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在下不才,沒入過執筆之境
收徒,為師真的和你天下第一好 作者:長塗山的黃金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內,飯桌。
李君子倒也沒做特別多的菜,姑且算是幾道家常小菜。
“哇,原來您是儒家的,難怪您一身正氣。”崔浩提起茶杯,站起身來道,
“這裏無酒,我便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李君子聞言,也牽扯出些許笑容,提起一旁的茶杯,準備同樣站起身時。
卻被崔浩伸手打斷道:“您是師姐先生,按歲數輩分都比我大,您坐著就好。”
李君子聞言也坐了下去,提著茶杯示意了一下,隨後輕輕抿了一口。
“儒家的經典名著我也讀了不少,曾經也想修儒家,隻可惜書是讀了不少,也找了不錯的先生,可惜從沒入過執筆之境。”
崔浩歎了口氣:“隻能說我不是修儒的材料。”
李君子開口算是勸慰道:“儒家修起來,也確實算不上簡單,還是要費不少心力。”
“嗯嗯,我倒是覺得當年要是您來當我的先生,指不定能走更遠。”
崔浩一臉可惜模樣。
李君子瞧著崔浩這副自來熟,又有些無話不談的模樣,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林洛雨。
林洛雨麵對李君子的目光,也隻能微微無奈的聳了聳肩。
崔浩沒啞卻又不說話的行為,林洛雨自然解釋了。
李君子則表示,畢竟是師弟,怎麽可以讓他話也不能說,未免也有些太霸道了。
林洛雨沒有反駁,於是崔浩便解除了封印。
張嘴的崔浩和不能張嘴的崔浩,完全不像是同一個人。
健談挺好的,但這娃也未免太過健談了。
從養雞養鴨,到種菜澆水他好像真的都懂一點。
現在居然又開始說儒家書籍。
而且這人吹捧能力也有點強,有時候總能找到新奇的角度誇獎兩句。
李君子從未遇見過這樣的人,有些招架不住。
林洛雨隻能再次遞給崔浩一個眼神——師弟,差不多了。
崔浩迅速轉回正題:“那是吃完飯之後,我們去解決林家溝外的邪祟是嗎?”
林洛雨輕輕點頭:“嗯,亦或者你待在這裏也行。”
“嗯,那好,那我就不給師姐拖後腿了,記得出問題用師父給的符籙,師姐的先生我會負責用師父給的符籙跑路的,保證解決您的後顧之憂。”
崔浩從善如流的點頭。
林洛雨還未築基時,崔浩也信心滿滿的想跟林洛雨切磋交流一二,當然,前提是林洛雨壓低到同自己一個境界。
後來是林洛雨比自己低一個境界,隨後便是兩個小境界。
當被林洛雨用木劍再次斬於馬下,崔浩悲憤不已,同時要求——你別用兵器,我們再來一場!
林洛雨欣然應下,隨後崔浩就再也沒找林洛雨切磋過了。
更何況如今師姐已經築基,自己還是煉氣小魚。
師姐搞不定的,難不成還指望自己搞得定?
坐鎮後方,方為主角。
至於陷陣殺敵,乃是無腦莽夫。
李君子目光啞然的看向了崔浩,這人說話,總是會給人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真實……奇人。
林洛雨對於這位五師弟的作風,姑且算是有了心理預期。
對於這位師弟的戰鬥力更是有所評估,不去姑且也算是好的,免得還要再分心照看。
李君子瞧了林洛雨一副默認模樣……
那豈不是這獨留這小子跟自己說話?
這還不如讓自己跟著林洛雨去清除邪祟。
——————
飯後,林洛雨已經去探查情況。
崔浩倒也出乎李君子意料,沒有同吃飯時那般話多,隻是問了句書架上的書自己能不能翻看。
李君子同意之後,崔浩隨意挑選了一本,看上去似乎有一些一目十行的在觀看,翻頁的速度很快。
但也好歹算是沒有多說什麽話。
要是林洛雨之前這樣看書,李君子少不得要問兩句,不過對於崔浩,隻要這孩子能安靜下來就行。
李君子瞧了兩眼,這孩子不說話的時候,看上去還挺像個安靜的書生。
既然人家願意看書安靜下來,李君子也沒打擾,起身走到書桌前,拿起一旁毛筆,以及一本書開始輕輕書寫起來。
崔浩很快就將手中的書籍讀完,這種書他小時候就看過,雖然不能像大師姐那樣,能完整背下,但看了些許開頭,有些回憶,倒也能記得大概。
果然儒生的這種書有些無趣,盡是些大道理。
不過對於大儒的儒生,崔浩其實還是尊敬的,人家起碼心口還算合一。
崔浩將手中書籍放回書架,看向書桌旁的李君子正在冥思苦想。
他有些好奇的詢問:“先生是在著書?準備亞聖?”
李君子目光轉向崔浩,不修儒生,是很少知道儒生的晉級路徑的。
不過想起崔浩請了儒生老師,那知道也算正常。
李君子輕輕搖頭:“還未踏入過大儒,何談準備亞聖,姑且算是隨意寫寫。”
崔浩有些疑惑:“我觀先生神光內斂,還以為已經踏入大儒之境。”
李君子微微搖頭否認,自己如今是連清風都寫不動的儒生,姑且還算不上執筆了。
崔浩目光仔細看了看,隨後就了然了情況。
小邪祟作祟,一位儒生境的先生自然能解決,居然還任由放任,想來師姐的先生在儒生一道,碰見了壁,恐怕連執筆的能力都沒了。
不過觀師姐神色,好像並不知情。
兩人關係恐怕沒那麽簡單。
崔浩轉移話題道:“先生能同我說說以前的師姐嗎?”
李君子有些疑惑詢問:“問這個做什麽?”
“當然是知道一些糗事,往後師姐想打我的時候,拿來護身。”
“……那孩子一直很乖,沒什麽糗事。”
崔浩神色沒什麽變化,轉而詢問道:
“那先生既然不願意說,那先生寫的書,能否讓我瞧瞧?我對儒家還是頗為仰慕,隻可惜不入其門,如今也隻能望梅止渴。”
李君子這事倒也沒什麽遲疑,寫書本身就是要給人看的,又不是寫的什麽見不得人的東西。
所以倒也不用多想崔浩是什麽目的。
她將寫了一半的書遞給了崔浩:“拙作,寫的不好勿要見怪。”
崔浩尊重的雙手接過,沒有同看上一本書籍一般一目十行,而是十分認真的看了起來。
半晌,崔浩將書看完,目光看向李君子,將書奉還的同時語氣帶上些許敬意道:
“先生恐怕已是大儒了。”
李君子接過書回答道:“謬讚,一點拙見。”
崔浩語氣有些奇怪詢問:
“隻不過先生全文妙語連珠,很多見解深入到位,隻不過全文不見一點文氣靈光,倒是有些奇怪。”
“敢問先生,是遇見什麽問題了嗎?”
李君子目光看向崔浩:“你不是沒入過執筆之境?也能瞧的懂文氣?”
崔浩輕輕一笑道:
“在下不才,是沒入過執筆,當年是直入的拓書之境。”
李君子倒也沒做特別多的菜,姑且算是幾道家常小菜。
“哇,原來您是儒家的,難怪您一身正氣。”崔浩提起茶杯,站起身來道,
“這裏無酒,我便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李君子聞言,也牽扯出些許笑容,提起一旁的茶杯,準備同樣站起身時。
卻被崔浩伸手打斷道:“您是師姐先生,按歲數輩分都比我大,您坐著就好。”
李君子聞言也坐了下去,提著茶杯示意了一下,隨後輕輕抿了一口。
“儒家的經典名著我也讀了不少,曾經也想修儒家,隻可惜書是讀了不少,也找了不錯的先生,可惜從沒入過執筆之境。”
崔浩歎了口氣:“隻能說我不是修儒的材料。”
李君子開口算是勸慰道:“儒家修起來,也確實算不上簡單,還是要費不少心力。”
“嗯嗯,我倒是覺得當年要是您來當我的先生,指不定能走更遠。”
崔浩一臉可惜模樣。
李君子瞧著崔浩這副自來熟,又有些無話不談的模樣,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林洛雨。
林洛雨麵對李君子的目光,也隻能微微無奈的聳了聳肩。
崔浩沒啞卻又不說話的行為,林洛雨自然解釋了。
李君子則表示,畢竟是師弟,怎麽可以讓他話也不能說,未免也有些太霸道了。
林洛雨沒有反駁,於是崔浩便解除了封印。
張嘴的崔浩和不能張嘴的崔浩,完全不像是同一個人。
健談挺好的,但這娃也未免太過健談了。
從養雞養鴨,到種菜澆水他好像真的都懂一點。
現在居然又開始說儒家書籍。
而且這人吹捧能力也有點強,有時候總能找到新奇的角度誇獎兩句。
李君子從未遇見過這樣的人,有些招架不住。
林洛雨隻能再次遞給崔浩一個眼神——師弟,差不多了。
崔浩迅速轉回正題:“那是吃完飯之後,我們去解決林家溝外的邪祟是嗎?”
林洛雨輕輕點頭:“嗯,亦或者你待在這裏也行。”
“嗯,那好,那我就不給師姐拖後腿了,記得出問題用師父給的符籙,師姐的先生我會負責用師父給的符籙跑路的,保證解決您的後顧之憂。”
崔浩從善如流的點頭。
林洛雨還未築基時,崔浩也信心滿滿的想跟林洛雨切磋交流一二,當然,前提是林洛雨壓低到同自己一個境界。
後來是林洛雨比自己低一個境界,隨後便是兩個小境界。
當被林洛雨用木劍再次斬於馬下,崔浩悲憤不已,同時要求——你別用兵器,我們再來一場!
林洛雨欣然應下,隨後崔浩就再也沒找林洛雨切磋過了。
更何況如今師姐已經築基,自己還是煉氣小魚。
師姐搞不定的,難不成還指望自己搞得定?
坐鎮後方,方為主角。
至於陷陣殺敵,乃是無腦莽夫。
李君子目光啞然的看向了崔浩,這人說話,總是會給人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真實……奇人。
林洛雨對於這位五師弟的作風,姑且算是有了心理預期。
對於這位師弟的戰鬥力更是有所評估,不去姑且也算是好的,免得還要再分心照看。
李君子瞧了林洛雨一副默認模樣……
那豈不是這獨留這小子跟自己說話?
這還不如讓自己跟著林洛雨去清除邪祟。
——————
飯後,林洛雨已經去探查情況。
崔浩倒也出乎李君子意料,沒有同吃飯時那般話多,隻是問了句書架上的書自己能不能翻看。
李君子同意之後,崔浩隨意挑選了一本,看上去似乎有一些一目十行的在觀看,翻頁的速度很快。
但也好歹算是沒有多說什麽話。
要是林洛雨之前這樣看書,李君子少不得要問兩句,不過對於崔浩,隻要這孩子能安靜下來就行。
李君子瞧了兩眼,這孩子不說話的時候,看上去還挺像個安靜的書生。
既然人家願意看書安靜下來,李君子也沒打擾,起身走到書桌前,拿起一旁毛筆,以及一本書開始輕輕書寫起來。
崔浩很快就將手中的書籍讀完,這種書他小時候就看過,雖然不能像大師姐那樣,能完整背下,但看了些許開頭,有些回憶,倒也能記得大概。
果然儒生的這種書有些無趣,盡是些大道理。
不過對於大儒的儒生,崔浩其實還是尊敬的,人家起碼心口還算合一。
崔浩將手中書籍放回書架,看向書桌旁的李君子正在冥思苦想。
他有些好奇的詢問:“先生是在著書?準備亞聖?”
李君子目光轉向崔浩,不修儒生,是很少知道儒生的晉級路徑的。
不過想起崔浩請了儒生老師,那知道也算正常。
李君子輕輕搖頭:“還未踏入過大儒,何談準備亞聖,姑且算是隨意寫寫。”
崔浩有些疑惑:“我觀先生神光內斂,還以為已經踏入大儒之境。”
李君子微微搖頭否認,自己如今是連清風都寫不動的儒生,姑且還算不上執筆了。
崔浩目光仔細看了看,隨後就了然了情況。
小邪祟作祟,一位儒生境的先生自然能解決,居然還任由放任,想來師姐的先生在儒生一道,碰見了壁,恐怕連執筆的能力都沒了。
不過觀師姐神色,好像並不知情。
兩人關係恐怕沒那麽簡單。
崔浩轉移話題道:“先生能同我說說以前的師姐嗎?”
李君子有些疑惑詢問:“問這個做什麽?”
“當然是知道一些糗事,往後師姐想打我的時候,拿來護身。”
“……那孩子一直很乖,沒什麽糗事。”
崔浩神色沒什麽變化,轉而詢問道:
“那先生既然不願意說,那先生寫的書,能否讓我瞧瞧?我對儒家還是頗為仰慕,隻可惜不入其門,如今也隻能望梅止渴。”
李君子這事倒也沒什麽遲疑,寫書本身就是要給人看的,又不是寫的什麽見不得人的東西。
所以倒也不用多想崔浩是什麽目的。
她將寫了一半的書遞給了崔浩:“拙作,寫的不好勿要見怪。”
崔浩尊重的雙手接過,沒有同看上一本書籍一般一目十行,而是十分認真的看了起來。
半晌,崔浩將書看完,目光看向李君子,將書奉還的同時語氣帶上些許敬意道:
“先生恐怕已是大儒了。”
李君子接過書回答道:“謬讚,一點拙見。”
崔浩語氣有些奇怪詢問:
“隻不過先生全文妙語連珠,很多見解深入到位,隻不過全文不見一點文氣靈光,倒是有些奇怪。”
“敢問先生,是遇見什麽問題了嗎?”
李君子目光看向崔浩:“你不是沒入過執筆之境?也能瞧的懂文氣?”
崔浩輕輕一笑道:
“在下不才,是沒入過執筆,當年是直入的拓書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