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聽楊撿說小時候去過大姑家,不由得凝神細聽。
楊撿是個心思細致的人,見她步子放慢,猜得出她此時所想。說:“市委家屬大院裏的房子,每家都是獨門獨院二層小樓;晚上一亮燈,從遠處看,就像一個個城堡!”
小伊說:也許,他真去過?
“我還記得,你姑家裝修挺時髦,家具也挺時興,椅子、餐桌,都帶有俗氣的花紋;客廳的正麵牆上有一張山水畫,好像是市畫院的哪個馬屁精畫的什麽迎客鬆?”
小伊說:看來,他真去過!
“聽我媽說,我爸沒去世前和你姑父是同事。一開始,倆人關係好得跟……一個人似的。後來,你姑父對我媽說了很混賬的話,關係就臭了,兩家也斷絕了來往!我那時還小,大人之間具體發生了什麽,我也不清楚!”
小伊說:原來是這樣!十幾年過去,不知大姑父和他父親在天堂和好了沒有?
“其實你姑父不是什麽好人,雖然是市裏二把手,辦事能力挺強。但鋪張浪費、搞麵子工程、搞一言堂……這些大夥都知道。”
見她隻聽不語,他有些惱火:她是成老太婆的侄女!那老太婆心胸狹窄,但嘴皮子倒是利索。此時,對她的秉性不了解,但說話這一塊,她與那老太婆倒是不同。
姑侄之間因為血統關係,應該有相通之處吧?觀其外表,長得相像。
又轉臉瞥她一眼,他的語氣不由得厭惡道:“聽說你姑父在位時撈了不少錢,雖說人早就死了,但錢還沒花了吧?你穿的這雙鞋價格不菲,說明你姑沒虧待你。那你剛才蹲在河邊哭什麽?是零花錢給少了,還是……”
小伊說:這個家夥嘴欠,叭叭說了那麽多,淨是胡扯!
“話雖難聽,但他說的基本上是事實,我確實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寄生蟲’”。
見安心一直沉默,他不好再說什麽,跟在她後麵,走在橘黃色的路燈裏,左右橫跳踩她的影子。
大姑家與隔壁人家中間有棵洋槐樹,安心繞開前麵的樹,停住腳步,心想:還跟麽?
楊撿隻顧低頭想事情,並沒發現她繞開樹,突然停下。等他抬頭,已來不及閃躲,胸和她背上的書包,猛然觸撞到了一起;慣性使得她打了個趔趄。
他以為她會被自己撞倒,下意識地抓住她的肩膀,下巴自然地觸碰到她的頭,嘴唇也沾到幾根柔軟的發絲。
待到站穩,他慌忙鬆開手,語言也不敢再活潑,犯錯小孩子似的小聲道歉:“對不起,你突然停下,我躲閃不及……”
她輕輕“嗯”一聲,並沒回頭。也許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慌亂, 她象征性地彈了彈被他觸摸過的肩膀,朝著自家院門口走去。
她彈肩膀的這個動作讓他尷尬:嫌棄我的手弄髒她了麽?內心又莫名激動:和仇人老太婆的侄女接觸,竟是這般觸電的感覺!
他傻呆呆地站在原地,等待她回過頭和自己說一句話。或者,看自己一眼,哪怕是白眼。
但是她沒有。
他局促又快速說:“你到家了?不好意思我回去了再見!”身影消失在樹後的拐角處。
小伊說:你剛才突然停住,他驚慌得像是從後麵擁抱你。
“誰讓他跟得那麽近。”
小伊說:你還講不講理?繞過樹就急刹,誰能反應過來?
“我怕他跟到院門口被大姑看見。雖然我沒和他說一句話,但也解釋不清。我怎敢惹大姑生氣?”
小伊說:不要嚇唬自己。聽楊撿說,他們兩家的恩怨發生在十幾年前!那個時候,你大概兩三歲,還在老家受苦,根本不知道千裏之外,發生了什麽事故!俗話說,不知者不怪!
“話是這麽說,但我了解大姑,她是小心眼的人!她的親閨女和同父異母的兄弟說話都不行,何況是我?楊撿家與大姑家有怨仇,如果大姑知道我與她仇家的兒子來往,她一定會生氣攆我走!我又能去哪裏?”
小伊說:這還真是個問題。
……
回到家,想起楊撿說姑父在位時很貪……環顧滿屋的家私,一般人家確實使用不起。
一抬頭,看見大姑正在客廳看電視、織毛衣。
雖然她有好多件毛衣,厚薄、長短、樣式齊全。但是,大姑不停地織,並不是因為她需要。大姑隻是喜歡織,至於為什麽,大姑自己也說不清楚。
安心曾多次提醒:不用再織了,毛衣多了也穿不過來。
大姑似乎對這個淺顯的問題突然變得不解:“你……不喜歡穿毛衣嗎?”
她害怕撩起大姑記憶深處的那些又老又長,關於吃不飽、穿不暖的痛苦回憶。言不由衷:“我喜歡穿,但是,怕大姑累著!”
大姑愉快道:“不累!我喜歡織!”
而後,大姑還是不停地織,越織越勇敢,編織書上那些花裏胡哨的花式都敢嚐試。
……
她沒有告訴大姑在學校收到大哥的信;也沒說在康橋遇見一個叫楊撿的人。像往常一樣,喝粥、洗澡、看書。
睡前跳下床,輕輕走去大姑屋裏,小聲說:“明天學校要交材料費。”
大姑笑盈盈地從床頭櫃裏拿出二十塊錢給她。
她隻拿一張十塊,說:“隻需要六塊。”
大姑說:“剩下的四塊錢,你留著自己花吧!”
躺回床上,望著天花板,想:來到東北以後,小學讀了兩年半;初中讀了三年,加一起五年半。當年,爹隻留二百塊錢學費,夠麽?
小伊說:不夠。
“爹補上了麽?爹在信中從來沒提給學費的事,他把我丟在這裏就不管了!”
小伊說:爹帶著五娘去江南謀生也不容易,如果他掙到錢,會給你的,相信爹。
“爹是那種說到做不到的人,怎麽相信他?”
小伊說:爹沒補錢也好,不用加倍還了!
“大姑替爹補上的,也是要還的!隻是此時不知道數目而已!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她覺得這個事很重要,必須立刻得到答案,不然,夜裏又要做噩夢。翻身下床,光腳跑去問大姑。
大姑說:“他想給的,但是我沒要。”
她訝異:“真的?!”
“真的。你爹信裏說等攢到錢就寄過來。我回信說不用,我把你當成自家的孩子,當然不要他一分錢!”
小伊說:那二百變四百的賬,又怎麽說?
“欠爹那四百塊錢,我早晚會還的!”
見她呆立沉默,大姑疑惑道:“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你需要錢麽?”
她搖頭,跑回自己床上倒下。
在父親眼裏,子女如同一件破衣服,隨便一丟,再無瓜葛;在哥姐眼裏,和妹妹既已散開,便不再相幹。血緣親情如同清水,無色無味。
對於自己這樣藐小、卑微的人來說,生活,就是被不負責任的父母生下來,在親戚家苟活下去。被別人嘲笑是“寄生蟲”也隻能厚顏忍著,不然又能怎樣?
小伊說:活在人世間,都有難處,不必怨恨。
“我懶得恨!”
閉上眼,不一會就跌進噩夢。
夢裏,她滑進一個巨大的黑鍋裏,不知來路,也無去路,掙紮也是徒勞,索性學佛祖舍身喂虎,靜待誅戮。卻不知從何處傳來厲聲:你有兩個選擇,生或變成虛無!
她毫不猶豫地選擇虛無。在夢裏,她從那個恐怖的世界消失了,再也不用害怕。
楊撿是個心思細致的人,見她步子放慢,猜得出她此時所想。說:“市委家屬大院裏的房子,每家都是獨門獨院二層小樓;晚上一亮燈,從遠處看,就像一個個城堡!”
小伊說:也許,他真去過?
“我還記得,你姑家裝修挺時髦,家具也挺時興,椅子、餐桌,都帶有俗氣的花紋;客廳的正麵牆上有一張山水畫,好像是市畫院的哪個馬屁精畫的什麽迎客鬆?”
小伊說:看來,他真去過!
“聽我媽說,我爸沒去世前和你姑父是同事。一開始,倆人關係好得跟……一個人似的。後來,你姑父對我媽說了很混賬的話,關係就臭了,兩家也斷絕了來往!我那時還小,大人之間具體發生了什麽,我也不清楚!”
小伊說:原來是這樣!十幾年過去,不知大姑父和他父親在天堂和好了沒有?
“其實你姑父不是什麽好人,雖然是市裏二把手,辦事能力挺強。但鋪張浪費、搞麵子工程、搞一言堂……這些大夥都知道。”
見她隻聽不語,他有些惱火:她是成老太婆的侄女!那老太婆心胸狹窄,但嘴皮子倒是利索。此時,對她的秉性不了解,但說話這一塊,她與那老太婆倒是不同。
姑侄之間因為血統關係,應該有相通之處吧?觀其外表,長得相像。
又轉臉瞥她一眼,他的語氣不由得厭惡道:“聽說你姑父在位時撈了不少錢,雖說人早就死了,但錢還沒花了吧?你穿的這雙鞋價格不菲,說明你姑沒虧待你。那你剛才蹲在河邊哭什麽?是零花錢給少了,還是……”
小伊說:這個家夥嘴欠,叭叭說了那麽多,淨是胡扯!
“話雖難聽,但他說的基本上是事實,我確實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寄生蟲’”。
見安心一直沉默,他不好再說什麽,跟在她後麵,走在橘黃色的路燈裏,左右橫跳踩她的影子。
大姑家與隔壁人家中間有棵洋槐樹,安心繞開前麵的樹,停住腳步,心想:還跟麽?
楊撿隻顧低頭想事情,並沒發現她繞開樹,突然停下。等他抬頭,已來不及閃躲,胸和她背上的書包,猛然觸撞到了一起;慣性使得她打了個趔趄。
他以為她會被自己撞倒,下意識地抓住她的肩膀,下巴自然地觸碰到她的頭,嘴唇也沾到幾根柔軟的發絲。
待到站穩,他慌忙鬆開手,語言也不敢再活潑,犯錯小孩子似的小聲道歉:“對不起,你突然停下,我躲閃不及……”
她輕輕“嗯”一聲,並沒回頭。也許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慌亂, 她象征性地彈了彈被他觸摸過的肩膀,朝著自家院門口走去。
她彈肩膀的這個動作讓他尷尬:嫌棄我的手弄髒她了麽?內心又莫名激動:和仇人老太婆的侄女接觸,竟是這般觸電的感覺!
他傻呆呆地站在原地,等待她回過頭和自己說一句話。或者,看自己一眼,哪怕是白眼。
但是她沒有。
他局促又快速說:“你到家了?不好意思我回去了再見!”身影消失在樹後的拐角處。
小伊說:你剛才突然停住,他驚慌得像是從後麵擁抱你。
“誰讓他跟得那麽近。”
小伊說:你還講不講理?繞過樹就急刹,誰能反應過來?
“我怕他跟到院門口被大姑看見。雖然我沒和他說一句話,但也解釋不清。我怎敢惹大姑生氣?”
小伊說:不要嚇唬自己。聽楊撿說,他們兩家的恩怨發生在十幾年前!那個時候,你大概兩三歲,還在老家受苦,根本不知道千裏之外,發生了什麽事故!俗話說,不知者不怪!
“話是這麽說,但我了解大姑,她是小心眼的人!她的親閨女和同父異母的兄弟說話都不行,何況是我?楊撿家與大姑家有怨仇,如果大姑知道我與她仇家的兒子來往,她一定會生氣攆我走!我又能去哪裏?”
小伊說:這還真是個問題。
……
回到家,想起楊撿說姑父在位時很貪……環顧滿屋的家私,一般人家確實使用不起。
一抬頭,看見大姑正在客廳看電視、織毛衣。
雖然她有好多件毛衣,厚薄、長短、樣式齊全。但是,大姑不停地織,並不是因為她需要。大姑隻是喜歡織,至於為什麽,大姑自己也說不清楚。
安心曾多次提醒:不用再織了,毛衣多了也穿不過來。
大姑似乎對這個淺顯的問題突然變得不解:“你……不喜歡穿毛衣嗎?”
她害怕撩起大姑記憶深處的那些又老又長,關於吃不飽、穿不暖的痛苦回憶。言不由衷:“我喜歡穿,但是,怕大姑累著!”
大姑愉快道:“不累!我喜歡織!”
而後,大姑還是不停地織,越織越勇敢,編織書上那些花裏胡哨的花式都敢嚐試。
……
她沒有告訴大姑在學校收到大哥的信;也沒說在康橋遇見一個叫楊撿的人。像往常一樣,喝粥、洗澡、看書。
睡前跳下床,輕輕走去大姑屋裏,小聲說:“明天學校要交材料費。”
大姑笑盈盈地從床頭櫃裏拿出二十塊錢給她。
她隻拿一張十塊,說:“隻需要六塊。”
大姑說:“剩下的四塊錢,你留著自己花吧!”
躺回床上,望著天花板,想:來到東北以後,小學讀了兩年半;初中讀了三年,加一起五年半。當年,爹隻留二百塊錢學費,夠麽?
小伊說:不夠。
“爹補上了麽?爹在信中從來沒提給學費的事,他把我丟在這裏就不管了!”
小伊說:爹帶著五娘去江南謀生也不容易,如果他掙到錢,會給你的,相信爹。
“爹是那種說到做不到的人,怎麽相信他?”
小伊說:爹沒補錢也好,不用加倍還了!
“大姑替爹補上的,也是要還的!隻是此時不知道數目而已!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她覺得這個事很重要,必須立刻得到答案,不然,夜裏又要做噩夢。翻身下床,光腳跑去問大姑。
大姑說:“他想給的,但是我沒要。”
她訝異:“真的?!”
“真的。你爹信裏說等攢到錢就寄過來。我回信說不用,我把你當成自家的孩子,當然不要他一分錢!”
小伊說:那二百變四百的賬,又怎麽說?
“欠爹那四百塊錢,我早晚會還的!”
見她呆立沉默,大姑疑惑道:“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你需要錢麽?”
她搖頭,跑回自己床上倒下。
在父親眼裏,子女如同一件破衣服,隨便一丟,再無瓜葛;在哥姐眼裏,和妹妹既已散開,便不再相幹。血緣親情如同清水,無色無味。
對於自己這樣藐小、卑微的人來說,生活,就是被不負責任的父母生下來,在親戚家苟活下去。被別人嘲笑是“寄生蟲”也隻能厚顏忍著,不然又能怎樣?
小伊說:活在人世間,都有難處,不必怨恨。
“我懶得恨!”
閉上眼,不一會就跌進噩夢。
夢裏,她滑進一個巨大的黑鍋裏,不知來路,也無去路,掙紮也是徒勞,索性學佛祖舍身喂虎,靜待誅戮。卻不知從何處傳來厲聲:你有兩個選擇,生或變成虛無!
她毫不猶豫地選擇虛無。在夢裏,她從那個恐怖的世界消失了,再也不用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