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朝堂薦賢
三國:化身孫策,從占荊州開始 作者:衛源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在周瑜的陪同下,孫霸天來到了吳郡的議事大廳。
這議事大廳雖不及電視劇裏的皇宮那樣華麗,但也威嚴氣派。
議事堂上,少年孫權侍立在側,堂下文武群臣已分左右站畢。
雖然堂下人數不多,也就二十多人,但是文臣文質彬彬,一表人才,武將氣宇軒昂,威武雄壯。個個都屬人中豪傑!
左邊一列站著的是文官,為首的是前日曾詢問過自己的張昭,右邊一列站著的是武將,為首的是一名目光炯炯的老將,孫霸天心裏犯嘀咕,這位八成就是程普了吧,後麵這位蒼髯華發的應該是黃蓋……正打量著,周瑜已經扶自己坐上了帥位。
“臣等參見主公……”孫霸天一坐定,孫權就攜堂下群臣進行參拜。
“額……大家都平身吧……”孫霸天回複的還有些生疏。
“兄長恢複神速啊。”那日還啼哭不止的少年孫權,此刻也正神采奕奕的關切的看著孫霸天。
“為兄…好多了,”孫霸天看著孫權尷尬的笑笑道:“賢弟……都……都長這麽高了……”想半天終於憋出一句自認為應景的話來。
周瑜看出了孫霸天的窘迫,就趕忙踏步上前,昂然發話道:“今日公瑾向諸位宣布一個喜訊,”然後笑著瞥了一眼孫霸天繼續說:“我主日前雖受箭傷,但吉人天相,除略帶小恙外,已然恢複如常。”
堂下群臣無不歡欣鼓舞,“恭賀我主洪福齊天!”
孫霸天看著一眾文武官員又跪拜了下去,趕忙下堂挨個扶起,“大家別這麽客氣,都是自己人……”,其實他是想跟這些江東人物有個近距離接觸。
隻見群臣中武將居多:程普老成持重,不苟言笑;黃蓋精神矍鑠,老當益壯;韓當燕頷虯須,陽剛有力;周泰虎背熊腰,威風凜凜……
其他還有蔣欽,淩操,淩統,董襲,陳武等,個個都是豪氣萬千的英雄模樣。
文臣中,出挑的也就張昭,虞翻,呂範三人,其他要麽沒什麽印象要麽就叫不上名字來。
孫霸天看著這些文臣武將,心裏默默地跟書中對比,誰說江東鼠輩的?這不個個都是英雄才俊嘛!
回到帥位後,張昭率先上前稟報:
“稟主公,袁紹特使陳震已在驛館等候多日,其主袁紹欲聯合我江東,共攻曹操,前幾日主公纏綿病榻,所以未能稟報,未知主公意下如何。”
孫霸天早已在書中知曉有這麽回事,於是就示意張昭道:“你認為我們該如何回複呢?”
張昭回道:“臣以為‘遠交而近攻’方為霸業之道,夫袁紹坐擁河北百萬之眾,曹操雖協天子令諸侯,但實力遠不及彼,且曹操實乃我江東之大患,宜順勢而為,若派一員上將協助袁紹,必可破曹,如此我江東無憂矣。”
聽完張昭的建議,孫霸天笑笑沒說話。
他知道張昭是主管內政的,他的關注點就是守好這江東的一畝三分地,如果按照孫策魯莽的性格,八成會采納,但以他孫霸天對三國的了解,認為這樣太過短視了。
旁邊的周瑜也看出了孫策不太滿意,便進言道:“子布所言不無道理,但臣以為,袁紹雖勢大,卻非英主,曹操也非一日可破,我江東距許昌路途遙遠,即便能破曹,其結果不過是幫袁紹擴充疆土,他日袁紹吞並許昌後也必會南下犯我江東,如今袁曹正處僵持之勢,隻需靜觀其變,於中牟利即可,我江東更可借此時機謀得發展。”
不愧是好兄弟,跟我想到一起了,聽到周瑜的一通分析,孫霸天讚賞的看向周瑜。周瑜也微笑回應。
“臣弟讚同公瑾之言,不如就回陳震,同意聯合,但目前江東局勢未穩,容後圖之。”孫權在旁接過話茬,“如此一來,沒有拒絕袁紹,也使曹操有所忌憚,同時也可麻痹周邊諸如劉表等人,兄長以為如何?”
別看孫權小小年紀,此時已深有城府。
孫權說的確實不錯,一箭三雕,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孫霸天也點頭稱讚。
“仲謀說的甚對……就這麽給陳震回複吧。”孫霸天總結道。
第一次會見群臣,孫霸天覺得還是頗多收獲,特別是見識到了江東有這麽多名臣名將後,不但完成了心願,更是由衷感到豪氣萬千,也越發有種要玩轉三國甚至統一三國的欲望了。
“太爽了吧”,孫霸天心想,“盡管自己身無所長又沒有什麽超能力,但是有信息差啊,我知道的三國的事可比他們多得多呢,這無疑是最大的優勢,再加上孫策自帶的武力和聲望,還有這孫家這麽大的家底,到時候把名將名城都據為己有,那我統一天下不是信手拈來嗎,哈哈哈……”
想到這孫霸天就忘乎所以的一個人傻笑起來,堂下群臣看著孫霸天這副癡傻的表情,也都麵麵相覷,莫名其妙。
周瑜也覺察出了不對,趕緊咳嗽兩聲想提醒孫霸天。
其實周瑜從昨日就想不通孫策到底是怎麽了,不但說話吞吞吐吐,行為舉止更是怪異。
但之所以會一直這麽維護他,一個是兄弟情誼,他不得不相信孫霸天說的那個離了大譜的原因,再一個周瑜也有自己的野心抱負,孫策無疑是他實現抱負的最好夥伴。
之前孫策固然很信任自己,但是做事太魯莽,很多時候讓自己有苦難言,左右為難。受傷之後雖說變得有點奇怪,但更像是知己,更有些默契在兩人之間。何況昨天已經確認過此人必是孫策無疑,那耳朵後的痣就是證據。
“啟稟主公!”
看孫霸天沒聽到自己的咳嗽,周瑜突然想到一個人,就急中生智道:“當今江東初定,內需安邦,則張子布及眾賢足以,外需擴壤,臣願舉薦一人,定能助我江東定鼎乾坤!”
聽到這話,孫霸天才猛然緩過神來,人才這不又要來了麽,那周瑜說的究竟是誰呢?
這議事大廳雖不及電視劇裏的皇宮那樣華麗,但也威嚴氣派。
議事堂上,少年孫權侍立在側,堂下文武群臣已分左右站畢。
雖然堂下人數不多,也就二十多人,但是文臣文質彬彬,一表人才,武將氣宇軒昂,威武雄壯。個個都屬人中豪傑!
左邊一列站著的是文官,為首的是前日曾詢問過自己的張昭,右邊一列站著的是武將,為首的是一名目光炯炯的老將,孫霸天心裏犯嘀咕,這位八成就是程普了吧,後麵這位蒼髯華發的應該是黃蓋……正打量著,周瑜已經扶自己坐上了帥位。
“臣等參見主公……”孫霸天一坐定,孫權就攜堂下群臣進行參拜。
“額……大家都平身吧……”孫霸天回複的還有些生疏。
“兄長恢複神速啊。”那日還啼哭不止的少年孫權,此刻也正神采奕奕的關切的看著孫霸天。
“為兄…好多了,”孫霸天看著孫權尷尬的笑笑道:“賢弟……都……都長這麽高了……”想半天終於憋出一句自認為應景的話來。
周瑜看出了孫霸天的窘迫,就趕忙踏步上前,昂然發話道:“今日公瑾向諸位宣布一個喜訊,”然後笑著瞥了一眼孫霸天繼續說:“我主日前雖受箭傷,但吉人天相,除略帶小恙外,已然恢複如常。”
堂下群臣無不歡欣鼓舞,“恭賀我主洪福齊天!”
孫霸天看著一眾文武官員又跪拜了下去,趕忙下堂挨個扶起,“大家別這麽客氣,都是自己人……”,其實他是想跟這些江東人物有個近距離接觸。
隻見群臣中武將居多:程普老成持重,不苟言笑;黃蓋精神矍鑠,老當益壯;韓當燕頷虯須,陽剛有力;周泰虎背熊腰,威風凜凜……
其他還有蔣欽,淩操,淩統,董襲,陳武等,個個都是豪氣萬千的英雄模樣。
文臣中,出挑的也就張昭,虞翻,呂範三人,其他要麽沒什麽印象要麽就叫不上名字來。
孫霸天看著這些文臣武將,心裏默默地跟書中對比,誰說江東鼠輩的?這不個個都是英雄才俊嘛!
回到帥位後,張昭率先上前稟報:
“稟主公,袁紹特使陳震已在驛館等候多日,其主袁紹欲聯合我江東,共攻曹操,前幾日主公纏綿病榻,所以未能稟報,未知主公意下如何。”
孫霸天早已在書中知曉有這麽回事,於是就示意張昭道:“你認為我們該如何回複呢?”
張昭回道:“臣以為‘遠交而近攻’方為霸業之道,夫袁紹坐擁河北百萬之眾,曹操雖協天子令諸侯,但實力遠不及彼,且曹操實乃我江東之大患,宜順勢而為,若派一員上將協助袁紹,必可破曹,如此我江東無憂矣。”
聽完張昭的建議,孫霸天笑笑沒說話。
他知道張昭是主管內政的,他的關注點就是守好這江東的一畝三分地,如果按照孫策魯莽的性格,八成會采納,但以他孫霸天對三國的了解,認為這樣太過短視了。
旁邊的周瑜也看出了孫策不太滿意,便進言道:“子布所言不無道理,但臣以為,袁紹雖勢大,卻非英主,曹操也非一日可破,我江東距許昌路途遙遠,即便能破曹,其結果不過是幫袁紹擴充疆土,他日袁紹吞並許昌後也必會南下犯我江東,如今袁曹正處僵持之勢,隻需靜觀其變,於中牟利即可,我江東更可借此時機謀得發展。”
不愧是好兄弟,跟我想到一起了,聽到周瑜的一通分析,孫霸天讚賞的看向周瑜。周瑜也微笑回應。
“臣弟讚同公瑾之言,不如就回陳震,同意聯合,但目前江東局勢未穩,容後圖之。”孫權在旁接過話茬,“如此一來,沒有拒絕袁紹,也使曹操有所忌憚,同時也可麻痹周邊諸如劉表等人,兄長以為如何?”
別看孫權小小年紀,此時已深有城府。
孫權說的確實不錯,一箭三雕,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孫霸天也點頭稱讚。
“仲謀說的甚對……就這麽給陳震回複吧。”孫霸天總結道。
第一次會見群臣,孫霸天覺得還是頗多收獲,特別是見識到了江東有這麽多名臣名將後,不但完成了心願,更是由衷感到豪氣萬千,也越發有種要玩轉三國甚至統一三國的欲望了。
“太爽了吧”,孫霸天心想,“盡管自己身無所長又沒有什麽超能力,但是有信息差啊,我知道的三國的事可比他們多得多呢,這無疑是最大的優勢,再加上孫策自帶的武力和聲望,還有這孫家這麽大的家底,到時候把名將名城都據為己有,那我統一天下不是信手拈來嗎,哈哈哈……”
想到這孫霸天就忘乎所以的一個人傻笑起來,堂下群臣看著孫霸天這副癡傻的表情,也都麵麵相覷,莫名其妙。
周瑜也覺察出了不對,趕緊咳嗽兩聲想提醒孫霸天。
其實周瑜從昨日就想不通孫策到底是怎麽了,不但說話吞吞吐吐,行為舉止更是怪異。
但之所以會一直這麽維護他,一個是兄弟情誼,他不得不相信孫霸天說的那個離了大譜的原因,再一個周瑜也有自己的野心抱負,孫策無疑是他實現抱負的最好夥伴。
之前孫策固然很信任自己,但是做事太魯莽,很多時候讓自己有苦難言,左右為難。受傷之後雖說變得有點奇怪,但更像是知己,更有些默契在兩人之間。何況昨天已經確認過此人必是孫策無疑,那耳朵後的痣就是證據。
“啟稟主公!”
看孫霸天沒聽到自己的咳嗽,周瑜突然想到一個人,就急中生智道:“當今江東初定,內需安邦,則張子布及眾賢足以,外需擴壤,臣願舉薦一人,定能助我江東定鼎乾坤!”
聽到這話,孫霸天才猛然緩過神來,人才這不又要來了麽,那周瑜說的究竟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