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小謝副縣長不是浪得虛名的
回到六零年代,踹開劇情奔小康 作者:愛吃草莓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一行人到了公社,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
謝燊先去了農機站。
謝贇帶著任秀珍和陶思齊去了幹校,用門口的一摞牌子震驚了倆人一下,又帶她們進去看了看,參觀了一下謝贇的辦公室。
任秀珍抿了半天嘴唇,還是開口問了,“斌斌姐,那些人?”
謝贇說道:“來自五湖四海,自願來幫助我們貧下中農發展的,同時鍛煉體魄,磨煉自己的精神和意誌,摒棄頭腦中一些不合時宜的想法,用紅色思想武裝自己,更好地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他們是來接受錘煉的,我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平台,就是門口的那些牌子。他們在貧下中農的領導下努力工作,表現都很不錯。”
任秀珍:“……”
天啦擼!這裏是牛棚大佬聚居地呀!
好好好,這麽玩是吧?
“這兒有食堂嗎?需要人幹活嗎?斌斌姐,我以前在城裏上過一些營養學課程,對於調理身體很有一套的。”
她保證把他們的身體調理的棒棒的,讓他們多活幾十年,為祖國發光發熱!等到改革開放,她馬上就把卡脖子的東西都列出來,讓大佬們去研究。
任秀珍自認自己就是個智商一般的普通人,搞科研是不行的,這些高精尖工作她幹不了,她也隻能提供點後勤保障了。
謝贇眉眼含笑,說道:“他們的身體有專門的人調理,我們這兒有幾位學醫的專家,公社衛生院的醫生也定期上門給他們做檢查。吃的喝的都不錯,我們是想讓他們做出成果,是為了讓他們變得更好,不是為了磋磨人,所以,基本的飲食和健康需求還是要保障的。
你不用想這些,專心想你自己的事業,把個人發展和柳樹屯、桃園公社的發展結合起來想。我這雙眼睛看人可準了,我能看出來,你和思齊倆人都是能力很強的,有想法、有行動力,那你們就放心大膽地去想、去幹。以你們的能力,來大食堂幫工可是太浪費了。
我不是說幫工不好,隻是能幫工的人有很多,像你們這樣的人才卻是不多的。”
任秀珍和陶思齊聽得都很高興。謝贇對她們可以說是非常真誠了,這些事情都跟她們講,那她們也一定要拿出誠意來。
在幹校轉了一圈,謝贇又帶著她們往農機站走去,“我雖然是個副縣長,但畢竟年輕,不挑大梁,領導和同事們照顧我,就讓我在這兒窩著,我大部分精力都在管理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革命兄弟們,我自己也做一點研究方麵的工作,現在我的工作地點主要是在農機站,那邊有一些設備,還有一批不眠不休的專家,以後你們倆創業如果需要什麽設備的話,我們這邊會協助研究。”
陶思齊問道:“斌斌姐,我暫時還沒有想好我的發展方向呢。”
“那不著急,慢慢想。你可以先跟著嶽錚姐她們,邊幹邊琢磨。反正你還年輕,才18歲,在我這兒還算個半大孩子呢,人生才剛剛開始。”
“嗯。”
陶思齊點點頭,她自己還沒有規劃好人生的方向,並沒有想好以後要做什麽。她們這個年紀的人,高中畢業,運氣好的進廠,運氣差的下鄉,有的人為了不下鄉選擇找一個有工作的對象結婚。
她自己當然是可以留在城裏工作的,但是,留在城裏進廠就是一個好的選擇嗎?以後,她就端著這個鐵飯碗過一輩子?在廠裏紡紗、算賬或者做後勤?
她仔細想過,也並不是那麽想要這個鐵飯碗。
她把想法跟她爸媽一說,她爸媽就說了,“那就去曲水縣看看吧,去見識一下外麵的世界,去看一看、學一學,少說,多做,看看那些優秀的人是如何為人處世的,看看她們是如何麵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所以,她就來了。
☆
農機站。
李知新和謝燊正在忙著攢汽車。
任秀珍和陶思齊都驚呆了。
剛才還活潑鮮嫩的青蔥少年,此刻換上了工裝,手上動作嫻熟,專心致誌的幹著活,連她們進來了都毫無察覺。
原諒她們,最開始聽謝贇說她弟是任城拖拉機廠的外派技術員的時候,還一度懷疑謝燊是個花架子來著,沒想到人家真的會!
和他一起工作的人,留著絡腮胡,工裝油了麻花,乍一看是個六七十的老頭,再一看好像四五十吧,仔細瞧瞧的話,好像三十?
反正看著挺迷惑的。
任秀珍和陶思齊都挺好奇。
陶思齊問謝贇:“斌斌姐,那個是?”
“我們這兒的技術員小李。他也是個插隊知青。他原來是任城拖拉機廠的技術員,後來下鄉插隊,因為有技術,就留在這兒幫忙了。他是個無私奉獻的,一點工資也不領,就白幹活。”
任秀珍問道:“他有工作還下鄉?”
“讓給他妹了。他妹身體不太好,家裏人不放心,他自己也不放心,正好來了我們這兒還能學到新東西,他就當學習來了。”
任秀珍:“……”
原主的弟弟,也是個病秧子來著,有哮喘病…
可是原主死了。
她沒辦法和他們和解,沒辦法和他們相親相愛的。
彼此不再聯絡,才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任秀珍笑道:“他是個好哥哥。不過他到底多大了?”
“他好像21,不到22吧。”
任秀珍:“……看著不太像。”
陶思齊說道:“他長得還挺著急。”
謝贇哈哈大笑,謝燊和李知新這才注意到她們。
謝贇幫他們互相做了介紹,李知新點了點頭當做打招呼,然後又埋頭工作去了。
任秀珍和陶思齊也不介意,認真工作的人是最有魅力的。這跟他的身份、年齡和長相都沒有關係。
然後,謝贇又帶她們認識了潘長青等人。
隻是簡單的說了兩句話,任秀珍和陶思齊就趕緊告辭了,生怕影響專家們工作,他們手上拿的演算紙、他們正在討論的話題都太專業了,她們倆一點也聽不懂。
任秀珍作為年代文愛好者,在心裏挨個給他們蓋了“大佬”戳。
“斌斌姐,他們是?”
“是我們貧下中農材料科學和機械工程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鄭淑華教授和趙英傑教授是清大的退休教授,是雷達和反導彈領域的泰山北鬥,他們已經不再授課了,我特意請他們過來幫忙的。之前我們改進了拖拉機發動機、汽車發動機,現在在做數控機床研究。鄭教授和趙教授也沒有放棄自己的長項。”
別人還不好說,鄭淑華和趙英傑都是已經平反了的,雖然都被勒令退休了,但是身份沒問題,可以拿出來說。
任秀珍和陶思齊都激動極了。
鄭教授和趙教授那麽厲害,別的人能和他們一起研究、討論,肯定也差不到哪兒去。
哎喲喂!這究竟是多麽了不起的一群人呐!
謝贇帶她們認完人,說道:“我這兒差不多就這樣了,你們要是想多了解一點,就在公社再看一看,不想了解的話直接回去也可以。我得工作了。”
“斌斌姐,你要幹什麽呀?”
“造個汽車開開。小李和謝燊就在忙活這個。”
任秀珍:“!!!”
陶思齊:“!!!”
她們倆不走!一定要看!
謝贇回到辦公室換了一身工作服,去和謝燊他們一起攢汽車,有哪些零件不合適的,還要再調整。
潘長青說過,她現在的實操水平,大概相當於一個八級鉗工,水平堪比機床。
他驚訝的不得了,因為鉗工這種是需要很多經驗積累的,謝贇年紀太小了,實操的時間也不太久,能有這個水平,簡直就是不可思議,思來想去,隻能歸結為天賦了。
要謝贇說,這絕對應該歸結為她長期鍛煉出來的精神力。不管是動手能力,還是動腦能力,她現在都很厲害。
任秀珍和陶思齊就看著謝贇專心投入了工作中,再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認知。她們之前以為小謝副縣長搞研究這事也多少有點水分來著,現在看來,還是她們錯了。
她和小李、謝燊討論的問題,她們也聽不懂!
看了一會,倆人就決定回去了,大家都在努力呢,她們也不能虛度時光!先回去幹活去。
一行人到了公社,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
謝燊先去了農機站。
謝贇帶著任秀珍和陶思齊去了幹校,用門口的一摞牌子震驚了倆人一下,又帶她們進去看了看,參觀了一下謝贇的辦公室。
任秀珍抿了半天嘴唇,還是開口問了,“斌斌姐,那些人?”
謝贇說道:“來自五湖四海,自願來幫助我們貧下中農發展的,同時鍛煉體魄,磨煉自己的精神和意誌,摒棄頭腦中一些不合時宜的想法,用紅色思想武裝自己,更好地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他們是來接受錘煉的,我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平台,就是門口的那些牌子。他們在貧下中農的領導下努力工作,表現都很不錯。”
任秀珍:“……”
天啦擼!這裏是牛棚大佬聚居地呀!
好好好,這麽玩是吧?
“這兒有食堂嗎?需要人幹活嗎?斌斌姐,我以前在城裏上過一些營養學課程,對於調理身體很有一套的。”
她保證把他們的身體調理的棒棒的,讓他們多活幾十年,為祖國發光發熱!等到改革開放,她馬上就把卡脖子的東西都列出來,讓大佬們去研究。
任秀珍自認自己就是個智商一般的普通人,搞科研是不行的,這些高精尖工作她幹不了,她也隻能提供點後勤保障了。
謝贇眉眼含笑,說道:“他們的身體有專門的人調理,我們這兒有幾位學醫的專家,公社衛生院的醫生也定期上門給他們做檢查。吃的喝的都不錯,我們是想讓他們做出成果,是為了讓他們變得更好,不是為了磋磨人,所以,基本的飲食和健康需求還是要保障的。
你不用想這些,專心想你自己的事業,把個人發展和柳樹屯、桃園公社的發展結合起來想。我這雙眼睛看人可準了,我能看出來,你和思齊倆人都是能力很強的,有想法、有行動力,那你們就放心大膽地去想、去幹。以你們的能力,來大食堂幫工可是太浪費了。
我不是說幫工不好,隻是能幫工的人有很多,像你們這樣的人才卻是不多的。”
任秀珍和陶思齊聽得都很高興。謝贇對她們可以說是非常真誠了,這些事情都跟她們講,那她們也一定要拿出誠意來。
在幹校轉了一圈,謝贇又帶著她們往農機站走去,“我雖然是個副縣長,但畢竟年輕,不挑大梁,領導和同事們照顧我,就讓我在這兒窩著,我大部分精力都在管理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革命兄弟們,我自己也做一點研究方麵的工作,現在我的工作地點主要是在農機站,那邊有一些設備,還有一批不眠不休的專家,以後你們倆創業如果需要什麽設備的話,我們這邊會協助研究。”
陶思齊問道:“斌斌姐,我暫時還沒有想好我的發展方向呢。”
“那不著急,慢慢想。你可以先跟著嶽錚姐她們,邊幹邊琢磨。反正你還年輕,才18歲,在我這兒還算個半大孩子呢,人生才剛剛開始。”
“嗯。”
陶思齊點點頭,她自己還沒有規劃好人生的方向,並沒有想好以後要做什麽。她們這個年紀的人,高中畢業,運氣好的進廠,運氣差的下鄉,有的人為了不下鄉選擇找一個有工作的對象結婚。
她自己當然是可以留在城裏工作的,但是,留在城裏進廠就是一個好的選擇嗎?以後,她就端著這個鐵飯碗過一輩子?在廠裏紡紗、算賬或者做後勤?
她仔細想過,也並不是那麽想要這個鐵飯碗。
她把想法跟她爸媽一說,她爸媽就說了,“那就去曲水縣看看吧,去見識一下外麵的世界,去看一看、學一學,少說,多做,看看那些優秀的人是如何為人處世的,看看她們是如何麵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所以,她就來了。
☆
農機站。
李知新和謝燊正在忙著攢汽車。
任秀珍和陶思齊都驚呆了。
剛才還活潑鮮嫩的青蔥少年,此刻換上了工裝,手上動作嫻熟,專心致誌的幹著活,連她們進來了都毫無察覺。
原諒她們,最開始聽謝贇說她弟是任城拖拉機廠的外派技術員的時候,還一度懷疑謝燊是個花架子來著,沒想到人家真的會!
和他一起工作的人,留著絡腮胡,工裝油了麻花,乍一看是個六七十的老頭,再一看好像四五十吧,仔細瞧瞧的話,好像三十?
反正看著挺迷惑的。
任秀珍和陶思齊都挺好奇。
陶思齊問謝贇:“斌斌姐,那個是?”
“我們這兒的技術員小李。他也是個插隊知青。他原來是任城拖拉機廠的技術員,後來下鄉插隊,因為有技術,就留在這兒幫忙了。他是個無私奉獻的,一點工資也不領,就白幹活。”
任秀珍問道:“他有工作還下鄉?”
“讓給他妹了。他妹身體不太好,家裏人不放心,他自己也不放心,正好來了我們這兒還能學到新東西,他就當學習來了。”
任秀珍:“……”
原主的弟弟,也是個病秧子來著,有哮喘病…
可是原主死了。
她沒辦法和他們和解,沒辦法和他們相親相愛的。
彼此不再聯絡,才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任秀珍笑道:“他是個好哥哥。不過他到底多大了?”
“他好像21,不到22吧。”
任秀珍:“……看著不太像。”
陶思齊說道:“他長得還挺著急。”
謝贇哈哈大笑,謝燊和李知新這才注意到她們。
謝贇幫他們互相做了介紹,李知新點了點頭當做打招呼,然後又埋頭工作去了。
任秀珍和陶思齊也不介意,認真工作的人是最有魅力的。這跟他的身份、年齡和長相都沒有關係。
然後,謝贇又帶她們認識了潘長青等人。
隻是簡單的說了兩句話,任秀珍和陶思齊就趕緊告辭了,生怕影響專家們工作,他們手上拿的演算紙、他們正在討論的話題都太專業了,她們倆一點也聽不懂。
任秀珍作為年代文愛好者,在心裏挨個給他們蓋了“大佬”戳。
“斌斌姐,他們是?”
“是我們貧下中農材料科學和機械工程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鄭淑華教授和趙英傑教授是清大的退休教授,是雷達和反導彈領域的泰山北鬥,他們已經不再授課了,我特意請他們過來幫忙的。之前我們改進了拖拉機發動機、汽車發動機,現在在做數控機床研究。鄭教授和趙教授也沒有放棄自己的長項。”
別人還不好說,鄭淑華和趙英傑都是已經平反了的,雖然都被勒令退休了,但是身份沒問題,可以拿出來說。
任秀珍和陶思齊都激動極了。
鄭教授和趙教授那麽厲害,別的人能和他們一起研究、討論,肯定也差不到哪兒去。
哎喲喂!這究竟是多麽了不起的一群人呐!
謝贇帶她們認完人,說道:“我這兒差不多就這樣了,你們要是想多了解一點,就在公社再看一看,不想了解的話直接回去也可以。我得工作了。”
“斌斌姐,你要幹什麽呀?”
“造個汽車開開。小李和謝燊就在忙活這個。”
任秀珍:“!!!”
陶思齊:“!!!”
她們倆不走!一定要看!
謝贇回到辦公室換了一身工作服,去和謝燊他們一起攢汽車,有哪些零件不合適的,還要再調整。
潘長青說過,她現在的實操水平,大概相當於一個八級鉗工,水平堪比機床。
他驚訝的不得了,因為鉗工這種是需要很多經驗積累的,謝贇年紀太小了,實操的時間也不太久,能有這個水平,簡直就是不可思議,思來想去,隻能歸結為天賦了。
要謝贇說,這絕對應該歸結為她長期鍛煉出來的精神力。不管是動手能力,還是動腦能力,她現在都很厲害。
任秀珍和陶思齊就看著謝贇專心投入了工作中,再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認知。她們之前以為小謝副縣長搞研究這事也多少有點水分來著,現在看來,還是她們錯了。
她和小李、謝燊討論的問題,她們也聽不懂!
看了一會,倆人就決定回去了,大家都在努力呢,她們也不能虛度時光!先回去幹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