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傾塌,何去何從?政治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換一種問法,就是人在時代的絕境中,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大多數人繼續活著,極個別人選擇死去。
千萬不要苛責生者,但一定要記住死者。
哪怕他們為之而死的理念充滿了時代局限性,亦無損於其死的道德意義。人性的幽微之光,正是借此燭照千年,點點不滅。
圖片
天佑二年(905),大唐王朝的倒數第二個夏末,空氣依然悶熱。一架馬車自北邊疾馳而來,入了洛陽城,往宮城方向去了。
車上所載老者須發盡白,望著宮門,目色晦明幾變。
此前不久,一封詔書送到了王官穀,這是自23年前司空圖歸來隱居後收到的第七封起征詔書。
廟堂上,柳璨為相,有意投靠朱全忠,正乘機排斥與之不和的臣僚。司空圖為監察禦史,因久處江湖之遠,旁觀者清,更能覺察到山雨欲來的危機。
司空圖理了理朝衣,手執朝笏,上朝謁見。手一歪,朝笏掉了,牙板子落地聲清晰可聞。
柳璨皺起了眉。
司空圖不緊不緩朝唐哀帝行禮,順勢上章乞請致仕:“察臣本意,非為官榮,可驗衰羸,庶全名節。”意思再明顯不過,我老了,幹不動了,這官你們誰愛誰當去。
柳璨是個聰明人。他本想借機處理了司空圖,實在想不到司空圖來這一招,隻好順水推舟,幫皇帝草擬了一份詔書,“既養高以傲世,類移山以釣名。心惟樂於漱流,仕非顓於食祿”。特賜司空圖回中條山,打哪來回哪去。
司空圖致仕不久,便發生了著名的“白馬驛之禍”。曾經看不起柳璨這個寒門宰相的三十多位門第顯貴的大臣們,在滑州白馬驛站(今河南滑縣)通通被殘忍殺害,丟進了冰冷刺骨的滾滾黃河水中,一代“清流”變“濁流”。而司空圖因禍得福,成為這場大屠殺中的幸運兒。
司空圖此番前往洛陽,非但在柳璨肆殺群臣的險惡之中保全了身名,還得到了朝中上下一片華譽。有將他比作秦時隱士商山四皓的,也有將他比作漢時名臣疏廣、疏受的。送別酒宴上,群臣賦詩相贈,其樂融融。
隻是,樂嗬嗬歸去王官穀的司空圖,第一件事就是在山中轉悠,尋了一處絕佳風水寶地,給自己物色棺材墳地去了。
適逢春和景明的日子,司空圖拄著拐杖,帶著來客去參觀他未來的墳地。
他們圍坐在墓穴高地上,賦詩飲酒,笑談人生的潮起潮落。如果有客人感到疑惑難堪,司空圖就微笑著以過來人的口吻規勸人家:“哎呀,你為什麽這麽看不開呀?生與死本來就是一回事,我這哪裏又隻是在此暫遊呢?”
反複表示“白首歸心,黃花緣路”的歸隱決心,司空圖在僥幸脫免柳璨之禍後,曾寫下“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應平”,更寫下“今朝共許占殘春”、“當歌莫乖頻垂淚”。他對唐王朝命運有種不好的預感。
司空圖坐在自己的墓地上,回顧一生,唏噓感歎。倘若坐在他身旁的是曹雪芹,想必會贈他一句判詞“凡鳥偏從末世來”。
司空圖出身仕宦家庭,祖上三代為官,從小就受著詩書熏陶和良好庭訓,史稱其“少有文采”。然而,司空圖大概是隨他父親司空輿隱居慣了,打心底裏就不怎麽想當官,33歲了才去考取進士。跟他同庚的詩人皮日休都早他兩年進士及第。
人的生命中總會有幾個貴人,正如令狐楚之於李商隱,王凝就是司空圖遇見的第一個貴人。
司空圖進士及第那年,王凝任禮部侍郎知貢舉,想起這個年輕人三年前,曾給他寫過一篇《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記》,讚美他修堰有功,於是乎王凝對這個年輕人很有好感。
順其自然地,司空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王凝幕下。
王凝無疑是個好官,為人堅正剛直,在知貢舉時,無視當朝權貴的請托,提拔了許多寒門俊士。所以被動了奶酪的權貴們很生氣,聯手擠兌王凝,王凝被貶去做商州刺史(在今陝西)。
司空圖感激他的知遇之恩,跟著去了商州。
一年後,王凝從商州去了湖南潭州(今長沙),司空圖也去了潭州;來年初秋,王凝重新獲準入朝為官,司空圖也回到了北方。此後不管王凝工作調動去了那裏,司空圖都如影隨形。
這一跟就跟了七年,直至王凝身死。
王凝卒的那一年春天,朝廷征調司空圖為殿中侍禦史。司空圖仿佛預感了什麽,不忍離開恩師王凝,沒有及時赴任。就是被台司彈劾貶為光祿寺主簿,他也還是拖至王凝後事安排妥當以後才去洛陽赴任。
在洛陽,司空圖遇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個貴人,剛剛遭貶為太子賓客的前宰相盧攜。
盧攜不知從何處聽說了司空圖的為人做派,很是嘉賞他的高風亮節,於是時常帶著小禮物,下班後就去找司空圖喝喝茶、品品酒,談天說地。這一談下來,盧攜相見恨晚,激動不已,非得在人家裏的牆壁上留詩一首:
氏族司空貴,官班禦史雄。
老夫如且在,未可歎途窮。
惺惺相惜之下,盧攜重新入朝為宰相時,向陝帥盧渥大力舉薦了司空圖,於是司空圖又去了盧渥幕下。
隻是這一段表麵風平浪靜的仕宦生涯也持續不了多久了,大廈將傾,大唐的天下早就千瘡百孔。
乾符二年(875)六月,冤句人黃巢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起義,橫行山東,一呼百應,數月之間,萬人集結。沒幾年,黃巢起義軍攻克了東都洛陽,接著揮師入長安。當時的皇帝唐僖宗嚇得連夜抱頭出奔鳳翔,隻帶了幾個妃子和四王,連朝廷百官都蒙在鼓裏。
黃巢的軍隊一開始還能“見貧者,往往施與之”,但終究如脫韁的野馬,“各出大掠,焚市肆,殺人滿街”,“尤憎官吏,得者皆殺之”。宰相盧攜自殺了,其他一些大臣更是無法幸免一死。
司空圖在東躲西藏的逃難路上,再次展現出他的錦鯉特質。他撞見了昔日的家奴段章,也是今日起義軍的一員。段章顧念舊主,拉住司空圖的手,熱情地勸說他歸降黃巢,並且拍拍胸口:“我可以幫你在我家張將軍那裏謀一個職位,他很喜歡讀書人。”司空圖很感激,但還是一口拒絕了。
段章見舊主心意已決,有幾分傷心失落,卻仍是盡力幫助司空圖半夜逃了。逃的過程中,司空圖還不忘取道虞鄉把家中藏書背上。
自此,司空圖開始了在王官穀(今山西永濟)隱居的生活。
圖片
▲司空圖曾隱居於中條山麓王官穀。圖源:圖蟲創意
圖片
司空圖在王官穀有處別墅,這別墅是司空圖他爹生前置辦來養老的。
別墅依山傍水,風景獨秀,“泉石林亭,頗稱幽棲之趣”,是個頤養天年的好地方。清末那位寫了《海國圖誌》的大思想家魏源到此一遊時,也曾對王官穀讚不絕口:“晴空雨雪三千丈,終古風雲十二時。”
司空圖開始了認真的退休老幹部生活。
剛回山時,他既不同百姓往來,也不與官府聯絡,而是自娛自樂,“忘機漸喜逢人少,覽鏡空憐待鶴疏”。
閑來學著他的偶像陶淵明,尋芳探跡,“將取一壺閑日月,長歌深入武陵溪”。他甚至將王官穀命名為“桃源濱”,遙敬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當然司空圖比陶淵明還是有錢一些的,家中藏書頗豐,約七千四百卷,“儂家自有麒麟閣,第一功名隻賞詩”。隻可惜後來陝軍入穀,不幸全都毀於戰火了。
一路長歌尋芳的司空圖,在穀內一座獨立擎天的奇峰下,修建了一座磚木結構的亭子。亭子裏刻畫著唐興以來全部有節操的人士以及一些知名文人的畫像。亭子初名“濯纓亭”,後改名“休休亭”。
濯纓亭,取屈原《楚辭·漁父》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意。
陝軍入穀時,不僅燒了司空圖的藏書樓,還一道燒了濯纓亭。司空圖重修亭子後,沉思良久,給亭子掛上了一塊新匾額,上書“休休亭”。改名以後,山裏人多有不解,因而司空圖效仿白居易的《醉吟傳》,寫了一篇《休休亭記》張貼出來答疑解惑:
“休,休也,美也,既休而且美在焉……蓋量其材,一宜休也。揣其分,二宜休也。且耄而聵,三宜休也。而又少而惰,長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救時之用,又宜休也……”
什麽意思呢?他說,辭官是一樁人間美事啊,隻要我自得其樂,美也就有了。本來呢,衡量我的才能,一宜辭官;估量我的素質,二宜辭官;加上我年紀大了糊塗了,也宜辭官。我年輕的時候懶懶散散,長大了後馬虎率性,老了更是迂腐不堪。這都不是治世所需要的,所以我就更得辭官了。
似乎這是一番很有自知之明的自我評價呢。也許這的確是司空圖“八征不起”的理由,也許又隻是個隨口搪塞的借口,誰知道呢。
當年,司空圖拒絕了段章要介紹他做官的好意,執意回山。
朝廷後來聽說了此事,大讚司空圖“義不歸(黃)巢”,將他與另外的兩位大哥同列為“行在三絕”,大力表彰,稱揚他有“巢、由之風”。也就是將他比作了堯舜時的巢父和許由,這是很高的讚譽。
隨著黃巢的屬將朱溫(後改名朱全忠)以同州降唐,黃巢兵敗,走狼虎穀,為其甥林言所殺,唐末農民大起義基本結束。唐王朝在回光返照中苟延殘喘。
於是乎朝廷想起了有巢由之風的司空圖,三番四次召他回朝,許諾的官職一次比一次高:中書舍人、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兵部侍郎……正在山中呆得舒舒服服的司空圖一聽,不是說“我腳疼我不去”,就是短暫就職後,隨便找了個理由,就辭官回家了。
此前,跟他同庚的皮日休,曾在黃巢稱帝時,投奔黃巢並擔任了翰林學士。黃巢敗亡後,皮日休下落不明。
而司空圖在王官穀裏該吃吃該喝喝,要麽跟著名僧高士吟詠為樂,暢談佛道,要麽拄著拐杖,帶上家中女眷,一起出門散心,看看十年前種下的杏花。這是生活,也是態度。
買得杏花,十載歸來方始坼。假山西畔藥闌東,滿枝紅。
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多情人更惜。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
——司空圖《酒泉子》
每年大過年,村裏人聚在一起搞活動,擊鼓跳舞祝禱祈神,司空圖也樣樣不缺席。看他跟鄉裏老人坐在村頭大樹下一起聊天的勁頭,可半點兒也瞧不出生分來。
有一次,兩個村莊的人為了引水灌田的公平問題,爭執不休乃至於即將打起來,司空圖趕緊出麵拉架,並給他們出了個妙主意:
他讓石匠在一塊大石頭上鑿出兩個相等的洞,矗立在貽溪出口的水中,將水分成兩股。東股流入東渠,西股流入西渠,分別灌溉東西村莊的農田。並刻石立碑,明載分水之法,這下子大家都服氣了。
在隱居的日子裏,司空圖除了偶爾客串一把父母官之外,也會寫寫詩,作作詞,收拾起他從前的主業來。春天高唱“綠樹連村暗,黃花入麥稀”;午睡起來看著窗外,“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夜半夢回驚醒時歎息,“五更惆悵回孤枕,猶有殘燈照落花”。
在山石泉林的浸潤下,司空圖還寫了一部小書,後來的歐陽修、蘇軾和王士禎都很喜歡。這部小書是《二十四詩品》。
雖然是一部詩歌理論作品,但是從中我們也可以間接欣賞到王官穀自然原野之美:“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玉壺買春,賞雨茅屋”,“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晴雪滿竹,隔溪漁舟”……
會玩又有才的司空圖,深得當地的節度使王重榮父子看重,多次送東西給他聊表心意,然而司空圖完全不感興趣,閉門不收。
有一回王重榮騙他作了一篇碑記,命人送給他幾千匹絹作為贈禮。結果,司空圖看了看,眉頭都不皺一下,叫人把絹匹拉到集市上,任人拾取,一天之內就拿光了。
司空圖的名聲傳開後,當時搶掠燒殺無惡不作的寇盜,唯獨不去王官穀。所以,不少讀書人跑去王官穀中尋求避難。
山中無歲月,世上已千年。時間的車輪載著死氣沉沉的大唐王朝到了289年的終點。
後梁開平元年(907)四月,司空圖從柳璨眼皮底下脫免的兩年後,朱全忠篡位成功,即帝位。
圖片
▲朱溫畫像。圖源:網絡
朱全忠上位後,派人來恭請司空圖去做禮部尚書。
來人三顧茅廬,司空圖關著門睡覺,沒有去。這也是“八征不起”的最後一“征”。
司空圖也不關心這些,照常過著他的隱居日子。
次年早春,枝頭的杏花尚且打著骨朵兒,時年十七的唐哀帝被殺。
消息從山東濟陰傳來,司空圖多年來第一次變了臉色,望著裹在寒氣裏的杏樹出神。幾天後,王官穀中的司空圖死了。
《新唐書》載:“(司空)圖聞,不食而卒。”
司空圖,一個當之無愧的隱士,這個曾瀟灑坦然地在自己墓地上飲酒賦詩的奇人,的確是絕食而死了,留給後人滿頭問號。
平日裏和司空圖一起喝過酒的晚唐詩人徐寅,聽聞司空圖的死訊後,給他寫了一首悼念詩:
園綺生雖逢漢室,巢由死不謁堯階。
夫君歿去何人葬,合取夷齊隱處埋。
徐寅認為司空圖不單單像堯舜時的巢父和許由,更像商末時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而亡的伯夷叔齊。
大概這首詩可以給人們滿臉的不解,留下一種可能的答案:亂世中,有人死於權,有人死於財,也永遠有人死於信仰。
圖片
德佑元年(1275),麵對兵臨城下的蒙古人,南宋臨安城裏亂成一團。以兩位宰相陳宜中和留夢炎為首,帝國的大小官員們紛紛棄職逃命,作鳥獸散。
66歲的太皇太後謝道清發現,她和年僅4歲的宋恭帝趙?,已經孤獨無依。不得已,她下詔痛斥公開逃竄的各級官員。大意如下:
“我朝三百多年,對士大夫以禮相待。現在我與新君遭蒙多難,你們這些大小臣子,不見一人出來救國。我們有什麽對不起大家?你們內臣叛官離去,地方守令舍印棄城……平日讀聖賢書,所許謂何?乃於此時,作此舉措,生何麵目對人,死何以見先帝?”
就在這生死存亡關頭,一位狀元出身的官員挺身而出。
他就是在寶佑四年(1256),以21歲之身榮膺狀元的文天祥。眼下,這名40歲的昔日狀元,正擔任贛州知州。
自打1234年蒙古人滅亡金國並持續不斷南侵以來,曆經四十餘年抵抗,南宋的耐心和國力已經消耗殆盡。很多人開始觀望形勢,首鼠兩端,以致當蒙古人逼近臨安城,南宋皇室向天下發出勤王詔書時,響應者竟寥寥無幾。
在這種情況下,文天祥散盡家財,招募士卒前往臨安拱衛京城。這位“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的美男子捧著勤王詔書痛哭流涕,他對門客說:
“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的人,也憂慮別人憂慮的事情;以別人的衣食為衣食來源的人,應為別人的事而至死不辭。”
想當初,他高中狀元後卻因性格忠直得罪權臣賈似道,被貶出朝。盡管在地方表現得“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但一到帝國危難時刻,他卻不畏艱難,“盡以家資為軍費”。
麵對虎狼之師的蒙古兵,友人勸告他說,如今元兵三路直逼臨安,而你卻帶著一萬多人的烏合之眾去以卵擊石,這跟趕著一群羊入虎口有什麽區別?
文天祥說,我又何嚐不知,但國家危難,眼下征召天下勤王,卻“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他散盡家財募兵,日夜憂愁奔赴臨安。在江蘇虞橋,他臨時組織的毫無作戰經驗的勤王義軍,被凶悍且久經戰陣的元兵屠戮殆盡,他不得不率領殘兵退保餘杭。
然而,在臨安城外,文天祥卻被拒絕入城。宰相陳宜中等人指責文天祥的勤王之舉是“猖狂”和“兒戲”,因為在更多的文官看來,文天祥越忠誠,就越襯托出他們的明哲保身和委曲求全。一直到當年十一月,蒙古兵已將臨安城團團包圍之時,文天祥才被允許進入臨安城。
帝國已無人可用,德佑二年(1276),文天祥被風雨飄搖的南宋朝廷任命為臨安知府,協助拱衛京師。當時,元朝大軍已逼近臨安城外的皋亭山。在敵兵的震懾之下,比文天祥早12年(1244)考中狀元的左丞相留夢炎開溜了。然後,右丞相陳宜中也腳底抹油了。
臨安城內的鳳凰山皇城中,此時幾乎無人來朝,隻有憨直的狀元知府文天祥,和少數一些官員還畢恭畢敬伺立在老邁的太皇太後謝道清,以及5歲的宋恭帝趙?左右。無人可用的太皇太後謝道清,隻得頒發懿旨,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全權負責與城外元軍主帥伯顏的談判事宜。
王朝即將覆滅,南宋皇族們放眼望去,才發現那些他們曾經寄予厚望的權貴高官一個個倉惶逃命,而那幾個他們壓根不當回事的低級官員,卻始終堅守崗位,甚至不惜遠道千裏勤王。
當初共富貴的人,都跑了。剩下他們曾經看不入眼的人,選擇了與他們同生死,共患難。宋朝養士三百年,這是最後的考驗時刻。
圖片
▲文天祥畫像。圖源:網絡
宋代以前,中華帝國通過察舉製、九品中正製等方式選拔人才。盡管隋唐開始有了科舉,但是由於人才選拔規模太小,加上多為貴族階層壟斷,所以未能通過科舉製培育出廣大的士人群體。因此,從根本上說,宋代以前的朝代興衰,更多是貴族間的鬥爭,而與士人群體無關。
但到了宋代,隨著科舉製規模的急劇擴大,平民階層開始有了更直接的渠道參與朝政。北宋末期,每年參與各級科舉應試的學子已經達到10萬多人,而到了南宋時期的12世紀後期,盡管丟失了三分之一的國土麵積,但每年參與各級科舉應試的學子還是擴大到了40多萬人。
通過“朝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的製度流動,平民階層可以實現階層上升,也因此,士人群體對於國家興亡的擔當意識開始加強,以至於他們敢在皇帝麵前公開闡述皇權必須與“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在後世強調皇權獨尊的明清時代,宋人的集體自信是不可想象的。陸遊曾經回憶說,南宋初年的紹興年間,那時他還是孩童,“親見當時士大夫相與言及國事,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殺身翊戴王室,雖醜裔方張,視之蔑如也”。
陸遊的父親陸宰曾擔任淮南路計度轉運副使等官職。雖然隻是一位中下級官僚,但陸宰與同僚們對時事和國家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提及抗金大業時“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哭”,這種情感深深影響了陸遊等後輩士人。可以說,盡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概念要到明末清初才被提出,但宋代的士人已經開始踐行這種理念。
如今,文天祥在危難之際被任命為宰相,他對於家國天下,更是承擔著發自肺腑的崇高責任。
他主張依托臨安城中的幾萬殘兵和數十萬百姓支持,與元兵進行攻守決戰,然而,謝太後束手無策,更多的文官仍然夢想著蒙古人能和此前的契丹人、女真人一樣,在得到更多的歲幣和納貢後退兵回朝。
婦人小兒無力挽救趙宋天下,文天祥隻得代替宋廷,再次出城談判。麵對氣焰囂張的元軍統帥伯顏,文天祥毫不懦弱退縮,堅持抗爭辯論。伯顏怒了——在他看來,一位即將亡國的南宋宰相,竟敢當麵頂撞他,於是下令將文天祥拘押鎖拷起來。
文天祥公開怒斥伯顏並被拘押的這一天,是德佑二年(1276)正月二十四日。大約十天後,二月初五日,南宋朝廷在臨安向元軍投降。
在此之前,謝太後命令陸秀夫等人秘密護送趙宋皇族最後的血脈——7歲的趙昰和5歲的趙昺,出走福州。臨安之降三個月後,陸秀夫和趕來護駕的張世傑一起,在福州擁立趙昰登基,是為宋端宗。
此後,被元軍押解北上的文天祥也在途中逃脫南下,曆經九死一生輾轉來到福州,並被任命為右丞相,知樞密院事。
當時,南宋國土的各個角落仍然有忠臣義士在頑強抵抗元兵。
在揚州,盡管得知臨安已經淪陷,但駐守江北揚州的李庭芝和薑才等人卻堅持不降。率兵轉戰泰州兵敗被俘以後,李庭芝最終殉國。薑才臨死前,對元兵破口大罵,誓死不降。
在重慶,張玨等人則一直孤軍奮戰。一直到臨安淪陷兩年後的1278年,從釣魚城率兵轉戰重慶城的張玨才兵敗被俘。不願投降元朝的張玨,最終用弓弦上吊,以身殉國。
從元兵手中逃脫的文天祥也再次出發,從1276年到1278年,先後組織義兵,一度收複了被元兵占領的江西贛州、吉州等地。
然而在江西永豐,他再次遭遇敗績,妻妾子女都被元兵俘虜。而在進軍廣東潮州的過程中,他的軍隊開始流行瘟疫,並奪走了他剩下的唯一的兒子。
文天祥已然一無所有,可他還在堅持戰鬥。
他率領著最後的殘兵一路轉戰,退到廣東海豐時,遭到元朝將領張弘範部隊的突然襲擊。猝不及防的文天祥被捕了,倉促之中,他吞下腦子(龍腦)試圖自殺,沒想到自殺失敗。
這是他第一次自殺。
元將張弘範要他跪拜,他堅持不拜。張弘範又要求他寫信勸降陸秀夫和張世傑等人,文天祥卻說:“我無法保衛自己的父母,又怎麽可能教別人背叛自己的父母?”
在被元軍押解前往追擊宋軍時,他寫下了千古聞名的《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已然抱定必死的決心。
圖片
▲文天祥畫像。圖源:網絡
圖片
在文天祥的時代,隨著士人家國意識的增強和程朱理學的影響,“家—國—天下”的觀念已經渾然一體,密不可分。
早在北宋時,理學家張載就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念,並在此後切實影響到了無數士人。宋代“三百年養士”的結果和終篇,就是文天祥和陸秀夫的末世悲歌。
這已經不僅僅是家國興亡,而是天下興衰、匹夫有責了。
寶佑四年(1256)文天祥榮膺科舉狀元,陸秀夫也高中同榜進士。作為同年,兩人在窮途末日中堅持不懈地戰鬥著。
文天祥在廣東海豐被捕的當年,1278年,宋端宗趙昰在流亡途中病逝。隨後,陸秀夫又與張世傑一起擁立趙昺為帝,繼續抗戰。
1279年,廣東崖山,陸秀夫和張世傑率領殘餘的十多萬南宋軍民,與元兵展開了最後的戰鬥。
麵對重重包圍的元兵,不願屈服的陸秀夫毅然背著宋帝昺投海自盡。得知陸秀夫和宋帝昺跳海自盡的消息後,張世傑仰天長嘯,淚流滿麵地說:“我為趙氏盡心盡力,一君亡,又立一君,如今又亡矣,不知天意為何?”
在颶風中,張世傑也跳入滾滾波濤之中,追隨那個他為之奉獻所有的王朝而去。
整個崖山之戰,史書記載,南宋最後殘存的十多萬軍民,或在戰鬥中壯烈犧牲,或不甘受辱投海自盡,“浮屍出於海十餘萬人”。盡管臨安已經於1276年淪陷, 但這些殘存的忠臣義士奮戰到了三年後的1279年。至此,南宋徹底毀滅於崖山的怒海波濤之中。
崖山之戰後,元軍統帥張弘範非常得意,下令在崖山北麵的石壁上,刻下了“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個字。等到元朝滅亡以後,當地人將張弘範的字全部鏟掉,改刻上了“宋丞相陸秀夫死於此”九個大字。
內心最痛苦的,要數文天祥。崖山海戰發生時,他被關押在元軍的海船上,親眼目睹了這場南宋的亡國之戰。後來,他寫下了《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惟有孤臣雨淚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龍杳靄知何處,大海茫茫隔煙霧。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為何人。
南宋已滅,元軍統帥於是讓人再次押來文天祥,引誘他說:“你的國家已經滅亡了,丞相您對宋朝的忠孝已經傾盡全力了。如果你能用對待宋朝的忠心,來對待當今的聖上(忽必烈),那麽一定還可以當上宰相!”
對此,文天祥淚流滿麵地說:“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又怎麽能夠背叛國家,不與之同生共死呢?”
一席話,說得張弘範也動了惻隱之心,他命人護送文天祥北上大都(北京)覲見忽必烈。
文天祥再次自殺求死。北上途中,他絕食八日,卻仍未死。於是他放棄絕食,決定與蒙古人周旋到底,以求一死,為大宋殉葬。
在《言誌》詩中,他寫道:
殺身慷慨猶易免,取義從容未輕許。
仁人誌士所植立,橫絕地維屹天柱。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在元大都的監獄裏,忽必烈讓被俘的宋恭帝趙?出麵勸降文天祥。當看到宋恭帝一身蒙古人裝扮出現在牢獄中時,文天祥立馬跪在宋恭帝前淚流滿麵。他說:“臣不能保大宋,致使陛下今日,深愧。聖駕請回,聖駕請回!”
當時9歲的宋恭帝已經懂事,也在文天祥麵前失聲痛哭。
蒙古人又將文天祥的妻子歐陽氏及其兩個女兒柳娘、環娘罰沒為奴,並讓柳娘寫信給他說,隻要他願意投降,他的家人馬上可以恢複自由身,他本人也可享受榮華富貴。但文天祥執意不肯。
在回複自己妹妹的信中,文天祥寫道:
“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裏,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為了逼迫文天祥投降,從而懾服亡宋子民,元朝宰相孛羅親自提審文天祥。文天祥不肯下跪,強硬地說:“天下事有興有衰。國亡受戮,曆代皆有。我為宋盡忠,隻願早死!”
當時已經投降元朝的王積翁等人上書忽必烈,請示說,文天祥堅持不降,或者就將他釋放做道士好了。但同樣為宋朝狀元宰相出身的留夢炎卻強烈反對,留夢炎說:“文天祥如果被釋放,複出號召江南,那我們這些投降的人,將置於何地?”
對於生死,文天祥早已超脫看透。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夏,他在獄中寫下了《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從1278年被俘,到1279年目睹崖山之戰南宋毀滅,中間兩次自殺,始終堅持不屈的文天祥終於在被關押四年後的1283年,迎來了忽必烈的再次提審。
圖片
▲忽必烈畫像。圖源:網絡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1283年1月8日),忽必烈親自召見文天祥,進行最後一次勸降。文天祥卻說:“我文天祥作為大宋的狀元宰相,宋亡,隻能死,不能活。”
忽必烈仍然重視這位南宋的狀元宰相,便問他說:“你有什麽願望?”
文天祥顯得非常淡然,隻是說:“我文天祥受大宋的恩惠,官為宰相,安能投降二主!願賜之一死足矣!”
次日,他被引出就刑。
臨刑前,他特地要求,向著南方故國大宋的方向鄭重跪拜。然後,他要來紙筆,寫下絕命詩:
天荒地老英雄喪,國破家亡事業休。
惟有一腔忠烈氣,碧空常共暮雲愁。
寫完,他對著圍觀的民眾高聲呐喊:“吾事畢矣!”
他從容就義。
文天祥死後幾天,妻子歐陽氏為其收屍,在他的衣帶中發現了他的遺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辦完文天祥的喪事後,歐陽氏選擇了跟隨文天祥自盡殉亡。
至此,宋史才算合上了無盡歎息的最後一頁。
圖片
曆史繼續往前推進。
張煌言最後一次回到家鄉寧波,是以一名被俘罪犯的身份。父老鄉親聽到消息,紛紛出城觀看,希望目睹這名堅持抗清近20年的孤膽英雄最後的模樣。
腦袋後麵已經拖著長辮的民眾,看見他頭戴方巾,身穿葛布長衫,一身明朝衣冠,恍如隔世。大家不禁潸然淚下。
浙江提督張傑,此前為了抓捕張煌言費盡心機,此刻他在衙署裏“接見”張煌言,第一句話就是“等你等得很久了”。
張煌言神色從容,立馬接話說:
“父死不能葬,國亡不能救,死有餘罪。今日之事,速死而已!”
從1645年參加浙東的抗清運動開始,近20年裏,他從未怕過死,他一直在等待死亡,等一個恰當的時候。
現在,是時候了。
圖片
▲張煌言(蒼水)畫像。圖源:網絡
張煌言被捕,根子在五年前就埋下了。
那是1659年的夏天,他與鄭成功聯合北征,逆長江而上,一直打一直打,打下了蕪湖。這是多年來張煌言數次攻打長江最大的一次勝利。他後來回憶這一仗的凶險,說是“兩岸炮聲如雷,彈如雨……骨飛而肉舞”。
血腥的場麵,因為勝利,而被他寫出了音樂般的歡快。
這一刻的張煌言,一度以為光複故國有望。臨近的州府,一看他的勢頭,也紛紛改旗易幟,最高峰時,長江兩岸有30餘座城池處在他的掌控之下。
然而,勝利來得快,去得更快。
張煌言的三千水軍能夠拿下這麽多城池,得益於鄭成功的主力部隊在南京城外牽製住了清軍主力。但鄭成功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認為打下南京如囊中探物,因此遲遲不發兵攻城,一次次延誤戰機。
等到清軍援兵趕到,鄭成功卻打不過了,不得已倉促退兵。留下張煌言孤懸長江中遊,沒有進路,也沒有退路。
此時清軍重占長江,上下遊音信斷絕。張煌言請一僧人密藏書信,經小路急送鄭成功大營,信中苦勸鄭成功千萬別撤退,天下事尚可圖。信還未送到,鄭成功已將沿岸數百裏舟師以及駐軍撤了,全軍逃返福建。
深感絕望的張煌言在清軍夾擊下,退入崇山峻嶺間打遊擊。
經過殘酷的搏鬥,他的軍隊犧牲的犧牲,潰散的潰散,最終僅剩一個隨從攜印陪著他突圍,在善良民眾的掩護下,一路往東,徒步兩千餘裏,退回了海上。
這次失敗之後,張煌言再難發起有力的進攻。他的被捕,隻是時間問題了。
不過,先於張煌言被抓的,是他的至親。
得知張煌言生還浙東的消息後,兩江總督郎廷佐忍無可忍,派兵抄沒了他在寧波的老家,拘禁了他的妻子董氏和唯一的兒子張萬祺,企圖用人質逼迫張煌言投降。
張煌言不為所動。十幾年的抗清生涯,早練就了他的“鐵石心腸”:至親可以懷念,但不可以成為談判的條件。
他的妻子董氏,知道自己嫁給一個英雄,知道聚少離多,但沒想到會聚得這麽少。他們共同的兒子出生後,張煌言就離家抗清去了。直到三年後,他終於滿身風塵出現在家門口。來不及訴說思念,丈夫就說他是來辭別的,錢塘江防線已破,他要隨魯王到海上征戰了。
為了緩解妻子的不安,張煌言和董氏打了個賭:投擲骰子,讓老天決定他是走是留。或許隻有這樣,才能緩解張煌言的愧疚,是天意要他走的,不是他自己想走的。
那天之後,他終生再未與妻兒見麵。
1652年,他的父親張圭章去世。
張煌言幼年喪母,少年時代隨父親出外,他的人生觀基本是父親影響和塑造出來的。得知父親離世的消息,他悲痛萬分,但是,仍然沒有回家奔喪。
張煌言被捕前兩年,隱居在舟山附近一座荒島上。一個部將要他納妾,並把戰死的將領陳木叔的女兒獻給他,張煌言嚴詞拒絕:
“小姑娘是忠臣之後,怎麽可以遭受如此對待?何況我的妻子為我身陷大牢,怎麽可以如此對待她?”
在民族大義麵前,他能做的就是獨自麵對漫漫長夜,以此彌補對妻子的虧欠。
圖片
▲清軍進入江南。圖源:影視劇照
圖片
清廷官員在與張煌言交戰的近20年間,無數次對他進行誘降或勸降。但不難理解,一個拋妻棄子在所不惜的硬漢,又怎會對敵人許諾的榮華富貴動心呢?他對各種勸降信,都不屑一顧,回信也總說自己是“明室孤臣,有死無貳”。
事實上,1644年清軍入關時,25歲的張煌言僅是一個舉人,而非明朝的官員。
明亡之後,一些士人精英選擇了投奔新主,一些選擇了抗爭,一些選擇了隱居。每個人都經受了生死的道德拷問,而張煌言則成了最有道德潔癖的那個人。他一定要選擇抗清,不抗爭就毋寧死。
到底是什麽塑造了他如此孤高的道德感呢?
最根本的一點,是他在曆史上找到了他的精神原型,一個他希望對標的靈魂偶像——文天祥。他後來的臨難詩中,有這麽兩句:
“疊山遲死文山早,青史他年任是非。”
謝枋得(號疊山)當年未在元滅宋之日即死,盡管他在元朝建立之後不應征召絕食而死,張煌言也要拿他與文天祥(號文山)互較高下,歎其死得遲了。那些投降的,如留夢炎之流,更要被他罵祖宗十八代了。
一個清廷官員給他寫信勸降,張煌言毫不客氣地回信:“不孝未便以文文山自況,執事正不必以留夢炎輩自居耳!”意思是,我自己不方便說我想做文天祥,但你也不用讓天下人都知道你想做留夢炎吧?一句話,懟得這名勸降者羞愧不已。
南明先後存在好幾個政權,但每個政權都藏汙納垢,內部爭正統、爭權力的勁頭,比打清軍大多了。各種互相出賣,內訌詆毀,投降變節,幾乎每天都在輪番上演,底線越來越低。
張煌言與那些醉心利祿、腐敗透頂的南明官吏有天壤之別,他純粹得幾乎完美,眼裏隻有忠義,沒有其他。
很難想象,這麽一個完美的道德主義者,如果沒有對於偶像的死心模仿,沒有對於抗清的高度緊張,他一定會對他賣命的小朝廷感到崩潰的。
所以,張煌言的後半生,都在自我暗示中度過。
他在給友人、給敵人、給自己的話語或詩歌中,無處不在強化一個感覺——我是文天祥。哪怕在最鬱悶的日子裏,他也會通過一次次的戰鬥,來轉移他焦灼的心緒。
文天祥最後從容就義,實現了青史留名。張煌言肯定也會走上這條路,隻是遲早的問題。
這一天,終於來了。
1661年至1662年,順治、康熙兩任皇帝接替的這兩年間,南明反清陣營厄運連連:永曆帝朱由榔被絞殺,鄭成功在台灣去世,魯王朱以海病逝……鄭成功之子鄭經全線撤退到台灣本島,東南的抗清武裝,僅張煌言一支獨存。
清朝統治者不斷調整對漢人的政策,變得越來越漢化,舉目望去,天下早已不是1645年的那個天下。心力交瘁的張煌言,抗爭下去已無意義,他最終遣散了部隊,僅留幾個死忠在身邊,隱避在舟山一個海島上。
從此時起,他已經預想了無數遍被捕就義的情景。
這一天,終於來了。兩名偽裝的僧人,抓到了出島換米的隨從,浙江提督張傑因而獲悉張煌言藏身的小島。康熙三年(1664)七月二十日,趁著夜色,一隊清軍從山後突入張煌言的住處。
當時去逮捕張煌言的一個士兵後來回憶說,張煌言的床下都是書,旁邊有一副棺材,床頭懸著一柄利劍,張煌言想去取劍,不幸被床帳絆倒了,所以來不及自殺。
三天後,他被帶到寧波城,一生中最後一次返回故鄉,以一個被俘罪犯的身份。
又十天,勸降失敗的張傑,派人將張煌言押送杭州。
在杭州的監獄內,張煌言絕食相抗,仍舊不降。後來體恤獄卒會被上頭處罰,勉強以水果維持生命。
杭州市民跟追星一樣,追到監獄裏。他們買通獄卒,以一見張煌言為榮,或請他題詩留念。那些日子裏,張煌言從一個帶劍的詩人,變成了一個寫書法的囚徒,在監獄裏恣情揮毫,忙得不亦樂乎。
寫的什麽?一張一張,寫的都是文天祥的《正氣歌》!
九月初七,張煌言被押赴刑場,看到太陽照在鳳凰山頭,他吼了一聲:好山色!
行刑官問他還有什麽遺言。他隨口吟出了早已打好腹稿的四句短詩:
我年適五九(指45歲),複逢九月七。
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
現場文書當即用筆記錄了下來。
行刑的時刻到了。張煌言拒絕下跪,昂首挺胸,就義於刀下。對他而言,一個張煌言死了,又一個“文天祥”活了。
此前數日,他的妻兒,已在鎮江被害。沒有人告訴他這個悲傷的消息。
數年後,一個沒有留下名字的史家,一字一字地寫下:
“煌言死而明亡。”
一個朝代,從它被宣布滅亡起,整整殘喘了20年。而張煌言,是這20年最後的孤膽英雄,最後那個堅毅而悲傷的句號。
曆史的江水無情拍打著江岸,無數的石子被浸潤得通體光滑,偶有一塊石頭露出突兀的棱角:
陽光照射在上麵,人們感受到它的光芒。
換一種問法,就是人在時代的絕境中,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大多數人繼續活著,極個別人選擇死去。
千萬不要苛責生者,但一定要記住死者。
哪怕他們為之而死的理念充滿了時代局限性,亦無損於其死的道德意義。人性的幽微之光,正是借此燭照千年,點點不滅。
圖片
天佑二年(905),大唐王朝的倒數第二個夏末,空氣依然悶熱。一架馬車自北邊疾馳而來,入了洛陽城,往宮城方向去了。
車上所載老者須發盡白,望著宮門,目色晦明幾變。
此前不久,一封詔書送到了王官穀,這是自23年前司空圖歸來隱居後收到的第七封起征詔書。
廟堂上,柳璨為相,有意投靠朱全忠,正乘機排斥與之不和的臣僚。司空圖為監察禦史,因久處江湖之遠,旁觀者清,更能覺察到山雨欲來的危機。
司空圖理了理朝衣,手執朝笏,上朝謁見。手一歪,朝笏掉了,牙板子落地聲清晰可聞。
柳璨皺起了眉。
司空圖不緊不緩朝唐哀帝行禮,順勢上章乞請致仕:“察臣本意,非為官榮,可驗衰羸,庶全名節。”意思再明顯不過,我老了,幹不動了,這官你們誰愛誰當去。
柳璨是個聰明人。他本想借機處理了司空圖,實在想不到司空圖來這一招,隻好順水推舟,幫皇帝草擬了一份詔書,“既養高以傲世,類移山以釣名。心惟樂於漱流,仕非顓於食祿”。特賜司空圖回中條山,打哪來回哪去。
司空圖致仕不久,便發生了著名的“白馬驛之禍”。曾經看不起柳璨這個寒門宰相的三十多位門第顯貴的大臣們,在滑州白馬驛站(今河南滑縣)通通被殘忍殺害,丟進了冰冷刺骨的滾滾黃河水中,一代“清流”變“濁流”。而司空圖因禍得福,成為這場大屠殺中的幸運兒。
司空圖此番前往洛陽,非但在柳璨肆殺群臣的險惡之中保全了身名,還得到了朝中上下一片華譽。有將他比作秦時隱士商山四皓的,也有將他比作漢時名臣疏廣、疏受的。送別酒宴上,群臣賦詩相贈,其樂融融。
隻是,樂嗬嗬歸去王官穀的司空圖,第一件事就是在山中轉悠,尋了一處絕佳風水寶地,給自己物色棺材墳地去了。
適逢春和景明的日子,司空圖拄著拐杖,帶著來客去參觀他未來的墳地。
他們圍坐在墓穴高地上,賦詩飲酒,笑談人生的潮起潮落。如果有客人感到疑惑難堪,司空圖就微笑著以過來人的口吻規勸人家:“哎呀,你為什麽這麽看不開呀?生與死本來就是一回事,我這哪裏又隻是在此暫遊呢?”
反複表示“白首歸心,黃花緣路”的歸隱決心,司空圖在僥幸脫免柳璨之禍後,曾寫下“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應平”,更寫下“今朝共許占殘春”、“當歌莫乖頻垂淚”。他對唐王朝命運有種不好的預感。
司空圖坐在自己的墓地上,回顧一生,唏噓感歎。倘若坐在他身旁的是曹雪芹,想必會贈他一句判詞“凡鳥偏從末世來”。
司空圖出身仕宦家庭,祖上三代為官,從小就受著詩書熏陶和良好庭訓,史稱其“少有文采”。然而,司空圖大概是隨他父親司空輿隱居慣了,打心底裏就不怎麽想當官,33歲了才去考取進士。跟他同庚的詩人皮日休都早他兩年進士及第。
人的生命中總會有幾個貴人,正如令狐楚之於李商隱,王凝就是司空圖遇見的第一個貴人。
司空圖進士及第那年,王凝任禮部侍郎知貢舉,想起這個年輕人三年前,曾給他寫過一篇《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記》,讚美他修堰有功,於是乎王凝對這個年輕人很有好感。
順其自然地,司空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王凝幕下。
王凝無疑是個好官,為人堅正剛直,在知貢舉時,無視當朝權貴的請托,提拔了許多寒門俊士。所以被動了奶酪的權貴們很生氣,聯手擠兌王凝,王凝被貶去做商州刺史(在今陝西)。
司空圖感激他的知遇之恩,跟著去了商州。
一年後,王凝從商州去了湖南潭州(今長沙),司空圖也去了潭州;來年初秋,王凝重新獲準入朝為官,司空圖也回到了北方。此後不管王凝工作調動去了那裏,司空圖都如影隨形。
這一跟就跟了七年,直至王凝身死。
王凝卒的那一年春天,朝廷征調司空圖為殿中侍禦史。司空圖仿佛預感了什麽,不忍離開恩師王凝,沒有及時赴任。就是被台司彈劾貶為光祿寺主簿,他也還是拖至王凝後事安排妥當以後才去洛陽赴任。
在洛陽,司空圖遇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個貴人,剛剛遭貶為太子賓客的前宰相盧攜。
盧攜不知從何處聽說了司空圖的為人做派,很是嘉賞他的高風亮節,於是時常帶著小禮物,下班後就去找司空圖喝喝茶、品品酒,談天說地。這一談下來,盧攜相見恨晚,激動不已,非得在人家裏的牆壁上留詩一首:
氏族司空貴,官班禦史雄。
老夫如且在,未可歎途窮。
惺惺相惜之下,盧攜重新入朝為宰相時,向陝帥盧渥大力舉薦了司空圖,於是司空圖又去了盧渥幕下。
隻是這一段表麵風平浪靜的仕宦生涯也持續不了多久了,大廈將傾,大唐的天下早就千瘡百孔。
乾符二年(875)六月,冤句人黃巢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起義,橫行山東,一呼百應,數月之間,萬人集結。沒幾年,黃巢起義軍攻克了東都洛陽,接著揮師入長安。當時的皇帝唐僖宗嚇得連夜抱頭出奔鳳翔,隻帶了幾個妃子和四王,連朝廷百官都蒙在鼓裏。
黃巢的軍隊一開始還能“見貧者,往往施與之”,但終究如脫韁的野馬,“各出大掠,焚市肆,殺人滿街”,“尤憎官吏,得者皆殺之”。宰相盧攜自殺了,其他一些大臣更是無法幸免一死。
司空圖在東躲西藏的逃難路上,再次展現出他的錦鯉特質。他撞見了昔日的家奴段章,也是今日起義軍的一員。段章顧念舊主,拉住司空圖的手,熱情地勸說他歸降黃巢,並且拍拍胸口:“我可以幫你在我家張將軍那裏謀一個職位,他很喜歡讀書人。”司空圖很感激,但還是一口拒絕了。
段章見舊主心意已決,有幾分傷心失落,卻仍是盡力幫助司空圖半夜逃了。逃的過程中,司空圖還不忘取道虞鄉把家中藏書背上。
自此,司空圖開始了在王官穀(今山西永濟)隱居的生活。
圖片
▲司空圖曾隱居於中條山麓王官穀。圖源:圖蟲創意
圖片
司空圖在王官穀有處別墅,這別墅是司空圖他爹生前置辦來養老的。
別墅依山傍水,風景獨秀,“泉石林亭,頗稱幽棲之趣”,是個頤養天年的好地方。清末那位寫了《海國圖誌》的大思想家魏源到此一遊時,也曾對王官穀讚不絕口:“晴空雨雪三千丈,終古風雲十二時。”
司空圖開始了認真的退休老幹部生活。
剛回山時,他既不同百姓往來,也不與官府聯絡,而是自娛自樂,“忘機漸喜逢人少,覽鏡空憐待鶴疏”。
閑來學著他的偶像陶淵明,尋芳探跡,“將取一壺閑日月,長歌深入武陵溪”。他甚至將王官穀命名為“桃源濱”,遙敬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當然司空圖比陶淵明還是有錢一些的,家中藏書頗豐,約七千四百卷,“儂家自有麒麟閣,第一功名隻賞詩”。隻可惜後來陝軍入穀,不幸全都毀於戰火了。
一路長歌尋芳的司空圖,在穀內一座獨立擎天的奇峰下,修建了一座磚木結構的亭子。亭子裏刻畫著唐興以來全部有節操的人士以及一些知名文人的畫像。亭子初名“濯纓亭”,後改名“休休亭”。
濯纓亭,取屈原《楚辭·漁父》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意。
陝軍入穀時,不僅燒了司空圖的藏書樓,還一道燒了濯纓亭。司空圖重修亭子後,沉思良久,給亭子掛上了一塊新匾額,上書“休休亭”。改名以後,山裏人多有不解,因而司空圖效仿白居易的《醉吟傳》,寫了一篇《休休亭記》張貼出來答疑解惑:
“休,休也,美也,既休而且美在焉……蓋量其材,一宜休也。揣其分,二宜休也。且耄而聵,三宜休也。而又少而惰,長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救時之用,又宜休也……”
什麽意思呢?他說,辭官是一樁人間美事啊,隻要我自得其樂,美也就有了。本來呢,衡量我的才能,一宜辭官;估量我的素質,二宜辭官;加上我年紀大了糊塗了,也宜辭官。我年輕的時候懶懶散散,長大了後馬虎率性,老了更是迂腐不堪。這都不是治世所需要的,所以我就更得辭官了。
似乎這是一番很有自知之明的自我評價呢。也許這的確是司空圖“八征不起”的理由,也許又隻是個隨口搪塞的借口,誰知道呢。
當年,司空圖拒絕了段章要介紹他做官的好意,執意回山。
朝廷後來聽說了此事,大讚司空圖“義不歸(黃)巢”,將他與另外的兩位大哥同列為“行在三絕”,大力表彰,稱揚他有“巢、由之風”。也就是將他比作了堯舜時的巢父和許由,這是很高的讚譽。
隨著黃巢的屬將朱溫(後改名朱全忠)以同州降唐,黃巢兵敗,走狼虎穀,為其甥林言所殺,唐末農民大起義基本結束。唐王朝在回光返照中苟延殘喘。
於是乎朝廷想起了有巢由之風的司空圖,三番四次召他回朝,許諾的官職一次比一次高:中書舍人、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兵部侍郎……正在山中呆得舒舒服服的司空圖一聽,不是說“我腳疼我不去”,就是短暫就職後,隨便找了個理由,就辭官回家了。
此前,跟他同庚的皮日休,曾在黃巢稱帝時,投奔黃巢並擔任了翰林學士。黃巢敗亡後,皮日休下落不明。
而司空圖在王官穀裏該吃吃該喝喝,要麽跟著名僧高士吟詠為樂,暢談佛道,要麽拄著拐杖,帶上家中女眷,一起出門散心,看看十年前種下的杏花。這是生活,也是態度。
買得杏花,十載歸來方始坼。假山西畔藥闌東,滿枝紅。
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多情人更惜。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
——司空圖《酒泉子》
每年大過年,村裏人聚在一起搞活動,擊鼓跳舞祝禱祈神,司空圖也樣樣不缺席。看他跟鄉裏老人坐在村頭大樹下一起聊天的勁頭,可半點兒也瞧不出生分來。
有一次,兩個村莊的人為了引水灌田的公平問題,爭執不休乃至於即將打起來,司空圖趕緊出麵拉架,並給他們出了個妙主意:
他讓石匠在一塊大石頭上鑿出兩個相等的洞,矗立在貽溪出口的水中,將水分成兩股。東股流入東渠,西股流入西渠,分別灌溉東西村莊的農田。並刻石立碑,明載分水之法,這下子大家都服氣了。
在隱居的日子裏,司空圖除了偶爾客串一把父母官之外,也會寫寫詩,作作詞,收拾起他從前的主業來。春天高唱“綠樹連村暗,黃花入麥稀”;午睡起來看著窗外,“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夜半夢回驚醒時歎息,“五更惆悵回孤枕,猶有殘燈照落花”。
在山石泉林的浸潤下,司空圖還寫了一部小書,後來的歐陽修、蘇軾和王士禎都很喜歡。這部小書是《二十四詩品》。
雖然是一部詩歌理論作品,但是從中我們也可以間接欣賞到王官穀自然原野之美:“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玉壺買春,賞雨茅屋”,“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晴雪滿竹,隔溪漁舟”……
會玩又有才的司空圖,深得當地的節度使王重榮父子看重,多次送東西給他聊表心意,然而司空圖完全不感興趣,閉門不收。
有一回王重榮騙他作了一篇碑記,命人送給他幾千匹絹作為贈禮。結果,司空圖看了看,眉頭都不皺一下,叫人把絹匹拉到集市上,任人拾取,一天之內就拿光了。
司空圖的名聲傳開後,當時搶掠燒殺無惡不作的寇盜,唯獨不去王官穀。所以,不少讀書人跑去王官穀中尋求避難。
山中無歲月,世上已千年。時間的車輪載著死氣沉沉的大唐王朝到了289年的終點。
後梁開平元年(907)四月,司空圖從柳璨眼皮底下脫免的兩年後,朱全忠篡位成功,即帝位。
圖片
▲朱溫畫像。圖源:網絡
朱全忠上位後,派人來恭請司空圖去做禮部尚書。
來人三顧茅廬,司空圖關著門睡覺,沒有去。這也是“八征不起”的最後一“征”。
司空圖也不關心這些,照常過著他的隱居日子。
次年早春,枝頭的杏花尚且打著骨朵兒,時年十七的唐哀帝被殺。
消息從山東濟陰傳來,司空圖多年來第一次變了臉色,望著裹在寒氣裏的杏樹出神。幾天後,王官穀中的司空圖死了。
《新唐書》載:“(司空)圖聞,不食而卒。”
司空圖,一個當之無愧的隱士,這個曾瀟灑坦然地在自己墓地上飲酒賦詩的奇人,的確是絕食而死了,留給後人滿頭問號。
平日裏和司空圖一起喝過酒的晚唐詩人徐寅,聽聞司空圖的死訊後,給他寫了一首悼念詩:
園綺生雖逢漢室,巢由死不謁堯階。
夫君歿去何人葬,合取夷齊隱處埋。
徐寅認為司空圖不單單像堯舜時的巢父和許由,更像商末時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而亡的伯夷叔齊。
大概這首詩可以給人們滿臉的不解,留下一種可能的答案:亂世中,有人死於權,有人死於財,也永遠有人死於信仰。
圖片
德佑元年(1275),麵對兵臨城下的蒙古人,南宋臨安城裏亂成一團。以兩位宰相陳宜中和留夢炎為首,帝國的大小官員們紛紛棄職逃命,作鳥獸散。
66歲的太皇太後謝道清發現,她和年僅4歲的宋恭帝趙?,已經孤獨無依。不得已,她下詔痛斥公開逃竄的各級官員。大意如下:
“我朝三百多年,對士大夫以禮相待。現在我與新君遭蒙多難,你們這些大小臣子,不見一人出來救國。我們有什麽對不起大家?你們內臣叛官離去,地方守令舍印棄城……平日讀聖賢書,所許謂何?乃於此時,作此舉措,生何麵目對人,死何以見先帝?”
就在這生死存亡關頭,一位狀元出身的官員挺身而出。
他就是在寶佑四年(1256),以21歲之身榮膺狀元的文天祥。眼下,這名40歲的昔日狀元,正擔任贛州知州。
自打1234年蒙古人滅亡金國並持續不斷南侵以來,曆經四十餘年抵抗,南宋的耐心和國力已經消耗殆盡。很多人開始觀望形勢,首鼠兩端,以致當蒙古人逼近臨安城,南宋皇室向天下發出勤王詔書時,響應者竟寥寥無幾。
在這種情況下,文天祥散盡家財,招募士卒前往臨安拱衛京城。這位“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的美男子捧著勤王詔書痛哭流涕,他對門客說:
“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的人,也憂慮別人憂慮的事情;以別人的衣食為衣食來源的人,應為別人的事而至死不辭。”
想當初,他高中狀元後卻因性格忠直得罪權臣賈似道,被貶出朝。盡管在地方表現得“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但一到帝國危難時刻,他卻不畏艱難,“盡以家資為軍費”。
麵對虎狼之師的蒙古兵,友人勸告他說,如今元兵三路直逼臨安,而你卻帶著一萬多人的烏合之眾去以卵擊石,這跟趕著一群羊入虎口有什麽區別?
文天祥說,我又何嚐不知,但國家危難,眼下征召天下勤王,卻“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他散盡家財募兵,日夜憂愁奔赴臨安。在江蘇虞橋,他臨時組織的毫無作戰經驗的勤王義軍,被凶悍且久經戰陣的元兵屠戮殆盡,他不得不率領殘兵退保餘杭。
然而,在臨安城外,文天祥卻被拒絕入城。宰相陳宜中等人指責文天祥的勤王之舉是“猖狂”和“兒戲”,因為在更多的文官看來,文天祥越忠誠,就越襯托出他們的明哲保身和委曲求全。一直到當年十一月,蒙古兵已將臨安城團團包圍之時,文天祥才被允許進入臨安城。
帝國已無人可用,德佑二年(1276),文天祥被風雨飄搖的南宋朝廷任命為臨安知府,協助拱衛京師。當時,元朝大軍已逼近臨安城外的皋亭山。在敵兵的震懾之下,比文天祥早12年(1244)考中狀元的左丞相留夢炎開溜了。然後,右丞相陳宜中也腳底抹油了。
臨安城內的鳳凰山皇城中,此時幾乎無人來朝,隻有憨直的狀元知府文天祥,和少數一些官員還畢恭畢敬伺立在老邁的太皇太後謝道清,以及5歲的宋恭帝趙?左右。無人可用的太皇太後謝道清,隻得頒發懿旨,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全權負責與城外元軍主帥伯顏的談判事宜。
王朝即將覆滅,南宋皇族們放眼望去,才發現那些他們曾經寄予厚望的權貴高官一個個倉惶逃命,而那幾個他們壓根不當回事的低級官員,卻始終堅守崗位,甚至不惜遠道千裏勤王。
當初共富貴的人,都跑了。剩下他們曾經看不入眼的人,選擇了與他們同生死,共患難。宋朝養士三百年,這是最後的考驗時刻。
圖片
▲文天祥畫像。圖源:網絡
宋代以前,中華帝國通過察舉製、九品中正製等方式選拔人才。盡管隋唐開始有了科舉,但是由於人才選拔規模太小,加上多為貴族階層壟斷,所以未能通過科舉製培育出廣大的士人群體。因此,從根本上說,宋代以前的朝代興衰,更多是貴族間的鬥爭,而與士人群體無關。
但到了宋代,隨著科舉製規模的急劇擴大,平民階層開始有了更直接的渠道參與朝政。北宋末期,每年參與各級科舉應試的學子已經達到10萬多人,而到了南宋時期的12世紀後期,盡管丟失了三分之一的國土麵積,但每年參與各級科舉應試的學子還是擴大到了40多萬人。
通過“朝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的製度流動,平民階層可以實現階層上升,也因此,士人群體對於國家興亡的擔當意識開始加強,以至於他們敢在皇帝麵前公開闡述皇權必須與“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在後世強調皇權獨尊的明清時代,宋人的集體自信是不可想象的。陸遊曾經回憶說,南宋初年的紹興年間,那時他還是孩童,“親見當時士大夫相與言及國事,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殺身翊戴王室,雖醜裔方張,視之蔑如也”。
陸遊的父親陸宰曾擔任淮南路計度轉運副使等官職。雖然隻是一位中下級官僚,但陸宰與同僚們對時事和國家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提及抗金大業時“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哭”,這種情感深深影響了陸遊等後輩士人。可以說,盡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概念要到明末清初才被提出,但宋代的士人已經開始踐行這種理念。
如今,文天祥在危難之際被任命為宰相,他對於家國天下,更是承擔著發自肺腑的崇高責任。
他主張依托臨安城中的幾萬殘兵和數十萬百姓支持,與元兵進行攻守決戰,然而,謝太後束手無策,更多的文官仍然夢想著蒙古人能和此前的契丹人、女真人一樣,在得到更多的歲幣和納貢後退兵回朝。
婦人小兒無力挽救趙宋天下,文天祥隻得代替宋廷,再次出城談判。麵對氣焰囂張的元軍統帥伯顏,文天祥毫不懦弱退縮,堅持抗爭辯論。伯顏怒了——在他看來,一位即將亡國的南宋宰相,竟敢當麵頂撞他,於是下令將文天祥拘押鎖拷起來。
文天祥公開怒斥伯顏並被拘押的這一天,是德佑二年(1276)正月二十四日。大約十天後,二月初五日,南宋朝廷在臨安向元軍投降。
在此之前,謝太後命令陸秀夫等人秘密護送趙宋皇族最後的血脈——7歲的趙昰和5歲的趙昺,出走福州。臨安之降三個月後,陸秀夫和趕來護駕的張世傑一起,在福州擁立趙昰登基,是為宋端宗。
此後,被元軍押解北上的文天祥也在途中逃脫南下,曆經九死一生輾轉來到福州,並被任命為右丞相,知樞密院事。
當時,南宋國土的各個角落仍然有忠臣義士在頑強抵抗元兵。
在揚州,盡管得知臨安已經淪陷,但駐守江北揚州的李庭芝和薑才等人卻堅持不降。率兵轉戰泰州兵敗被俘以後,李庭芝最終殉國。薑才臨死前,對元兵破口大罵,誓死不降。
在重慶,張玨等人則一直孤軍奮戰。一直到臨安淪陷兩年後的1278年,從釣魚城率兵轉戰重慶城的張玨才兵敗被俘。不願投降元朝的張玨,最終用弓弦上吊,以身殉國。
從元兵手中逃脫的文天祥也再次出發,從1276年到1278年,先後組織義兵,一度收複了被元兵占領的江西贛州、吉州等地。
然而在江西永豐,他再次遭遇敗績,妻妾子女都被元兵俘虜。而在進軍廣東潮州的過程中,他的軍隊開始流行瘟疫,並奪走了他剩下的唯一的兒子。
文天祥已然一無所有,可他還在堅持戰鬥。
他率領著最後的殘兵一路轉戰,退到廣東海豐時,遭到元朝將領張弘範部隊的突然襲擊。猝不及防的文天祥被捕了,倉促之中,他吞下腦子(龍腦)試圖自殺,沒想到自殺失敗。
這是他第一次自殺。
元將張弘範要他跪拜,他堅持不拜。張弘範又要求他寫信勸降陸秀夫和張世傑等人,文天祥卻說:“我無法保衛自己的父母,又怎麽可能教別人背叛自己的父母?”
在被元軍押解前往追擊宋軍時,他寫下了千古聞名的《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已然抱定必死的決心。
圖片
▲文天祥畫像。圖源:網絡
圖片
在文天祥的時代,隨著士人家國意識的增強和程朱理學的影響,“家—國—天下”的觀念已經渾然一體,密不可分。
早在北宋時,理學家張載就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念,並在此後切實影響到了無數士人。宋代“三百年養士”的結果和終篇,就是文天祥和陸秀夫的末世悲歌。
這已經不僅僅是家國興亡,而是天下興衰、匹夫有責了。
寶佑四年(1256)文天祥榮膺科舉狀元,陸秀夫也高中同榜進士。作為同年,兩人在窮途末日中堅持不懈地戰鬥著。
文天祥在廣東海豐被捕的當年,1278年,宋端宗趙昰在流亡途中病逝。隨後,陸秀夫又與張世傑一起擁立趙昺為帝,繼續抗戰。
1279年,廣東崖山,陸秀夫和張世傑率領殘餘的十多萬南宋軍民,與元兵展開了最後的戰鬥。
麵對重重包圍的元兵,不願屈服的陸秀夫毅然背著宋帝昺投海自盡。得知陸秀夫和宋帝昺跳海自盡的消息後,張世傑仰天長嘯,淚流滿麵地說:“我為趙氏盡心盡力,一君亡,又立一君,如今又亡矣,不知天意為何?”
在颶風中,張世傑也跳入滾滾波濤之中,追隨那個他為之奉獻所有的王朝而去。
整個崖山之戰,史書記載,南宋最後殘存的十多萬軍民,或在戰鬥中壯烈犧牲,或不甘受辱投海自盡,“浮屍出於海十餘萬人”。盡管臨安已經於1276年淪陷, 但這些殘存的忠臣義士奮戰到了三年後的1279年。至此,南宋徹底毀滅於崖山的怒海波濤之中。
崖山之戰後,元軍統帥張弘範非常得意,下令在崖山北麵的石壁上,刻下了“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個字。等到元朝滅亡以後,當地人將張弘範的字全部鏟掉,改刻上了“宋丞相陸秀夫死於此”九個大字。
內心最痛苦的,要數文天祥。崖山海戰發生時,他被關押在元軍的海船上,親眼目睹了這場南宋的亡國之戰。後來,他寫下了《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惟有孤臣雨淚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龍杳靄知何處,大海茫茫隔煙霧。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為何人。
南宋已滅,元軍統帥於是讓人再次押來文天祥,引誘他說:“你的國家已經滅亡了,丞相您對宋朝的忠孝已經傾盡全力了。如果你能用對待宋朝的忠心,來對待當今的聖上(忽必烈),那麽一定還可以當上宰相!”
對此,文天祥淚流滿麵地說:“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又怎麽能夠背叛國家,不與之同生共死呢?”
一席話,說得張弘範也動了惻隱之心,他命人護送文天祥北上大都(北京)覲見忽必烈。
文天祥再次自殺求死。北上途中,他絕食八日,卻仍未死。於是他放棄絕食,決定與蒙古人周旋到底,以求一死,為大宋殉葬。
在《言誌》詩中,他寫道:
殺身慷慨猶易免,取義從容未輕許。
仁人誌士所植立,橫絕地維屹天柱。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在元大都的監獄裏,忽必烈讓被俘的宋恭帝趙?出麵勸降文天祥。當看到宋恭帝一身蒙古人裝扮出現在牢獄中時,文天祥立馬跪在宋恭帝前淚流滿麵。他說:“臣不能保大宋,致使陛下今日,深愧。聖駕請回,聖駕請回!”
當時9歲的宋恭帝已經懂事,也在文天祥麵前失聲痛哭。
蒙古人又將文天祥的妻子歐陽氏及其兩個女兒柳娘、環娘罰沒為奴,並讓柳娘寫信給他說,隻要他願意投降,他的家人馬上可以恢複自由身,他本人也可享受榮華富貴。但文天祥執意不肯。
在回複自己妹妹的信中,文天祥寫道:
“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裏,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為了逼迫文天祥投降,從而懾服亡宋子民,元朝宰相孛羅親自提審文天祥。文天祥不肯下跪,強硬地說:“天下事有興有衰。國亡受戮,曆代皆有。我為宋盡忠,隻願早死!”
當時已經投降元朝的王積翁等人上書忽必烈,請示說,文天祥堅持不降,或者就將他釋放做道士好了。但同樣為宋朝狀元宰相出身的留夢炎卻強烈反對,留夢炎說:“文天祥如果被釋放,複出號召江南,那我們這些投降的人,將置於何地?”
對於生死,文天祥早已超脫看透。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夏,他在獄中寫下了《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從1278年被俘,到1279年目睹崖山之戰南宋毀滅,中間兩次自殺,始終堅持不屈的文天祥終於在被關押四年後的1283年,迎來了忽必烈的再次提審。
圖片
▲忽必烈畫像。圖源:網絡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1283年1月8日),忽必烈親自召見文天祥,進行最後一次勸降。文天祥卻說:“我文天祥作為大宋的狀元宰相,宋亡,隻能死,不能活。”
忽必烈仍然重視這位南宋的狀元宰相,便問他說:“你有什麽願望?”
文天祥顯得非常淡然,隻是說:“我文天祥受大宋的恩惠,官為宰相,安能投降二主!願賜之一死足矣!”
次日,他被引出就刑。
臨刑前,他特地要求,向著南方故國大宋的方向鄭重跪拜。然後,他要來紙筆,寫下絕命詩:
天荒地老英雄喪,國破家亡事業休。
惟有一腔忠烈氣,碧空常共暮雲愁。
寫完,他對著圍觀的民眾高聲呐喊:“吾事畢矣!”
他從容就義。
文天祥死後幾天,妻子歐陽氏為其收屍,在他的衣帶中發現了他的遺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辦完文天祥的喪事後,歐陽氏選擇了跟隨文天祥自盡殉亡。
至此,宋史才算合上了無盡歎息的最後一頁。
圖片
曆史繼續往前推進。
張煌言最後一次回到家鄉寧波,是以一名被俘罪犯的身份。父老鄉親聽到消息,紛紛出城觀看,希望目睹這名堅持抗清近20年的孤膽英雄最後的模樣。
腦袋後麵已經拖著長辮的民眾,看見他頭戴方巾,身穿葛布長衫,一身明朝衣冠,恍如隔世。大家不禁潸然淚下。
浙江提督張傑,此前為了抓捕張煌言費盡心機,此刻他在衙署裏“接見”張煌言,第一句話就是“等你等得很久了”。
張煌言神色從容,立馬接話說:
“父死不能葬,國亡不能救,死有餘罪。今日之事,速死而已!”
從1645年參加浙東的抗清運動開始,近20年裏,他從未怕過死,他一直在等待死亡,等一個恰當的時候。
現在,是時候了。
圖片
▲張煌言(蒼水)畫像。圖源:網絡
張煌言被捕,根子在五年前就埋下了。
那是1659年的夏天,他與鄭成功聯合北征,逆長江而上,一直打一直打,打下了蕪湖。這是多年來張煌言數次攻打長江最大的一次勝利。他後來回憶這一仗的凶險,說是“兩岸炮聲如雷,彈如雨……骨飛而肉舞”。
血腥的場麵,因為勝利,而被他寫出了音樂般的歡快。
這一刻的張煌言,一度以為光複故國有望。臨近的州府,一看他的勢頭,也紛紛改旗易幟,最高峰時,長江兩岸有30餘座城池處在他的掌控之下。
然而,勝利來得快,去得更快。
張煌言的三千水軍能夠拿下這麽多城池,得益於鄭成功的主力部隊在南京城外牽製住了清軍主力。但鄭成功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認為打下南京如囊中探物,因此遲遲不發兵攻城,一次次延誤戰機。
等到清軍援兵趕到,鄭成功卻打不過了,不得已倉促退兵。留下張煌言孤懸長江中遊,沒有進路,也沒有退路。
此時清軍重占長江,上下遊音信斷絕。張煌言請一僧人密藏書信,經小路急送鄭成功大營,信中苦勸鄭成功千萬別撤退,天下事尚可圖。信還未送到,鄭成功已將沿岸數百裏舟師以及駐軍撤了,全軍逃返福建。
深感絕望的張煌言在清軍夾擊下,退入崇山峻嶺間打遊擊。
經過殘酷的搏鬥,他的軍隊犧牲的犧牲,潰散的潰散,最終僅剩一個隨從攜印陪著他突圍,在善良民眾的掩護下,一路往東,徒步兩千餘裏,退回了海上。
這次失敗之後,張煌言再難發起有力的進攻。他的被捕,隻是時間問題了。
不過,先於張煌言被抓的,是他的至親。
得知張煌言生還浙東的消息後,兩江總督郎廷佐忍無可忍,派兵抄沒了他在寧波的老家,拘禁了他的妻子董氏和唯一的兒子張萬祺,企圖用人質逼迫張煌言投降。
張煌言不為所動。十幾年的抗清生涯,早練就了他的“鐵石心腸”:至親可以懷念,但不可以成為談判的條件。
他的妻子董氏,知道自己嫁給一個英雄,知道聚少離多,但沒想到會聚得這麽少。他們共同的兒子出生後,張煌言就離家抗清去了。直到三年後,他終於滿身風塵出現在家門口。來不及訴說思念,丈夫就說他是來辭別的,錢塘江防線已破,他要隨魯王到海上征戰了。
為了緩解妻子的不安,張煌言和董氏打了個賭:投擲骰子,讓老天決定他是走是留。或許隻有這樣,才能緩解張煌言的愧疚,是天意要他走的,不是他自己想走的。
那天之後,他終生再未與妻兒見麵。
1652年,他的父親張圭章去世。
張煌言幼年喪母,少年時代隨父親出外,他的人生觀基本是父親影響和塑造出來的。得知父親離世的消息,他悲痛萬分,但是,仍然沒有回家奔喪。
張煌言被捕前兩年,隱居在舟山附近一座荒島上。一個部將要他納妾,並把戰死的將領陳木叔的女兒獻給他,張煌言嚴詞拒絕:
“小姑娘是忠臣之後,怎麽可以遭受如此對待?何況我的妻子為我身陷大牢,怎麽可以如此對待她?”
在民族大義麵前,他能做的就是獨自麵對漫漫長夜,以此彌補對妻子的虧欠。
圖片
▲清軍進入江南。圖源:影視劇照
圖片
清廷官員在與張煌言交戰的近20年間,無數次對他進行誘降或勸降。但不難理解,一個拋妻棄子在所不惜的硬漢,又怎會對敵人許諾的榮華富貴動心呢?他對各種勸降信,都不屑一顧,回信也總說自己是“明室孤臣,有死無貳”。
事實上,1644年清軍入關時,25歲的張煌言僅是一個舉人,而非明朝的官員。
明亡之後,一些士人精英選擇了投奔新主,一些選擇了抗爭,一些選擇了隱居。每個人都經受了生死的道德拷問,而張煌言則成了最有道德潔癖的那個人。他一定要選擇抗清,不抗爭就毋寧死。
到底是什麽塑造了他如此孤高的道德感呢?
最根本的一點,是他在曆史上找到了他的精神原型,一個他希望對標的靈魂偶像——文天祥。他後來的臨難詩中,有這麽兩句:
“疊山遲死文山早,青史他年任是非。”
謝枋得(號疊山)當年未在元滅宋之日即死,盡管他在元朝建立之後不應征召絕食而死,張煌言也要拿他與文天祥(號文山)互較高下,歎其死得遲了。那些投降的,如留夢炎之流,更要被他罵祖宗十八代了。
一個清廷官員給他寫信勸降,張煌言毫不客氣地回信:“不孝未便以文文山自況,執事正不必以留夢炎輩自居耳!”意思是,我自己不方便說我想做文天祥,但你也不用讓天下人都知道你想做留夢炎吧?一句話,懟得這名勸降者羞愧不已。
南明先後存在好幾個政權,但每個政權都藏汙納垢,內部爭正統、爭權力的勁頭,比打清軍大多了。各種互相出賣,內訌詆毀,投降變節,幾乎每天都在輪番上演,底線越來越低。
張煌言與那些醉心利祿、腐敗透頂的南明官吏有天壤之別,他純粹得幾乎完美,眼裏隻有忠義,沒有其他。
很難想象,這麽一個完美的道德主義者,如果沒有對於偶像的死心模仿,沒有對於抗清的高度緊張,他一定會對他賣命的小朝廷感到崩潰的。
所以,張煌言的後半生,都在自我暗示中度過。
他在給友人、給敵人、給自己的話語或詩歌中,無處不在強化一個感覺——我是文天祥。哪怕在最鬱悶的日子裏,他也會通過一次次的戰鬥,來轉移他焦灼的心緒。
文天祥最後從容就義,實現了青史留名。張煌言肯定也會走上這條路,隻是遲早的問題。
這一天,終於來了。
1661年至1662年,順治、康熙兩任皇帝接替的這兩年間,南明反清陣營厄運連連:永曆帝朱由榔被絞殺,鄭成功在台灣去世,魯王朱以海病逝……鄭成功之子鄭經全線撤退到台灣本島,東南的抗清武裝,僅張煌言一支獨存。
清朝統治者不斷調整對漢人的政策,變得越來越漢化,舉目望去,天下早已不是1645年的那個天下。心力交瘁的張煌言,抗爭下去已無意義,他最終遣散了部隊,僅留幾個死忠在身邊,隱避在舟山一個海島上。
從此時起,他已經預想了無數遍被捕就義的情景。
這一天,終於來了。兩名偽裝的僧人,抓到了出島換米的隨從,浙江提督張傑因而獲悉張煌言藏身的小島。康熙三年(1664)七月二十日,趁著夜色,一隊清軍從山後突入張煌言的住處。
當時去逮捕張煌言的一個士兵後來回憶說,張煌言的床下都是書,旁邊有一副棺材,床頭懸著一柄利劍,張煌言想去取劍,不幸被床帳絆倒了,所以來不及自殺。
三天後,他被帶到寧波城,一生中最後一次返回故鄉,以一個被俘罪犯的身份。
又十天,勸降失敗的張傑,派人將張煌言押送杭州。
在杭州的監獄內,張煌言絕食相抗,仍舊不降。後來體恤獄卒會被上頭處罰,勉強以水果維持生命。
杭州市民跟追星一樣,追到監獄裏。他們買通獄卒,以一見張煌言為榮,或請他題詩留念。那些日子裏,張煌言從一個帶劍的詩人,變成了一個寫書法的囚徒,在監獄裏恣情揮毫,忙得不亦樂乎。
寫的什麽?一張一張,寫的都是文天祥的《正氣歌》!
九月初七,張煌言被押赴刑場,看到太陽照在鳳凰山頭,他吼了一聲:好山色!
行刑官問他還有什麽遺言。他隨口吟出了早已打好腹稿的四句短詩:
我年適五九(指45歲),複逢九月七。
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
現場文書當即用筆記錄了下來。
行刑的時刻到了。張煌言拒絕下跪,昂首挺胸,就義於刀下。對他而言,一個張煌言死了,又一個“文天祥”活了。
此前數日,他的妻兒,已在鎮江被害。沒有人告訴他這個悲傷的消息。
數年後,一個沒有留下名字的史家,一字一字地寫下:
“煌言死而明亡。”
一個朝代,從它被宣布滅亡起,整整殘喘了20年。而張煌言,是這20年最後的孤膽英雄,最後那個堅毅而悲傷的句號。
曆史的江水無情拍打著江岸,無數的石子被浸潤得通體光滑,偶有一塊石頭露出突兀的棱角:
陽光照射在上麵,人們感受到它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