫的說法,這傷深入肌理,甚至寫字都可能會手抖了!
皇上還一概偏幫太子這個小畜生,什麽都沒有懲罰,還剝奪了自己的宮權,這樣的情況,怎能不讓她心生怨恨!
她默默合上雙眼,現在還不是時候,她還要等,一切都等回宮之後,和明相聯絡上再說。
此時皇帝命人賜噶爾臧飲酒,後者跪在地上將酒飲完,叩首謝恩,坐回原處。康熙便開始賜蒙古、回部人眾飯食。在眾侍衛的輪番勸酒下,宴席氣氛達到高潮,席間漸次展示的四種極富觀賞的表演——什榜、相撲、詐馬、教駣,而被稱為“塞宴四事”。
先是卓爾其人開始演奏胡笳,什榜人則開始奏蒙古樂。笳、管、箏、琶、弦、阮、火不思等多種樂器,演奏出濃鬱蒙古風情的樂曲。與此同時,樂手們鼓喉而歌,悠揚的旋律回蕩在樸野的木蘭圍場上,與星光和夜風交織在一起,狂野而浪漫。
康熙被如此情景深深地感染,他稱這樣的聲音“有太古之遺焉”,繼而命納蘭容若等文臣借曲而賦,幾位宮廷畫師則忙著記錄下這一盛大的場景,將這熱鬧非凡的宴會永久定格。
納蘭容若揮筆寫就一首,一首讚美蒙古風情的頌聖詩便躍然紙上。便退到了一邊,悄悄看著康熙和康熙身後屏風影影綽綽的幾個婀娜身影。德妃娘娘不知坐在哪裏?他心思一動,走去宮廷畫師身邊借了筆墨。
康熙留意到他的動作,側身問納蘭:“怎麽不專心做詩?這是準備做什麽。”
納蘭容若恭敬地回答:“回皇上,微臣見此盛況,心生感慨,隻覺得言語難以形容,欲再作一幅畫,以補足詩歌之不足。”
康熙點了點頭表示讚許:“好!今日能以詩畫雙絕來記錄這宴會,實為美事。去吧,到時候讓朕也欣賞一下你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