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楚懷王?
大秦:先生別擔心,朕不是皇帝! 作者:毛神大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
聽到範增的話之後,項梁心中一動,當即又馬上問道,“不知範兄此言,乃為何意?”
他說什麽,從懷王開始……
難道說,他的意思,是想要找一個懷王的後代宗室,來成為新的楚王嗎?
“將軍,我的意思是……”
範增說道,“老夫我且覺得,不如,就挑出一人來,讓其以懷王的名義,從新讓楚國的百姓,反抗秦人,如此,才是最好的。”
“選出一人來,以懷王的名義?”
項梁聽了,馬上說道,“老兄啊,如今,懷王的子孫,早就沒多少蹤影了,就算是有些人還在,但,隻怕也是被遷入了關中了……”
沒錯,從懷王開始到現在,也都一百年了。
雖然說,懷王的子孫的確是不少,甚至還有一些人,都成了秦國人了。
沒錯,秦國人,可不是楚國被滅了之後的秦國人,而是在楚國滅亡之前,楚懷王的子孫們,就已經在秦國關中,生根發芽了。
但……
在關外的懷王子弟,現在多少都有點難以尋覓了……
至少,嫡係是找不到了。
“哎,將軍,您且是誤會了我的意思了。”
範增一笑,這才又說道,“老夫的意思是,找出一個人,以懷王的名義就夠了,此人,是懷王的子孫,那是最好,不是,倒也無妨。且,是不是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大家都看到,是有這麽一個人的。”
嗯?
聽到範增這一句話之後,項梁大約也猜測到了他的意思,“兄長的意思是,找出這麽一個?”
“是也,找,就找的出。”
範增笑道,“此人,更是可以近在咫尺。”
什麽?
還近在咫尺?
聽到範增的話,項梁當即一笑,“範兄,你說的,難道就是景駒?”
“可以是他,自然,也可以是別人。”
範增語重心長的說道,“將軍,為今之計,是要給所有的楚國人,都明白一件事,都看到一件事,那就是,將軍您是一心一意想要光複楚國的社稷的,而最能讓他們產生認同的,自然就是懷王之後。天下人,如果看到將軍這樣的行動,自然是會願意支持您的,畢竟,懷王之遺憾,就是我楚國最大的遺憾啊……”
嗯?
這倒也是……
聽到範增的話之後,項梁也是重重點頭,深以為然。
沒錯,在楚懷王之前,楚國經曆過了對吳越之地的征服開拓之後,國力空前。
雖然是國內大族們的勢力依舊龐大的很,但,楚國還是可以以王室的名義,還有國家利益這些,來驅動公族們一起對外擴張的。
那個時候,秦國遠沒有後來那麽強盛,更是在眼皮底子下,被楚國人盯著,每天都虎視眈眈的。
畢竟,關中距離漢中,實在是太近了。
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楚國的強盛會更進一步的時候,就發生了楚懷王被擄掠到秦國的事情。
其實,倒也不算是擄掠,而更是一場誘騙。
策劃這件事情的主角嘛,那當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儀了。
那個時候山東六國正在搞著一起西征秦國的行動,秦國為了能夠瓦解六國聯盟,解除危機,就選擇了拉攏楚國。
而張儀,就去當了說客了。
而那個時候,秦國隻是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眾人想要發泄的目標,而不是超越過所有國家,不是不可匹敵。
畢竟,那時候,白起都還沒那麽牛逼呢……
同時,楚懷王能被說動,那也是因為,秦國和楚國的特殊關係。
聯姻!
在這之前,楚國和秦國,已經有上百年的聯姻曆史了,可以說,楚國和秦國的王室血脈,那都是有著非常複雜的重合的。
你中有我,我中更有你。
而秦國的朝廷上,更有一大幫的楚國外戚們,在一同執政。
這其實更像是親戚之間的一堆破事……
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楚懷王,在得到了秦國內部楚國勢力的保證之後,這才跟著張儀出發的,張儀的嘴,隻是一個誘因罷了。
但!
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事情,就這麽開始砸了!
別說楚懷王了,就連秦國的那些楚國外戚們都沒想到,秦國人在讓楚懷王興奮的退出六國聯盟之後,秦國的權貴們,不但翻臉不認人了,而且,竟然還扣押了楚懷王!
這一下子,事情就鬧大了。
秦國的那些楚國外戚集團也沒有想到秦國的宗室們和權貴們會選擇這樣做,因為這和之前他們所商量和保證的完全不一樣。
而秦國的權貴們之所以如此做,那也是因為,漢中這個地方,對整個秦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漢中距離關中鹹陽最近的地方,隻有百裏左右,甚至不到。
而秦國之前依靠著爭奪下函穀關,畢竟基本確保了對山東趙魏韓三國等國家的防備能力但是在南邊的防禦能力還是不足夠的。
畢竟距離自己的國都隻有一百米左右,而且,就算是修築而成的武關,在麵向漢中方向的時候,也基本上處於半雞肋半失靈的狀態。
甚至武關還在楚國控製到漢中的更外麵,想要做到防控,的確有些艱難。
所以正是基於這種情況下,秦國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做了打算,一定要想盡辦法奪得漢中,來確保自己能夠高枕無憂。
所以楚懷王入秦就是一個最好的契機,而在秦國的那些楚國外戚們,也是傻了眼了,他們原以為自己在楚國的身份以及在秦國的地位,可以讓他們在兩邊都遊刃有餘,能夠左右整個事態,避免發生失控……
但是沒想到的是,原本他們的話語權還是比較重的,但是卻因為在這個關鍵的地方上,所以秦國的那些老秦權貴們,壓根就不會做出任何的退讓。
你楚國卡的我們的咽喉卡了那麽久,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我管你到底是什麽身份,反正,漢中這地方絕對不會歸還!
結果楚國人也是一怒之下發動了對秦國的作戰,甚至一度攻入了武關。
但……
最後還是以失利告終,因為楚國這幫人,在關鍵的時候,實在是太容易出問題了,一個個簡直奇葩的很。
秦國在看到楚國發動進攻之後,一時之間也是朝野陷入了,紛爭和猶豫。
不過覺得這個時候又是張儀出力了,他直接做出了一個決定,要自己入楚國謝罪。
而秦惠文王卻並不同意,表示楚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相國為大秦,贏取了這麽大的利益,我怎麽可能讓你去送死呢?
結果沒想到,張儀竟然沒死,而且還安然無恙的回來了。
沒錯,楚國老鐵的這一波又麻了。
他們本來是放棄了讓秦國歸還土地的決定,卻是隻要讓張儀進來。
結果就是,這一次不但丟了地盤,甚至靠著張儀的三寸不爛之舌,還讓他跑了。
而楚國因為一次兩次接連的失誤,也錯失了一係列的可以補救的機會。
結果被秦國穩住了之後,自己又失去了西麵對秦國的威懾,導致自己的都城防禦大開。
等到後來白起,發動千裏奔襲,拿下楚國大片地,就是這個時候埋下的伏筆。
所以,一代又一代的楚國人,最為痛心的兩件事,一件事就是被吳國拿了都城,近乎滅國。
而另一件就是,楚懷王時期,讓楚國接二連三的,遭受重擊的結果了。
“那就……”
項梁稍稍思索之後,隨即緩緩說道,“既如此,那就讓景駒,稱是楚懷王的後人?”
“是也!”
聽到項梁的話之後,範增馬上說道,“就說這是當年懷王再去秦國之前,留下來的子孫後人,藏在了景家,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懷王,當年就想著能夠通過自己的後人,來幫助楚國光複一切,奪得一切。”
他看著項梁說道,“唯有想辦法打著懷王的名義,才更能夠讓楚國人為之一振,不知將軍認為如何?”
“嗯,這倒的確是個主意。”
項梁點頭說道,“範兄,你說的有道理,這錢是我思慮不周了。”
“嗬嗬,老夫的想法,能夠為將軍所用,這是老夫的幸事。”
範增說道,“除此之外……對於將軍的私事,老傅也有幾句微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嗯?
我的事?
聽到範增的話之後,項梁心裏一動,臉色微微一變,當即笑著說道,“還請老兄直言?”
“六國之人豪傑之中,多有仰慕令尊者,而令尊之後,就是將軍您了。”
範增說道,“老夫鬥膽敢問一句,為何朝廷,會偏偏選擇將軍您的兄弟項伯,來做這個領頭將軍?”
嗯?
項梁聽了之後搖頭說道,“對於此事,其實我也不是非常清楚的……在發生此事之後,我是先聽到了消息,這才趕緊趕往過來找他,他也說,自己都不十分清楚,為何自己就被嬴政給選擇上了,也許,他是真的早就被盯上了……”
“哦?他,早就被盯上?”
聽到項梁的話之後,範增當即說道,“請恕老夫直言,這被盯上與否,可是和這被選中與否,那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嗯?
範增一句話,項梁聽了,不禁歎笑一聲,“老兄啊,你這話說的倒也很對呀,我也一直覺得這事奇怪……可,他畢竟是我的兄弟,既如此,我也隻能想著,該如何才能夠利用此番的機會,來為楚國複國做出一番行動來。隻可惜,哎……”
說著,又是一歎。
而範增看到他的反應,心裏也是一動。
“將軍的意思是,這一切,並不順利?”
範增說道。
“隻怕乃是十分的不順利。”
項梁歎了口氣,“我那兄弟,原本是實誠的很的,對我們,也都是一心一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這次相見之後卻是換了個人,對我們多有提防,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提防個什麽,他的身邊,除卻那個張良之外,也沒別人了……”
什麽?
張良?
聽到項梁提起張良來,範增心中也是一動,“將軍的意思是,這張良,難道是……”
“他對秦國人,應該是恨之入骨的。”
項梁說道,“畢竟,他家祖上,一直都是五世相韓,和秦國人是有著國仇家恨的,此等仇怨,不比我們差多少……”
說著,項梁繼續說道,“但,他畢竟不是楚國人,而是韓國人,想必,他的所求,和我們的所求,多少有些不同吧……更何況,他還救過我兄弟的性命……所以,我兄弟對他,更是感激的很,近乎於言聽計從了……”
“若是如此說,是此人在蓄意挑撥?”
聽到項梁的話之後,範增馬上說道,“隻怕是此人的心思,是想著借助這次機會,讓他韓國也能夠分一杯羹呢……畢竟,韓國如此羸弱,隻靠著他們自己的力量,是絕對沒有任何複國的可能的!”
“我也是如此想的……”
項梁說道,“隻可惜,我兄弟是個重情義的人,哪怕有時候也知道這樣做可能有些不妥,但,也終究不忍心戳破他的心思……唉,隻要是能夠利於反秦的,我忍了也就忍了,隻怕是……”
說著,項梁欲言又止。
而項梁說這些話,當然是故意的。
而且,並沒有把所有的火力全都是放在項伯的身上,而是轉而去故意說成是張良的挑撥。
這些話也是半真半假,但,無疑對於項梁來說,是最為合適的。
因為,項梁如果一味的表現出對項伯的不滿,那他的心思就太明顯了。
哪怕範增對此並不會有什麽異議和想法,那萬一被別人知道了,不免可能會對項梁,有一些閑話。
但!
他說張良就沒問題了!
因為張良的確是一直在給項伯出主意,項伯不少的想法,都是來自於張良的建議和提議。
而且!
他畢竟不是楚國人!
他是韓國人!
一個韓國人,辛辛苦苦的來給楚國人出謀劃策,他為的是什麽?
那肯定是有點自私的想法啊!
隻要大家身份不同,那利益就不同。
這樣做,那隻要你是楚國人,你看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會自動的和張良,產生一些切割了!
聽到範增的話之後,項梁心中一動,當即又馬上問道,“不知範兄此言,乃為何意?”
他說什麽,從懷王開始……
難道說,他的意思,是想要找一個懷王的後代宗室,來成為新的楚王嗎?
“將軍,我的意思是……”
範增說道,“老夫我且覺得,不如,就挑出一人來,讓其以懷王的名義,從新讓楚國的百姓,反抗秦人,如此,才是最好的。”
“選出一人來,以懷王的名義?”
項梁聽了,馬上說道,“老兄啊,如今,懷王的子孫,早就沒多少蹤影了,就算是有些人還在,但,隻怕也是被遷入了關中了……”
沒錯,從懷王開始到現在,也都一百年了。
雖然說,懷王的子孫的確是不少,甚至還有一些人,都成了秦國人了。
沒錯,秦國人,可不是楚國被滅了之後的秦國人,而是在楚國滅亡之前,楚懷王的子孫們,就已經在秦國關中,生根發芽了。
但……
在關外的懷王子弟,現在多少都有點難以尋覓了……
至少,嫡係是找不到了。
“哎,將軍,您且是誤會了我的意思了。”
範增一笑,這才又說道,“老夫的意思是,找出一個人,以懷王的名義就夠了,此人,是懷王的子孫,那是最好,不是,倒也無妨。且,是不是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大家都看到,是有這麽一個人的。”
嗯?
聽到範增這一句話之後,項梁大約也猜測到了他的意思,“兄長的意思是,找出這麽一個?”
“是也,找,就找的出。”
範增笑道,“此人,更是可以近在咫尺。”
什麽?
還近在咫尺?
聽到範增的話,項梁當即一笑,“範兄,你說的,難道就是景駒?”
“可以是他,自然,也可以是別人。”
範增語重心長的說道,“將軍,為今之計,是要給所有的楚國人,都明白一件事,都看到一件事,那就是,將軍您是一心一意想要光複楚國的社稷的,而最能讓他們產生認同的,自然就是懷王之後。天下人,如果看到將軍這樣的行動,自然是會願意支持您的,畢竟,懷王之遺憾,就是我楚國最大的遺憾啊……”
嗯?
這倒也是……
聽到範增的話之後,項梁也是重重點頭,深以為然。
沒錯,在楚懷王之前,楚國經曆過了對吳越之地的征服開拓之後,國力空前。
雖然是國內大族們的勢力依舊龐大的很,但,楚國還是可以以王室的名義,還有國家利益這些,來驅動公族們一起對外擴張的。
那個時候,秦國遠沒有後來那麽強盛,更是在眼皮底子下,被楚國人盯著,每天都虎視眈眈的。
畢竟,關中距離漢中,實在是太近了。
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楚國的強盛會更進一步的時候,就發生了楚懷王被擄掠到秦國的事情。
其實,倒也不算是擄掠,而更是一場誘騙。
策劃這件事情的主角嘛,那當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儀了。
那個時候山東六國正在搞著一起西征秦國的行動,秦國為了能夠瓦解六國聯盟,解除危機,就選擇了拉攏楚國。
而張儀,就去當了說客了。
而那個時候,秦國隻是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眾人想要發泄的目標,而不是超越過所有國家,不是不可匹敵。
畢竟,那時候,白起都還沒那麽牛逼呢……
同時,楚懷王能被說動,那也是因為,秦國和楚國的特殊關係。
聯姻!
在這之前,楚國和秦國,已經有上百年的聯姻曆史了,可以說,楚國和秦國的王室血脈,那都是有著非常複雜的重合的。
你中有我,我中更有你。
而秦國的朝廷上,更有一大幫的楚國外戚們,在一同執政。
這其實更像是親戚之間的一堆破事……
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楚懷王,在得到了秦國內部楚國勢力的保證之後,這才跟著張儀出發的,張儀的嘴,隻是一個誘因罷了。
但!
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事情,就這麽開始砸了!
別說楚懷王了,就連秦國的那些楚國外戚們都沒想到,秦國人在讓楚懷王興奮的退出六國聯盟之後,秦國的權貴們,不但翻臉不認人了,而且,竟然還扣押了楚懷王!
這一下子,事情就鬧大了。
秦國的那些楚國外戚集團也沒有想到秦國的宗室們和權貴們會選擇這樣做,因為這和之前他們所商量和保證的完全不一樣。
而秦國的權貴們之所以如此做,那也是因為,漢中這個地方,對整個秦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漢中距離關中鹹陽最近的地方,隻有百裏左右,甚至不到。
而秦國之前依靠著爭奪下函穀關,畢竟基本確保了對山東趙魏韓三國等國家的防備能力但是在南邊的防禦能力還是不足夠的。
畢竟距離自己的國都隻有一百米左右,而且,就算是修築而成的武關,在麵向漢中方向的時候,也基本上處於半雞肋半失靈的狀態。
甚至武關還在楚國控製到漢中的更外麵,想要做到防控,的確有些艱難。
所以正是基於這種情況下,秦國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做了打算,一定要想盡辦法奪得漢中,來確保自己能夠高枕無憂。
所以楚懷王入秦就是一個最好的契機,而在秦國的那些楚國外戚們,也是傻了眼了,他們原以為自己在楚國的身份以及在秦國的地位,可以讓他們在兩邊都遊刃有餘,能夠左右整個事態,避免發生失控……
但是沒想到的是,原本他們的話語權還是比較重的,但是卻因為在這個關鍵的地方上,所以秦國的那些老秦權貴們,壓根就不會做出任何的退讓。
你楚國卡的我們的咽喉卡了那麽久,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我管你到底是什麽身份,反正,漢中這地方絕對不會歸還!
結果楚國人也是一怒之下發動了對秦國的作戰,甚至一度攻入了武關。
但……
最後還是以失利告終,因為楚國這幫人,在關鍵的時候,實在是太容易出問題了,一個個簡直奇葩的很。
秦國在看到楚國發動進攻之後,一時之間也是朝野陷入了,紛爭和猶豫。
不過覺得這個時候又是張儀出力了,他直接做出了一個決定,要自己入楚國謝罪。
而秦惠文王卻並不同意,表示楚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相國為大秦,贏取了這麽大的利益,我怎麽可能讓你去送死呢?
結果沒想到,張儀竟然沒死,而且還安然無恙的回來了。
沒錯,楚國老鐵的這一波又麻了。
他們本來是放棄了讓秦國歸還土地的決定,卻是隻要讓張儀進來。
結果就是,這一次不但丟了地盤,甚至靠著張儀的三寸不爛之舌,還讓他跑了。
而楚國因為一次兩次接連的失誤,也錯失了一係列的可以補救的機會。
結果被秦國穩住了之後,自己又失去了西麵對秦國的威懾,導致自己的都城防禦大開。
等到後來白起,發動千裏奔襲,拿下楚國大片地,就是這個時候埋下的伏筆。
所以,一代又一代的楚國人,最為痛心的兩件事,一件事就是被吳國拿了都城,近乎滅國。
而另一件就是,楚懷王時期,讓楚國接二連三的,遭受重擊的結果了。
“那就……”
項梁稍稍思索之後,隨即緩緩說道,“既如此,那就讓景駒,稱是楚懷王的後人?”
“是也!”
聽到項梁的話之後,範增馬上說道,“就說這是當年懷王再去秦國之前,留下來的子孫後人,藏在了景家,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懷王,當年就想著能夠通過自己的後人,來幫助楚國光複一切,奪得一切。”
他看著項梁說道,“唯有想辦法打著懷王的名義,才更能夠讓楚國人為之一振,不知將軍認為如何?”
“嗯,這倒的確是個主意。”
項梁點頭說道,“範兄,你說的有道理,這錢是我思慮不周了。”
“嗬嗬,老夫的想法,能夠為將軍所用,這是老夫的幸事。”
範增說道,“除此之外……對於將軍的私事,老傅也有幾句微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嗯?
我的事?
聽到範增的話之後,項梁心裏一動,臉色微微一變,當即笑著說道,“還請老兄直言?”
“六國之人豪傑之中,多有仰慕令尊者,而令尊之後,就是將軍您了。”
範增說道,“老夫鬥膽敢問一句,為何朝廷,會偏偏選擇將軍您的兄弟項伯,來做這個領頭將軍?”
嗯?
項梁聽了之後搖頭說道,“對於此事,其實我也不是非常清楚的……在發生此事之後,我是先聽到了消息,這才趕緊趕往過來找他,他也說,自己都不十分清楚,為何自己就被嬴政給選擇上了,也許,他是真的早就被盯上了……”
“哦?他,早就被盯上?”
聽到項梁的話之後,範增當即說道,“請恕老夫直言,這被盯上與否,可是和這被選中與否,那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嗯?
範增一句話,項梁聽了,不禁歎笑一聲,“老兄啊,你這話說的倒也很對呀,我也一直覺得這事奇怪……可,他畢竟是我的兄弟,既如此,我也隻能想著,該如何才能夠利用此番的機會,來為楚國複國做出一番行動來。隻可惜,哎……”
說著,又是一歎。
而範增看到他的反應,心裏也是一動。
“將軍的意思是,這一切,並不順利?”
範增說道。
“隻怕乃是十分的不順利。”
項梁歎了口氣,“我那兄弟,原本是實誠的很的,對我們,也都是一心一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這次相見之後卻是換了個人,對我們多有提防,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提防個什麽,他的身邊,除卻那個張良之外,也沒別人了……”
什麽?
張良?
聽到項梁提起張良來,範增心中也是一動,“將軍的意思是,這張良,難道是……”
“他對秦國人,應該是恨之入骨的。”
項梁說道,“畢竟,他家祖上,一直都是五世相韓,和秦國人是有著國仇家恨的,此等仇怨,不比我們差多少……”
說著,項梁繼續說道,“但,他畢竟不是楚國人,而是韓國人,想必,他的所求,和我們的所求,多少有些不同吧……更何況,他還救過我兄弟的性命……所以,我兄弟對他,更是感激的很,近乎於言聽計從了……”
“若是如此說,是此人在蓄意挑撥?”
聽到項梁的話之後,範增馬上說道,“隻怕是此人的心思,是想著借助這次機會,讓他韓國也能夠分一杯羹呢……畢竟,韓國如此羸弱,隻靠著他們自己的力量,是絕對沒有任何複國的可能的!”
“我也是如此想的……”
項梁說道,“隻可惜,我兄弟是個重情義的人,哪怕有時候也知道這樣做可能有些不妥,但,也終究不忍心戳破他的心思……唉,隻要是能夠利於反秦的,我忍了也就忍了,隻怕是……”
說著,項梁欲言又止。
而項梁說這些話,當然是故意的。
而且,並沒有把所有的火力全都是放在項伯的身上,而是轉而去故意說成是張良的挑撥。
這些話也是半真半假,但,無疑對於項梁來說,是最為合適的。
因為,項梁如果一味的表現出對項伯的不滿,那他的心思就太明顯了。
哪怕範增對此並不會有什麽異議和想法,那萬一被別人知道了,不免可能會對項梁,有一些閑話。
但!
他說張良就沒問題了!
因為張良的確是一直在給項伯出主意,項伯不少的想法,都是來自於張良的建議和提議。
而且!
他畢竟不是楚國人!
他是韓國人!
一個韓國人,辛辛苦苦的來給楚國人出謀劃策,他為的是什麽?
那肯定是有點自私的想法啊!
隻要大家身份不同,那利益就不同。
這樣做,那隻要你是楚國人,你看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會自動的和張良,產生一些切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