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苒給自己在心中默默地加油打氣,有條不紊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嫻貴妃。嫻貴妃那是越聽越覺得震驚。
之前她看賀淩洲的樣子,就知道這小子有好事發生,她還一時間拿不準主意。今日她算是看出來了。
嫻貴妃笑著撫上蘇清苒的小腦袋,要是是她的親生女兒就好了。“苒苒,你真願意?”
蘇清苒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不僅願意把“清涼一夏”這5個月裏,將近6萬兩的收入捐給朝堂做軍費,還願意把“清涼一夏”未來一半的收入都當做軍費。
“自然是願意,臣女也是大齊的百姓。能為大齊獻一份力,是臣女的福分。”
今日蘇清苒也不是空手來的,她把六萬兩銀票和草擬好的文書都帶來了,她對著驚蟄招了招手,驚蟄就把手中的木匣子端了出來。
嫻貴妃也很爽快地示意身邊的宮女收下,“既然你有這份心,本宮自然得成全你。聖上那邊本宮會替你當說客。”
蘇清苒謝過嫻貴妃就出宮了,她答應拿出“清涼一夏”未來一半的收益,不僅僅是為了拿出銀子做軍需,還是為了讓延寧帝入股“清涼一夏”,那樣有了延寧帝的庇護,想來就不會有人敢對“清涼一夏”再什麽了。
果不其然延寧帝見嫻貴妃居然破天荒的來了禦書房,就有一些不祥的預感,後來知曉延寧帝是為了給蘇清苒做說客,延寧帝覺得一切都合理了起來。
原本他想過要把蘇清苒指給自己的兒子做正妃,但是後來他又想著,他既然要用蘇家,就不希望蘇家和各位皇子走得太近。
因此延寧帝便打消了想把蘇清苒指給四皇子的主意。
四皇子:躲過一劫。
原本嫻貴妃對蘇清苒這般好,延寧帝還以為是嫻貴妃起了想撮合他和老四的心思,沒想到延寧帝不過旁敲側擊地問了一句,就見嫻貴妃翻了個白眼後嫌棄地說道,“把苒苒指給老四?臣妾可做不出這樣的惡人,就辰兒那個性子,臣妾可不想耽誤了這麽好的一個姑娘。”
延寧帝聽了以後嘴角忍不住抽搐,哪有親娘這麽說自己的兒子的,但是他轉頭又想到四皇子那整日裏就知道招貓逗狗的性子,也忍不住頭疼起來,因此兩個做父母的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出來深深地嫌棄。
就知道一定不是隨了自己,肯定是隨了他父皇\/母妃。
.......
延寧帝放下手中的朱筆,這玉清還真是聰明,知道給自己找靠山,還知道找靠山還得拿出銀子來。延寧帝如今本來就重用蘇家,再加上確實最近軍費緊張,蘇清苒這個法子確實不錯。
於是沒想多久,延寧帝就同意了,甚至還很好心情的大手一揮賜給“清涼一夏”一塊聖上親筆的牌匾。
自從掛上那塊聖上親筆的牌匾之後,“清涼一夏”的營業額可是翻了兩三倍。延寧帝看著自己日益壯大的私庫,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當然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號召京中官員、夫人、商戶捐錢。嫻貴妃為此還特地在宮中禦花園舉辦了一個賞菊宴。
那些夫人們大多都捐了幾百兩、幾千兩意思了一下,若是捐的太多,還沒有正當渠道,那不是明擺地告訴聖上,我貪汙了你快來查我吧。
嫻貴妃為此還頭疼了許久,一場賞菊宴下來,也就籌到了不到三萬兩。最後還是蘇清薇拿出來自己一些舊的首飾,向嫻貴妃提議到拿出這些舊,一方麵可以回收,另一方麵是可以賣給其他偏遠的地方。
京中早已過時的首飾,也許在其他地方正是時興的。
嫻貴妃一聽覺得這法子好,京中夫人大多喜好奢靡,別以為她不知道,這些人多多少少手裏都不幹淨。既然是陳舊的,也許再也不會穿戴的首飾,不如就拿出來,還可以博一個好名聲。
不過短短幾天,嫻貴妃帶著蘇清苒粗略地算了一下,這些夫人們拿出來的首飾,折價下來少說也十萬兩了。嫻貴妃樂嗬嗬地就帶著蘇清苒去禦書房給延寧帝稟報。
蘇清苒:等一下,我覺得我就不需要過去了吧。
即使蘇清苒如今已經進宮了也有十幾次,但是見到延寧帝還是隻見過兩回。因此現在每每想到要見聖上,蘇清苒都會覺得有些腿軟,這可能就是九族消消樂的魔力。
延寧帝看著嫻貴妃呈上來的賬本,有些詫異的看了眼嫻貴妃以及她身後慫慫的、努力降低自己存在感的蘇清苒。
“好呀,好呀。愛妃和玉清為了我大齊將士如此費心,是我大齊之幸事。”
——蘇府——
這段時間忙得團團轉的,想著終於可以休息一陣子的蘇清苒,如今還在被窩裏和周公約會呢,就被急匆匆趕來的驚蟄給拖下了床。
“縣主,縣主快醒醒,奴婢伺候您穿吉服。”
蘇清苒眯著眼靠在立夏身上,“驚蟄,今日是什麽日子,為什麽要穿吉服。”
驚蟄拿著熱帕子給蘇清苒醒醒神,“是呢,是咱們縣主的大喜之日。李總管帶著聖旨來咱們府上了。”
李總管?聖旨?
現在腦子還處於宕機狀態的蘇清苒,隻能提取到這兩個有用信息。見蘇清苒終於睜開眼了,幾個丫鬟都開始各司其職,給蘇清苒上妝的上妝,梳頭的梳頭。
一直穿過了遊廊,走到了前院正廳,蘇清苒還是沒有想到這聖旨到底是給誰的。直到看到李總管那笑容,蘇清苒瞬間就明白了,應當是給她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德才兼備,乃國之根本,今有蘇氏之女蘇清苒,溫婉賢淑,才情出眾,品行高潔,功勳卓著。為表朕之嘉許,顯皇家恩澤廣被,今特冊封為從一品郡主,封號玉清,享郡主之尊榮,特賜良田千畝,享食封千戶,掌郡主之儀製。欽此!”
蘇清苒接過聖旨,“多謝李總管”,說完驚蟄就把一個小小的荷包塞到了李總管手裏。她還以為延寧帝那日賜下的匾額已經是賞賜了,沒想到還有。
之前她看賀淩洲的樣子,就知道這小子有好事發生,她還一時間拿不準主意。今日她算是看出來了。
嫻貴妃笑著撫上蘇清苒的小腦袋,要是是她的親生女兒就好了。“苒苒,你真願意?”
蘇清苒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不僅願意把“清涼一夏”這5個月裏,將近6萬兩的收入捐給朝堂做軍費,還願意把“清涼一夏”未來一半的收入都當做軍費。
“自然是願意,臣女也是大齊的百姓。能為大齊獻一份力,是臣女的福分。”
今日蘇清苒也不是空手來的,她把六萬兩銀票和草擬好的文書都帶來了,她對著驚蟄招了招手,驚蟄就把手中的木匣子端了出來。
嫻貴妃也很爽快地示意身邊的宮女收下,“既然你有這份心,本宮自然得成全你。聖上那邊本宮會替你當說客。”
蘇清苒謝過嫻貴妃就出宮了,她答應拿出“清涼一夏”未來一半的收益,不僅僅是為了拿出銀子做軍需,還是為了讓延寧帝入股“清涼一夏”,那樣有了延寧帝的庇護,想來就不會有人敢對“清涼一夏”再什麽了。
果不其然延寧帝見嫻貴妃居然破天荒的來了禦書房,就有一些不祥的預感,後來知曉延寧帝是為了給蘇清苒做說客,延寧帝覺得一切都合理了起來。
原本他想過要把蘇清苒指給自己的兒子做正妃,但是後來他又想著,他既然要用蘇家,就不希望蘇家和各位皇子走得太近。
因此延寧帝便打消了想把蘇清苒指給四皇子的主意。
四皇子:躲過一劫。
原本嫻貴妃對蘇清苒這般好,延寧帝還以為是嫻貴妃起了想撮合他和老四的心思,沒想到延寧帝不過旁敲側擊地問了一句,就見嫻貴妃翻了個白眼後嫌棄地說道,“把苒苒指給老四?臣妾可做不出這樣的惡人,就辰兒那個性子,臣妾可不想耽誤了這麽好的一個姑娘。”
延寧帝聽了以後嘴角忍不住抽搐,哪有親娘這麽說自己的兒子的,但是他轉頭又想到四皇子那整日裏就知道招貓逗狗的性子,也忍不住頭疼起來,因此兩個做父母的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出來深深地嫌棄。
就知道一定不是隨了自己,肯定是隨了他父皇\/母妃。
.......
延寧帝放下手中的朱筆,這玉清還真是聰明,知道給自己找靠山,還知道找靠山還得拿出銀子來。延寧帝如今本來就重用蘇家,再加上確實最近軍費緊張,蘇清苒這個法子確實不錯。
於是沒想多久,延寧帝就同意了,甚至還很好心情的大手一揮賜給“清涼一夏”一塊聖上親筆的牌匾。
自從掛上那塊聖上親筆的牌匾之後,“清涼一夏”的營業額可是翻了兩三倍。延寧帝看著自己日益壯大的私庫,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當然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號召京中官員、夫人、商戶捐錢。嫻貴妃為此還特地在宮中禦花園舉辦了一個賞菊宴。
那些夫人們大多都捐了幾百兩、幾千兩意思了一下,若是捐的太多,還沒有正當渠道,那不是明擺地告訴聖上,我貪汙了你快來查我吧。
嫻貴妃為此還頭疼了許久,一場賞菊宴下來,也就籌到了不到三萬兩。最後還是蘇清薇拿出來自己一些舊的首飾,向嫻貴妃提議到拿出這些舊,一方麵可以回收,另一方麵是可以賣給其他偏遠的地方。
京中早已過時的首飾,也許在其他地方正是時興的。
嫻貴妃一聽覺得這法子好,京中夫人大多喜好奢靡,別以為她不知道,這些人多多少少手裏都不幹淨。既然是陳舊的,也許再也不會穿戴的首飾,不如就拿出來,還可以博一個好名聲。
不過短短幾天,嫻貴妃帶著蘇清苒粗略地算了一下,這些夫人們拿出來的首飾,折價下來少說也十萬兩了。嫻貴妃樂嗬嗬地就帶著蘇清苒去禦書房給延寧帝稟報。
蘇清苒:等一下,我覺得我就不需要過去了吧。
即使蘇清苒如今已經進宮了也有十幾次,但是見到延寧帝還是隻見過兩回。因此現在每每想到要見聖上,蘇清苒都會覺得有些腿軟,這可能就是九族消消樂的魔力。
延寧帝看著嫻貴妃呈上來的賬本,有些詫異的看了眼嫻貴妃以及她身後慫慫的、努力降低自己存在感的蘇清苒。
“好呀,好呀。愛妃和玉清為了我大齊將士如此費心,是我大齊之幸事。”
——蘇府——
這段時間忙得團團轉的,想著終於可以休息一陣子的蘇清苒,如今還在被窩裏和周公約會呢,就被急匆匆趕來的驚蟄給拖下了床。
“縣主,縣主快醒醒,奴婢伺候您穿吉服。”
蘇清苒眯著眼靠在立夏身上,“驚蟄,今日是什麽日子,為什麽要穿吉服。”
驚蟄拿著熱帕子給蘇清苒醒醒神,“是呢,是咱們縣主的大喜之日。李總管帶著聖旨來咱們府上了。”
李總管?聖旨?
現在腦子還處於宕機狀態的蘇清苒,隻能提取到這兩個有用信息。見蘇清苒終於睜開眼了,幾個丫鬟都開始各司其職,給蘇清苒上妝的上妝,梳頭的梳頭。
一直穿過了遊廊,走到了前院正廳,蘇清苒還是沒有想到這聖旨到底是給誰的。直到看到李總管那笑容,蘇清苒瞬間就明白了,應當是給她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德才兼備,乃國之根本,今有蘇氏之女蘇清苒,溫婉賢淑,才情出眾,品行高潔,功勳卓著。為表朕之嘉許,顯皇家恩澤廣被,今特冊封為從一品郡主,封號玉清,享郡主之尊榮,特賜良田千畝,享食封千戶,掌郡主之儀製。欽此!”
蘇清苒接過聖旨,“多謝李總管”,說完驚蟄就把一個小小的荷包塞到了李總管手裏。她還以為延寧帝那日賜下的匾額已經是賞賜了,沒想到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