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三姐姐成親的日子,蘇清苒還得幫著林氏忙前忙後的,蘇清莞也被林氏帶在身邊,跟著她一起招待賓客。
來蘇府的各家夫人,對著林氏把姊妹兩人一頓誇。九月一過,蘇清苒就年滿十六周歲了,最小的蘇清莞也馬上就要及笄了。各家夫人都明裏暗裏地向林氏打聽了兩位姑娘可定下了婚事。
林氏瞥了眼正在招待各家姑娘的蘇清苒,這死孩子,別以為她最近沒看出來她不對勁的地方。但是她到底也是心疼自己孩子,她知道苒苒一向是最懂事、聽話的孩子。
蘇家能有這樣的光景,有一半都是苒苒的功勞,就連瑾哥兒自己都說,要不是因為五妹妹,他也不能這般受聖上青睞和重視。
因此不管苒苒做什麽,她都是希望自己女兒能開心就行。
“好姐姐你就別問了,我心疼女兒,還打算留她兩年。”
崔夫人點頭附和道,“就是呢, 出嫁以後自然是沒有做閨閣女兒的時候舒坦。不過你若是把苒苒嫁到我來,我必定是把苒苒當親女兒疼的。”
周夫人指著她笑罵道,“我當你是什麽心思,原來打得是這個主意。”
還有一些夫人,見自己家是沒有那個福氣能娶到聖上親封的縣主了,於是就把心思打到了蘇清莞的身上。
蘇家現在一派欣欣向榮,如日中天的。若是能和蘇家結親,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就算是庶女又怎麽樣,聽說這六姑娘雖說沒有養在林夫人的膝下,但是也經常得林夫人教養。
林氏隻好打起精神和她們周旋起來,之前蘇老爹家就說了,關於小六的婚事還是得她全權來做主。夏姨娘是個糊塗的,還不知道在小六的婚事上會做出什麽糊塗事來。
她之前也是留意了不少京城中適齡的公子哥,前段時間還把整理出來的冊子給了姊妹兩人,兩個死孩子一個比一個氣人,都說還早呢。
林氏也不想逼兩個孩子,於是便作罷了,隻等之後慢慢來。誰知道今日能有這麽一遭,好在有林暮雲和崔夫人、周夫人替她周旋。
——薔薇苑——
蘇清薇上了最後的口脂,她盯著鏡子中的自己發呆。原來成親前的的人是這樣的感受,前途未卜,嫁進國公府究竟是福還是......
還不等蘇清薇繼續想下去,檀心就喜氣洋洋地跑過來回稟,“姑娘,姑爺的迎親隊伍到府門口了。”
蘇清薇朝著門口看去,瑜哥兒早就帶著族中的幾個哥兒擋在門口。她既然做出這樣的選擇,那以後的路就該自己來走。
她能做的,就像那日對爹爹保證的一樣,至少不能牽扯到蘇家。
昨兒個夜裏,她去了五妹妹院子裏,正巧見到兩位妹妹都在院子裏作畫。她還是有些懷念,小時候她們姐妹幾個總是窩在一起。
那時候父親還隻是一個小小的知縣,她們出門也沒那麽多規矩,因此總是去正院求了母親後,姐妹幾個就出府瘋玩,隻要買到了一個好看的糖人就覺得今日過得可開心了。
可惜,她們終究會長大的。現在就是坐下來好好說說話都沒了機會。
“三姐姐?”
蘇清薇原本見她們二人在專心的畫畫,就打算轉身離開了,沒想到一隻腳剛踏出了院門,身後就傳來了五妹妹的聲音。
“三姐姐來了你們也不通傳一聲,三姐姐是來偷瞧我們作畫的嗎?”
蘇清薇有些不自在的擺了擺手,“沒有,我隻是想來看一看你們。”
蘇清苒示意寒露把畫卷都收起來,“那三姐姐真是來的巧了。”邊上的蘇清莞也小雞啄米似的點了點頭,但是想到了什麽,最後還是沒說出來。
“不過三姐姐這會兒不是應該在院子裏嘛,明日三姐姐還得早起呢。”
回想起上回二姐姐成親的時候,她們幾人也都是一大早就被人從被窩裏挖了出來,要去二姐姐的院子裏陪二姐姐說話、給二姐姐添妝等。
蘇清薇搖了搖頭,“我最近這幾日心裏總是慌的厲害,一想到明日要成親就覺得舍不得家中的姐姐妹妹。於是便想著在家中逛逛。”
蘇清苒兩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她們不懂成親的人是什麽樣的感受,這話本子裏不都說,兩個相愛的人成親的時候都是極其歡喜的,為何三姐姐會這樣忐忑呢。
也許是因為楚國公府規矩森嚴,再加上國公夫人看上去確實不是個好相與的婆婆。最小的蘇清莞吃著糕點,搖了搖腦袋,果然還是像五姐姐說的那樣,還是不成親好,自己一個人多自在呀。
都說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蘇清薇倒不是後悔選了楚國公府這條路,她隻是不知道,甚至有些害怕,等自己真的嫁入楚國公府了,她會麵臨的是什麽。
那日姐妹三人聊了許久,蘇清薇倒是心裏安穩了不少。
......
聽著外頭吵吵鬧鬧的聲音,蘇清薇的思緒才緩緩回過神來。今日是由蘇向瑜這個親弟弟背著蘇清薇上了喜轎。
“阿姐,爹爹總說萬事要以蘇府為先。但若是你在楚國公府不開心,你就和我說。我會親自接阿姐回家。”
“小時候一直是阿姐護著我,如今也該輪到我護著阿姐了。”
蘇清薇沒忍住笑出了聲,她用帕子捂住自己的嘴,努力不讓自己細碎的哭聲被人聽見了。
“瑜哥兒,你得好好聽爹爹的。”
上了喜轎,檀心看見自家姑娘的淚痕,“哎呀,姑娘,大喜之日新娘子是不能哭的。這一大早畫的妝可如何是好。”
蘇清薇用帕子輕柔地擦著自己的淚珠,“我知道。”
梅心見姑娘有些傷心,就知道定是今日離家姑娘有些害怕了,她輕輕扯住了還準備說話的檀心,搖頭示意她別說話。
“姑娘,奴婢帶了些糕點,姑娘不若用些。”
蘇清薇搖了搖頭,“不用了,這周圍大多都是國公府的人。咱們可別讓人抓住了把柄,也別讓別人覺得我們蘇家的女兒沒有教養。”
喜轎大紅的簾子,讓她看不清外麵的景象。但是她知道出了蘇府之後,她再也不能做蘇府閨閣的女兒了。
來蘇府的各家夫人,對著林氏把姊妹兩人一頓誇。九月一過,蘇清苒就年滿十六周歲了,最小的蘇清莞也馬上就要及笄了。各家夫人都明裏暗裏地向林氏打聽了兩位姑娘可定下了婚事。
林氏瞥了眼正在招待各家姑娘的蘇清苒,這死孩子,別以為她最近沒看出來她不對勁的地方。但是她到底也是心疼自己孩子,她知道苒苒一向是最懂事、聽話的孩子。
蘇家能有這樣的光景,有一半都是苒苒的功勞,就連瑾哥兒自己都說,要不是因為五妹妹,他也不能這般受聖上青睞和重視。
因此不管苒苒做什麽,她都是希望自己女兒能開心就行。
“好姐姐你就別問了,我心疼女兒,還打算留她兩年。”
崔夫人點頭附和道,“就是呢, 出嫁以後自然是沒有做閨閣女兒的時候舒坦。不過你若是把苒苒嫁到我來,我必定是把苒苒當親女兒疼的。”
周夫人指著她笑罵道,“我當你是什麽心思,原來打得是這個主意。”
還有一些夫人,見自己家是沒有那個福氣能娶到聖上親封的縣主了,於是就把心思打到了蘇清莞的身上。
蘇家現在一派欣欣向榮,如日中天的。若是能和蘇家結親,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就算是庶女又怎麽樣,聽說這六姑娘雖說沒有養在林夫人的膝下,但是也經常得林夫人教養。
林氏隻好打起精神和她們周旋起來,之前蘇老爹家就說了,關於小六的婚事還是得她全權來做主。夏姨娘是個糊塗的,還不知道在小六的婚事上會做出什麽糊塗事來。
她之前也是留意了不少京城中適齡的公子哥,前段時間還把整理出來的冊子給了姊妹兩人,兩個死孩子一個比一個氣人,都說還早呢。
林氏也不想逼兩個孩子,於是便作罷了,隻等之後慢慢來。誰知道今日能有這麽一遭,好在有林暮雲和崔夫人、周夫人替她周旋。
——薔薇苑——
蘇清薇上了最後的口脂,她盯著鏡子中的自己發呆。原來成親前的的人是這樣的感受,前途未卜,嫁進國公府究竟是福還是......
還不等蘇清薇繼續想下去,檀心就喜氣洋洋地跑過來回稟,“姑娘,姑爺的迎親隊伍到府門口了。”
蘇清薇朝著門口看去,瑜哥兒早就帶著族中的幾個哥兒擋在門口。她既然做出這樣的選擇,那以後的路就該自己來走。
她能做的,就像那日對爹爹保證的一樣,至少不能牽扯到蘇家。
昨兒個夜裏,她去了五妹妹院子裏,正巧見到兩位妹妹都在院子裏作畫。她還是有些懷念,小時候她們姐妹幾個總是窩在一起。
那時候父親還隻是一個小小的知縣,她們出門也沒那麽多規矩,因此總是去正院求了母親後,姐妹幾個就出府瘋玩,隻要買到了一個好看的糖人就覺得今日過得可開心了。
可惜,她們終究會長大的。現在就是坐下來好好說說話都沒了機會。
“三姐姐?”
蘇清薇原本見她們二人在專心的畫畫,就打算轉身離開了,沒想到一隻腳剛踏出了院門,身後就傳來了五妹妹的聲音。
“三姐姐來了你們也不通傳一聲,三姐姐是來偷瞧我們作畫的嗎?”
蘇清薇有些不自在的擺了擺手,“沒有,我隻是想來看一看你們。”
蘇清苒示意寒露把畫卷都收起來,“那三姐姐真是來的巧了。”邊上的蘇清莞也小雞啄米似的點了點頭,但是想到了什麽,最後還是沒說出來。
“不過三姐姐這會兒不是應該在院子裏嘛,明日三姐姐還得早起呢。”
回想起上回二姐姐成親的時候,她們幾人也都是一大早就被人從被窩裏挖了出來,要去二姐姐的院子裏陪二姐姐說話、給二姐姐添妝等。
蘇清薇搖了搖頭,“我最近這幾日心裏總是慌的厲害,一想到明日要成親就覺得舍不得家中的姐姐妹妹。於是便想著在家中逛逛。”
蘇清苒兩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她們不懂成親的人是什麽樣的感受,這話本子裏不都說,兩個相愛的人成親的時候都是極其歡喜的,為何三姐姐會這樣忐忑呢。
也許是因為楚國公府規矩森嚴,再加上國公夫人看上去確實不是個好相與的婆婆。最小的蘇清莞吃著糕點,搖了搖腦袋,果然還是像五姐姐說的那樣,還是不成親好,自己一個人多自在呀。
都說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蘇清薇倒不是後悔選了楚國公府這條路,她隻是不知道,甚至有些害怕,等自己真的嫁入楚國公府了,她會麵臨的是什麽。
那日姐妹三人聊了許久,蘇清薇倒是心裏安穩了不少。
......
聽著外頭吵吵鬧鬧的聲音,蘇清薇的思緒才緩緩回過神來。今日是由蘇向瑜這個親弟弟背著蘇清薇上了喜轎。
“阿姐,爹爹總說萬事要以蘇府為先。但若是你在楚國公府不開心,你就和我說。我會親自接阿姐回家。”
“小時候一直是阿姐護著我,如今也該輪到我護著阿姐了。”
蘇清薇沒忍住笑出了聲,她用帕子捂住自己的嘴,努力不讓自己細碎的哭聲被人聽見了。
“瑜哥兒,你得好好聽爹爹的。”
上了喜轎,檀心看見自家姑娘的淚痕,“哎呀,姑娘,大喜之日新娘子是不能哭的。這一大早畫的妝可如何是好。”
蘇清薇用帕子輕柔地擦著自己的淚珠,“我知道。”
梅心見姑娘有些傷心,就知道定是今日離家姑娘有些害怕了,她輕輕扯住了還準備說話的檀心,搖頭示意她別說話。
“姑娘,奴婢帶了些糕點,姑娘不若用些。”
蘇清薇搖了搖頭,“不用了,這周圍大多都是國公府的人。咱們可別讓人抓住了把柄,也別讓別人覺得我們蘇家的女兒沒有教養。”
喜轎大紅的簾子,讓她看不清外麵的景象。但是她知道出了蘇府之後,她再也不能做蘇府閨閣的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