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杜壆問罪小麒麟
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 作者:滄海一笑乾坤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壆兩眼圓睜:“盧環,你心口不一!你口中是救楚王,實則是想謀取大楚江山!楚王之難,實出於你手!”
話音未落,杜壆一矛向盧環紮過來。
盧環側身閃過矛尖,背後寒鐵火龍槍已經到了手中。
盧環一按繃簧,火龍槍陡長尋丈,槍矛並舉,二人已戰在一處。
槍矛交加,火星四濺,一時難分高下。
杜壆施展平生本事,要與盧環拚命,而盧環並不想要杜壆的命,他心裏還想收伏這員猛將,因此也隻用了七分力量。
雙方眨眼鬥了一百回合,看上去雖然是勢均力敵,但杜壆已是氣喘籲籲。
盧環心中讚歎:此人武藝在我父親之上,若不是他廝殺多時,我還一時真拿他不下。
盧環不想再耽擱時間,想盡快結束戰鬥。他虛晃一招,向後就走。
杜壆在後緊追。
盧環將槍掛住,卻在馬後摘下了雙錘。
他看杜壆已經到了馬後,那矛尖直在自己背後晃動。
他將銀錘向手一甩,大吼一聲:“開!”
“當啷”一聲震響,那錘正砸在矛杆上,杜壆的丈八矛已經脫手而飛。
“杜將軍,得罪了!”
盧環勒馬回轉,兩錘一碰,算是向杜壆作了一個揖。
卻不料杜壆猛然從背後抽出一條銀裝鐧來,鐧如閃電,掛著風聲直奔盧環頭頂砸下來。
盧環大喝一聲,銀錘向上一架,“當”將這一鐧震了出去。
杜壆虎口發麻,卻仍然不退,那條鐧舞動開來,如同狂風驟雨,直逼盧環而來。
盧環心頭火起,心裏道:真是不識好歹!讓你見識一下我的手段!
盧環手上加力,雙錘如風,杜壆雖勇猛,但在盧環這對威猛無匹的雙錘之下,漸漸顯露出疲態。
杜壆最後使了一招泰山壓頂,用出十分力量,銀鐧狂砸下來。恨不得一鐧將盧環砸個稀爛。
盧環也使上了十分力量,將雙錘向上一架。
“當啷”那條鐧打著旋飛上了半空。
杜壆被錘震得在馬上晃了三晃,就要跌下馬來。
盧環立刻收錘,伸手扶住杜壆:“杜將軍,我敬你是條好漢,如今正值危難之時,此刻更應團結一心才是。”
杜壆雙眼發紅,伸手就要拔劍繼續與盧環廝拚。
正在此時,突然有一女子大叫:“杜將軍!不要再打了!”
一匹馬如流星般來到近前,正是小龍女王亦菲。
杜壆見是亦菲公主,“唰”一聲拔出劍來:“公主,盧環救楚王是假,謀奪楚國江山是真!我今日要為楚國除害!”
亦菲把臉一沉,大喝道:“杜壆!你想造反不成?!楚王的江山就是我家的,你算是什麽東西,敢妄評我的家事!他是我的老公,我們就是一家人,你罵他就是罵我,罵我就是罵楚王!”
亦菲這一番話,將杜壆聽得傻了。
盧環道:“杜壆將軍也是出於一片忠心,我可以理解。現在楚王已經落入宋江之手,朝不保夕,我們在此爭執不下,隻能使楚王處於更加危險的境地,隻有立即前往南豐,救出楚王才是。”
就在此時,南邊又飛過一騎,大家看時正是袁朗。
袁朗雙目圓睜罵道:“杜壆!你是糊塗透頂,什麽時候了還在窩裏鬥!如果真是忠心,就應該立即前往南豐,救出楚王!莫以為你槍下無敵,惹惱了老子,老子這兩條水磨鋼撾先不服你!”
亦菲平複了一下火氣,她望著杜壆,眼中滿是真誠:“杜將軍,南豐雖失,但楚國未亡,我們尚有數十萬精兵,再加上天桂山數十萬人馬何懼宋江?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挽回敗局。請將軍與我們一同救出父王,重振大楚雄風!”
杜壆臉上顯出愧色,他低下頭雙拳一抱:“得罪盧附馬了,我杜壆願為先鋒,去救楚王陛下。”
“好!!”盧環道:“我現在雖是附馬,楚王卻並未授我官職,我也無權指派你們,杜壆是南豐主帥、鎮殿將軍,完全可以做為主帥行使兵權,你就點兵派將吧,除了我天桂山的人馬,你都說了算。”
杜壆沒有想到剛與盧環大戰上百合,盧環卻毫不計較,還如此信任他,推他做為救楚大帥,心中甚為感動,也為自己以往對盧環的行為感到羞愧。
杜壆眼含熱淚,滾鞍下馬,拜伏在地:“附馬,你如此信任杜某,我杜某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杜壆當即下令,以袁朗、滕戡為先鋒,率一萬人馬先行,盧環、亦菲與杜壆統領中軍隨後出發,直逼南豐城中宋江的主力部隊。
話說宋江此役可謂大獲全勝。
宋江這次施的是聲東擊西之計。
他率兵往取紀山,並聲稱取下紀山後回擊楚州。
按照宋江原來的計劃是用關勝的奇兵取下南豐,他則兵取紀山,然後回兵收複楚州。
但他臨近紀山之時,聽到探報報說關勝攻南豐不下,損失慘重。
宋江遂改變了主意,決定擒賊先擒王,率大軍突然折向南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到了南豐城下。
宋江的先頭部隊關勝、秦明、花無綺、宣讚統精騎四萬,提前二日就已經到了南豐。
王慶聽說宋軍已經兵臨城下,驚慌失措。急令東川、雲安州、安德三路人馬火速軍援南豐,並派人去給盧環送信,讓其火速來援。
李助向王慶獻計:“陛下不必驚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李助不才,曾學過排兵布陣之法,精研過九宮八卦陣,隻要給我五萬人馬,我必可以憑此陣讓宋軍有來無回!”
王慶大喜,立即撥五萬人馬於李助。以方翰、丘翔做為統軍都督。
李助先是在城中的周邊搜集了上千隻牛羊,然後將它們的尾巴上綁上用油脂浸過的油紙。
這一夜,李助的五萬人馬在城內全副披掛,嚴陣以待,他打開城門,讓一千名士兵各點火把,一手牽一隻牛羊,來到城外,排成一字長蛇陣。
李助一聲令下,這一千名士兵點燃了一千隻牛羊尾巴上的油紙。
一千隻牛羊被火一燒,瘋狂地向宋營衝過去。
宋營將士大都入睡,隻有一部分兵士在外巡營,哪裏料到李助的這一計。
上千的火牛火羊衝入營中,四處亂竄,登時四處起火。
李助一聲令下,方翰、丘翔統五萬人馬殺出城去。
話音未落,杜壆一矛向盧環紮過來。
盧環側身閃過矛尖,背後寒鐵火龍槍已經到了手中。
盧環一按繃簧,火龍槍陡長尋丈,槍矛並舉,二人已戰在一處。
槍矛交加,火星四濺,一時難分高下。
杜壆施展平生本事,要與盧環拚命,而盧環並不想要杜壆的命,他心裏還想收伏這員猛將,因此也隻用了七分力量。
雙方眨眼鬥了一百回合,看上去雖然是勢均力敵,但杜壆已是氣喘籲籲。
盧環心中讚歎:此人武藝在我父親之上,若不是他廝殺多時,我還一時真拿他不下。
盧環不想再耽擱時間,想盡快結束戰鬥。他虛晃一招,向後就走。
杜壆在後緊追。
盧環將槍掛住,卻在馬後摘下了雙錘。
他看杜壆已經到了馬後,那矛尖直在自己背後晃動。
他將銀錘向手一甩,大吼一聲:“開!”
“當啷”一聲震響,那錘正砸在矛杆上,杜壆的丈八矛已經脫手而飛。
“杜將軍,得罪了!”
盧環勒馬回轉,兩錘一碰,算是向杜壆作了一個揖。
卻不料杜壆猛然從背後抽出一條銀裝鐧來,鐧如閃電,掛著風聲直奔盧環頭頂砸下來。
盧環大喝一聲,銀錘向上一架,“當”將這一鐧震了出去。
杜壆虎口發麻,卻仍然不退,那條鐧舞動開來,如同狂風驟雨,直逼盧環而來。
盧環心頭火起,心裏道:真是不識好歹!讓你見識一下我的手段!
盧環手上加力,雙錘如風,杜壆雖勇猛,但在盧環這對威猛無匹的雙錘之下,漸漸顯露出疲態。
杜壆最後使了一招泰山壓頂,用出十分力量,銀鐧狂砸下來。恨不得一鐧將盧環砸個稀爛。
盧環也使上了十分力量,將雙錘向上一架。
“當啷”那條鐧打著旋飛上了半空。
杜壆被錘震得在馬上晃了三晃,就要跌下馬來。
盧環立刻收錘,伸手扶住杜壆:“杜將軍,我敬你是條好漢,如今正值危難之時,此刻更應團結一心才是。”
杜壆雙眼發紅,伸手就要拔劍繼續與盧環廝拚。
正在此時,突然有一女子大叫:“杜將軍!不要再打了!”
一匹馬如流星般來到近前,正是小龍女王亦菲。
杜壆見是亦菲公主,“唰”一聲拔出劍來:“公主,盧環救楚王是假,謀奪楚國江山是真!我今日要為楚國除害!”
亦菲把臉一沉,大喝道:“杜壆!你想造反不成?!楚王的江山就是我家的,你算是什麽東西,敢妄評我的家事!他是我的老公,我們就是一家人,你罵他就是罵我,罵我就是罵楚王!”
亦菲這一番話,將杜壆聽得傻了。
盧環道:“杜壆將軍也是出於一片忠心,我可以理解。現在楚王已經落入宋江之手,朝不保夕,我們在此爭執不下,隻能使楚王處於更加危險的境地,隻有立即前往南豐,救出楚王才是。”
就在此時,南邊又飛過一騎,大家看時正是袁朗。
袁朗雙目圓睜罵道:“杜壆!你是糊塗透頂,什麽時候了還在窩裏鬥!如果真是忠心,就應該立即前往南豐,救出楚王!莫以為你槍下無敵,惹惱了老子,老子這兩條水磨鋼撾先不服你!”
亦菲平複了一下火氣,她望著杜壆,眼中滿是真誠:“杜將軍,南豐雖失,但楚國未亡,我們尚有數十萬精兵,再加上天桂山數十萬人馬何懼宋江?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挽回敗局。請將軍與我們一同救出父王,重振大楚雄風!”
杜壆臉上顯出愧色,他低下頭雙拳一抱:“得罪盧附馬了,我杜壆願為先鋒,去救楚王陛下。”
“好!!”盧環道:“我現在雖是附馬,楚王卻並未授我官職,我也無權指派你們,杜壆是南豐主帥、鎮殿將軍,完全可以做為主帥行使兵權,你就點兵派將吧,除了我天桂山的人馬,你都說了算。”
杜壆沒有想到剛與盧環大戰上百合,盧環卻毫不計較,還如此信任他,推他做為救楚大帥,心中甚為感動,也為自己以往對盧環的行為感到羞愧。
杜壆眼含熱淚,滾鞍下馬,拜伏在地:“附馬,你如此信任杜某,我杜某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杜壆當即下令,以袁朗、滕戡為先鋒,率一萬人馬先行,盧環、亦菲與杜壆統領中軍隨後出發,直逼南豐城中宋江的主力部隊。
話說宋江此役可謂大獲全勝。
宋江這次施的是聲東擊西之計。
他率兵往取紀山,並聲稱取下紀山後回擊楚州。
按照宋江原來的計劃是用關勝的奇兵取下南豐,他則兵取紀山,然後回兵收複楚州。
但他臨近紀山之時,聽到探報報說關勝攻南豐不下,損失慘重。
宋江遂改變了主意,決定擒賊先擒王,率大軍突然折向南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到了南豐城下。
宋江的先頭部隊關勝、秦明、花無綺、宣讚統精騎四萬,提前二日就已經到了南豐。
王慶聽說宋軍已經兵臨城下,驚慌失措。急令東川、雲安州、安德三路人馬火速軍援南豐,並派人去給盧環送信,讓其火速來援。
李助向王慶獻計:“陛下不必驚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李助不才,曾學過排兵布陣之法,精研過九宮八卦陣,隻要給我五萬人馬,我必可以憑此陣讓宋軍有來無回!”
王慶大喜,立即撥五萬人馬於李助。以方翰、丘翔做為統軍都督。
李助先是在城中的周邊搜集了上千隻牛羊,然後將它們的尾巴上綁上用油脂浸過的油紙。
這一夜,李助的五萬人馬在城內全副披掛,嚴陣以待,他打開城門,讓一千名士兵各點火把,一手牽一隻牛羊,來到城外,排成一字長蛇陣。
李助一聲令下,這一千名士兵點燃了一千隻牛羊尾巴上的油紙。
一千隻牛羊被火一燒,瘋狂地向宋營衝過去。
宋營將士大都入睡,隻有一部分兵士在外巡營,哪裏料到李助的這一計。
上千的火牛火羊衝入營中,四處亂竄,登時四處起火。
李助一聲令下,方翰、丘翔統五萬人馬殺出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