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建衛生室
穿越六零,驚現係統,玩轉年代 作者:青鬆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佳佳和周京立在看見李明清的時候立馬分開寫,跟被電了似的。
兩人欲蓋彌彰的對他笑了笑。
村裏有不少人看出來他們倆有事,男未婚女未嫁以為在處對象。
但照剛剛的架勢來看目前還不是對象。
周京立說道:“他在供銷社上班,怎麽會隔三差五的拿那麽多精貴的東西回來。”
“我也見過兩三次,每次走他家門口都能聞到肉味。”
劉佳佳說著說著直流口水。
真是太饞了,每天清湯淡水的,是個人都堅持不了。
知青們想著等過兩日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抓到野雞野兔。
新屋。
孫佳雪和李老婆子在忙活著醃鹹菜,已經開始收尾。
李明清從車把上把肉拎下來。
“媳婦兒,晚上包芸豆肉的水餃吃吧,鮮肉包餃子正合適。”
李老婆子見這麽大塊肉驚呼道:“我了個乖乖,這麽大塊。”
“這熱天得醃著要不然明早就臭了。”
“娘,留下來吃水餃。”
“我跟你爹中午還剩下土豆絲,我倆就不過來了。”
“行,這麥乳精你帶回去。”
“你這孩子,自己留著喝,上次你送的我和你爹還沒喝完。”
不是李老婆子吹,家裏太多吃的,根本吃不完。
“明日逢大集,我和你爹去賣籃筐。”
“爹編了多少筐子?”
“這兩天編了五六個,運氣好的話能賣個兩三塊錢。”
在臨近天黑的時候李明方帶著孫小成一塊回來。
“李大哥,忙什麽呢?”
“小成來了,快進來坐。來的還真是時候,你嫂子正在下水餃。”
孫小成把手裏的白酒和香煙放在桌子上。
“來就來怎麽還拎東西。”
“我要去當兵了,以後可能沒時間回來。”
“恭喜啊,本想著你回去讀高中然後考大學的,竟然當兵了。”
這時候一直處於備戰狀態,十六七歲的年紀就可以當兵。
軍人穿著六五式軍服。
無論是幹部還是小兵都是樸素的軍裝,一顆紅星,兩個紅領章,簡潔鮮豔。
“能當兵全靠你,要不然我瘸個瘸個的隻能在家裏。”
倆人聊了一會就李明方便過來。
他能去肉聯廠上班是孫組長給牽的線,人家兒子過來肯定是要喊到家裏吃飯的。
“四弟,小成,到家裏吃吧。”
“三哥家裏飯菜這就出鍋了,今晚上讓小成在這裏吃,明兒早晨去你家吃。”
“成,就這麽定了。”
“三哥,坐下吃點吧。”
“我回去和你三嫂說一聲不用準備菜肴了。你們吃吧,我回家吃。”
李明方回屋楊大丫正準備打雞蛋。
“媳婦,小成明早晨過來,雞蛋明兒個再打吧。”
“四弟的人緣還真是好。”
次日早晨孫小成在李明方那吃完飯後便回縣城了。
李明清把白酒和香煙都送到老屋。
李老頭看見後邁不動步都不想去趕大集了,在家裏小酌一杯多好。
“爹,去集市幫買個掃把。”
家裏的掃把直接用禿嚕皮了,沒法用。
“花那錢做什麽,等下午回來我給紮掃把,去年從山上割的芭茅還沒用完。”
芭茅,生長在山坡、河岸旁。
長出來的穗子柔軟細長,做掃把的好材料。
“爹,等我下午回來和你一起紮。”
李明清說完便去鎮上上班。
村裏的衛生室正在火熱的建造中,規劃的是一間小屋,一天就能蓋完。
村長專門找了幾個人去山上砍粗的樹幹來撐屋頂。
村裏的小孩在等大人挖地基。
他們是等著撿蚯蚓的,挖出來的土裏有不少的蚯蚓。
老李家的孩子一邊撿蚯蚓一邊背三字經。
三字經是李明清教他們的。
其他小孩子好奇也跟著念叨,“人之初,性本善……”
光著膀子的老爺們刨土刨的汗流不止,但孩子們清脆的聲音隻覺得滿是力氣。
他們想,老李家的孩子竟然會背這些在學校才能學到的三字經。
村裏的孩子隻想著下河爬山,撈魚打野味。
張鐵柱笑著說道:“聽說李家幾個孩子過了夏就去上學。”
“花那錢幹什麽,還不如攢著。”
“就是,浪費錢,皮的跟小猴子似的上竄下跳根本不是上學的性子。”
“不過上個一兩年好歹能認識幾個字。”
幾人一邊幹活一邊討論上學的事。
林岩家裏有個七歲的兒子,按理說是到上學的年紀了,不過沒打算送去學校。
他問張鐵柱:“以後你兒子會送去學校嗎?”
“我聽李明清說上學怎麽怎麽好,是願意送去學校的。”
“有錢誰不願意啊,可惜的是沒錢。孩子在家裏一天還能賺兩個公分,不過上學屁用沒有。”
“到時候再說,孩子還沒出生,就算是上學也得七八年之後。”
村長在一旁聽著欲言又止的模樣。
他想著把向農和向工兩個皮孩子再送去學校。
上次在學校不到三個月就死活不想去,這次有向東幾個孩子一塊應該能待住。
他從李明清身上深切的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性。
讀一書,增一智。
家裏就兩個孩子,上學的錢還是能負擔的起的。
大隊長啥也沒說畢竟每家都不富裕,隻夠溫飽的。
傍晚時分,李明清和孫佳雪回村時衛生室基本上蓋好了。
“媳婦兒,我去老屋和爹紮掃把。”
“我跟你一塊去,去問娘借個鞋樣子。”
“你要做鞋子嗎?”
“對,準備冬天的鞋子,供銷社賣的棉鞋不夠厚實,騎自行車更冷,等做好棉鞋後保準你暖和和的。”
聽了這話李明清笑著說道:“好,辛苦媳婦大熱天的給我做棉鞋。”
兩人相視一笑去老屋。
李老頭已經把家夥事全部拿出來了。
曬好的芭茅,浸泡在水裏的高粱和細線。
細線要求比較結實,李老婆子拿起兩根細線,放在腿上用手吃力一撮,細線合二為一,特別的牢固。
李明清看了之後覺得這時候的人們人均手藝人。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爹,知道你筐子編的好,沒想到紮掃把也這麽拿手。”
“你爺爺紮掃把的手藝可是傳給我了,手藝一絕。”
“是嘛。”
“那是,你爺爺要是知道你這麽有出息肯定高興。當年就差幾天你出生,唉,最終也沒見上一麵。”
回憶起至親離世難免傷懷。
李明清寬慰道:“爺爺肯定知道,咱爺幾個上次可是摸黑去山上的墳頭分享這個好消息了。”
“說的不錯,我前兩天還夢到你爺爺奶奶了。”
父子倆一邊閑聊一邊紮掃把,絲毫不耽誤手上活。
兩人欲蓋彌彰的對他笑了笑。
村裏有不少人看出來他們倆有事,男未婚女未嫁以為在處對象。
但照剛剛的架勢來看目前還不是對象。
周京立說道:“他在供銷社上班,怎麽會隔三差五的拿那麽多精貴的東西回來。”
“我也見過兩三次,每次走他家門口都能聞到肉味。”
劉佳佳說著說著直流口水。
真是太饞了,每天清湯淡水的,是個人都堅持不了。
知青們想著等過兩日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抓到野雞野兔。
新屋。
孫佳雪和李老婆子在忙活著醃鹹菜,已經開始收尾。
李明清從車把上把肉拎下來。
“媳婦兒,晚上包芸豆肉的水餃吃吧,鮮肉包餃子正合適。”
李老婆子見這麽大塊肉驚呼道:“我了個乖乖,這麽大塊。”
“這熱天得醃著要不然明早就臭了。”
“娘,留下來吃水餃。”
“我跟你爹中午還剩下土豆絲,我倆就不過來了。”
“行,這麥乳精你帶回去。”
“你這孩子,自己留著喝,上次你送的我和你爹還沒喝完。”
不是李老婆子吹,家裏太多吃的,根本吃不完。
“明日逢大集,我和你爹去賣籃筐。”
“爹編了多少筐子?”
“這兩天編了五六個,運氣好的話能賣個兩三塊錢。”
在臨近天黑的時候李明方帶著孫小成一塊回來。
“李大哥,忙什麽呢?”
“小成來了,快進來坐。來的還真是時候,你嫂子正在下水餃。”
孫小成把手裏的白酒和香煙放在桌子上。
“來就來怎麽還拎東西。”
“我要去當兵了,以後可能沒時間回來。”
“恭喜啊,本想著你回去讀高中然後考大學的,竟然當兵了。”
這時候一直處於備戰狀態,十六七歲的年紀就可以當兵。
軍人穿著六五式軍服。
無論是幹部還是小兵都是樸素的軍裝,一顆紅星,兩個紅領章,簡潔鮮豔。
“能當兵全靠你,要不然我瘸個瘸個的隻能在家裏。”
倆人聊了一會就李明方便過來。
他能去肉聯廠上班是孫組長給牽的線,人家兒子過來肯定是要喊到家裏吃飯的。
“四弟,小成,到家裏吃吧。”
“三哥家裏飯菜這就出鍋了,今晚上讓小成在這裏吃,明兒早晨去你家吃。”
“成,就這麽定了。”
“三哥,坐下吃點吧。”
“我回去和你三嫂說一聲不用準備菜肴了。你們吃吧,我回家吃。”
李明方回屋楊大丫正準備打雞蛋。
“媳婦,小成明早晨過來,雞蛋明兒個再打吧。”
“四弟的人緣還真是好。”
次日早晨孫小成在李明方那吃完飯後便回縣城了。
李明清把白酒和香煙都送到老屋。
李老頭看見後邁不動步都不想去趕大集了,在家裏小酌一杯多好。
“爹,去集市幫買個掃把。”
家裏的掃把直接用禿嚕皮了,沒法用。
“花那錢做什麽,等下午回來我給紮掃把,去年從山上割的芭茅還沒用完。”
芭茅,生長在山坡、河岸旁。
長出來的穗子柔軟細長,做掃把的好材料。
“爹,等我下午回來和你一起紮。”
李明清說完便去鎮上上班。
村裏的衛生室正在火熱的建造中,規劃的是一間小屋,一天就能蓋完。
村長專門找了幾個人去山上砍粗的樹幹來撐屋頂。
村裏的小孩在等大人挖地基。
他們是等著撿蚯蚓的,挖出來的土裏有不少的蚯蚓。
老李家的孩子一邊撿蚯蚓一邊背三字經。
三字經是李明清教他們的。
其他小孩子好奇也跟著念叨,“人之初,性本善……”
光著膀子的老爺們刨土刨的汗流不止,但孩子們清脆的聲音隻覺得滿是力氣。
他們想,老李家的孩子竟然會背這些在學校才能學到的三字經。
村裏的孩子隻想著下河爬山,撈魚打野味。
張鐵柱笑著說道:“聽說李家幾個孩子過了夏就去上學。”
“花那錢幹什麽,還不如攢著。”
“就是,浪費錢,皮的跟小猴子似的上竄下跳根本不是上學的性子。”
“不過上個一兩年好歹能認識幾個字。”
幾人一邊幹活一邊討論上學的事。
林岩家裏有個七歲的兒子,按理說是到上學的年紀了,不過沒打算送去學校。
他問張鐵柱:“以後你兒子會送去學校嗎?”
“我聽李明清說上學怎麽怎麽好,是願意送去學校的。”
“有錢誰不願意啊,可惜的是沒錢。孩子在家裏一天還能賺兩個公分,不過上學屁用沒有。”
“到時候再說,孩子還沒出生,就算是上學也得七八年之後。”
村長在一旁聽著欲言又止的模樣。
他想著把向農和向工兩個皮孩子再送去學校。
上次在學校不到三個月就死活不想去,這次有向東幾個孩子一塊應該能待住。
他從李明清身上深切的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性。
讀一書,增一智。
家裏就兩個孩子,上學的錢還是能負擔的起的。
大隊長啥也沒說畢竟每家都不富裕,隻夠溫飽的。
傍晚時分,李明清和孫佳雪回村時衛生室基本上蓋好了。
“媳婦兒,我去老屋和爹紮掃把。”
“我跟你一塊去,去問娘借個鞋樣子。”
“你要做鞋子嗎?”
“對,準備冬天的鞋子,供銷社賣的棉鞋不夠厚實,騎自行車更冷,等做好棉鞋後保準你暖和和的。”
聽了這話李明清笑著說道:“好,辛苦媳婦大熱天的給我做棉鞋。”
兩人相視一笑去老屋。
李老頭已經把家夥事全部拿出來了。
曬好的芭茅,浸泡在水裏的高粱和細線。
細線要求比較結實,李老婆子拿起兩根細線,放在腿上用手吃力一撮,細線合二為一,特別的牢固。
李明清看了之後覺得這時候的人們人均手藝人。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爹,知道你筐子編的好,沒想到紮掃把也這麽拿手。”
“你爺爺紮掃把的手藝可是傳給我了,手藝一絕。”
“是嘛。”
“那是,你爺爺要是知道你這麽有出息肯定高興。當年就差幾天你出生,唉,最終也沒見上一麵。”
回憶起至親離世難免傷懷。
李明清寬慰道:“爺爺肯定知道,咱爺幾個上次可是摸黑去山上的墳頭分享這個好消息了。”
“說的不錯,我前兩天還夢到你爺爺奶奶了。”
父子倆一邊閑聊一邊紮掃把,絲毫不耽誤手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