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帝不再信任顧警言,自然不允許他入內閣議事,要麽他識相點自己體體麵麵地告老返鄉,朝廷還能按月發銀米。
要麽就是降職、降等錄用,俗稱為貶謫,如果有氣節的文人大概要即興賦詩一首,直抒胸臆,表達懷才不遇的感慨。
可那邊徐前還沒有傳回消息呢,結果這邊永安帝又迎來了皇太子,他怒目而視,“你也是來求情的?”
二皇子一板一眼行過禮後道:“顧學士畢竟是兒臣的先生,如今東宮正缺一位詹事,不如讓他過來吧。”說到底顧警言隻是有嫌疑,可既然沒有搜到證據,便隻能無罪釋放。
“看看他的意思再說吧。”永安帝也不想寒了天下士子的心,這個朝廷總歸是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如此也算是給了兩人一個台階。
沒一會兒徐前急步過來回稟,“他願意降等任職,隻求為國安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政治覺悟真高啊,怪不得顧警言是內閣大學士呢,瞧瞧多能忍得住氣,頗有些能屈能伸的厚黑功夫在身。
隻不過在顧警言看來,降職有什麽關係?他到底還是顧黨一派的領頭人,就算有人官位比他高,見麵不還得主動行禮,尊稱他一聲老大人嘛。
而且隻要有太子在,他以後入閣拜相是板上釘釘的事。
永安帝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兒子,說實話若他不是白月光的孩子,這個太子之位真不好說是誰坐,於是出聲警告道:“雖然朕沒有證據,但此人還是有嫌疑,你自己需上點心。”
二皇子自立為太子後確實再沒去顧府,如今聽父皇告誡,便恭敬應是。
……
張敏拿著新出的邸報,上麵第一條就是永安帝下旨將內閣大學士左遷為東宮詹事,雖然詹事也體麵,但從管一國政事,變成了隻管東宮事務,這差別還真大啊。
不過這倒是明日小報的好主題,於她提筆將顧警言此人的生平寫了份稿子,不明之處還問了大皇子,兩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改稿,將顧警言老底查了個幹淨。
次日一早,滿大街便是報童的清脆童音,“看報啦、看報啦,顧學士被貶啦!”
帶上了時政話題的小報,果真比平時的報紙賣得更好些,路過的百姓都願意為信息付費,不過一個大錢,又不是付不起。
百姓都愛看熱鬧,雖說內閣官員被貶與他們無關,但都喜歡樂不可支看著別人笑話,為自己平淡的生活添加一些談資。
人可以有韌性地一步步從低處爬到高處,吃盡苦頭而不忘初心,但從高處跌到低處,卻往往無法接受巨大的心理落差,而一蹶不振。
但顧警言卻不一樣,被降職麵上也毫無怨憤之色,雖然如今不在中樞執政,但其威望甚高,所有人都知道他抱緊太子這條大腿,人生還能煥發第二春。
張敏對於顧警言能逃出生天頗為遺憾,“怎麽就讓他逃了呢,要是能找到證據就好了。”
大皇子笑笑,“放心,總有一天他的尾巴藏不住。”
不過顧警言被貶一事,還是對顧黨一派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首先謝必和全盤否定了顧警言之前定下的各種政策,不論好壞,比如清丈田畝、改稻為桑等等,如今早朝時開時不開的,顧黨人連話語權都拿不到,不禁有些急了。
“急什麽?”在一次顧宅的聚會中,顧警言仍坐於上首,他滿不在乎喝著茶水。
馬唯東歎氣,“若是再這樣下去,下一步我們的人就該被打壓了,以後哪還有好果子吃嗎?”
顧警言放下茶杯,“跟你們說別急,別急,他們現在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
現在的顧警言多少有些賭徒心態,他將所有的籌碼都放在太子身上,如今大皇子很識相,他隻要等著永安帝嗝屁,太子登基就行,隻是啥時候皇帝駕崩呢?
與會的各位官員見他不急著打擂台,隻能歎氣著離開,官場如戰場,一旦沒有鬥誌便兵敗如山倒。
事實上果真如此,謝必和率先發難,他指使禦史彈劾了江南顧家在清丈田畝時隱匿了幾萬畝田產。
永安帝收到奏報還沒發出旨意呢,接著痛打落水狗的場麵就來了,有官員彈劾顧家貪汙受賄,其巨額財產全都被送回了江南顧家。
還有四海錢莊的夥計,竟敲了登聞鼓,說顧警言帶著衙役私圍錢莊,其管家趁亂運走了一萬多兩的銀子。
各種彈劾顧警言的罪狀堆滿了案頭,永安帝不知道出於什麽心理,竟然留中不發。
貓兒胡同,張家書房內,大皇子一直低頭沉思,麵上似有猶豫之色。
朝堂現在水渾得很,大皇子心道:如果此時不出手,那戰死的將士們,他們的冤屈誰來伸張?
此時,張敏拿著那兩封奏報走了進來,狠狠拍在桌上,堅決道:“機會來了!”
“嗯,”大皇子抬頭看她,“良機難得,確實不能再錯過了,明日我便進宮。”
大皇子這是要以身入局,但結果是好是壞誰都不知道,張敏坐在他旁邊,想了想道:“我有一個請君入甕的法子,或許能讓他們露出狐狸尾巴。”
“說來聽聽……”
次日早朝,許久沒出現在人前的康王突然來參加朝會,所有人都隱隱感覺來者不善,這京城怕是要變天了。
顧警言的政治直覺還是有的,他覺得大皇子一定是借著這波彈劾風暴,給自己致命一擊。
此時午門外,群臣各自圍成一個個小圈子,顧警言身邊自然也有,他抬頭看了看不遠處的太子,見太子也看了過來,便重重點了點頭,而太子見了,卻隻是微一微搖了搖頭。
顧警言心下氣得大罵,但麵上還要裝著雲淡風輕,跟眾官員解釋,“江南顧家本就是幾代經營的大族,總不能因老夫之故,舍了萬貫家財吧,至於隱匿田產更是沒有的事,想來是把顧姓的田地都算成了老夫名下。”
“一定是這樣的,顧大人兩袖清風,一心為民,豈容他人詆毀。”
“對,咱們不能讓奸黨在頭上潑汙水。”
顧警言微笑著靜聽他們發表看法,可隨後不禁又把目光看向遠處的太子,這次更妙了,太子竟然轉過頭不與他對視。
“豎子不足與謀啊!”顧警言心下痛罵,皇家果真沒一個好東西。
昨日他在東宮時,便一力鼓動太子盡早登基,但沒想到二皇子竟然不肯對永安帝下手,倒不是顧念父子親情,而是失手的話,他即將到手的皇位就會飛走,他又不是傻子,太冒險的事才不幹呢,沒必要嘛。
而且顧警言被彈劾入獄,與太子又沒有什麽損失,反正江山代有人才出,沒了張屠夫,咱也不吃帶毛豬,照樣還有其它的李警言、張警言入閣出相。
不多時宮門從裏麵被禁軍拉開,“上朝!”所有人在禮部唱喏聲中,魚貫而入。
要麽就是降職、降等錄用,俗稱為貶謫,如果有氣節的文人大概要即興賦詩一首,直抒胸臆,表達懷才不遇的感慨。
可那邊徐前還沒有傳回消息呢,結果這邊永安帝又迎來了皇太子,他怒目而視,“你也是來求情的?”
二皇子一板一眼行過禮後道:“顧學士畢竟是兒臣的先生,如今東宮正缺一位詹事,不如讓他過來吧。”說到底顧警言隻是有嫌疑,可既然沒有搜到證據,便隻能無罪釋放。
“看看他的意思再說吧。”永安帝也不想寒了天下士子的心,這個朝廷總歸是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如此也算是給了兩人一個台階。
沒一會兒徐前急步過來回稟,“他願意降等任職,隻求為國安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政治覺悟真高啊,怪不得顧警言是內閣大學士呢,瞧瞧多能忍得住氣,頗有些能屈能伸的厚黑功夫在身。
隻不過在顧警言看來,降職有什麽關係?他到底還是顧黨一派的領頭人,就算有人官位比他高,見麵不還得主動行禮,尊稱他一聲老大人嘛。
而且隻要有太子在,他以後入閣拜相是板上釘釘的事。
永安帝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兒子,說實話若他不是白月光的孩子,這個太子之位真不好說是誰坐,於是出聲警告道:“雖然朕沒有證據,但此人還是有嫌疑,你自己需上點心。”
二皇子自立為太子後確實再沒去顧府,如今聽父皇告誡,便恭敬應是。
……
張敏拿著新出的邸報,上麵第一條就是永安帝下旨將內閣大學士左遷為東宮詹事,雖然詹事也體麵,但從管一國政事,變成了隻管東宮事務,這差別還真大啊。
不過這倒是明日小報的好主題,於她提筆將顧警言此人的生平寫了份稿子,不明之處還問了大皇子,兩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改稿,將顧警言老底查了個幹淨。
次日一早,滿大街便是報童的清脆童音,“看報啦、看報啦,顧學士被貶啦!”
帶上了時政話題的小報,果真比平時的報紙賣得更好些,路過的百姓都願意為信息付費,不過一個大錢,又不是付不起。
百姓都愛看熱鬧,雖說內閣官員被貶與他們無關,但都喜歡樂不可支看著別人笑話,為自己平淡的生活添加一些談資。
人可以有韌性地一步步從低處爬到高處,吃盡苦頭而不忘初心,但從高處跌到低處,卻往往無法接受巨大的心理落差,而一蹶不振。
但顧警言卻不一樣,被降職麵上也毫無怨憤之色,雖然如今不在中樞執政,但其威望甚高,所有人都知道他抱緊太子這條大腿,人生還能煥發第二春。
張敏對於顧警言能逃出生天頗為遺憾,“怎麽就讓他逃了呢,要是能找到證據就好了。”
大皇子笑笑,“放心,總有一天他的尾巴藏不住。”
不過顧警言被貶一事,還是對顧黨一派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首先謝必和全盤否定了顧警言之前定下的各種政策,不論好壞,比如清丈田畝、改稻為桑等等,如今早朝時開時不開的,顧黨人連話語權都拿不到,不禁有些急了。
“急什麽?”在一次顧宅的聚會中,顧警言仍坐於上首,他滿不在乎喝著茶水。
馬唯東歎氣,“若是再這樣下去,下一步我們的人就該被打壓了,以後哪還有好果子吃嗎?”
顧警言放下茶杯,“跟你們說別急,別急,他們現在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
現在的顧警言多少有些賭徒心態,他將所有的籌碼都放在太子身上,如今大皇子很識相,他隻要等著永安帝嗝屁,太子登基就行,隻是啥時候皇帝駕崩呢?
與會的各位官員見他不急著打擂台,隻能歎氣著離開,官場如戰場,一旦沒有鬥誌便兵敗如山倒。
事實上果真如此,謝必和率先發難,他指使禦史彈劾了江南顧家在清丈田畝時隱匿了幾萬畝田產。
永安帝收到奏報還沒發出旨意呢,接著痛打落水狗的場麵就來了,有官員彈劾顧家貪汙受賄,其巨額財產全都被送回了江南顧家。
還有四海錢莊的夥計,竟敲了登聞鼓,說顧警言帶著衙役私圍錢莊,其管家趁亂運走了一萬多兩的銀子。
各種彈劾顧警言的罪狀堆滿了案頭,永安帝不知道出於什麽心理,竟然留中不發。
貓兒胡同,張家書房內,大皇子一直低頭沉思,麵上似有猶豫之色。
朝堂現在水渾得很,大皇子心道:如果此時不出手,那戰死的將士們,他們的冤屈誰來伸張?
此時,張敏拿著那兩封奏報走了進來,狠狠拍在桌上,堅決道:“機會來了!”
“嗯,”大皇子抬頭看她,“良機難得,確實不能再錯過了,明日我便進宮。”
大皇子這是要以身入局,但結果是好是壞誰都不知道,張敏坐在他旁邊,想了想道:“我有一個請君入甕的法子,或許能讓他們露出狐狸尾巴。”
“說來聽聽……”
次日早朝,許久沒出現在人前的康王突然來參加朝會,所有人都隱隱感覺來者不善,這京城怕是要變天了。
顧警言的政治直覺還是有的,他覺得大皇子一定是借著這波彈劾風暴,給自己致命一擊。
此時午門外,群臣各自圍成一個個小圈子,顧警言身邊自然也有,他抬頭看了看不遠處的太子,見太子也看了過來,便重重點了點頭,而太子見了,卻隻是微一微搖了搖頭。
顧警言心下氣得大罵,但麵上還要裝著雲淡風輕,跟眾官員解釋,“江南顧家本就是幾代經營的大族,總不能因老夫之故,舍了萬貫家財吧,至於隱匿田產更是沒有的事,想來是把顧姓的田地都算成了老夫名下。”
“一定是這樣的,顧大人兩袖清風,一心為民,豈容他人詆毀。”
“對,咱們不能讓奸黨在頭上潑汙水。”
顧警言微笑著靜聽他們發表看法,可隨後不禁又把目光看向遠處的太子,這次更妙了,太子竟然轉過頭不與他對視。
“豎子不足與謀啊!”顧警言心下痛罵,皇家果真沒一個好東西。
昨日他在東宮時,便一力鼓動太子盡早登基,但沒想到二皇子竟然不肯對永安帝下手,倒不是顧念父子親情,而是失手的話,他即將到手的皇位就會飛走,他又不是傻子,太冒險的事才不幹呢,沒必要嘛。
而且顧警言被彈劾入獄,與太子又沒有什麽損失,反正江山代有人才出,沒了張屠夫,咱也不吃帶毛豬,照樣還有其它的李警言、張警言入閣出相。
不多時宮門從裏麵被禁軍拉開,“上朝!”所有人在禮部唱喏聲中,魚貫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