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都搞不明白大皇子為什麽要私查科場舞弊案,這種事應該他老子更急啊。
畢竟那些舉子一旦高中,就是天子門生,若是被他老子知道自己的門生,竟然是花錢買來的酒囊飯袋,豈不龍顏大怒。
張敏明哲保身,任由其他人爭論得臉紅脖子粗,她隻當自己是來旅遊觀光的。
這些人拋出的觀點倒也對症,有的說是在卷子做了暗記,買通了眷錄官。
還有的說是夾帶了小抄進場,亦有人說是早已買通主考官,獲得了考題,然後找人答題,默背下來。
畢竟第一場考八股最為重要,隻要這場答得好,大概率高中。
可大皇子搖了搖頭,“這兩人被盯得死死的,沒有任何異常,每日隻知尋花問柳,再者禮部尚書為人一向方正,斷斷不會泄題。”
出題的沒問題,答題的人也沒異常,那問題必定是出在中間環節上。
張敏心中有了一個想法,不由地有些坐不住,可要是她說了,那就真成了大皇子同夥,大家都是一根繩上拴著的螞蚱,跑也跑不得。
不行,自己老爹戰死一事,皇家的人都有嫌疑,她怎麽知道大皇子就一定是好的?
大皇子歎氣,眾人一時沉默,俱都低頭不言。
“張姑娘,將軍臨死前最不放心的便是你,”大皇子突然對張敏說道:“他說你是一個極有主見的人,可惜錯生了女兒身,否則必然有一番大作為。”
眾親衛俱都看了過來,有人沉痛道:“若非國公爺拚死救護我等,怕是殿下也會遭了毒手。”
張敏眯著眼睛,環視眾人,這些人也跟張家莊眾人一樣,身上多有缺損,顯然也是自戰場上拚殺而來。
“我爹一向穩重,從不打無準備的仗,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大皇子移開視線,回憶起那場驚心動魄的敗仗,淡淡地說一句,“我們都被騙了!”
“誰騙了你們?又騙了什麽?”
大皇子麵色糾結,而後長歎一聲,“我們還在查,不過目前的證據都指向了父皇及二弟。”
“為什麽?”張敏實在不明白,畢竟都是皇家人,若是戰敗了,於國家有何益處?“莫非是想除掉我爹?不能夠啊,我爹年紀已經很大了。”
說老實話,像她爹這種天天出生入死的打法,身上早已有不少暗傷,平日憑著一口血勇之氣撐著,可稍一鬆懈下來,指不定就如風中殘燭一樣,說不好啥時候就沒了。
“我們原以為對付的是一小支殘存部落,但實際上他們不僅有鋼刀、弩箭,更重要的是還有火炮。”
“火炮?”
張敏畢竟是將門之女,她深知像這種殺傷力大的武器,都是有數的,別說炮了,就是火藥丟了都得上下問責呢。
還有大刀,這也是管製武器,因草原燃料不足,鐵器在草原上都是稀缺物資,蠻子為了應對沒有鐵鍋可用的情況,多是用陶罐或是皮囊當烹飪工具。
“是誰幹的?”張敏心裏一萬個疑問,這其中到底是誰在獲利,為什麽要這麽做?
大皇子攤手,“各部官員肯定都有人參與,但他們接受誰的命令,我們還在查。”
他又繼續道:“我們現在主要從人和錢方麵入手,不管是誰動的手、下的令,總歸是有利益驅動,這次舞弊案,涉及到禮部尚書,所以得查個明白。”
那兩個舉子也是腦子進水,看到別的舉子還在拚命讀書,互相交流猜測是哪位官員出題,想要摸清考官的路數筆氣,投其所好。
而他們有底牌,不由地感覺高高在上,在酒席上控製不住地跟人吹噓起來。
哪個舉子敢在放榜前說自己會高中?這必然是有所依仗。
其它考生隻當他們吹牛,可大皇子查到兩位舉人家確實賣了不少店鋪、田地,有一大筆銀子不知去向。
張敏一想自己和大皇子的目標是一致的,當即便道:“問題如果不是出在禮部尚書上,就往他的家眷上找一找。”
大皇子說道:“查過了,自從皇上欽定他為主考官後,府門便緊閉,如今他更是被鎖在貢院內,在放榜前都不得出。”
貢院的規矩極為嚴苛,為防止科舉舞弊,曆朝曆代都想盡了辦法,皇上的旨意一旦下達,各主考官和同考官,及眷錄、彌封人員都會提前到達貢院。
接著便是鎖院,杜絕任何泄題的可能,哪怕考試期間發生大火,或是有人死亡都得等到考試結束後才能開門。
前朝貢院便曾因失火,而拒不開門,燒死了幾十位舉子,最後皇上還親自寫了祭文。
可規則就是規則,規則一定是有漏洞的。
張敏想了想道:“舉人進貢院都會被細細搜身,那主考官呢?”
大皇子眉頭微皺,“自然不用,根本沒必要。”
“有必要呢,若是他家人早早探得考題呢?”
眾親衛腦袋一暈又一暈,啥意思啊,那家人探得考題又怎麽樣?他們又不能直接送給那兩位舉子。
而且有了考題,對那兩位隻會吃喝玩樂的舉子來說,給他們筆也做不出來一篇好八股,照樣名落孫山。
張敏循循善誘道:“大家難道忽視了其中一個小人物嗎?”
“誰?”大皇子等人不禁探頭好奇地問道。
“長隨!”
禮部尚書是官,他身邊有一個專門跑腿、負責照顧其在外生活的小廝,常被人稱為書童、貼身小廝、常隨。
大皇子眼睛一亮,立刻有了新思路,禮部尚書的長隨自然要跟到院裏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若是他提前知道考題,又請人寫好兩篇八股文。
再借著查看號房的機會,將文章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到兩位舉人手上,這事不就成了嗎?
但還是有一個問題,禮部尚書此人方正,怎麽可能把考題透給長隨知道?
張敏笑笑,“你們難道不知道禮部尚書最寵小妾嗎?若是查查小妾和長隨的關係,說不定有驚喜。”
這事其實在夫人圈中也不是什麽秘聞了,那禮部尚書外表雖看著廝文有禮,但其實極愛美色。
而那小妾本是教坊司贖身出來的歌伎,最得禮部尚書寵愛,日日宿在她屋裏,倒把原配夫人安置在小佛堂內度日。
大皇子恍然大悟,“此事我會著人去查,想必不出幾日便會有結果。”
接著他便安排人一路去盯著禮部尚書府,另安排一路人去找當初捉刀代筆之人,而後又給眾人安排了一些任務。
不多時各人領了職司,一一抱拳離開,木屋裏僅餘大皇子和張敏兩人。
“張姑娘,我有一個不情之請,萬望答應。”
張敏心中直呼倒黴,皇家沒一個好東西,都是過河拆橋的主,但是如今她誤入賊船,想要脫身可太難了。
“殿下但說無妨,可奴家能不能幫上忙就不好說了。”
她可不是張良才,死心塌地跟著大皇子幹,但凡殿下安排事,張敏就敢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敷衍過去。
大皇子笑道:“本王想借你的恒豐樓一用。”
畢竟那些舉子一旦高中,就是天子門生,若是被他老子知道自己的門生,竟然是花錢買來的酒囊飯袋,豈不龍顏大怒。
張敏明哲保身,任由其他人爭論得臉紅脖子粗,她隻當自己是來旅遊觀光的。
這些人拋出的觀點倒也對症,有的說是在卷子做了暗記,買通了眷錄官。
還有的說是夾帶了小抄進場,亦有人說是早已買通主考官,獲得了考題,然後找人答題,默背下來。
畢竟第一場考八股最為重要,隻要這場答得好,大概率高中。
可大皇子搖了搖頭,“這兩人被盯得死死的,沒有任何異常,每日隻知尋花問柳,再者禮部尚書為人一向方正,斷斷不會泄題。”
出題的沒問題,答題的人也沒異常,那問題必定是出在中間環節上。
張敏心中有了一個想法,不由地有些坐不住,可要是她說了,那就真成了大皇子同夥,大家都是一根繩上拴著的螞蚱,跑也跑不得。
不行,自己老爹戰死一事,皇家的人都有嫌疑,她怎麽知道大皇子就一定是好的?
大皇子歎氣,眾人一時沉默,俱都低頭不言。
“張姑娘,將軍臨死前最不放心的便是你,”大皇子突然對張敏說道:“他說你是一個極有主見的人,可惜錯生了女兒身,否則必然有一番大作為。”
眾親衛俱都看了過來,有人沉痛道:“若非國公爺拚死救護我等,怕是殿下也會遭了毒手。”
張敏眯著眼睛,環視眾人,這些人也跟張家莊眾人一樣,身上多有缺損,顯然也是自戰場上拚殺而來。
“我爹一向穩重,從不打無準備的仗,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大皇子移開視線,回憶起那場驚心動魄的敗仗,淡淡地說一句,“我們都被騙了!”
“誰騙了你們?又騙了什麽?”
大皇子麵色糾結,而後長歎一聲,“我們還在查,不過目前的證據都指向了父皇及二弟。”
“為什麽?”張敏實在不明白,畢竟都是皇家人,若是戰敗了,於國家有何益處?“莫非是想除掉我爹?不能夠啊,我爹年紀已經很大了。”
說老實話,像她爹這種天天出生入死的打法,身上早已有不少暗傷,平日憑著一口血勇之氣撐著,可稍一鬆懈下來,指不定就如風中殘燭一樣,說不好啥時候就沒了。
“我們原以為對付的是一小支殘存部落,但實際上他們不僅有鋼刀、弩箭,更重要的是還有火炮。”
“火炮?”
張敏畢竟是將門之女,她深知像這種殺傷力大的武器,都是有數的,別說炮了,就是火藥丟了都得上下問責呢。
還有大刀,這也是管製武器,因草原燃料不足,鐵器在草原上都是稀缺物資,蠻子為了應對沒有鐵鍋可用的情況,多是用陶罐或是皮囊當烹飪工具。
“是誰幹的?”張敏心裏一萬個疑問,這其中到底是誰在獲利,為什麽要這麽做?
大皇子攤手,“各部官員肯定都有人參與,但他們接受誰的命令,我們還在查。”
他又繼續道:“我們現在主要從人和錢方麵入手,不管是誰動的手、下的令,總歸是有利益驅動,這次舞弊案,涉及到禮部尚書,所以得查個明白。”
那兩個舉子也是腦子進水,看到別的舉子還在拚命讀書,互相交流猜測是哪位官員出題,想要摸清考官的路數筆氣,投其所好。
而他們有底牌,不由地感覺高高在上,在酒席上控製不住地跟人吹噓起來。
哪個舉子敢在放榜前說自己會高中?這必然是有所依仗。
其它考生隻當他們吹牛,可大皇子查到兩位舉人家確實賣了不少店鋪、田地,有一大筆銀子不知去向。
張敏一想自己和大皇子的目標是一致的,當即便道:“問題如果不是出在禮部尚書上,就往他的家眷上找一找。”
大皇子說道:“查過了,自從皇上欽定他為主考官後,府門便緊閉,如今他更是被鎖在貢院內,在放榜前都不得出。”
貢院的規矩極為嚴苛,為防止科舉舞弊,曆朝曆代都想盡了辦法,皇上的旨意一旦下達,各主考官和同考官,及眷錄、彌封人員都會提前到達貢院。
接著便是鎖院,杜絕任何泄題的可能,哪怕考試期間發生大火,或是有人死亡都得等到考試結束後才能開門。
前朝貢院便曾因失火,而拒不開門,燒死了幾十位舉子,最後皇上還親自寫了祭文。
可規則就是規則,規則一定是有漏洞的。
張敏想了想道:“舉人進貢院都會被細細搜身,那主考官呢?”
大皇子眉頭微皺,“自然不用,根本沒必要。”
“有必要呢,若是他家人早早探得考題呢?”
眾親衛腦袋一暈又一暈,啥意思啊,那家人探得考題又怎麽樣?他們又不能直接送給那兩位舉子。
而且有了考題,對那兩位隻會吃喝玩樂的舉子來說,給他們筆也做不出來一篇好八股,照樣名落孫山。
張敏循循善誘道:“大家難道忽視了其中一個小人物嗎?”
“誰?”大皇子等人不禁探頭好奇地問道。
“長隨!”
禮部尚書是官,他身邊有一個專門跑腿、負責照顧其在外生活的小廝,常被人稱為書童、貼身小廝、常隨。
大皇子眼睛一亮,立刻有了新思路,禮部尚書的長隨自然要跟到院裏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若是他提前知道考題,又請人寫好兩篇八股文。
再借著查看號房的機會,將文章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到兩位舉人手上,這事不就成了嗎?
但還是有一個問題,禮部尚書此人方正,怎麽可能把考題透給長隨知道?
張敏笑笑,“你們難道不知道禮部尚書最寵小妾嗎?若是查查小妾和長隨的關係,說不定有驚喜。”
這事其實在夫人圈中也不是什麽秘聞了,那禮部尚書外表雖看著廝文有禮,但其實極愛美色。
而那小妾本是教坊司贖身出來的歌伎,最得禮部尚書寵愛,日日宿在她屋裏,倒把原配夫人安置在小佛堂內度日。
大皇子恍然大悟,“此事我會著人去查,想必不出幾日便會有結果。”
接著他便安排人一路去盯著禮部尚書府,另安排一路人去找當初捉刀代筆之人,而後又給眾人安排了一些任務。
不多時各人領了職司,一一抱拳離開,木屋裏僅餘大皇子和張敏兩人。
“張姑娘,我有一個不情之請,萬望答應。”
張敏心中直呼倒黴,皇家沒一個好東西,都是過河拆橋的主,但是如今她誤入賊船,想要脫身可太難了。
“殿下但說無妨,可奴家能不能幫上忙就不好說了。”
她可不是張良才,死心塌地跟著大皇子幹,但凡殿下安排事,張敏就敢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敷衍過去。
大皇子笑道:“本王想借你的恒豐樓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