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路,是走出來的
“朕相信他們!”
鏗鏘有力的聲音,在乾清宮的東暖閣響起,朱由校坐在那張寶座上,身體微微前傾,深邃眼眸掃視諸臣。
兵部尚書王象乾、左侍郎趙彥、右侍郎張鶴鳴、上書房參讚大臣魏光緒、史永安等流露出各異神情,內心情緒就更為複雜了。
“朕既然特賜熊廷弼王命旗牌,允他在遼便宜行事特權,那就信他可以定遼事,平虜亂。”
朱由校麵色平靜,“遼左的戰況怎樣,遼南的整頓如何,遼西的叛亂怎樣,他熊廷弼能做到心中有數,朕也信他能心中有數。
不然怎樣?
罷免他?
逮捕他?
淩遲他?
依據是什麽?就靠這些貽誤抵京的遼東急報?說什麽熊廷弼有罪,指摘誰誰有失,未免有些太過可笑了吧?!
最近幾日,朝中有司熱議遼事,爭論遼事,講什麽的都有,朕為何遲遲沒有表態?就是想看看兵部的態度。
你趙彥,你張鶴鳴,都做了些什麽?緣何王卿說一些事,遭到科道上疏彈劾時,你們都不站出來力挺?怎麽?大明,難道有兩個兵部不成?!”
講到這裏時,朱由校抓起一摞奏疏,狠狠摔在趙彥、張鶴鳴跟前,二人腦袋低垂,不知該說些什麽。
誰在推動?
東暖閣內響起道道聲響。
“熊卿啊熊卿,你在官場的人緣,還真不是一般的差。”
想要統禦好幅員遼闊的大明,就必須先將朝堂給統禦好,沒有中樞表麵之安穩,就想著治理好地方,那純粹是癡心妄想。
“還有人大言不慚的講什麽。”
朱由校笑著說道:“要從快到諸鎮各地再抽調一批精銳,緊急趕赴遼東馳援,這是何等的可笑啊。
一個個本職不操心,反而操起兵部的心了,這職權劃分難道是兒戲嗎?兵部所轄職權,難道人人都能幹涉了?”
仗打贏了,功是熊廷弼他們的。
東暖閣內的氣氛變了。
誰在搞鬼?
可是政治不是請客吃飯,你坐到主位上了,便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一切都處在變化之下,參與的群體多了,分歧是不可避免的,爭論是不可避免的。
臨陣換帥,此乃兵家大忌。
朱由校算是看明白了,遼東,有著近乎病態的關注,不在戰場上打贏建虜一次,這種關注就不會消失,且還會愈演愈烈。
想要獲取戰略優勢,就要先去除掉這種病態關注。
信任太他娘的珍貴了。
哪怕遼東的仗打到最後,遼左丟了,遼南丟了,在遼大軍遭到重創,朱由校也斷不會怪罪熊廷弼他們。
邊陲不用守了?
讓他為了所謂的天子臉麵,所謂的皇帝威儀,就昧著良心甩鍋給底下的人,朱由校辦不到,也不可能這樣辦!
朱由校收斂心神,掃視眼前眾人,“差事到底要怎樣辦,兵部到底有幾個,是一個,是兩個,上書房去內閣傳朕口諭,在大婚期間,誰要再敢妄議遼事,不是兵部的人,瞎摻和兵部的事,那朕就不是先前的態度了。”
從遼左前線爆發戰事,朱由校就一個態度,包括他在內,任何人都別想幹涉遼前戰事,一道指令,一張公文,都別想從京城中樞派至遼東。
兵部尚書王象乾上前作揖道。
“卿家有何罪?”
畢竟對遼戰略是他明確的,熊廷弼他們作為實際執行者,心裏承受多大的壓力,沒有人比朱由校更清楚了。
“這場禦前廷議,一個個都好好想想。”
“以下犯上的建虜,妄想著通過一場戰爭,侵占竊取我大明在遼疆土。”朱由校眼神淩厲,繼續說道:“在這等形勢下,誰講什麽熊廷弼有罪,要早換遼東經略,力保遼局能有變化,那非蠢即壞!!”
仗打敗了,過是他朱由校的。
“臣等遵旨。”
要說這背後沒有算計,朱由校打死都不信。
遼東的整體情況太過複雜,不僅人複雜,而且事複雜,再加上各方的關注,想要去做些改變,就像是徒手攀爬懸崖峭壁,稍稍有疏漏,稍稍有鬆懈,便會掉進那萬丈深淵,摔個粉身碎骨。
都說治國若烹小鮮,可事實上哪有那麽簡單,有太多的事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間存在直接或間接的聯係,想要去毫無顧慮的處理,那純粹是癡人說夢。
朱由校坐在寶座上,露出一抹無奈笑意,“朕都沒有想到,居然會有這麽多人反對你,哈哈,遼左這一戰若敗了,朕隻怕要丟掉些什麽了。”
此言一出,令在場眾人無不心驚。
這等通俗易懂的道理,即便是再蠢再傻之輩,心裏或多或少都明白,可是偏偏在朝就吹起這股風。
遼左的這一戰,在朱由校很早開始謀劃時,心裏就明白一點,隻要有針對性的部署選擇落實下去,就必然會出現新的變故和影響。
從哪調?
要調誰?
薊州?宣府?大同?太原?榆林?固原?寧夏?甘肅?還是從山東等地調啊?先前調的還少嗎?
國庫不空虛了?
朱由校擺手打斷道:“依著朕來看,有罪的怕是朕吧!”
既然選擇信賴和倚重熊廷弼他們,就必須無條件選擇信任!
力挺熊廷弼,這是朱由校必須要做的。
“臣有罪。”
地方有錢糧了?
本來就爛透的遼東,朱由校出於種種考慮,不想今後過於被動,為了能搶出些時間,他才選擇這場豪賭。
如果遼左這一戰真敗了,朱由校就會狠下心,徹底舍棄整個遼東,采取新的戰略部署謀勢,不然動輒向遼東砸銀子,那換來的就是肥了一批人的腰包,而大明會被活生生拖死。
而要說遼左這一戰贏了,那優勢就太多了,很多懸而未決的事情,都能趁著這場大勝推動起來,甚至遼東將變成大明軍隊的練兵地,建虜將淪為明軍的磨刀石,朱由校最想看到的就是這種情況。
“去把崔呈秀給朕召來。”想到這裏的朱由校,收斂心神,眼神淩厲道:“倉場查到現在,也該到了見分曉的時候了!”
“朕相信他們!”
鏗鏘有力的聲音,在乾清宮的東暖閣響起,朱由校坐在那張寶座上,身體微微前傾,深邃眼眸掃視諸臣。
兵部尚書王象乾、左侍郎趙彥、右侍郎張鶴鳴、上書房參讚大臣魏光緒、史永安等流露出各異神情,內心情緒就更為複雜了。
“朕既然特賜熊廷弼王命旗牌,允他在遼便宜行事特權,那就信他可以定遼事,平虜亂。”
朱由校麵色平靜,“遼左的戰況怎樣,遼南的整頓如何,遼西的叛亂怎樣,他熊廷弼能做到心中有數,朕也信他能心中有數。
不然怎樣?
罷免他?
逮捕他?
淩遲他?
依據是什麽?就靠這些貽誤抵京的遼東急報?說什麽熊廷弼有罪,指摘誰誰有失,未免有些太過可笑了吧?!
最近幾日,朝中有司熱議遼事,爭論遼事,講什麽的都有,朕為何遲遲沒有表態?就是想看看兵部的態度。
你趙彥,你張鶴鳴,都做了些什麽?緣何王卿說一些事,遭到科道上疏彈劾時,你們都不站出來力挺?怎麽?大明,難道有兩個兵部不成?!”
講到這裏時,朱由校抓起一摞奏疏,狠狠摔在趙彥、張鶴鳴跟前,二人腦袋低垂,不知該說些什麽。
誰在推動?
東暖閣內響起道道聲響。
“熊卿啊熊卿,你在官場的人緣,還真不是一般的差。”
想要統禦好幅員遼闊的大明,就必須先將朝堂給統禦好,沒有中樞表麵之安穩,就想著治理好地方,那純粹是癡心妄想。
“還有人大言不慚的講什麽。”
朱由校笑著說道:“要從快到諸鎮各地再抽調一批精銳,緊急趕赴遼東馳援,這是何等的可笑啊。
一個個本職不操心,反而操起兵部的心了,這職權劃分難道是兒戲嗎?兵部所轄職權,難道人人都能幹涉了?”
仗打贏了,功是熊廷弼他們的。
東暖閣內的氣氛變了。
誰在搞鬼?
可是政治不是請客吃飯,你坐到主位上了,便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一切都處在變化之下,參與的群體多了,分歧是不可避免的,爭論是不可避免的。
臨陣換帥,此乃兵家大忌。
朱由校算是看明白了,遼東,有著近乎病態的關注,不在戰場上打贏建虜一次,這種關注就不會消失,且還會愈演愈烈。
想要獲取戰略優勢,就要先去除掉這種病態關注。
信任太他娘的珍貴了。
哪怕遼東的仗打到最後,遼左丟了,遼南丟了,在遼大軍遭到重創,朱由校也斷不會怪罪熊廷弼他們。
邊陲不用守了?
讓他為了所謂的天子臉麵,所謂的皇帝威儀,就昧著良心甩鍋給底下的人,朱由校辦不到,也不可能這樣辦!
朱由校收斂心神,掃視眼前眾人,“差事到底要怎樣辦,兵部到底有幾個,是一個,是兩個,上書房去內閣傳朕口諭,在大婚期間,誰要再敢妄議遼事,不是兵部的人,瞎摻和兵部的事,那朕就不是先前的態度了。”
從遼左前線爆發戰事,朱由校就一個態度,包括他在內,任何人都別想幹涉遼前戰事,一道指令,一張公文,都別想從京城中樞派至遼東。
兵部尚書王象乾上前作揖道。
“卿家有何罪?”
畢竟對遼戰略是他明確的,熊廷弼他們作為實際執行者,心裏承受多大的壓力,沒有人比朱由校更清楚了。
“這場禦前廷議,一個個都好好想想。”
“以下犯上的建虜,妄想著通過一場戰爭,侵占竊取我大明在遼疆土。”朱由校眼神淩厲,繼續說道:“在這等形勢下,誰講什麽熊廷弼有罪,要早換遼東經略,力保遼局能有變化,那非蠢即壞!!”
仗打敗了,過是他朱由校的。
“臣等遵旨。”
要說這背後沒有算計,朱由校打死都不信。
遼東的整體情況太過複雜,不僅人複雜,而且事複雜,再加上各方的關注,想要去做些改變,就像是徒手攀爬懸崖峭壁,稍稍有疏漏,稍稍有鬆懈,便會掉進那萬丈深淵,摔個粉身碎骨。
都說治國若烹小鮮,可事實上哪有那麽簡單,有太多的事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間存在直接或間接的聯係,想要去毫無顧慮的處理,那純粹是癡人說夢。
朱由校坐在寶座上,露出一抹無奈笑意,“朕都沒有想到,居然會有這麽多人反對你,哈哈,遼左這一戰若敗了,朕隻怕要丟掉些什麽了。”
此言一出,令在場眾人無不心驚。
這等通俗易懂的道理,即便是再蠢再傻之輩,心裏或多或少都明白,可是偏偏在朝就吹起這股風。
遼左的這一戰,在朱由校很早開始謀劃時,心裏就明白一點,隻要有針對性的部署選擇落實下去,就必然會出現新的變故和影響。
從哪調?
要調誰?
薊州?宣府?大同?太原?榆林?固原?寧夏?甘肅?還是從山東等地調啊?先前調的還少嗎?
國庫不空虛了?
朱由校擺手打斷道:“依著朕來看,有罪的怕是朕吧!”
既然選擇信賴和倚重熊廷弼他們,就必須無條件選擇信任!
力挺熊廷弼,這是朱由校必須要做的。
“臣有罪。”
地方有錢糧了?
本來就爛透的遼東,朱由校出於種種考慮,不想今後過於被動,為了能搶出些時間,他才選擇這場豪賭。
如果遼左這一戰真敗了,朱由校就會狠下心,徹底舍棄整個遼東,采取新的戰略部署謀勢,不然動輒向遼東砸銀子,那換來的就是肥了一批人的腰包,而大明會被活生生拖死。
而要說遼左這一戰贏了,那優勢就太多了,很多懸而未決的事情,都能趁著這場大勝推動起來,甚至遼東將變成大明軍隊的練兵地,建虜將淪為明軍的磨刀石,朱由校最想看到的就是這種情況。
“去把崔呈秀給朕召來。”想到這裏的朱由校,收斂心神,眼神淩厲道:“倉場查到現在,也該到了見分曉的時候了!”