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趙家堡北方,鎮國山山頂。
向下俯瞰,山下雄城方圓數百被趙家治理的井井有條。雖北陽郡整體氣候幹燥、黃土遍地,不想這山頂卻是綠草茵茵、青鬆盈野。
趙氏祠堂便坐落於此,隱沒在茂盛的鬆林中。
趙世勇和青兒二人一路步行上山,來到這祠堂之外,隻見這祠堂修的坐落有致、青磚綠瓦,十分莊嚴肅穆。
二人越過重兵把守的庭院,穿過後門,便見十數座青磚覆蓋的墳塋映入眼中。
每個墳頭皆立碑擺案,案幾上貢品滿溢,香籠中燃香飄蕩。
青兒邁步來到最前方的墓碑前,見墓碑上銘刻著“太元虞陽趙氏第二十八代 趙嵩之墓”
趙嵩左側並列的墳前墓碑銘刻“先母劉氏之墓”,可見此碑為趙子恒所立。
左後方的墓碑銘刻“太元虞陽趙氏第二十九代 趙子恒之墓”,右後方的墓碑銘刻“太元虞陽趙氏第二十九代 趙子櫻之墓”
後麵還有趙立恒的發妻,趙世勇的生母王蕙的墓碑和墳塋。
再之後的數座墳塋可能安葬的是和趙子恒同輩的旁支族人,青兒並不認識。
青兒望著眼前的碑林墳塋,神情愈加哀傷。
意識不禁回到了她剛到趙家後,家族舉辦金秋家宴的那一晚。
那一夜趙家張燈結彩,家族之人團聚一堂,眼前墓碑上銘刻的幾人皆尚在人間,笑語盈盈。
就是在那一晚,大夫人收她為義女,讓自己第一次對趙家有了深深的歸屬感。
而此刻,眾人和她已是陰陽永隔,再無相見的一日。
或許,正是因為自己的到來,才改變了趙家的一切。
青兒呆呆立在墓前,無意識間,兩行清淚飄然滑落。
往事如煙,青兒深深沉浸在回憶中。
待一盞茶的時間過後,青兒才意識回歸,法力微蕩之下,臉上的淚水頃刻消失。
她上前給趙嵩上了三柱香,拿起一杯清酒在墓前輕輕一灑,對著趙嵩之墓深深一拜,輕聲道:“父親,女兒來看你了。”
然後來到趙子櫻的墓前,取出張晉的人頭擺在案幾上,爽朗一笑,道:“好妹妹,當初你為了救我在風華正茂的年紀便香消玉殞,姐姐對你有愧。今日便用這張晉的人頭給妹妹一個交代,願妹妹在天之靈,能永得安寧。”
說完再拜。
冥冥之中上天似是有所感應,隻見一陣微風吹過,一旁的蒼鬆似在歡呼雀躍,發出一陣沙沙的聲音。
青兒抬頭凝望,發出一聲長歎,長袖一甩,轉頭而去。
邊走邊對趙世勇吩咐道:“務必守護好趙家祖地。”
趙世勇連忙稱是。
二人一路相談,晌午時已回到趙府。
此時李天睿也已將青兒的畫像完成,將畫高高掛在一台兩人高的畫架上,以待青兒閱覽。
隻見畫作有一人多高,此時已被精心裝裱完成,最金貴的白鹿紙打底,真絲綾絹輔以金絲紋線裝裱,稱可千年不腐不壞。
此界並無前世的素描寫實畫法,但那畫上的白衣女仙容貌勾勒得與青兒纖毫不差,那容貌便如前世的照片印上去的一般,可見這李天睿畫技何等登峰造極。
不過容貌雖纖毫畢現,但畫上之人早已不能稱之為“人”了,女子麵容清冷,目空一切,腳下踩著仙雲,眼中俯瞰眾生,當真是仙姿卓越,不沾哪怕一絲的煙火之氣。
青兒望著畫上的自己,恍如隔世。
她麵上點了點頭,心中卻發出一聲暗歎。
若是讓她選擇,她寧願選趙子恒畫的那一幅。
“能畫出此等神采,李先生畫技果然了得。”青兒讚道。
李天睿聞言欣喜不已,連稱不敢。
三人回到中廳落座,青兒頓了頓,朝趙世勇言道:“此行心願已了,我這便要離開此地繼續遊曆,此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世侄可還有話要說?”
其實該說的話在往返祠堂的路上青兒已經和趙世勇說了許多。
趙世勇忐忑了一番,低頭回道:“這兩日姑母的囑托小侄皆謹記在心萬不敢忘,最後可否請姑母見見我趙氏子輩孫輩,也好讓他們從此記住姑母的真容。”
青兒想了想,卻是出言反問道:“你可是已經定下傳位世子?”
趙世勇連忙回道:“尚未。”
“那便不著急,以你如今的壽數,為免族內生亂,還是直接立重孫輩為世子吧。”
昨日夜晚青兒已經出手治愈了趙世勇體內所有的暗傷,又為他洗經伐髓,讓他體內汙垢盡祛,之後配合服用她給的丹藥,壽至百歲已是尋常。
若是此時便立兒子為世子,這世上哪有八十歲的太子?
趙世勇聞言麵上一喜,他當然知道青兒話中所指,忙道:“小侄明白。”
青兒又道:“那便將小輩召集來吧,我走時可見上他們一麵。”
趙世勇急忙拜謝,趕緊找人吩咐了下去。
“如今緊要之事,乃維係好呂氏一族,進而聯手掌控朝政,你所欲之事便可徐徐圖之,賢侄當知道如何去做。”
“我過幾日便派三子趙天逸帶著我的密信前去漳陵城拜會呂相,也好先讓呂相見見自己的孫女婿。”
青兒點了點頭。
“此乃我留給趙家的信物,族長執令代代相傳,族長之位也無須局限於賢侄一脈,選趙家直係族人有德者居之。”青兒一邊吩咐著,一邊將一枚黑色銘牌交給趙世勇。
銘牌看起來非金非木,上麵刻著一個“趙”字,是青兒用數百年的黑曜石結晶混合玄鐵親自煉製。
趙世勇一臉鄭重地接過,肅聲回道:“小侄記住了。”
三人又暢談片刻,便見一位管家前來複命。
青兒此時長舒口氣,緩聲對趙世勇言道:“世上無不散的筵席,趙家便托付給你了。”
趙世勇忙跪倒在青兒麵前拜了三拜,鏘聲道:“還請姑母放心,小侄定不負重任!”
青兒一笑,扶起趙世勇,直接邁步出了廳門。
隻見庭院的另一邊遠遠伏身跪著年齡各異的一群晚輩,有數十人,男女皆有,最小的還是三四歲的孩童,由老仆用手壓著身子跪在最前方。
青兒見之心中歡喜,大聲笑道:“都起來吧,趴在地上怎能看見?”
管家先是看了看趙世勇的眼色,接著急忙張羅著讓眾人起身,一雙雙神采各異的眼睛紛紛朝青兒望來。
已成年的男子個個神態飛揚、俊朗無雙,而女子個個溫婉安靜、秀外慧中,稍小些的少年和孩童則眼神中充滿了向往和羨慕,偷偷地望著青兒。
青兒此時當知趙世勇並非虛言,趙家這一批晚輩確實被培養的不錯,皆是人中龍鳳。
隻是竟無一人身懷靈根,稍稍有些遺憾。
望著這麽多人,青兒一時倒不知有何禮物拿得出手。
轉念一想,便從儲物袋中拿出兩本經書來。
一本是《流影劍訣》,乃是太虛派下院煉氣期弟子修習的上等劍經。
另一本是《青靈沐春訣》,是青陵門祖師所創的木係上等功法,任何靈根皆能修煉,其自帶的治愈術和培育照料靈草的能力更是一絕。
一主殺伐,一主療愈。
“這是兩本上等的仙家功法,若是趙家以後有開仙根之人,便可依此入道,練氣入體。”青兒將兩本功法遞給趙世勇。
趙世勇哪能不知這兩本功法的分量,麵色激動萬分,忙深拜道:“多謝姑母賜法!小侄代趙家晚輩謝過姑母大恩!”
青兒點了點頭,又朝著小輩們笑了一笑,大袖一揮,在眾人熱切的眼神中一飛衝天,遁空而去。
趙家堡北方,鎮國山山頂。
向下俯瞰,山下雄城方圓數百被趙家治理的井井有條。雖北陽郡整體氣候幹燥、黃土遍地,不想這山頂卻是綠草茵茵、青鬆盈野。
趙氏祠堂便坐落於此,隱沒在茂盛的鬆林中。
趙世勇和青兒二人一路步行上山,來到這祠堂之外,隻見這祠堂修的坐落有致、青磚綠瓦,十分莊嚴肅穆。
二人越過重兵把守的庭院,穿過後門,便見十數座青磚覆蓋的墳塋映入眼中。
每個墳頭皆立碑擺案,案幾上貢品滿溢,香籠中燃香飄蕩。
青兒邁步來到最前方的墓碑前,見墓碑上銘刻著“太元虞陽趙氏第二十八代 趙嵩之墓”
趙嵩左側並列的墳前墓碑銘刻“先母劉氏之墓”,可見此碑為趙子恒所立。
左後方的墓碑銘刻“太元虞陽趙氏第二十九代 趙子恒之墓”,右後方的墓碑銘刻“太元虞陽趙氏第二十九代 趙子櫻之墓”
後麵還有趙立恒的發妻,趙世勇的生母王蕙的墓碑和墳塋。
再之後的數座墳塋可能安葬的是和趙子恒同輩的旁支族人,青兒並不認識。
青兒望著眼前的碑林墳塋,神情愈加哀傷。
意識不禁回到了她剛到趙家後,家族舉辦金秋家宴的那一晚。
那一夜趙家張燈結彩,家族之人團聚一堂,眼前墓碑上銘刻的幾人皆尚在人間,笑語盈盈。
就是在那一晚,大夫人收她為義女,讓自己第一次對趙家有了深深的歸屬感。
而此刻,眾人和她已是陰陽永隔,再無相見的一日。
或許,正是因為自己的到來,才改變了趙家的一切。
青兒呆呆立在墓前,無意識間,兩行清淚飄然滑落。
往事如煙,青兒深深沉浸在回憶中。
待一盞茶的時間過後,青兒才意識回歸,法力微蕩之下,臉上的淚水頃刻消失。
她上前給趙嵩上了三柱香,拿起一杯清酒在墓前輕輕一灑,對著趙嵩之墓深深一拜,輕聲道:“父親,女兒來看你了。”
然後來到趙子櫻的墓前,取出張晉的人頭擺在案幾上,爽朗一笑,道:“好妹妹,當初你為了救我在風華正茂的年紀便香消玉殞,姐姐對你有愧。今日便用這張晉的人頭給妹妹一個交代,願妹妹在天之靈,能永得安寧。”
說完再拜。
冥冥之中上天似是有所感應,隻見一陣微風吹過,一旁的蒼鬆似在歡呼雀躍,發出一陣沙沙的聲音。
青兒抬頭凝望,發出一聲長歎,長袖一甩,轉頭而去。
邊走邊對趙世勇吩咐道:“務必守護好趙家祖地。”
趙世勇連忙稱是。
二人一路相談,晌午時已回到趙府。
此時李天睿也已將青兒的畫像完成,將畫高高掛在一台兩人高的畫架上,以待青兒閱覽。
隻見畫作有一人多高,此時已被精心裝裱完成,最金貴的白鹿紙打底,真絲綾絹輔以金絲紋線裝裱,稱可千年不腐不壞。
此界並無前世的素描寫實畫法,但那畫上的白衣女仙容貌勾勒得與青兒纖毫不差,那容貌便如前世的照片印上去的一般,可見這李天睿畫技何等登峰造極。
不過容貌雖纖毫畢現,但畫上之人早已不能稱之為“人”了,女子麵容清冷,目空一切,腳下踩著仙雲,眼中俯瞰眾生,當真是仙姿卓越,不沾哪怕一絲的煙火之氣。
青兒望著畫上的自己,恍如隔世。
她麵上點了點頭,心中卻發出一聲暗歎。
若是讓她選擇,她寧願選趙子恒畫的那一幅。
“能畫出此等神采,李先生畫技果然了得。”青兒讚道。
李天睿聞言欣喜不已,連稱不敢。
三人回到中廳落座,青兒頓了頓,朝趙世勇言道:“此行心願已了,我這便要離開此地繼續遊曆,此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世侄可還有話要說?”
其實該說的話在往返祠堂的路上青兒已經和趙世勇說了許多。
趙世勇忐忑了一番,低頭回道:“這兩日姑母的囑托小侄皆謹記在心萬不敢忘,最後可否請姑母見見我趙氏子輩孫輩,也好讓他們從此記住姑母的真容。”
青兒想了想,卻是出言反問道:“你可是已經定下傳位世子?”
趙世勇連忙回道:“尚未。”
“那便不著急,以你如今的壽數,為免族內生亂,還是直接立重孫輩為世子吧。”
昨日夜晚青兒已經出手治愈了趙世勇體內所有的暗傷,又為他洗經伐髓,讓他體內汙垢盡祛,之後配合服用她給的丹藥,壽至百歲已是尋常。
若是此時便立兒子為世子,這世上哪有八十歲的太子?
趙世勇聞言麵上一喜,他當然知道青兒話中所指,忙道:“小侄明白。”
青兒又道:“那便將小輩召集來吧,我走時可見上他們一麵。”
趙世勇急忙拜謝,趕緊找人吩咐了下去。
“如今緊要之事,乃維係好呂氏一族,進而聯手掌控朝政,你所欲之事便可徐徐圖之,賢侄當知道如何去做。”
“我過幾日便派三子趙天逸帶著我的密信前去漳陵城拜會呂相,也好先讓呂相見見自己的孫女婿。”
青兒點了點頭。
“此乃我留給趙家的信物,族長執令代代相傳,族長之位也無須局限於賢侄一脈,選趙家直係族人有德者居之。”青兒一邊吩咐著,一邊將一枚黑色銘牌交給趙世勇。
銘牌看起來非金非木,上麵刻著一個“趙”字,是青兒用數百年的黑曜石結晶混合玄鐵親自煉製。
趙世勇一臉鄭重地接過,肅聲回道:“小侄記住了。”
三人又暢談片刻,便見一位管家前來複命。
青兒此時長舒口氣,緩聲對趙世勇言道:“世上無不散的筵席,趙家便托付給你了。”
趙世勇忙跪倒在青兒麵前拜了三拜,鏘聲道:“還請姑母放心,小侄定不負重任!”
青兒一笑,扶起趙世勇,直接邁步出了廳門。
隻見庭院的另一邊遠遠伏身跪著年齡各異的一群晚輩,有數十人,男女皆有,最小的還是三四歲的孩童,由老仆用手壓著身子跪在最前方。
青兒見之心中歡喜,大聲笑道:“都起來吧,趴在地上怎能看見?”
管家先是看了看趙世勇的眼色,接著急忙張羅著讓眾人起身,一雙雙神采各異的眼睛紛紛朝青兒望來。
已成年的男子個個神態飛揚、俊朗無雙,而女子個個溫婉安靜、秀外慧中,稍小些的少年和孩童則眼神中充滿了向往和羨慕,偷偷地望著青兒。
青兒此時當知趙世勇並非虛言,趙家這一批晚輩確實被培養的不錯,皆是人中龍鳳。
隻是竟無一人身懷靈根,稍稍有些遺憾。
望著這麽多人,青兒一時倒不知有何禮物拿得出手。
轉念一想,便從儲物袋中拿出兩本經書來。
一本是《流影劍訣》,乃是太虛派下院煉氣期弟子修習的上等劍經。
另一本是《青靈沐春訣》,是青陵門祖師所創的木係上等功法,任何靈根皆能修煉,其自帶的治愈術和培育照料靈草的能力更是一絕。
一主殺伐,一主療愈。
“這是兩本上等的仙家功法,若是趙家以後有開仙根之人,便可依此入道,練氣入體。”青兒將兩本功法遞給趙世勇。
趙世勇哪能不知這兩本功法的分量,麵色激動萬分,忙深拜道:“多謝姑母賜法!小侄代趙家晚輩謝過姑母大恩!”
青兒點了點頭,又朝著小輩們笑了一笑,大袖一揮,在眾人熱切的眼神中一飛衝天,遁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