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噩夢再襲
驚,絕豔世子非要做她貼身侍衛 作者:棠溪素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坊建成後,生產線上逐漸開始有序地生產起來。
忙碌的日子裏,時間總是過得飛快,眨眼間,十幾日便過去了。
夜間。
陸子衿再次從那如血般猩紅的夕陽以及撲麵而來的濃濃血腥味中驚醒過來。
她竭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緩解著心悸帶來的心慌之感。片刻後,心慌之感稍稍褪去,她取來掛在屏風上的外衣穿上,向屋外的亭台走去。
此次的夢境,更像是她置身遠處,遠遠地眺望。
她輕坐在石凳上,閉上雙眸,試圖從腦海中調出那些片段。
很快,她便察覺到了異樣之處。
她不斷在腦海中將那處細節放大,再放大,一眼便瞧見了那趴倒在地上之人的頭頂。
隻見那人頭頂光禿,兩側鬢發編成辮子垂於耳畔。
其上身穿著深色的窄袖短衣,下身則是緊身褲,褲腳被塞進長筒靴中。
陸子衿心中猛地一驚,這種發型,她曾在曆史書上見過,顯然非我族類之人所有。
她急忙將腦海中的畫麵繼續放大,又在那堆積如山的屍體中找到了幾個類似的。其中有一兩個還身著鐵片甲。
陸子衿的思緒如閃電般快速飛轉,心中滿是疑惑,為何這些夷狄之人會出現在尚書府?又為何要屠殺尚書府滿門?
此時的上京城究竟是何種情景?是城門已破?還是國已破亡?亦或是有內賊借刀殺人?無數疑問在陸子衿腦海中盤旋,讓她心緒難寧。
突然,肩頭一沉,陸子衿嚇得驚叫一聲,瞬間起身,迅速轉身看向對方。
在轉身的瞬間,陸子衿本能地進入防禦狀態。
她雙腿微微分開,一隻手臂彎曲,橫在身前,隨時準備格擋可能到來的攻擊;
另一隻手緊握成拳,微微抬起,若有必要,可迅速出擊。
南宮珣看著她犀利而警覺的眼神,心中微微一怔,很快回過神來,柔聲道:“子衿,是我。”
陸子衿見來者是他,瞬時卸下了全身的力量,她隻覺得雙腿一軟,一屁股癱坐在石凳上。
“你怎麽來了?”
深更半夜,他竟隻身一人夜闖深閨後院。自從兩人確定關係後,南宮珣在人前還是如往常一般,從未這般唐突過。
“我突然心慌驚醒,不放心你,就過來看看你怎麽樣。”南宮珣說著,在她旁邊的石凳也坐了下來。
月光灑在庭院中,映照著兩人的身影。
南宮珣的目光落在陸子衿的臉上,看到了她額間隱隱發光的汗水。
他下意識地伸出手就要給她擦去。“你怎麽出這麽多汗?”
陸子衿將夢中場景告知了南宮珣,“我做一噩夢...不,不是,是預示夢。”
她盡量讓自己聲音保持平緩,講著夢中尚書府滿府被屠的可怕情景,以及那些著裝發型奇特之人的模樣。
南宮珣靜靜地聽著,神色愈發凝重。他微微皺起眉頭,仔細思索著,“依你所言,賊人著裝發型似北漠之人,但又不盡然。
你此前前急欲為陸尚書尋侍衛,皆因這預示夢?”
“是,你可能覺得荒誕,但我自小就有夢讖之能。你...”
南宮珣握住她的手,隻覺一片冰涼,他趕忙將那柔荑置於自己雙掌之間,溫柔地揉搓著,“我信。”
相處多日,他知曉她絕非無中生有之人,“不用擔心,我出京前,便讓玄影守著尚書府了。”
畢竟他要做她的貼身侍衛,自不假借他人之手。
陸子衿聽聞南宮珣此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瞬間將她心底的不安徹底驅散。
她微微挪動身子,輕輕地依靠在南宮珣的懷裏,低聲道:“謝謝你。”
南宮珣一手摟抱著她,一手緊緊握著她的手,繼續說道:“若非北漠人,也必是其他夷族,明日我就去信回京,令人查探。”
夷族竟能屠殺戶部尚書府,最大可能便是賊人已破城而入,而這些人與北漠人裝扮如此相像,難道是雁門關?想到這,南宮珣隻覺一股寒意自心底湧起。
而此時,懷中的陸子衿同樣思緒紛擾,大昭國商業繁榮,文學輝煌,藝術昌盛,與某個朝代如此相像。
她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史書中描寫的那個朝代末年漢人慘無人寰的情形,忽地,她抬首急切問道:“現下雁門關如何?”
南宮珣手下一緊,她與自己有著相同的擔憂,最大的可能便是雁門關失守。
他沉聲道:“朝中樞密院與兵部,在派遣何人接替一事上意見相左,皇上也遲遲未下詔。”
南宮將軍本應在八月便能回京,可眼下已快到九月,接替之人卻仍遲遲未定下。
陸子衿秀眉微蹙,問道:“你父親那邊因上次損兵折將,朝廷還未派兵增補,你們是否有應對之策?”
關內兵力空虛,就怕北漠人休整好後,再度卷土重來。
南宮珣微微低頭,將下巴輕輕抵在懷中人的頭頂上,輕聲回道:“嗯,我已派了百人過去。待父親卸甲之後,我便將這些人調派些至尚書府。”
“嗯。” 陸子衿心中早已知曉,南家軍她是不能要了。
“小柚子若能頂替太子,早早上位就好了。”陸子衿感慨出聲。
在她看來,當今皇上心胸狹窄,難以容下能臣誌士,而那太子,不僅心胸狹隘,更是狠毒至極,連一母同胞的兄弟亦容不下。這二人在位,大昭國覆滅亦不無可能。
“嗯。”南宮珣口裏雖應著,然而心中卻暗道,真正能頂替之人是你的君堯哥哥,且他必能坐到那位置。
在兩人情定的那個夜晚,他便連夜飛鴿傳書,讓鷓鴣門的人火力全開,將太子在朝中的倚仗,一一拔除。他已然決定傾鷓鴣門之全力,助他登上青雲路。
此舉,於他而言,既能稍減心中之愧疚,又可為大昭擇一明君。
想必眼下的朝堂上,熱鬧非凡。
若宋承佑知他此刻想法,必定狠狠啐他一口:豈止朝堂熱鬧,就連他的王府也是雞犬不寧。
他那好兄長篤定他素日裏長於藏拙,於暗中發展勢力,隻待時機成熟便欲取而代之。自此,日夜之間,刺殺之舉接連不斷。
他無奈之下,早早便暗地裏躲入皇叔府邸,為求庇護,還許給皇叔琉璃之二成利,當真是人財兩失。
忙碌的日子裏,時間總是過得飛快,眨眼間,十幾日便過去了。
夜間。
陸子衿再次從那如血般猩紅的夕陽以及撲麵而來的濃濃血腥味中驚醒過來。
她竭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緩解著心悸帶來的心慌之感。片刻後,心慌之感稍稍褪去,她取來掛在屏風上的外衣穿上,向屋外的亭台走去。
此次的夢境,更像是她置身遠處,遠遠地眺望。
她輕坐在石凳上,閉上雙眸,試圖從腦海中調出那些片段。
很快,她便察覺到了異樣之處。
她不斷在腦海中將那處細節放大,再放大,一眼便瞧見了那趴倒在地上之人的頭頂。
隻見那人頭頂光禿,兩側鬢發編成辮子垂於耳畔。
其上身穿著深色的窄袖短衣,下身則是緊身褲,褲腳被塞進長筒靴中。
陸子衿心中猛地一驚,這種發型,她曾在曆史書上見過,顯然非我族類之人所有。
她急忙將腦海中的畫麵繼續放大,又在那堆積如山的屍體中找到了幾個類似的。其中有一兩個還身著鐵片甲。
陸子衿的思緒如閃電般快速飛轉,心中滿是疑惑,為何這些夷狄之人會出現在尚書府?又為何要屠殺尚書府滿門?
此時的上京城究竟是何種情景?是城門已破?還是國已破亡?亦或是有內賊借刀殺人?無數疑問在陸子衿腦海中盤旋,讓她心緒難寧。
突然,肩頭一沉,陸子衿嚇得驚叫一聲,瞬間起身,迅速轉身看向對方。
在轉身的瞬間,陸子衿本能地進入防禦狀態。
她雙腿微微分開,一隻手臂彎曲,橫在身前,隨時準備格擋可能到來的攻擊;
另一隻手緊握成拳,微微抬起,若有必要,可迅速出擊。
南宮珣看著她犀利而警覺的眼神,心中微微一怔,很快回過神來,柔聲道:“子衿,是我。”
陸子衿見來者是他,瞬時卸下了全身的力量,她隻覺得雙腿一軟,一屁股癱坐在石凳上。
“你怎麽來了?”
深更半夜,他竟隻身一人夜闖深閨後院。自從兩人確定關係後,南宮珣在人前還是如往常一般,從未這般唐突過。
“我突然心慌驚醒,不放心你,就過來看看你怎麽樣。”南宮珣說著,在她旁邊的石凳也坐了下來。
月光灑在庭院中,映照著兩人的身影。
南宮珣的目光落在陸子衿的臉上,看到了她額間隱隱發光的汗水。
他下意識地伸出手就要給她擦去。“你怎麽出這麽多汗?”
陸子衿將夢中場景告知了南宮珣,“我做一噩夢...不,不是,是預示夢。”
她盡量讓自己聲音保持平緩,講著夢中尚書府滿府被屠的可怕情景,以及那些著裝發型奇特之人的模樣。
南宮珣靜靜地聽著,神色愈發凝重。他微微皺起眉頭,仔細思索著,“依你所言,賊人著裝發型似北漠之人,但又不盡然。
你此前前急欲為陸尚書尋侍衛,皆因這預示夢?”
“是,你可能覺得荒誕,但我自小就有夢讖之能。你...”
南宮珣握住她的手,隻覺一片冰涼,他趕忙將那柔荑置於自己雙掌之間,溫柔地揉搓著,“我信。”
相處多日,他知曉她絕非無中生有之人,“不用擔心,我出京前,便讓玄影守著尚書府了。”
畢竟他要做她的貼身侍衛,自不假借他人之手。
陸子衿聽聞南宮珣此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瞬間將她心底的不安徹底驅散。
她微微挪動身子,輕輕地依靠在南宮珣的懷裏,低聲道:“謝謝你。”
南宮珣一手摟抱著她,一手緊緊握著她的手,繼續說道:“若非北漠人,也必是其他夷族,明日我就去信回京,令人查探。”
夷族竟能屠殺戶部尚書府,最大可能便是賊人已破城而入,而這些人與北漠人裝扮如此相像,難道是雁門關?想到這,南宮珣隻覺一股寒意自心底湧起。
而此時,懷中的陸子衿同樣思緒紛擾,大昭國商業繁榮,文學輝煌,藝術昌盛,與某個朝代如此相像。
她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史書中描寫的那個朝代末年漢人慘無人寰的情形,忽地,她抬首急切問道:“現下雁門關如何?”
南宮珣手下一緊,她與自己有著相同的擔憂,最大的可能便是雁門關失守。
他沉聲道:“朝中樞密院與兵部,在派遣何人接替一事上意見相左,皇上也遲遲未下詔。”
南宮將軍本應在八月便能回京,可眼下已快到九月,接替之人卻仍遲遲未定下。
陸子衿秀眉微蹙,問道:“你父親那邊因上次損兵折將,朝廷還未派兵增補,你們是否有應對之策?”
關內兵力空虛,就怕北漠人休整好後,再度卷土重來。
南宮珣微微低頭,將下巴輕輕抵在懷中人的頭頂上,輕聲回道:“嗯,我已派了百人過去。待父親卸甲之後,我便將這些人調派些至尚書府。”
“嗯。” 陸子衿心中早已知曉,南家軍她是不能要了。
“小柚子若能頂替太子,早早上位就好了。”陸子衿感慨出聲。
在她看來,當今皇上心胸狹窄,難以容下能臣誌士,而那太子,不僅心胸狹隘,更是狠毒至極,連一母同胞的兄弟亦容不下。這二人在位,大昭國覆滅亦不無可能。
“嗯。”南宮珣口裏雖應著,然而心中卻暗道,真正能頂替之人是你的君堯哥哥,且他必能坐到那位置。
在兩人情定的那個夜晚,他便連夜飛鴿傳書,讓鷓鴣門的人火力全開,將太子在朝中的倚仗,一一拔除。他已然決定傾鷓鴣門之全力,助他登上青雲路。
此舉,於他而言,既能稍減心中之愧疚,又可為大昭擇一明君。
想必眼下的朝堂上,熱鬧非凡。
若宋承佑知他此刻想法,必定狠狠啐他一口:豈止朝堂熱鬧,就連他的王府也是雞犬不寧。
他那好兄長篤定他素日裏長於藏拙,於暗中發展勢力,隻待時機成熟便欲取而代之。自此,日夜之間,刺殺之舉接連不斷。
他無奈之下,早早便暗地裏躲入皇叔府邸,為求庇護,還許給皇叔琉璃之二成利,當真是人財兩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