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六神無主”的六神,在道教中是六位有名有姓的神仙。
心神,丹元,字守靈;
肺神,皓華,字虛成;
肝神,龍煙,字台明;
腎神,玄冥,字育嬰;
脾神,常在,字魂停;
膽神,龍曜,字威明。
中醫認為,人的五髒中有五神。
《素問遺篇·本病論》:“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圓也。”
女子懷孕,人們會說身懷六甲,這六甲也是六位神靈,為防水字數,就不再細表。
還有“三屍神暴跳”,也是三位尊神。
《黃帝內經》說人身上有三部八景二十四神,若行存思之法,則三田五髒真氣調和,不會有疾病,甚至能乘雲升仙。
《無上秘要》記載:“人身中亦有三宮六府百二十關節,三萬六千神。”
佛教也有相似理論,最著名的就是淨土宗,他們認為九天十地有無量神佛菩薩,人隻要發了善心,當即就成了菩薩。
因為人身體中本就住著菩薩。
在前世,這些理論薑鍾隻當是詭辯哲學,嘲弄不已。
而現在薑鍾終於見到了“體內諸神”,不禁心有戚戚。
他於海麵上停留了兩天,想要找出應對之法。
結果發現,這些業障如同附骨之蛆一般,斬之不盡,殺之不絕,源源不斷。
這些東西可以說本就是薑鍾自己外感怨氣而生,想要消除,隻能是把做下的孽補償了,否則就算他死了,業障也會頂著薑鍾的名頭遊走世間。
但薑鍾乃是魔頭之軀,僵屍之體,這些東西可以看作是他魔性之根源,對他來說有莫大好處,怎麽可能舍棄?
至於耳邊嘈雜咒罵之聲,心煩意亂之象,都是他必須承受的。
“隻要我心智堅定,慢慢就會習慣了。”
薑鍾這樣安慰自己。
前世他去過工廠,下過工地,空調嗡鳴、機械震響、人聲嘈雜,可謂是亂象叢生,不也習慣了嗎?
甚至上學的時候,老師戴著擴音器的講課聲音都能充耳不聞。
這些咒罵,毛毛雨啦。
……
茅山。
九霄萬福宮坐北麵南。
分布有二樓閣、五殿堂、六道院,左右兩側道舍、客堂等建築百餘楹。
雄偉壯觀,金碧輝煌。
百餘道人穿梭其中,來上香的居士熙熙攘攘。
太元殿中,千鶴道長帶著新收的弟子正在念誦五廚經韻。
原先的四位弟子紛紛倒在了除魔衛道的路上,千鶴為此自責不已,可道統總要延續下去,調整許久之後,便再次收了兩個徒弟。
一名三元,一名四喜。
這都是他當初從彩雲之南回來時遇到的忠勇之士,心性是沒得說。
隻是不知道為什麽,祖師貌似對他們有些偏見,奉香香斷,點燭燭滅。
千鶴去問過九叔,九叔也欲言又止,最終隻留下一聲長歎。
這讓千鶴想了很多,但最終隻能歸結於他們六根不淨,凡心未斷。
要是他們不是好人,師兄必然不會讓我收他們為徒的。
因此上,千鶴就一直帶著兩個徒弟早課晚課,念經唱韻不斷,希望獲得祖師認可。
“……奉請東王公西王母,太乙天尊降甘露。三天無量食,充滿法界中。濟汝饑渴者,清淨無量身。饑虛生飽滿,熱惱得清涼。一切饑渴者,同登極樂界。”
“好了,起來吧,一會兒該吃午飯了。”
千鶴起身,收拾好法器,帶著徒弟往外走去。
最後出門的三元細心的把門關上,轉頭問道:
“師父,聽說蜀州旱災,餓死了不少人。”
千鶴長歎一聲,“是啊,天災人禍不斷。”
四喜出聲詢問:“不是說外麵出了個飛僵嗎,林師伯為什麽還要帶人下山,冒險去蜀州呢,就不怕這旱災是飛僵弄出來的嗎?”
千鶴搖頭苦笑,“濟世度人,是我修道人的本分,豈能因為貪生怕死就不去做呢?”
話是這麽說,可他心裏還是有些愧疚。
為了告知天下出了一個飛僵,他不得不應了當初在法壇上發的誓,現在隻能龜縮在茅山,靠著祖師保命。
一旦下山,劫難就要紛至遝來。
四喜看出他情緒低落,也能猜到什麽,就安慰道:“師父別擔心,等弟子出師了,就代替師父下山,濟世度人。”
千鶴教育道:“孝心我領了,但是年輕人少說大話,不要好高騖遠,吃完飯多疊些元寶才是正經事,師兄的手頭也能寬裕一些。”
話音未落,空無一人的太元殿中突然傳出渾厚鍾聲。
咚,咚,咚——
傳遍茅山。
道館中的香客都停下腳步,不解的望向太元殿,道士們卻臉色驟變,紛紛向大殿跑去。
千鶴瞳孔一縮,連忙衝進太元殿,殿裏四下無人,隻有鍾聲餘韻不斷,一人高的銅鍾擺蕩不止,仿佛剛剛有人撞動。
弟子也跑了進來,一臉驚慌,“師、師父,這滌靈金鍾怎麽響了?”
千鶴一臉凝重,“有魔頭正在接近茅山。”
三元不可置信的問,“我茅山玉闕金殿,道炁盎然,什麽妖魔鬼怪敢來?”
四喜也驚訝道:“是啊,我自從來到這裏,還沒見過滌靈金鍾響過呢。”
千鶴強自鎮定道:“能讓滌靈金鍾鳴聲示警的,普天之下也隻有那一尊大魔了。”
轉頭了望,外麵大日淩空,金陽遍灑,萬裏晴空之上,一道身影推雲而來。
百餘道士狂奔到太元殿前,一個個如臨大敵,“師叔,怎麽辦?”
千鶴沉聲道:“布齋醮大科儀!”
有道人問:“三品還是七品?”
齋醮科儀體係龐雜,包括三籙七品,三籙指金籙齋、玉籙齋、黃籙齋;七品指三皇齋、自然齋、上清齋、指教齋、塗炭齋、明真齋、三元齋。
此外還有大醮三種,即普天大醮、周天大醮、羅天大醮。
普天大醮需要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周天大醮需要公卿貴族祀之,設二千四百神位;羅天大醮需要由百姓供祀,奉一千二百神位。
屆時需請:三境至尊、十方上聖、玉京金闕天帝天真,十方師尊聖眾、三界官屬、一切威靈。
簡而言之,就是把天上地下有名的神仙地隻、各門各派的曆代祖先盡數請來。
現在這裏一無皇親國戚,二無萬千百姓,羅天大醮必然是不可能了。
“黃籙齋!”
千鶴沒有猶豫,從袖中掏出了茅山掌門印信。
金籙需要皇帝金旨,玉籙需要祖師玉旨,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黃籙隻需要掌門印信,林九率領門中高功下山前曾將掌門印信交給千鶴,就是為了防止飛僵偷家。
“領法旨!”
一眾道士見此,麵容一肅,恭敬應下,便忙碌起來。
穿觀過殿,道士們已經披上了形製顏色各異的法衣道袍,手持各種法器,吟唱著古老的曲調,步罡踏鬥,來到了九天壇前。
這裏一應法器齊全,香爐、燈、花、幢幡、符簡、章表、法水,林林總總。
台上巴掌大的神像密密麻麻。
卻是為了應對突發事件,早就布置好的。
心神,丹元,字守靈;
肺神,皓華,字虛成;
肝神,龍煙,字台明;
腎神,玄冥,字育嬰;
脾神,常在,字魂停;
膽神,龍曜,字威明。
中醫認為,人的五髒中有五神。
《素問遺篇·本病論》:“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圓也。”
女子懷孕,人們會說身懷六甲,這六甲也是六位神靈,為防水字數,就不再細表。
還有“三屍神暴跳”,也是三位尊神。
《黃帝內經》說人身上有三部八景二十四神,若行存思之法,則三田五髒真氣調和,不會有疾病,甚至能乘雲升仙。
《無上秘要》記載:“人身中亦有三宮六府百二十關節,三萬六千神。”
佛教也有相似理論,最著名的就是淨土宗,他們認為九天十地有無量神佛菩薩,人隻要發了善心,當即就成了菩薩。
因為人身體中本就住著菩薩。
在前世,這些理論薑鍾隻當是詭辯哲學,嘲弄不已。
而現在薑鍾終於見到了“體內諸神”,不禁心有戚戚。
他於海麵上停留了兩天,想要找出應對之法。
結果發現,這些業障如同附骨之蛆一般,斬之不盡,殺之不絕,源源不斷。
這些東西可以說本就是薑鍾自己外感怨氣而生,想要消除,隻能是把做下的孽補償了,否則就算他死了,業障也會頂著薑鍾的名頭遊走世間。
但薑鍾乃是魔頭之軀,僵屍之體,這些東西可以看作是他魔性之根源,對他來說有莫大好處,怎麽可能舍棄?
至於耳邊嘈雜咒罵之聲,心煩意亂之象,都是他必須承受的。
“隻要我心智堅定,慢慢就會習慣了。”
薑鍾這樣安慰自己。
前世他去過工廠,下過工地,空調嗡鳴、機械震響、人聲嘈雜,可謂是亂象叢生,不也習慣了嗎?
甚至上學的時候,老師戴著擴音器的講課聲音都能充耳不聞。
這些咒罵,毛毛雨啦。
……
茅山。
九霄萬福宮坐北麵南。
分布有二樓閣、五殿堂、六道院,左右兩側道舍、客堂等建築百餘楹。
雄偉壯觀,金碧輝煌。
百餘道人穿梭其中,來上香的居士熙熙攘攘。
太元殿中,千鶴道長帶著新收的弟子正在念誦五廚經韻。
原先的四位弟子紛紛倒在了除魔衛道的路上,千鶴為此自責不已,可道統總要延續下去,調整許久之後,便再次收了兩個徒弟。
一名三元,一名四喜。
這都是他當初從彩雲之南回來時遇到的忠勇之士,心性是沒得說。
隻是不知道為什麽,祖師貌似對他們有些偏見,奉香香斷,點燭燭滅。
千鶴去問過九叔,九叔也欲言又止,最終隻留下一聲長歎。
這讓千鶴想了很多,但最終隻能歸結於他們六根不淨,凡心未斷。
要是他們不是好人,師兄必然不會讓我收他們為徒的。
因此上,千鶴就一直帶著兩個徒弟早課晚課,念經唱韻不斷,希望獲得祖師認可。
“……奉請東王公西王母,太乙天尊降甘露。三天無量食,充滿法界中。濟汝饑渴者,清淨無量身。饑虛生飽滿,熱惱得清涼。一切饑渴者,同登極樂界。”
“好了,起來吧,一會兒該吃午飯了。”
千鶴起身,收拾好法器,帶著徒弟往外走去。
最後出門的三元細心的把門關上,轉頭問道:
“師父,聽說蜀州旱災,餓死了不少人。”
千鶴長歎一聲,“是啊,天災人禍不斷。”
四喜出聲詢問:“不是說外麵出了個飛僵嗎,林師伯為什麽還要帶人下山,冒險去蜀州呢,就不怕這旱災是飛僵弄出來的嗎?”
千鶴搖頭苦笑,“濟世度人,是我修道人的本分,豈能因為貪生怕死就不去做呢?”
話是這麽說,可他心裏還是有些愧疚。
為了告知天下出了一個飛僵,他不得不應了當初在法壇上發的誓,現在隻能龜縮在茅山,靠著祖師保命。
一旦下山,劫難就要紛至遝來。
四喜看出他情緒低落,也能猜到什麽,就安慰道:“師父別擔心,等弟子出師了,就代替師父下山,濟世度人。”
千鶴教育道:“孝心我領了,但是年輕人少說大話,不要好高騖遠,吃完飯多疊些元寶才是正經事,師兄的手頭也能寬裕一些。”
話音未落,空無一人的太元殿中突然傳出渾厚鍾聲。
咚,咚,咚——
傳遍茅山。
道館中的香客都停下腳步,不解的望向太元殿,道士們卻臉色驟變,紛紛向大殿跑去。
千鶴瞳孔一縮,連忙衝進太元殿,殿裏四下無人,隻有鍾聲餘韻不斷,一人高的銅鍾擺蕩不止,仿佛剛剛有人撞動。
弟子也跑了進來,一臉驚慌,“師、師父,這滌靈金鍾怎麽響了?”
千鶴一臉凝重,“有魔頭正在接近茅山。”
三元不可置信的問,“我茅山玉闕金殿,道炁盎然,什麽妖魔鬼怪敢來?”
四喜也驚訝道:“是啊,我自從來到這裏,還沒見過滌靈金鍾響過呢。”
千鶴強自鎮定道:“能讓滌靈金鍾鳴聲示警的,普天之下也隻有那一尊大魔了。”
轉頭了望,外麵大日淩空,金陽遍灑,萬裏晴空之上,一道身影推雲而來。
百餘道士狂奔到太元殿前,一個個如臨大敵,“師叔,怎麽辦?”
千鶴沉聲道:“布齋醮大科儀!”
有道人問:“三品還是七品?”
齋醮科儀體係龐雜,包括三籙七品,三籙指金籙齋、玉籙齋、黃籙齋;七品指三皇齋、自然齋、上清齋、指教齋、塗炭齋、明真齋、三元齋。
此外還有大醮三種,即普天大醮、周天大醮、羅天大醮。
普天大醮需要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周天大醮需要公卿貴族祀之,設二千四百神位;羅天大醮需要由百姓供祀,奉一千二百神位。
屆時需請:三境至尊、十方上聖、玉京金闕天帝天真,十方師尊聖眾、三界官屬、一切威靈。
簡而言之,就是把天上地下有名的神仙地隻、各門各派的曆代祖先盡數請來。
現在這裏一無皇親國戚,二無萬千百姓,羅天大醮必然是不可能了。
“黃籙齋!”
千鶴沒有猶豫,從袖中掏出了茅山掌門印信。
金籙需要皇帝金旨,玉籙需要祖師玉旨,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黃籙隻需要掌門印信,林九率領門中高功下山前曾將掌門印信交給千鶴,就是為了防止飛僵偷家。
“領法旨!”
一眾道士見此,麵容一肅,恭敬應下,便忙碌起來。
穿觀過殿,道士們已經披上了形製顏色各異的法衣道袍,手持各種法器,吟唱著古老的曲調,步罡踏鬥,來到了九天壇前。
這裏一應法器齊全,香爐、燈、花、幢幡、符簡、章表、法水,林林總總。
台上巴掌大的神像密密麻麻。
卻是為了應對突發事件,早就布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