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是灼熱的烈日,腳下是滾燙的沙粒,皮膚幹枯、嘴唇皸裂的青兒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沙海,表情平靜。
此處白日曝曬,夜晚寒風凜冽,幾如刀割。
偶爾有那凍入骨髓的冰雨有讓她感覺自己從肉體到靈魂都要被凍結。
極度口渴的感覺早已把她的咽喉燒穿,讓她嘶啞的說不出話來。
而她,一步一步,在這不知是何處的人間煉獄已經不知走了多少歲月。
剛來這裏的時候,她以為自己已經死了,身陷深淵地獄中。
可是不管前世還是今生,自己從未做過大奸大惡之事,為何要讓自己在這裏受這般苦難?
直到最近,她才終於明白,這是冥冥天道對她的懲罰。
此刻她也終於明悟,這一世她是妖,永遠也不可能變成人......
好在烈日現已不如剛來時暴烈,寒風也已遠不如剛來時凜冽。
青兒知道,對她的懲罰已經接近尾聲,現在隻是在等一個契機,一個她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到來的契機......
——
又一個夏食節來臨,虞陽城內雖下著細雨,可絲毫未減百姓慶祝出遊的興致,街道上行人如織,紛紛打著油紙傘,頭戴柳葉頭環,在城內觀雨賞花。
此時城內主街旁的最寬的內河上,一條龐大的雙層樓船掠過河道邊上盛開的荷花,緩緩停靠在虞陽城最大的青浦碼頭,碼頭上所有的船員卸工也已被穿著官服的巡捕驅散一空,偌大的碼頭空無一人,沿途皆有捕快衙役布崗守護。
這還是郡守自己並無兵權,要是能借調來部分戴甲兵卒那就更好了。
待樓船停靠完畢,鋪了踏板,從船上當先下來的是兩位身著白衣的持劍劍士,之後是一位手持折扇,身著繡錦華服,腳踩金絲雲紋履的年輕公子,身後跟著一位做儒生打扮的年輕人。
而緊跟兩人下船的,則是一位身著道袍、背著劍匣的中年人。
最後下船的是二十幾位各式隨從,還從船上牽下十幾匹高頭駿馬來。
一行人騎馬浩浩蕩蕩地出了碼頭,直奔趙府而去。
這位做儒生打扮的年輕人,赫然便是此次回鄉的趙子恒,而那華服公子,自然是此次下來察訪的呂博文了。
“子恒,都說了本公子此次察訪要低調而行,你看看你,如何搞出這麽大的陣仗來?”
呂博文也是儀表堂堂、一表人才,話裏雖帶著責備,可是臉上卻顯露出相當受用的表情。
“公子說的哪裏話,朝廷派官員下來察訪,地方有責任護衛官員的安全,派巡捕戒嚴封路,曆來如此,公子不必介懷。”趙子恒笑著答道。
主街上早已被巡捕當街開出一條路來,兩邊的百姓看著這陣仗頗大的一幫人騎馬走過,皆低頭竊竊私語。
既然有人開路,就在呂趙二人一路閑聊之下,不到兩盞茶的功夫,呂博文已看到前方帶眾人在府外相迎的趙嵩等人。
他現在以正四品的官職,還不能不把趙嵩這位地方大員放在眼中,急忙下馬迎了上去。
“小人何德何能,讓趙大人親自親自出迎,惶恐至極!”呂博文雖姿態放得很低,但神情倨傲,顯然並沒有多放在心上。
而趙嵩作為混跡官場數十年的老油條,自然也不會在意這些細節,畢竟呂相的麵子還是要給足的。
“呂大人不必客氣,請入府說話!”趙嵩也不見外,笑著拉了呂博文的胳膊便當先入府,眾人皆跟在兩人身後。
一路上禮節周到,賓客盡歡,一行人繞過影壁,穿過行廊,就在眾人就要到達正廳之時,此刻突然從斜廊閃出一個白衣身影來,擋在眾人身前,讓眾人猝不及防。
“子櫻,你看!花!”此時的趙子玉將一束鮮豔的月季捧在胸前,眼睛隻是看著跟在人群後方的趙子櫻一人,笑臉如嫣。
眾人皆不明所以,趙子恒看著這一幕,心中一驚:“糟了,忘了在信中說明此事。”
而趙子櫻先是一怔,然後飛一般地跳出來擋在趙子玉身前,朝呂博文欠身道:“呂大人見諒,我姐姐是個傻子,還請大人不要跟她計較!”
說完,便拉了還是一臉迷茫的趙子玉轉身就走。
而人群最前方的呂博文,見麵之後,眼睛便再也沒有從趙子玉身上移開。
直到趙子玉已經消失在院牆之外,呂博文才在趙嵩的一聲尷尬的咳嗽聲中,回過神來。
“呂大人,小女有些神誌不清,大人不必跟她一般見識,裏麵請!”
“哦,好......原來如此,大人請!”
呂博文此時還有些魂不守舍。
趙嵩、呂博文、趙子恒和那位身著道袍的中年人在正廳分主客落座後,呂博文此時才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向趙嵩介紹道:“趙大人,這位是我韓國風清門的張仙師,此次隨我一同出京察訪。”
趙嵩聞言一驚,急忙起身行禮:“原來是張仙師光臨敝府,失敬失敬!”
“趙大人客氣了。”留著八字胡的張仙師隻朝趙嵩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之後便閉目不再說話。
一般修行中人不染紅塵,趙嵩也沒想到那呂複竟能讓一位仙師一路護衛呂博文的安全,這呂相還真是權勢滔天。
他趙嵩虛度數十載,也就有幸見過幾次傳說中的修行中人,當真是跟那呂府無法相比。
四人既已落座,在片刻寒暄之後,便談入正題。
呂博文言稱經他在淮東郡一路察訪,所見皆是漕運四通八達,生民富庶,地方官府廉政清明,讓他這位禦史十分滿意,之後回京會將見聞上疏陛下,以表彰趙郡守的功績。
趙嵩聞言自是欣喜萬分,對呂博文千恩萬謝。
之後二人又聊了些朝中之事,直到太陽西斜,呂博文才舒了口氣,此時表情有些不自然,有意組織了一下語言,向趙嵩問道:“趙大人,之前在前院所見的那位白衣女子,大人說是自己的女兒,可據在下所知大人隻有趙子櫻和趙子蘭兩個女兒,何時又多出一個?”
趙嵩聞言心中暗道不妙。
說起來一個外人不會這麽直接問主人家的閨中之事,如果當麵問起此事,那便代表不同的意思了。
今日是他和這位呂大人第一次見麵,可這呂博文如此一問,趙嵩還真搞不懂他打的什麽主意,剛要回答,卻是趙子恒搶先答道:“呂公子有所不知,我這位妹妹名叫趙子玉,是去年夫人才收的義女,公子有所不知是自然的。”
義女?
聽到這兩個字,呂博文的心思頓時活泛起來。
此處白日曝曬,夜晚寒風凜冽,幾如刀割。
偶爾有那凍入骨髓的冰雨有讓她感覺自己從肉體到靈魂都要被凍結。
極度口渴的感覺早已把她的咽喉燒穿,讓她嘶啞的說不出話來。
而她,一步一步,在這不知是何處的人間煉獄已經不知走了多少歲月。
剛來這裏的時候,她以為自己已經死了,身陷深淵地獄中。
可是不管前世還是今生,自己從未做過大奸大惡之事,為何要讓自己在這裏受這般苦難?
直到最近,她才終於明白,這是冥冥天道對她的懲罰。
此刻她也終於明悟,這一世她是妖,永遠也不可能變成人......
好在烈日現已不如剛來時暴烈,寒風也已遠不如剛來時凜冽。
青兒知道,對她的懲罰已經接近尾聲,現在隻是在等一個契機,一個她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到來的契機......
——
又一個夏食節來臨,虞陽城內雖下著細雨,可絲毫未減百姓慶祝出遊的興致,街道上行人如織,紛紛打著油紙傘,頭戴柳葉頭環,在城內觀雨賞花。
此時城內主街旁的最寬的內河上,一條龐大的雙層樓船掠過河道邊上盛開的荷花,緩緩停靠在虞陽城最大的青浦碼頭,碼頭上所有的船員卸工也已被穿著官服的巡捕驅散一空,偌大的碼頭空無一人,沿途皆有捕快衙役布崗守護。
這還是郡守自己並無兵權,要是能借調來部分戴甲兵卒那就更好了。
待樓船停靠完畢,鋪了踏板,從船上當先下來的是兩位身著白衣的持劍劍士,之後是一位手持折扇,身著繡錦華服,腳踩金絲雲紋履的年輕公子,身後跟著一位做儒生打扮的年輕人。
而緊跟兩人下船的,則是一位身著道袍、背著劍匣的中年人。
最後下船的是二十幾位各式隨從,還從船上牽下十幾匹高頭駿馬來。
一行人騎馬浩浩蕩蕩地出了碼頭,直奔趙府而去。
這位做儒生打扮的年輕人,赫然便是此次回鄉的趙子恒,而那華服公子,自然是此次下來察訪的呂博文了。
“子恒,都說了本公子此次察訪要低調而行,你看看你,如何搞出這麽大的陣仗來?”
呂博文也是儀表堂堂、一表人才,話裏雖帶著責備,可是臉上卻顯露出相當受用的表情。
“公子說的哪裏話,朝廷派官員下來察訪,地方有責任護衛官員的安全,派巡捕戒嚴封路,曆來如此,公子不必介懷。”趙子恒笑著答道。
主街上早已被巡捕當街開出一條路來,兩邊的百姓看著這陣仗頗大的一幫人騎馬走過,皆低頭竊竊私語。
既然有人開路,就在呂趙二人一路閑聊之下,不到兩盞茶的功夫,呂博文已看到前方帶眾人在府外相迎的趙嵩等人。
他現在以正四品的官職,還不能不把趙嵩這位地方大員放在眼中,急忙下馬迎了上去。
“小人何德何能,讓趙大人親自親自出迎,惶恐至極!”呂博文雖姿態放得很低,但神情倨傲,顯然並沒有多放在心上。
而趙嵩作為混跡官場數十年的老油條,自然也不會在意這些細節,畢竟呂相的麵子還是要給足的。
“呂大人不必客氣,請入府說話!”趙嵩也不見外,笑著拉了呂博文的胳膊便當先入府,眾人皆跟在兩人身後。
一路上禮節周到,賓客盡歡,一行人繞過影壁,穿過行廊,就在眾人就要到達正廳之時,此刻突然從斜廊閃出一個白衣身影來,擋在眾人身前,讓眾人猝不及防。
“子櫻,你看!花!”此時的趙子玉將一束鮮豔的月季捧在胸前,眼睛隻是看著跟在人群後方的趙子櫻一人,笑臉如嫣。
眾人皆不明所以,趙子恒看著這一幕,心中一驚:“糟了,忘了在信中說明此事。”
而趙子櫻先是一怔,然後飛一般地跳出來擋在趙子玉身前,朝呂博文欠身道:“呂大人見諒,我姐姐是個傻子,還請大人不要跟她計較!”
說完,便拉了還是一臉迷茫的趙子玉轉身就走。
而人群最前方的呂博文,見麵之後,眼睛便再也沒有從趙子玉身上移開。
直到趙子玉已經消失在院牆之外,呂博文才在趙嵩的一聲尷尬的咳嗽聲中,回過神來。
“呂大人,小女有些神誌不清,大人不必跟她一般見識,裏麵請!”
“哦,好......原來如此,大人請!”
呂博文此時還有些魂不守舍。
趙嵩、呂博文、趙子恒和那位身著道袍的中年人在正廳分主客落座後,呂博文此時才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向趙嵩介紹道:“趙大人,這位是我韓國風清門的張仙師,此次隨我一同出京察訪。”
趙嵩聞言一驚,急忙起身行禮:“原來是張仙師光臨敝府,失敬失敬!”
“趙大人客氣了。”留著八字胡的張仙師隻朝趙嵩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之後便閉目不再說話。
一般修行中人不染紅塵,趙嵩也沒想到那呂複竟能讓一位仙師一路護衛呂博文的安全,這呂相還真是權勢滔天。
他趙嵩虛度數十載,也就有幸見過幾次傳說中的修行中人,當真是跟那呂府無法相比。
四人既已落座,在片刻寒暄之後,便談入正題。
呂博文言稱經他在淮東郡一路察訪,所見皆是漕運四通八達,生民富庶,地方官府廉政清明,讓他這位禦史十分滿意,之後回京會將見聞上疏陛下,以表彰趙郡守的功績。
趙嵩聞言自是欣喜萬分,對呂博文千恩萬謝。
之後二人又聊了些朝中之事,直到太陽西斜,呂博文才舒了口氣,此時表情有些不自然,有意組織了一下語言,向趙嵩問道:“趙大人,之前在前院所見的那位白衣女子,大人說是自己的女兒,可據在下所知大人隻有趙子櫻和趙子蘭兩個女兒,何時又多出一個?”
趙嵩聞言心中暗道不妙。
說起來一個外人不會這麽直接問主人家的閨中之事,如果當麵問起此事,那便代表不同的意思了。
今日是他和這位呂大人第一次見麵,可這呂博文如此一問,趙嵩還真搞不懂他打的什麽主意,剛要回答,卻是趙子恒搶先答道:“呂公子有所不知,我這位妹妹名叫趙子玉,是去年夫人才收的義女,公子有所不知是自然的。”
義女?
聽到這兩個字,呂博文的心思頓時活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