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趙大要發展火器
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 作者:墨的家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天下,要想保住自己家族的榮華富貴和整個天下,皇帝隻能對任何人嚴防死守,不管是奸臣還是賢臣。
後世人看曆史,從後來者的角度去評判一個皇帝,怎麽賢臣、奸臣分辨不出來?明明是賢臣,為什麽要各種打壓、甚至殺死?
很多人覺得這種皇帝是腦子有包,黑白是非不分。
但其實,這不過是家天下皇帝的必要手段。
很多時候,有可能也是皇帝辨認不出誰好誰壞,因為他一直待在皇宮,哪裏也去不了,隻能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奏折、別的大臣的說法來判斷一個人好還是壞,是忠臣還是奸臣。但這種是很難分辨的,知人知麵不知心。
玩個三國殺,都很難分辨,更何況要在數以百計、千計、萬計的人當中去分辨一個人是忠臣、賢臣、還是奸臣?
太為難了!
但是,這個分辨不出來不是決定性原因,決定性原因是屁股決定腦袋!
皇帝要想穩穩當當的做好皇帝,那就必須維護自己的利益、宗室的利益。什麽賢臣、忠臣、奸臣,都不過是利用的對象罷了。
趙匡胤現在冷靜了,拋開對趙光義和他的直係血脈的惡意感觀,他其實是能夠理解趙構殺嶽飛的動機的。
不僅僅是因為要向金朝投降,更重要的是嶽飛的嶽將軍威脅到了他的皇位!
嶽飛北伐成功之時,就是他趙構下台之時。
後來人認為嶽飛是忠臣,趙匡胤看史書也知道嶽飛是忠臣,但當時的趙構不知道,趙構隻知道大宋是“陳橋兵變”來的!
他大宋可以陳橋兵變,嶽飛就不能麽?
嶽飛自己不想,嶽飛手下的那些人不想麽?
大宋官方的記載當中,可是明明白白的寫著,大宋太祖趙匡胤是不想當皇帝的,但沒辦法,下麵的人自作主張給他披上了龍袍,讓他登基當皇帝的!
所以,趙構一想到嶽飛在北伐成功之後,下麵的人會給嶽飛披上龍袍,趙構的殺心自然而然就起來了。
不過,這個時候的趙匡胤不會有這方麵的煩惱,因為他已經差不多解決了軍閥的問題。
像趙構的這種情況,有且隻有在朝廷衰落、動蕩之時才會發生。
當朝廷衰落、動蕩之時,往往失去了對地方的控製,於是野心家趁亂而起,天下於是進入了新一輪的更替之時。
天下承平之時,野心家想動亂也是沒有機會。
“神機營、紅衣大炮~”
趙匡胤又開始關注兵器的事情,看著明朝的發展情況,他忽然覺得馬匹也沒那麽重要了。有了火器,騎兵已經打不贏步兵了。
然而,趙匡胤的這個主意很快就打消了,因為他看到了崇禎自盡,看到了火器部隊打不贏清朝的騎兵!
“怎會如此?”
趙匡胤又是一陣頭皮發麻,太離譜了。
直到他看到南明的曆史,趙匡胤:“……”
好吧,沒有太離譜,隻有更離譜!
比起他南宋的曆史來,南明的曆史和他北宋靖康之變有的一拚,看得他是一陣頭腦目眩,腦袋兩側的血管“突突”直跳。
天底下怎麽會有如此奇葩的政權?
對比一下,趙構這個令他厭惡的廢物,反倒是能力優秀了!
“又一次異族入主中原!”
趙匡胤隨即揉了揉太陽穴,然後歎了口氣:“這些異族到底要怎麽樣才能徹底沒有呢?自秦之後,一直困擾我中原~”
他耐著性子,繼續往後翻頁。
順治入關、三藩之亂、統一寶島、平定準噶爾、大興文字獄……
趙匡胤的心情很快矛盾了起來,這清朝雖然是異族入關,但在維護天下一統上麵和大唐、大宋、大明這些漢人王朝倒是沒什麽區別,而且無論是策略還是手段、效果,甚至還要勝過他們,這無疑是令他感到欣喜的。
但是,以少統多,幾十萬的部族統治上億的漢族,大搞文字獄、屠殺,屬實是令他厭惡之極!
“八旗製度?金瓶掣肘?軍機處?滿城?”
趙匡胤很幹脆不去看那些糟心的地方,再一次的學習了起來。
他不得不承認,這清朝的可取之處簡直不要太多。盡管清朝在對內的戰爭中拉跨到了極點,沒眼看,但如此拉跨的戰爭手段,竟然還能維持穩固的統治,隻能說政治手段太高明了!
隱約之間,趙匡胤也知道清朝優秀的政治手段中最重要的一條:愚民之策!
這一條,極其的毒辣!
大規模的摧毀私塾、焚燒書籍,讓全天下數以億計的漢人變成愚民,隻知道為了生活奔波,而不知道祖先、反抗這些東西為何物。如此一來,自然清廷說什麽就是什麽。
但是,趙匡胤知道,這一條他是萬萬學不來的,也不能學的。
他趙匡胤要是敢學這一條,全天下的漢人會群起而攻之,那些士大夫、將領們會集體倒戈推翻他。
清廷能辦到這一條,在於以少統多,在各處的滿城,它有自己的基本盤。
他趙匡胤是沒有的!
他趙匡胤依靠的,隻有漢人士大夫、地主!
很快,清朝的曆史看到了末期。
這一次,清朝沒有了周邊外族的困擾,但來自大洋外邊的外族又來了!
洋槍洋炮!
鴉片戰爭!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小鬼子侵華!
清帝退位!
中華民國成立,推戴大總統!
~
“竟然沒有皇帝了!”
看到最後,趙匡胤猛地站了起來。
這事對他的震驚過於巨大了,以至於不能自已!
良久之後,他才緩緩重新坐了下去,喃喃自語道:“大總統,選賢任能,這不是禪讓製嗎?沒想到兜兜轉轉五千年,這天下共主的繼承方式反倒回到了大禹之前了!”
大禹之後,家天下!
大禹之前,禪讓製,禹的天下共主的位置是帝舜禪讓給他的!
在趙匡胤看來,“大總統”這個位置就是禪讓製,隻不過是換了個名稱罷了。
撫摸著最後一頁,趙匡胤的目光看向了“洋槍洋炮”這些字眼以及相關的插畫,剛才轉變的念頭回來了,他大宋還是得發展火器!
僧格林沁的騎兵,小英子的洋槍隊都沒損失幾個人就在八裏橋打敗了這支部隊。
由此可見,火器是最終的發展方向!
第二日,處理完政務的趙匡胤通過了穿越門,來到了周飛的家中。
後世人看曆史,從後來者的角度去評判一個皇帝,怎麽賢臣、奸臣分辨不出來?明明是賢臣,為什麽要各種打壓、甚至殺死?
很多人覺得這種皇帝是腦子有包,黑白是非不分。
但其實,這不過是家天下皇帝的必要手段。
很多時候,有可能也是皇帝辨認不出誰好誰壞,因為他一直待在皇宮,哪裏也去不了,隻能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奏折、別的大臣的說法來判斷一個人好還是壞,是忠臣還是奸臣。但這種是很難分辨的,知人知麵不知心。
玩個三國殺,都很難分辨,更何況要在數以百計、千計、萬計的人當中去分辨一個人是忠臣、賢臣、還是奸臣?
太為難了!
但是,這個分辨不出來不是決定性原因,決定性原因是屁股決定腦袋!
皇帝要想穩穩當當的做好皇帝,那就必須維護自己的利益、宗室的利益。什麽賢臣、忠臣、奸臣,都不過是利用的對象罷了。
趙匡胤現在冷靜了,拋開對趙光義和他的直係血脈的惡意感觀,他其實是能夠理解趙構殺嶽飛的動機的。
不僅僅是因為要向金朝投降,更重要的是嶽飛的嶽將軍威脅到了他的皇位!
嶽飛北伐成功之時,就是他趙構下台之時。
後來人認為嶽飛是忠臣,趙匡胤看史書也知道嶽飛是忠臣,但當時的趙構不知道,趙構隻知道大宋是“陳橋兵變”來的!
他大宋可以陳橋兵變,嶽飛就不能麽?
嶽飛自己不想,嶽飛手下的那些人不想麽?
大宋官方的記載當中,可是明明白白的寫著,大宋太祖趙匡胤是不想當皇帝的,但沒辦法,下麵的人自作主張給他披上了龍袍,讓他登基當皇帝的!
所以,趙構一想到嶽飛在北伐成功之後,下麵的人會給嶽飛披上龍袍,趙構的殺心自然而然就起來了。
不過,這個時候的趙匡胤不會有這方麵的煩惱,因為他已經差不多解決了軍閥的問題。
像趙構的這種情況,有且隻有在朝廷衰落、動蕩之時才會發生。
當朝廷衰落、動蕩之時,往往失去了對地方的控製,於是野心家趁亂而起,天下於是進入了新一輪的更替之時。
天下承平之時,野心家想動亂也是沒有機會。
“神機營、紅衣大炮~”
趙匡胤又開始關注兵器的事情,看著明朝的發展情況,他忽然覺得馬匹也沒那麽重要了。有了火器,騎兵已經打不贏步兵了。
然而,趙匡胤的這個主意很快就打消了,因為他看到了崇禎自盡,看到了火器部隊打不贏清朝的騎兵!
“怎會如此?”
趙匡胤又是一陣頭皮發麻,太離譜了。
直到他看到南明的曆史,趙匡胤:“……”
好吧,沒有太離譜,隻有更離譜!
比起他南宋的曆史來,南明的曆史和他北宋靖康之變有的一拚,看得他是一陣頭腦目眩,腦袋兩側的血管“突突”直跳。
天底下怎麽會有如此奇葩的政權?
對比一下,趙構這個令他厭惡的廢物,反倒是能力優秀了!
“又一次異族入主中原!”
趙匡胤隨即揉了揉太陽穴,然後歎了口氣:“這些異族到底要怎麽樣才能徹底沒有呢?自秦之後,一直困擾我中原~”
他耐著性子,繼續往後翻頁。
順治入關、三藩之亂、統一寶島、平定準噶爾、大興文字獄……
趙匡胤的心情很快矛盾了起來,這清朝雖然是異族入關,但在維護天下一統上麵和大唐、大宋、大明這些漢人王朝倒是沒什麽區別,而且無論是策略還是手段、效果,甚至還要勝過他們,這無疑是令他感到欣喜的。
但是,以少統多,幾十萬的部族統治上億的漢族,大搞文字獄、屠殺,屬實是令他厭惡之極!
“八旗製度?金瓶掣肘?軍機處?滿城?”
趙匡胤很幹脆不去看那些糟心的地方,再一次的學習了起來。
他不得不承認,這清朝的可取之處簡直不要太多。盡管清朝在對內的戰爭中拉跨到了極點,沒眼看,但如此拉跨的戰爭手段,竟然還能維持穩固的統治,隻能說政治手段太高明了!
隱約之間,趙匡胤也知道清朝優秀的政治手段中最重要的一條:愚民之策!
這一條,極其的毒辣!
大規模的摧毀私塾、焚燒書籍,讓全天下數以億計的漢人變成愚民,隻知道為了生活奔波,而不知道祖先、反抗這些東西為何物。如此一來,自然清廷說什麽就是什麽。
但是,趙匡胤知道,這一條他是萬萬學不來的,也不能學的。
他趙匡胤要是敢學這一條,全天下的漢人會群起而攻之,那些士大夫、將領們會集體倒戈推翻他。
清廷能辦到這一條,在於以少統多,在各處的滿城,它有自己的基本盤。
他趙匡胤是沒有的!
他趙匡胤依靠的,隻有漢人士大夫、地主!
很快,清朝的曆史看到了末期。
這一次,清朝沒有了周邊外族的困擾,但來自大洋外邊的外族又來了!
洋槍洋炮!
鴉片戰爭!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小鬼子侵華!
清帝退位!
中華民國成立,推戴大總統!
~
“竟然沒有皇帝了!”
看到最後,趙匡胤猛地站了起來。
這事對他的震驚過於巨大了,以至於不能自已!
良久之後,他才緩緩重新坐了下去,喃喃自語道:“大總統,選賢任能,這不是禪讓製嗎?沒想到兜兜轉轉五千年,這天下共主的繼承方式反倒回到了大禹之前了!”
大禹之後,家天下!
大禹之前,禪讓製,禹的天下共主的位置是帝舜禪讓給他的!
在趙匡胤看來,“大總統”這個位置就是禪讓製,隻不過是換了個名稱罷了。
撫摸著最後一頁,趙匡胤的目光看向了“洋槍洋炮”這些字眼以及相關的插畫,剛才轉變的念頭回來了,他大宋還是得發展火器!
僧格林沁的騎兵,小英子的洋槍隊都沒損失幾個人就在八裏橋打敗了這支部隊。
由此可見,火器是最終的發展方向!
第二日,處理完政務的趙匡胤通過了穿越門,來到了周飛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