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9月25號,時隔一周時間,劉安之再次來到半山科技。劉安之在辦公樓裏麵看到的是一張張喜氣洋洋的笑臉。
在辦公室坐了一會兒時間,溫時、金偉幾人全都進來了。
劉安之讓他們到接待區坐下,“怎麽不著急了?看你們一個個臉上笑開了花,都撿了錢了?”
溫時笑著道,“劉總,你還別說,我們現在天天天就是跟在撿錢一樣。”
劉安之鄙視的看了溫時一眼,“就這樣就撿錢了?小家子樣兒?說說吧,現在銷售怎麽樣了?”
李萬山在後麵說道,“昨天一天銷售185台。”
劉安之搖搖頭,“還早著呢,溫總,抓緊時間生產吧,生產跟不上,我找你算賬,生產質量有問題,我找你算賬。金偉,你也是,碟片的生產質量有問題,我唯你是問。”
二人都是笑著應道,“沒問題。”
劉安之看看彭芬芳,“彭總監,賬上錢沒問題吧?”
彭芬芳道,“沒問題,這兩天資金回籠很快,填補上了前麵的缺口。”
劉安之道,“你跟萬山局長商量一下,如果資金沒有壓力,把科大的100萬先給了,當時的協議在你那兒吧。”
彭芬芳跟李萬山對視了一眼道,“協議在我這兒,100萬沒問題。”
劉安之點點頭,“這幾天沒來,公司沒什麽問題吧?”
溫時幾人相互望了望,最後還是溫時開口道,“劉總,還真有點事情,你沒來,我們也不知道怎麽處理法?”
劉安之眉頭一皺,“什麽事情?”
溫時道,“何休他們車間的工人看我們這邊生產銷售都起來了,要求回公司來。但是現在車間人員不需要增加人手,而且待崗的工人還有100多沒有招回來,我們肯定不能先用他們,所以沒有答應,這兩天天天到辦公室來吵呢。”
劉安之沉默半晌道,“從生產角度來講,其實我們的產量現在嚴重不足,的確是需要新的生產線。溫總,現在一個月下線多少台?”
溫時道,“3000台左右。”
劉安之道,“那就是日產100台左右,我們現在的日銷售已經超過了產量,而且我敢肯定這種勢頭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所以新增生產線就是迫在眉捷的事了。金總,現在流水線還能再進一步優化嗎?”
金偉想了想道,“這些天我一直在跟幾個技術員討論這件事情,已經有了初步方案,但是還要再仔細斟酌斟酌,不能影響到現有的生產。”
劉安之看看彭芬芳和李萬山,“錢,現在公司需要錢,你們好好測算一下,現在需要新增一條生產線。”
彭芬芳道,“我們盡力籌措,用最短的時間把新的生產線購買安裝到位。”
劉安之點點頭道,“說回何休車間的問題,新的生產線,需要新的車間,何休車間回歸隻是時間問題。最好是放在新的生產線回來之前,回歸以後,何休本人隻能從車間工人幹起,其他工人三個月試用期,願意幹就來,不願意拉倒。
另外,你們考慮一下,我們那麽多配件,有哪些是可以利用這個車間自己生產的?是不是可以再建一個車間廠房,把現有的生產設備和生產線利用起來。”
想了一下,又接著說道,“還在待崗的工人,再招回30人左右,工廠需要安保和後勤,我發現我們現在後勤保障嚴重不足,張挺,你要好好理一下。”
幾人都紛紛點頭應是。
“還有件事情。”劉安之道,“我跟科大聯係準備合作成立一個科研所,這也是我們一開始就規劃好的,現在學校方麵正式回應了,要進行洽談。溫時,你牽頭,李局長配合,蘇高、龍華做助手,你們準備一下進行洽談。”
溫時苦著臉道,“劉總,我這也不會啊,而且我還要管車間生產。”
劉安之眼睛一翻,“你不會,我會啊,是不是什麽事情都要我出麵啊?我還是學生,要上課學習的!不要什麽都指望我行不?”
溫時一看不對,立刻不出聲了。李萬山幹笑兩聲,“劉總,你給個指導意見,這樣我們也好談不是?”
劉安之道,“其實這裏麵沒有多少好談的,我們的目標是提高我們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或者是為以後的發展做技術儲備。比如我跟張教授新提的合作項目,就是為現有產品走下坡路以後做準備的。而學校有他們的要求的目標,你們聽聽他們的意見,達到雙贏的目標就可以了。”
李萬山點點頭,“好的,我懂了,我會跟溫總配合好的。”
三天以後,李主任打來電話,雙方進行洽談,溫時帶隊參加了洽談。第一輪洽談雙方都隻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闡述了自己的要求,就各自回去匯報去了。
劉安之電話裏麵聽了溫時的匯報,沒有多說,隻是讓他們自己商量拿出意見來。
又過了兩天時間,第二輪洽談雙方都做出了適當的讓步,基本達成了意見的一致。
10月5號,雙方第三次洽談,正式簽署了協議,在半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半山研究所,科大和半山科技共同確定科研課題,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半山科技公司出研究經費,擁有科研成果的全部使用權,成果使用收益雙方3\/7分。
並且把張教授正在進行的dvd項目做為第一個合作項目來進行推進。同時立項了u盤項目和計算機信息係統建設項目。
u盤項目由陳天方教授帶隊研究,計算機信息係統項目由許懷安教授帶隊研究。
劉安之心思沒有放在雙方洽談上,隻是在確定研究項目的時候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而是有時間就盯著金偉和技術員優化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有時也拉著張教授到現場指導一下。到科研所洽談結束,生產線日產量從100台,提高到了日下線130台,但在各大超市仍然供不應求。
10月18號,新的生產線終於購買回來,10月25號新的生產線安裝調試完成,劉安之親自到現場觀看了新生產線的啟動和產品的下線、檢測。新的生產線同樣達到了日產130台的產量。兩條生產線一起開動,月下線達到了近8000台。而日銷售量也突破了300台。
在辦公室坐了一會兒時間,溫時、金偉幾人全都進來了。
劉安之讓他們到接待區坐下,“怎麽不著急了?看你們一個個臉上笑開了花,都撿了錢了?”
溫時笑著道,“劉總,你還別說,我們現在天天天就是跟在撿錢一樣。”
劉安之鄙視的看了溫時一眼,“就這樣就撿錢了?小家子樣兒?說說吧,現在銷售怎麽樣了?”
李萬山在後麵說道,“昨天一天銷售185台。”
劉安之搖搖頭,“還早著呢,溫總,抓緊時間生產吧,生產跟不上,我找你算賬,生產質量有問題,我找你算賬。金偉,你也是,碟片的生產質量有問題,我唯你是問。”
二人都是笑著應道,“沒問題。”
劉安之看看彭芬芳,“彭總監,賬上錢沒問題吧?”
彭芬芳道,“沒問題,這兩天資金回籠很快,填補上了前麵的缺口。”
劉安之道,“你跟萬山局長商量一下,如果資金沒有壓力,把科大的100萬先給了,當時的協議在你那兒吧。”
彭芬芳跟李萬山對視了一眼道,“協議在我這兒,100萬沒問題。”
劉安之點點頭,“這幾天沒來,公司沒什麽問題吧?”
溫時幾人相互望了望,最後還是溫時開口道,“劉總,還真有點事情,你沒來,我們也不知道怎麽處理法?”
劉安之眉頭一皺,“什麽事情?”
溫時道,“何休他們車間的工人看我們這邊生產銷售都起來了,要求回公司來。但是現在車間人員不需要增加人手,而且待崗的工人還有100多沒有招回來,我們肯定不能先用他們,所以沒有答應,這兩天天天到辦公室來吵呢。”
劉安之沉默半晌道,“從生產角度來講,其實我們的產量現在嚴重不足,的確是需要新的生產線。溫總,現在一個月下線多少台?”
溫時道,“3000台左右。”
劉安之道,“那就是日產100台左右,我們現在的日銷售已經超過了產量,而且我敢肯定這種勢頭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所以新增生產線就是迫在眉捷的事了。金總,現在流水線還能再進一步優化嗎?”
金偉想了想道,“這些天我一直在跟幾個技術員討論這件事情,已經有了初步方案,但是還要再仔細斟酌斟酌,不能影響到現有的生產。”
劉安之看看彭芬芳和李萬山,“錢,現在公司需要錢,你們好好測算一下,現在需要新增一條生產線。”
彭芬芳道,“我們盡力籌措,用最短的時間把新的生產線購買安裝到位。”
劉安之點點頭道,“說回何休車間的問題,新的生產線,需要新的車間,何休車間回歸隻是時間問題。最好是放在新的生產線回來之前,回歸以後,何休本人隻能從車間工人幹起,其他工人三個月試用期,願意幹就來,不願意拉倒。
另外,你們考慮一下,我們那麽多配件,有哪些是可以利用這個車間自己生產的?是不是可以再建一個車間廠房,把現有的生產設備和生產線利用起來。”
想了一下,又接著說道,“還在待崗的工人,再招回30人左右,工廠需要安保和後勤,我發現我們現在後勤保障嚴重不足,張挺,你要好好理一下。”
幾人都紛紛點頭應是。
“還有件事情。”劉安之道,“我跟科大聯係準備合作成立一個科研所,這也是我們一開始就規劃好的,現在學校方麵正式回應了,要進行洽談。溫時,你牽頭,李局長配合,蘇高、龍華做助手,你們準備一下進行洽談。”
溫時苦著臉道,“劉總,我這也不會啊,而且我還要管車間生產。”
劉安之眼睛一翻,“你不會,我會啊,是不是什麽事情都要我出麵啊?我還是學生,要上課學習的!不要什麽都指望我行不?”
溫時一看不對,立刻不出聲了。李萬山幹笑兩聲,“劉總,你給個指導意見,這樣我們也好談不是?”
劉安之道,“其實這裏麵沒有多少好談的,我們的目標是提高我們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或者是為以後的發展做技術儲備。比如我跟張教授新提的合作項目,就是為現有產品走下坡路以後做準備的。而學校有他們的要求的目標,你們聽聽他們的意見,達到雙贏的目標就可以了。”
李萬山點點頭,“好的,我懂了,我會跟溫總配合好的。”
三天以後,李主任打來電話,雙方進行洽談,溫時帶隊參加了洽談。第一輪洽談雙方都隻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闡述了自己的要求,就各自回去匯報去了。
劉安之電話裏麵聽了溫時的匯報,沒有多說,隻是讓他們自己商量拿出意見來。
又過了兩天時間,第二輪洽談雙方都做出了適當的讓步,基本達成了意見的一致。
10月5號,雙方第三次洽談,正式簽署了協議,在半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半山研究所,科大和半山科技共同確定科研課題,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半山科技公司出研究經費,擁有科研成果的全部使用權,成果使用收益雙方3\/7分。
並且把張教授正在進行的dvd項目做為第一個合作項目來進行推進。同時立項了u盤項目和計算機信息係統建設項目。
u盤項目由陳天方教授帶隊研究,計算機信息係統項目由許懷安教授帶隊研究。
劉安之心思沒有放在雙方洽談上,隻是在確定研究項目的時候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而是有時間就盯著金偉和技術員優化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有時也拉著張教授到現場指導一下。到科研所洽談結束,生產線日產量從100台,提高到了日下線130台,但在各大超市仍然供不應求。
10月18號,新的生產線終於購買回來,10月25號新的生產線安裝調試完成,劉安之親自到現場觀看了新生產線的啟動和產品的下線、檢測。新的生產線同樣達到了日產130台的產量。兩條生產線一起開動,月下線達到了近8000台。而日銷售量也突破了3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