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雙頭太歲發跡史(八)
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 作者:滄海一笑乾坤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行人終於抵達房山腳下時,已是五更天。
李助提議由他先上山去,向廖立求情,以便帶領眾人順利入夥。
山寨裏巡視的小嘍囉見山下火把通明,立刻跑去向寨主廖立報告。
廖立以為是官兵來襲,他平日裏欺壓官兵慣了,根本不把官兵放在眼裏。
於是,他迅速起身,披甲執槍,打開柵門,點起小嘍囉下山迎戰。
然而,當他來到山下時,卻發現隻是一群男女村民。
廖立挺槍大喝:“你們這幫鳥男女,竟敢來驚擾我的山寨,真是活膩了!”
李助連忙上前躬身行禮:“大王,是我啊,李助。”
他隨即簡要地講述了王慶的遭遇以及殺管營、殺官兵的事情。
廖立聽李助說王慶如此勇猛,還有段家兄弟相助,心裏不禁嘀咕:“我這山上就我一個大王,一下子來這麽多人,日後我還怎麽發號施令?”
於是,他陰沉著臉對李助說:“我這小地方容不下你們這麽多人,還是去別處吧。”
王慶一聽這話,心中暗想:“這山寨裏就這個主兒,先除了他,其他小嘍囉不足為慮。”
於是,他挺起樸刀就向廖立砍去。
廖立大怒,撚槍迎戰。段三娘擔心王慶有失,也挺刀相助。
王慶和段三娘與廖立鬥了六七個回合後,廖立被王慶瞅準破綻,一刀搠翻在地。
段三娘趁機趕上前,又是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
王慶提著樸刀大喝:“如有不願順從者,廖立就是下場!”
眾嘍囉見廖立已死,誰還敢抗拒?都紛紛投降。
王慶等人順利上山,來到寨中,此時東方已經泛起魚肚白。
當天,王慶安頓好眾人的家眷,清點嘍囉人數,盤查寨中的糧草、金銀、珍寶、錦帛等物資。
隨後,他殺牛宰馬,大賞嘍囉,設宴與眾人慶賀。
眾人一致推舉王慶為寨主。
王慶一麵命人打造軍器,一麵訓練嘍囉,準備迎擊官兵。
卻說房州派來捉拿王慶的官兵都被王慶等人殺得潰不成軍,有僥幸逃脫的回去向州尹張顧行報告:“王慶等人早有準備,抵抗官兵,都頭黃達等人都被殺害。那幫凶犯已經投奔房山去了。”
張顧行大驚失色,立即與本州鎮守使商議,點了五百名官兵前去追捕。然而,當他們到達房山腳下時,卻中了王慶埋伏,官兵又折損了上百人。
張顧行見賊勢凶猛,一麵行文知會各縣加強守禦,撥兵前來協助;一麵再與本州守禦兵馬都監胡有為商議捕拿反賊。
然而,胡有為還未起兵,營中軍兵就因軍官克扣錢糧而發生嘩變,將胡有為殺死。
張顧行見勢不妙,護著印信準備逃離。
而王慶則趁機領兵攻打房州,那些叛軍紛紛投降王慶,王慶輕而易舉地占據了房州。
張顧行未能逃脫,也被叛軍殺掉。
王慶劫掠了房州的倉庫錢糧後,派李助、段二、段五等人分頭在房山寨及各處設立招軍旗號,招兵買馬,積草屯糧。
周圍那些遊手好閑、無賴以及惡逆犯罪的人紛紛前來歸附。
不久之後,李雄也前來投奔。
附近的好漢龔端、龔正聽說王慶招兵買馬,也前來入夥。
短短兩個月內,王慶便聚集了兩萬餘人,並攻下了上津縣、竹山縣、鄖鄉縣三座城池。
鄰近州縣紛紛向朝廷報告,朝廷命當地府縣發兵捉捕。
然而,宋朝的官兵多因糧餉不足而缺乏訓練;等到臨陣對敵時,將領膽怯、軍士懼怕。
而王慶的部下則都是拚著性命來戰,官軍大敗而逃。
王慶的聲勢日益壯大,後來又打破了南豐府。
東京調來軍兵征剿,但那領兵將士卻肆意盤剝軍糧、殺良冒功、縱兵擄掠、騷擾地方,反而把更多的百姓逼迫到了王慶的隊伍裏。
也有部分官兵投降了王慶。王慶的勢力越發強大,這一日已經殺到了荊南城下。
李助足智多謀,因他是荊南人,便扮作算卦先生混入城中,暗中勾結惡少奸棍,裏應外合,成功襲破了荊南城。
王慶於是拜李助為軍師,自稱“楚王”。
頓時,江洋大盜、山寨強人紛紛前來附和。
三四年間,王慶便占據了宋朝的六座軍州。
他在南豐城中建造了寶殿、內苑宮闕,僭號稱帝、改元換號;也學著皇帝的樣子,設立文武百官、內相外將。
他封李助為軍師都丞相、方翰為樞密、段二為護國統軍大將、段五為輔國統軍都督、範全為殿帥、龔端為宣撫使、龔正為轉運使、李雄為先鋒使、丘翔為禦營使;施俊為官鎮守雲安軍,並立段三娘為妃子。
李助喜歡自由自在,推卻了丞相之職,隻做一個散官。王慶便讓他做了國師。
自宣和元年作亂以來,到宣和五年春,淮西王慶又攻破了八座軍州。那八處所屬州縣共八十六處都被他占領。
盧環聽罷李助和王慶的故事,不由得感歎道:“王慶也有過人之處啊。”
馬靈道:“王慶此人隻是不怕死,不怕事,不吝嗇,會做人,樂於使錢拉攏人心,此便是其過人之處。此處較那宋江有過之而無不及,淮西好漢多受過他的好處。”
盧環道:“你以為我們是聯合王慶,還是坐山觀虎鬥為好?”
馬靈道:“我軍自遇襲之後,元氣尚未恢複,我意現在還是休養生息,待宋江與王慶交戰多時,兩敗俱傷時我們再入局,與王慶兩麵夾擊宋江,方可確保全勝。”
盧環撫掌笑道:“馬寨主之言正合我意,我想等卞祥將軍康複後,我們的火槍營達到一千人時,天桂山人馬具備一定戰力後,再與宋江開戰,以火槍營為先鋒,給予宋江軍大的殺傷,使我有了與王慶談判的籌碼,再與王慶聯合,到那時,王慶便可以給我們更加優厚的條件。”
盧環與馬靈計議已定,盧環便日夜練兵,同時加緊槍械的製造,他準備用兩個月的時間,將火槍營擴充至一千人。
李助提議由他先上山去,向廖立求情,以便帶領眾人順利入夥。
山寨裏巡視的小嘍囉見山下火把通明,立刻跑去向寨主廖立報告。
廖立以為是官兵來襲,他平日裏欺壓官兵慣了,根本不把官兵放在眼裏。
於是,他迅速起身,披甲執槍,打開柵門,點起小嘍囉下山迎戰。
然而,當他來到山下時,卻發現隻是一群男女村民。
廖立挺槍大喝:“你們這幫鳥男女,竟敢來驚擾我的山寨,真是活膩了!”
李助連忙上前躬身行禮:“大王,是我啊,李助。”
他隨即簡要地講述了王慶的遭遇以及殺管營、殺官兵的事情。
廖立聽李助說王慶如此勇猛,還有段家兄弟相助,心裏不禁嘀咕:“我這山上就我一個大王,一下子來這麽多人,日後我還怎麽發號施令?”
於是,他陰沉著臉對李助說:“我這小地方容不下你們這麽多人,還是去別處吧。”
王慶一聽這話,心中暗想:“這山寨裏就這個主兒,先除了他,其他小嘍囉不足為慮。”
於是,他挺起樸刀就向廖立砍去。
廖立大怒,撚槍迎戰。段三娘擔心王慶有失,也挺刀相助。
王慶和段三娘與廖立鬥了六七個回合後,廖立被王慶瞅準破綻,一刀搠翻在地。
段三娘趁機趕上前,又是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
王慶提著樸刀大喝:“如有不願順從者,廖立就是下場!”
眾嘍囉見廖立已死,誰還敢抗拒?都紛紛投降。
王慶等人順利上山,來到寨中,此時東方已經泛起魚肚白。
當天,王慶安頓好眾人的家眷,清點嘍囉人數,盤查寨中的糧草、金銀、珍寶、錦帛等物資。
隨後,他殺牛宰馬,大賞嘍囉,設宴與眾人慶賀。
眾人一致推舉王慶為寨主。
王慶一麵命人打造軍器,一麵訓練嘍囉,準備迎擊官兵。
卻說房州派來捉拿王慶的官兵都被王慶等人殺得潰不成軍,有僥幸逃脫的回去向州尹張顧行報告:“王慶等人早有準備,抵抗官兵,都頭黃達等人都被殺害。那幫凶犯已經投奔房山去了。”
張顧行大驚失色,立即與本州鎮守使商議,點了五百名官兵前去追捕。然而,當他們到達房山腳下時,卻中了王慶埋伏,官兵又折損了上百人。
張顧行見賊勢凶猛,一麵行文知會各縣加強守禦,撥兵前來協助;一麵再與本州守禦兵馬都監胡有為商議捕拿反賊。
然而,胡有為還未起兵,營中軍兵就因軍官克扣錢糧而發生嘩變,將胡有為殺死。
張顧行見勢不妙,護著印信準備逃離。
而王慶則趁機領兵攻打房州,那些叛軍紛紛投降王慶,王慶輕而易舉地占據了房州。
張顧行未能逃脫,也被叛軍殺掉。
王慶劫掠了房州的倉庫錢糧後,派李助、段二、段五等人分頭在房山寨及各處設立招軍旗號,招兵買馬,積草屯糧。
周圍那些遊手好閑、無賴以及惡逆犯罪的人紛紛前來歸附。
不久之後,李雄也前來投奔。
附近的好漢龔端、龔正聽說王慶招兵買馬,也前來入夥。
短短兩個月內,王慶便聚集了兩萬餘人,並攻下了上津縣、竹山縣、鄖鄉縣三座城池。
鄰近州縣紛紛向朝廷報告,朝廷命當地府縣發兵捉捕。
然而,宋朝的官兵多因糧餉不足而缺乏訓練;等到臨陣對敵時,將領膽怯、軍士懼怕。
而王慶的部下則都是拚著性命來戰,官軍大敗而逃。
王慶的聲勢日益壯大,後來又打破了南豐府。
東京調來軍兵征剿,但那領兵將士卻肆意盤剝軍糧、殺良冒功、縱兵擄掠、騷擾地方,反而把更多的百姓逼迫到了王慶的隊伍裏。
也有部分官兵投降了王慶。王慶的勢力越發強大,這一日已經殺到了荊南城下。
李助足智多謀,因他是荊南人,便扮作算卦先生混入城中,暗中勾結惡少奸棍,裏應外合,成功襲破了荊南城。
王慶於是拜李助為軍師,自稱“楚王”。
頓時,江洋大盜、山寨強人紛紛前來附和。
三四年間,王慶便占據了宋朝的六座軍州。
他在南豐城中建造了寶殿、內苑宮闕,僭號稱帝、改元換號;也學著皇帝的樣子,設立文武百官、內相外將。
他封李助為軍師都丞相、方翰為樞密、段二為護國統軍大將、段五為輔國統軍都督、範全為殿帥、龔端為宣撫使、龔正為轉運使、李雄為先鋒使、丘翔為禦營使;施俊為官鎮守雲安軍,並立段三娘為妃子。
李助喜歡自由自在,推卻了丞相之職,隻做一個散官。王慶便讓他做了國師。
自宣和元年作亂以來,到宣和五年春,淮西王慶又攻破了八座軍州。那八處所屬州縣共八十六處都被他占領。
盧環聽罷李助和王慶的故事,不由得感歎道:“王慶也有過人之處啊。”
馬靈道:“王慶此人隻是不怕死,不怕事,不吝嗇,會做人,樂於使錢拉攏人心,此便是其過人之處。此處較那宋江有過之而無不及,淮西好漢多受過他的好處。”
盧環道:“你以為我們是聯合王慶,還是坐山觀虎鬥為好?”
馬靈道:“我軍自遇襲之後,元氣尚未恢複,我意現在還是休養生息,待宋江與王慶交戰多時,兩敗俱傷時我們再入局,與王慶兩麵夾擊宋江,方可確保全勝。”
盧環撫掌笑道:“馬寨主之言正合我意,我想等卞祥將軍康複後,我們的火槍營達到一千人時,天桂山人馬具備一定戰力後,再與宋江開戰,以火槍營為先鋒,給予宋江軍大的殺傷,使我有了與王慶談判的籌碼,再與王慶聯合,到那時,王慶便可以給我們更加優厚的條件。”
盧環與馬靈計議已定,盧環便日夜練兵,同時加緊槍械的製造,他準備用兩個月的時間,將火槍營擴充至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