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李世民的想法
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 作者:墨的家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之後,我們這片土地越來越趨向於保守、自殘~”
感受到李世民的茫然,周飛冷笑了一聲,接著說道:“在我看來,這就是家天下帶來的結果,當皇帝的害怕天下丟失,害怕各種各樣的變化,不願意去改變,寧願抱著愚不可及的上古三代雞犬相聞的狗屁田園生活,也不願意去嚐試另外的生活,於是不斷的向內保守,從唐之後越來越保守,到了清朝幹脆極端化了~”
李世民聽得渾身一震,因為他忽然想到了剛開始周飛說的“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一次”。
所以,推翻了家天下,砸碎了過去的皇帝和朝代,周飛所處的時期於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嗎?
“原來如此麽~”
李世民喃喃自語了一句,他隱約想通了,但還有些地方沒想通,周飛所處的時期時間還比較短暫,真的可以永遠傳承下去嗎?
李世民並不確定,他能夠確定的是幾千年來,不管朝代如何變更,不管時間如何流逝,人性始終未曾變過。
“但是,周兄弟有句話說得對,害怕改變,不願意去改變,不斷的向內保守,的確是一個趨勢啊~”
李世民大概回想了一遍唐之後的曆史,知道如果不改變的話,華夏大地遲早有一天還是會回到原來的曆史軌道上去,不斷地內向保守、自殘。
不往外去探索,隻是在華夏原有的土地上打圈圈,來來回回,朝代更替了一個又一個,無數的人殺來殺去,這不是自殘是什麽呢?
有這些力量,跑外麵去啊!
異族能夠從海上來華夏,華夏為什麽不能通過海上去異族的地方?
李世民沒有任何思想包袱,他也瞬間就想到了這些種種情況。
“周朝分封八百年,我大唐分封的話,能有多少年呢?”
李世民心裏麵有了一個大概的決定,然後看了一眼周飛,知道未來的種種還得靠他提供幫助,眼下以及未來的大唐還是力不從心的。
“今晚多謝周兄弟的講解了!”
李世民拱手道謝,隨即以茶代酒的敬了周飛一杯。
周飛無奈一笑道:“不用謝,秦王能夠改變大唐,改變之後的曆史,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了。”
和對老朱、朱棣他們的不在意一樣,他對李世民也是沒抱什麽希望的。
而且,大唐距離現代也太遙遠了,大唐在李世民的治下又很強盛,再怎麽改變也改變不了大唐對周圍勢力吊打的絕對優勢。
“今夜就不再打擾了,改日有空我再來,周兄弟如有空也盡管來我大唐,我必掃榻以待。”
李世民見他興致不高,以為今晚講了太多了,有些累了,於是起身告辭。
“好,慢走!”
周飛怔了一下,不過也沒挽留,隨即就把他送到了門口。
李世民的身影消失在穿越門後,周飛抱著平板回了臥室,繼續他的學習。
……
武德九年,武德殿。
當李世民跨過穿越門,伴隨著白光出現,望著空蕩蕩的武德殿,他不由得歎了口氣,平生第一次覺得這武德殿陰氣沉沉。
此時正值夜晚,外麵天色已黑,但武德殿內燃起了諸多蠟燭,還是非常光亮的。
可惜,在周飛那邊呆久了的李世民已經習慣了燈火通明的白熾燈,現在突然回到蠟燭照亮的武德殿,自然就覺得這裏很昏暗了。
昏暗,空無一人,於是陰氣沉沉。
“改日找周兄弟買一些白熾燈過來~”
李世民立即浮現了一個想法,隨後他從武德殿的大門走了出去。
整個武德殿,此處是穿越門所在,當天他就安排人把守住了這裏,任何人不得踏入。哪怕是尉遲敬德要來這裏,也要經過他的同意。
至於他老子李淵,更是別想進入到這裏了。
不多時,李世民回到了承乾殿。
玄武門之變後,他被立為了太子,按理說應該住在東宮的。
但李世民肯定是不會過去住的,誰知道東宮裏麵有什麽啊,而且剛殺了太子大哥,立馬太子大哥住了很久的地方去住,心裏麵也膈應的很,所以李世民很幹脆的住在了承乾殿。對,就是李承乾出生的地方。
回到承乾殿時,陪伴他在承乾殿居住的長孫氏還未睡下。
見到李世民回來,長孫氏立即溫柔的走上前來服侍他。
李世民卻一把拉住了他的手,然後牽著走到床邊坐下。
長孫氏頓時臉色一紅,低聲說道:“怎的一回來就……”
剛準備說話的李世民頓時怔了一下,接著就大笑道:“觀音婢誤會了,我是有事情想要和你說,想要聽聽你的意見~”
長孫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你說~”
經過這一打岔,李世民原本激動的心情緩和了不少,沉吟了片刻後緩緩說道:“觀音婢可知我剛剛去了哪裏?”
“去了哪裏?”
長孫氏很配合的一臉好奇的看向了他。
李世民“嘿嘿”一笑道:“你一定想不到,我剛剛去了一千三百多年後啊!”
“啊?”
長孫氏驚了一下,下意識的用手捂住了嘴。
這一瞬間,她都開始懷疑眼前的這個人是不是自己夫君了,怎麽會突然說出這種胡話來了呢?
“我知道我在說什麽!”
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但不得不連忙解釋道:“今夜太晚了,等明日我帶你去一趟,你便什麽都明白了。”
長孫氏還是聽得將信將疑,但好歹心神穩定了,勉強問道:“不知這一千三百多年有與我大唐有何不同之處?是否還是大唐?”
李世民被這個問題問沉默了,好一會才搖頭歎息道:“一千三百多年後已經不是大唐了,大唐之後是宋,宋之後是元,元之後是明,明之後是清,清之後皇帝沒有了,不再有家天下了,而是選賢任能,許多人一起選一個能夠領導朝廷的人上位,四年一換~”
長孫氏又是“啊”的一聲輕呼,臉上滿是震驚的神情。
她現在有些相信自己夫君去了一千三百多年後了,否則怎麽可能清楚的說出那麽多的朝代,還說出一千三百多年後皇帝都沒有了的奇聞異事?
感受到李世民的茫然,周飛冷笑了一聲,接著說道:“在我看來,這就是家天下帶來的結果,當皇帝的害怕天下丟失,害怕各種各樣的變化,不願意去改變,寧願抱著愚不可及的上古三代雞犬相聞的狗屁田園生活,也不願意去嚐試另外的生活,於是不斷的向內保守,從唐之後越來越保守,到了清朝幹脆極端化了~”
李世民聽得渾身一震,因為他忽然想到了剛開始周飛說的“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一次”。
所以,推翻了家天下,砸碎了過去的皇帝和朝代,周飛所處的時期於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嗎?
“原來如此麽~”
李世民喃喃自語了一句,他隱約想通了,但還有些地方沒想通,周飛所處的時期時間還比較短暫,真的可以永遠傳承下去嗎?
李世民並不確定,他能夠確定的是幾千年來,不管朝代如何變更,不管時間如何流逝,人性始終未曾變過。
“但是,周兄弟有句話說得對,害怕改變,不願意去改變,不斷的向內保守,的確是一個趨勢啊~”
李世民大概回想了一遍唐之後的曆史,知道如果不改變的話,華夏大地遲早有一天還是會回到原來的曆史軌道上去,不斷地內向保守、自殘。
不往外去探索,隻是在華夏原有的土地上打圈圈,來來回回,朝代更替了一個又一個,無數的人殺來殺去,這不是自殘是什麽呢?
有這些力量,跑外麵去啊!
異族能夠從海上來華夏,華夏為什麽不能通過海上去異族的地方?
李世民沒有任何思想包袱,他也瞬間就想到了這些種種情況。
“周朝分封八百年,我大唐分封的話,能有多少年呢?”
李世民心裏麵有了一個大概的決定,然後看了一眼周飛,知道未來的種種還得靠他提供幫助,眼下以及未來的大唐還是力不從心的。
“今晚多謝周兄弟的講解了!”
李世民拱手道謝,隨即以茶代酒的敬了周飛一杯。
周飛無奈一笑道:“不用謝,秦王能夠改變大唐,改變之後的曆史,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了。”
和對老朱、朱棣他們的不在意一樣,他對李世民也是沒抱什麽希望的。
而且,大唐距離現代也太遙遠了,大唐在李世民的治下又很強盛,再怎麽改變也改變不了大唐對周圍勢力吊打的絕對優勢。
“今夜就不再打擾了,改日有空我再來,周兄弟如有空也盡管來我大唐,我必掃榻以待。”
李世民見他興致不高,以為今晚講了太多了,有些累了,於是起身告辭。
“好,慢走!”
周飛怔了一下,不過也沒挽留,隨即就把他送到了門口。
李世民的身影消失在穿越門後,周飛抱著平板回了臥室,繼續他的學習。
……
武德九年,武德殿。
當李世民跨過穿越門,伴隨著白光出現,望著空蕩蕩的武德殿,他不由得歎了口氣,平生第一次覺得這武德殿陰氣沉沉。
此時正值夜晚,外麵天色已黑,但武德殿內燃起了諸多蠟燭,還是非常光亮的。
可惜,在周飛那邊呆久了的李世民已經習慣了燈火通明的白熾燈,現在突然回到蠟燭照亮的武德殿,自然就覺得這裏很昏暗了。
昏暗,空無一人,於是陰氣沉沉。
“改日找周兄弟買一些白熾燈過來~”
李世民立即浮現了一個想法,隨後他從武德殿的大門走了出去。
整個武德殿,此處是穿越門所在,當天他就安排人把守住了這裏,任何人不得踏入。哪怕是尉遲敬德要來這裏,也要經過他的同意。
至於他老子李淵,更是別想進入到這裏了。
不多時,李世民回到了承乾殿。
玄武門之變後,他被立為了太子,按理說應該住在東宮的。
但李世民肯定是不會過去住的,誰知道東宮裏麵有什麽啊,而且剛殺了太子大哥,立馬太子大哥住了很久的地方去住,心裏麵也膈應的很,所以李世民很幹脆的住在了承乾殿。對,就是李承乾出生的地方。
回到承乾殿時,陪伴他在承乾殿居住的長孫氏還未睡下。
見到李世民回來,長孫氏立即溫柔的走上前來服侍他。
李世民卻一把拉住了他的手,然後牽著走到床邊坐下。
長孫氏頓時臉色一紅,低聲說道:“怎的一回來就……”
剛準備說話的李世民頓時怔了一下,接著就大笑道:“觀音婢誤會了,我是有事情想要和你說,想要聽聽你的意見~”
長孫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你說~”
經過這一打岔,李世民原本激動的心情緩和了不少,沉吟了片刻後緩緩說道:“觀音婢可知我剛剛去了哪裏?”
“去了哪裏?”
長孫氏很配合的一臉好奇的看向了他。
李世民“嘿嘿”一笑道:“你一定想不到,我剛剛去了一千三百多年後啊!”
“啊?”
長孫氏驚了一下,下意識的用手捂住了嘴。
這一瞬間,她都開始懷疑眼前的這個人是不是自己夫君了,怎麽會突然說出這種胡話來了呢?
“我知道我在說什麽!”
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但不得不連忙解釋道:“今夜太晚了,等明日我帶你去一趟,你便什麽都明白了。”
長孫氏還是聽得將信將疑,但好歹心神穩定了,勉強問道:“不知這一千三百多年有與我大唐有何不同之處?是否還是大唐?”
李世民被這個問題問沉默了,好一會才搖頭歎息道:“一千三百多年後已經不是大唐了,大唐之後是宋,宋之後是元,元之後是明,明之後是清,清之後皇帝沒有了,不再有家天下了,而是選賢任能,許多人一起選一個能夠領導朝廷的人上位,四年一換~”
長孫氏又是“啊”的一聲輕呼,臉上滿是震驚的神情。
她現在有些相信自己夫君去了一千三百多年後了,否則怎麽可能清楚的說出那麽多的朝代,還說出一千三百多年後皇帝都沒有了的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