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擬定定陶登基
權謀天下之甄嬛穿越戚夫人 作者:玻璃框裏的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王收回兵符,楚王心有不甘,回到楚地想必會招兵買馬,另起門戶。”戚夫人說著看一眼韓信:“隻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楚王若能順應時勢,為天下蒼生著想,定能成就一番大業。”
韓信的目光逐漸深邃起來,這樣的戚夫人明顯與傳聞中的不一樣。
戚夫人似有些猶豫,但還是忍不住開口道:“楚王可以不信我,但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楚王應該很明白,暫時的蟄伏是為了更有力的出擊,北方匈奴蠢蠢欲動,楚王自有起複的時候。”
韓信沉默不語,看向戚夫人的眸光百轉千回,手裏的柳條兒突然鬆開,韓信收回了目光:“說了這麽多?夫人究竟想要什麽?”
戚夫人這次沒有回避,看向韓信真誠道:“楚王的支持,如意的將來。”
韓信心中一震,眼底透出意外,適逢張樂捧著糕點上來,見到韓信的那刻,故作驚訝道:
“楚王怎得還在這裏?先前不是有事出去了麽?”
“回來了。”韓信淡淡地應了句。
戚夫人的目光不由得落向韓信,韓信卻隻是撥弄著手裏的茶盞,並未回應戚夫人。
“小姐,您的糕點好了。”張樂將剛做好的荷葉酥遞給戚夫人。
戚夫人接過:“謝謝!”
“這荷葉可是楚王費了好大勁才得來的。”張樂意有所指地瞄一眼韓信,韓信卻罔若未聞,自顧自倒一杯茶喝起來。
戚夫人心中一愣,猶豫片刻後對著韓信輕施一禮:“謝謝!”
韓信微微頷首,並無他言。
戚夫人見狀也不再多留,隨後轉身離開。
見韓信不說話,張樂忍不住好奇地湊上前去:“人我可是幫你留下了,你怎麽把人給聊走了?”
“聊完了,自然是要走的。”韓信看向窗外,手裏的茶盞握出了溫度:“原本就是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張樂狐疑地看一眼韓信:“萍水相逢楚王還不嫌費事地搞來荷葉?怎麽,難道不是為了搏美人一笑?”
韓信不語,看向張樂的眼中透出幾縷促狹:“張兄可喜歡有夫之婦?”
張樂聽得一愣,隨即擺頭:“秦律明確禁止淫佚,我可不敢想這事,要砍頭的。”
“秦律?”韓信笑著起身:“那你便等著漢王砍你的腦袋吧。”說罷韓信便揚長而去。
張樂莫名地看向韓信的背影,轉而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說漏了嘴,趕緊下意識地捂住了嘴巴。
---------------------
漢五年正月末,韓信正式聯合彭越、燕王臧荼、趙王張耳等諸侯王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
這一舉動,無疑使劉邦成為了眾望所歸,劉邦心悅,但卻依舊故作推辭:
“寡人聞古來帝號,隻有賢王可當此稱,虛名無實,殊不足取,今諸侯王乃推本王,本王乏德,豈敢收此尊號。”
“大王雖然出身貧寒,但能率領眾人掃滅暴秦,誅殺不義,安定天下,功勞超過諸王,您稱帝是眾望所歸。”韓信再次進言。
“大王,天下未定,人心未安。您若不稱帝,何以鎮服四方?”彭越亦開口道。
“況且。”張耳接著道:“自古以來,帝王之位,非賢者不可居。大王您仁德兼備,智勇雙全,正是天下百姓所期盼的明君。若您謙讓不前,隻怕天下人會失望。”
與此同時,各諸侯王亦紛紛勸進。
劉邦沉默片刻,他的目光掃過在場地每一位臣子,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期待和信任。劉邦見時機已成熟,於是亦不再推辭:
“既然如此,本王便順應天命,接受帝號,但本王要的不是虛名,而是為百姓謀福祉,使天下太平,不負眾望。”
眾人聞言紛紛跪拜,高呼“吾皇萬歲!”
--------------------
登基一事已定,劉邦選址定陶。
一則定陶地處中原,自古以來便是交通要衝,商貿繁榮,是連接南北的重要樞紐;
二則當下國內形勢尚未穩定,劉邦亟需借此盡快收服韓信統領的軍隊,同時促使韓信、彭越等諸侯王盡快前往封地;
三則亦可兌現與戚姬的承諾,二人在定陶邂逅,定陶於劉邦有著溫暖的意義。
--------------------
臨華殿,呂雉正斜倚在榻上小憩,因著呂嬃之死,她一直心中難平,時常心悸頭疼,醫師給開了安神的藥調理著,但效果不大,一到臨晚,便頭疼來襲。
這時,一雙清涼的手安撫住了呂雉的額頭,隨著太陽穴傳來的舒適的力道,呂雉緊鎖的雙眉終於有了鬆動。
審食其看著呂雉憔悴的容顏,手裏的力道亦愈加溫柔起來:
“王後何苦為難自己?叫大王瞧了多想。”
“多想?”呂雉雙目微闔,唇畔勾起一縷苦澀:“大王已經很久沒來臨華殿了,他又怎會瞧見?”
“卑職剛得到消息,大王準備在定陶登基。”審食其說著看向呂雉,想在她的麵上找到一絲波動。
熟料呂雉卻是一臉平靜:“他在哪裏登基與本宮何幹?登基前,他是大王,本宮是王後,登基後,他是皇帝,本宮是皇後,有什麽區別?”
“可是定陶是戚夫人的家鄉。”審食其再次試探道。
果然,呂雉聞言微微睜開了雙目,看向審食其的眸子透出狐疑:“你想說什麽?”
“大王選址在此,想必與戚夫人有關。”
“戚夫人?”呂雉收回目光,坐正了身子,她這幾日的心思都在趙子兒和管夫人身上,倒是把戚夫人給忽略了。
審食其適時的提醒讓呂雉對戚夫人再度警覺起來,自從來了定陶,戚夫人對自己向來恭敬有加,每日請安,從不曾忤逆,自己幾乎挑不出錯處。
可正是因為如此,呂雉才愈發忌憚,大王將其安置在戚府,自己對她鞭長莫及,而定陶更是其根基所在,倘若大王定都定陶,自己的中宮之位必受影響。
見呂雉不說話,審食其自是知曉她的顧慮,於是再度提醒道:“王後何不請樊將軍出麵,聯合眾臣勸說大王另擇登基地點?”
韓信的目光逐漸深邃起來,這樣的戚夫人明顯與傳聞中的不一樣。
戚夫人似有些猶豫,但還是忍不住開口道:“楚王可以不信我,但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楚王應該很明白,暫時的蟄伏是為了更有力的出擊,北方匈奴蠢蠢欲動,楚王自有起複的時候。”
韓信沉默不語,看向戚夫人的眸光百轉千回,手裏的柳條兒突然鬆開,韓信收回了目光:“說了這麽多?夫人究竟想要什麽?”
戚夫人這次沒有回避,看向韓信真誠道:“楚王的支持,如意的將來。”
韓信心中一震,眼底透出意外,適逢張樂捧著糕點上來,見到韓信的那刻,故作驚訝道:
“楚王怎得還在這裏?先前不是有事出去了麽?”
“回來了。”韓信淡淡地應了句。
戚夫人的目光不由得落向韓信,韓信卻隻是撥弄著手裏的茶盞,並未回應戚夫人。
“小姐,您的糕點好了。”張樂將剛做好的荷葉酥遞給戚夫人。
戚夫人接過:“謝謝!”
“這荷葉可是楚王費了好大勁才得來的。”張樂意有所指地瞄一眼韓信,韓信卻罔若未聞,自顧自倒一杯茶喝起來。
戚夫人心中一愣,猶豫片刻後對著韓信輕施一禮:“謝謝!”
韓信微微頷首,並無他言。
戚夫人見狀也不再多留,隨後轉身離開。
見韓信不說話,張樂忍不住好奇地湊上前去:“人我可是幫你留下了,你怎麽把人給聊走了?”
“聊完了,自然是要走的。”韓信看向窗外,手裏的茶盞握出了溫度:“原本就是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張樂狐疑地看一眼韓信:“萍水相逢楚王還不嫌費事地搞來荷葉?怎麽,難道不是為了搏美人一笑?”
韓信不語,看向張樂的眼中透出幾縷促狹:“張兄可喜歡有夫之婦?”
張樂聽得一愣,隨即擺頭:“秦律明確禁止淫佚,我可不敢想這事,要砍頭的。”
“秦律?”韓信笑著起身:“那你便等著漢王砍你的腦袋吧。”說罷韓信便揚長而去。
張樂莫名地看向韓信的背影,轉而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說漏了嘴,趕緊下意識地捂住了嘴巴。
---------------------
漢五年正月末,韓信正式聯合彭越、燕王臧荼、趙王張耳等諸侯王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
這一舉動,無疑使劉邦成為了眾望所歸,劉邦心悅,但卻依舊故作推辭:
“寡人聞古來帝號,隻有賢王可當此稱,虛名無實,殊不足取,今諸侯王乃推本王,本王乏德,豈敢收此尊號。”
“大王雖然出身貧寒,但能率領眾人掃滅暴秦,誅殺不義,安定天下,功勞超過諸王,您稱帝是眾望所歸。”韓信再次進言。
“大王,天下未定,人心未安。您若不稱帝,何以鎮服四方?”彭越亦開口道。
“況且。”張耳接著道:“自古以來,帝王之位,非賢者不可居。大王您仁德兼備,智勇雙全,正是天下百姓所期盼的明君。若您謙讓不前,隻怕天下人會失望。”
與此同時,各諸侯王亦紛紛勸進。
劉邦沉默片刻,他的目光掃過在場地每一位臣子,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期待和信任。劉邦見時機已成熟,於是亦不再推辭:
“既然如此,本王便順應天命,接受帝號,但本王要的不是虛名,而是為百姓謀福祉,使天下太平,不負眾望。”
眾人聞言紛紛跪拜,高呼“吾皇萬歲!”
--------------------
登基一事已定,劉邦選址定陶。
一則定陶地處中原,自古以來便是交通要衝,商貿繁榮,是連接南北的重要樞紐;
二則當下國內形勢尚未穩定,劉邦亟需借此盡快收服韓信統領的軍隊,同時促使韓信、彭越等諸侯王盡快前往封地;
三則亦可兌現與戚姬的承諾,二人在定陶邂逅,定陶於劉邦有著溫暖的意義。
--------------------
臨華殿,呂雉正斜倚在榻上小憩,因著呂嬃之死,她一直心中難平,時常心悸頭疼,醫師給開了安神的藥調理著,但效果不大,一到臨晚,便頭疼來襲。
這時,一雙清涼的手安撫住了呂雉的額頭,隨著太陽穴傳來的舒適的力道,呂雉緊鎖的雙眉終於有了鬆動。
審食其看著呂雉憔悴的容顏,手裏的力道亦愈加溫柔起來:
“王後何苦為難自己?叫大王瞧了多想。”
“多想?”呂雉雙目微闔,唇畔勾起一縷苦澀:“大王已經很久沒來臨華殿了,他又怎會瞧見?”
“卑職剛得到消息,大王準備在定陶登基。”審食其說著看向呂雉,想在她的麵上找到一絲波動。
熟料呂雉卻是一臉平靜:“他在哪裏登基與本宮何幹?登基前,他是大王,本宮是王後,登基後,他是皇帝,本宮是皇後,有什麽區別?”
“可是定陶是戚夫人的家鄉。”審食其再次試探道。
果然,呂雉聞言微微睜開了雙目,看向審食其的眸子透出狐疑:“你想說什麽?”
“大王選址在此,想必與戚夫人有關。”
“戚夫人?”呂雉收回目光,坐正了身子,她這幾日的心思都在趙子兒和管夫人身上,倒是把戚夫人給忽略了。
審食其適時的提醒讓呂雉對戚夫人再度警覺起來,自從來了定陶,戚夫人對自己向來恭敬有加,每日請安,從不曾忤逆,自己幾乎挑不出錯處。
可正是因為如此,呂雉才愈發忌憚,大王將其安置在戚府,自己對她鞭長莫及,而定陶更是其根基所在,倘若大王定都定陶,自己的中宮之位必受影響。
見呂雉不說話,審食其自是知曉她的顧慮,於是再度提醒道:“王後何不請樊將軍出麵,聯合眾臣勸說大王另擇登基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