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殿下是說……治學以資助學子的名義,包養外室?
公主重生後,把狠戾綁匪親懵了 作者:華夏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燕嵐離開後,白雉進內稟告。
“殿下,夜靈送她回去了。”
沈長樂閉目養神,輕輕點頭。
“嗯。”
見她遲遲沒有離開,欲言又止的模樣,沈長樂睜開了眼睛。
“有什麽話,直說便是。”
“是,殿下……奴婢就是擔心,萬一她剛剛所做的一切都是偽裝,回去和文丞相通風報信怎麽辦?”
“不會。”
她回答得很篤定,胸有成竹。
因為她記得,前世燕子敬殺了文治學,真相大白天下後……
燕嵐知道文治學才是殺她全家的凶手,當場撞柱身亡了!
這說明,她骨子裏很剛硬,不是會委身仇敵的人。
“而且,就算文治學知道本宮在查他也無妨。他不敢造反,即便湮滅了罪證,也隻能與皇叔和解,各退一步。”
聞言白雉不再多說,頷首退禮。
“殿下思慮周全,是奴婢多慮了。”
“嗯,下去吧,本宮乏了。”
她要好好調養一下。
明日……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沈長樂睡了一下午,晚上隻喝了點湯,便又睡了過去。
養足了精神。
第二日一早,她便在王府傳見了文丞相的正妻文夫人。
文夫人知道朝中形勢嚴峻,但公主召見,她不能推辭。
即便是病了,也要叫人拿擔架抬過來。
文夫人在侍者的帶領下,來至逐月軒。
向靠坐在床頭的她,屈膝見禮。
“臣婦參見公主殿下。”
“快快免禮,白雉,賜座。”
她笑意綿綿,讓人看不出想法意圖。
文夫人原本還膽戰心驚,考慮到這段時間丞相與攝政王的對峙……
她真怕公主殿下是為攝政王出麵!
這若是將她扣留在攝政王府,那她豈非給治學添亂?
不過,幸好。
看公主殿下的意思,應該不會對她動粗……
她鬆了一口氣。
落座後,淺笑著客套:
“公主殿下遇刺,臣婦本應前來看望,奈何……王府管束森嚴,送了幾次名帖,皆被退回。”
沈長樂笑笑,麵上依舊溫和。
“本宮遇刺,皇兄動了大怒,皇叔難免要謹慎一些,便謝絕了一切看望,並非針對文夫人,文夫人勿怪。”
聽見沈長樂這麽說,文夫人急忙起身行禮。
“臣婦不敢。”
古往今來,都是臣民對皇家卑躬屈膝,誠惶誠恐。
哪有皇家給臣子賠不是的份兒?
這怕不是給她挖坑,要說她以下犯上,讓她掉腦袋?
沈長樂見她又緊張地站了起來,淺笑著輕聲安撫,試圖與她拉近關係。
“文夫人不必這般拘謹,本宮記得,文夫人是永安侯獨女,永安侯夫人又是母後的姨母……
這樣算來,本宮該叫您一聲姨母才是。”
見她一味客套,文夫人大氣都不敢出。
總覺得她溫和甜美的笑容下,藏著洪水猛獸。
進門前那種不安的感覺又回來了。
“臣婦惶恐。”
“姨母先坐,今日本宮召姨母過來,不過是聽聞姨母刺繡京中一絕,有些繡樣想要請教。
另外……近來聽見一樁笑談,想與姨母探討。”
文夫人知道,她終於要進入正題了。
提著一顆心,浮浮坐在了椅凳邊緣。
“不知殿下……聽聞了什麽笑談?臣婦,洗耳恭聽。”
沈長樂轉過頭,收回了目光。
緩緩道來:
“說是,京城有一位高官,一生清廉,以仁善著名,且愛妻如命,從不曾納妾……”
高官,清廉,愛妻……
這不……
這說的不就是治學嗎?
不過她多多少少也猜到了這點!
若與她無關,也不會召她來見。
便按下心性,聽她說了下去。
“然而,近來卻有人發現,這位高官多年來資助的一位貧苦學子,竟是一位體態豐腴的夫人;
籌辦的幾所育孤堂,往來資金也對不上,便有好事者私自去查,竟然發現……
原來對不上的那些銀子,竟然全流入了一處房產,而那處房產的主人,則正是那位富態的夫人。”
文夫人很是驚詫。
“殿下是說……治,那位高官以資助學子的名義,包養外室?”
沈長樂見她聽懂了,輕輕搖了搖頭。
“不僅如此,好事者順藤摸瓜,還查到那夫人名下還有幾處莊園,數家店鋪,百畝良田……”
“這不可能!”
她情緒有些激動,而後連忙跪地請罪。
“殿下恕罪,臣婦……臣婦失態了。”
沈長樂寬和笑笑,不以為意。
“姨母怎麽又跪下了,快快請起……不過坊間傳聞,姨母隻當玩笑來聽便罷。”
話雖如此,可她,怎麽能不往心裏去?
從前沒往這方麵想,如今想來,確實有跡可循……
比如,他常說與人吃酒,卻說不出是何人;
說要在宮中留宿,宮門記事房卻沒有記錄;
還有那些錢財,公中銀子總是對不上,一問就說是拿去貼補育孤堂了!
她感念他心善,又覺得那些孩子可憐。
寧可緊了她和澤兒的口腹,也要拿銀子去支援他!
可是……
難道,這麽多年,都是她陪著他過苦日子,他卻幫別的女人置辦房產田地?
她不信!
沈長樂見她跪在地上,遲遲不起。
抬眸示意白雉將人扶起來。
“姨母這是怎麽了,怎麽看上去,魂不守舍的?”
“多謝殿下關心,臣婦……偶感風寒,尚未完全大好。”
“那姨母可要多注意休息……”
沈長樂麵上佯裝擔憂,心裏卻有成算。
見文夫人的模樣,便知她已心生懷疑。
沈長樂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要的就是文夫人自己去查!
隻要她能查到燕嵐,很快就會有人幫她查到燕家舊事……
她將心底的謀算藏好,溫聲將文夫人叫過來,假意詢問繡樣。
“姨母,您看,就是這裏怎麽也繡不好!就是這對……‘燕子’。”
她故意停頓,不住地強調“燕子”。
要在她心裏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樣,當她查到燕家血案時,才會想起她來……
意識到皇家已經查到了這些事!
對丈夫失去信心和希望的她,才會為了一雙兒女向她討饒。
屆時,隻要她恩威並濟……
承諾她罪不及子女,不怕她不來投效!
“殿下,夜靈送她回去了。”
沈長樂閉目養神,輕輕點頭。
“嗯。”
見她遲遲沒有離開,欲言又止的模樣,沈長樂睜開了眼睛。
“有什麽話,直說便是。”
“是,殿下……奴婢就是擔心,萬一她剛剛所做的一切都是偽裝,回去和文丞相通風報信怎麽辦?”
“不會。”
她回答得很篤定,胸有成竹。
因為她記得,前世燕子敬殺了文治學,真相大白天下後……
燕嵐知道文治學才是殺她全家的凶手,當場撞柱身亡了!
這說明,她骨子裏很剛硬,不是會委身仇敵的人。
“而且,就算文治學知道本宮在查他也無妨。他不敢造反,即便湮滅了罪證,也隻能與皇叔和解,各退一步。”
聞言白雉不再多說,頷首退禮。
“殿下思慮周全,是奴婢多慮了。”
“嗯,下去吧,本宮乏了。”
她要好好調養一下。
明日……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沈長樂睡了一下午,晚上隻喝了點湯,便又睡了過去。
養足了精神。
第二日一早,她便在王府傳見了文丞相的正妻文夫人。
文夫人知道朝中形勢嚴峻,但公主召見,她不能推辭。
即便是病了,也要叫人拿擔架抬過來。
文夫人在侍者的帶領下,來至逐月軒。
向靠坐在床頭的她,屈膝見禮。
“臣婦參見公主殿下。”
“快快免禮,白雉,賜座。”
她笑意綿綿,讓人看不出想法意圖。
文夫人原本還膽戰心驚,考慮到這段時間丞相與攝政王的對峙……
她真怕公主殿下是為攝政王出麵!
這若是將她扣留在攝政王府,那她豈非給治學添亂?
不過,幸好。
看公主殿下的意思,應該不會對她動粗……
她鬆了一口氣。
落座後,淺笑著客套:
“公主殿下遇刺,臣婦本應前來看望,奈何……王府管束森嚴,送了幾次名帖,皆被退回。”
沈長樂笑笑,麵上依舊溫和。
“本宮遇刺,皇兄動了大怒,皇叔難免要謹慎一些,便謝絕了一切看望,並非針對文夫人,文夫人勿怪。”
聽見沈長樂這麽說,文夫人急忙起身行禮。
“臣婦不敢。”
古往今來,都是臣民對皇家卑躬屈膝,誠惶誠恐。
哪有皇家給臣子賠不是的份兒?
這怕不是給她挖坑,要說她以下犯上,讓她掉腦袋?
沈長樂見她又緊張地站了起來,淺笑著輕聲安撫,試圖與她拉近關係。
“文夫人不必這般拘謹,本宮記得,文夫人是永安侯獨女,永安侯夫人又是母後的姨母……
這樣算來,本宮該叫您一聲姨母才是。”
見她一味客套,文夫人大氣都不敢出。
總覺得她溫和甜美的笑容下,藏著洪水猛獸。
進門前那種不安的感覺又回來了。
“臣婦惶恐。”
“姨母先坐,今日本宮召姨母過來,不過是聽聞姨母刺繡京中一絕,有些繡樣想要請教。
另外……近來聽見一樁笑談,想與姨母探討。”
文夫人知道,她終於要進入正題了。
提著一顆心,浮浮坐在了椅凳邊緣。
“不知殿下……聽聞了什麽笑談?臣婦,洗耳恭聽。”
沈長樂轉過頭,收回了目光。
緩緩道來:
“說是,京城有一位高官,一生清廉,以仁善著名,且愛妻如命,從不曾納妾……”
高官,清廉,愛妻……
這不……
這說的不就是治學嗎?
不過她多多少少也猜到了這點!
若與她無關,也不會召她來見。
便按下心性,聽她說了下去。
“然而,近來卻有人發現,這位高官多年來資助的一位貧苦學子,竟是一位體態豐腴的夫人;
籌辦的幾所育孤堂,往來資金也對不上,便有好事者私自去查,竟然發現……
原來對不上的那些銀子,竟然全流入了一處房產,而那處房產的主人,則正是那位富態的夫人。”
文夫人很是驚詫。
“殿下是說……治,那位高官以資助學子的名義,包養外室?”
沈長樂見她聽懂了,輕輕搖了搖頭。
“不僅如此,好事者順藤摸瓜,還查到那夫人名下還有幾處莊園,數家店鋪,百畝良田……”
“這不可能!”
她情緒有些激動,而後連忙跪地請罪。
“殿下恕罪,臣婦……臣婦失態了。”
沈長樂寬和笑笑,不以為意。
“姨母怎麽又跪下了,快快請起……不過坊間傳聞,姨母隻當玩笑來聽便罷。”
話雖如此,可她,怎麽能不往心裏去?
從前沒往這方麵想,如今想來,確實有跡可循……
比如,他常說與人吃酒,卻說不出是何人;
說要在宮中留宿,宮門記事房卻沒有記錄;
還有那些錢財,公中銀子總是對不上,一問就說是拿去貼補育孤堂了!
她感念他心善,又覺得那些孩子可憐。
寧可緊了她和澤兒的口腹,也要拿銀子去支援他!
可是……
難道,這麽多年,都是她陪著他過苦日子,他卻幫別的女人置辦房產田地?
她不信!
沈長樂見她跪在地上,遲遲不起。
抬眸示意白雉將人扶起來。
“姨母這是怎麽了,怎麽看上去,魂不守舍的?”
“多謝殿下關心,臣婦……偶感風寒,尚未完全大好。”
“那姨母可要多注意休息……”
沈長樂麵上佯裝擔憂,心裏卻有成算。
見文夫人的模樣,便知她已心生懷疑。
沈長樂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要的就是文夫人自己去查!
隻要她能查到燕嵐,很快就會有人幫她查到燕家舊事……
她將心底的謀算藏好,溫聲將文夫人叫過來,假意詢問繡樣。
“姨母,您看,就是這裏怎麽也繡不好!就是這對……‘燕子’。”
她故意停頓,不住地強調“燕子”。
要在她心裏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樣,當她查到燕家血案時,才會想起她來……
意識到皇家已經查到了這些事!
對丈夫失去信心和希望的她,才會為了一雙兒女向她討饒。
屆時,隻要她恩威並濟……
承諾她罪不及子女,不怕她不來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