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局黎城會議後,一二九師很快發出了《129師政治建軍整軍訓令》,提出軍隊建設要轉向整編階段,並迅速啟動了晉冀豫地區各種抗日武裝的整編工作,冀南軍區位列其中。
改編後的冀南軍區,各軍分區對應的旅級編製、所轄部隊番號、旅長分別如下:
新編第四旅(原第第二軍分區),轄第九、第十、第十一團,旅長序深吉;
新編第五旅(原第四軍分區,)轄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團,旅長易良品;
新編第六旅(原第三軍分區),轄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團,旅長高厚良;
新編第七旅(原第六軍分區),轄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團,旅長孫義成;
新編第八旅(原第六軍分區),轄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團,旅長詹德迎(詹政委);
新編第九旅(原第五軍分區),轄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團,旅長桂幹生。
另外活動在冀西讚皇一帶的八路軍平漢抗日遊擊縱隊被改編為新十旅,旅長範子俠;冀西遊擊隊、原讚皇獨立團編為新十一旅,旅長尹先炳。
這次的冀南軍區部隊改編,孫義成的六分區部隊被編為了兩個主力旅,即第七、第八旅,旅長分別由他和詹政委擔任,可能是上級領導考慮到都是六分區的部隊,戰鬥力強悍,他人來也不好帶,所以就就地取材了。
兩人不但是第七、第八旅的旅長,仍然還是第六軍分區的司令員和政委,六分區唯一有差別的是,一個主力團變成地方部隊。
孫義成不知道的是,這次八路軍部隊改編,改編的可不隻有冀南軍區,而是整個一二九師所屬的八路軍部隊,而讓兩位首長決定進行改編的,原因竟然也是出在他孫義成的身上。
一二九師進入山西抗戰以後,因為戰爭需要,部隊急劇擴張,一度招收了很多的士兵,不止是主力師在擴充兵力,分散到地方的各個挺進支隊、義勇軍縱隊、遊擊武裝,也都擴充了很多兵員。
打仗人多了自然是好事,可是人多也帶了相當的負麵因素,第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部隊的戰鬥力嚴重下降,根本無法和日軍進行正麵的對抗;
其次,就是武器彈藥的匱乏。人手多了戰鬥力下降了就沒有辦法展開有效的軍事行動,導致無法從敵人那裏獲得武器裝備,加上國民政府的各種封鎖,部隊隻能讓新兵拿著冷兵器訓練和戰鬥,這樣戰鬥力就更低,部隊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第三,糧食匱乏。當兵的人多了,地方上搞生產的青壯勞力自然就減少,加上土地貧瘠,生產出來的糧食老百姓除了留給自己的,能拿出來繳的公糧也就不多了,也幸好有孫義成在某些時候的救助,不然情況更憂;
第四,就是孫義成六分區的原因。六分區接二連三的的勝仗,八路軍高層自然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更是知道孫義成的這種打法其他八路軍是效仿不來的,不過效仿不來不等於不可以借鑒,至少六分區所有戰士那可都是槍彈滿員的。
部隊人多武器少子彈少,那就精簡沒有武器的人,把彈藥集中起來給有武器的人使用,這就是一二九師聯隊的想法。另外,精減主力部隊,除了提高部隊戰鬥力,減輕根據地老百姓壓力之外,精減下來的人員進入地方部隊,即擴充了地方部隊的實力,也保留了這些從主力部隊下來的戰士,戰時為兵,閑時為農,一舉多得。
此時一二九師建製下有三個二級軍區,分別是太行軍區、太嶽軍區和冀南軍區,這三個軍區之下又有各自的軍分區,也就是三級軍區。
三個二級軍區中,以冀南軍區實力最為龐大,部隊綜合戰鬥力最強(六分區的力量),所以在改編後部隊番號也最多,達到了六個野戰旅,另外新編第一到第三旅,在其他軍區。換句話說,其他兩個軍區(太行軍區、太嶽軍區)才改編了三個旅,冀南一個軍區部隊數量是前兩者的兩倍。
改編後的新編旅,已經不是地方部隊了,妥妥的野戰部隊,作用等同於和一二九師的主力部隊第三八五、三八六旅,和他們有著一樣的地位。
在給六分區的電報裏,新任司令員程載道對六分區部隊以往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評價,對孫義成和幾位六分區領導的工作也給予了肯定,並希望幾人再接再厲。對於手下能夠有一支特別能打的部隊,沒有哪位領導不喜歡和不重視。
新任司令員在電報裏,除了對六分區的誇讚和肯定外,還有對新組建的新編第七旅部隊有新的安排,當然,這不是程司令個人的安排,是一二九師兩位領導的安排。
根據兩位師首長的安排,改編之後的六分區兩個旅,一支留下在武安,保衛磁武根據地,看護山西八路軍根據地重地黎城東麵的大門。
另外一個旅,則要成為一二九師真正的機動部隊,甚至是八路軍總部的機動部隊,跳出冀南的小圈子,借助其強大的戰鬥力,到各地參戰,協助其他八路軍部隊,專門對付一些難啃的骨頭。
麵對這樣的安排,孫義成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不高興,部隊改編為兩個旅,意味著以後除了自己掌握的第七旅隨時在自己身邊之外,第八旅有可能會變成別人的部下,聽從其他人的指揮,多少有些為人做嫁衣的感覺,這讓孫義成心頭略微有些不好受。
軍隊在任何時期任何朝代,都是有山頭有派別的,雖然cpc的軍隊都是黨指揮槍,嚴禁軍隊變成個人私產。當然,如果這支軍隊是大家一起出力出錢建立的,借助了組織的力量和錢財打拚出來的,那沒話是。可這支部隊要是你一個人出力花錢培養起來的,其間一切都是你自己親力親為,就像你自己的家產一樣,憑本事掙來的,突然就要送給他人,沒有誰會很痛快。
改編後的冀南軍區,各軍分區對應的旅級編製、所轄部隊番號、旅長分別如下:
新編第四旅(原第第二軍分區),轄第九、第十、第十一團,旅長序深吉;
新編第五旅(原第四軍分區,)轄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團,旅長易良品;
新編第六旅(原第三軍分區),轄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團,旅長高厚良;
新編第七旅(原第六軍分區),轄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團,旅長孫義成;
新編第八旅(原第六軍分區),轄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團,旅長詹德迎(詹政委);
新編第九旅(原第五軍分區),轄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團,旅長桂幹生。
另外活動在冀西讚皇一帶的八路軍平漢抗日遊擊縱隊被改編為新十旅,旅長範子俠;冀西遊擊隊、原讚皇獨立團編為新十一旅,旅長尹先炳。
這次的冀南軍區部隊改編,孫義成的六分區部隊被編為了兩個主力旅,即第七、第八旅,旅長分別由他和詹政委擔任,可能是上級領導考慮到都是六分區的部隊,戰鬥力強悍,他人來也不好帶,所以就就地取材了。
兩人不但是第七、第八旅的旅長,仍然還是第六軍分區的司令員和政委,六分區唯一有差別的是,一個主力團變成地方部隊。
孫義成不知道的是,這次八路軍部隊改編,改編的可不隻有冀南軍區,而是整個一二九師所屬的八路軍部隊,而讓兩位首長決定進行改編的,原因竟然也是出在他孫義成的身上。
一二九師進入山西抗戰以後,因為戰爭需要,部隊急劇擴張,一度招收了很多的士兵,不止是主力師在擴充兵力,分散到地方的各個挺進支隊、義勇軍縱隊、遊擊武裝,也都擴充了很多兵員。
打仗人多了自然是好事,可是人多也帶了相當的負麵因素,第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部隊的戰鬥力嚴重下降,根本無法和日軍進行正麵的對抗;
其次,就是武器彈藥的匱乏。人手多了戰鬥力下降了就沒有辦法展開有效的軍事行動,導致無法從敵人那裏獲得武器裝備,加上國民政府的各種封鎖,部隊隻能讓新兵拿著冷兵器訓練和戰鬥,這樣戰鬥力就更低,部隊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第三,糧食匱乏。當兵的人多了,地方上搞生產的青壯勞力自然就減少,加上土地貧瘠,生產出來的糧食老百姓除了留給自己的,能拿出來繳的公糧也就不多了,也幸好有孫義成在某些時候的救助,不然情況更憂;
第四,就是孫義成六分區的原因。六分區接二連三的的勝仗,八路軍高層自然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更是知道孫義成的這種打法其他八路軍是效仿不來的,不過效仿不來不等於不可以借鑒,至少六分區所有戰士那可都是槍彈滿員的。
部隊人多武器少子彈少,那就精簡沒有武器的人,把彈藥集中起來給有武器的人使用,這就是一二九師聯隊的想法。另外,精減主力部隊,除了提高部隊戰鬥力,減輕根據地老百姓壓力之外,精減下來的人員進入地方部隊,即擴充了地方部隊的實力,也保留了這些從主力部隊下來的戰士,戰時為兵,閑時為農,一舉多得。
此時一二九師建製下有三個二級軍區,分別是太行軍區、太嶽軍區和冀南軍區,這三個軍區之下又有各自的軍分區,也就是三級軍區。
三個二級軍區中,以冀南軍區實力最為龐大,部隊綜合戰鬥力最強(六分區的力量),所以在改編後部隊番號也最多,達到了六個野戰旅,另外新編第一到第三旅,在其他軍區。換句話說,其他兩個軍區(太行軍區、太嶽軍區)才改編了三個旅,冀南一個軍區部隊數量是前兩者的兩倍。
改編後的新編旅,已經不是地方部隊了,妥妥的野戰部隊,作用等同於和一二九師的主力部隊第三八五、三八六旅,和他們有著一樣的地位。
在給六分區的電報裏,新任司令員程載道對六分區部隊以往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評價,對孫義成和幾位六分區領導的工作也給予了肯定,並希望幾人再接再厲。對於手下能夠有一支特別能打的部隊,沒有哪位領導不喜歡和不重視。
新任司令員在電報裏,除了對六分區的誇讚和肯定外,還有對新組建的新編第七旅部隊有新的安排,當然,這不是程司令個人的安排,是一二九師兩位領導的安排。
根據兩位師首長的安排,改編之後的六分區兩個旅,一支留下在武安,保衛磁武根據地,看護山西八路軍根據地重地黎城東麵的大門。
另外一個旅,則要成為一二九師真正的機動部隊,甚至是八路軍總部的機動部隊,跳出冀南的小圈子,借助其強大的戰鬥力,到各地參戰,協助其他八路軍部隊,專門對付一些難啃的骨頭。
麵對這樣的安排,孫義成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不高興,部隊改編為兩個旅,意味著以後除了自己掌握的第七旅隨時在自己身邊之外,第八旅有可能會變成別人的部下,聽從其他人的指揮,多少有些為人做嫁衣的感覺,這讓孫義成心頭略微有些不好受。
軍隊在任何時期任何朝代,都是有山頭有派別的,雖然cpc的軍隊都是黨指揮槍,嚴禁軍隊變成個人私產。當然,如果這支軍隊是大家一起出力出錢建立的,借助了組織的力量和錢財打拚出來的,那沒話是。可這支部隊要是你一個人出力花錢培養起來的,其間一切都是你自己親力親為,就像你自己的家產一樣,憑本事掙來的,突然就要送給他人,沒有誰會很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