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蚩尤是農部落的名稱
蚩尤見之正史,載於《史記·五帝本紀》黃帝紀。因其有與黃帝爭戰失敗的經曆而聞名。
曆代史家為作之作注。裴駰撰《史記集解》引應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轉達引《漢書音義》臣瓚引《孔子三朝記》雲:“蚩尤,庶人之貪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說法。
之後,司馬貞撰《史記索隱》,對“天子”“與庶人”兩說提出質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諸侯相侵伐,蚩尤最為暴”,析其意,蚩尤非為天子,又引《管子·地數篇》所言“蚩尤受廬山之金而作五兵”,說明蚩尤並非庶人。進而提出“蚩尤蓋諸侯號也”之說。
然則,張守節撰《史記正義》,引《龍魚圖》雲:“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歎。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製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製八方。蚩尤沒後,天下複優亂。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
引述這一夾雜神話的民俗傳說,顯然對“諸侯”“天子”“庶人”諸說都有否定之義。因為,僅是一幅遺像便足以使“八方萬邦皆為弭服”,其威風遠非一般諸侯可比,亦非庶人可及。然而,又有天遣玄女助黃帝而非助蚩尤之說,可見蚩尤亦與“天子”無緣。
諸學者之所以把“天子”“庶人”“諸侯”等概念硬往蚩尤身上套,明顯是局限於周秦封建社會結構模式的認識框架,因而不能正確詮釋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蚩尤身份及這一概念的社會曆史的內涵。
蚩尤所處的時代,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正值“神農氏世衰”之時。
神農氏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民明農耕生產工具耒、耜的一個氏族。《易·係辭》記:“神農氏作,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從此,在中華大地上,許多以狩獵和采集為主要謀生手段的族硌先後轉向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如《白虎通義》記:“古之人民皆食禽獸之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製耒耜,教民農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氏”。這是對狩獵肉食的族群轉向農耕生產曆史的追憶。又如《淮南子·修務訓》記:“古者民茹草飲水,采草木之實,食螺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這又是對采儲果實及螺蚌之肉為主食的族群轉向農耕生產曆史的記憶。
耒耜的發明是中國原始社會生產力的一次大飛躍,它奠定了中國原始農業的基礎,導致了一個新的曆史時代即“神農氏之世”的出現。神農氏功績偉烈,被尊為“農皇”,又稱“地皇”。《尚書大傳·卷第四》說:“神農為農皇也。……神農以地紀,悉地力種穀疏,故托農皇於地”。指其功德之實質在發揮地力,亦稱“地皇”。
在中華遠古傳說中,“皇”的意思有兩層:一是有重大發明功大德美澤被天下者,“皇,君也,美也,大也”[1],如燧人氏發明個鑽木燧取火而被尊為“燧皇”[2];伏羲氏作結繩而為網罟,用於捕獸撈魚,並製定婚姻嫁娶之禮,使人類本身的繁衍進入健康有序的軌道,因而被尊為“羲皇”[3]。二是指不存在公共權力的早期原始社會,“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4],“煩一夫擾一婦以勞天下,不為皇也。不擾匹婦故為皇”[5]。其情景如《莊子·盜蹠》所述:“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於於,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
到了神農氏晚期,由於農耕業逐漸成為主要生產方式,遊蕩覓食的原始群也漸次定居,逐步形成氏族社會,並發展為部落組織,出現擁有超出本部落影響力的部落聯盟首領,這就是“帝”。《說文解字》釋:“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諦”是指“審諦”,即舉措詳謹周密,合乎客觀規律。《白虎通義》說,“德合天者稱帝”[6]。“王天下之號”是指超越部落範圍的號召力。“帝”的稱號出現標誌著原始社會從早期遊群和氏族社會階段向晚期部落社會階段的轉變。此時,神農氏也開始被稱為“炎帝”。
“炎帝”之“炎”,其義有二:一是火光,焚燒。《說文解字》釋:“炎,火光上也”。《玉篇》釋:“炎,熱也,焚也”。這與原始農業離不開“火耕”有關。所謂“火耕”,是指先砍倒燒光荒地上的雜草灌木,然後耕種點播的一種墾殖手段。二是指南方之神。《漢書·卷七十四》:“南方之神炎帝”,這是從黃河流域的地理視角而言,發祥於湖北厲山,崩葬於湖南茶陵的神農氏當屬南方無疑。
從被尊為“農皇”的“神農氏之世”,到被稱為“炎帝”的“神農氏世衰”之時,是一個曆史的轉折時代。
蚩尤活躍於曆史舞台之時,即“神農氏世衰”的“炎帝”之時。當時部落林立,各部落依仗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武力互相爭鬥,不再服從由於發明耒耜的功績而自然形成的部落聯盟首領炎帝神農氏的約束。“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蚩尤最為暴”[7]。此所言“諸侯”,並非周秦社會製度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貴族,而是指原始社會末期的各部落酋長。蚩尤是其中之一。
“蚩”是貶詞。《說文解字》釋為“蟲也”。作冠詞用,若今之詈辭“小爬蟲”之類。《六書正偽》曰:“凡無知者,皆為蚩名之”。“尤”為部落名。尤又作由,意為農。楊慎《丹鉛錄》雲:“由與農通”。《韓詩外傳》雲:“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呂氏春秋·勿躬》例舉“管子複於桓公曰:‘墾田大邑,辟土藝粟,盡地力之利,臣不若甯,請置以為大由’”。注:“大由,大農也”。《管子·省官》說:“相高下,視肥,觀地力,明詔期,前後農夫,以時均修焉;使五穀桑麻,皆安其處,由田之事也”。詔期即《禮記·月令》所謂“王命布農事”之日期。由田即農田,亦農官之謂也。《錢譜》神農幣文“農”作“由”。“尤”是依傳聞所記部落名稱,與“由”為同音異字。故“尤”部落即“由”部落,亦即農部落。貶之即謂“蚩尤”。中國古代對氏族及部落的名稱與其酋長名稱和氏族部落民名稱常常不加區別地稱呼,所以,“蚩尤”既為部落名,亦為該部澆酋長與部落民之共名
二、蚩尤與炎帝、黃帝的關係蚩尤與炎帝有族裔的關係。《路史·蚩尤傳》說:“蚩尤薑姓,炎帝之裔也”。
炎帝與蚩尤均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同屬農耕部澆聯盟。炎帝部落為神農氏族之直係後裔,仰成於其先祖神農氏發明耒耜功績之餘烈,得以居逐耕部落聯盟之首,而稱“炎帝”。炎帝與神農氏既屬於兩個不同的曆史階段,故《史記·封禪書》例舉封禪大典時,將神農氏與炎帝分列先後。在《史記·五帝本紀》中,關於神農氏與炎帝的記敘非常貼近,但未予指明其間的關係。《帝王世紀》說:“神農氏作,是為炎帝”,已經注意到二者的親緣關係。《漢書2古今人表》及《易·係辭》疏將為帝與神農氏合稱呼為“炎帝神農氏”。
《易·係辭》疏引《帝王世紀》雲,“炎帝”之號,凡傳八世: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見蚩尤部澆嶄露頭角。
蚩尤部落是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的一群農耕部落中實力最強的一個部落。其實力雄厚的原因,一是益於其居地產鹽;二是在煮鹽的生產過程中,發明了冶煉金屬與製作兵器。
《夢溪筆談2卷三》記:“解州鹽澤,方麵二十裏。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嚐溢;大旱未嚐涸。[氵鹵]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宋代解州治在今山西運城市解州鎮。鹽澤今名解池,素有“國寶”之譽,有硫酸鈉、氯化鈉、硫酸鎂等鹽,含鈣、碘、鉀、硼、鋰、銫、鍶等稀有元素。《太平寰宇記·卷四六》客觀存在邑縣條下記:“蚩尤天在縣南一十八裏”。故安邑縣即今縣,亦受轄於運城市。這裏曾經是蚩尤部落的居地。得鹽澤之富,蚩尤部落才有實力與黃帝抗爭。如《史記·五帝本紀》雲:“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管子·地數篇》說:“葛廬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製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製之,以為雍狐之戟芮戈,是歲相兼者諸侯二十”。葛廬之山及雍狐之山具體所指無考。其地處當不會離今運城市太遠。或者就在其地。“金”泛指金屬,不限於黃金。
與今山西運城市相鄰的今河南三門峽市,也是農部落的聚居中心。數千年之後,這裏仍有神農氏後裔。《史記·本周紀》載,周武王伐紂成功,“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裴駰《史記集解》注釋:“《地理誌》弘農陝縣有焦城,故焦國也”。《漢書·地理誌》弘農郡,首縣弘農,治在今河南靈寶縣。陝縣今屬三門峽市。《地理誌》載弘農郡“有鐵官,在池”池即今澠池縣,亦屬三門峽市。靈寶縣有金礦,至今仍有重大開采價值。其它如銀、銅、鐵、鋅、鋁等礦藏資源儲量也很豐富,該地區具有金屬冶煉的必備條件。相傳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處,即在靈寶縣境內[8],其相對曆史年代在軒轅與蚩尤之戰後。這一地區不僅礦藏豐富,而且土地肥饒,盛產五穀林果及紫胡、天麻、黃苓、丹參等中草藥,宜於農耕部落居住。
由史籍所載觀之,蚩尤部落因得鹽池之利,金屬冶煉之法,成為以炎帝為首的農耕部落聯盟中實力最雄厚的一個部落。蚩尤與炎帝同為神農氏後裔,顯赫者稱炎帝,失敗者稱蚩尤。
關於蚩尤與黃帝之戰,載籍所見,有三種說法:一說是黃帝勝炎帝之後,再勝蚩尤而鞏固帝位,黃帝與蚩尤之戰似為黃炎之戰爭的餘波;另一說是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訴於黃帝,二帝聯手殺蚩尤於中冀;三說是蚩尤作兵攻黃帝,兵敗被殺。
第一種說法如《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誌。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太史公言黃帝名軒轅,國號有熊軒轅本意為車,應是指發明製作車的技術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領的名稱,如發明製作農耕工具技術稱神農氏,發明製作捕撈工具技術而稱伏羲氏,發明鑽燧取火技術稱燧人氏然。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為部落。熊、羆、貔、貅、、虎為六種獸名,應是有熊部落中六個氏族的名稱,或謂圖騰。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慶縣。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縣,與阪泉相距不遠。
第二種說法見於《逸周書·嚐麥解》:“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廣平之地曰阿。爭戰發生在涿鹿山下的開闊地帶,隅指角落,“九”意指多,並不限於具體數目八加一。“九隅無遺”是說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遺地。地冀指中原冀州。《爾雅·釋地》:“兩河間曰冀州”。郭璞注:“自東河至西河”。當時把黃河入海處稱為東河,河套向南流處稱西河。《周禮·職方》記:“正北曰並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屬之;“東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屬之。上古冀州位於幽、並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傳說蚩尤被殺之處,在今山西運城解州。
第三種說法如《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風伯雨師是農耕蚩尤部落專司氣象的巫師,後為農業氣象神,立有廟,歲時奉詞。《韓非子·十過》說:“昔者黃帝俁鬼神於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反映了風伯雨師與蚩尤部落之密切關係,因為農業部落生產的豐收部是與風調雨順分不開的。
三說孰是,今已無考查之可能與必要。對於此類滬傳千年後才被記入載籍的史前傳說,史學家注視的焦點,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學者關心的問題,則是該傳說反映出的族體的類型、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和衍變的過程。
蚩尤戰敗後的結果,一說是被黃帝擒殺,如前引述《史記》《逸周書》《山海經》所記;另一說是受到黃帝重用,如《龍魚河圖》所言:“黃帝製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製八方”。逮至秦漢,民間尚有以蚩尤為兵主行禮祠之俗。以致秦始皇東遊及高祖劉邦起兵,皆從民俗禮祠蚩尤,見載於《史記·封禪書》及《史記·高祖本紀》。
《管子·五行》亦有黃帝重用蚩尤的記載:“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為當時”。“當時”是中原黃帝部落聯盟的一種公職名稱,其地位與職能約與《周禮》中的“天官”相類,亦近似於後世各朝之宰相,是輔佐部落聯盟首領(帝)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務的部宰。此處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曆法歲時月令的經驗知識。熟悉這些知識,是安排農業部落生產生活,管理好農業部落社會的關鍵。
關於蚩尤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的記載,反映了黃帝與蚩尤關係的不同階段與不同側麵。“蚩尤”本是農部落的他稱,既是對部落酋長的他稱,也是對部落全體成員的他稱。蚩尤部落的第一任酋長稱蚩尤,第二任酋長亦稱蚩尤;第一代部落成員稱蚩尤,第二代部落成員仍然被稱為蚩尤。如同《大載禮記·五帝德》記“黃帝三百年”之類傳言的實際內涵。把黃帝與蚩尤的戰後關係放到原始部落戰爭的曆史背景中去認識,殺戮是不可避免的,斬盡殺絕又是不可能的,最終隻能是讓戰敗的部落在服從的條件下保持原狀生活下去。
三、蚩尤的遺裔
在蚩尤部落活動過的地方留下了聚居點(後世所謂“城”)、墳塚、祀祠等遺跡的記載,追溯這些遺跡,可以看出蚩尤部落的活動地區,以現其遺裔的線索。
關於蚩尤城的記載,見於(水經注·卷十三)涿水條記:“涿水出涿鹿山,世謂之張公泉,東北流經涿鹿縣故城南……〈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裏有蚩尤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並側流注阪泉”。又引〈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麵”。故涿鹿在今河北涿鹿縣。涿水待考。蚩尤泉在今涿鹿縣。阪泉在今北京市延慶縣。新安縣有蚩尤屋場等。
《太平寰宇記·河東道七》客觀存在邑縣條下記:“蚩尤城在縣南一十八裏……其城今摧毀”。故安邑縣治在今山西運城市安邑鎮。
關於蚩尤塚的記載,見於《皇覽·墓塚記》:“蚩尤塚,在東平壽張縣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肩髀塚在山陽郡钜野縣重聚,大小與闞塚等”。三國時之東平壽張縣治在今山東陽穀縣壽張鎮。山陽钜野縣治在今山東巨野縣。
關於蚩尤祠的記載,見於《史記·封禪書》。秦始皇東巡遊,封泰山,禪梁父,禮祠齊八神。八神之中,“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今山東東平縣即其故治。又,《漢書·地理誌》東郡壽良(張[9])縣條下記:“蚩尤祠在西北(涑)[10]上,有朐城”。漢東郡壽起兵之時,“祠黃帝蚩尤於沛庭”。秦時沛縣,治在今江蘇徐州市沛縣。沛縣東境隔微山湖與山東相望。
《逸周書·嚐麥解》中,有“命蚩尤於宇少昊”之語。這裏的“宇”釋為“邊”。於屋則簷邊為宇,於國則四垂為宇。意思是說蚩尤部落曾被安排在少昊部落的邊垂居住。當時少昊部落居地,以曲阜為中心。《左傳2定四年》杜預注:“少昊墟,曲阜也,在魯城內”。蚩尤在少昊之西垂。
《述異記·卷上》雲:“太原村落間祭蚩尤神,不用牛頭”。又雲“漢武時,太原有蚩尤神晝見……其俗遂為立祠”。又載:“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載牛角而相。漢造角戲,蓋其遺製也”。秦漢置太原郡,屬並州,首縣晉陽,治在今山西太原市。兩漢時的冀州,地在今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
依上列籍記述,關於蚩尤的遺跡、遺俗、傳說,曆數千年之久,逮至秦漢,仍然以濃烈的色彩保存於民間。在北至河北涿鹿,西至山西太原運城,東到山東東平,南至江蘇沛縣的廣大地區,禮祠蚩尤之俗經久不衰。按“民不祀非族”的古俗,這些地區定有為數眾多的蚩尤遺裔,才能具備形成和保持這種祭祀蚩尤民俗的社會條件。這些地區在兩漢時期又是漢族政治經濟文化的腹心之地,無疑有相當多的蚩尤遺裔成為漢族成員。
蚩尤遺裔見於載籍者,有鄒氏屠氏。王嘉《拾遺記》載:“軒轅去蚩尤之凶,遷其民善者於鄒屠之地,遷惡者於有北之鄉。其先以地命族,後分為鄒氏屠氏”。鄒姓屠姓今為漢族常姓。
“有北之鄉”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見於《詩·小雅·巷伯》,也穎達疏:“北方太陰之氣寒涼而無土毛,不生草木,寒凍不可居處”。說明曾經有一部份蚩尤遺裔被遷到北方。蒙古族學者陶克濤著《氈鄉春秋——匈奴篇》,論蚩尤是匈奴在傳說時代的稱號,被黃帝北逐的葷粥當是蚩尤[11](部落遺裔)。司馬貞《史記索隱》釋葷粥:“匈奴之別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儼]狁,漢曰匈奴”,《周書·帝紀第一》:“太祖文皇帝守文氏,諱泰,字黑獺,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朔野”。《新唐書·宰相世係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單於之裔”。
古有仇猶國,公元前457年被晉國智伯所滅。《史記·樗裏子傳》記:“智伯之伐仇猶,遺之廣車,因隨之以兵,仇猶遂亡”。今山西盂縣東北有仇猶國遺址。仇猶與蚩尤音近,其國或為蚩尤遺裔所建。
蚩尤部落遺裔之向南遷者,不見經傳,但存口碑。黔東南苗族史詩《楓木歌》,說苗族始祖薑央(炎)是從楓樹樹心中生出來的。苗族學者聯係《山海經·大荒南經》記:“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謂楓木”。論證苗族為蚩尤之裔[12]。《苗族簡史》載:“川南、黔西北一帶有蚩尤廟,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從楓木中生出苗族始祖之傳說,實涵蚩尤再世之象征意義。
《尚書·周書·呂刑》將蚩尤與苗民相提並論:“蚩尤惟始作亂,延及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奸宄奪攘矯虔。苗民弗用靈,製以刑”。說“作亂”是從蚩尤開始的,延及平民,無不以各種方式取人財物:群行攻劫曰寇,殺人曰賊,以鴟張跋扈為義;作亂在外曰奸,作亂在內曰宄,強取曰奪,竊取曰攘,詐取曰矯,固取為虔。“靈”意為善,即不以善教化,而是製作刑法。指斥苗民沿襲了蚩尤之習性。時至今日,布依族仍稱苗族為“布由”。布依族“布”意為“人”或“族”。在祠法上是限製成分在中心成分之後,“布由”意為“由族”亦可記為“尤族”。與蚩尤部落的他稱一致。
《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氏崩葬長沙茶鄉。茶鄉即今湖南茶陵縣,在湘贛邊界羅霄山脈西側。古三苗居地亦曾及於湘贛間。據《史記·吳起列傳》記:“昔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洞庭即今日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陽湖。因此,三苗極可能是從神農氏之裔,或即蚩尤(農部落)之遺裔發展而來的遊耕農部落群。苗族普遍存在長時間遠距離遷徙的傳說曆史。這是與其較長時間地保持遊耕農業經濟的生產方式分不開的。當然,也有政治和社會的原因。
還應當注意到,如同漢族是多元形成的一樣,作為中國南方的一個古老的族群,苗族原初的族源即呈現出多元性。苗族古稱“苗民”或“三苗”。除了上述炎帝神農氏和蚩尤(農部落)與“苗民”、“三苗”有直接的族源關係而外,黃帝之裔縉雲氏、顓頊之裔驩頭也都分別是三苗、苗民的主要族源之一。在榕江一偏僻苗塞中發掘出的“苗族古歌”,解答了榕江西山上“苗王廟”的千古之謎,同時解釋並確認了“苗王廟”所供的祖像是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
“三苗”之始見載籍,有《尚書·虞書》:“竄三苗於三危”。孔穎達疏:“三苗,國名,縉雲氏之後”。此所謂“國名”,實為部落名稱。“縉雲氏”是黃帝部落中的一個氏族名稱,後發展為部落名稱。《史記正義》案:“黃帝有熊國君,號曰有熊氏,又曰縉雲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直接指縉雲氏為黃帝。《史記集解》說黃帝“亦號軒轅氏”。杜預注《左傳·文十八年》:“縉雲,黃帝時官名”。此所謂“官名”,實指黃帝部落的分職名稱。《左傳·昭十七年》記:“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名”。即以雲作為本部落以氏族為單位的軍事編製(雲師)的名稱和該氏族所擔任的部落公職名稱(雲名)。
《史記集解》引應劭曰:“黃帝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春官為表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列出春夏秋冬的官名,如《周禮》,春官宗伯管祭祀禮樂,夏官司馬管行政軍事,秋官司寇管刑法禁令,冬官司空管工程建設。這種以雲為公職名稱是早期黃帝部落內部由各氏族分別擔任的部落公職,至於黃帝成為部落聯盟首領之後,由各部落分別擔任的部落聯盟公職名稱,如《管子·五行》所記,則稱為“當時”(天官)、“稟者”(地官)、“土師”(春官)、“司徒”(夏官)、“司馬”(秋官)、“李”(冬官)。今浙江省有縉雲縣,其縣有縉雲山,相傳為黃帝遊仙之處。
《廣韻》釋“竄”為“放也”,即流放之意。“三危”,孔安國傳曰:“西裔之山”,裔指邊遠之地。《山海經·西山經》有“三危之山”,郭璞注:“今在敦煌郡”。漢置敦煌郡,治在今甘肅敦煌市。敦煌市東北有三危山,今置三危鎮。《史記·五帝本紀》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戎”本意指山間穀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於山間穀地之人,今之所謂“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今日黔西北苗族流傳的古史傳說,言其祖先原住積石山以西,從日沒方向移到積石山,經過若幹代的長途遷徙,渡過黃河,到了長江中遊一帶,最後進入西南地區。[13]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敦璞注:三苗之民)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驩頭又作驩兜,見《尚書·舜典》:“放驩兜於崇山”。又作驩兜,見《史記·五帝本紀》:“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屬武陵山區,行政建置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簡史》說,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與驩兜有親緣關係。石姓有大小之分,大石姓在苗語中被稱為“驩兜”,[14]瀘溪、花垣有驩兜墓、驩廟。
綜合漢文古籍記載,蚩尤是中國原始社會末期活躍在今河北山西及山東西部的一個農耕部落名稱,即該農耕部落酋長與部落民之共同名稱。蚩尤部落為神農氏氏族後裔,屬炎帝部落聯盟。傳說蚩尤部落善長於金屬冶煉和製造兵器。蚩尤部落與黃帝部落爭戰失敗,其遺裔大部份留居中原。據《管子》所記,蚩尤部落加入了黃帝為首的部落聯盟,並在其中擔任了重要公職。《拾遺記》載,鄒氏、屠氏為其遺裔中可查之姓氏。
蚩尤部落中一部份遷到北方,與葷粥(匈奴之別名)有族源關係。
蚩尤部落中的南遷者,與苗民、三苗有族源關係。三苗來源呈多元性,除蚩尤遺裔之名,尚有黃帝縉雲氏之後,顓頊氏之後等。
從關於蚩尤和三苗傳說的記述中,可以看到中華大地上,原始社會末期部落間由匯聚、爭戰、融合、遷徙待環節所構成的大規模的攪拌運動。這種攪拌運動造成了中華各族在起源形成階段就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狀況。
黃帝戰蚩尤
數千年前,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黃帝是黃河流域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另一個有名的部落首領叫炎帝。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長江流域有一個九黎族,他們的首領名叫蚩尤,十分強悍。
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個個獸身人麵,銅頭鐵臂猛無比。他們擅長製造刀、弓弩等各種各樣的兵器。蚩尤常常帶領他強大的部落,侵略騷擾別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炎帝沒辦法,逃到黃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請求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部落的禍害,於是聯合各部落首領,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戰”。
戰爭之初,蚩尤憑借著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連連取勝。後來,黃帝請來龍和其它奇怪的猛獸助戰。蚩尤的兵士雖然凶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黃帝的兵士無法繼續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神”和“雨神”來助戰。黃帝也不甘示弱,請來天上的“旱神”幫忙,驅散了風雨。一刹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裏。
蚩尤又用妖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利用天上北鬥星永遠指向北方的現象,造了一輛“指南車”,指引兵士衝出迷霧。
經過許多次激烈的戰鬥,黃帝先後殺死了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並最終活捉了蚩尤。黃帝命令給蚩尤帶上枷鎖,然後處死他。因為害怕蚩尤死後作怪,將他的頭和身子分別葬在相距遙遠的兩個地方。蚩尤戴過的枷鎖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楓林,每一片血紅的楓葉,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跡。
蚩尤死後,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也用來恐嚇敢於和他作對的部落。後來,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支持,漸漸成為所有部落的首領。
黃帝多才多藝,有許多發明創造,像造宮殿、造車、造船、製作五色衣裳等等。黃帝的妻子嫘祖,也是一位發明家。本來,蠶隻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是嫘祖教人們養蠶、繅絲、織帛,從此,中國開始有了絲綢文明。黃帝發明了亭子後,她還發明了雨天能移動的亭子——雨傘。
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後代的人都認為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國人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中國人還在黃河邊上的陝西省黃陵縣北麵的橋山上建造了一座“黃帝陵”。每年春天,世界各地的華人代表都聚集到這裏,共同朝拜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
黃帝戰蚩尤另外一個版本
黃帝打敗炎帝之後,許多諸侯都想擁戴他當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孫不甘心向黃帝臣服,幾次三番挑起戰爭,尤以蚩尤為甚。
蚩尤是炎帝的孫子。據說,蚩尤生性殘暴好戰,他有八十一個兄弟,都是能說人話的野獸,一個個銅頭鐵額,用石頭鐵塊當飯吃。蚩尤原來臣屬於黃帝,可是炎帝戰敗後,蚩尤在廬山腳下發現了銅礦,他們把這些銅製成了劍、矛、戟、盾等兵器,軍威大振,便起野心要為炎帝報仇了。蚩尤聯合了風伯、雨師和誇父部族的人,氣勢洶洶地來向黃帝挑戰。
黃帝生性愛民,不想戰伐,一直想勸蚩尤休戰。可是蚩尤不聽勸告,屢犯邊界。黃帝不得已,歎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養虎為患了。現在他不行仁義,一味侵犯,我隻有懲罰不義!”於是黃帝親自帶兵出征,與蚩尤對陣。
黃帝先派大將應龍出戰。應龍能飛,能從口中噴水,它一上陣,就飛上天空,居高臨下地向蚩尤陣中噴水。刹那間,大水洶湧,波濤直向蚩尤衝去。蚩尤忙命風伯雨師上陣。風伯和雨師,一個刮起滿天狂風,一個把應龍噴的水收集起來,反過來兩人又施出神威,刮風下雨,把狂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應龍隻會噴水,不會收水,結果,黃帝大敗而歸。
不久,黃帝重整軍隊,重振軍威,再次與蚩尤對陣。黃帝一馬當先,領兵衝入蚩尤陣中。蚩尤這次施展法術,噴煙吐霧,把黃帝和他的軍隊團團罩住。黃帝的軍隊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敵人,被圍困在煙霧中,殺不出重圍。就在這危急關頭,黃帝靈機一動,猛然抬頭看到了天上的北鬥星,鬥柄轉動而鬥頭始終不動,他便根據這個原理發明了指南車,認定了一個方向,黃帝這才帶領軍隊衝出了重圍。
這樣,黃帝和蚩尤一來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結果是黃帝勝少敗多,黃帝心中非常焦慮不安。這一天,黃帝苦苦思索打敗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覺昏然睡去,夢見九天玄女交給他一部兵書,說:“帶回去把兵符熟記在心,戰必克敵!”,說罷,飄然而去。黃帝醒後,發現手中果真有一本《陽符經》。打開一看,隻見上麵畫著幾個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後。”黃帝頓然悟解,於是按照玄女兵法設九陣,置八門,陣內布置三奇六儀,製陰陽二遁,演習變化,成為一千八百陣,名叫“天一遁甲”陣。黃帝演練熟悉,重新率兵與蚩尤決戰。
為了振奮軍威,黃帝決定用軍鼓來鼓舞士氣。他打聽到東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著一頭慢獸,叫“夔”,它吼叫的聲音就像打雷一樣。黃帝派人把夔捉來,把它的皮剝下來做鼓麵,聲音震天響。黃帝又派人將雷澤中的雷獸捉來,從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頭當鼓槌。傳說這夔牛鼓一敲,能震響五百裏,連敲幾下,能連震三千八百裏。黃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麵鼓,使得軍威大振。
為了徹底打敗蚩尤,黃帝特意召來女兒女魃助戰。女魃是個旱神,專會收雲息雨。平時住在遙遠的昆侖山上。
黃帝布好陣容,再次跟蚩尤決戰。兩軍對陣,黃帝下令擂起戰鼓,那八十麵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響,聲音震天動地。黃帝的兵聽到鼓聲勇氣倍增;蚩尤的兵聽見鼓聲喪魂失魄。蚩尤看見自己要敗,便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施起神威,凶悍勇猛地殺上前來。兩軍殺在一起,直殺得山搖地動,日抖星墜,難解難分。
黃帝見蚩尤確實不好對付,就令應龍噴水。應龍張開巨口,江河般的水流從上至下噴射而出,蚩尤沒有防備,被衝了個人仰馬翻。他也急令風伯雨師掀起狂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隻見地麵上洪水暴漲,波浪滔天,情況很緊急。這時,女魃上陣了,她施起神施,刹那間從她身上放射出滾滾的熱浪,她走到哪裏,哪裏就風停雨消,烈日當頭。風伯和雨師無計可施,慌忙敗走了。黃帝率軍追上前去,大殺一陣,蚩尤大敗而逃。
蚩尤的頭跟銅鑄的一樣硬,以鐵石為飯,還能在空中飛行,在懸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黃帝怎麽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時,黃帝靈感突現,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勁連擂九下,這一下,蚩尤頓時魂喪魄散,不能行走,被黃帝捉住了。黃帝命人給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殺了。害怕他死後還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兩個地方。蚩尤死之後,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來拋擲在荒山上,變成了一片楓樹林,那每一片楓葉,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跡。
黃帝打敗蚩尤後,諸侯都尊奉他為天子,這就是軒轅(黃帝的名字)黃帝。軒轅黃帝帶領百姓,開墾農田,定居中原,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根基。
刑天簡介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又稱形天。據《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刑天與天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因此,刑天常被後人稱頌為不屈的英雄。東晉詩人陶淵明《讀山海經》詩:“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即詠此事,借寓抱負。
神話傳說——刑天舞幹戚
刑天原是一個無名的巨人,因和黃帝爭神座,被黃帝砍掉了腦袋,這才叫刑天。“刑天”就是“砍頭”的意思。
當炎帝還是統治全宇宙的天帝的時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生平酷愛音樂,曾為炎帝作樂曲《扶犁》,作詩歌《豐收》,總名稱為《卜謀》,以歌頌當時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
後來炎帝被黃帝推翻,屈居到南方做了小小一名天帝.雖然炎帝忍氣吞聲,不敢和黃帝抗爭,但他的子孫和手下卻不服氣。當蚩尤舉兵反抗黃帝的時候,刑天曾想去參加這場戰爭,隻是因為炎帝的堅決阻止沒有成行。蚩尤和黃帝一戰失敗,蚩尤被殺死,刑天再也按捺不住他那顆憤怒的心,於是偷偷地離開南方天廷,徑直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黃帝爭個高低。
刑天左手握著長方形的盾牌,右手拿著一柄閃光的大斧,一路過關斬將,砍開重重天門,直殺到黃帝的宮前。黃帝正帶領眾大臣在宮中觀賞仙女們的輕歌曼舞,猛見刑天揮舞盾斧殺將過來,頓時大怒,拿起寶劍就和刑天搏鬥起來。兩人劍刺斧劈,從宮內殺到宮外,從天庭殺到凡間,直殺到常羊山旁。
常羊山是炎帝降生的地方,往北不遠,便是黃帝誕生地軒轅國。軒轅國的人個個人臉蛇身,尾巴纏繞在頭頂上。兩個仇人都到了自己的故土,因而戰鬥格外激烈。刑天想,世界本是炎帝的,現在被你竊取了,我一定要奪回來。黃帝想,現在普天下邦安民樂,我軒轅子孫昌盛,豈容他人染指。於是各人都使出渾身力量,恨不得能將對方一下殺死。
黃帝到底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又有九天玄女傳授的兵法,便比刑天多些心眼,覷(qu)個破綻,一劍向刑天的頸脖砍去,隻聽“哢嚓”一聲,刑天的那顆像小山一樣的巨大頭顱,便從頸脖上滾落下來,落在常羊山腳下。
刑天一摸頸脖上沒有了頭顱,頓時驚慌起來,忙把斧頭移到握盾的左手,伸出右手在地上亂摸亂抓。他要尋找到他那顆不屈的頭顱,安在頸脖上再和黃帝大戰一番。他摸呀摸呀,周圍的大小山穀被他摸了個遍,參天的大樹,突出的岩石,在他右手的觸摸下,都折斷了,崩塌了,還是沒有找到那顆頭顱。他隻顧向遠處摸去,卻沒想到頭顱就在離他不遠的山腳下。
黃帝怕刑天真的摸到頭顱,恢複原身又來和他作對,連忙舉起手中的寶劍向常羊山用力一劈,隨著“轟隆隆”“嘩啦啦”的巨響,常羊山被劈為兩半,刑天的巨大頭顱骨碌碌地落入山中,兩山又合而為一,把刑天的頭顱深深地埋葬起來。
聽到這異樣的響聲,感覺到周圍異樣的變動,刑天停止摸索頭顱。他知道狠毒的黃帝已把它的頭顱埋葬了,他將永遠身首異處。他呆呆地立在那裏,就像是—座黑沉沉的大山。想象著黃帝那洋洋得意的樣子,想象著自己的心願未能達到。他憤怒極了。他不甘心就這樣敗在黃帝手下。突然,他一隻手拿著盾牌,一隻手舉起大斧,向著天空亂劈亂舞,繼續和眼前看不見的敵人拚死搏鬥起來。
這種景象是多麽壯觀啊!失去頭的刑天,赤裸著他的上身,似是把他的兩乳當作眼,把他的肚臍當作口,他的身軀就是他的頭顱。那兩乳的“眼”似在噴射出憤怒的火焰,那圓圓的臍上,似在發出仇恨的咒罵,那身軀的頭顱如山一樣堅實穩固,那兩手拿著的斧和盾,揮舞得是那樣的有力。
看著無頭刑天還在憤怒地揮舞盾斧,黃帝心裏一陣顫栗,不由自主地害怕起來。他不敢再對刑天下毒手,悄悄地溜回天庭去。
那斷頭的刑天,至今還在常羊山的附近,揮舞著手裏的武器呢。
幾千年後,晉朝的大詩人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中寫詩讚頌說:“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同物既無類,化去不複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讚揚刑天雖然失敗,仍然戰鬥不已的精神。詩中的“幹”就是盾,“戚”就是斧的意思。刑天,象征著一種精神:永不妥協!
誇父簡介:
中國古代神話人物。據《山海經》記載:誇父立誌要追趕太陽,趕上太陽後,熱得焦渴難耐,於是飲於黃河、渭河。但喝幹黃、渭兩河的水,仍不能解渴,又欲北飲大澤水,結果尚未到達大澤就渴死了。他所遺棄的杖化成“鄧林”。《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誇父。後士生信,信生誇父。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穀。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海外北經》:“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後有成語“誇父追日”。
誇父追日的神話傳說
遠古時代,在我國北部,有一座巍峨雄偉的成都載天山,山上住著一個巨人氏族叫誇父族。誇父族的首領叫做誇父,他身高無比,力大無窮,意誌堅強,氣概非凡。那時候,世界上荒涼落後,毒蛇猛獸橫行,人們生活淒苦。誇父為了本部落的人產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鬥。誇父常常將捉到的凶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隻耳朵上作為裝飾,引以為榮。
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樣的太陽烤焦了地上的莊稼,曬幹了河裏的流水。人們熱得難受,實在無法生活。誇父見到這種情景,就立下雄心壯誌,發誓要把太陽捉住,讓它聽從人們的吩咐,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一天,太陽剛剛從海上升起,誇父就從東海邊上邁開大步開始了他逐日的征程。
太陽在空中飛快地轉,誇父在地上疾風一樣地追。誇父不停地追呀追,餓了,摘個野果充饑;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僅僅打盹。他心裏一直在鼓勵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他追了九天九夜,離太陽越來越近,紅彤彤、熱辣辣的太陽就在他自己的頭上啦。
誇父又跨過了一座座高山,穿過了一條條大河,終於在禺穀就要追上太陽了。這時,誇父心裏興奮極了。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陽的時候,由於過度激動,身心憔悴,突然,誇父感到頭昏眼花,竟暈過去了。他醒來時,太陽早已不見了。
誇父依然不氣餒,他鼓足全身的力氣,又準備出發了。可是離太陽越近,太陽光就越強烈,誇父越來越感到焦躁難耐,他覺得他渾身的水分都被蒸幹了,當務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於是,誇父站起來走到東南方的黃河邊,伏下身子,猛喝黃河裏的水,黃河水被他喝幹了,他又去喝渭河裏的水。誰知道,他喝幹了渭河水,還是不解渴。於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一個大澤的水。可是,誇父實在太累太渴了,當他走到中途時,身體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
誇父死後,他的身體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誇父山”,據說,位於現在河南省靈寶縣西三十五裏靈湖峪和池峪中間。誇父死時扔下的手杖,也變成了一片五彩雲霞一樣的桃林。桃林的地勢險要,後人把這裏叫做“桃林寨”。
誇父死了,他並沒捉住太陽。可是天帝被他的犧牲、勇敢的英雄精神所感動,懲罰了太陽。從此,他的部族年年風調雨順,萬物興盛。誇父的後代子孫居住在誇父山下,生兒育女,繁衍後代,生活是非常幸福。
誇父族的研究:
一個巨人的種族,因為據說為神話中逐日巨人誇父的後裔而得名。傳說中他們是可以無限長高的,但大多數誇父族隻能長到人類身高的兩倍。如山般巨人的出現需要特異事件或極長的壽命。這個種族的數量一直很少,隻是人族的百分之一。分散在北陸殤州雪山高原中。其他地方很罕見。
誇父的力量與精神有相斥,所以誇父的星祭師往往蒼老而憔悴。
分布:
居住地多為殤州北部酷寒的山區中。在曆史上他們曾一度居住在現中州北部並南下,但後來遇到了人族的反擊而退縮。
食物:
幾乎全以獵獲的野生動物肉類為食,烤和醃製是最常用的手法。植物不能成為主食。
壽命:
50-80年。
體質:
人類的兩倍高度。高大的身材使他們走路的步伐比人類大,但是為了適應寒冷氣候使得身體新陳代謝緩慢,肌肉發達的同時動作速度比人類較為緩慢。山地奔馳上有優勢,強大的體力可以支持很長的山路,結實的身體可以穿破荊棘。他們身體巨大,因為血脈豐富熾熱,所以很怕炎熱,同時也令堅韌的皮膚呈現一種肉紅色。多為栗色或者淺棕色頭發,黑色眼睛。
誇父族的宗教信仰:
誇父於雪山上仰望星辰,誇父族的薩滿(巫祭師)認為,誇父巨人是天神盤古在地上的子孫,誇父巨人的精神是和星辰相互感應的,每一個誇父部落都有一個對應的守護星,或者叫做獸神星,因為每一個誇父部落也有自己崇拜的神獸,確切的說,誇父族的宗教信仰包含了三層崇拜:星辰崇拜、神獸崇拜和祖先崇拜。誇父族傳說認為是巨人盤古以神力開辟了天地,同時做為巨人的後代,誇父們有責任不讓天地重合,所以擁有偉大的力量是他們的理想。
誇父族的宗教是建立在神秘主義信仰之上的。神秘主義信仰的根基是神秘體驗,各種神秘信仰都致力於追求超越世俗的與神靈的合一體驗。薩滿團認為,誇父巨人的靈魂深處是純淨的,是和星辰相互感應的,但是,日常的生活會蒙蔽一個人的心靈,把人們的心思分散在各種各樣無關緊要的小事上,讓人達不到明鏡止水的境界,隻有當人們忘卻日常的生活,達到忘我的境界時,才能夠返回自己純淨的靈魂,與星辰相互感應,在這個時候,人和星辰就會合一,星辰就會降臨到人們的身上。從大量的降臨體驗中,薩滿團總結和發展出來了一套完整的理論,照此修行,就能夠在戰場上請求星辰降臨到自己身上,為自己的身體注入強大的力量,這種法術,就叫做星降術.語言:
誇父族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語言,通常不會說人族的語言,詞匯量少,說話簡潔。知識主要靠口頭相傳。部落的史詩被薩滿們代代吟唱。你看不到一個貧嘴的誇父,但你能看到作為高音歌唱家的誇父,他們喜歡以歌謠和喊嘯聲來表達感情,哪怕是在雪山底下,誇父族戰士經常麵對雪崩來考驗自己的力量與勇氣。
婚姻製度:
誇父族沒有明確的婚姻關係,女性誇父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配偶,一般生下的小孩母親來負教育喂養的責任,男性誇父隻要把獵物的大部交歸部族分配,父親是誰並不重要。誇父的孕期長達十七個月。
誇父無法與其他種族通婚。
生活習慣:
誇父多住在寒帶的山區,不喜炎熱,但寒冷使他們崇敬陽光,愛用活血藥料釀的烈酒,誇父的一大口烈酒足以灌死其他種族。誇父嬰兒的生存率很低,懷孕期長達十七個月,因為隻需要強壯者生存下來,所以有用烈酒和冰水給初生嬰兒沐浴的習慣,體弱的嬰兒在第一關就被淘汰,這樣的結果使誇父人群少但體質極強健,對法術的抗力也很高。對壯人丁的需要使部落間搶女性和幼嬰的戰鬥時常出現,除非強大的力量者出現,很少會有龐大的統一部族。
他們開鑿巨岩形成房屋或者直接居住在修葺過的山洞中,在很大範圍內分散居住。接近人類生活區間的誇父會建築一些石頭的建築,技巧並不怎麽精致。擁有冶鐵的技術,冶煉製其他金屬,不過製作的工具比不上人類的堅硬,重量卻很巨大。不太使用金屬盔甲,因為太耗鐵,且身體本身就相當強壯。即使貿易,也不容易得到足夠大小的紡織物製作衣服,獸皮是主要的材料,不是禦寒,而是遮羞。另外也佩帶各種宗教飾物如項鏈等。
誇父族的生理壽命是60-80歲,但是因為惡劣的環境,常年與蠻族作戰,平均壽命隻有30歲-45歲,戰士們如果沒有在戰場上戰死,到了65歲之後,也往往無力再戰鬥。年老體弱或者病入膏肓的誇父,通常獨自走入雪山,在最後一次跋涉或者與獸群搏鬥中死去。在戰場上死亡的戰士們的遺骨,也會被抬到雪山上,棄給猛獸。因為雪山是他們的家園,猛獸是他們的兄弟。
社會組織:
部落分散,當聯合起來時實行共和製,有幾十個部落,都有不同的首領。首領由部落選舉產生,通常是可以領導砍伐和狩獵的強者。各個部落間互相和平,有時候會為了獵取大的獸群而合作。他們會把食物和交換到了東西聚集起來分配,年輕強壯的優先。他們常在夏秋龐大獸群遷移的季節群體獵取大量食物貯存起來,如果錯過了這個圍獵季節,他們將麵臨一個嚴酷的寒冬。
誇父山在現在河南靈寶,為誇父族原居地。靈寶有仰韶文化特大聚落遺址,晚期即誇父文化。考古發現表明當時已進入父係社會,商周青銅器上銘文“誇”作為族徽,屬於誇父族,到周代,誇父族仍有存在。
真實的共工
除去神話,共工是在“三皇五帝”中“顓頊”時代一個比較強大部族的首領,活動在輝縣一帶。黃河的經常泛濫威脅到了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領大家與洪水英勇搏鬥,他們采取“堵”而不是“疏”的辦法來治水,未能根治洪水,但是為後人治水積累了經驗。共工是我國最早的治水英雄,被後世尊為水神。共工治水表現出來的永不言敗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的故事,後被演繹成“怒而觸不周之山”的神話。***曾對共工給予高度評價。
據說共工氏姓薑,是炎帝的後代。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關於他的傳說,幾乎全與水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觸不周山。一說共工部落活動區域在今河南-輝縣。
共工的貢獻
共工氏是個治水世家。共工氏治水方法是把高地鏟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麵上修築堤防。用土堤來擋水,這種方法沒有疏通河流,水依然會漫流泛濫成災,所以共工的治水最後都遭到失敗!
共工氏和他的兒子後土都對農業很精通。他們專著於研究農業生產中的水利方麵。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後,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為了改變這種不利於農業生產的情況,共工氏發明了築堤蓄水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把地勢高處的土運到低地上填高。認為窪地填高可以擴大耕種麵積,高地去平,利於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禹攻共工之戰
相傳帝舜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禹部落聯盟進攻共工氏部落聯盟(今河南嵩縣北黃河附近)的作戰。
原始社會晚期,中原地區生活著黃帝族係的部落聯盟(今山西南部),舜為首領。當時,黃河經常泛濫成災,禍及人民。舜命禹治水。炎帝族係的共工氏部落聯盟,長期與舜領導的部落聯盟爭奪生存地域,並為治水發生衝突。於是,禹率領本部落聯盟進攻共工氏,將其擊敗並驅離治水地區,以便治水。從此共工氏再也無力與黃帝族係部落聯盟抗衡。
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後裔,與黃帝家族本來就矛盾重重。帝顓頊接掌宇宙統治權後,不僅毫不顧惜人類,同時也用強權壓製其他派係的天神,以至於天上人間,怨聲鼎沸。共工見時機成熟,約集心懷不滿的天神們,決心推翻帝顓頊的統治,奪取主宰神位。反叛的諸神推選共工為盟主,組建成一支軍隊,輕騎短刃,突襲天國京都。
帝顓頊聞變,倒也不甚驚惶,他一麵點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諸侯疾速支援;一麵點齊護衛京畿的兵馬,親自掛帥,前去迎戰。
一場酷烈的戰鬥展開了,兩股人馬從天上廝殺到凡界,再從凡界廝殺到天上,幾個來回過去,帝顓頊的部眾越殺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駕萬道祥光由和山趕至,龍頭人身的計蒙挾疾風驟雨由光山趕至,長著兩個蜂窩腦袋的驕蟲領毒蜂毒蠍由平逢山趕至;共工的部眾越殺越少,櫃比的脖子被砍得隻連一層皮,披頭散發,一隻斷臂也不知丟到哪兒去了,王子夜的雙手雙腳、頭顱胸腹甚至牙齒全被砍斷,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
共工輾轉殺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邊僅剩一十三騎。他舉目望去,不周山奇崛突兀,頂天立地,擋住了去路,他知道,此山其實是一根撐天的巨柱,是帝顓頊維持宇宙統治的主要憑藉之一。身後,喊殺聲、勸降聲接連傳來,天羅地網已經布成。共工在絕望中發出了憤怒的呐喊,他一個獅子甩頭,朝不周山拚命撞去,隻聽得轟隆隆、潑喇喇一陣巨響,那撐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攔腰撞斷,橫塌下來。
天柱既經折斷,整個宇宙便隨之發生了大變動:西北的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使拴係在北方天頂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原來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腳,身不由己地掙脫束縛,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日月星辰的運行線路,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晝永是白晝,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麵,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被劇烈的震動崩斷了,東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
共工氏行為最後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後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相關記載
據《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宋羅泌《路史、後紀二》注引《歸藏·啟筮》:“共工人麵蛇身朱發。”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製夫下。”《淮南子·本經訓》:“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話最著者,為共工與顓頊之戰。《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顓頊,黃帝之裔(《山海經·海內經》)。故此戰實為黃炎戰爭之繼續。此戰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與神農(《雕玉集·壯力》);與祝融(《史記,補三皇本紀》);與女媧(《路史·太吳紀》)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由禹為黃帝係統人物,當亦係黃炎戰爭之餘緒。今河南杞縣流傳的“女媧補天”則謂:共工、祝融,女媧、棺人為兄妹。共工與祝融因吃天鵝蛋之爭,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濫,女媧乃有補天之舉,似更原始。參見“杞人憂天”。
祝融與共工戰《史記·補三皇本記》:“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此戰或又傳說為顓頊,神農,女媧,高辛與共工之爭。
《國語·魯語上》載: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實際上是說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聯盟的一個首領。這反映了九個氏族住在九個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於首要地位。徐旭生說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輝縣。郭沫若說:共工氏長期活動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這個地方古代稱為九州,可能來源於共工氏的九個氏。後來,這裏往西的山區中還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餘部延續下來的。
共工神話最著者,為共工與顓頊之戰。《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顓頊,黃帝之裔(《山海經·海內經》)。此戰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與神農(《雕玉集·壯力》);與祝融(《史記·補三皇本紀》);與女媧(《路史·太吳紀》)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
關於祝融與共工之戰的記載,《史記·補三皇本記》:“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此戰或又傳說為顓頊,神農,女媧,高辛與共工之爭。
共工是古代傳說中神農氏的後代、屬於炎帝一族,身為水神,共工有人的麵孔、手足和蛇的身體。在黃帝的繼承人顓頊治世的時代反叛,被顓頊擊敗,共工怒而頭撞不周山(傳說中支撐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東南傾斜。之後共工仍不斷地作亂(代表洪水的爆發),最後被禹殺死(指治水成功)。
神荼讀音shēnshu(門神之一)
簡介
相傳遠古時候,神荼與鬱壘為一對兄弟,兄弟倆都擅長捉鬼,如有惡鬼出來騷擾百性,神荼與鬱壘兩便其擒伏,並將其捆綁喂老虎。後來人們為了驅凶,在門上畫神荼、鬱壘及老虎的像,亦有驅鬼避邪之效果,而流傳至今。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鬱壘,民間稱他們為門神。
傳說故事
其一
傳說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壽。桃下住著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鬱壘,他們為人正直,力大無比,凶猛老虎為他們護林看桃,野牛嶺上有個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殘害百姓。
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鬱壘轟走,野大王氣得七竅生煙,一個黑夜,野大王帶領他的信徒裝扮成惡鬼前去報複,被神荼、鬱壘用桃條捆起來扔給了老虎,桃木辟邪說法由此而來,同時它也成為辟邪驅鬼的工具。
其二
傳說東海裏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裏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麵,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每當清晨金雞啼叫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就必須趕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門兩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將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鬱壘。這樣在民間就流傳開用降鬼大仙神荼、鬱壘和桃木驅邪、避災的風習。他們用桃木刻成神荼、鬱壘的模樣,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掛在自家門口,用以避邪防害。這種桃木板被稱做“桃符”。
桃符,顧名思義,以桃木為材料。在古代,桃木有“鬼怖木”之稱,桃木驅鬼辟邪的信仰由來已久,並且從來都關乎於門戶。
鬱壘讀音yulu
解釋
1.門神名。清陳維崧《滿江紅.乙巳除夕立春》詞:”鬱壘欹斜頭上帽,神荼脫落腰間杖。”一說為二神名。
2.桃符、春聯的代稱。
3.山勢高峻貌。
簡介
相傳遠古時候,神荼與鬱壘為一對兄弟,兄弟倆都擅長捉鬼,如有惡鬼出來騷擾百性,神荼與鬱壘兩便其擒伏,並將其捆綁喂老虎。後來人們為了驅凶,在門上畫神荼、鬱壘,亦有驅鬼避邪之效果,而流傳至今。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鬱壘,民間稱他們為門神。
傳說故事
傳說一
傳說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壽。桃下住著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鬱壘,他們為人正直,力大無比,凶猛老虎為他們護林看桃,野牛嶺上有個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殘害百姓。
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鬱壘轟走,野大王氣得七竅生煙,一個黑夜,野大王帶領他的信徒裝扮成惡鬼前去報複,被神荼、鬱壘用桃條捆起來扔給了老虎,桃木辟邪說法由此而來,同時它也成為辟邪驅鬼的工具。
傳說二
傳說東海裏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裏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麵,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每當清晨金雞啼叫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就必須趕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門兩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將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鬱壘。這樣在民間就流傳開用降鬼大仙神荼、鬱壘和桃木驅邪、避災的風習。他們用桃木刻成神荼、鬱壘的模樣,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掛在自家門口,用以避邪防害。這種桃木板被稱做“桃符”。
桃符,顧名思義,以桃木為材料。在古代,桃木有“鬼怖木”之稱,桃木驅鬼辟邪的信仰由來已久,並且從來都關乎於門戶。
蚩尤見之正史,載於《史記·五帝本紀》黃帝紀。因其有與黃帝爭戰失敗的經曆而聞名。
曆代史家為作之作注。裴駰撰《史記集解》引應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轉達引《漢書音義》臣瓚引《孔子三朝記》雲:“蚩尤,庶人之貪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說法。
之後,司馬貞撰《史記索隱》,對“天子”“與庶人”兩說提出質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諸侯相侵伐,蚩尤最為暴”,析其意,蚩尤非為天子,又引《管子·地數篇》所言“蚩尤受廬山之金而作五兵”,說明蚩尤並非庶人。進而提出“蚩尤蓋諸侯號也”之說。
然則,張守節撰《史記正義》,引《龍魚圖》雲:“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歎。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製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製八方。蚩尤沒後,天下複優亂。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
引述這一夾雜神話的民俗傳說,顯然對“諸侯”“天子”“庶人”諸說都有否定之義。因為,僅是一幅遺像便足以使“八方萬邦皆為弭服”,其威風遠非一般諸侯可比,亦非庶人可及。然而,又有天遣玄女助黃帝而非助蚩尤之說,可見蚩尤亦與“天子”無緣。
諸學者之所以把“天子”“庶人”“諸侯”等概念硬往蚩尤身上套,明顯是局限於周秦封建社會結構模式的認識框架,因而不能正確詮釋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蚩尤身份及這一概念的社會曆史的內涵。
蚩尤所處的時代,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正值“神農氏世衰”之時。
神農氏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民明農耕生產工具耒、耜的一個氏族。《易·係辭》記:“神農氏作,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從此,在中華大地上,許多以狩獵和采集為主要謀生手段的族硌先後轉向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如《白虎通義》記:“古之人民皆食禽獸之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製耒耜,教民農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氏”。這是對狩獵肉食的族群轉向農耕生產曆史的追憶。又如《淮南子·修務訓》記:“古者民茹草飲水,采草木之實,食螺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這又是對采儲果實及螺蚌之肉為主食的族群轉向農耕生產曆史的記憶。
耒耜的發明是中國原始社會生產力的一次大飛躍,它奠定了中國原始農業的基礎,導致了一個新的曆史時代即“神農氏之世”的出現。神農氏功績偉烈,被尊為“農皇”,又稱“地皇”。《尚書大傳·卷第四》說:“神農為農皇也。……神農以地紀,悉地力種穀疏,故托農皇於地”。指其功德之實質在發揮地力,亦稱“地皇”。
在中華遠古傳說中,“皇”的意思有兩層:一是有重大發明功大德美澤被天下者,“皇,君也,美也,大也”[1],如燧人氏發明個鑽木燧取火而被尊為“燧皇”[2];伏羲氏作結繩而為網罟,用於捕獸撈魚,並製定婚姻嫁娶之禮,使人類本身的繁衍進入健康有序的軌道,因而被尊為“羲皇”[3]。二是指不存在公共權力的早期原始社會,“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4],“煩一夫擾一婦以勞天下,不為皇也。不擾匹婦故為皇”[5]。其情景如《莊子·盜蹠》所述:“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於於,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
到了神農氏晚期,由於農耕業逐漸成為主要生產方式,遊蕩覓食的原始群也漸次定居,逐步形成氏族社會,並發展為部落組織,出現擁有超出本部落影響力的部落聯盟首領,這就是“帝”。《說文解字》釋:“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諦”是指“審諦”,即舉措詳謹周密,合乎客觀規律。《白虎通義》說,“德合天者稱帝”[6]。“王天下之號”是指超越部落範圍的號召力。“帝”的稱號出現標誌著原始社會從早期遊群和氏族社會階段向晚期部落社會階段的轉變。此時,神農氏也開始被稱為“炎帝”。
“炎帝”之“炎”,其義有二:一是火光,焚燒。《說文解字》釋:“炎,火光上也”。《玉篇》釋:“炎,熱也,焚也”。這與原始農業離不開“火耕”有關。所謂“火耕”,是指先砍倒燒光荒地上的雜草灌木,然後耕種點播的一種墾殖手段。二是指南方之神。《漢書·卷七十四》:“南方之神炎帝”,這是從黃河流域的地理視角而言,發祥於湖北厲山,崩葬於湖南茶陵的神農氏當屬南方無疑。
從被尊為“農皇”的“神農氏之世”,到被稱為“炎帝”的“神農氏世衰”之時,是一個曆史的轉折時代。
蚩尤活躍於曆史舞台之時,即“神農氏世衰”的“炎帝”之時。當時部落林立,各部落依仗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武力互相爭鬥,不再服從由於發明耒耜的功績而自然形成的部落聯盟首領炎帝神農氏的約束。“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蚩尤最為暴”[7]。此所言“諸侯”,並非周秦社會製度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貴族,而是指原始社會末期的各部落酋長。蚩尤是其中之一。
“蚩”是貶詞。《說文解字》釋為“蟲也”。作冠詞用,若今之詈辭“小爬蟲”之類。《六書正偽》曰:“凡無知者,皆為蚩名之”。“尤”為部落名。尤又作由,意為農。楊慎《丹鉛錄》雲:“由與農通”。《韓詩外傳》雲:“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呂氏春秋·勿躬》例舉“管子複於桓公曰:‘墾田大邑,辟土藝粟,盡地力之利,臣不若甯,請置以為大由’”。注:“大由,大農也”。《管子·省官》說:“相高下,視肥,觀地力,明詔期,前後農夫,以時均修焉;使五穀桑麻,皆安其處,由田之事也”。詔期即《禮記·月令》所謂“王命布農事”之日期。由田即農田,亦農官之謂也。《錢譜》神農幣文“農”作“由”。“尤”是依傳聞所記部落名稱,與“由”為同音異字。故“尤”部落即“由”部落,亦即農部落。貶之即謂“蚩尤”。中國古代對氏族及部落的名稱與其酋長名稱和氏族部落民名稱常常不加區別地稱呼,所以,“蚩尤”既為部落名,亦為該部澆酋長與部落民之共名
二、蚩尤與炎帝、黃帝的關係蚩尤與炎帝有族裔的關係。《路史·蚩尤傳》說:“蚩尤薑姓,炎帝之裔也”。
炎帝與蚩尤均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同屬農耕部澆聯盟。炎帝部落為神農氏族之直係後裔,仰成於其先祖神農氏發明耒耜功績之餘烈,得以居逐耕部落聯盟之首,而稱“炎帝”。炎帝與神農氏既屬於兩個不同的曆史階段,故《史記·封禪書》例舉封禪大典時,將神農氏與炎帝分列先後。在《史記·五帝本紀》中,關於神農氏與炎帝的記敘非常貼近,但未予指明其間的關係。《帝王世紀》說:“神農氏作,是為炎帝”,已經注意到二者的親緣關係。《漢書2古今人表》及《易·係辭》疏將為帝與神農氏合稱呼為“炎帝神農氏”。
《易·係辭》疏引《帝王世紀》雲,“炎帝”之號,凡傳八世: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見蚩尤部澆嶄露頭角。
蚩尤部落是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的一群農耕部落中實力最強的一個部落。其實力雄厚的原因,一是益於其居地產鹽;二是在煮鹽的生產過程中,發明了冶煉金屬與製作兵器。
《夢溪筆談2卷三》記:“解州鹽澤,方麵二十裏。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嚐溢;大旱未嚐涸。[氵鹵]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宋代解州治在今山西運城市解州鎮。鹽澤今名解池,素有“國寶”之譽,有硫酸鈉、氯化鈉、硫酸鎂等鹽,含鈣、碘、鉀、硼、鋰、銫、鍶等稀有元素。《太平寰宇記·卷四六》客觀存在邑縣條下記:“蚩尤天在縣南一十八裏”。故安邑縣即今縣,亦受轄於運城市。這裏曾經是蚩尤部落的居地。得鹽澤之富,蚩尤部落才有實力與黃帝抗爭。如《史記·五帝本紀》雲:“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管子·地數篇》說:“葛廬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製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製之,以為雍狐之戟芮戈,是歲相兼者諸侯二十”。葛廬之山及雍狐之山具體所指無考。其地處當不會離今運城市太遠。或者就在其地。“金”泛指金屬,不限於黃金。
與今山西運城市相鄰的今河南三門峽市,也是農部落的聚居中心。數千年之後,這裏仍有神農氏後裔。《史記·本周紀》載,周武王伐紂成功,“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裴駰《史記集解》注釋:“《地理誌》弘農陝縣有焦城,故焦國也”。《漢書·地理誌》弘農郡,首縣弘農,治在今河南靈寶縣。陝縣今屬三門峽市。《地理誌》載弘農郡“有鐵官,在池”池即今澠池縣,亦屬三門峽市。靈寶縣有金礦,至今仍有重大開采價值。其它如銀、銅、鐵、鋅、鋁等礦藏資源儲量也很豐富,該地區具有金屬冶煉的必備條件。相傳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處,即在靈寶縣境內[8],其相對曆史年代在軒轅與蚩尤之戰後。這一地區不僅礦藏豐富,而且土地肥饒,盛產五穀林果及紫胡、天麻、黃苓、丹參等中草藥,宜於農耕部落居住。
由史籍所載觀之,蚩尤部落因得鹽池之利,金屬冶煉之法,成為以炎帝為首的農耕部落聯盟中實力最雄厚的一個部落。蚩尤與炎帝同為神農氏後裔,顯赫者稱炎帝,失敗者稱蚩尤。
關於蚩尤與黃帝之戰,載籍所見,有三種說法:一說是黃帝勝炎帝之後,再勝蚩尤而鞏固帝位,黃帝與蚩尤之戰似為黃炎之戰爭的餘波;另一說是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訴於黃帝,二帝聯手殺蚩尤於中冀;三說是蚩尤作兵攻黃帝,兵敗被殺。
第一種說法如《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誌。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太史公言黃帝名軒轅,國號有熊軒轅本意為車,應是指發明製作車的技術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領的名稱,如發明製作農耕工具技術稱神農氏,發明製作捕撈工具技術而稱伏羲氏,發明鑽燧取火技術稱燧人氏然。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為部落。熊、羆、貔、貅、、虎為六種獸名,應是有熊部落中六個氏族的名稱,或謂圖騰。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慶縣。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縣,與阪泉相距不遠。
第二種說法見於《逸周書·嚐麥解》:“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廣平之地曰阿。爭戰發生在涿鹿山下的開闊地帶,隅指角落,“九”意指多,並不限於具體數目八加一。“九隅無遺”是說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遺地。地冀指中原冀州。《爾雅·釋地》:“兩河間曰冀州”。郭璞注:“自東河至西河”。當時把黃河入海處稱為東河,河套向南流處稱西河。《周禮·職方》記:“正北曰並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屬之;“東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屬之。上古冀州位於幽、並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傳說蚩尤被殺之處,在今山西運城解州。
第三種說法如《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風伯雨師是農耕蚩尤部落專司氣象的巫師,後為農業氣象神,立有廟,歲時奉詞。《韓非子·十過》說:“昔者黃帝俁鬼神於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反映了風伯雨師與蚩尤部落之密切關係,因為農業部落生產的豐收部是與風調雨順分不開的。
三說孰是,今已無考查之可能與必要。對於此類滬傳千年後才被記入載籍的史前傳說,史學家注視的焦點,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學者關心的問題,則是該傳說反映出的族體的類型、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和衍變的過程。
蚩尤戰敗後的結果,一說是被黃帝擒殺,如前引述《史記》《逸周書》《山海經》所記;另一說是受到黃帝重用,如《龍魚河圖》所言:“黃帝製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製八方”。逮至秦漢,民間尚有以蚩尤為兵主行禮祠之俗。以致秦始皇東遊及高祖劉邦起兵,皆從民俗禮祠蚩尤,見載於《史記·封禪書》及《史記·高祖本紀》。
《管子·五行》亦有黃帝重用蚩尤的記載:“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為當時”。“當時”是中原黃帝部落聯盟的一種公職名稱,其地位與職能約與《周禮》中的“天官”相類,亦近似於後世各朝之宰相,是輔佐部落聯盟首領(帝)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務的部宰。此處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曆法歲時月令的經驗知識。熟悉這些知識,是安排農業部落生產生活,管理好農業部落社會的關鍵。
關於蚩尤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的記載,反映了黃帝與蚩尤關係的不同階段與不同側麵。“蚩尤”本是農部落的他稱,既是對部落酋長的他稱,也是對部落全體成員的他稱。蚩尤部落的第一任酋長稱蚩尤,第二任酋長亦稱蚩尤;第一代部落成員稱蚩尤,第二代部落成員仍然被稱為蚩尤。如同《大載禮記·五帝德》記“黃帝三百年”之類傳言的實際內涵。把黃帝與蚩尤的戰後關係放到原始部落戰爭的曆史背景中去認識,殺戮是不可避免的,斬盡殺絕又是不可能的,最終隻能是讓戰敗的部落在服從的條件下保持原狀生活下去。
三、蚩尤的遺裔
在蚩尤部落活動過的地方留下了聚居點(後世所謂“城”)、墳塚、祀祠等遺跡的記載,追溯這些遺跡,可以看出蚩尤部落的活動地區,以現其遺裔的線索。
關於蚩尤城的記載,見於(水經注·卷十三)涿水條記:“涿水出涿鹿山,世謂之張公泉,東北流經涿鹿縣故城南……〈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裏有蚩尤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並側流注阪泉”。又引〈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麵”。故涿鹿在今河北涿鹿縣。涿水待考。蚩尤泉在今涿鹿縣。阪泉在今北京市延慶縣。新安縣有蚩尤屋場等。
《太平寰宇記·河東道七》客觀存在邑縣條下記:“蚩尤城在縣南一十八裏……其城今摧毀”。故安邑縣治在今山西運城市安邑鎮。
關於蚩尤塚的記載,見於《皇覽·墓塚記》:“蚩尤塚,在東平壽張縣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肩髀塚在山陽郡钜野縣重聚,大小與闞塚等”。三國時之東平壽張縣治在今山東陽穀縣壽張鎮。山陽钜野縣治在今山東巨野縣。
關於蚩尤祠的記載,見於《史記·封禪書》。秦始皇東巡遊,封泰山,禪梁父,禮祠齊八神。八神之中,“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今山東東平縣即其故治。又,《漢書·地理誌》東郡壽良(張[9])縣條下記:“蚩尤祠在西北(涑)[10]上,有朐城”。漢東郡壽起兵之時,“祠黃帝蚩尤於沛庭”。秦時沛縣,治在今江蘇徐州市沛縣。沛縣東境隔微山湖與山東相望。
《逸周書·嚐麥解》中,有“命蚩尤於宇少昊”之語。這裏的“宇”釋為“邊”。於屋則簷邊為宇,於國則四垂為宇。意思是說蚩尤部落曾被安排在少昊部落的邊垂居住。當時少昊部落居地,以曲阜為中心。《左傳2定四年》杜預注:“少昊墟,曲阜也,在魯城內”。蚩尤在少昊之西垂。
《述異記·卷上》雲:“太原村落間祭蚩尤神,不用牛頭”。又雲“漢武時,太原有蚩尤神晝見……其俗遂為立祠”。又載:“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載牛角而相。漢造角戲,蓋其遺製也”。秦漢置太原郡,屬並州,首縣晉陽,治在今山西太原市。兩漢時的冀州,地在今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
依上列籍記述,關於蚩尤的遺跡、遺俗、傳說,曆數千年之久,逮至秦漢,仍然以濃烈的色彩保存於民間。在北至河北涿鹿,西至山西太原運城,東到山東東平,南至江蘇沛縣的廣大地區,禮祠蚩尤之俗經久不衰。按“民不祀非族”的古俗,這些地區定有為數眾多的蚩尤遺裔,才能具備形成和保持這種祭祀蚩尤民俗的社會條件。這些地區在兩漢時期又是漢族政治經濟文化的腹心之地,無疑有相當多的蚩尤遺裔成為漢族成員。
蚩尤遺裔見於載籍者,有鄒氏屠氏。王嘉《拾遺記》載:“軒轅去蚩尤之凶,遷其民善者於鄒屠之地,遷惡者於有北之鄉。其先以地命族,後分為鄒氏屠氏”。鄒姓屠姓今為漢族常姓。
“有北之鄉”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見於《詩·小雅·巷伯》,也穎達疏:“北方太陰之氣寒涼而無土毛,不生草木,寒凍不可居處”。說明曾經有一部份蚩尤遺裔被遷到北方。蒙古族學者陶克濤著《氈鄉春秋——匈奴篇》,論蚩尤是匈奴在傳說時代的稱號,被黃帝北逐的葷粥當是蚩尤[11](部落遺裔)。司馬貞《史記索隱》釋葷粥:“匈奴之別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儼]狁,漢曰匈奴”,《周書·帝紀第一》:“太祖文皇帝守文氏,諱泰,字黑獺,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朔野”。《新唐書·宰相世係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單於之裔”。
古有仇猶國,公元前457年被晉國智伯所滅。《史記·樗裏子傳》記:“智伯之伐仇猶,遺之廣車,因隨之以兵,仇猶遂亡”。今山西盂縣東北有仇猶國遺址。仇猶與蚩尤音近,其國或為蚩尤遺裔所建。
蚩尤部落遺裔之向南遷者,不見經傳,但存口碑。黔東南苗族史詩《楓木歌》,說苗族始祖薑央(炎)是從楓樹樹心中生出來的。苗族學者聯係《山海經·大荒南經》記:“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謂楓木”。論證苗族為蚩尤之裔[12]。《苗族簡史》載:“川南、黔西北一帶有蚩尤廟,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從楓木中生出苗族始祖之傳說,實涵蚩尤再世之象征意義。
《尚書·周書·呂刑》將蚩尤與苗民相提並論:“蚩尤惟始作亂,延及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奸宄奪攘矯虔。苗民弗用靈,製以刑”。說“作亂”是從蚩尤開始的,延及平民,無不以各種方式取人財物:群行攻劫曰寇,殺人曰賊,以鴟張跋扈為義;作亂在外曰奸,作亂在內曰宄,強取曰奪,竊取曰攘,詐取曰矯,固取為虔。“靈”意為善,即不以善教化,而是製作刑法。指斥苗民沿襲了蚩尤之習性。時至今日,布依族仍稱苗族為“布由”。布依族“布”意為“人”或“族”。在祠法上是限製成分在中心成分之後,“布由”意為“由族”亦可記為“尤族”。與蚩尤部落的他稱一致。
《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氏崩葬長沙茶鄉。茶鄉即今湖南茶陵縣,在湘贛邊界羅霄山脈西側。古三苗居地亦曾及於湘贛間。據《史記·吳起列傳》記:“昔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洞庭即今日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陽湖。因此,三苗極可能是從神農氏之裔,或即蚩尤(農部落)之遺裔發展而來的遊耕農部落群。苗族普遍存在長時間遠距離遷徙的傳說曆史。這是與其較長時間地保持遊耕農業經濟的生產方式分不開的。當然,也有政治和社會的原因。
還應當注意到,如同漢族是多元形成的一樣,作為中國南方的一個古老的族群,苗族原初的族源即呈現出多元性。苗族古稱“苗民”或“三苗”。除了上述炎帝神農氏和蚩尤(農部落)與“苗民”、“三苗”有直接的族源關係而外,黃帝之裔縉雲氏、顓頊之裔驩頭也都分別是三苗、苗民的主要族源之一。在榕江一偏僻苗塞中發掘出的“苗族古歌”,解答了榕江西山上“苗王廟”的千古之謎,同時解釋並確認了“苗王廟”所供的祖像是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
“三苗”之始見載籍,有《尚書·虞書》:“竄三苗於三危”。孔穎達疏:“三苗,國名,縉雲氏之後”。此所謂“國名”,實為部落名稱。“縉雲氏”是黃帝部落中的一個氏族名稱,後發展為部落名稱。《史記正義》案:“黃帝有熊國君,號曰有熊氏,又曰縉雲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直接指縉雲氏為黃帝。《史記集解》說黃帝“亦號軒轅氏”。杜預注《左傳·文十八年》:“縉雲,黃帝時官名”。此所謂“官名”,實指黃帝部落的分職名稱。《左傳·昭十七年》記:“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名”。即以雲作為本部落以氏族為單位的軍事編製(雲師)的名稱和該氏族所擔任的部落公職名稱(雲名)。
《史記集解》引應劭曰:“黃帝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春官為表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列出春夏秋冬的官名,如《周禮》,春官宗伯管祭祀禮樂,夏官司馬管行政軍事,秋官司寇管刑法禁令,冬官司空管工程建設。這種以雲為公職名稱是早期黃帝部落內部由各氏族分別擔任的部落公職,至於黃帝成為部落聯盟首領之後,由各部落分別擔任的部落聯盟公職名稱,如《管子·五行》所記,則稱為“當時”(天官)、“稟者”(地官)、“土師”(春官)、“司徒”(夏官)、“司馬”(秋官)、“李”(冬官)。今浙江省有縉雲縣,其縣有縉雲山,相傳為黃帝遊仙之處。
《廣韻》釋“竄”為“放也”,即流放之意。“三危”,孔安國傳曰:“西裔之山”,裔指邊遠之地。《山海經·西山經》有“三危之山”,郭璞注:“今在敦煌郡”。漢置敦煌郡,治在今甘肅敦煌市。敦煌市東北有三危山,今置三危鎮。《史記·五帝本紀》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戎”本意指山間穀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於山間穀地之人,今之所謂“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今日黔西北苗族流傳的古史傳說,言其祖先原住積石山以西,從日沒方向移到積石山,經過若幹代的長途遷徙,渡過黃河,到了長江中遊一帶,最後進入西南地區。[13]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敦璞注:三苗之民)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驩頭又作驩兜,見《尚書·舜典》:“放驩兜於崇山”。又作驩兜,見《史記·五帝本紀》:“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屬武陵山區,行政建置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簡史》說,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與驩兜有親緣關係。石姓有大小之分,大石姓在苗語中被稱為“驩兜”,[14]瀘溪、花垣有驩兜墓、驩廟。
綜合漢文古籍記載,蚩尤是中國原始社會末期活躍在今河北山西及山東西部的一個農耕部落名稱,即該農耕部落酋長與部落民之共同名稱。蚩尤部落為神農氏氏族後裔,屬炎帝部落聯盟。傳說蚩尤部落善長於金屬冶煉和製造兵器。蚩尤部落與黃帝部落爭戰失敗,其遺裔大部份留居中原。據《管子》所記,蚩尤部落加入了黃帝為首的部落聯盟,並在其中擔任了重要公職。《拾遺記》載,鄒氏、屠氏為其遺裔中可查之姓氏。
蚩尤部落中一部份遷到北方,與葷粥(匈奴之別名)有族源關係。
蚩尤部落中的南遷者,與苗民、三苗有族源關係。三苗來源呈多元性,除蚩尤遺裔之名,尚有黃帝縉雲氏之後,顓頊氏之後等。
從關於蚩尤和三苗傳說的記述中,可以看到中華大地上,原始社會末期部落間由匯聚、爭戰、融合、遷徙待環節所構成的大規模的攪拌運動。這種攪拌運動造成了中華各族在起源形成階段就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狀況。
黃帝戰蚩尤
數千年前,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黃帝是黃河流域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另一個有名的部落首領叫炎帝。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長江流域有一個九黎族,他們的首領名叫蚩尤,十分強悍。
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個個獸身人麵,銅頭鐵臂猛無比。他們擅長製造刀、弓弩等各種各樣的兵器。蚩尤常常帶領他強大的部落,侵略騷擾別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炎帝沒辦法,逃到黃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請求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部落的禍害,於是聯合各部落首領,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戰”。
戰爭之初,蚩尤憑借著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連連取勝。後來,黃帝請來龍和其它奇怪的猛獸助戰。蚩尤的兵士雖然凶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黃帝的兵士無法繼續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神”和“雨神”來助戰。黃帝也不甘示弱,請來天上的“旱神”幫忙,驅散了風雨。一刹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裏。
蚩尤又用妖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利用天上北鬥星永遠指向北方的現象,造了一輛“指南車”,指引兵士衝出迷霧。
經過許多次激烈的戰鬥,黃帝先後殺死了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並最終活捉了蚩尤。黃帝命令給蚩尤帶上枷鎖,然後處死他。因為害怕蚩尤死後作怪,將他的頭和身子分別葬在相距遙遠的兩個地方。蚩尤戴過的枷鎖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楓林,每一片血紅的楓葉,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跡。
蚩尤死後,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也用來恐嚇敢於和他作對的部落。後來,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支持,漸漸成為所有部落的首領。
黃帝多才多藝,有許多發明創造,像造宮殿、造車、造船、製作五色衣裳等等。黃帝的妻子嫘祖,也是一位發明家。本來,蠶隻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是嫘祖教人們養蠶、繅絲、織帛,從此,中國開始有了絲綢文明。黃帝發明了亭子後,她還發明了雨天能移動的亭子——雨傘。
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後代的人都認為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國人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中國人還在黃河邊上的陝西省黃陵縣北麵的橋山上建造了一座“黃帝陵”。每年春天,世界各地的華人代表都聚集到這裏,共同朝拜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
黃帝戰蚩尤另外一個版本
黃帝打敗炎帝之後,許多諸侯都想擁戴他當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孫不甘心向黃帝臣服,幾次三番挑起戰爭,尤以蚩尤為甚。
蚩尤是炎帝的孫子。據說,蚩尤生性殘暴好戰,他有八十一個兄弟,都是能說人話的野獸,一個個銅頭鐵額,用石頭鐵塊當飯吃。蚩尤原來臣屬於黃帝,可是炎帝戰敗後,蚩尤在廬山腳下發現了銅礦,他們把這些銅製成了劍、矛、戟、盾等兵器,軍威大振,便起野心要為炎帝報仇了。蚩尤聯合了風伯、雨師和誇父部族的人,氣勢洶洶地來向黃帝挑戰。
黃帝生性愛民,不想戰伐,一直想勸蚩尤休戰。可是蚩尤不聽勸告,屢犯邊界。黃帝不得已,歎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養虎為患了。現在他不行仁義,一味侵犯,我隻有懲罰不義!”於是黃帝親自帶兵出征,與蚩尤對陣。
黃帝先派大將應龍出戰。應龍能飛,能從口中噴水,它一上陣,就飛上天空,居高臨下地向蚩尤陣中噴水。刹那間,大水洶湧,波濤直向蚩尤衝去。蚩尤忙命風伯雨師上陣。風伯和雨師,一個刮起滿天狂風,一個把應龍噴的水收集起來,反過來兩人又施出神威,刮風下雨,把狂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應龍隻會噴水,不會收水,結果,黃帝大敗而歸。
不久,黃帝重整軍隊,重振軍威,再次與蚩尤對陣。黃帝一馬當先,領兵衝入蚩尤陣中。蚩尤這次施展法術,噴煙吐霧,把黃帝和他的軍隊團團罩住。黃帝的軍隊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敵人,被圍困在煙霧中,殺不出重圍。就在這危急關頭,黃帝靈機一動,猛然抬頭看到了天上的北鬥星,鬥柄轉動而鬥頭始終不動,他便根據這個原理發明了指南車,認定了一個方向,黃帝這才帶領軍隊衝出了重圍。
這樣,黃帝和蚩尤一來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結果是黃帝勝少敗多,黃帝心中非常焦慮不安。這一天,黃帝苦苦思索打敗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覺昏然睡去,夢見九天玄女交給他一部兵書,說:“帶回去把兵符熟記在心,戰必克敵!”,說罷,飄然而去。黃帝醒後,發現手中果真有一本《陽符經》。打開一看,隻見上麵畫著幾個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後。”黃帝頓然悟解,於是按照玄女兵法設九陣,置八門,陣內布置三奇六儀,製陰陽二遁,演習變化,成為一千八百陣,名叫“天一遁甲”陣。黃帝演練熟悉,重新率兵與蚩尤決戰。
為了振奮軍威,黃帝決定用軍鼓來鼓舞士氣。他打聽到東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著一頭慢獸,叫“夔”,它吼叫的聲音就像打雷一樣。黃帝派人把夔捉來,把它的皮剝下來做鼓麵,聲音震天響。黃帝又派人將雷澤中的雷獸捉來,從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頭當鼓槌。傳說這夔牛鼓一敲,能震響五百裏,連敲幾下,能連震三千八百裏。黃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麵鼓,使得軍威大振。
為了徹底打敗蚩尤,黃帝特意召來女兒女魃助戰。女魃是個旱神,專會收雲息雨。平時住在遙遠的昆侖山上。
黃帝布好陣容,再次跟蚩尤決戰。兩軍對陣,黃帝下令擂起戰鼓,那八十麵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響,聲音震天動地。黃帝的兵聽到鼓聲勇氣倍增;蚩尤的兵聽見鼓聲喪魂失魄。蚩尤看見自己要敗,便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施起神威,凶悍勇猛地殺上前來。兩軍殺在一起,直殺得山搖地動,日抖星墜,難解難分。
黃帝見蚩尤確實不好對付,就令應龍噴水。應龍張開巨口,江河般的水流從上至下噴射而出,蚩尤沒有防備,被衝了個人仰馬翻。他也急令風伯雨師掀起狂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隻見地麵上洪水暴漲,波浪滔天,情況很緊急。這時,女魃上陣了,她施起神施,刹那間從她身上放射出滾滾的熱浪,她走到哪裏,哪裏就風停雨消,烈日當頭。風伯和雨師無計可施,慌忙敗走了。黃帝率軍追上前去,大殺一陣,蚩尤大敗而逃。
蚩尤的頭跟銅鑄的一樣硬,以鐵石為飯,還能在空中飛行,在懸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黃帝怎麽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時,黃帝靈感突現,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勁連擂九下,這一下,蚩尤頓時魂喪魄散,不能行走,被黃帝捉住了。黃帝命人給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殺了。害怕他死後還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兩個地方。蚩尤死之後,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來拋擲在荒山上,變成了一片楓樹林,那每一片楓葉,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跡。
黃帝打敗蚩尤後,諸侯都尊奉他為天子,這就是軒轅(黃帝的名字)黃帝。軒轅黃帝帶領百姓,開墾農田,定居中原,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根基。
刑天簡介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又稱形天。據《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刑天與天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因此,刑天常被後人稱頌為不屈的英雄。東晉詩人陶淵明《讀山海經》詩:“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即詠此事,借寓抱負。
神話傳說——刑天舞幹戚
刑天原是一個無名的巨人,因和黃帝爭神座,被黃帝砍掉了腦袋,這才叫刑天。“刑天”就是“砍頭”的意思。
當炎帝還是統治全宇宙的天帝的時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生平酷愛音樂,曾為炎帝作樂曲《扶犁》,作詩歌《豐收》,總名稱為《卜謀》,以歌頌當時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
後來炎帝被黃帝推翻,屈居到南方做了小小一名天帝.雖然炎帝忍氣吞聲,不敢和黃帝抗爭,但他的子孫和手下卻不服氣。當蚩尤舉兵反抗黃帝的時候,刑天曾想去參加這場戰爭,隻是因為炎帝的堅決阻止沒有成行。蚩尤和黃帝一戰失敗,蚩尤被殺死,刑天再也按捺不住他那顆憤怒的心,於是偷偷地離開南方天廷,徑直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黃帝爭個高低。
刑天左手握著長方形的盾牌,右手拿著一柄閃光的大斧,一路過關斬將,砍開重重天門,直殺到黃帝的宮前。黃帝正帶領眾大臣在宮中觀賞仙女們的輕歌曼舞,猛見刑天揮舞盾斧殺將過來,頓時大怒,拿起寶劍就和刑天搏鬥起來。兩人劍刺斧劈,從宮內殺到宮外,從天庭殺到凡間,直殺到常羊山旁。
常羊山是炎帝降生的地方,往北不遠,便是黃帝誕生地軒轅國。軒轅國的人個個人臉蛇身,尾巴纏繞在頭頂上。兩個仇人都到了自己的故土,因而戰鬥格外激烈。刑天想,世界本是炎帝的,現在被你竊取了,我一定要奪回來。黃帝想,現在普天下邦安民樂,我軒轅子孫昌盛,豈容他人染指。於是各人都使出渾身力量,恨不得能將對方一下殺死。
黃帝到底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又有九天玄女傳授的兵法,便比刑天多些心眼,覷(qu)個破綻,一劍向刑天的頸脖砍去,隻聽“哢嚓”一聲,刑天的那顆像小山一樣的巨大頭顱,便從頸脖上滾落下來,落在常羊山腳下。
刑天一摸頸脖上沒有了頭顱,頓時驚慌起來,忙把斧頭移到握盾的左手,伸出右手在地上亂摸亂抓。他要尋找到他那顆不屈的頭顱,安在頸脖上再和黃帝大戰一番。他摸呀摸呀,周圍的大小山穀被他摸了個遍,參天的大樹,突出的岩石,在他右手的觸摸下,都折斷了,崩塌了,還是沒有找到那顆頭顱。他隻顧向遠處摸去,卻沒想到頭顱就在離他不遠的山腳下。
黃帝怕刑天真的摸到頭顱,恢複原身又來和他作對,連忙舉起手中的寶劍向常羊山用力一劈,隨著“轟隆隆”“嘩啦啦”的巨響,常羊山被劈為兩半,刑天的巨大頭顱骨碌碌地落入山中,兩山又合而為一,把刑天的頭顱深深地埋葬起來。
聽到這異樣的響聲,感覺到周圍異樣的變動,刑天停止摸索頭顱。他知道狠毒的黃帝已把它的頭顱埋葬了,他將永遠身首異處。他呆呆地立在那裏,就像是—座黑沉沉的大山。想象著黃帝那洋洋得意的樣子,想象著自己的心願未能達到。他憤怒極了。他不甘心就這樣敗在黃帝手下。突然,他一隻手拿著盾牌,一隻手舉起大斧,向著天空亂劈亂舞,繼續和眼前看不見的敵人拚死搏鬥起來。
這種景象是多麽壯觀啊!失去頭的刑天,赤裸著他的上身,似是把他的兩乳當作眼,把他的肚臍當作口,他的身軀就是他的頭顱。那兩乳的“眼”似在噴射出憤怒的火焰,那圓圓的臍上,似在發出仇恨的咒罵,那身軀的頭顱如山一樣堅實穩固,那兩手拿著的斧和盾,揮舞得是那樣的有力。
看著無頭刑天還在憤怒地揮舞盾斧,黃帝心裏一陣顫栗,不由自主地害怕起來。他不敢再對刑天下毒手,悄悄地溜回天庭去。
那斷頭的刑天,至今還在常羊山的附近,揮舞著手裏的武器呢。
幾千年後,晉朝的大詩人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中寫詩讚頌說:“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同物既無類,化去不複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讚揚刑天雖然失敗,仍然戰鬥不已的精神。詩中的“幹”就是盾,“戚”就是斧的意思。刑天,象征著一種精神:永不妥協!
誇父簡介:
中國古代神話人物。據《山海經》記載:誇父立誌要追趕太陽,趕上太陽後,熱得焦渴難耐,於是飲於黃河、渭河。但喝幹黃、渭兩河的水,仍不能解渴,又欲北飲大澤水,結果尚未到達大澤就渴死了。他所遺棄的杖化成“鄧林”。《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誇父。後士生信,信生誇父。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穀。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海外北經》:“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後有成語“誇父追日”。
誇父追日的神話傳說
遠古時代,在我國北部,有一座巍峨雄偉的成都載天山,山上住著一個巨人氏族叫誇父族。誇父族的首領叫做誇父,他身高無比,力大無窮,意誌堅強,氣概非凡。那時候,世界上荒涼落後,毒蛇猛獸橫行,人們生活淒苦。誇父為了本部落的人產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鬥。誇父常常將捉到的凶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隻耳朵上作為裝飾,引以為榮。
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樣的太陽烤焦了地上的莊稼,曬幹了河裏的流水。人們熱得難受,實在無法生活。誇父見到這種情景,就立下雄心壯誌,發誓要把太陽捉住,讓它聽從人們的吩咐,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一天,太陽剛剛從海上升起,誇父就從東海邊上邁開大步開始了他逐日的征程。
太陽在空中飛快地轉,誇父在地上疾風一樣地追。誇父不停地追呀追,餓了,摘個野果充饑;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僅僅打盹。他心裏一直在鼓勵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他追了九天九夜,離太陽越來越近,紅彤彤、熱辣辣的太陽就在他自己的頭上啦。
誇父又跨過了一座座高山,穿過了一條條大河,終於在禺穀就要追上太陽了。這時,誇父心裏興奮極了。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陽的時候,由於過度激動,身心憔悴,突然,誇父感到頭昏眼花,竟暈過去了。他醒來時,太陽早已不見了。
誇父依然不氣餒,他鼓足全身的力氣,又準備出發了。可是離太陽越近,太陽光就越強烈,誇父越來越感到焦躁難耐,他覺得他渾身的水分都被蒸幹了,當務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於是,誇父站起來走到東南方的黃河邊,伏下身子,猛喝黃河裏的水,黃河水被他喝幹了,他又去喝渭河裏的水。誰知道,他喝幹了渭河水,還是不解渴。於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一個大澤的水。可是,誇父實在太累太渴了,當他走到中途時,身體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
誇父死後,他的身體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誇父山”,據說,位於現在河南省靈寶縣西三十五裏靈湖峪和池峪中間。誇父死時扔下的手杖,也變成了一片五彩雲霞一樣的桃林。桃林的地勢險要,後人把這裏叫做“桃林寨”。
誇父死了,他並沒捉住太陽。可是天帝被他的犧牲、勇敢的英雄精神所感動,懲罰了太陽。從此,他的部族年年風調雨順,萬物興盛。誇父的後代子孫居住在誇父山下,生兒育女,繁衍後代,生活是非常幸福。
誇父族的研究:
一個巨人的種族,因為據說為神話中逐日巨人誇父的後裔而得名。傳說中他們是可以無限長高的,但大多數誇父族隻能長到人類身高的兩倍。如山般巨人的出現需要特異事件或極長的壽命。這個種族的數量一直很少,隻是人族的百分之一。分散在北陸殤州雪山高原中。其他地方很罕見。
誇父的力量與精神有相斥,所以誇父的星祭師往往蒼老而憔悴。
分布:
居住地多為殤州北部酷寒的山區中。在曆史上他們曾一度居住在現中州北部並南下,但後來遇到了人族的反擊而退縮。
食物:
幾乎全以獵獲的野生動物肉類為食,烤和醃製是最常用的手法。植物不能成為主食。
壽命:
50-80年。
體質:
人類的兩倍高度。高大的身材使他們走路的步伐比人類大,但是為了適應寒冷氣候使得身體新陳代謝緩慢,肌肉發達的同時動作速度比人類較為緩慢。山地奔馳上有優勢,強大的體力可以支持很長的山路,結實的身體可以穿破荊棘。他們身體巨大,因為血脈豐富熾熱,所以很怕炎熱,同時也令堅韌的皮膚呈現一種肉紅色。多為栗色或者淺棕色頭發,黑色眼睛。
誇父族的宗教信仰:
誇父於雪山上仰望星辰,誇父族的薩滿(巫祭師)認為,誇父巨人是天神盤古在地上的子孫,誇父巨人的精神是和星辰相互感應的,每一個誇父部落都有一個對應的守護星,或者叫做獸神星,因為每一個誇父部落也有自己崇拜的神獸,確切的說,誇父族的宗教信仰包含了三層崇拜:星辰崇拜、神獸崇拜和祖先崇拜。誇父族傳說認為是巨人盤古以神力開辟了天地,同時做為巨人的後代,誇父們有責任不讓天地重合,所以擁有偉大的力量是他們的理想。
誇父族的宗教是建立在神秘主義信仰之上的。神秘主義信仰的根基是神秘體驗,各種神秘信仰都致力於追求超越世俗的與神靈的合一體驗。薩滿團認為,誇父巨人的靈魂深處是純淨的,是和星辰相互感應的,但是,日常的生活會蒙蔽一個人的心靈,把人們的心思分散在各種各樣無關緊要的小事上,讓人達不到明鏡止水的境界,隻有當人們忘卻日常的生活,達到忘我的境界時,才能夠返回自己純淨的靈魂,與星辰相互感應,在這個時候,人和星辰就會合一,星辰就會降臨到人們的身上。從大量的降臨體驗中,薩滿團總結和發展出來了一套完整的理論,照此修行,就能夠在戰場上請求星辰降臨到自己身上,為自己的身體注入強大的力量,這種法術,就叫做星降術.語言:
誇父族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語言,通常不會說人族的語言,詞匯量少,說話簡潔。知識主要靠口頭相傳。部落的史詩被薩滿們代代吟唱。你看不到一個貧嘴的誇父,但你能看到作為高音歌唱家的誇父,他們喜歡以歌謠和喊嘯聲來表達感情,哪怕是在雪山底下,誇父族戰士經常麵對雪崩來考驗自己的力量與勇氣。
婚姻製度:
誇父族沒有明確的婚姻關係,女性誇父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配偶,一般生下的小孩母親來負教育喂養的責任,男性誇父隻要把獵物的大部交歸部族分配,父親是誰並不重要。誇父的孕期長達十七個月。
誇父無法與其他種族通婚。
生活習慣:
誇父多住在寒帶的山區,不喜炎熱,但寒冷使他們崇敬陽光,愛用活血藥料釀的烈酒,誇父的一大口烈酒足以灌死其他種族。誇父嬰兒的生存率很低,懷孕期長達十七個月,因為隻需要強壯者生存下來,所以有用烈酒和冰水給初生嬰兒沐浴的習慣,體弱的嬰兒在第一關就被淘汰,這樣的結果使誇父人群少但體質極強健,對法術的抗力也很高。對壯人丁的需要使部落間搶女性和幼嬰的戰鬥時常出現,除非強大的力量者出現,很少會有龐大的統一部族。
他們開鑿巨岩形成房屋或者直接居住在修葺過的山洞中,在很大範圍內分散居住。接近人類生活區間的誇父會建築一些石頭的建築,技巧並不怎麽精致。擁有冶鐵的技術,冶煉製其他金屬,不過製作的工具比不上人類的堅硬,重量卻很巨大。不太使用金屬盔甲,因為太耗鐵,且身體本身就相當強壯。即使貿易,也不容易得到足夠大小的紡織物製作衣服,獸皮是主要的材料,不是禦寒,而是遮羞。另外也佩帶各種宗教飾物如項鏈等。
誇父族的生理壽命是60-80歲,但是因為惡劣的環境,常年與蠻族作戰,平均壽命隻有30歲-45歲,戰士們如果沒有在戰場上戰死,到了65歲之後,也往往無力再戰鬥。年老體弱或者病入膏肓的誇父,通常獨自走入雪山,在最後一次跋涉或者與獸群搏鬥中死去。在戰場上死亡的戰士們的遺骨,也會被抬到雪山上,棄給猛獸。因為雪山是他們的家園,猛獸是他們的兄弟。
社會組織:
部落分散,當聯合起來時實行共和製,有幾十個部落,都有不同的首領。首領由部落選舉產生,通常是可以領導砍伐和狩獵的強者。各個部落間互相和平,有時候會為了獵取大的獸群而合作。他們會把食物和交換到了東西聚集起來分配,年輕強壯的優先。他們常在夏秋龐大獸群遷移的季節群體獵取大量食物貯存起來,如果錯過了這個圍獵季節,他們將麵臨一個嚴酷的寒冬。
誇父山在現在河南靈寶,為誇父族原居地。靈寶有仰韶文化特大聚落遺址,晚期即誇父文化。考古發現表明當時已進入父係社會,商周青銅器上銘文“誇”作為族徽,屬於誇父族,到周代,誇父族仍有存在。
真實的共工
除去神話,共工是在“三皇五帝”中“顓頊”時代一個比較強大部族的首領,活動在輝縣一帶。黃河的經常泛濫威脅到了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領大家與洪水英勇搏鬥,他們采取“堵”而不是“疏”的辦法來治水,未能根治洪水,但是為後人治水積累了經驗。共工是我國最早的治水英雄,被後世尊為水神。共工治水表現出來的永不言敗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的故事,後被演繹成“怒而觸不周之山”的神話。***曾對共工給予高度評價。
據說共工氏姓薑,是炎帝的後代。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關於他的傳說,幾乎全與水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觸不周山。一說共工部落活動區域在今河南-輝縣。
共工的貢獻
共工氏是個治水世家。共工氏治水方法是把高地鏟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麵上修築堤防。用土堤來擋水,這種方法沒有疏通河流,水依然會漫流泛濫成災,所以共工的治水最後都遭到失敗!
共工氏和他的兒子後土都對農業很精通。他們專著於研究農業生產中的水利方麵。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後,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為了改變這種不利於農業生產的情況,共工氏發明了築堤蓄水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把地勢高處的土運到低地上填高。認為窪地填高可以擴大耕種麵積,高地去平,利於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禹攻共工之戰
相傳帝舜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禹部落聯盟進攻共工氏部落聯盟(今河南嵩縣北黃河附近)的作戰。
原始社會晚期,中原地區生活著黃帝族係的部落聯盟(今山西南部),舜為首領。當時,黃河經常泛濫成災,禍及人民。舜命禹治水。炎帝族係的共工氏部落聯盟,長期與舜領導的部落聯盟爭奪生存地域,並為治水發生衝突。於是,禹率領本部落聯盟進攻共工氏,將其擊敗並驅離治水地區,以便治水。從此共工氏再也無力與黃帝族係部落聯盟抗衡。
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後裔,與黃帝家族本來就矛盾重重。帝顓頊接掌宇宙統治權後,不僅毫不顧惜人類,同時也用強權壓製其他派係的天神,以至於天上人間,怨聲鼎沸。共工見時機成熟,約集心懷不滿的天神們,決心推翻帝顓頊的統治,奪取主宰神位。反叛的諸神推選共工為盟主,組建成一支軍隊,輕騎短刃,突襲天國京都。
帝顓頊聞變,倒也不甚驚惶,他一麵點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諸侯疾速支援;一麵點齊護衛京畿的兵馬,親自掛帥,前去迎戰。
一場酷烈的戰鬥展開了,兩股人馬從天上廝殺到凡界,再從凡界廝殺到天上,幾個來回過去,帝顓頊的部眾越殺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駕萬道祥光由和山趕至,龍頭人身的計蒙挾疾風驟雨由光山趕至,長著兩個蜂窩腦袋的驕蟲領毒蜂毒蠍由平逢山趕至;共工的部眾越殺越少,櫃比的脖子被砍得隻連一層皮,披頭散發,一隻斷臂也不知丟到哪兒去了,王子夜的雙手雙腳、頭顱胸腹甚至牙齒全被砍斷,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
共工輾轉殺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邊僅剩一十三騎。他舉目望去,不周山奇崛突兀,頂天立地,擋住了去路,他知道,此山其實是一根撐天的巨柱,是帝顓頊維持宇宙統治的主要憑藉之一。身後,喊殺聲、勸降聲接連傳來,天羅地網已經布成。共工在絕望中發出了憤怒的呐喊,他一個獅子甩頭,朝不周山拚命撞去,隻聽得轟隆隆、潑喇喇一陣巨響,那撐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攔腰撞斷,橫塌下來。
天柱既經折斷,整個宇宙便隨之發生了大變動:西北的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使拴係在北方天頂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原來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腳,身不由己地掙脫束縛,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日月星辰的運行線路,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晝永是白晝,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麵,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被劇烈的震動崩斷了,東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
共工氏行為最後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後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相關記載
據《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宋羅泌《路史、後紀二》注引《歸藏·啟筮》:“共工人麵蛇身朱發。”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製夫下。”《淮南子·本經訓》:“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話最著者,為共工與顓頊之戰。《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顓頊,黃帝之裔(《山海經·海內經》)。故此戰實為黃炎戰爭之繼續。此戰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與神農(《雕玉集·壯力》);與祝融(《史記,補三皇本紀》);與女媧(《路史·太吳紀》)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由禹為黃帝係統人物,當亦係黃炎戰爭之餘緒。今河南杞縣流傳的“女媧補天”則謂:共工、祝融,女媧、棺人為兄妹。共工與祝融因吃天鵝蛋之爭,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濫,女媧乃有補天之舉,似更原始。參見“杞人憂天”。
祝融與共工戰《史記·補三皇本記》:“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此戰或又傳說為顓頊,神農,女媧,高辛與共工之爭。
《國語·魯語上》載: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實際上是說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聯盟的一個首領。這反映了九個氏族住在九個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於首要地位。徐旭生說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輝縣。郭沫若說:共工氏長期活動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這個地方古代稱為九州,可能來源於共工氏的九個氏。後來,這裏往西的山區中還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餘部延續下來的。
共工神話最著者,為共工與顓頊之戰。《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顓頊,黃帝之裔(《山海經·海內經》)。此戰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與神農(《雕玉集·壯力》);與祝融(《史記·補三皇本紀》);與女媧(《路史·太吳紀》)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
關於祝融與共工之戰的記載,《史記·補三皇本記》:“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此戰或又傳說為顓頊,神農,女媧,高辛與共工之爭。
共工是古代傳說中神農氏的後代、屬於炎帝一族,身為水神,共工有人的麵孔、手足和蛇的身體。在黃帝的繼承人顓頊治世的時代反叛,被顓頊擊敗,共工怒而頭撞不周山(傳說中支撐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東南傾斜。之後共工仍不斷地作亂(代表洪水的爆發),最後被禹殺死(指治水成功)。
神荼讀音shēnshu(門神之一)
簡介
相傳遠古時候,神荼與鬱壘為一對兄弟,兄弟倆都擅長捉鬼,如有惡鬼出來騷擾百性,神荼與鬱壘兩便其擒伏,並將其捆綁喂老虎。後來人們為了驅凶,在門上畫神荼、鬱壘及老虎的像,亦有驅鬼避邪之效果,而流傳至今。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鬱壘,民間稱他們為門神。
傳說故事
其一
傳說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壽。桃下住著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鬱壘,他們為人正直,力大無比,凶猛老虎為他們護林看桃,野牛嶺上有個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殘害百姓。
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鬱壘轟走,野大王氣得七竅生煙,一個黑夜,野大王帶領他的信徒裝扮成惡鬼前去報複,被神荼、鬱壘用桃條捆起來扔給了老虎,桃木辟邪說法由此而來,同時它也成為辟邪驅鬼的工具。
其二
傳說東海裏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裏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麵,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每當清晨金雞啼叫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就必須趕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門兩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將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鬱壘。這樣在民間就流傳開用降鬼大仙神荼、鬱壘和桃木驅邪、避災的風習。他們用桃木刻成神荼、鬱壘的模樣,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掛在自家門口,用以避邪防害。這種桃木板被稱做“桃符”。
桃符,顧名思義,以桃木為材料。在古代,桃木有“鬼怖木”之稱,桃木驅鬼辟邪的信仰由來已久,並且從來都關乎於門戶。
鬱壘讀音yulu
解釋
1.門神名。清陳維崧《滿江紅.乙巳除夕立春》詞:”鬱壘欹斜頭上帽,神荼脫落腰間杖。”一說為二神名。
2.桃符、春聯的代稱。
3.山勢高峻貌。
簡介
相傳遠古時候,神荼與鬱壘為一對兄弟,兄弟倆都擅長捉鬼,如有惡鬼出來騷擾百性,神荼與鬱壘兩便其擒伏,並將其捆綁喂老虎。後來人們為了驅凶,在門上畫神荼、鬱壘,亦有驅鬼避邪之效果,而流傳至今。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鬱壘,民間稱他們為門神。
傳說故事
傳說一
傳說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壽。桃下住著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鬱壘,他們為人正直,力大無比,凶猛老虎為他們護林看桃,野牛嶺上有個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殘害百姓。
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鬱壘轟走,野大王氣得七竅生煙,一個黑夜,野大王帶領他的信徒裝扮成惡鬼前去報複,被神荼、鬱壘用桃條捆起來扔給了老虎,桃木辟邪說法由此而來,同時它也成為辟邪驅鬼的工具。
傳說二
傳說東海裏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裏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麵,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每當清晨金雞啼叫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就必須趕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門兩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將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鬱壘。這樣在民間就流傳開用降鬼大仙神荼、鬱壘和桃木驅邪、避災的風習。他們用桃木刻成神荼、鬱壘的模樣,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掛在自家門口,用以避邪防害。這種桃木板被稱做“桃符”。
桃符,顧名思義,以桃木為材料。在古代,桃木有“鬼怖木”之稱,桃木驅鬼辟邪的信仰由來已久,並且從來都關乎於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