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好家夥,這套路深啊
老子扶貧三年,這是大秦? 作者:毛神大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啟奏陛下,臣下認為,陛下有愛才之心,一心一意,都是為了大秦的強盛,有如此的君主,實在是我大秦最大之幸運!”
李斯躬身道,“若是遇到陛下這樣的君主, 而那張良卻不願意為大秦效忠的話 ,那就是他自己的罪過了。”
恩?
嗬嗬……
聽了李斯的話之後,嬴政當即一笑。
這李斯的話,說的的確是又中肯又令人生悅啊。
“恩……朕,也認為如此……”
嬴政點頭說道,“馮相,就如李相所言。此人有經世之才的話,那自然要想辦法用他一用。如是能為大秦效力,則重用之,讓其將功折罪。若是不能,那,自不可留,當予以嚴懲,以警告天下!”
其實,這也是大秦一統六國之前用的策略 。
對於其他國家的重臣和人才,大秦就采用了李斯的建議。要是這人能為大秦出力,能給大秦提供幫助,那就許之以重金酬勞。
如果不能,那就刺之!
所以,六國之內,也的確是有不少的大臣,都被盯上,被牽扯進來,要麽被重金賄賂,要麽,就成了刀下之鬼。
而大秦因此,也省卻了非常多的力氣。
畢竟,上兵伐謀,通過對關鍵人物的運作,所起到的效果,比打一場對幾萬人的殲滅戰,效果都更佳!
“陛下,聖明。”
馮去疾聽了,這才躬身道,“臣下明白了 。”
“隻是……”
嬴政說道,“這蕭何和韓信,不過是出身卑微,若給他們一番的機會,倒是也可以讓他們感念朝廷的恩德,而為朝廷效力。隻是……”
說著,嬴政話音一轉,繼續說道,“這張良,不知道你們,可有什麽建議?”
“陛下……”
李斯聽了,遲疑了一下,緩緩道,“此人一心一意,都想要光複韓國,而先生也說了,韓國沒有徹底破滅,張良勢必不死心!故而,臣下認為,可有三策,三策齊發,或許,效果最佳!”
“哦?哪三策?”
嬴政聽了,馬上問道。
“啟奏陛下,這第一策,那就是,覆滅韓國一切殘餘勢力,將剩下的韓國宗室們和貴族們,都更圈禁到鹹陽附近,嚴加看管!”
李斯說道。
“恩……”
嬴政聽了,緩緩點頭,“說下去。”
“諾,其二……”
李斯繼續說道,“殺人莫過於誅心,臣下認為,可以挑選一些韓國宗室之人,給他們一些虛名官職,把他們納入到大秦的政治版圖中來,名為給他們富貴,實際上,則是把他們的複國之心,之行給杜絕,隻要他們這些人不再想著複國,那張良自己,又憑什麽複國?”
嗬?
聽到李斯的話之後,嬴政旋即一樂,這主意,的確是好。
張良複國,光靠他自己,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要複的是韓國,是韓國王室的國,是整個韓國貴族遺老們,都想要光複的韓國。
但是!
如果這些人都不想著光複韓國,或者,剩下想要光複韓國的人變得微乎其微了,沒有這個可能了,那張良還複個錘子的國?
比如三家分晉之前,所有公卿士大夫全都是晉國的公卿。
但是,等到三家分晉之後,卻並沒有任何一家人站出來,想要光複晉國的。
為何?
因為,原來晉國的那些公卿們都得到好處了!
既然在新的環境裏得到好處,那肯定就會淡化對原來環境的向往。
反之則不是……
曆史上,就是因為在秦末的時候,韓國幾次複國都以失敗告終,而讓張良最後也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打算!
這也是因為,韓國這一攤爛泥,是真的扶不上牆!
“其三。”
李斯繼續說道,“臣下認為,當給張開地一族,修築碑墓,揚其功德。”
恩……恩?
你說什麽?
聽了李斯的話之後,嬴政當即一愣,遲疑了一下,凝聲問道,“李相何意?”
“啟奏陛下。”
李斯含笑說道,“自然是為了表彰其為了秦滅韓國,而作出的卓著貢獻了!”
嗬?
為了表彰張開地一家,為了輕蔑韓國而作出的卓著貢獻?
聽到李斯的話之後,嬴政等人,也旋即都明白了。
哦……
這話的意思是,給張開地一家扣上一個韓奸的帽子?
如此一來,那張良一家,豈不是要被韓地的貴族和百姓不齒?
那張良直接從一個幹過博浪沙刺秦的智勇雙全的韓國義士,直接就成了祖祖輩輩賣國求榮的秦國功臣?
那回頭,張良若是再想要光複韓國,為韓國複國而搖旗呐喊,那多少就有點違背祖訓的味道了。
“好!這個辦法不錯!”
嬴政會心一笑,點頭說道,“此事,就交給李斯你去辦理吧!”
“諾!請陛下放心!”
李斯馬上說道,“此事,臣下一定給辦理妥當!”
“恩……除此之外……”
嬴政繼續說道,“也要派人去下邳,暗中潛伏,去尋這個張良!對了,先去韓地打聽這張良的情況,摸清楚此人的模樣,為人,和習慣。”
“諾!”
“恩。”
嬴政又看向馮去疾,對馮去疾吩咐說道,“馮相,這蕭何與韓信的事,就交給你了。”
“諾!請陛下放心。”
馮去疾躬身道,“臣下這就命人去操辦此事!”
“恩……”
嬴政笑道,“等這張開地的功德碑墓落成之日,也請兩位丞相去一趟,樣子,要做足夠了,那才會更有效果!”
“陛下聖明,臣等領命!”
……
泗水郡,沛縣。
幾匹快馬,奔馳趕往沛縣縣衙。
踏踏!
踏踏踏!
“蕭大人?蕭大人何在?”
恩?
一處宅院之中,蕭何正和夏侯嬰幾人對飲,突然就聽到了外麵的呼聲。
“何人喚我?”
“蕭大人,縣令讓您趕緊過去!”
兩個官差,匆匆走來,對蕭何說道。
“縣令大人?”
蕭何聽了一愣,旋即,端起兩碗水酒,轉頭遞給那兩個官差。
“看你們急匆匆的,一路跑來的吧?喝口酒水緩一緩……”
“多謝蕭大哥……”
兩個官差聽了,趕緊接過,一陣感激。
蕭何這才笑著問道,“不知道縣衙裏,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
李斯躬身道,“若是遇到陛下這樣的君主, 而那張良卻不願意為大秦效忠的話 ,那就是他自己的罪過了。”
恩?
嗬嗬……
聽了李斯的話之後,嬴政當即一笑。
這李斯的話,說的的確是又中肯又令人生悅啊。
“恩……朕,也認為如此……”
嬴政點頭說道,“馮相,就如李相所言。此人有經世之才的話,那自然要想辦法用他一用。如是能為大秦效力,則重用之,讓其將功折罪。若是不能,那,自不可留,當予以嚴懲,以警告天下!”
其實,這也是大秦一統六國之前用的策略 。
對於其他國家的重臣和人才,大秦就采用了李斯的建議。要是這人能為大秦出力,能給大秦提供幫助,那就許之以重金酬勞。
如果不能,那就刺之!
所以,六國之內,也的確是有不少的大臣,都被盯上,被牽扯進來,要麽被重金賄賂,要麽,就成了刀下之鬼。
而大秦因此,也省卻了非常多的力氣。
畢竟,上兵伐謀,通過對關鍵人物的運作,所起到的效果,比打一場對幾萬人的殲滅戰,效果都更佳!
“陛下,聖明。”
馮去疾聽了,這才躬身道,“臣下明白了 。”
“隻是……”
嬴政說道,“這蕭何和韓信,不過是出身卑微,若給他們一番的機會,倒是也可以讓他們感念朝廷的恩德,而為朝廷效力。隻是……”
說著,嬴政話音一轉,繼續說道,“這張良,不知道你們,可有什麽建議?”
“陛下……”
李斯聽了,遲疑了一下,緩緩道,“此人一心一意,都想要光複韓國,而先生也說了,韓國沒有徹底破滅,張良勢必不死心!故而,臣下認為,可有三策,三策齊發,或許,效果最佳!”
“哦?哪三策?”
嬴政聽了,馬上問道。
“啟奏陛下,這第一策,那就是,覆滅韓國一切殘餘勢力,將剩下的韓國宗室們和貴族們,都更圈禁到鹹陽附近,嚴加看管!”
李斯說道。
“恩……”
嬴政聽了,緩緩點頭,“說下去。”
“諾,其二……”
李斯繼續說道,“殺人莫過於誅心,臣下認為,可以挑選一些韓國宗室之人,給他們一些虛名官職,把他們納入到大秦的政治版圖中來,名為給他們富貴,實際上,則是把他們的複國之心,之行給杜絕,隻要他們這些人不再想著複國,那張良自己,又憑什麽複國?”
嗬?
聽到李斯的話之後,嬴政旋即一樂,這主意,的確是好。
張良複國,光靠他自己,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要複的是韓國,是韓國王室的國,是整個韓國貴族遺老們,都想要光複的韓國。
但是!
如果這些人都不想著光複韓國,或者,剩下想要光複韓國的人變得微乎其微了,沒有這個可能了,那張良還複個錘子的國?
比如三家分晉之前,所有公卿士大夫全都是晉國的公卿。
但是,等到三家分晉之後,卻並沒有任何一家人站出來,想要光複晉國的。
為何?
因為,原來晉國的那些公卿們都得到好處了!
既然在新的環境裏得到好處,那肯定就會淡化對原來環境的向往。
反之則不是……
曆史上,就是因為在秦末的時候,韓國幾次複國都以失敗告終,而讓張良最後也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打算!
這也是因為,韓國這一攤爛泥,是真的扶不上牆!
“其三。”
李斯繼續說道,“臣下認為,當給張開地一族,修築碑墓,揚其功德。”
恩……恩?
你說什麽?
聽了李斯的話之後,嬴政當即一愣,遲疑了一下,凝聲問道,“李相何意?”
“啟奏陛下。”
李斯含笑說道,“自然是為了表彰其為了秦滅韓國,而作出的卓著貢獻了!”
嗬?
為了表彰張開地一家,為了輕蔑韓國而作出的卓著貢獻?
聽到李斯的話之後,嬴政等人,也旋即都明白了。
哦……
這話的意思是,給張開地一家扣上一個韓奸的帽子?
如此一來,那張良一家,豈不是要被韓地的貴族和百姓不齒?
那張良直接從一個幹過博浪沙刺秦的智勇雙全的韓國義士,直接就成了祖祖輩輩賣國求榮的秦國功臣?
那回頭,張良若是再想要光複韓國,為韓國複國而搖旗呐喊,那多少就有點違背祖訓的味道了。
“好!這個辦法不錯!”
嬴政會心一笑,點頭說道,“此事,就交給李斯你去辦理吧!”
“諾!請陛下放心!”
李斯馬上說道,“此事,臣下一定給辦理妥當!”
“恩……除此之外……”
嬴政繼續說道,“也要派人去下邳,暗中潛伏,去尋這個張良!對了,先去韓地打聽這張良的情況,摸清楚此人的模樣,為人,和習慣。”
“諾!”
“恩。”
嬴政又看向馮去疾,對馮去疾吩咐說道,“馮相,這蕭何與韓信的事,就交給你了。”
“諾!請陛下放心。”
馮去疾躬身道,“臣下這就命人去操辦此事!”
“恩……”
嬴政笑道,“等這張開地的功德碑墓落成之日,也請兩位丞相去一趟,樣子,要做足夠了,那才會更有效果!”
“陛下聖明,臣等領命!”
……
泗水郡,沛縣。
幾匹快馬,奔馳趕往沛縣縣衙。
踏踏!
踏踏踏!
“蕭大人?蕭大人何在?”
恩?
一處宅院之中,蕭何正和夏侯嬰幾人對飲,突然就聽到了外麵的呼聲。
“何人喚我?”
“蕭大人,縣令讓您趕緊過去!”
兩個官差,匆匆走來,對蕭何說道。
“縣令大人?”
蕭何聽了一愣,旋即,端起兩碗水酒,轉頭遞給那兩個官差。
“看你們急匆匆的,一路跑來的吧?喝口酒水緩一緩……”
“多謝蕭大哥……”
兩個官差聽了,趕緊接過,一陣感激。
蕭何這才笑著問道,“不知道縣衙裏,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