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景山俯瞰故宮
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 作者:墨的家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滕王閣序》語言優美,想象力豐富,思想內容深刻,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
它在六朝駢文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加以散文,達到了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也是唐朝駢文通俗化、格律化的先聲。
李世民是懂行的人,聽一遍就聽明白了《滕王閣序》的精妙之處,比現代人更懂得《滕王閣序》的厲害之處。
對於現代人而言,譬如周飛,他隻知道《滕王閣序》寫得好,寫得牛逼,文字太優美了,思想內容也深刻。但對於“駢文”這種文體上的創新,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現代的文學和古代的文學存在巨大的差異,現代是三千年大變局之後的時代,除了思想內容繼承了之外,很多的傳統文化是斷掉了的、或者截然相反的。我們的一套東西,除了思想內核和古代一致之外,在表現形式上是來自已經死掉的大毛子。
用一句話來解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李世民是古代人,而且是深受中華古代文化熏陶的傑出人才,他比周飛更懂得這篇駢文!
“所以啊,滕王閣曆經千年,都不知道毀了多少次了,但人們又把它重建了起來。我想,哪怕再過千年、萬年,甚至十萬年、百萬年,隻要我中華民族仍在,這滕王閣就會存在,永遠不倒!”
周飛接過李世民的話,感慨道:“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唯有影響心靈的文化和精神力量,永恒不滅!”
李世民有些無語的看了他一眼,說道:“大煞風景!”
“呃呃……”
周飛愣了一下,隨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哈哈,是我的錯,不該在這個時候說這種風涼話。”
兩人很快下了車,慢慢的徒步前行。
李世民一邊走,一邊重新傾聽《滕王閣序》朗讀,一臉愜意和滿足的神情。
等到聽完了四遍之後,李世民才戀戀不舍的把手機還給了周飛,然後問道:“這駢文是何人書寫?”
周飛回答道:“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隋末王通之孫,你兒子那一朝的天才。他當時去看望在南方為官的父親,路過贛省,恰逢當時的閆嘟嘟在滕王閣舉辦宴會,原意是為他自己的女婿漲名聲,所以邀請很多名流學士參會,在會上故意邀請大家作詩。”
“大家都不傻,看出了閆嘟嘟的心思,所以就都謙讓。沒想到這個時候,王勃站了出來,說他來寫。當時閆嘟嘟氣壞了,直接拂袖離去~”
聽到這,李世民著實無語,忍不住點評了一句:“小肚雞腸,枉為嘟嘟!”
周飛忍俊不禁,繼續說道:“王勃不以為意,略加思考便開始寫這篇《滕王閣序》。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寫下,閆嘟嘟在這邊盯梢的人回去報告給閆嘟嘟,閆嘟嘟聽了之後說這是老生常談~”
李世民忽然老臉一熱,他剛才好像也是這種表現,他似乎和閆嘟嘟沒什麽兩樣了。
“朕是對事不對人,豈是閆嘟嘟一流的人?”
李世民在心中給自己辯解了起來。
“等王勃寫到星分翼軫,地接衡廬之時,閆嘟嘟聽後不說話了。再等到王勃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時,閆嘟嘟再也坐不住了,豁然起身,大讚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於是又從後麵走了出來,隆重的宴請王勃……”
周飛見他表情有些怪,也沒多想,繼續把這個典故講了出來。
李世民聽到這,不禁點了點頭:“這閆嘟嘟倒也是個愛才之人,剛才是我錯怪他了。”
不是愛才之人,而是小肚雞腸之人,閆嘟嘟根本不會稱讚王勃,哪怕王勃寫得真的是花團錦簇,龍鳳飛舞。
閆嘟嘟能稱讚王勃天才,當垂不朽,把剛才的不快都拋在了腦後,自是愛才的表現!
“是啊~”
周飛附和了一句,然後感慨道:“可惜,王勃是天才,往往天妒英才。也就在王勃寫下《滕王閣序》之後不久,王勃乘船落水而亡!”
“啊?”
李世民驚呼一聲,整個人愣在了原地,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怎麽會這樣?
周飛無奈道:“曆史記載就是如此。不過,王勃在寫完《滕王閣序》之後去世的,有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所以隻能說他的肉身死了,但他的精神沒有死去,一直存活於世。”
李世民喟然歎道:“話雖如此,但實在是一件悲傷之事!”
感懷一會後,李世民跟著周飛繼續走路。
不多時,兩人到了景山公園門口,周飛一個人買了兩張票帶著李世民走了進去,開始逛景山公園。
故宮逛不了,能俯瞰故宮的景山公園總是要逛的。
“景山公園是元代修建的,明清兩代進行了大規模改建和擴建,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公園內的古建築遭遇到了嚴重的破壞,現在看到的是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修繕、維護之後的……”
周飛一邊走,一邊給李世民介紹這公園。
“八國聯軍,八國聯軍,嘿~”
李世民對於這裏的建築比較欣賞,但聽著周飛的介紹,心中還是忍不住憤怒勃發。
中華大地對於李世民來說,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那都是他統治過的世界,是他的後人,都被他看做了屬於他的一部分。
如此環境優美,擁有厚重曆史文化的公園,被外敵入侵焚毀,心中的痛恨是不可避免的生了出來。
走著走著,兩人來到了景山之上。
一轉身,朝著故宮的方向眺望俯瞰而去,故宮的全景和整個京城的中軸線、以及周邊的廣闊建築,都被兩人盡收眼底。
“美麗大方,恢宏氣派,這就是我們的京城,我們國家的心髒了!”
一時之間,周飛感慨萬千。
對於國人來說,如果不是京城人,一輩子估計都來不了一次京城,更別提看俯瞰故宮和京城了。
媒體上倒是可以看到,但不過是圖片和視頻,又怎及親眼所見真實、震撼呢?
它在六朝駢文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加以散文,達到了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也是唐朝駢文通俗化、格律化的先聲。
李世民是懂行的人,聽一遍就聽明白了《滕王閣序》的精妙之處,比現代人更懂得《滕王閣序》的厲害之處。
對於現代人而言,譬如周飛,他隻知道《滕王閣序》寫得好,寫得牛逼,文字太優美了,思想內容也深刻。但對於“駢文”這種文體上的創新,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現代的文學和古代的文學存在巨大的差異,現代是三千年大變局之後的時代,除了思想內容繼承了之外,很多的傳統文化是斷掉了的、或者截然相反的。我們的一套東西,除了思想內核和古代一致之外,在表現形式上是來自已經死掉的大毛子。
用一句話來解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李世民是古代人,而且是深受中華古代文化熏陶的傑出人才,他比周飛更懂得這篇駢文!
“所以啊,滕王閣曆經千年,都不知道毀了多少次了,但人們又把它重建了起來。我想,哪怕再過千年、萬年,甚至十萬年、百萬年,隻要我中華民族仍在,這滕王閣就會存在,永遠不倒!”
周飛接過李世民的話,感慨道:“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唯有影響心靈的文化和精神力量,永恒不滅!”
李世民有些無語的看了他一眼,說道:“大煞風景!”
“呃呃……”
周飛愣了一下,隨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哈哈,是我的錯,不該在這個時候說這種風涼話。”
兩人很快下了車,慢慢的徒步前行。
李世民一邊走,一邊重新傾聽《滕王閣序》朗讀,一臉愜意和滿足的神情。
等到聽完了四遍之後,李世民才戀戀不舍的把手機還給了周飛,然後問道:“這駢文是何人書寫?”
周飛回答道:“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隋末王通之孫,你兒子那一朝的天才。他當時去看望在南方為官的父親,路過贛省,恰逢當時的閆嘟嘟在滕王閣舉辦宴會,原意是為他自己的女婿漲名聲,所以邀請很多名流學士參會,在會上故意邀請大家作詩。”
“大家都不傻,看出了閆嘟嘟的心思,所以就都謙讓。沒想到這個時候,王勃站了出來,說他來寫。當時閆嘟嘟氣壞了,直接拂袖離去~”
聽到這,李世民著實無語,忍不住點評了一句:“小肚雞腸,枉為嘟嘟!”
周飛忍俊不禁,繼續說道:“王勃不以為意,略加思考便開始寫這篇《滕王閣序》。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寫下,閆嘟嘟在這邊盯梢的人回去報告給閆嘟嘟,閆嘟嘟聽了之後說這是老生常談~”
李世民忽然老臉一熱,他剛才好像也是這種表現,他似乎和閆嘟嘟沒什麽兩樣了。
“朕是對事不對人,豈是閆嘟嘟一流的人?”
李世民在心中給自己辯解了起來。
“等王勃寫到星分翼軫,地接衡廬之時,閆嘟嘟聽後不說話了。再等到王勃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時,閆嘟嘟再也坐不住了,豁然起身,大讚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於是又從後麵走了出來,隆重的宴請王勃……”
周飛見他表情有些怪,也沒多想,繼續把這個典故講了出來。
李世民聽到這,不禁點了點頭:“這閆嘟嘟倒也是個愛才之人,剛才是我錯怪他了。”
不是愛才之人,而是小肚雞腸之人,閆嘟嘟根本不會稱讚王勃,哪怕王勃寫得真的是花團錦簇,龍鳳飛舞。
閆嘟嘟能稱讚王勃天才,當垂不朽,把剛才的不快都拋在了腦後,自是愛才的表現!
“是啊~”
周飛附和了一句,然後感慨道:“可惜,王勃是天才,往往天妒英才。也就在王勃寫下《滕王閣序》之後不久,王勃乘船落水而亡!”
“啊?”
李世民驚呼一聲,整個人愣在了原地,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怎麽會這樣?
周飛無奈道:“曆史記載就是如此。不過,王勃在寫完《滕王閣序》之後去世的,有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所以隻能說他的肉身死了,但他的精神沒有死去,一直存活於世。”
李世民喟然歎道:“話雖如此,但實在是一件悲傷之事!”
感懷一會後,李世民跟著周飛繼續走路。
不多時,兩人到了景山公園門口,周飛一個人買了兩張票帶著李世民走了進去,開始逛景山公園。
故宮逛不了,能俯瞰故宮的景山公園總是要逛的。
“景山公園是元代修建的,明清兩代進行了大規模改建和擴建,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公園內的古建築遭遇到了嚴重的破壞,現在看到的是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修繕、維護之後的……”
周飛一邊走,一邊給李世民介紹這公園。
“八國聯軍,八國聯軍,嘿~”
李世民對於這裏的建築比較欣賞,但聽著周飛的介紹,心中還是忍不住憤怒勃發。
中華大地對於李世民來說,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那都是他統治過的世界,是他的後人,都被他看做了屬於他的一部分。
如此環境優美,擁有厚重曆史文化的公園,被外敵入侵焚毀,心中的痛恨是不可避免的生了出來。
走著走著,兩人來到了景山之上。
一轉身,朝著故宮的方向眺望俯瞰而去,故宮的全景和整個京城的中軸線、以及周邊的廣闊建築,都被兩人盡收眼底。
“美麗大方,恢宏氣派,這就是我們的京城,我們國家的心髒了!”
一時之間,周飛感慨萬千。
對於國人來說,如果不是京城人,一輩子估計都來不了一次京城,更別提看俯瞰故宮和京城了。
媒體上倒是可以看到,但不過是圖片和視頻,又怎及親眼所見真實、震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