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明軍出兵
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 作者:顧興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請按察使放心,一定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些消息傳到後方。”
“嗯,馬燃。”
“末將在。”
“你現在就派出小股斥候輕騎先行一步,這就是咱們的先鋒軍了。”
“是,末將明白。”
其他人見狀也都明白了,徐天爵的意思。
相比於徐天爵這慢吞吞的樣子,另一邊的明軍正在快速集結,熊廷弼畢竟是有他的戰略目標的,奪回鐵嶺、開原,重新築起開原、撫順、清河一線的遼東防線。
所以,伴隨著女真人的動作,明軍也在行動,隻等著候金軍攻打葉赫部,他們便立刻發兵攻打鐵嶺、開原。
至於葉赫部,似乎成了雙方博弈的籌碼,其結局終究不會太好。
萬曆四十八年夏六月初一。
努爾哈赤再度集結數萬大軍,兵分兩路分別包圍葉赫部的東西兩城。
此戰由努爾哈赤親自掛帥出征,麾下八旗出動了代善的正紅旗、嶽托的鑲紅旗、皇太極的正白旗、以及他自己的鑲黃旗。
總計兵馬有人,這些人攻打兵力隻有一萬的葉赫部綽綽有餘,況且現在條件也隻允許努爾哈赤出這麽多兵,畢竟李永芳這個漢奸可不是白當的,明軍能探查到後金軍的動向,後金也能探查到明軍的動向。
所以努爾哈赤必須留下一些人防守各個要地,免得最後家被偷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畢竟薩滿巫師也在赫圖阿拉,那是女真人的精神寄托。
更重要的是自己和眾將的妻兒老小都在赫圖阿拉,這是關乎到軍心士氣的千萬不能出事。
而與此同時,得到消息的明軍也在快速行動,熊廷弼集結了沈陽的兩萬兵馬、遼陽的一萬兵馬,西平堡的3000人、威寧堡2000人,還有廣寧的4000兵馬,再加上其他一些地方合計有五萬人,這已經是遼東現在能拿出來的所有兵力。
如果還要抽調兵馬,恐怕別的地方就會兵力空虛,所以這些人可以說是遼東最後的流動兵力,其實也不少,畢竟還給徐天爵派去了一萬人。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負責這一塊的遼東巡按陳王庭已經來到了距離鐵嶺50裏的 懿路所(今鐵嶺懿路鎮)。
這裏在曆史上曾是重要的驛站,是交通樞紐之地。地理位置極為重要,連接著沈陽和鐵嶺,從沈陽運輸物資到此進行中轉極為方便,而且有一定的基礎設施可以利用,道路通暢,便於物資的存放和轉運。
所以熊廷弼選擇了這裏,作為明軍糧草器械的中轉站,距離鐵嶺和沈陽都適中,所以當遼東巡按陳王庭到的時候,這裏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
“末將沈陽中衛千戶,見過巡按大人。”
“這裏的情況怎麽樣?”
“大人一切正常,囤積的糧草足夠大軍十日之用。攻城的器械也已經開始提前打造了,雲梯車已經建好了一個。”
“嗯,女真人沒有對付大型攻城器械的能力,為了減小我們的傷亡,一定不能馬虎,誰要是敢在這裏偷奸耍滑,別怪我不客氣。”
“是,末將明白。”
此時他們身後的輜重兵們正推著裝滿糧草和軍需的車輛,車輪在崎嶇的道路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被征調過來的百姓喘著粗氣,縱使累得直不起腰來,卻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另一邊晨曦微露,東方的天際剛剛泛起魚肚白,一支浩浩蕩蕩的明軍隊伍已經在通往鐵嶺的道路上開始了艱難的行軍。
徐天爵說的春雨可不是假的,即便明軍躲過了下雨時間,但是土路可沒這麽快幹。
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這種天氣的確不適合行軍,但是也不可能等到風和日麗再去打仗。
尤世功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他身後的士兵們雖然步伐不齊,但沉重的腳步聲仿佛大地的心跳。
隊伍中,輔兵和民夫身背沉重的盔甲和武器,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馬車上更是堆滿了糧食。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形成一條長長的黃龍。
相比於不穿甲的步兵,騎兵就沒有這麽好的待遇了,畢竟他們擔任著警戒和探查的任務,馬蹄聲清脆而有節奏。馬背上的騎士們手握長槍,腰佩彎刀,時刻警惕。
即使對步兵負責,也是對自己的性命負責。
“跟上,都跟上!保持隊形!”將領的呼喊聲在隊伍中回蕩。
道路兩旁的田野裏,農民們停下手上的活,默默地注視著這支北進的明軍,眼中是說不出來的意思,就這麽默默的看著。
太陽逐漸升高,陽光灑在明軍的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隊伍在這光芒中堅定地前行,仿佛一條鋼鐵洪流,向著鐵嶺的方向滾滾而去。
“稟按察使,經略大人的兵馬已經北進了,他讓我們也快出兵,絕不能讓葉赫部輕易投降。”
“我知道了,給熊廷弼傳信,我馬上率軍出發。”
“是。”
接著,徐天爵看向站在一旁的徐虎說道:“傳我軍令大軍集結向撫順方向前進。”
“是。”
麵對徐天爵的話,徐虎從來都不會詢問更不會質疑,全部都是一味的服從,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提高了效率。
這是為什麽?徐虎在徐天爵這裏的地位這麽高的原因之一,有人不喜歡,又聽話又能幹的人,就像錦衣衛,為什麽能從明初一直延續到明末?
自然是因為它聽話又能幹。
清河城內,寧靜被一陣急促的鼓聲打破。原本祥和的氛圍瞬間被緊張所取代,街頭巷尾彌漫著一種緊迫的氣息。
城樓上,烽火燃起,滾滾濃煙直衝雲霄,這是緊急集合的信號,雖然明軍早就做好了準備,但是清河城內的守軍有不少都是本地人,徐天爵為了體恤他們,允許一些新入伍的士兵隔三差五的回家。
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清河守軍需要防守的並非是清河一地,還有周邊數個堡壘,這些地方都需要派人駐守,緊急時候采取烽火傳信最快。
所以一些千戶就提議采用了這種通知方式,所幸無傷大雅,徐天爵也就采納了。
在沒有更好的信息傳遞方式之前,烽火是不可能被替代的。
“嗯,馬燃。”
“末將在。”
“你現在就派出小股斥候輕騎先行一步,這就是咱們的先鋒軍了。”
“是,末將明白。”
其他人見狀也都明白了,徐天爵的意思。
相比於徐天爵這慢吞吞的樣子,另一邊的明軍正在快速集結,熊廷弼畢竟是有他的戰略目標的,奪回鐵嶺、開原,重新築起開原、撫順、清河一線的遼東防線。
所以,伴隨著女真人的動作,明軍也在行動,隻等著候金軍攻打葉赫部,他們便立刻發兵攻打鐵嶺、開原。
至於葉赫部,似乎成了雙方博弈的籌碼,其結局終究不會太好。
萬曆四十八年夏六月初一。
努爾哈赤再度集結數萬大軍,兵分兩路分別包圍葉赫部的東西兩城。
此戰由努爾哈赤親自掛帥出征,麾下八旗出動了代善的正紅旗、嶽托的鑲紅旗、皇太極的正白旗、以及他自己的鑲黃旗。
總計兵馬有人,這些人攻打兵力隻有一萬的葉赫部綽綽有餘,況且現在條件也隻允許努爾哈赤出這麽多兵,畢竟李永芳這個漢奸可不是白當的,明軍能探查到後金軍的動向,後金也能探查到明軍的動向。
所以努爾哈赤必須留下一些人防守各個要地,免得最後家被偷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畢竟薩滿巫師也在赫圖阿拉,那是女真人的精神寄托。
更重要的是自己和眾將的妻兒老小都在赫圖阿拉,這是關乎到軍心士氣的千萬不能出事。
而與此同時,得到消息的明軍也在快速行動,熊廷弼集結了沈陽的兩萬兵馬、遼陽的一萬兵馬,西平堡的3000人、威寧堡2000人,還有廣寧的4000兵馬,再加上其他一些地方合計有五萬人,這已經是遼東現在能拿出來的所有兵力。
如果還要抽調兵馬,恐怕別的地方就會兵力空虛,所以這些人可以說是遼東最後的流動兵力,其實也不少,畢竟還給徐天爵派去了一萬人。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負責這一塊的遼東巡按陳王庭已經來到了距離鐵嶺50裏的 懿路所(今鐵嶺懿路鎮)。
這裏在曆史上曾是重要的驛站,是交通樞紐之地。地理位置極為重要,連接著沈陽和鐵嶺,從沈陽運輸物資到此進行中轉極為方便,而且有一定的基礎設施可以利用,道路通暢,便於物資的存放和轉運。
所以熊廷弼選擇了這裏,作為明軍糧草器械的中轉站,距離鐵嶺和沈陽都適中,所以當遼東巡按陳王庭到的時候,這裏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
“末將沈陽中衛千戶,見過巡按大人。”
“這裏的情況怎麽樣?”
“大人一切正常,囤積的糧草足夠大軍十日之用。攻城的器械也已經開始提前打造了,雲梯車已經建好了一個。”
“嗯,女真人沒有對付大型攻城器械的能力,為了減小我們的傷亡,一定不能馬虎,誰要是敢在這裏偷奸耍滑,別怪我不客氣。”
“是,末將明白。”
此時他們身後的輜重兵們正推著裝滿糧草和軍需的車輛,車輪在崎嶇的道路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被征調過來的百姓喘著粗氣,縱使累得直不起腰來,卻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另一邊晨曦微露,東方的天際剛剛泛起魚肚白,一支浩浩蕩蕩的明軍隊伍已經在通往鐵嶺的道路上開始了艱難的行軍。
徐天爵說的春雨可不是假的,即便明軍躲過了下雨時間,但是土路可沒這麽快幹。
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這種天氣的確不適合行軍,但是也不可能等到風和日麗再去打仗。
尤世功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他身後的士兵們雖然步伐不齊,但沉重的腳步聲仿佛大地的心跳。
隊伍中,輔兵和民夫身背沉重的盔甲和武器,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馬車上更是堆滿了糧食。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形成一條長長的黃龍。
相比於不穿甲的步兵,騎兵就沒有這麽好的待遇了,畢竟他們擔任著警戒和探查的任務,馬蹄聲清脆而有節奏。馬背上的騎士們手握長槍,腰佩彎刀,時刻警惕。
即使對步兵負責,也是對自己的性命負責。
“跟上,都跟上!保持隊形!”將領的呼喊聲在隊伍中回蕩。
道路兩旁的田野裏,農民們停下手上的活,默默地注視著這支北進的明軍,眼中是說不出來的意思,就這麽默默的看著。
太陽逐漸升高,陽光灑在明軍的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隊伍在這光芒中堅定地前行,仿佛一條鋼鐵洪流,向著鐵嶺的方向滾滾而去。
“稟按察使,經略大人的兵馬已經北進了,他讓我們也快出兵,絕不能讓葉赫部輕易投降。”
“我知道了,給熊廷弼傳信,我馬上率軍出發。”
“是。”
接著,徐天爵看向站在一旁的徐虎說道:“傳我軍令大軍集結向撫順方向前進。”
“是。”
麵對徐天爵的話,徐虎從來都不會詢問更不會質疑,全部都是一味的服從,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提高了效率。
這是為什麽?徐虎在徐天爵這裏的地位這麽高的原因之一,有人不喜歡,又聽話又能幹的人,就像錦衣衛,為什麽能從明初一直延續到明末?
自然是因為它聽話又能幹。
清河城內,寧靜被一陣急促的鼓聲打破。原本祥和的氛圍瞬間被緊張所取代,街頭巷尾彌漫著一種緊迫的氣息。
城樓上,烽火燃起,滾滾濃煙直衝雲霄,這是緊急集合的信號,雖然明軍早就做好了準備,但是清河城內的守軍有不少都是本地人,徐天爵為了體恤他們,允許一些新入伍的士兵隔三差五的回家。
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清河守軍需要防守的並非是清河一地,還有周邊數個堡壘,這些地方都需要派人駐守,緊急時候采取烽火傳信最快。
所以一些千戶就提議采用了這種通知方式,所幸無傷大雅,徐天爵也就采納了。
在沒有更好的信息傳遞方式之前,烽火是不可能被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